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話(東北官話)

東北話(東北官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北話一般指東北官話,分布在除遼東半島以外的中國東北地區和河北省東北部,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的全境、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等),使用人口約1.2億。東北官話可分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為若干小片。廣義的東北話指除了包括東北官話外,還包括遼東半島南部的東北人使用的膠遼官話

遼北地區至黑龍江的東北話接近國語哈爾濱話就是其中的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話
  • 外文名:Northeastern Mandarin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全境,遼寧大部分地區
  • 分布區域:河北內蒙局部地區
  • 使用人口:約1.2億
腔調,辭彙,音素,內部劃分,劃分方案1,劃分方案2,歷史,第一時期,第二時期,第三時期,舉例,1個字,2個字,3個字,4個字,獨特問候,特殊讀音,A,B,BI,C,Q,Z,藝術特點,

腔調

有別於很多外地人的猜測,其實大體上東北地區越往南,口音腔調越重,“東北味”越濃。
黑龍江吉林以及蒙東的東北官話接近國語,口音輕;而靠近河北遼寧則大部分地區口音腔調比較重,是不少外地人印象中的東北話。

辭彙

東北話有大量獨有的方言詞,個別漢語通用詞在東北話中的發音也不同於國語,其中少量辭彙源自滿語俄語日語

音素

東北方言音素:52
——元音:17
單元音:6
a、o、e、i、u、ü
複合元音:11
ai、ia(ya)、ei、ie(ye)、ui、iu、uo、ou、ao、üe、iao(yao)
——輔音:24
清輔音:9
t、p、f、h、k、n、z、c、s
濁輔音:11
d、b、l、y、g、m、j、q、x、w、r
特殊輔音:4
Zh、ch、sh、ŋ(ng)
——收音:11
n、r
元收音:9
an、en、in、un、ün、ang、eng、ing、ong、
聲調:5
—(平)、╯(揚)、︶(拐)、╮(降)、X(清)

內部劃分

劃分方案1

1988年中國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為8200萬人,如果使用者的數量增長與人口增長相當,那么截至2010年,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超過1.1億人。
東北話主要分為平原型和山地型。一種為平原型, 即“松遼片” ,是標準的東北官話,包括長春、哈爾濱、松原、大慶等松遼平原絕大多數城市和地區, 松遼片內部不同地區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如長春、哈爾濱語言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遼瀋片” ,主要分布於遼寧省的瀋陽市一線以東的長白山腹地及其餘脈地區包括遼寧省瀋陽、撫順、本溪、遼陽 、鞍山,吉林省吉林市、通化、白山等眾多城市, 由於自然地理環境因素,遼瀋片內部不同地區存著能夠被分辨出的差異, 但相比其他官話各片內部的差異仍要小的多, 更接近一個小片內部的情況。另外還有瀋陽、吉林、四平等平原型和山地型的交差地帶, 兼具著平原型和山地型特徵,(瀋陽相比吉林、四平山地型特徵更明顯一些)以及向華北平原過度的遼西口音。
由於東北官話與相鄰的北京話比較接近且自身內部差異較小,如東北官話和北京之間的差別比其他官話內部, 甚至各片內部的差異更小, 而東北官話內部被劃分為“長哈小片”的長春話和哈爾濱話,乃至被劃分為“松遼片”的整個松遼平原上的語言事實上彼此根本無法分辨,不存在任何差異, 用來代表細小差異的“小片” 和局部差異的“片”的分類在此並不適用, 所以對於東北官話是否為獨立大區的方言還是和北京話,冀魯官話歸為同一種官話,以及東北官話內部的長哈小片和松遼片是否應該換成“長哈話” 和“松遼話” 尚有一定爭議。
根據東北各地最近的情況,從實際出發, 可以大致將東北話劃分成以下幾個分支。
松遼片:代表為長哈話(長春話哈爾濱話),分布在松遼平原三江平原和內蒙古東部草原大部分地區,包括吉林省的四平長春松原白城以及吉林市部分地區, 黑龍江省部分方言島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內蒙古的通遼呼倫貝爾等地),為東北官話平原型,該地區是東北移民特徵最明顯的地區,原住民口音被沖淡,更接近國語,是最標準的東北官話。
遼瀋片:代表為瀋陽話, 主要分布在遼河以東,遼東半島以北, 長春平原以南(以四平市區為界),以及長白山腹地大部分地區,包括遼寧省遼河以東的瀋陽撫順鞍山遼陽本溪大部, 吉林省的白山以及通化 、延邊大部及吉林市部分地區,主要分布長白山腹地及其周邊地區的遼瀋片,在標準東北話的基礎上帶有少量腔調。較為明顯特徵為,一句話末尾一字有明顯音調婉轉,以瀋陽地區最為明顯。
松錦片:代表為錦州話,分布在遼寧省遼河以西至山海關一線, 包括遼寧省的錦州葫蘆島等地, 遼西地區自古與中原地區聯繫緊密,除了總體上明顯表現出東北官話的特徵外,在個別辭彙上和東北話中其他兩支有所不同,在腔調上並不像其他兩支始終表現出東北話陰陽頓挫的氣質,有時比較悠揚婉轉,存在著明顯向中原地區過度的痕跡,嚴格來說,作為東北話、山東話、天津話的過渡區域比較合適。

