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2023年產業攻堅年行動方案

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3年3月10日印發楚雄州2023年產業攻堅年行動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雄州2023年產業攻堅年行動方案
  • 頒布時間:2023年3月10日
  • 發布單位: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抓實省委、省政府產業強省三年行動,圍繞突破工業、做強農業、搞活服務業,著力打造5個千億級和6個百億級產業,推動產業發展企業化、項目化、精準化,力爭重點產業增加值增長8%,占GDP比重保持在70%以上,以產業高效率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實施產業集群最佳化攻堅行動。牢固樹立全州產業發展“一盤棋”思想,依託各縣市特色資源優勢,統籌考慮發展空間和環境承載能力,最佳化產業布局,突出特色、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各縣市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整合全州資源,加強州級統籌管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產業集群,推動資源經濟大發展。
(一)加快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實施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工程,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製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製造、文化旅遊、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現代商貿物流等特色優勢產業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打造綠色矽、綠色鈦、綠色釩鈦、綠色銅產業集群和“風光水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力爭綠色能源和綠色製造業增加值增速15%,產值突破千億元;打造糧、煙、蔬菜、精品花卉、食用菌、現代種業、特色水果、畜牧業等10大優勢特色產業基地,力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依託侏羅紀、“元謀人”、綠孔雀等IP,打造文旅融合產業集群,力爭文化旅遊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打造優質原料、中藥配方顆粒產業、仿製藥生產、彝醫藥生產“四大基地”和“醫療+康養”大健康產業集群,確保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持續推進全州電子商務發展,推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批零住餐、社區新零售、對外貿易五大領域集群化協同發展,力爭商貿物流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
(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集群。實施新興產業集群培強壯大工程,推動新興服務業、數字經濟、金融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統籌發展現代金融、研發設計、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健康、養老、托育、家政、物業等生活性服務業,推動新興服務業倍增,力爭新興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推動網路強州、數字楚雄、智慧楚雄建設,推動資源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加大“引金入楚”、企業上市培育等工作力度,探索打造金融小鎮,力爭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
(三)鞏固提升傳統產業集群。實施傳統產業集群提檔升級改造工程,推動菸草、綠色化工等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型化改造,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圍繞“穩定核心煙區、菸葉產業現代化、煙糧協同發展”三大任務,構建現代化菸草產業體系,力爭菸草產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搶抓石化行業“減油增化”機遇,加大石油、頁岩氣等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爭綠色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支持各縣市加大房地產促銷力度,開展冬季康養商品房推介,力爭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252萬平方米。
二、實施產業鏈條延伸攻堅行動。聚焦5個千億級和6個百億級產業,實施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工程,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鏈,以“鏈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四)打造一批綠色製造產業鏈。充分發揮礦產、光熱等綠色能源資源優勢,樹牢“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理念,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製造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晶體矽料—單晶矽棒、矽片—光伏電池片—光伏組件—光伏系統套用產品”為一體的綠色矽光伏全產業鏈,做強“滇中矽谷”,力爭綠色矽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打造“鈦鐵礦—鈦精礦—高鈦渣—海綿鈦(鈦白粉)—鈦型材(鈦合金或塗料)—鈦基新材料(航天航空、海洋工程、醫療器械)”為一體的綠色鈦全產業鏈,做大“滇中鈦谷”,力爭綠色鈦產業產值達100億元;打造“銅精礦—銅冶煉—陰極銅—銅及銅基新材料”為一體的綠色銅全產業鏈,力爭綠色銅產業產值達150億元;打造“釩鈦磁鐵礦—釩鈦鋼材冶煉—優質線棒材加工—釩鈦金屬精深加工—裝配式建築”為一體的綠色釩鈦全產業鏈,加快推進釩鈦生態產業園建設,力爭綠色釩鈦產業產值達50億元以上;打造“磷酸—碳酸鋰—磷酸鐵鋰—儲能或動力電池—梯次綜合利用”為一體的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探索“光伏+儲能”建設模式,力爭在儲能電池和分散式或集中式儲能電站建設上取得突破。
