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力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方言,遺產,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普寧地域在漢時屬南海郡揭陽縣,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屬東官郡潮陽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月,朝廷決定從廣東省潮州府潮陽縣分出洋烏、減水、黃坑三個都的地域新置普寧縣,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第一任知縣趙鉞到任,縣署寄設在潮陽縣貴嶼的民舍。
萬曆十四年(1586年)縣治遷於厚嶼(洪陽)。萬曆十年(1582年),洋烏、減水兩都劃屬潮陽縣,普寧縣僅存黃坑都,分上、中、下社,面積456平方公里。
普寧於明、清時期隸屬廣東省潮州府。
清
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朝廷批准將潮陽縣波水都170個村、貴山都西半部93個村、洋烏都尾段45個村劃歸普寧縣,連同原黃坑都357個村,普寧轄地約1052.25平方公里。
中華民國成立後,撤銷府一級建置,普寧縣屬潮循道,
民國九年(1920年)屬潮梅善後處,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東江善後處,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西南政務時期屬東區綏靖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日,廣東省政府劃普寧縣大南山41個村,面積共132.75平方公里屬南山管理局(縣級),普寧縣面積為919.50平方公里。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廣東省第五行政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定縣城於流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隸屬廣東省潮汕專區。
1950年3月1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作區域調整:將惠來縣的南陽山區和陸豐縣的大坪鄉等505個村,南山管理局的錫坑鄉,揭陽縣的九斗、烏石村等地劃歸普寧縣。是年6月,將普寧縣的考溪、日路兩個村和棉湖東關橋、新寨等劃歸揭陽縣;將普寧縣的貴嶼貴玉鄉、南安鄉和石橋頭西鄉及軍埠村劃歸潮陽縣。
1952年屬粵東行政區,1956年屬汕頭專區。
1958年5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潮陽縣的大長隴鄉(山柄村外)、陳店鄉的石港、浮嶼村和石船鄉的碗仔、百吉嶺、白馬柯、洋下、白沙溪、嶺尾、打古潭、望嶺、龍潭等村劃歸普寧縣,普寧轄地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
1958年12月,惠來縣的惠城、隆江、蒸江、葵潭等人民公社併入普寧縣。1961年3月,惠來縣恢復建制,原惠來縣上述人民公社析回。
1968年屬汕頭地區。
1975年2月,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決定,將普寧縣的貢山、湖西、四鄉等3個村劃歸揭西縣,普寧縣面積為1591.55平方公里。
1983年屬汕頭市,1991年屬揭陽市。
1993年普寧撤縣設市起由廣東省直轄,廣東省人民政府委託揭陽市代管。1993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撤銷普寧縣,設立普寧市(縣級),以原普寧縣的行政區域為普寧市的行政區域。經1993年土地詳查和2000年廣東省勘界,普寧市與周邊縣、市、區邊界劃定,全市土地面積為1620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8年,普寧縣行政區劃設鎮22個、鄉2個,境內有國營農林場5個。
2000年12月撤流沙鎮,整合周邊設流沙東、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四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撤銷池尾鎮,設立池尾街道。
2003年,普寧市撤銷黃沙鄉,將其併入船埔鎮;撤銷南陽鄉,將其併入梅林鎮;撤銷石牌鎮,將其併入里湖鎮。
2004年,普寧市有鎮19個、鄉1個、街道5個,境內有國營農場3個。
2013年2月26日,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正式批覆同意普寧撤銷燎原鎮、大南山鎮建制,設立
燎原街道、
大南山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普寧市轄7個街道、17個鎮、1個鄉;另轄5個農場、2個工業園、1個普僑區等8個鄉級單位。共有518個村委會、4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市政府駐流沙北街道。
市轄行政單位 | 面積 | 郵政編碼 | 市轄行政單位 | 面積 | 郵政編碼 |
---|
| 26.9平方公里 | 515300 | | 56.3平方公里 | 515352 |
| 10.4平方公里 | 515300 | | 50.1平方公里 | 515348 |
| 15.8平方公里 | 515300 | | 37.3平方公里 | 515350 |
| 10.4平方公里 | 515300 | | 24.2平方公里 | 515346 |
| 42.9平方公里 | 515343 | | 147.7平方公里 | 515337 |
| 30.1平方公里 | 515344 | | 110平方公里 | 515326 |
| 93.4平方公里 | 515325 | | 105平方公里 | 515332 |
| 51.2平方公里 | 515321 | | 127.8平方公里 | 515334 |
| 84.9 平方公里 | 515341 | | 76.6平方公里 | 515333 |
| 66.3平方公里 | 515347 | | 82.7平方公里 | 515323 |
| 27.2平方公里 | 515322 | | 30平方公里 | 515333 |
| 73.1平方公里 | 515342 | 大池農場 | 16.7平方公里 | 515339 |