劃分方案2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調查,1988年中國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為8200萬人,如果使用者的數量增長與人口增長相當,那么截至2010年,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超過1.2億人。東北官話細分可分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為幾小片。
賀巍(1986)認為,根據古影疑兩母開口一二等字的今讀,從大的方面把東北官話分成吉沈片、哈阜片和黑松片,像“鵝、愛”這些字,瀋吉片都讀成零聲母,哈阜片都讀成[n]聲母,黑松片有些字讀成[n]聲母,有些字讀成零聲母;然後再主要根據古知莊章三組字的聲母部位和古精組字是否相同,再把各方言片分成方言小片。
吉沈片
五十二個縣市,分布在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下分三個小片。
①梅溪小片三十二個縣市:
吉林省——柳河梅河口白山靖宇安圖撫松長白臨江江源
②蛟寧小片十四個縣市:
吉林省——吉林蛟河舒蘭樺甸敦化永吉
黑龍江省——寧安東寧穆稜綏芬河海林尚志雞東雞西
③延吉小片六個縣市:
吉林省——延吉龍井圖們汪清和龍琿春
哈阜片
六十八個縣市旗,分布在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省東部,下分兩個小片。
①長錦小片四十九個縣市:
②肇扶小片十九個縣市:
吉林省——松原扶餘前郭爾羅斯大安
黑松片
六十五個縣市旗, 分布在黑龍江省和內蒙古省東部,下分三個小片。
①佳富小片二十二個縣市:
黑龍江省——伊春鶴崗湯原佳木斯依蘭蘿北綏濱同江撫遠富錦饒河寶清、集賢、雙鴨山樺川樺南勃利七台河密山林口牡丹江、友誼
②嫩克小片四十三個縣市旗: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呼倫貝爾海拉爾扎蘭屯牙克石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自治旗、莫利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榮旗鄂倫春自治旗根河額爾古納等)
③站話小片十一縣市:
黑龍江省——肇源肇州林甸齊齊哈爾富裕訥河塔河嫩江呼瑪黑河漠河
除此之外,西南地區也有東北官話方言島,多為三線建設時期內遷的東北人口,主要集中在攀枝花、綿陽等地,典型的如綿陽江油含增鎮。

歷史

第一時期

東北方言在古東北地理構成的三個時期
中國古代雖以漢語言漢字為主體,但漢語言的各地域的發音和稱謂也不盡相同。按楊雄所著《方言》中劃分十二大方言區,東北屬於“燕代方言區”。“燕曰幽州”,燕早在周武王滅殷商之前就起源於東北,號屬“東夷”,“秦統一中國後,九夷完全同化於華夏族”。古代北燕朝鮮方言是漢語的一種方言。燕人活動區域很廣,從燕山以東到遼東半島到朝鮮半島北部、松花江南岸,都是燕人活動的區域。1983年,考古隊在二龍湖北岸發現一座燕城,從出土的繩紋陶器,確認是燕城址。人是語言的載體,方言的形成在於人的流動。經過兩千年的艱苦歷程,燕人不斷與逐漸流入東北的齊、趙人融合,不同地域的語言既有輸出,也有接納,逐漸形成東北穩固的漢語方言第一時期。
後漢書東夷列傳》稱箕子朝鮮“其後四十餘世,至朝鮮侯凖,自稱王。漢初大亂,燕、齊、趙人往避地者數萬口。而燕人衛滿擊破凖而自王朝鮮。”在朝鮮設漢四郡。實際早在秦漢時期,從陸上和海上到北燕朝鮮來的漢人相當多,其中燕人、趙人主要從陸路到遼東一帶,齊人則乘船從海上前往,而且“八世而不改華風”,這樣長期以來形成漢語方言。秦漢、魏晉、唐宋,也不斷地有魯、冀、豫、晉等南方各省人口流入東北。在黑龍江省三江地區近些年發現了多處漢城漢墓;在通化縣境內發現秦漢長城的關堡一座、烽燧11處遺址,秦漢長城東端可能在通化;2011年又在通化縣境內發現赤柏松漢城遺址,2011年又在大安附近後套木噶發現戰國—西漢的墓葬遺址,以上史實也打破吉林省乃秦漢“遼東外徼”的說法,“是漢中央政權經略東北的重要實證”,說明漢人民居及漢文化的影響已經覆蓋整個東北,又經魏晉、隋唐幾千年的疊壓,形成第二個東北漢語方言時期。
元明清以來,漢民族及少數民族南北流動,特別明清以來關內失業的農民大量流入東北,又促成漢滿融合的良好局面,形成東北第三個漢語方言歷史時期。