(五)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鏈。充分發揮土地、氣候等農業資源優勢,以農產品加工流通延鏈、科技創新補鏈、要素聚集壯鏈、業態創新優鏈,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區。打造特色蔬菜、精品花卉、野生菌和食用菌、特色水果、優質畜禽等全產業鏈,推動農業從種養殖向精深加工和銷售端延伸,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達2.5:1;全產業鏈發展預製菜產業,提升生產端和加工端質效,打出楚雄品牌;加大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雲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提高生物育種水平,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企業,全產業鏈發展種子產業,打造育種天堂,力爭種子產業取得重大突破。
(六)打造一批服務業產業鏈。充分發揮地理區位、綜合交通、文旅資源等優勢,提升服務業發展基礎,延伸服務業產業鏈,推動服務業加速回暖復甦。圍繞“四張”世界級名片,打造“文、游、醫、養、體、學、智”為一體的文化旅遊全產業鏈,培育“旅遊+中醫療養”“旅遊+健康運動”“旅遊+工業”“旅遊+農業”等旅遊新業態,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帶動服務業提質增效;打造“藥材種植—醫藥生產加工—醫藥包材—醫藥銷售”為一體的生物醫藥和大健康全產業鏈,加快發展集特色醫療、健康養生、健康管理、養生旅遊等於一體的健康服務業,確保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畝,“彝藥出滇”取得重大突破;完善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商貿物流企業,打造“加工貿易基地—物流網路—物流企業—物流市場”為一體的商貿物流全產業鏈,發展開放經濟。
三、實施市場主體培育攻堅行動。堅持市場配置、政府引導、產業引領,以“做多增量、最佳化存量、壯大體量、提升質量”為目標,持續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行動,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讓市場主體多起來強起來大起來活起來。
(七)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圍繞每個重點產業和每條產業鏈至少培育1戶龍頭企業、2戶至3戶重點企業的目標,建立產業重點企業培育清單,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強強聯合、上下游整合、外部引進等方式做大做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帶動力。實施工業企業旗艦引領工程,培育壯大一批骨幹工業企業,支持隆基、宇澤、晶科、龍佰、德勝等企業打造百億級企業;實施農業企業發展壯大工程,圍繞做強做優現代高效農業,最佳化要素配置、強化資源整合,培育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實施服務業企業培育發展工程,圍繞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加快傳統服務業改造升級、新興服務業跨界融合,培育壯大一批服務業龍頭企業。
(八)培育一批上市企業。實施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加強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建設,動態篩選一批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運用針對上市後備企業的專屬信貸產品,幫助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與股權投資,建立專家顧問機制為企業上市提供諮詢服務,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對企業到主機板上市(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港交所及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前期發生的費用首家給予2000萬元獎勵,之後每家給予1500萬元獎勵。今年重點遴選5家產業龍頭企業,組織開展系列上市培育輔導,分類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掛牌上市,力爭年內新增上市企業1戶。
(九)培育一批規上企業。實施中小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培育壯大工程,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的同時,穩定壯大在庫規上企業,分類建立在庫規上企業退庫預警機制和聯繫幫扶制度,加強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監測分析,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助推企業穩定發展。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篩選一批具有發展潛力且有望達產升級上規的企業,分類制定培育計畫,落實幫扶獎勵政策,加強幫扶指導,助推上規入庫,確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戶以上、服務業企業12戶以上、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40戶以上、資質建築業企業8戶以上。