| 59.3平方公里 | 515345 | | 28.4平方公里 | 515332 |
| 52.9平方公里 | 515354 | | 57平方公里 | 515333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普寧位於廣東省東部偏南,潮汕平原西部,地處榕江、練江和龍江上游。介於東經115°43′10″至116°21′02″,北緯23°05′40″至23°31′48″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市境北部。東毗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南鄰惠來縣,西南連陸豐市、陸河縣,西北接揭西縣,北界揭陽市榕城區和揭東縣。市區東距汕頭市53公里,北距揭陽市區榕城38公里,西距省會廣州市300公里,市境南部距離南海海岸30公里。市境東西長約50公里,南北寬約38公里,市界線周長約206公里,總面積1620平方公里,折合2429791畝,為廣東省陸地面積的0.901%。其中山區面積1706793畝,占全市土地面積的71%。
地形地貌
普寧諸山為陰那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南部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為峨嵋嶂山地和南陽山丘陵,東北部為練江與榕江之間的低矮丘陵,中部的練江和北部的榕江河畔有寬廣的沖積、洪積平原,在平原與丘陵之間有台地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坡度和緩。西南部峨嵋嶂海拔(黃海基面,下同)980米,為全市最高峰;南部望天頂海拔972米,為第二高峰。東北部南溪鎮的下尾王村海拔1.30米,為全市的最低點。西南部山區為上升構造剝蝕為主地形,東部屬堆積為主的下降構造地形。
諸山為陰那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南部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為峨嵋嶂山地和南陽山丘陵,東北部為鐵山、洪山低矮丘陵,中部為平原,在平原與丘陵之間有台地分布。
氣候
普寧境域94%在北回歸線以南,日照和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地處低緯度,又瀕臨南海,受海洋暖濕氣流調節,雨水充沛,空氣溫和濕潤,夏熱偏涼,冬寒偏暖,年溫差小,終年無雪少霜,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普寧雨熱同季,且冬短夏長,四季不分明。用5天滑動平均氣溫的高低作為劃分四季的指標: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為冬季,穩定在22℃以上為夏季,穩定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普寧市春季平均始於2月6日,結束於5月6日,持續90天;夏季平均始於5月7日,結束於10月22日,持續169天;秋季平均始於10月23日,結束於1月6日,持續76天;冬季平均始於1月7日,結束於2月5日,持續僅30天。
普寧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北回歸線從市境北部穿過,年平均日照1958.10小時、氣溫21.50℃、降水量2101.50毫米。
水文
普寧有練江、榕江、龍江三大水系。據1980年普寧水利化區劃估算,多年平均徑流深1353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1.535億立方米,人均1663立方米。
20世紀90年代起,普寧地區降水偏少,水位下降。據2000年《廣東省普寧市江河流域綜合規劃》估算,全市水系多年平均徑流深l174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9.02億立方米,人均936立方米,為廣東省人均2520立方米的37.14%,為全國人均2213立方米的42.30%。榕江、練江、龍江發源於普寧市境內。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練江水系的北港水,榕江水系的洪陽河,龍江水系的崩坎溪和高埔溪;集水面積50—100平方公里的有練江水系的白坑湖水、白馬溪、湯坑溪,榕江水系的石牌溪、火燒溪,龍江水系的南洋仔水。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普寧區域面積1620平方公里,折243萬畝,耕地面積50.40萬畝,占20.74%;山地100.54萬畝(指林業用地,不含僑場),占41.37%。
礦產資源
普寧已知的礦點有燃料、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非金屬等24個礦種,計礦床、礦點、礦化點104處(不含稀土礦點)。有色金屬有色金屬以鎢、錫為主,銅、鉛、鋅、鈷較少。稀有金屬
共有礦點15處:鈹礦點3處,鈮鉭礦點2處,磷釔礦點2處,鑭礦點2處,獨居石礦點6處。除獨居石和鈮鉭礦為砂礦外,其他礦點均為偉晶岩型和高溫熱液型礦床。就工業價值而言,以獨居石礦較大,儲量約500噸,常與砂錫礦共生,品位100克/立方米左右。
植物資源
普寧鄉土樹種約有13種,如杉、馬尾松、紅椎、桐、檫等;珍稀木有桫欏(2004年吳流生髮現);普寧引進樹種約有47種,如苦楝、川楝、麻楝、楝葉吳、濕地松等;竹類約有10種,如黃竹、綠竹、麻竹、廣寧竹、青皮竹等;優勢果類約有9種,如蕉柑、青欖、烏橄欖、青梅、荔枝等;常見果類約有28種,如橘、橙、柚、檸檬(紅檸檬、香檸檬)、李等;野生果約有19種,如桃金孃、地稔、走馬胎、野山楂、金櫻等;珍稀果約有6種,如人參果、人面果、獼猴桃、蘋婆、富士柿等;木本約有26種,如玉蘭、桂花、木芙蓉、石榴、牡丹等;草本約有25種,如芙蓉、菊花、萬年青、鳳仙、迎春花等;草類約有20種,如茅草、蘆草、蒲草、水草、芒萁等;引進草種約有9種,如柱花草、糖蜜草、大翼豆、狼尾草、粽籽雀稗等;藥類約有400種,如巴戟、蘆薈、春根藤、黑老虎、鉤藤、山蔥籽、青根、血風根、川山龍、劉寄奴、淡竹等。
動物資源
普寧有無脊椎動物有環節動物:有蚯蚓、水蛭(螞蟥);軟體動物:有蝸牛、蚌、螺、蜆、福壽螺、尋氏肌蛤(薄殼)等;節肢動物:有蝦、蟹、蜈蚣、蜂(亦家養)、蠶(亦家養)、蝴蝶、蜻蜓、蜘蛛、蚱蜢、蟬、蟋蟀、牛虻、蚊、蠅、螳螂、紡織娘、螢火蟲、負泥蟲、三化螟、大螟、台灣稻螟、黏蟲、稻飛虱、葉蟬、稻癭蚊、天牛、虱、蚤、稻苞蟲、稻薊蟲、稻螟蛉、蚜蟲、金龜子、松毛蟲、地老虎、紅蜘蛛、毛蟲、稻象甲、潛葉蛾、潛葉繩、尺蠖、螻蛄、蛀蟲、捲葉蛾、松毒蛾、蟠蟓、蟻(主要有黑、紅、白3種,白蟻為害最大)、蟑螂。