第二時期

東北方言是東北四千年歷史的活化石
東北方言是以四千多年來漢族土著的語言及漢字為基礎的語言文化。沿著方言的來路去尋根,可以追溯到上古沒有文字的時代。當時只有語言交流,沒有文字,到後來雖有文字記載了語言,強化了記憶,由於文字普及得較慢,特別在邊遠的窮鄉僻壤,語言很難與文字相對應。所以在上古時代民間有許多有音無字的語言。“這嘎達”就屬於無確切文字的語言,“嘎達”、“砢磣(寒磣)”,“犄角”、“嘎啦(旮旯)”屬於只可意會不可以文字言傳之類。如“鬼道”,聰明,有智慧,很鮮明體現古文字的活用。;再如“你起(讀qie第三聲,且)這嘎達”,本不識字的農民說這話時的意思是明白的,意思是“你起身離這裡遠點”,究竟用哪個字對應,“且”,按其動作意思可以和“起”相對應,但與“起”又有所不同,大有“離開”的意味;也有有字無音的,如“毽子”,本是漢代就有的玩具,只是東北方言用以借代,讀“犍(qian,四聲)兒”。
最說明歷史久遠的一個方言,就是對小孩的稱謂,江浙方言稱小女孩為“囡”,小男孩為“囝”,而東北方言對小孩統稱“小嘎”,女孩稱“小尕”,男孩稱“小玍”,按象形文字解釋,人沒留髪之前稱“小玍”,留髪之後稱“小生”,常叫“禿小子”,而“尕”則正像披一頭秀髮的女孩。而“尕”、“玍”恰是古文字,至少在漢代就有了。這個方言正是歷史的活化石。

第三時期

東北方言是東北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大熔爐
有史以來,東北就是漢族與多民族共同開發、共同爭奪生存空間的大舞台,開發與爭奪的過程,就是語言交流與融合的過程。民族間的融合,第一是民俗與風俗的融合。隨著風俗的融合,必然帶來語言的融合。歷史上漢族土著民與女真族契丹族、扶餘族、高句麗族,以及蒙古族、滿族等的融和,這些融合體現在文化層次疊壓的方言。在東北方言這塊活化石的層面上,清晰地看到漢滿風俗融合的痕跡,如“磨嘰”源自滿語。“乾棒楞子”,意為清一色,吉林九台有其塔木鄉,其塔木,滿語站桿樹,清一色枯乾的樹,就是乾棒楞子。“疙瘩溜秋”,意為不光滑,有結節,大圓包,引申為“疙瘩話”。“嚼果(咕)”,好吃的精美的東西。不只是餑餑或水果,滿族過年準備年嚼果。“摘你嘎拉哈”,由玩具引代。“靰鞡”,由達斡爾蒙語引申為鞋的稱謂。“扎古”,這是借用於蒙古族語,本意是請醫生看病,引申為打扮,裝飾。
東北民間僅僅把一件事意思說得明白,不算高明,民間智慧總想把話說得有情趣、有幽默感,形象生動、富有詩情,好用比興,創造一種新的語言情趣。在官話中說兩個人或者兩群人靠得緊密,用“手拉手,肩並肩,心貼心”作比喻,這已經夠生動了,但在民間仍不滿足。兩個人可以手拉手,兩群人實際是不可以手拉手的,更不可能“心貼心”的,這些還不過是官式語言的比喻。於是在民間創造出“掏心窩子話”、“膘(四聲)起膀子乾”,比“心貼心”更生動更形象,可以有觸摸感的語言。方言與官話也在轉化中,如“打(二聲)掃(四聲)(發音是 答色或答紹)”,本義清除、掃蕩乾淨的意思,如“你將飯碗子打掃乾淨”,由方言轉為官話,甚至國語了。

舉例

1個字

摳(吝嗇)、嘎、黑(要價貴)、皮(頑皮,淘氣)、老、騷、幫、成(非常)、賊(非常)、胖、民、上(行動)、整(開始)、揍(打)、弄、歪(不講理)、蠻(不講理)、膾、二、嗆 、銀(人)、賤(便宜)、拽(裝)、削(打)、貧、該(街)、前兒(時候)