四、實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行動。堅持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建立完善產業重點項目清單,強化產業專班統籌推進,大抓產業、主攻工業,聚焦重點產業和產業鏈頭部企業、骨幹企業,全力引進落地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產業大項目,加快建設一批產業示範項目和投產一批產業大項目,滾動推進產業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加速崛起。
(十)招商引進一批產業項目。樹立“大抓產業、大抓招商”的工作導向,以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重點,全面梳理各產業鏈發展狀況,瞄準國家政策、前沿領域、優勢長板和短板弱項,謀劃儲備一批產業項目,加大項目包裝策劃和前期工作力度,強化“一把手”招商,創新招商方式,深入學習借鑑產業投融資“合肥模式”,積極探索“基金+產業”“基金+基地”“基金+項目”等多種招商模式,開展產業集群招商和產業鏈招商,推動央企入楚、民企入楚、科技入楚,力促寶武特冶、鴻翔一心堂、上海寶藤、華派醫藥等項目落地,引進超10億元優質產業項目15個以上、鏈主企業3戶以上,確保產業到位資金占比60%以上。
(十一)加快建設一批產業項目。加快宇澤五期20GW單晶矽拉棒和20GW切片、楚雄高新區20萬噸多晶矽、致信博衍儲能電池、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全釩液流電池、“綠孔雀家園”文旅產業園、青山湖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彝繡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新開工一批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德勝集團綠色釩鈦生態產業園、龍佰武定鈦業有限公司年產16萬噸高鈦渣、楚雄滇中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銅資源循環利用延鏈補鏈升級改造、“風光水儲”一體化、侏羅紀文化產業園、工業大麻、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現代種業、“一艙一園兩中心”等項目建設,確保產業投資增長20%以上、占比達55%以上。
(十二)投產達產一批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宇澤二期、三期20GW拉棒、四期22GW切片和晶科能源20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一期M1車間項目建設,爭取年內建成投產;加快推進隆基項目建設,爭取年內實現滿產;加快推進龍佰祿豐鈦業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氯化法鈦白粉、雲南國鈦金屬3萬噸轉子級海綿鈦智慧型製造技改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產;加快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確保遠信儲能項目滿產;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確保新能源裝機達800萬千瓦以上;加快推進楚雄城鄉物流產業園、大姚縣冷鏈物流園、姚安縣豬肉儲備物流園、南華縣物流集散中心和牟定縣大型公路冷鏈物流園區等商貿物流項目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力爭年內建成投產產業項目20個以上。
五、實施產業園區提質攻堅行動。啟動實施園區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持續深化園區“投融建管營”一體化改革,積極爭取產業園區專債資金支持,全域統籌推進閒置低效工業用地盤活提質,推進園區高效集約用地,提升畝均效益,加快園區“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探索“飛地園區”新模式,推動園區產業集群發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大力發展園區經濟,確保園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
(十三)推動省級園區提質增效。圍繞到2025年將楚雄高新區打造成兩千億園區,祿豐產業園區打造為千億級園區,牟定產業園區工業總產值達500億元,向千億級園區邁進,武定產業園區工業總產值達200億元以上的目標,按照差異化、精細化、特色化、高端化的發展思路,打造園區核心競爭力。楚雄高新區加快發展矽工業、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化工等主導產業,確保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2%以上、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排位上升3位以上;祿豐產業園區加快發展綠色鈦、釩鈦、光伏製造、數控裝備等產業,力爭主營業務收入達500億元以上;牟定產業園區加快發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循環經濟,加快推進大宗固廢等項目建設,把石墨、稀土等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確保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武定產業園區加快發展以鈦為主的新材料等產業,加快發展新型建築材料、綠色食品加工等輔助產業,主動承接昆明市產業轉移,確保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