脊椎動物,魚類有家養魚:有草魚、鱅、鰱、鯪、鰻等。鯪、異育銀鯽、烏鰻、埃及塘虱等;常見魚:有鯰魚、鱔、苦粗、鯉、鯽、塘虱、翹咀刺;引進魚種有:羅非魚、福壽魚、露斯塔野泥鰍、羊官、苦鮐、巴毛、烏鯉、鳳尾;較少見的魚:有鱸鰻、鰻鱺、團頭魴(武昌魚)、赤目鱒、黃尾;兩棲類有蛙、蟾蜍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蛇(有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五步蛇、百步蛇、過樹龍、吹風蛇、青竹蛇、烏楠蛇、水蛇、草花蛇、蟒蛇、草鞭蛇)、蜥蜴;鳥類有家養禽類:有雞、鴨、鵝、鴿、鵪鶉、山雞、珍珠雞等;常見的:有燕子、野鴨、鷓鴣、杜鵑、鷺、烏鴉、白頭翁、啄木鳥、麻雀、山雞、八哥、喜鵲、鷹、翡翠、翠鳥;較少見的:有雁、雉雞、斑鳩、貓頭鷹、鴛鴦等。哺乳類家養的:有豬、牛、羊、兔、貓、狗、馬、驢;常見的:有鼠(有黃毛鼠、小家鼠、板齒鼠);較少見的:有果子狸、穿山甲、野豬、野兔、獺、刺蝟等;稀見的:有狼、豺、赤狗、豹、狸等。
水力資源
普寧境內有榕江、練江、龍江三大河流,蓄水工程328宗,有效總庫容2.25億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6年末,普寧常住人口211.05萬人,城鎮人口比重47.66%。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出生人口35102人,死亡人口11755人。
政治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19年4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普寧是聞名國內外的商貿名城,服裝和醫藥是當地兩大支柱產業,粵東最大的服裝、中藥材、紡織品、茶葉、菸草市場。
2016年,普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34.7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7億元,增長3.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第二產業增加值408.4億元,增長5.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6.9%;第三產業增加值184.6億元,增長9.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9.4%。三次產業結構為6.6:64.3:29.1。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8.9%,住宿和餐飲業增長7.0%,房地產業增長4.6%,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4.8%,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2.2%。2016年,普寧人均GDP突破三萬元,達到30095元。
2016年,普寧城鎮新增就業900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372人。年末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162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19%,比上年末微降0.01個百分點。組織農村勞動力培訓9924人,轉移就業人數9577人。
2016年,普寧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2億元,下降0.7%;其中,稅收收入14.1億元,下降0.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0.5億元,增長7.2%。
2016年,普寧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1.5%。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上漲5.6%,衣著類上漲1.6%,居住類下降1.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2%,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1.3%,醫療保健類上漲1.7%,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7%。
2016年,普寧固定資產投資4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53.5億元,增長230.1%;民間投資342.6億元,增長1.9%。
2016年,普寧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4億元,比上年下降18.9%;第二產業投資317.2億元,增長2.5%,其中,工業投資301.1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投資106.5億元,增長94.7%。基礎設施投資199.9億元,增長5.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8.1%。
2016年,普寧房地產開發投資10.42億元,比上年增長73.0%。按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8.69億元,增長54.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44億元,增長117.1%。
2016年,普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42.8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1.0元,比上年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4.6元,比上年增長7.6%。
