景榮慶

景榮慶

景榮慶(1925.7.25-2009.8.1),原名景端成,男,京劇淨角。河南開封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榮慶
  • 別名:景端成
  • 出生地:河南開封
  • 出生日期:1925.7.25
  • 逝世日期:2009.8.1
  • 職業:京劇淨角
  • 畢業院校:中華戲曲專科學校
  • 主要成就:《連環套》,《穆桂英掛帥》
  • 代表作品:《蘆花盪》,《鐘馗嫁妹》,《通天犀》
藝術經歷,接觸戲曲,小有成就,成名,藝術特色,代表劇目和塑造角色,活動年表,參演劇目,經歷,評獎結果,金獎,優秀保留劇目創新獎,優秀劇目獎,劇目獎,榮譽改編獎,優秀導演獎,優秀音樂獎,優秀舞台美術獎,榮譽表演獎,表演獎,組織工作獎,節目單,

藝術經歷

接觸戲曲

13歲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永字科,學名景永成。16歲轉入榮春社科班榮、春科,改名景榮慶,得陳富瑞宋富亭孫盛文范寶亭等悉心教授。

小有成就

出科後又得到郝壽臣丁永利錢寶森等的指點,技藝大進。1949年起,先後參加譚富英奚嘯伯言慧珠等劇團演出。

成名

1953年加入中國戲曲研究院實驗京劇團,與李少春葉盛蘭杜近芳等同台演出,又常為梅蘭芳配演。

藝術特色

景榮慶精於架子花臉,他工架壯美穩健,表演洗鍊大方,講究規範又善於運用藝術程式刻畫人物。
景榮慶

代表劇目和塑造角色

擅演《蘆花盪》、《鐘馗嫁妹》、《通天犀》等劇目。扮演《將相和》之廉頗,《贈綈袍》之須賈,《霸王別姬》之項羽,《失街亭》之馬謖,《除三害》之周處,《戰宛城》、《長坂坡》、《群英會》、《逍遙津》等劇之曹操等,人物形象都很鮮明、生動。

活動年表

1982年11月3日,農曆壬戌年九月十八日:中國京劇院二團1982年赴滬演出
中國京劇院二團赴滬演出,在勞動劇場公演。主要演員有李和曾張雲溪李世濟張春華、景榮慶、高玉倩。張雲溪舉行告別舞台演出,與張春華合演《三岔口》。
1984年12月28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初七日:慶祝《戲曲論叢》創刊京劇晚會舉行
12月28日至12月30日,王金璐陳永玲、景榮慶應邀來滬參加在人民大舞台舉行的慶祝《戲曲論叢》創刊京劇晚會,演出《小上墳》、《八蜡廟》、《戰宛城》等。
1988年10月15日,農曆戊辰年九月初五日:“中國南派京劇研討會”舉行
本日上海文化局、上海藝術研究所、上海京劇院聯合舉辦為期六天的“中國南派京劇研討會”在上海華夏賓館開幕。北京、上海、安徽、福建、吉林等省、市派代表參加。
10月17日、10月18日在美琪大戲院、10月19日在中國劇場組織三場演出,劇目有《三江越虎城》、《古城會》、南派《甘露寺》、《狸貓換太子》(九曲橋·落帽風)、《九更天》、《紅菱艷》、《瞎子算命》等。主要演員有梁慧超、景榮慶、劉斌昆、陳鶴昆、陳桂蘭、孫鵬志、趙雲鶴、王夢雲劉異龍孫花滿黃孝慈等。
1989年4月10日,農曆己巳年三月初五日:上海首屆國際旅遊節京劇藝術欣賞周舉辦
4月10日至4月16日,上海招商國際旅遊公司、上海魯迅藝術學校在人民大舞台舉辦上海首屆國際旅遊節京劇藝術欣賞周,邀請北京孫岳、景榮慶,江蘇鐘榮、楊小卿等和上海京劇院二團合作演出《搜孤救孤》、《羅成叫關》、《白門樓》、《群借華》、《荒山淚》等。並有業餘組織大江京劇研究社的祝賀演出。
1990年10月,農曆庚午年:香港舉行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演出
香港舉行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演出,大陸與台灣京劇演員首次同台合作。
參加者有大陸的杜近芳、李世濟、梅葆玖譚元壽、張春華、葉少蘭劉長瑜、景榮慶、吳鈺璋梅葆玥王樹芳于魁智張學津孫毓敏馬長禮俞大陸張曼玲馬玉璋等(中國京劇院、天津京劇團、戰友京劇團和北京京劇院共130人)和台灣的郭小莊王海波及香港名票李尤婉雲等,陣容硬整,劇目眾多。

