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炎細胞因子-IL-37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和機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李大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型抗炎細胞因子-IL-37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和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大主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新型抗炎細胞因子-IL-37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和機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李大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新型抗炎細胞因子-IL-37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和機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李大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動脈粥樣硬化(AS)是由炎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炎性介質持續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現已發現多種促炎...
結果表明:給予重組IL-27,可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相反,給予IL-27p28抗體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流式細胞學結果顯示,外源給予IL-27的小鼠,Foxp3+以及LAP+Treg細胞比例較高,Th1、Th2、Th17比例較低,外源給予IL-27p...
《IL-34在動脈粥樣硬化進程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是依託鄭州大學,由張文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IL-34是近年新發現的細胞因子,主要與單核巨噬細胞上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結合發揮生物學作用。IL-34是否...
動脈粥樣硬化(AS)發生髮展與免疫炎症反應密切相關,但至今對AS時免疫炎症反應的內源性負性調節機制知之甚少。近年免疫穩態研究揭示調節性T細胞(Treg)是體內主要的免疫抑制細胞,Foxp3是其特異性的轉錄因子。我們在AS患者和ApoE-/-小鼠...
我們首次在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破裂患者CD4+ T細胞中發現miR let-7e明顯上調,根據其靶基因預測分析我們推測Let-7e上調可能會加劇其抑制蛋白Lin28B及在抗炎/促纖維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IL-10和IL-13的下調,使斑塊炎症反應加劇...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S)最重要的始動環節。CD73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CD73-/-小鼠血管內皮細胞血管新生能力降低,CD73高表達可以促進MB-MDA-231細胞MMP2/9的活化及...
炎症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內在因素之一。近年的研究發現新型連結粘附分子樣蛋白(junction adhesion molecule-like protein, JAML) 在單核細胞粘附和遷移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複雜,JAML在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中是否...
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探討了Ang II 在誘導血管平滑肌及血管內皮細胞自噬中的作用機制,同時在體驗證了這些機制,另外,還初步探討了自噬在Ang II 參與的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Ang II 通過激活AT1受體,NADPH氧化酶,...
背景及目的:動脈粥樣硬化(AS)是一種緩慢進展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疾病,免疫細胞和炎症因子參與其發生髮展。microRNA (miR) -155參與免疫系統的調節,而免疫細胞,包括輔助性T(Th)細胞及巨噬細胞,在AS發展和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
內皮細胞與單核/巨噬細胞的活化及功能性分化在動脈粥樣硬化(AS)的發生髮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們和他人的研究顯示Krüppel-like factor 2 (KLF2)能抑制巨噬細胞及內皮細胞活化介導的炎症反應,是抗AS炎症的重要負向轉錄因子。
敲減TLR10後,發現一些促炎細胞因子如IL6、IL-1α等mRNA表達量隨著TLR10表達量的下調而下調。這表明apoCIII可能通過TLR10調控內皮細胞炎症反應的發生,從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系統了解了apoCIII在血管內皮細胞中的作用...
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對腫瘤細胞有凋亡作用而對正常細胞無細胞毒作用,因其高選擇性,在腫瘤領域備受關注,近年有研究表明TRAIL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AS),但在其中的作用和機制知之甚少。本研究採用apoE敲基因鼠,在單純...
心血管疾病對人體健康構成的危害已列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第一位,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複雜,研究發現除代謝綜合徵等傳統因素外,細胞因子對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具有調控作用。骨鈣素是成骨細胞...
利用多種生物學方法檢測PPARα、β、γ的表達情況,明確其在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在已建立的動物模型基礎上,檢測各種炎性因子的表達,明確PPARα、β、γ在斑塊易損性炎症反應中的調控靶點;第三部分:給予PPAR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