2017年,普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5億元,同比增長5.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3億元,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461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3億元,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23億元,稅收收入14.8億元;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22.3億元,增長16.8%;全市技改投資完成172.5億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全市達到23家;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18.4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34.91億元。
2018年,普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2.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149.4億元,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額268.4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5.8億元,增長9.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6億元,增長11.4%;稅收收入16.5億元,增長11.5%;工業用電量19.24億千瓦時,增長10.5%;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73.87億元,增長8.2%;各項貸款餘額374.54億元,增長10.6%。
第一產業
2016年,普寧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1.4萬畝,比上年上漲0.2%;甘蔗種植面積902畝,上漲3.4%;油料種植面積8764畝,增長0.3%;蔬菜種植面積27.7萬畝,增長2.2%。
2016年,普寧糧食產量21.1萬噸,下降0.7%;甘蔗產量5105噸,上漲4.4%;油料產量1478噸,增長5.3%;蔬菜產量55.6萬噸,增長4.7%;水果產量25.6萬噸,增長7.9%;茶葉產量1365噸,增長5.0%。
2016年,普寧肉類總產量4.1萬噸,下降5.4%。其中,豬肉產量3.2萬噸,下降4.3%;禽肉產量0.8萬噸,下降10.7%。全年淡水產品產量1.0萬噸,增長1.0%。
第二產業
2016年,普寧全部工業增加值446.2億元,比上年增長5.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其中,先進制造業增長6.8%,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5.0%。全部工業總產值1895.1億元,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5%;其中,紡織服裝製造業增長2.1%,醫藥製造業增長18.0%。
2016年,普寧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9%。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18.0%,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下降13.3%,信息化學品製造業增長13.5%,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7.0%。
2016年,普寧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4%。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1.4%,鋼鐵冶煉及加工業下降24.2%,石油及化學行業增長14.5%。石油及化學行業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分別增長13.0%和16.8%。
2016年,普寧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增長2.5%。其中,紡織服裝業增長3.1%,食品飲料業下降4.2%,家具製造業增長24.3%,建築材料增長3.6%,金屬製品業增長0.1%,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9.4%。
2016年,普寧工業經濟效益提高。資產負債率37.16%,流動資產周轉次數2.36次,成本費用利潤率6.59%,全員勞動生產率18.93萬元/人年,產品銷售率98.5%。實現利潤總額105.25億元,增長9.29%。虧損企業虧損總額634.4萬元,增長187.32%。
截至2016年末,普寧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21個。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7.49億元,下降14.9%;實現利潤總額0.83億元,下降12.23%。
第三產業
2016年,普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從消費形態看,批發業商品銷售額389.5億元,增長16.1%;零售業商品銷售額237.2億元,增長12.4%;住宿業營業額5.0億元,增長17.5%;餐飲業營業額8.5億元,增長13.2%。
2016年,普寧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5.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6%,金銀珠寶類增長16.5%,日用品類增長18.7%,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12.7%,書報雜誌類增長9.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3.2%,中西藥品類增長17.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47.1%,家具類增長19.6%,通訊器材類增長2.4%,汽車類增長19.8%,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9.5%,石油及製品類上漲15.8%。
