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信息,古代後宮,引申意思,歷史情況,周朝,秦朝,西漢,王莽新朝,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兩宋元明,清朝,現代,爭鬥原因,生活揭秘,嬪御製度,養生,選秀制度,
詞語信息
【詞目】後宮
【拼音】hòu gōng
【釋義】(1)君主時代嬪妃住的宮室。(2)借指嬪妃。
妃嬪所居的宮殿。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玉為人體貌閒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前漢書平話》卷上:“駕入後宮,呂后接駕入明陽宮。”
代指妃嬪。《
晏子春秋·外篇上八》:“景公賞賜及後宮,文繡被台榭,菽粟食鳧鴈。”《
史記·
孝武本紀》:“黃帝上騎,
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
郭沫若 《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三章第一節:“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時候,下令後宮無子者全部殉葬。”
古代後宮
來看看後宮到底有多少人,我們以當時有地位之女性列一表如下:
1、皇后。
5、八十一御妻:
寶林二十七人(
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引申意思
後宮這個詞很明顯是來源於古代皇帝的“三千
佳麗”,
浮生縈雲,現被套用於動畫的分類。一般所謂的後宮就是指一男配N女模式的動畫,一女配N男模式的動畫會強調是“女性後宮片”N≥3,
有很強的娛樂性,故事普遍含有輕鬆和諧的氣氛,這點與一些愛情片中的四角戀在情節描述上不同(有第4人出現的那種), 後宮的詞性是名詞,沒什麼特殊的引申義,至於在“男男”或“女女”組合的動畫中,後宮的意思就請自行想像吧……
大部分人的夢想。也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無數美麗異性,由於事實上基本不可能,所以一般停留在夢想階段!
泛指女人堆,就是很多很多的女人喜歡同一個男人……
歷史情況
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
夫人坐論婦禮;
九嬪掌教四德;
世婦主喪、祭、賓客;
女御序於王之燕寢。
秦朝
帝祖母曰
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稱夫人。
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后稱號。又設定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充依視千石,比左更。
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
左庶長。 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視三百石。
順常視二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荒淫性愛古代皇帝的後宮生活
漢時,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后。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為太皇太后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后並尊的奇景。
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追求復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御四等稱號。
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東漢
東漢,
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后,母稱王太后。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后被改稱為王妃,王太后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三國
(1)魏
曹操為魏王時,王后之下的妃嬪稱號有五等:夫人、昭儀、倢伃、
容華、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叡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廢除順成稱號。 妃嬪爵位:
貴嬪、夫人,位次皇后,爵無所視;
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昭儀比縣侯;
昭華比鄉侯;
修容比亭侯;
修儀比關內侯;
倢伃視中二千石俸;
容華視真二千石俸;
美人視比二千石俸;
吳蜀兩國史料不詳。
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餘不詳。
兩晉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
九卿。