(十四)推動州級園區最佳化升級。雙柏、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6個州級特色產業集聚區要瞄準百億園區目標,依託自身優勢,發展綠色食品加工製造、文化旅遊、輕工業等主導產業,其中,大姚工業園區輔助發展先進裝備製造等產業,南華工業園區、元謀工業園區、姚安工業園區輔助發展輕工業製造業,永仁工業園區輔助發展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產業和倉儲物流業,雙柏工業園區輔助發展林產品加工業,推動園區最佳化升級發展。加快推進省級認定工作,力爭2個以上州級產業集聚區通過認定。儘快研究出台州內“飛地經濟”分稅、分利、分GDP、分投資、分銷售收入、分招商引資的“六分機制”,推動州內各縣市探索開展“飛地經濟”園區合作共建模式,打造“園中園”,力爭率先在楚雄市、祿豐市、牟定縣、雙柏縣4縣市園區共建合作上實現零突破。
六、實施創新平台提升攻堅行動。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創新平台的載體作用,推動創新成果轉化。
(十五)打造一批科技服務平台。實施科技服務平台建設工程,積極培育高新技術開發區、專業園區、創業和孵化中心等區域創新平台。推動重點產業龍頭企業聯合科研機構、檢驗檢測機構、高等院校等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加快推進楚雄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楚雄州科技創新中心、工業大麻研究中心、工業大麻檢測中心等重點科技服務平台建設,確保中國農業大學雲南現代種業研究院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提升種業創新服務能力。
(十六)打造一批技術創新平台。實施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工程,積極開展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用合作,組織認定國家、省、州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一批高水平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培育矽、鈦、銅等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現代中藥創新技術研發中心、彝醫藥技術創新中心、雲南省特種鈦合金先進制造重點實驗室、楚雄州楚粳稻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新增雙創孵化平台10個以上、省級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5個以上、新型研發機構2個以上,紮實推進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
七、實施產業品牌打造攻堅行動。堅持質量第一,建設質量強州,聚焦楚雄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創建馳名商標、地理標誌、政府質量獎等各類質量品牌,厚植質量發展優勢。挖掘品牌潛力,賦能品牌價值,加快培育一批“標準高、特色強、質量好、品牌響”且具有楚雄特色的製造、農業、文旅、醫藥、服務等區域品牌,增強“楚品”影響力、競爭力。
(十七)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圍繞綠色能源和綠色製造,以區域內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企業為重點,支持企業瞄準國際標桿,創新產品設計,推出一批質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在全國、全省打響矽光伏、海綿鈦、數控工具機和綠色能源等“楚雄製造”品牌。圍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充分挖掘地理標誌資源,加快打造“楚粳”種業、冬早蔬菜、野生菌、花卉、核桃、雲嶺牛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特色品牌。圍繞文旅產業,多維度講好楚雄故事,全方位展示楚雄民族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生態之美,唱響“滇中翡翠·綠美楚雄”品牌、“彝繡”民族文化品牌、“滇中旅遊勝地”品牌、“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火把節”等節慶品牌,切實打響“世界恐龍之鄉、東方人類故鄉、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綠孔雀之鄉”四張世界級名片。圍繞服務業,以增長潛力大、富民作用強的文化、旅遊、餐飲、商貿流通等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打好酒店服務業硬體升級、服務最佳化專項攻堅戰,培育一批知名雲南服務業品牌,力爭每個縣市建設1家高品質酒店。
(十八)叫響一批“楚品”品牌。引導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爭做企業標準“領跑者”。鼓勵重點產業龍頭骨幹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引領行業高端發展。組織優勢特色產業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辦好中國品牌日楚雄特色活動,擴大我州產業品牌知名度。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提升產品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
八、實施產業人才引培攻堅行動。圍繞“5千6百”全產業鏈,健全“1+3+N”人才工作制度,完善引才、留才、培才、用才政策體系,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打造產業人才集聚的高地,確保產業所需人才能引得來、用得好、留得住,切實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十九)招引一批人才。宣傳好、落實好人才40條措施,增強政策措施的知曉率、影響力,充分發揮其招才引智作用;抓好政策落地和跟蹤評估,發揮好引領帶動效應;持續推進“千名碩博進楚雄”和“智匯楚雄”專項行動;加大對已引進優秀人才幹事創業典型事跡宣傳力度,發揮好示範、引領和帶動效應;強化服務保障,為人才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服務,解決好住房、子女入學、家屬就業、醫療待遇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力爭今年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100名,建立州級以上院士專家工作站10個。