2016年,普寧進出口總額85391萬美元,下降4.0%。其中,出口78070萬美元(514718萬元,增長1.1%),下降3.4%;進口7321萬美元,下降10.4%。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70749萬美元,比上年減少1892萬美元。
2016年,普寧契約外資金額130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9.1%。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319萬美元,增長140.7%。
2016年,普寧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5.5億元,比上年增長4.4%。
2016年,普寧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8億元,下降1.2%。年末交換機總容量40萬門,增長0.4%。本地電話用戶數26萬戶,下降8.9%;其中,農村電話用戶數13萬戶,下降9.4%。行動電話用戶數165萬戶,增長4.9%。
2016年,普寧旅遊接待總人數900.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2%。其中,國內遊客890.1萬人次,增長28.2%;國際遊客10.2萬人次,增長27.1%。在接待人數中,過夜旅遊者397.0萬人次,增長27.1%;一日游者503.3萬人次,增長29.2%。旅遊總收入56.3億元,增長30.1%。
截至2016年末,普寧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70.4億元,比年初增長8.4%;其中,住戶存款499.2億元,增長12.5%。各項貸款餘額301.3億元,增長11.5%;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08.5億元,增長6.7%。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普寧共有電影放映單位8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藝術館、文化館1個,博物館、紀念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23.31萬冊。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普寧共有各類衛生機構860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4個、衛生院18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個、預防保健機構1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全市衛生機構擁有專業技術人員7956人,增長7.9%,其中,執業醫師2295人,執業助理醫師1277人,註冊護士3171人;擁有醫療床位6186張,增長14.7%。全市無償獻血13524人次,增長34.4%;孕婦系統管理率達98.4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7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96.11%,比上年提高0.61個百分點。
體育事業
2016年,普寧體育健兒在國內、省內外重大比賽中,獲得1項次省級冠軍,獲得1項次全國冠軍。
教育事業
普寧於明萬曆三年始辦縣學,並在之後先後興辦了崑岡書院、三都書院、上社書院、黃都書院、麟書書院、廣文書院、登瀛書院,其中崑岡書院、三都書院、上社書院並成為普邑三大書院。抗戰期間,除了官方興辦的普寧一中、普寧二中以及私立的興文、梅峰、愛群、南光等中學,還有內遷的汕頭一中和海濱中學等集聚普寧,客觀上形成了普寧教育在民國年間的繁榮期。20世紀中葉以後,普寧開始大量興建學校,如1958年僅一年就興辦了第十中學、第十一中學、第十二中學、第十三中學和大南山中學五所中學以及普寧衛生學校、普寧農業學校、普寧體育學校三所專業學校。
截至2016年末,普寧各級學校821所,比上年末增長4.3%。在校學生47.2萬人,下降0.9%。教職工3.3萬人,增長2.1%。專任教師2.7萬人,增長0.6%。全年高中等院校錄取4.9萬人,下降9.7%。
校名
| 簡介
| 學校建制
|
---|
| 普寧地級轄區內第一座高等學府,綜合性大學。
| 私立專科院校
|
| 原廣東省廣播電視大學普寧工作站
| 成人教育機構
|
普寧市教師進修學校
| 原普寧師範
| 成人教育機構
|
| 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國家級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 中職教育
|
| 市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省一級學校
| 完全中學
|
| 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省一級學校
| 獨立高中
|
| 廣東省德育示範學校、揭陽市一級學校
| 獨立高中
|
| 揭陽市一級學校
| 獨立高中
|
| 原普寧師範,省一級學校
| 獨立高中
|
| 原普寧占隴中學,揭陽市一級學校
| 完全中學
|
| 揭陽市一級學校
| 完全中學
|
| 揭陽市一級學校
| 完全中學
|
| 揭陽市一級學校
| 完全中學
|
| 揭陽市一級學校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六中學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七中學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八中學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九中學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十中學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十一中學
| 完全中學
|
| 普寧市第十二中學
| 完全中學
|
| 全國先進民辦學校
| 民辦中學
|
| 揭陽市一級學校 | 民辦中學 |