其餘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妃嬪稱號世有增減。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餘仍用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製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為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定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定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定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妃嬪等級為: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次於九嬪的稱號: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b)齊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定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以貴妃、淑妃、貴人為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因九嬪中少了一員,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
駙馬都尉。
(c)梁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九嬪以下: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其它還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d)陳
陳沿襲梁制。 (2)北朝
(a) 北魏東魏西魏
妃嬪稱號有左昭儀、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上嬪和下嬪)、世婦、御女。
左右昭儀位視
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上三嬪視三卿,下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
二品:作司、大監、女侍中。
三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
(b) 北齊
文宣、孝昭二帝妃嬪稱號惟有夫人、嬪、御。
左右昭儀,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
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
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
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八十一
御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
穆華、慎儀、妙儀、
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閒、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
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閒、昭容、麗儀、閒華、思柔、媛光、
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散號:才人、采女。
其後又立二後,妃嬪皆加倍。又置
左娥英、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c)北周
北周史料不詳。
隋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
又設定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尚宮,掌導引皇后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
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
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
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藥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勛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獨孤皇后去世後,文帝又在嬪上設定貴人三員,又將嬪的人數增至九員,世婦增至二十七員,御女增至八十一員。
三妃:貴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正二品。
婕妤,十二員。正三品。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正四品。
寶林:二十員,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員,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員。正七品。
以上各等級,總計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擬
尚書省,以六局管
二十四司。 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