2個字

嗯吶(行、可以)、咋地(怎么的)噶哈(há)(乾什麼)、棉腦(棉襖)、崽子(小孩或者新出生的小動物)、叫驢(形容人或者事物聲音大 像驢叫 例子:你喊啥啊 跟大叫驢似的)、明個(明天)、鼓搗(弄)、 噶拗、槓唧(叫真)、嗎玲(蜻蜓)、夜個(之前) 、撂下(放下)、約摸(估計),約(音邀,稱重量)、電炮(用拳擊打,通常指臉)、劃拉(聚攏)粑粑(糞便)
鼓求(弄)、 估么(估計)、犟咕(叫真)、噓呼(吹牛)、倒嚼(反芻)、開壺(開張)、昨個(昨天)、出溜(打滑)、打鳴(雞叫)、白呼 白話(吹牛)、下奶(催奶)、膩歪(厭煩)、
夜個、昨個(昨天)前個(前天)、鋥亮(非常亮)、嘮嗑(聊天)、忽悠(矇騙)、吃咂(吃奶)、騍馬(母馬)、連橋連襟)、一碼(全是)、扒瞎(撒謊)、懸乎(誇張) 茅樓 茅坑(廁所)
騷性(好色)、羽牛(母牛)、妯們(妯娌)、橫是(可能是)、圈攏(拉攏)、邪呼(嚴重誇張)、操蛋(很差勁)、溜須(奉承)、唬弄(欺騙)、叫叫(用柳樹皮做的管笛)
血呼(誇張)、牛子(陰莖)、懶子(陰囊)、埋汰(髒)、老盯、盯吧(經常)、欠兒蹬(多事)、咋整(怎么辦)、打欄(動物發情)、養漢(女偷情)、當腰(中間)、夾生(半生不熟)、晃常(有時)
咋地(怎樣)、反群、連襠(狗性交)、守鋪(安分經營自己的買賣)、喀拉(不好)、坐地(馬上、當時)、白扯(白費)、雞尖(雞屁股)、雞吧(陰莖)、噶答(水痘)、人家(指別人或自己)、擼串兒、
癟子(稻穀裡面沒有糧食)、立馬(馬上)、隔嘰(撓身體上的敏感部位讓你發笑)、扯蛋(瞎說、乾閒事)、開腚(擦屁股)、走道(走路)、糨子(漿糊)、自個兒(自己)、約莫(估計)、磨嘰(絮叨)
拉巴(提拔,幫助)、拉疤(粗糙)、傳送(出殯)、黃了(沒成,泡湯了)、破悶(猜謎)、霸道(厲害)、拔乾(大便乾燥)、氽稀(拉稀)、尋思(想、思考)、反蹬(反胃)
上貨(進貨)、得瑟(折騰)、刺撓(癢)、詭道(詭計多端)、漬扭(著急、翻臉、不配合)、叨登(倒賣、連續動作)、帶勁(有型)、夠戧(沒把握)、旮旯(偏僻狹窄)、嚼性(敏感)、洋火、起燈(火柴)、瞎虻(牛虻)、擼管(手淫)、糗了(發霉)、稀罕(喜歡)、順甜(味道甜)、老蒯(女老伴)、當街(大街)、尿性(厲害,特殊)、撩騷(挑釁) 嚎嘮(叫喚)、梏咚(蔫吧壞)、蔫吧(沒精神.內向)
哧、遢拉(拖鞋,趿拉著腳)、噶氣、皺吧(不平整)、掛掌(給牲畜上鐵掌)、出蓼、磕磣(難看)、吧唧(形容嘴張合的聲音)、咋唬(吵嚷) 、麻爪(嚇呆了)、扒拉(撥動)、撒目(東張西望)、白瞎(浪費)、齁鹹(特別鹹)、齁住了(吃鹹了)、現眼(丟臉)、來完(越來越完蛋)、夾咕(猶豫、裝假)、毛磕(瓜子)、治人(雷人)、燒心(胃疼)、忙叨(忙活)、在早(以前)、生戚(洗澡洗下來的髒泥)、急眼(生氣,發怒)、眯著(閉著眼睛欲睡覺,沒睡著)、幹仗(打架)、潮蟲(鼠婦)、馬哄(螞蝗)、蚰銀(蚰蜒)、嗷嗷(非常)、長蟲(蛇)、家巧兒(麻雀)、蛤了(蛤蜊)、痕頭(批評)、特性(任性,有個性,嫌棄別人)、獻遣(溜須)、帶勁兒(美麗、漂亮)、葛能(垃圾)、刺耨(癢)、當棱兒(蚱蜢)、來且(家裡來客人)、待且(招待客人)、各應(煩人)、固咚(形容背後使壞的人)