(二十)培育一批人才。堅持缺什麼補什麼,加大“走出去、請進來”的培養力度,實施“興楚英才”培養、高精尖缺引才、青年人才成長、鄉村人才振興、人才質量躍升等工程,力爭培養“興楚英才”100名,選派科技特派員100名。持續推進“技能楚雄”行動,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依託州內現有“專家院士、院士專家工作站、職教園區、產業園區”等多元主體,推動政府、培訓機構、學校、企業等發揮各自優勢,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形成人才培養合力。注重打好“鄉情牌”,建立在外優秀本土人才信息庫,健全聯絡服務機制,以鄉情為紐帶、以服務為抓手,吸引更多在外優秀人才、畢業大學生回鄉建設,形成回引培訓互動的良好局面。
九、實施體制機制完善攻堅行動。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圍繞重點產業建立健全全過程管理服務保障機制,切實加強制度供給,以高效制度建設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十一)健全完善重點產業推進機制。健全完善重點產業專班推進、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和重點企業掛鈎聯繫等“三項機制”。調整充實由州人民政府領導任組長的有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對應成立由牽頭部門負責的產業工作專班,整合力量專班推進重點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每季度專題研究1次重點工作,專班每月專題研究推動1次重點任務,確保產業推進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能第一時間得到協調解決。深入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健全“州級牽頭部門為推進主體、縣市為責任主體、行業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的責任體系,建立健全“一個產業鏈、一位分管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個落地載體、一套工作方案”工作機制,確保把產業鏈做實。健全完善州級領導包聯重點企業機制,落實一線工作法,一企一策細化幫扶,按月開展“三進企業”活動。
(二十二)健全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健全完善產業項目謀劃儲備、開展前期、精準招商、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全過程全流程管理服務機制,健全完善產業項目滾動推進、產業項目精準招商、產業項目開工競賽等“三項機制”。實施產業項目滾動推進制,聚焦重點產業和產業鏈,建立健全重大產業項目謀劃儲備庫、前期項目庫、在建項目庫、新開工項目庫和竣工投產項目庫,強化清單化管理,形成“五庫一清單”,完善項目庫實時增補、退出動態調整的滾動接續推進機制,確保每一個重點產業、每一條重點產業鏈都形成相對獨立的項目庫清單,圍繞清單抓項目建設;實施產業項目精準招商制,建立重點招商項目包裝策劃、目標客商篩選洽談、招商項目服務代辦、簽約項目跟進落地、建設項目問題解決等全過程精準服務保障措施,強化領導領銜、部門和縣市協同推進,一月一調度、一月一推動。實施產業項目開工競賽制,深入開展“乾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比拼產業項目建設,實行“一、三季度集中評述,二、四季度現場觀摩”,比拼項目謀劃儲備質量、前期工作成熟度、開工率、投資完成率、轉化率,確保項目謀劃儲備達年度計畫項目的2倍以上、儲備年度計畫項目投資達目標任務的1.5倍以上,年度計畫開工的重大產業項目開工率4月底前達40%以上、6月底前達60%以上、9月底前達80%、11月底前達90%以上。
(二十三)健全完善督查問效考評機制。整合州級督查力量,由州政府督查室牽頭建立完善督導機制,探索和改進督查方式,強化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閉環管理、過程管控,加大督查通報力度。由州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制定產業攻堅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納入大比拼考評和綜合績效考核,強化結果運用,確保考出動力、考出幹勁、考出實效。
十、實施要素保障增效攻堅行動。堅持以資源換產業、以資源換市場、以資源換技術,充分發揮要素保障專班作用,推動資源等要素向優質企業、區域和產業集中,要素優先向優勢產業配置,集約節約利用資源,提升要素保障質效,推動綠色發展。
(二十四)強化政策保障。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州已出台的各項產業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研究儲備力度,根據形勢變化和發展需要動態完善支持政策,形成“1+N”政策體系,協同落實財政、金融、稅收、土地、能源等政策,強化政策供給,重點支持園區升級、延鏈補鏈強鏈、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節能減排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推動優勢產業合理布局,促進重點園區加快發展。
(二十五)強化用地保障。加強要素州級統籌,建立跨縣市共建共享合作機制,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繼續執行要素專班保障制度,強化重大項目要素保障,由要素保障專班按照畝均產出、度電產出、單位增加值污染物排放等質量效率指標,對落地項目按照開工時序進度進行土地、林地統籌保障,做到應供盡供、應保盡保。今年要深入開展低效用地和閒置土地清理整治行動,加強低效用地、閒置土地處置利用,合理利用和集約節約用地,多渠道保障重點產業建設項目用地。