管籥。
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几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
尚服局,管司璽,掌琮璽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醞,掌酒醴 益醢;司藥,掌醫巫藥劑;司饎,掌廩餼柴炭。
尚寢局,管司設,掌床蓆帷帳,鋪設灑掃;司輿,掌輿輦傘扇,執持
羽儀;司苑,掌園御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尚工局,管司制,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璣錢貨;司彩,掌繒帛;司織,掌織染。
六尚之中司樂、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餘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設典及掌,以貳其職。六尚十人,從五品。司二十八人,
從六品。典二十八人,從七品。掌二十八人,從九品。此外還有不入流(無品級)的女史,人數不定。
唐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
六儀: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正二品。
美人四人。正三品。
才人七人。正四品。
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
兩宋元明
五代、宋、遼皆略同唐制。
金
廢帝海陵王時期,
後宮嬪妃漸多,有:
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共十二位。
妃嬪品級:諸妃視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嬪、婕妤、美人等皆與唐初相同。
元
元朝時,後宮位號簡單樸素,只設有皇后、妃、嬪三等,但人數不定。雖然位號很少,但這不代表後宮人數也簡單,元朝後宮以“斡兒垛”來區分后妃的地位,斡兒垛是宮帳的意思,一座宮帳裡面可能同時住著好幾位皇后和嬪妃,而在眾多宮帳中,以第一宮帳中的第一皇后地位最尊。
明
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
品級皆為正六品。
宮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多人。
諸妃稱號為:賢、淑、莊、敬、惠、順、康、寧。也有
貴妃,位在諸妃 之上。後宮無嬪的封號。自后妃下,雜置諸宮嬪,而間以
婕妤、
昭儀、
貴人、
美人諸位號。
明英宗復辟,多虧皇太后孫氏在內出力,故其復位後為孫太后上徽號,稱聖烈慈壽皇太后。這就是後世動輒為母后上徽號的濫觴。
皇貴妃這一稱號正式出現是在明神宗時期,神宗寵妃
鄭貴妃生皇三子後晉升為皇貴妃。
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效仿古禮為九嬪之選,將方氏(孝烈方皇后)、鄭氏、王氏、閻氏(閻貴妃)、韋氏、沈氏、
盧氏、沈氏、杜氏(孝恪杜太后)同冊為德嬪、賢嬪、
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
谷文,冊黃金塗,視皇后減五分之一。帝袞冕告太廟。還服皮弁,御華蓋殿傳制,遣大臣行冊禮。冊封之後,嬪跟從皇后到奉先殿朝拜。典禮完成後,帝服皮弁,接受百官的朝賀,冊嬪的禮儀就此形成。
貴妃鳳冠——最在意的是帽子
清朝
清世祖順治十五年,採用禮官的建議:
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女官設定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議通過而未能執行。
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
皇后,一名。
皇貴妃,一名。
貴妃,二名。
妃,四名。
嬪,六名。
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人數不定。
皇后居中宮,嬪妃居東、西十二宮。
小結:從以上歷代妃嬪等級的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后的稱號從秦始皇以來,歷經二千餘年,從未改變。妃嬪的稱號卻是歷代屢有增減,且越是前朝設定的,地位越趨下降。如貴人,東漢始置時是妃嬪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卻成了妃嬪(後宮主位)中較低的等級。
現代
泛指很多女生同時喜歡上一個男生,但沒有所謂的排位。
男生喜歡的其中一個女生就是指“正宮”
日本動漫里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比如後宮動漫——
如《刀劍神域》中的桐谷和人、《偽戀》中的一條樂、《約會大作戰》中的五河士道、《無限斯特拉托斯》中的織斑一夏等等。
爭鬥原因
後宮的產生有很多種原因
第一:當然是為滿足皇帝的荒淫生活,生而為中國皇帝如斯幸哉。
第二:是用多個女人來減少無子的風險,為保證皇族的統嗣綿延不絕,
江山社稷的後代有人,後宮制度有其優越性。
第三:有安全方面的考慮,後宮的女人多則成千上萬,少也成百上千,晉武帝司馬炎就坐上一駕羊車,讓羊拉著車在後宮裡溜達,如果羊停在哪個老婆的房前,當晚他就在哪過夜了。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睡覺,刺客當然也就更難找到。