參演劇目

有:
《鍘美案》(王海波于魁智尚明珠
《紅鬃烈馬》(于魁智許嘉寶等)
《四郎探母·交令出關》(于魁智等)
《徐母訓子》(王晶華于魁智
《文昭關》(于魁智
《打金磚》(于魁智
《群借華》(張學津,孫岳,葉少蘭,景榮慶)
穆桂英掛帥》(梅葆玖)
《玉堂春》(李世濟)
霸王別姬》(郭小莊,景榮慶)
《淮河營》(張學津)
《黃金台》(馬長禮)
《借扇》(董文華
《洪羊洞》(孫岳)
《紅娘》(孫毓敏)
《紅樓二尤》(孫毓敏)
《金玉奴》(孫毓敏)
《霍小玉》(孫毓敏)等。

經歷

1991年2月23日,農曆辛未年正月初九日:馬連良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演出舉辦
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京劇院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分會等十一個單位,於2月23、24日聯合主辦著名京劇藝術大師馬連良先生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演出。除召開紀念大會、馬連良先生藝術研討會、藝術展覽會外,並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演出生前傑作《龍鳳呈祥》、《借東風》、《蘇武牧羊》、《清宮冊》、《白蟒台》、《海瑞罷官》等劇目。參加演出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演員王金璐、譚元壽、馬長禮、李世濟、景榮慶、王玉敏、馬先生之女馬小曼和弟子等多人。
1993年11月18日,農曆癸酉年十月初五日:“東方雅韻——93年南北京劇名家榮譽匯演”舉行
11月18日至11月22日,東方電視台與上海萬豐房地產公司和上海弘韻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聯合倡議並出資主辦了“東方雅韻——93南北京劇名家榮譽匯演”活動。薈萃了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京劇名家。應邀出席的南北京劇演員有張春華、譚元壽、杜近芳、李世濟、厲慧良、景榮慶、尚長榮李炳淑、孫毓敏、於萬增艾世菊馬博敏王正屏王夢雲奚中路以及台灣梅派再傳弟子魏海敏等。演出的劇目有《連環套》、《穆桂英掛帥》、《打瓜園》、《扈家莊》、《杜十娘》、《小放牛》、《打金磚》、《艷陽樓》、《鳳還巢》等。此次匯演創造了當時京劇票房的最高記錄。匯演期間,正值寒流襲擊上海,但是人民大舞台連續五天爆滿,每天還有大批等不到退票的戲迷堅守在劇場門口不肯散去。
1995年7月16日,農曆乙亥年六月十九日:北京市首屆“燕京杯”少兒京昆大賽開賽
7月16至23日,北京市首屆“燕京杯”少兒京昆大賽在東城文化館開賽。主辦單位有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北京日報》社、《北京晚報》社、北京電視台、北京電台。由燕京啤酒集團提供贊助。組委會顧問李志堅。主任強衛,常務副主任李筠、副主任:龍新民、趙東鳴、蘭宏生、李福成、林浩基、張曉愛、呂浩才、李炳仁,秘書長張大禎,副秘書長王英傑、張曉晨,評審主任朱文相,評審:張雲溪、吳素秋李慧芳、景榮慶、李鳴盛李玉芙陳志清趙葆秀。組委會研究確定北京少兒京昆大賽每兩年一次,包括專業與業餘兩部分,用紅頭檔案下達基層,因此成為北京市組織規模最高,發動面最廣,最有權威的少兒京昆大賽,將北京市少兒京昆活動推向一個新階段。
1996年1月11日,農曆乙亥年十一月廿一日:海峽兩岸五戲校藍島杯京劇大賽舉辦
由北京市戲曲藝術學校校長孫毓敏與藍島大廈總經理李貴保共同發起舉辦由北京、上海、天津、中戲附中、台北復興五戲校參加的海峽兩岸五戲校藍島杯京劇大賽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拉開了帷幕。11位評審為於世文、譚元壽、王金璐、吳素秋、李慧芳、於玉衡、李金鴻、景榮慶、賡金群姜鳳山劉曾復。參加比賽的戲校學生有王佩瑜、王璽龍、穆宇郭偉等。大賽於1月17日結束。中宣部長丁關根出席大賽的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同志出席大賽的閉幕式。