3個字

整個浪兒(整體)、提愣格兒(單獨)、坐地根兒(本來、原來)立量地(整齊的)、硬整的(堅硬的)、乾巴地(沒有水分)、小小子(小男孩)、吧吧苦(很苦)、子子(均讀二聲)辣(非常辣)、齁齁鹹(特別鹹)、嘎嘎甜(太甜了)、佼佼酸(很酸)、板正兒、利索兒、
滴溜圓(非常圓)、麻楞地(趕緊的)、乾閒嘖、二椅子(不男不女)、捂吧了(發霉了)、竄紅英、麻溜地(趕緊的)、虎巴地(少根筋)、二串子(雜交,也指非正宗的)
二百五(愚蠢、傻)、撂蹶子(牲畜踹腿)、呆呵地(反應遲鈍)、雞爭個(雞胗)、出外頭(上廁所)、當目間、眼目(me)前(眼前)、尕啦哈(動物關節骨)
大腸頭(肛門)、坐地炮、矬把子(小矮子)、鞋拔子、掌柜的(老闆)、馬大哈(傻呵呵的)、老抱子(母雞)、穿小鞋(難為人)
仰目腳(仰面朝天摔倒)、鋼鋼硬(非常硬)、吃傷了(吃壞了)、眵目糊(眼屎)、二五眼(沒注意到明顯的東西)、燕別顧(蝙蝠)、拉拉古(螻蛄)
搬不倒、竄轅子(牲畜從車轅間竄了出去)、撓槓子(閃人)、撂稈子(閃人)、圈進去、燈籠掛(冰掛)、串煙了(鐵鍋煮飯,火大了米飯被煙燻黃了吃著有煙味)、遊蕩戶(不穩定的人)、屢桿爬、草溜子(兔子)
八瞎將、狗嗖地(鬼鬼祟祟,形貌怪異)、燒周年(人死後周年祭祀)、狗懶子(辦事很差、很慫的人)、老娘們(成年女人)、老爺們(成年男人)、隨風倒(人云亦云)、起秧子(貓狗發情)、貓月子(婦女懷孕期間) 、貓起來(躲藏)、藏貓貓(捉迷藏)
狗啃屎(向前摔倒)、當門街(門前一條街)、黃皮子(黃鼠狼)、山狸子(野貓)、打光棍(娶不到妻子)、光桿撩、老風子(神經不正常的人)、大拇哥(拇指)、小拇妞(小指)
老鼻子(非常多)、賊流地(神龍見首不見尾)、老鷂子(鷂鷹)、白扯白(白費事)、墳圈子(墳地)、真咋地(是這么回事)、驢豁地(暴躁)、洋車子(腳踏車)、聽蹭了(聽錯了)
打跑腿、打旁拐、拔繒子、水舀子(水瓢)、葫蘆瓢、泡湯了(計畫沒實現)、打水漂(沒了蹤影)、打連連(總在一個地方轉)、踏拉板(拖鞋)、鋼鋼的(關係特別好)、耍大刀(說大話,扯牛皮)
還願地、二流子(地痞流氓)、不遠狹(特別近)、備不住(可能)、吭嘎巴、撥了蓋(膝蓋)、嘚呵的(不倫不類)、外屋地(廚房)、主意正(不聽話)、禿嚕了(事沒成)、禿嚕皮(皮膚擦傷)、嘎達哈(豬骨玩具)

4個字

這個那個、吭吭哧哧、踢哩趿拉(穿鞋不規整)、能耐哭瞎、楞了呼哧、呼哧帶喘(呼吸不均勻)
楞的忽地、哎呀媽呀、處決橫喪(極其強橫且不講理)、磕了吧磣、撒謊撩屁(即撒謊)
抽抽吧唧、吭哧癟肚、稀的流地(稀)、乾的糊地(乾,與稀的流的)、粘咕抓地(粘)、賭氣冒煙
稀淌嘩漏(漏了)、拉拉巴巴(粗糙)、寡婦扯業(寡婦)
毛了三光、甩襠尿褲、應時應晌(按約定時間)、著急忙慌(著急)
八犟眼子(談話時認準一點,不講理)、舞舞咋咋、風風張張、虛頭八腦、吊兒郎當、蠻講話地、老天扒地
火赤燎地、蒙天海地、虎了吧唧、吱咋火燎、咋咋唬唬、二虎車車、二六八蛋
皮皮溜溜、抽抽吧蛋、破馬張飛、五馬長槍、捂了嚎風、紫了皓青、旮旯古氣
鼓鼓求求、旮旯胡同、指牌落地、小腸換氣(斜疝)、帶葫蘆子、大氣卵子、胎胎歪歪
血呼大漲(描述誇張)、稀了吧蹬、抽抽褶子、大能糊瞎、菜不結籽(亂接話的人)、粘的呼哧(粘)
五脊六獸、暴土揚灰(灰塵多)、揚了二正、埋了八汰(同“埋汰”,髒)
的的搜搜、吭哧癟肚(說話不連貫)、突魯反仗(事情辦的不順利,重複多次)
傻了吧唧、二虎吧唧、嘶嘶哈哈、羅鍋拔象(形容人駝背)、老么卡眼(形容人老,貶義詞)
皮兒片兒(亂)、魂兒畫兒(髒)
武馬長槍、吊兒郎當五迷三道毛愣三光、嘎不溜脆、披哩撲魯
七吃咔嚓、急了拐彎、習了馬哈、犄角旮旯、急赤歪臉、水襠尿褲、費勁扒拉
半拉咔嘰(事情做到一半就不繼續了)、便宜婁搜(即便宜)、眼淚巴叉(流眼淚)
舞舞玄玄、鼓唔撓塞、仰了二正(愣頭愣腦)