| 原英才實驗中學,2010年改為華美實驗學校
| 民辦中學
|
| 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
| 民辦中學
|
科技事業
2016年,普寧專利申請總量1274件,增長7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89件,增長14.1%;全年專利授權總量774件,增長43.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4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9家,已建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9家,認定技術創新專業鎮10個。
截至2016年末,普寧共有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法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個。截至2016年底全市獲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實驗室10家,獲得3C產品認證的企業87家,增長31.8%。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末,普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20.3萬人,比上年末增長3.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1.5萬人,增長2.5%。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2.0萬人,增長6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5.7萬人,下降4.0%。參加工傷保險4.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4.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6.0萬人。
2016年,普寧城鄉醫療救助11180人次,比上年增加157.7%。民政部門資助參保參合的人數達59022人次。年末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民眾達51835人;其中,城鎮6394人,農村45441人。
2016年,普寧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7060張,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34個。全年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4145萬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064萬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72萬元。年末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量為1.98個。
交通運輸
普寧市區位於市境中部練江上游和中游交接處,國道公路324線(福昆)和省道236線(揭神)、238線(長池)在市區西部的池尾交匯,揭普、普惠高速公路在池尾等處設有互通式出人口,為粵東公路交通樞紐。
普寧地處粵、閩、贛陸路交通樞紐,具有優越的投資環境,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市區“流沙”是粵東的汽車貨運中心,汽車貨運專線直達全國絕大部分地區。
公路線路長度2129.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37公里,國道45.1公里,省道101公里,縣道189.4公里,鄉鎮村道1702.2公里,普寧大道21.9公里;全面實現市區到鄉鎮通二級以上公路水泥化,形成以市區為中心,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為主軸,縣道為基幹,延伸到各鄉鎮場街道的四通八達交通網路;廈深高速鐵路、潮惠高速、汕湛高速、國道G324線、國道G238線、省道S236線在市區交匯。
2016年,普寧貨運量849萬噸,增長5.6%;客運量2235萬人次,增長1.6%。貨物周轉量10.5億噸公里,增長6.1%;旅客周轉量20.7億人公里,增長0.9%。
截至2016年末,普寧公路線路長度2129.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37公里,國道45.1公里,省道101公里,縣道189.4公里,鄉鎮村道1702.2公里,普寧大道21.9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8.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3.8%。
公路
國道:G324線、G238線
省道:S236線、S237線
縣道:X092線、X096線、X097線、X101線、X107線、X108線、X109線、X110線
城區主幹道:流沙大道、池尾大道、普寧大道、環城南路、環城北路、環市西路、環城東路、北環二路
鐵路
汕頭疏港鐵路(在建):起於汕頭港,途徑濠江區、潮陽區、潮南區,進入普寧並在境內設普寧南站。
汕梧鐵路(規劃):從汕頭市潮南區進入普寧境內,並設普寧南站、普寧西站,其中普寧南站至汕頭站路段已作為汕頭港鐵路納入十二五規劃。
航空
普寧維平機場,是粵東最大的直升飛機場,以國防和貨運為主。
輕軌
粵東城際軌道交通規劃的“兩環兩射”路網方案包括汕頭-普寧、普寧-揭陽北、汕頭-揭陽南、汕頭-潮州、揭陽-潮州、普寧-惠來、汕頭-饒平、漁湖-潮汕機場、炮台-潮汕機場等9條城軌線路;其中,以汕頭、潮州、揭陽為主要樞紐構成內環,以汕頭、揭陽、普寧構成另一個環,普寧至惠來、汕頭至饒平構成兩條射線,線網總長約332公里。
公交
普寧現已建成多條城區公交線、市內公交線、市內班車、城際線路、機場快線、高鐵站專線等多條公車線路,方便市內的市民出行。截至2014年12月,已建成公交和班車線路總共52條:
以上的公車除市內班車、城際班車,市區公車可使用
嶺南通、榕江通-普寧全城卡的公交線路:1路、7路、8路、9路、10路、11路、13路。
普寧市內公車分別由普寧市公共汽車公司、普寧市通誠公交公司、普寧市順祥客運有限公司、普寧市天友公交公司運營。
口岸
