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平原

潮汕平原

潮汕平原廣東第二大的平原,潮汕平原位於粵東沿海地區,其中龍江平原與其他幾片平原空間上不相連線、此外還有一些河谷盆地和小片的沿海平原,如韓江中游的歸湖盆地、榕江上遊河婆盆地、黃岡河上游的三饒——茂芝盆地;濠江兩岸、惠來獅石湖、南澳後宅等海積平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潮汕平原
  • 所屬地區:廣東省粵東地區
  • 地理位置:中國東南沿海
  • 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
  • 形成時間:大約10000年前
  • 形成原因:斷陷盆地
形成,地質結構,

形成

潮汕平原是河流與海洋相互作用的產物,歷代勞動人民與海抗爭的過程加速了平原的擴展。歷史上沿海居民長期過著耕三漁七”的生活,也就是經濟上以漁鹽為主。他們因地制宜利用海灘,通過修堤築圍,引淡洗鹹,經過“水坦”、“草坦”、“潮田”、“圍田”等發展階段,把海灘改造為良田。“圍田”地勢較高,土壤完全脫鹽,是高產農田;“潮田”地勢稍低,受潮水影響,稱塭田,產量低而不穩定,此外潮田還可闢為鹽埕進行曬鹽;低洼的“水坦”可以用來養殖魚、貝;“草坦”則低潮時露出海面,可種植席草(鹹草)發展手工業。這就是所謂“平土可耕、高土可種、下土可漁、下鹵可鹽”的士地利用方式。明代以後由於人口增加,加速了海灘的圍墾。
澄海縣自明代置縣至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250年中從海灘擴大耕地近8萬畝,平均每年增加300餘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85年,潮汕沿海通過圍海擴大土地31.7萬畝(211平方公里),其中以澄饒聯圍最大,達7.25萬畝。

地質結構

大約10000年前,全球氣候變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潮汕斷陷盆地大部分變成古海灣,海岸線一度到達潮州城、榕城和潮陽司馬浦一帶,桑浦山和小北山成為海灣中的島嶼。6000多年前陳橋人就在海濱從事漁獵生活。幾千年來隨著河流泥沙的沖積,滄海變桑田。由於韓江挾帶的泥沙較多,韓江口向海推進的速度較快,大約2500年前的戰國時期,海岸線人致推進到鮀浦——庵埠——上華——南峙山——樟林一線。2000多年來海岸又向東南推進8-10公里。由於榕江泥沙較少,所以河口牛田洋仍保留喇叭狀的海灣。潮汕平原地質構造上是幾萬年前形成的斷陷盆地。幾萬年來由於周邊的山地、丘陵發生緩慢的上升運動,而平原區的地殼逐漸沉降。鑽探資料顯示其沉降深度一般達幾十米,最大的沉降中心在潮安彩塘一帶,第四紀鬆散層厚度達160多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