獨特問候

東北人注意啦啊,咱這zei,疙(塊)兒眼 瞅(看)要降溫了,大家出門多注意啊,別 楊了二正(仰起頭,不看腳下的樣子,心不在焉的意思)的可哪(到處) 撒磨(瞎轉), 卡(摔)一跤, 埋了八汰(髒了-吧唧)的。
工作上也別 老(總是) 突魯反仗(亂七八糟), 半拉咔嘰(一半一半……不完整的意思)的,有點敬業精神。雖說這年頭掙點錢都不容易,但也別 老(總)買那便宜 婁搜(修飾詞,無意義)的破玩意兒(破東西),對自己好點兒。
家裡頭家務活也多乾點,別總整得屋裡屋外 皮兒片兒(皮皮片片,什麼都有,就是亂)的,牆上也 魂兒畫魂兒(就是髒,牆上髒的一條一條的污垢……)的。工作一天回來看著 奪(多么的‘多’,諧音)鬧聽(鬧心,煩心)啊!
性格外向的,稍微收斂點,別 老(總) 跟(和) 欠兒登(泛指做事張揚的人,可以做咋咋呼呼理解)似的, 二虎八嘰(就是東北人說的‘虎了吧唧’,也就是‘傻了吧唧’的意思), 毛愣增光(辦事毛毛楞楞,兩面三光)的,說話辦事有點 譜(準頭), 敗(‘別’的諧音)總 武武玄玄(能侃,能吹,愛張揚的意思,形容人說話的樣子)的 瞎忽悠(這個簡單,就是瞎吹), 武了豪瘋(說某人張揚過度,和瘋子似的)的,時間長了,也讓人 咯應(感覺噁心)。
性格內向的呢,多和人溝通,說話 別(不要) 老(總是) 吭吃癟肚(形容人說話慢慢吞吞,不流利)的,做事要 七拉咯嚓(辦事利落), 麻溜兒 利索兒(很快很順,痛痛快快)的。
年紀輕的呢,不要 習里馬哈(稀里糊塗), 得得搜搜(太張揚,也就是‘得瑟’),跟老人說話客氣些,有點耐心,別總 雞吃掰臉(愛給別人臉色看)、 個個稜稜(毛毛楞楞--太馬虎的意思)的,多和人 嘮嗑(聊天),別動不動就 支把起來(動手)(打起來),雖然東北人都不是 囊囊踹(說人軟,膽小),也不能 惹毛了(惹急了),要不幹仗(打架)也 賊訥(狠啊)。
年紀大的呢,也不要 腳著(覺得)自己已經 老天扒地(老的不行了,太老了), 老么喀嚓眼(形容老年人眼睛朦朧,比較象形,呵呵)了,要保持年輕心態。
總之,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多上 街(gai讀一聲,就是大街的意思) 溜達溜達(轉轉),別老(總是)趴家
馬路牙子把波棱蓋兒卡吐露皮了。

特殊讀音

取出(qiǔ)暖氣(nǎn)真俊(zùn)
尋思(xín)硬塞(sēi)安排(nān)
愛人(nài)棉襖(nǎo)摁住(nèn)
本人(yín)農民(néng)吃肉(cī yòu)
棉花(niáo huo) 褥墊(yǜ diàn er)恩愛(nēn nài)
暖和(nǎo hu)幹啥(gà há)

A

āi
[挨克] āi kēi 受到指責、訓斥。[例]那傢伙~多少次了,也沒臉。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會那么老實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怎么~,他就是不答應。
[挨殼] nai ke2 挨揍。[例] “讓你得瑟,挨殼了吧。”
ài
[愛小兒] ài xiǎor 貪便宜,圖小利。[例]那個姜老闆是個土鱉財主,貪財~……