市區現有汕頭海關普寧辦事處、汕頭動植物檢普寧辦事處、衛檢普寧辦事處、揭陽商檢局普寧辦事處等對外聯檢和保稅倉庫,中轉設施齊全,承辦本市全部和鄰縣部分進出口業務。還設有普寧市口岸辦公室,普寧已成為粵東地區最大的陸路口岸。
歷史文化
方言
普寧市境內通行潮州話(練江音和榕江音)和客家話兩種方言。多數地區居民通行潮州話,使用人口約210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4.9%;南陽山區等鄉鎮通行客家話,使用人口約30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5.1%。
潮州話
普寧人絕大多數說潮州話為主,口音三種:流沙、池尾、燎原(中東部)、洪陽(普寧北部地區及梅塘、鯉湖一帶)、潮陽(普寧東南部一帶,潮普交界如:石橋頭)分屬潮學語言學上的練江片(流沙口音與潮陽口音)與榕江片(洪陽口音)。
客家話 由於歷史上移民的原因,普寧市南陽山區的梅林鎮、高埔鎮、船埔鎮、大坪鎮、南陽鄉、黃沙鄉、國營大坪農場、後溪林場流行客家話;雲落鎮、石牌鎮和國營大池農場、馬鞍山農場、華僑農場的大部分地區也流行客家話;大南山、鐵山丘陵地區以及里湖鎮部分近山村寨居民,對客家人使用客家話,對操潮汕話的居民使用潮汕話,呈雙語現象。雙語地區的客家話由於受潮汕話影響較大,在腔調上同南陽山區的客家話有較大差別。
遺產
普寧嵌瓷(國家級):作為潮州三大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一,也是中華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嵌瓷為其中最負盛名者,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萬曆年間,具有色彩濃艷,質感堅實,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永不褪色的特點。在普寧一些工藝者的努力下,嵌瓷也流傳到台灣、東南亞一帶。普寧嵌瓷工藝人才輩出,自古就有“嵌瓷之鄉”的美稱。
普寧英歌(國家級):普寧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樣式,迄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據考證為當時的人民民眾勞動之餘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所創造,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有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的美譽。普寧英歌中,最為突出的是:流沙的南山英歌、新壇英歌、燎原街道的
泥溝英歌舞、下架山鎮的塗坑、鹹寮、占隴鎮的旱塘、南徑鎮的隴華、梅林鎮的中央村,雲落鎮的雲落等。
潮劇(省級):潮州戲,在四百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流行於廣東、福建、香港、台灣及東南亞一帶。普寧潮劇在此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劇本立意和藝術表現手法刻意求新,善於吸取新作曲技藝和樂器以設計出新穎動聽的唱腔和音樂,近現代甚至把聲光藝術(如魔術、特技、機關布景)引入戲曲來豐富潮劇舞台效果,在潮劇上都是獨樹一幟。著名的劇團有上世紀中葉普寧的梅正潮劇團和一枝香潮劇團以及解放後的普寧潮劇團。
金漆木雕(省級):作為自成體系的潮州木雕工藝的一部分,普寧木雕有著領先的藝術水平和獨特風格,廣泛套用於建築、家具、禮儀性器物,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匠師和名作坊。其中以溪南木雕最為出名。
鑼鼓標旗(省級):鑼鼓標旗巡遊活動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大鑼鼓標旗巡遊活動是陣列式綜藝活動,大鑼鼓標旗精緻,鼓樂整齊,氣勢宏偉,充分展示了僑鄉文化風貌。
貴政山茶葉陶罐製作技藝(省級):貴政山茶葉陶罐出產於普寧市池尾街道貴政山村,是一種頗有傳奇色彩的貯存茶葉傳統器具,列普寧四大名產之一,富有地方特色,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民間工藝品。始創於清朝中葉,以師承形式代代相傳,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老香櫞(佛手瓜)製作技藝(省級):嚴格遵循傳統而古老的加工工藝路線加工的老香櫞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保健作用顯著,具有藥用和食用價值。
潮州音樂(省級):包括鑼鼓樂、笛套古樂、細樂、廟堂音樂、弦詩樂、漢調音樂等,有著“唐宋遺音”、“華夏正聲”之稱,是中國民間音樂中的瑰寶。普寧樂風鼎盛,風味濃郁,一直是當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娛樂,並世代相傳,人才輩出,清代潮樂宗師
洪沛臣更是為潮州音樂的豐富和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著名樂社有市區的晨風樂社、洪陽的鈞天樂社等。
鐵枝木偶(省級):又稱紙影戲,是我國傳統戲曲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劇種之一,傳入普寧已有七百左右年。木偶戲從屬地方劇種,當地皆為潮音班,至今仍十分活躍。
風景名勝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北回歸線在此經過,並受海洋暖溫氣流調節,四季如春素有“水寨之鄉”的美稱,旅遊資源和景點豐富,以山水風光、天然溫泉、潮人文化、革命跡地、宗教寺廟等名勝古蹟為特色,構成了普寧特有的自然、人文游景觀。2006年,因城市自然風景秀麗、生態環境優美而獨具生態特色魅力和生活特色魅力入選由世界著名品牌大會主辦機構世界品牌組織評選的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強。
普寧市是廣東省革命老區,境內分布有眾多歷史文物、古蹟和革命文物遺址,經發掘管理,現查明普寧市有:古文化遺址13處、古墓葬8處、古建築11處、名勝古蹟7處、古碑刻18處、革命遺址39處、革命紀念建築物5處、革命烈士墓6處、館藏革命文獻遺物200多件。
洪陽(普寧老縣城),是國家城鄉住房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確認的廣東東部首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保護核心區的普邑