1997年7月22日,農曆丁丑年六月十八日:第二首屆北京市少兒京昆“韶山杯”大賽開賽
第二首屆北京市少兒京昆“韶山杯”大賽在長安大戲院進行比賽。
大賽顧問:李志堅、張百發、高占祥、徐文伯、林文漪、馬少波。主任:龍新民,常務副主任:李筠,副主任:陶一凡、於長江、徐錫安、滿運來、於知峰、呂浩才、李炳仁、任寶卿,秘書長:王傑,副秘書長:張曉晨、潘洪業、黃永紅,評審主任:李慧芳,評審委員:吳素秋、李鳴盛、李元春、景榮慶、李玉芙、陳志清、王曉臨
2000年7月1日,農曆庚辰年五月三十日:北京第一屆國際票友演唱會舉行
7月1日至7月11日,北京首屆國際票友演唱會在長安大戲院舉行,本次活動一直在北京市委宣傳部領導下進行,由市委宣傳部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由京昆協會等單位協辦,具體主持運作由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和京昆協會承辦,組委會主任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龍新民擔任,常務副主任由市委宣傳副部長何卓新擔任,副主任有陶一凡、王惠、蔡赴朝、馬欣、降鞏民、王玉珍、孫毓敏、張曉晨、崔恩卿等同志擔任,評審會主任委員李慧芳,評審吳素秋、梅葆玖、李鳴盛、李元春、景榮慶、王玉珍、孫毓敏、趙葆秀、陳志清、張毓文,大會對世界各地報名者231人的錄音帶錄像帶逐一認真評審、確定80名入選,另有北京萬科城市花園、茗都園外國小朋友8人和南開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州留學生16名集體參演,總人數為104名,外藉人士占三分之一。
7月7日至7月11日共演唱五場,此次盛會宗旨是“以藝為橋、廣交朋友,加強京劇交流,弘揚中華文化”,各大洲名票雲集北京,眾流派長安氍毹獻藝。以“不分勝負,意在弘揚,不排名次,重在參與”的原則,年齡最高79歲,最小5歲,四世同堂齊唱皮簧,充分體現了票友活動的國際性、廣泛性、群體性、代表性和研習性,不少世界級名票說:“有北京京劇院專業大單位做班底服務,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舞台上展演,實現了平生最大的心愿”。此次活動十分成功,每個環節都在市委宣傳部領導支持下進行,龍新民說:“京劇是北京特色,北京的優勢,在北京外事無小事”。他親自參加了組委會建立和組委會工作協調會,親臨到演唱現場欣賞票友演唱,親自召開了第一天的接風洗塵和最後一晚的歡送會,並熱情洋溢地宣布,今後國際京劇票友演唱每兩年搞一次。此外龍新民同志親自參加記者招待會並認真布置了北京市各新聞媒介的宣傳報導工作。《北京時報》、《晚報》、《晨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日報》、北京新華分社、《人民日報》、北京電台、電視台等全體總動員,一時間形成首都文化生活中的最大的亮點,成為票友活動中規格最大,質量上稱,宣傳力度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國際京劇票友的世紀盛會。
2001年10月8日,農曆辛巳年八月廿二日:第一屆全國京劇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頒獎晚會舉行
第一屆全國京劇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頒獎晚會舉行。政協主席李瑞環親臨現場,京劇演員李世濟、王金璐、景榮慶、孫毓敏、李維康趙葆秀于魁智李勝素王蓉蓉張火丁等與票友們共同聯歡,為本次大賽畫上圓滿的句號。
2001年12月16日,農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閉幕
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南京閉幕。本屆京劇藝術節共有24台節目參加演出。本屆藝術節首次進行單項獎評選。