第四:解決社會負擔,說來有些牽強,但中國古代社會的戰爭其實是很多的,戰爭多男人自然就少,而相對謀生手段不多及社會地位不平等的女人,只有依附男人。客觀上後宮解決了成千上萬個女人的吃飯問題。
第五:炫耀皇家氣派。
中國後宮女人爭鬥有各種原因,主要是為了生存,絕對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或許世界上所有王朝的宮庭都是非常黑暗與兇險的吧,與普通百姓家庭不同,丈夫生氣了,至多也就是家庭暴力與離婚,但作為皇室的女人,則隨時有可能付出生命,甚至還要波及家族,歷史上死於非命的皇后與嬪妃不計其數。導致這些紅顏粉黛死於非命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有幾個吧:
1、嫉妒或被嫉妒,但是這個有點浪漫味道的詞在皇宮裡可是有些血腥味的。劉邦的夫人
呂后是嫉妒的勝利者,將對手
戚夫人弄成
人彘。劉徹的妻子
陳阿嬌是嫉妒反噬的失敗者,罷退居
長門宮。
2、有兒子或沒有兒子,有的女人因為沒生兒子而死,有的女人因生了兒子而死(漢武帝怕鉤弋掌控自己的兒子將其殺掉)
3、失寵與得寵,失寵的女人容易死,太得寵的女人也會死,
楊貴妃就是此例。
4、太聰明、不太聰明、太不聰明。說穿了一句話,看皇帝高興,身處在這樣一個可能隨時喪命的環境中,不鬥怎么行啊。 其次是為了政治利益,我的感覺這些所謂政治利益,表現出來的不過是讓自己活得像個人樣。除少數像
武則天、慈禧這樣的強勢女人。其實大多數宮庭中的女人是一種奴隸似的存在。
第三是要保護自己的兒子與家族。後宮中有沒有愛情呢?
李敖說中國幾千年來從來就沒有過愛情,但我覺得還是有吧。至少我覺得順治和順治他爹皇太極都是比較痴情的人,
皇太極的愛妃就是
關雎宮的宸妃
海蘭珠病了,這個時候皇太極正在
松山前線指揮。皇太極得到這個訊息之後,預備車駕,立即返回,返迴路上一點多鐘,瀋陽又來報了,說海蘭珠病重,日夜兼程往回趕,夜裡頭趕到皇宮,海蘭珠死了。死了傷心也是人之常情,皇太極就哭,白天哭,晚上哭,不吃飯不喝水,送葬,在城外五里地殯葬,皇太極親自哭,沿途哭著去,送完葬以後住帳篷裡頭。朝鮮人記載,說:“汗大加悲痛,歸路哭泣不止矣”。一個皇帝呀,妃子死了,從城外沿途不停地哭,一直哭到皇宮,回來之後,送飯吃不吃,送水喝不喝,覺也不睡,過於哀傷得了病了,病得很嚴重昏過去了,宮裡頭亂作一團,找薩滿,求神,求醫求藥,總算搶救過來了。從此,皇太極得了重病,可能是中風了吧,隔了一年皇太極就死了(52歲)。
生活揭秘
在通常的情況下,皇帝們大都以淫棍的面目出現。他們所愛者不過是美色,不論寵幸哪一個后妃,都是為了供其淫樂。
晉武帝是個貪色縱慾的典型,他於泰始九年(公元二七三年)選中級以上文武官員家的少女入宮,次年又選下級文武官員和普通士族家處女五千人入宮,滅吳以後,又把
孫浩後宮幾千人,掖庭數萬人納為己有,因為後宮美人太多,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應該駕幸何處,只好任羊車任意而行,停在哪裡,就“幸”在哪裡。對他來說占有美人,正如韓信點兵,
多多益善。
北齊後主高緯也是個沉溺聲色的代表人物,他所迷戀的馮淑妃,本來是穆黃花的從婢,名小憐。高緯對穆黃花後愛衰之後,即移情於小憐,縱情淫樂,以圖一快,即使
傾國復邦也在所不惜。
李義山有詩譏之:“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明朝嘉靖皇帝篤信道教,追求長生,在內宮修築了一座“天祿宮”,每天參拜, 壽禮神仙。但求長生則需禁女色,兩者不可得兼,對皇帝來說,求長生就是為了長盛不衰;永世作樂,女色怎可禁絕。於是求教於道士,道士深知,皇帝無求不遂,又宮中女色遍布,均屬帝王,令其戒色,豈非
痴人說夢。因此,轉眼之間,計上心頭,順水推舟說,與童貞女相交沒有關係。嘉靖聽得此說,如獲神靈指點迷津,竟在參拜神靈的天祿宮中,在童貞女身上發泄肉慾,既不怕褻瀆神仙,又把他曾經寵幸的后妃拋到九霄雲外。
他與
陳皇后曾經信誓旦且;永以為好。但當著
陳後的面,他就輕狂難抑,竟情不自禁地伸手撫摸張姓宮女的手,且失聲讚美:好一雙柔美的手,那眼睛也泛出異樣的光采。陳後受辱,遂猛推那宮女,嘉靖覺得淫興被擾,怒從心起,不顧陳後懷孕六月之身,飛起一腳,把陳後踢倒在地。陳後倒地,下身流血不止,終於小產。後因失血過多,調治無效,含恨而死。死前,她斷斷續續地對左右說:“任何女人,進到皇宮一點好處也沒有,我就是一個現實的例子,我死也不瞑目。”此後嘉靖又因迷信道教,囚死
張皇后,因失去親寵,痛恨方皇后,並害死了她。嘉靖的心腸又何其毒也。
嬪御製度
古人把為皇帝提供性服務的制度叫做嬪御製度。把嬪御所居之處叫做後宮,又叫六宮。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位居中宮、並統率六宮,皇后便是六宮之長。嬪御製度和六宮制度是同一個意義。
周代,內宰(國君的內廷事務官)的職責之一是,用陰禮(女性應遵循的禮節規範)教導六宮女御、掌進御於五所。秦代,取六國的美女列六宮。幫助漢高祖建立制度的儒生叔孫通,揉合古禮和秦制,把六宮制度延續和確定下來,以後歷代大同小異。六宮嬪御成為制度,就需要給那些為皇帝提供性服務的女性定立名號。《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天為乾地為坤,皇天配后土。因此,各代皇后只有一個(有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例外)。皇后以外,嬪御的名號、數量各代都有不同的規定。除了有名號的嬪御以外,還有數不清的宮女。
養生
在故宮東路永和宮展出的《清代妃嬪展》首次公開了“御藥房”的一些和妃嬪有關的秘方。記者昨天採訪相關專家,為讀者解開有關宮廷妃嬪的謎團。
數百年來,素有“六宮粉黛”、“後宮佳麗”的宮廷妃嬪們,生活狀況究竟有何神秘?在被高高的宮牆所隔離的神秘世界內,她們的衣食起居、言談舉止,是否如一些宮廷劇所述那樣。在故宮東路永和宮展出的《清代妃嬪展》可能有助於人們了解一些問題,記者為此還專門採訪了相關專家,將深藏宮中的妃嬪們的哀怨閒愁經歷告訴讀者,以揭示籠罩在她們身上的神秘面紗。