(二十六)強化資金保障。州財政加大對重點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全州項目前期經費不低於3.2億元,確保產業項目前期經費占比60%以上。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州政府相關領導帶頭向上匯報對接每月不少於1次、各縣市和州級部門主要領導每月不少於2次。充分發揮國有平台公司的作用,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大股權投資力度。鼓勵社會投資向規劃實施的關鍵產業領域聚集,鼓勵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產權交易、集合信託、私募股權融資等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強與金融機構協同聯動,探索建立“風險資金池+銀行+保險或擔保”等多種形式組合的金融機構風險補償制度,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共榮共生。深化政銀企合作,加強企業授信管理,對符合條件企業擴大授信額度。

解讀

2023年3月10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印發了《楚雄州2023年產業攻堅年等3個行動方案》(楚政通〔2023〕9號)。為了便於社會各界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執行《楚雄州2023年產業攻堅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現就《行動方案》作如下解讀:
一、檔案出台的背景和意義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優則動能足。2022年,黨的二十大提出了關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產業強省三年行動,2023年州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產業攻堅年為抓手,聚力產業強州建設。為深入貫徹國家和省關於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抓住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和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關鍵之年的機遇,從我州發展實際出發,按照突破工業、做強農業、搞活服務業,圍繞著力打造5個千億級和6個百億級產業,通過研究制定《行動方案》,進一步提出2023年我州重點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措施任務,全力推動產業發展企業化、項目化、精準化,加快推動我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我州“一極三區”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二、主要內容
《行動方案》圍繞我州產業發展實際,明確了2023年產業發展總體目標和十個攻堅行動共26條攻堅措施和任務。
(一)總體目標。力爭重點產業增加值增長8%,占GDP比重保持在70%以上。
(二)實施十大攻堅行動。《行動方案》提出實施產業集群最佳化、產業鏈條延伸、市場主體培育、重點項目建設、產業園區提質、創新平台提升、產業品牌打造、產業人才引培、體制機制完善、要素保障增效10大攻堅行動,共26條具體攻堅措施和任務,協同推動產業發展。
1、實施產業集群最佳化攻堅行動。加快發展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製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製造、文化旅遊、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現代商貿物流等特色優勢產業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力爭增加值增速分別增長15%、6%、12%、15%、8%以上。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集群,推動新興服務業、數字經濟、金融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增加值分別增長8%、11%、5%以上。鞏固提升傳統產業集群,推動菸草、綠色化工等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型化改造,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力爭菸草產業和綠色化工產業增加值均增長5%以上,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252萬平方米。
2、實施產業鏈條延伸攻堅行動。打造一批綠色製造產業鏈:打造綠色矽光伏全產業鏈,做強“滇中矽谷”,力爭綠色矽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打造綠色鈦全產業鏈,做大“滇中鈦谷”,力爭綠色鈦產業產值達100億元;打造綠色銅全產業鏈,力爭綠色銅產業產值達150億元;打造綠色釩鈦全產業鏈,加快推進釩鈦生態產業園建設,力爭綠色釩鈦產業產值達50億元以上;打造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探索“光伏+儲能”建設模式,力爭在儲能電池和分散式或集中式儲能電站建設上取得突破。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鏈:打造特色蔬菜、精品花卉、野生菌和食用菌、特色水果、優質畜禽等全產業鏈,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達2.5:1;全產業鏈發展預製菜產業,打出楚雄品牌;全產業鏈發展種子產業,打造育種天堂。打造一批服務業產業鏈:圍繞“四張”世界級名片,打造文化旅遊全產業鏈;打造生物醫藥和大健康全產業鏈,確保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畝,打造商貿物流全產業鏈,發展開放經濟。