評獎結果

金獎

《貞觀盛事》(上海京劇院)
《華子良》(天津京劇院)
《胭脂河》(南京市京劇團)
《洛神賦》(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
《瘦馬御史》(中國京劇院)

優秀保留劇目創新獎

《金·斷·雷》(天津青年京劇團)
《膏藥章》(湖北省京劇院)

優秀劇目獎

《完顏金娜》(黑龍江省京劇院)
《滄海忠魂》(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
《玄高獻牛》(吉林省京劇團)
《三關明月》(山西省京劇院)
《天下歸心》(江蘇省京劇院)
《射鵰英雄傳》(武漢市京劇團)
《巾幗紅玉》(貴陽市京劇團)
《春秋霸主》(山東省京劇院)
《杜十娘》(中國戲曲學院)
《鳳氏彝蘭》(雲南省京劇院)
《蔡文姬》(北京京劇院)
《天家孽》(湖南省京劇團)
《草原母親》(內蒙古自治區京劇團)

劇目獎

《西域星光》(甘肅省京劇團)
《神鵰俠侶》(香港京崑劇團)
《渾河堰》(哈爾濱京劇團)
《她從雪山走來》(成都市京劇團、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

榮譽改編獎

《金·斷·雷》(天津青年京劇團)
優秀編劇獎
《瘦馬御史》盛和煜
《滄海忠魂》李崇林、王元平
《胭脂河》李曉寧、續正泰、李小農、張建強
《玄高獻牛》張世昆
《華子良》衛中、大民
《貞觀盛事》戴英祿梁波
《鳳氏彝蘭》李莉、佳倍
《膏藥章》余笑予、謝魯、習志金

優秀導演獎

《瘦馬御史》顧威
《胭脂河》謝平安、續正泰
《三關明月》孫麗清
《天下歸心》徐曉鐘
《華子良》謝平安
《射鵰英雄傳》馮幼林
《洛神賦》石玉昆
《貞觀盛事》陳薪伊
《鳳氏彝蘭》張樹勇
《膏藥章》余笑予

優秀音樂獎

《瘦馬御史》作曲:高一鳴,配器:龔國泰樂隊,伴奏:中國京劇院樂隊,京胡演奏:張素英
《胭脂河》作曲:續正泰,音樂設計、配器:吳小平
《三關明月》唱腔設計:張延培、徐滔,音樂設計:劉建斌劉光
《華子良》唱腔設計:續正泰,音樂設計:李鳳閣
《射鵰英雄傳》作曲:李連璧
《貞觀盛事》作曲:高一鳴、尤繼舜龔國泰,京胡演奏:尤繼舜
《春秋霸主》作曲:陸松齡
《杜十娘》作曲配器:關雅濃陳建忠、李曉妹
《鳳氏彝蘭》音樂唱腔設計:王紹志、趙劍昕、於浩東
《蔡文姬》作曲:朱紹玉
《金·斷·雷》京胡演奏:朱建忠
《草原母親》唱腔設計:孫敬民、宋榮

優秀舞台美術獎

《完顏金娜》燈光設計:李平、許長進李樹齊,服裝設計:彭丁煌、曾萍、呂鵬,人物造型設計:呂榮貴、張毅君
《瘦馬御史》舞美設計:吳穹,燈光設計:邢辛、陳佩鑫
《胭脂河》舞美設計:原偉慶,燈光設計:伊天夫、劉學榮、王光炳
《華子良》舞美設計:王衛中,燈光設計:周正平
《洛神賦》舞美設計:黃海威,服裝設計:藍玲
《貞觀盛事》舞美設計:徐福德、劉福升,燈光設計:應日隆、陳頓,服裝造型設計:毛飛、翁麗君
《春秋霸主》燈光設計:潘家瑜、李欽榮,服裝設計:史延芹,化裝設計:於艷芳、官明明
《鳳氏彝蘭》舞美設計:金曉春,燈光設計:李長明,服裝設計:桂寶昆,道具設計:宋春生
《天家孽》舞美設計:劉杏生,燈光設計:胡耀輝,服裝設計:李顯明,化裝設計:洪福娣