城隍廟和清代抗英禁毒、欽差大臣林則徐忠魂歸宿之處——
文昌閣,以及全國罕見的府第式巨型建築組群
德安里——提督府是保存完好的特大型清代建築組群,建築處處透著古雅莊重的古城氛圍。
普寧有周恩來總理在流沙主持召開的南昌起義南下部隊指揮部軍事決策會議舊址——
八一南昌起義會議舊址,彭湃烈士夫婦居住的“白馬仔石屋”,徐向前元帥早年住過院的大南山
紅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大詩人郭沫若題字“流沙人民公園”內的“紅宮”。
此外,還有雅飄的鐵山蘭,煙霧飄渺的雲石樵徑,水天相連的大南山秀色,多處天然溫泉。
地方特產
普寧豆乾:普寧首先製作豆乾的是廣東省燎原街道光南村人,是元末明初,由陳友諒軍師何野雲(人稱虱母仙)傳授的。有“夜出萬官”之稱,今村民多有製作。選用優質大豆作主要原料,經過磨漿、除渣、煮漿、結晶、包塊、壓塊、煮熟等一系列工序製成。
普寧豆醬:洪陽鎮生產豆醬有150多年的歷史,選用黃豆、麵粉、食鹽為原料,經過發酵、曬制、蒸氣殺菌等生產流程製作而成。產品呈金黃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還原糖,香甜可口,是調味佳品。今洪陽醬油廠年產豆醬150噸,其中“培峰寶塔牌”豆醬1987年獲廣東省工業協會、食品協會聯合舉行的醬料行業產品質量評比優秀獎。產品銷往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獅頭油甘:油甘學名余甘,普寧各地均有產,普寧為主產區。獅頭油甘是其中良種,其果大,形扁圓,狀似獅頭,果皮晶亮而略透明,肉厚核細,質脆味甘。油甘可鮮食,可鹽漬,也可製成涼果,鮮食時先酸澀而後甘甜,食後齒頰余甘,回味無窮。
南糖:為大長隴陳廣泰店創製,該號現衍傳5戶。制時精選花生仁,先用油炸,熟後加白豬肉丁於平盤上,後用麥芽糖、白糖加豬油熬“苷”,澆在花生仁和肉丁上。產品膠軟不粘牙,香甜嫩滑且鬆脆,油而不膩,為潮汕餅食名產之一。
里湖涼果:普寧里湖鎮涼果生產有悠久的歷史。該鎮依靠本地資源和基礎優勢,致力發展涼果加工業。全鎮有涼果企業100多家,1991年在產值超億元的涼果專業村和平管區創辦“涼果城”,以此為中軸,輻射全鎮。每年在果品登場季節,廠家派出供銷和專業人員近千名,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十多省區,就地收購、加工成半成品,再運回本地深加工製成產品。主要產品有梅製品、欖製品、李製品等20多個系列產品近100多個花式品種,年加工量超過6萬噸,創產值2億多元,其中出口產值近億元,產品走俏日本、東南亞和港澳等地。該鎮涼果業為適應市場競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強化質量意識、品牌意識,推行標準化、規範化生產,全鎮涼果業擁有註冊商標49件,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88個,以及行業標籤認證等。1996年該鎮的涼果系列首次行銷京、津、滬,走遍全國各地,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成為粵東地區涼果商品的集散地。
普寧竹蔗:是指著名的洪陽竹蔗,盛產於普寧洪陽地區,歷史悠久,後來擴種到南溪和廣太地區。洪陽竹蔗與其它果蔗和糖蔗不同,含糖少,以其蔗肉鬆脆,味道清甜,兼有清熱利尿、益血補肝功效等獨特優點而聞名於世。曾作為果蔗直接出口。一九六六年以後,洪陽竹蔗已全部收為製作“竹蔗茅根精”的主要原料。
著名人物
莊世平(1911—2007),果隴村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香港知名銀行家、僑界愛國領袖,香港大紫荊勳章授勳者,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曾任全國僑聯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中國銀行名譽副董事長,南洋商業銀行名譽董事長。
方耀(1834—1891年),又名方輝、方照軒,普寧洪陽西村人。出身行伍,以剿太平軍發跡,官至廣東
水師提督。
楊石魂(1902—1929),南溪鎮人,潮汕工人運動的領袖,民國期間中共汕頭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常委兼農委書記,湖北省委常委兼秘書長。
柯華(1915—),里湖棋盤村人,著名外交官,外交部首任禮賓司司長,中國駐英大使,曾任中共西安市委副書記,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顧問,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陳小奇(1954—),赤崗鎮人,著名詞曲作家,中國音樂文學會副主席、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流行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
鄭合明(1957—),高埔鎮人,凱撒(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澤光(1963—),南徑鎮人,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委員。
陳楚生(1981—),大長隴村人,中國內地流行男歌手,原創音樂人,奧運火炬手。
榮譽稱號
榮譽 | 榮獲時間 |
---|
中國青梅之鄉 | 1995年 |
中國蕉柑之鄉 | 1995年 |
中國青梅種植資源基地 | 1995年 |
全國體育先進縣 | 1996年 |
中國青欖之鄉 | 1996年 |
中國百強縣 | 2001-2003年 |
中國襯衣第一市 | 2003年 |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 2004年 |
南亞熱帶青欖名優基地 | 2006年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2006年 |
中國中藥名城 | 2007年 |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英歌舞)之鄉 | 2008年 |
中國最具競爭力百強縣 | 2012年 |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2014年 |
中國工業百強縣 | 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