B

[八桿子撥拉不著] bā 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無聯繫。[例]“好好念書,是正經,別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沒一撇] bā zì mé yī piě 指事物尚無頭緒。[例]別聽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 bā·de 說話侃快、脆生。[例]那丫頭說話~,就是做起事來糊塗。
[巴鋦子] bā jū zi 鋦子。[例]“青磚面的鍋台,秫秸穿的鍋蓋,打了三個~的水缸……”(《回頭草》,載《綠野》1981年第3期)
[笆籬子] bā lí·zi 監獄。[例]“大前年,他躲勞工,藏在松木林子裡,韓老六告了狀,他被抓去蹲了三個月~,完了送到進壽當勞工。”(《暴風驟雨》)
[扒瞎] bā xiā 撒謊。[例]“二老歪,你尋思我~哪!”(《風雨月亮泡》),載《說唱藝術》1982年第1輯)
[拔尖兒] bá jiānr (1)好勝,搶上。[例]二丫頭在姐們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級里學習~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氣執拗;說極端的話。[例]李二最能~,誰也犟不過他。
[把家虎兒] bǎ jiā hǔr 過日子儉樸,不亂花錢[例]趙大嫂真能過日子,是個~。
[粑粑] bǎ·ba 屎。[例]別讓孩子到處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說話,講道理。[例]“楊大叔,讓我把破沙發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誰跟我過不去。”(《北方曲藝》)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兒]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記別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個~,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擺兒擺兒的] bǎir bǎir·de 神氣的樣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兒。
bài
[敗家] bài jiā 揮霍浪費。[例]那小子,純是個~子。
[拜年嗑兒] bài nián kēr 恭維人的話。[例]那傢伙真會說,滿嘴~。
bān
[班兒對班兒] bānr duì bānr 指年歲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張大發是多好的孩子呀,從小和桃花~一塊玩。”(《愁女難嫁》,載《春風》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錚錚] bǎn bǎn zheng zheng (1)形容辦事利索。[例]他幹啥事都~。(2)衣物規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腳] bǎn jiǎo 因為鞋底太硬,腳在鞋子裡面不舒服。[例]這雙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腳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半拉架] bàn lǎ jià 技術不夠熟練。[例]“孫占江鐵了心,一拍大腿說:‘沈風,我豁出這條命,跟你到外頭闖蕩,火里來,我火里去。踢開頭三腳,就有了~’。”(《馬加文集》⑤) [半拉克嘰] bàn lǎ kē jī 不完整的東西;半完成的活計。[例]那犁杖他弄個~,就不幹了。
[半語子] bàn yǔ·zi 說話發音不清。[例]這孩子是個~,說話一點不真亮。
bāng
[幫狗吃食] bāng gǒu chī shí 幫助別人幹壞事或說話偏向別人。[例]應該堅持真理,主持正義,不要~。
bàng
[棒槌] bàng chuí 人參。[例]“他挖過~,淘過砂金,也在冬天下夾子打獵。”(《伐木人傳》)
bāo
[包屈] bāo qū 委屈。[例]被爹爹罵一頓,二丫很~。
[苞米] bāo mǐ 玉米。[例]“他躺在~地頭,仰臉看著天上的雲彩。”(《柳二爺和他的老花鏡》,載《綠野》1983年第2、3期)
bǎo
[保靠] bǎo kào 有把握,可靠。[例]“‘今年苗子不好,每穴應該多插幾棵,這樣~。’老隊長擔心地說。”(《目標》,載《遼寧文藝》1973年6月)
bào
[爆鍋兒] bào guōr 做菜時,等油在鍋里開了,再放上蔥花兒等作料兒。[例]還沒~哪,先不要放菜。
[抱窩] bào wō 雞孵蛋,引申為婦女生小孩兒。[例]那娘們兒~了,不知是丫頭還是小子。
bēi
[背包捋傘] bēi bāo luō sǎn 形容攜帶的東西很多,且不整齊。[例]“沿路上,步行的,推車的,~,攜男抱女,西的西、東的東,軋面似的,可道都是人。”(《老鐵哥》,載《吉林民間文學》1982年第2期)
bèi
[被垛] bèi luò 幾床被垛在一起。[例]“他看看~上的閃著紅光的大花被……”(《洮河飛浪》)
[備不住] bèi bú zhù 猜測、預料。[例]“他想:韓大棒子又玩什麼花招?~煙土漲價,想加租吧?”(《暴風驟雨》)
bén
[奔兒樓巴相] bénr·lou bā xiàng 額頭大得很難看。[例]大老張難看死了,~的,一臉黑疙瘩。
bèn
[笨笨咔咔] bèn·ben kā kā 說話不流利;手腳拙笨。[例]“兩個人說話~,一句話沒完,把脖子、臉兒都卡紅了……”(《草帽歌》,載《綠野》1982年第1期)

BI

[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bí·zi bú shì bí·zi,liǎn bú shì liǎn 惱怒生氣的樣子。[例]他氣得~的!
biāo
[彪] biāo 由於理智不健全,說話辦事不著邊際。[例]“我從小就是個大膽,不知什麼是害怕,人家都說我~。”(《為了幸福的明天》,載《白朗文集》)
[彪乎乎] biāo hū hū 心眼少。[例]那小子~的,啥事不敢幹呢?
biào
[摽勁兒] biào jìnr (1)比賽,較量.[例]他倆~幹了一上午,連袋煙都沒抽。(2)對著幹。[例]“‘興風作浪,誰能和國家biào得起勁?’賀青不太相信地搖一搖頭。”(《洮河飛浪》)
biē
[憋屈] biē·qu 煩悶,心裡不痛快。[例]“他爹總沒個笑模樣,整天~著,不說話。”(《對面炕》,載《東北文藝》1951年第3期)
bié
[別價] bié·jie 不要那樣。[例]“~,……我樹不起來,人家社員背後都罵我,他們都拿我嚇唬孩子。”(《東北相聲選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biě
[癟茄子] biě qié·zi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曬而呈現出來的蔫巴狀。引申為變得老實、蔫巴了。[例]“劉愛富這回可~了,連聲答應著,畏畏縮縮地出了院兒。”(《代理隊長》,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6期)
biè
[別腳] biè jiǎo 交通不便。[例]龍沼鄉是個三不管的地方,太~。
[玻璃葉] bō·li yè 柞樹葉。[例]“三要有一個大個子,用千年~為人參姑娘遮太陽,不然人參姑娘會被曬病的。”(《民間故事》)1983年創刊號)
[餑餑] bō·bo 用麵粉製作的食物。[例]“春節,滿族家家戶戶有包餃子、蒸~的習慣。”(《同心餑餑》,載《七彩神火》)
[不賴] bú·lài 不錯,不壞。[例]“老胡頭說起來人也~,大夥都愛和他逗個笑話。”(《競賽中的片斷》,載《遼寧文藝》1956年第1期)
[不是物] bú shì wù (指人說)不好。[例]那小子真~,淨幹壞事。
[不善] bú shàn 了不起,不尋常。[例]“你知道,劉子章這傢伙~哪。拉出去一年多,就來攻城。”(駱賓基,《邊陲線上》,黑龍江出版社,1981年)
[不斷溜兒] bú duàn liùr 連續不斷。[例]“遊行的隊伍~一隊接一隊兒。”(《大喜事兒》,載《遼寧文藝》1977年第1期)
[鵏鴿子] bǔ gē·zi 鴿子。[例]我家養了四隻~,三隻白的,一隻灰的。
[不著調] bù zhāo diào (1)做事不認真。[例]小胡幹活~,得好好帶一帶。(2)不務正業。[例]“隔壁的二小子有些~,整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塊鬼混,早晚要出事。”(《洮河飛浪》)
[不打錛兒] bù dǎ bènr 說話很流暢。[例]“再說鐵男他母親為了老兒子真攢了不少錢,背著鐵男,用什麼買什麼,要說花錢那真是連‘錛兒’都不打……”(《幸福屬於誰》,載《遼寧民眾文藝》1982年第6期)~
[不得煙兒抽] bù děi yānr chōu 不得志,不受賞識。[例]不象過去.
[不頂楞] bù dīng lèng 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這么點事都沒辦法明白。
[不縷會兒] bù lǚ huìr 不在意。[例]老師講課的時候,你總~,所以你的學習成績就不好。
[不開面兒] bù kāi miànr 不講面子。[例]“張希才一看這姑娘一點~,忙說:‘這可是你們老隊長開的例啊!’”(《竇迎春》,載《遼寧文藝》1975年第5期)
[不顯山不露水兒] bù xiǎn shān bú lòu shuǐr 悄悄地,不顯露出來。[例]“一輩子忍氣吞聲,~地過日子。”(《殷趙村疑案》,載《曲藝》1985年第9期)
[不完兒活兒] bù wánr huór 不幹活兒。[例]他也~呀,那么點地兒還侍弄不過來。