榮譽表演獎

景榮慶《洛神賦》中飾曹操
優秀表演獎(按演出順序排列)
邢美珠《完顏金娜》中飾完顏金娜
耿其昌《瘦馬御史》中飾錢南園
李長春《滄海忠魂》中飾施琅
張萍《滄海忠魂》中飾施夫人
張克《胭脂河》中飾高子謙
馬名駿《胭脂河》中飾李莽
裴永傑《玄高獻牛》中飾玄高
王文祉《西域星光》中飾天狼
趙秀君《金·斷·雷》中飾白蛇
閻巍《金·斷·雷》中飾青蛇
張艷玲《三關明月》中飾蕭太后
陳蒼霖《天下歸心》中飾曹操
王平《華子良》中飾華子良
林軍《射鵰英雄傳》中飾黃蓉
劉巍《射鵰英雄傳》中飾包惜弱
侯丹梅《巾幗紅玉》中飾梁紅玉
曹劍文《巾幗紅玉》中飾韓世忠
葉少蘭《洛神賦》中飾曹植
計鎮華《洛神賦》中飾曹丕
董圓圓《洛神賦》中飾甄宓
尚長榮《貞觀盛事》中飾魏徵
關懷《貞觀盛事》中飾李世民
宋昌林《春秋霸主》中飾齊桓公
傅正紅《春秋霸主》中飾晏娥
李海燕《杜十娘》中飾杜十娘
鄧宛霞《神調俠侶》中飾小龍女
趙小兵《渾河堰》中飾曲中石
王潤箐《渾河堰》中飾江雪霜
胡春華《鳳氏彝蘭》中飾彝蘭
周凱《鳳氏彝蘭》中飾趙明德
王蓉蓉《蔡文姬》中飾蔡文姬
杜鎮傑《蔡文姬》中飾左賢王
劉潔《她從雪山走來》中飾丹珠
徐米弟《天家孽》中飾呂雉
凌珂《天家孽》中飾劉盈
尚偉《草原母親》中飾達力瑪
朱世慧《膏藥章》中飾膏藥章
張慧芳《膏藥章》中飾小寡婦

表演獎

關勝利《完顏金娜》中飾蒲鮮奴
于軍《瘦馬御史》中飾錢母
陳真治《瘦馬御史》中飾和珅
司辛《瘦馬御史》中飾王掌柜
魏積軍《瘦馬御史》中飾浦霖
丁曉軍《滄海忠魂》中飾施小玉
朱寶光《滄海忠魂》中飾李光
王善平《胭脂河》中飾于素秋
郭賀軍《胭脂河》中飾高廉
李瑋《玄高獻牛》中飾辣姑
馬少敏《西域星光》中飾焉支海
康健《金·斷·雷》中飾許仙
朱麗《三關明月》中飾佘太君
馬艷麗《三關明月》中飾馬賽英
黃小午《天下歸心》中飾陳宮
李潔《天下歸心》中飾掩屏
鄧沐瑋《華子良》中飾成崗
楊乃彭《華子良》中飾齊曉軒
李莉《華子良》中飾雙槍老太婆
李經文《華子良》中飾劉老闆
馬國祥《華子良》中飾楊進興
劉世華《射鵰英雄傳》中飾楊康
程志強《射鵰英雄傳》中飾郭靖
顏蓓《巾幗紅玉》中飾韓彥直
周維佳《巾幗紅玉》中飾韓彥芳
陳少雲《貞觀盛事》中飾鄭仁基
夏慧華《貞觀盛事》中飾長孫皇后
蕭潤年《貞觀盛事》中飾唐公公
奚中路《貞觀盛事》中飾長孫無忌
劉建傑《春秋霸主》中飾寧戚
鄭少華《春秋霸主》中飾易牙
靳學斌《杜十娘》中飾李甲
董德光《杜十娘》中飾孫富
張曉波《神鵰俠侶》中飾楊過
王曉琳《鳳氏彝蘭》中飾麥子
張鳴鷺《鳳氏彝蘭》中飾黑介
吳世雪《鳳氏彝蘭》中飾葉子
李宏圖《蔡文姬》中飾董圯
李永勝、李宇石《她從雪山走來》中飾氂牛
董璜《天家孽》中飾如意
李永順《天家孽》中飾李順
孟祥洪《草原母親》中飾那順
李克乃《草原母親》中飾巴特爾
張淑景《草原母親》中飾金花
羅會明《膏藥章》中飾革命黨
舒建礎《膏藥章》中飾大師兄
《她從雪山走來》伴舞