3、實施市場主體培育攻堅行動。實施工業企業旗艦引領工程、農業企業發展壯大工程、服務業企業培育發展工程,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每個重點產業和每條產業鏈至少培育1戶龍頭企業、2戶至3戶重點企業。實施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上市企業,重點遴選5家產業龍頭企業,開展上市培育輔導,力爭年內新增上市企業1戶。培育一批規上企業。實施中小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培育壯大工程,確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戶以上、服務業企業12戶以上、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40戶以上、資質建築業企業8戶以上。
4、實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行動。招商引進一批產業項目,引進超10億元優質產業項目15個以上、鏈主企業3戶以上,確保產業到位資金占比60%以上。加快建設一批產業項目。確保產業投資增長20%以上、占比達55%以上。投產達產一批產業項目,力爭年內建成投產產業項目20個以上。
5、實施產業園區提質攻堅行動。確保園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推動省級園區提質增效。楚雄高新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2%以上、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排位上升3位以上;祿豐產業園區力爭主營業務收入達500億元以上;牟定產業園區、武定產業園區確保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推動州級園區最佳化升級。雙柏、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6個州級特色產業集聚區要瞄準百億園區目標,加快推進省級認定工作,力爭2個以上州級產業集聚區通過認定。力爭率先在楚雄市、祿豐市、牟定縣、雙柏縣4縣市園區共建合作上實現零突破。
6、實施創新平台提升攻堅行動。打造一批科技服務平台。實施科技服務平台建設工程,積極培育高新技術開發區、專業園區、創業和孵化中心等區域創新平台。打造一批技術創新平台。實施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工程,新增雙創孵化平台10個以上、省級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5個以上、新型研發機構2個以上,紮實推進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
7、實施產業品牌打造攻堅行動。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圍繞綠色能源和綠色製造,打響“楚雄製造”品牌。圍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加快打造“楚粳”種業、冬早蔬菜、野生菌、花卉、核桃、雲嶺牛等一批農產品特色品牌。圍繞文旅產業,唱響“滇中翡翠·綠美楚雄”品牌、“彝繡”民族文化品牌、“滇中旅遊勝地”品牌、“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火把節”等節慶品牌,切實打響“世界恐龍之鄉、東方人類故鄉、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綠孔雀之鄉”四張世界級名片。圍繞服務業,培育一批知名雲南服務業品牌,力爭每個縣市建設1家高品質酒店。叫響一批“楚品”品牌,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辦好中國品牌日楚雄特色活動,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
8、實施產業人才引培攻堅行動。圍繞“5千6百”全產業鏈,健全“1+3+N”人才工作制度。招引一批人才,宣傳好、落實好人才40條措施,力爭今年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100名,建立州級以上院士專家工作站10個。培育一批人才,力爭培養“興楚英才”100名,選派科技特派員100名,持續推進“技能楚雄”行動,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
9、實施體制機制完善攻堅行動。健全完善重點產業推進機制,健全完善重點產業專班推進、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和重點企業掛鈎聯繫等“三項機制”。健全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健全完善產業項目謀劃儲備、開展前期、精準招商、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全過程全流程管理服務機制,健全完善產業項目滾動推進、產業項目精準招商、產業項目開工競賽等“三項機制”。健全完善督查問效考評機制,建立完善督導機制,加大督查通報力度。研究制定產業攻堅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納入大比拼考評和綜合績效考核。
10、實施要素保障增效攻堅行動。充分發揮要素保障專班作用,強化政策保障,形成“1+N”政策體系,推動優勢產業合理布局,促進重點園區加快發展。強化用地保障,加強要素州級統籌,建立跨縣市共建共享合作機制,深入開展低效用地和閒置土地清理整治行動,多渠道保障重點產業建設項目用地。強化資金保障,全州項目前期經費不低於3.2億元,確保產業項目前期經費占比60%以上。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州政府相關領導帶頭向上匯報對接每月不少於1次、各縣市和州級部門主要領導每月不少於2次。充分發揮國有平台公司的作用,加大股權投資力度。探索建立“風險資金池+銀行+保險或擔保”等多種形式組合的金融機構風險補償制度。深化政銀企合作,加強企業授信管理,對符合條件企業擴大授信額度。
(三)2023年100個重大產業項目名單。按照推動產業發展清單化、項目化的要求,根據重點產業分類,從我州已納入省、州重大庫的項目中,挑選了總投資在1億元以上的在建、新建、前期類項目共100個,實行動態調整管理,由各州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統籌推動項目加快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