C

[刺兒冷]cìer léng革眼。
[刺花]cīhuā 手持煙花。
[刺撓]cì náo 癢。

Q

[欠兒不登]:欠揍該打。[例]那個人~的,真煩人。

Z

[嘴不浪嘰]: 說話帶髒字,有罵人的意思[例]說話別~,小心挨打。

藝術特點

第一,生動形象性,由靜態的語言,轉化為動態的語言,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生動的語言。它的生動性來自於勞動,將許多非動性的詞語都取動性表達。以“扒瞎”“掰扯”“拔犟眼子”為例,三者都是辯解人的精神狀態非常抽象的辭彙。將人們編排沒有根據的謊言,方言稱作“扒瞎”,“扒瞎”來自於農村秋收勞動扒苞米,扒出來沒長粒兒的空棒子,稱“瞎苞米”。用“扒瞎”來指責並替代扯謊,不僅生動準確,而且帶有很濃的感情色彩。同樣,“掰扯”也是得益於扒苞米的勞動,苞米葉子需要一層一層地剝去,到最後方見分曉,用來形容刨根問底、辨別真偽,也是非常形象的;再如“八竿子撥弄不著”,用來形容關係相當疏遠,來自農村的打鳥活動。常在一片空地上撒下少許糧食,裝上轉動的竹竿撥弄來打鳥。八竿子都打不住一個鳥,可謂過於疏遠了。
第二,東北方言有著巨大豐富性。如喝酒,不說喝,說“掫”“整”“捫”“倒”“抿”等。“感情深,一口捫;感情淺,舔一舔”。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最顯性格。頂屬“打”“揍”“鬧”“搞”“抓”“整”等內涵最豐富。常見的“這嘎達”“那嘎達”。還有就是“忒別馬路牙子上卡禿露皮了(腿摔在馬路邊上磕破皮了)”。
第三,幽默感,東北人的語言中飽藏著“苦中作樂”的調侃、幽默、滑稽的歇後語、俏皮嗑、疙瘩話,經過遊戲化、詩化處理。所以,二人轉文學裡,寧用古語,不用官話,寧用土語,不用僵硬的概念話。感情最濃的是鄉土鄉音,一經二人轉藝人嘴裡說出來,就感到幽默、滑稽。
陳功范是善於運用方言土語的一個作家。我們從他的單出頭《真人假相》中摘出幾句:
“愣沒辨出誰的語聲”——(用“愣”或“硬”’來強化。)
“你咋就不怕把眼珠子睡捂了呢!”——(是說睡的太多了。)
“二兩茶葉沏一壺——你瞅那老色!”
再從他的《窗前月下》摘一段唱詞:
誰不知我拙嘴笨腮說話不記甩,裉勁上吭哧癟肚嘴還直跑排。越趕上著急上火那還越添彩,倆眼睛瞪一般大啥也說不出來。哪趕上你伶牙俐齒小話來得快,著緊繃子嘁哧咔嚓真能叫得開。這段唱詞,不用特殊標明出自哪個人物之口,就能鮮亮地見出人物性格,見出地方韻味,那種幽默、詼諧、俏皮的語言風格溢於言表。
東北方言是活躍在人們口頭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值得珍惜的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