組織工作獎

南京市文化局
2003年1月31日,農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1. 《天上人間賀新春》(王艷姜亦珊呂揚等)
2. 經典唱段薈萃
京劇《上天台》(于魁智
京劇《坐寨》(孟廣祿
京劇《嫦娥奔月》(張火丁)
京劇《楊門女將·巡營》(袁慧琴
黃梅戲《天女散花》(韓再芬
3. 《巾幗風采花木蘭》
京劇《從軍》(鄧敏
豫劇《路遇》(王紅麗
龍江劇《操練》(白淑賢
河北梆子《奇襲》(彭蕙蘅
京劇《殲敵》(鄧敏)
4. 妙曲行雲(馬譚奚楊)
京劇《甘露寺》(朱強譚孝曾張建國張克
5. 三方戲迷打擂
6. 戲曲小品《東西南北醜》(金不換劉異龍孫存蝶徐孟珂石山雄太、劉紅雁)
7. 奼紫嫣紅(梅尚程荀)
《洛神賦》(董圓圓)
《崑崙劍俠傳》(孫明珠
《梅妃》(李海燕
《春草闖堂》(耿巧雲
8. 鬚眉雄風
《錘震金蟬子》(常東
《挑滑車》(葉金援
《金錢豹》(泰占寶)
《長坂坡》(趙永偉
《收大鵬》(黃齊鋒)
9. 《情系西廂》(王蓉蓉張萍趙秀君
10. 春苗青青
豫劇《朝陽溝》(劉道陽)
京劇《紅娘》(李佩青)
11. 新編京劇《打麵缸》(北京大學京昆社)
12. 百花爭艷
評劇《劉巧兒》(羅慧琴
川劇《鳳儀亭》(沈鐵梅
粵劇《牡丹亭》(丁凡)
評劇《花為媒》(高闖
歌仔戲《沼江海》
越劇《何文秀》(蕭雅
崑曲《單刀會》(侯少奎
13. 小提琴芭蕾舞越劇《梁祝》
14. 海外劇場
京劇《橫槊賦詩》(殷秋瑞)
京劇《西施》(李尤婉雲)
京劇《洗浮山》(劉子蔚
京劇《武則天》(吳汝俊李崇善
15. 搶接下旬
16. 獲金獎票友
《武家坡》(楊樹材、江汁
《坐宮》(阮寶利、崔英李軍趙群
17. 新編劇薈萃
評劇《胡風漢月》(劉秀榮
京劇《桃花扇》(楊春霞
京劇《康吏于成龍》(尚長榮
京劇《金田風雷》(葉少蘭)
京劇《草原母親》(於蘭
京劇《蝶戀花》(刁麗
18. 戲歌《吉祥滿人間》(李佩紅)
19. 名家名段
京劇《九江口》(楊赤、李宏圖)
京劇《碧玉簪》(劉桂娟
京劇《八珍湯》(趙葆秀
京劇《貴妃醉酒》(李維康
京劇《姚期》(李長春)
京劇《宇宙鋒》(李慧芳)
京劇《三家店》(馬長禮)
京劇《太真外傳》(梅葆玖、盧燕
京劇《天霸拜山》(譚元壽、景榮慶)
20. 《今夜讓我們祝福》(李勝素、戴玉強
2005年9月13日,農曆乙酉年八月初十日:左紅蓮楊博森為師
天津京劇院青年女花臉左紅蓮赴京參加紀念裘盛戎大師誕辰90周年演出期間,拜著名裘派花臉名家楊博森為師。王金璐、景榮慶、鉗韻宏康萬生、鄧沐瑋、孟廣祿宋昌林李軍等京津滬魯京劇名家出席。左紅蓮時年剛剛二十幾歲,學習裘派花臉頗有成就,得拜名師,使得她能夠更好地鑽研藝術。
2006年2月4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初七日:何鳳儀逝世一周年追思會
孫毓敏、馬增壽、蔡俊、李佩倫等在北京共同策劃、組織了何鳳儀逝世一周年追思會。京劇名家王金璐、景榮慶、孫毓敏、馬增壽、李宏圖、劉勉宗,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導演李純博,以及京城名票等共50多人參加了追思活動。王金璐激動地說,何鳳儀為京劇事業發展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與財力,是他所見所聞的京劇活動家中,最值得稱道的一位。孫毓敏說,何鳳儀為京劇事業後繼有人,給予了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很多支持。
2006年6月18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杜近芳丁曉君為徒
杜近芳收徒儀式在政協禮堂舉行,北京戰友京劇團青年演員丁曉君拜在杜老門下。出席的名家有景榮慶、劉雪濤、李金鴻、劉長瑜、孫毓敏、李光、沈健瑾李維康耿其昌、黃孝慈等。
2006年9月17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廿五日,上午:王立軍張克石曉亮董玉傑、崔洪集體收徒儀式舉行
在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百日集訓”20周年之際,為更好地傳承京劇藝術、培養京劇人才,青年京劇團王立軍張克石曉亮董玉傑、崔洪喜收14名新徒。
李瑞環同志出席儀式。天津市委副書記、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勝玉,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宣傳部部長肖懷遠,天津市副市長張俊芳,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天津市委統戰部部長葉厚榮,天津市委秘書長苟利軍,老同志方放等出席。
此次收徒的演員王立軍張克石曉亮董玉傑、崔洪都是“百日集訓”的受益者,正是有了“百日集訓”和一大批老藝術家的悉心傳授,他們才在京劇藝術的舞台上贏得了掌聲和讚譽。
儀式上,14名拜師學生集體向老師獻上了鮮花並表演了《夜奔》、《珠簾寨》、《九龍杯》、《洪洋洞》等京劇選段和“武戲集粹”。他們表示,一定要在老師們的傳授下,刻苦學習,刻苦訓練,不辜負老師和廣大京劇前輩的諄諄教誨。王立軍等人則以《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光碟等禮物回贈學生,鼓勵他們不斷學習前輩藝術家的精湛技藝,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為弘揚京劇藝術作出應有的貢獻。京劇藝術家李世濟、譚元壽、張春華、馬長禮、王玉璞等作為王立軍張克等演員的前輩,紛紛表示要為傳承京劇藝術、培養京劇人才繼續發揮“傳幫帶”作用。三代京劇演員同台的場景,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梅葆玖、杜近芳、劉雪濤、景榮慶、遲金聲馬崇仁李榮威、鉗韻宏、葉少蘭、張學津、唐在炘、李和聲、李尤婉雲、李長春、錢根生、王則昭等京劇藝術家和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及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演職員代表等70餘人參加收徒拜師儀式。
2006年9月20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廿八日,晚: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二場
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二場。本場為戲曲名家經典薈萃演出,邀請當時京劇、評劇、豫劇、越劇、河北梆子等劇種中碩果僅存的流派藝術家與部分傳人同觀眾見面並表演拿手唱段。包括李世濟(攜徒李海燕呂洋)、張春華、景榮慶、劉秀榮(攜徒王艷)、孫毓敏、李硯秀趙慧秋李鳴岩、譚孝曾、孫明珠、康萬生、任德川汪慶元馬金鳳筱俊亭、王璦璦、左大玢李愛琴劉玉玲等。
2006年9月23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初二日,19時30分:慶祝中華劇院落成演出第八天
慶祝中華劇院落成演出第八天。演出由王鶴文、李之祥、王悅、何健操琴,馮洪起、崔洪、楊永瑞司鼓。
演出劇目
《連環套》(譚元壽、王立軍奚中路分飾黃天霸,孟廣祿魏積軍、李長春、景榮慶分飾竇爾墩,石曉亮飾朱光祖,張克飾施世綸,楊光飾梁九公,房志剛飾彭朋,韓雲江飾關泰,孫建軍飾何路通,盧松飾計全,陳璽強飾賀天龍,朱鴻琪飾賀天虎,薄連秋飾賀天彪,王連成飾賀天豹,劉樹軍飾探子)
2006年11月11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廿一日:菊聲社成立
以生、淨愛好者為主的京劇票社——菊聲社在北京正式結社。景榮慶、奚中路等名家在長安大戲院聯手主演《戰宛城》,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慶賀。
2006年12月6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六日:紀念白登雲誕辰百年活動舉行
紀念白登雲誕辰百周年活動在華僑賓館舉行,100多位京劇界人士再次追憶了這位著名京劇鼓師。
本次活動由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京劇院舉辦,當天的活動規模不大,但來的人不少,100多位藝術家將會議室幾乎坐滿。從第一排向後望去,可以看到手捧的鮮花和花叢間隙的縷縷白髮。景榮慶、李金鴻、姜鳳山、歐陽中石張曼玲等平日裡很少露面的藝術家也冒著寒風趕來。福州、上海、石家莊、台灣的10多位白登雲的弟子聽說此事後,也都趕到了北京。
2007年11月29日,農曆丁亥年十月二十日: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舉行
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在逸夫舞台舉行。金錫華方小亞、方菲主持。
演出節目
彩唱“行雲流水”京劇梅派聯唱(戲校學生)
崑曲《牡丹亭·驚夢》[山桃紅](翁佳慧李沁
京劇《四郎探母·坐宮》(田慧楊淼
崑曲《白蛇傳·水斗》(谷好好
崑曲《百花贈劍》(沈昳麗、黎安
清唱京劇《西施》(史依弘
崑曲《紫釵記·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京劇《沙家浜·智斗》(李元華、盛夑昌、張達發
崑曲《南柯記·瑤台》(張洵澎
京劇《蘆花河》、反串《讓徐州》(夏慧華尤繼舜操琴)
崑曲《長生殿·彈詞》[七轉](計鎮華)
京劇《穆桂英掛帥》(李炳淑,朱文龍操琴)
京劇《霸王別姬》(李炳淑、蘇盛義,朱文龍操琴)
京劇《牛皋下書》、《盜馬》(景榮慶,尤繼舜操琴)
京劇《貴妃醉酒》(梅葆玖、李炳淑,陳平一操琴)
2007年12月2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廿三日,13時30分: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活動第二天
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活動演出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京劇《鳳還巢》(夏慧華蔡正仁孫正陽,景榮慶,陸柏平,金錫華,田慧范永亮許錦根,郭文華)
夜場(19時15分)
崑曲《牆頭馬上》(華文漪岳美緹劉異龍顧兆琳,史潔華,唐在驕,繆斌,侯哲
2008年2月12日,農曆戊子年正月初六日,13時30分:梅蘭芳大劇院2008年雪災賑災義演
中國國家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共同主辦,眾多京劇名家參與的專場賑災義演活動,在梅蘭芳大劇院隆重舉行。此次演出所得的款項全部捐贈給災區人民。眾多京劇表演藝術家們以自己的熱情和實際行動,為災區人民獻上一份愛心。
參加演出的演員有王金璐、李慧芳、景榮慶、梅葆玖、葉少蘭、馮志孝、孫毓敏、劉長瑜、楊春霞趙葆秀寇春華李維康耿其昌、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岩張建國陳淑芳江其虎袁慧琴、趙永偉、呂崑山、宋小川、黃炳強魏積軍呂慧敏畢楊徐孟珂馬翔飛等,演出《定軍山》、《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四郎探母》、《紅燈記》、《杜鵑山》、《牛皋下書》、《霍小玉》、《宇宙鋒》、《胭脂寶褶》、《八蜡廟》、《法門寺》、《三岔口》等選段。
為了籌集更多的賑災善款,在演出過程中主辦方還舉行義捐、拍買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