缺少鍛鍊 養生長年靠藥劑
久居深宮的妃嬪們多數病弱,長年以丸藥、湯劑為伍。此次展覽將成為故宮的一個常規性展覽,但是相關題材的展覽在故宮的歷史上卻是首次,值得人們關注的是——作為清代醫藥重地“御藥房”的一些和妃嬪有關的秘方也首次公開亮相。
妃嬪的養生保健,是此次永和宮妃嬪展覽的一大亮點。因為追求長壽、祈祥求瑞也是每一個深居禁宮大內妃嬪的良好願望。然而由於久居深宮,寂寞孤獨,加之平素缺少身體鍛鍊,她們多數弱不禁風,有的甚至久病纏身。她們長年以丸藥為伍,湯劑相伴。清宮的御藥房珍藏著大量的妃嬪用藥底方及藥材藥具,它們為後人了解清代后妃們療疾養生提供了翔實的佐證。此外,故宮院藏的宮廷藥方中,還有安胎、補腎、理氣、活血、健脾等內容的藥方,但是它們並未公開過,也更未合理開發利用。
消磨時光 抽菸打牌做針線
雖然養尊處優,妃嬪們打發時光的玩具並不很多。幽居深宮大內的妃嬪們,其休閒生活是什麼樣的,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一朝入選帝王宮,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妃嬪們,雖然表面上享受的是榮華富貴,但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宛如囚禁籠中的
金絲雀,一道厚厚的宮牆,把她們與
紫禁城外熱鬧喧囂的繁華市景割斷開來。
“粉妝宜面玉搔頭,深鎖春光一院愁”,實際上在閒暇之際,妃嬪們只能對鏡貼黃,調脂弄粉,或穿針引線,細繡荷包,或手揉核桃,養神入定,或圍聚一桌,博弈打牌,或手持菸袋,噴雲吐霧,或丹青繪事,怡情自樂,聊以打發寂寞漫長的時光。在故宮展出的展品選出了一部分妃嬪們消磨時光的玩具,它們把妃嬪們的閒情逸趣通過這些文物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而在“珠翠華服”展覽部分,展現的是妃嬪的各類穿戴首飾,充分體現了流金溢彩、富麗堂皇的皇家氣派。妃嬪作為陪侍帝王左右的特殊群體,她們過的是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在其各類生活開銷中,僅衣服首飾這一項便是名目繁多,妃嬪的服飾包括袍、褂、裙、氅衣、坎肩以及冠、鈿、扁方、頭簪、流蘇、手鐲、護甲、耳墜、戒指、鞋等各種穿戴用物,無一不是珠光寶氣,極盡奢華。
瑾妃生活原狀展位於
永和宮後殿的同順齋中,瑾妃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入宮後就一直居住在永和宮後殿的同順齋里,這裡至今還保留了當年瑾妃生活的原狀,如同順齋西暖閣里的瑾妃入宮時的龍鳳
雙喜喜床,同順齋東暖閣里瑾妃親手寫的貼落、對聯等,都向世人展示了這位晚清王妃的生活側影。
看重名位 每日飯菜差別大
從皇太后到貴人,每日供應的糧肉、菜蔬數量都不同。永和宮舉辦的清代妃嬪生活展分為秀女遴選、冊封制度、日常用度、養生保健、休閒生活、珠翠華服以及瑾妃生活原狀展等幾大部分。秀女遴選,是清代后妃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清代的秀女挑選,由戶部主持,每三年選閱一次。為保持旗人的純正血統,僅從滿蒙漢八旗女子中擇取,為確保皇帝對“秀女”的充分占有,凡芳齡13歲至17歲未婚旗女必須經過選閱。被選中的在戶部記名為秀女,備為皇帝選擇嬪妃或給皇子、親王指婚,只有落選者方可嫁人。待皇帝到了成婚年齡,對記名秀女再進行複選,從中選擇皇后一人,嬪、妃人數不定。
清代對妃嬪的冊封制度,有著極為嚴格的等級規定,清代後、妃、嬪等級的確定,必須通過頒發“冊”“印”的冊封儀式。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儀式隆重而繁縟;冊封妃、嬪儀式則較為簡約。“冊”、“印”是后妃
名分的代表,其文字由禮部擬定,由工部用黃金(或鍍金)鐫刻。清代冊封制度規定,貴妃以上冊封用金冊、金寶,妃為金冊、金印,嬪僅有金冊而無印。
而妃嬪的日常用度,包括宮分、鋪宮。宮分是上自
皇太后、下至貴人、常在、答應等人每年按等級所供應的金銀、布匹以及每月、每日所供應的糧肉、菜蔬、副食等從品種到數量的規定,包括綢緞、貂皮、米麵、炭蠟等項;鋪宮是指皇太后、皇后、妃嬪以及福晉等人宮內所用不同等級的金屬器皿、瓷器、漆器等從品種到數量的規定。在等級森嚴的清宮大內,由於妃嬪的名位不同,在日常用度的數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依其等級而遞減。 作為清代後期的國家統治者,慈禧太后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及顯赫的地位,但是國事和家事仍然給她帶來了諸多的煩惱,不過她善於調整自己。與多數帝王相比,她的日常生活處處顯示王者的尊貴,但她又有普通女性的愛美欲望。“美”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容顏之美、服飾之美等。在政務之暇,她的休閒生活也是豐富多彩,如看戲、逗狗、玩紙牌等。為慈禧備膳的壽膳房廚役、太監共200多人,慈禧太后的膳食原料多為新鮮蔬菜、山珍海味。每餐葷素搭配,冬季食羊肉、鹿肉等熱性食品,夏季食用野生的茯苓、山菜、蘑菇等。而糧食中做粥用米就有京米、紫米、薏米、粳米、老米、小米等。
慈禧太后所用的餐具為金銀玉翠器及細瓷盤碗,冬天多用金銀暖鍋和銀制暖鍋。每品菜上均有銀制的試毒牌,長約三寸,如菜有毒,銀牌即變色。她使用的筷子為象牙質鑲金頭。據悉,慈禧對自己的容顏之美十分看重,每天為此花費大量時間,她堅持早晚用溫水洗臉、敷面,用按摩器按摩面部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用揚州產的宮粉、蘇州制的胭脂和宮廷自配的
玫瑰露護膚美顏。慈禧還相信中藥美容,根據皮膚的變化經常請宮廷御醫“謹擬”醫方,直到
晚年,她的皮膚仍有彈性。頭髮的養護和梳理也是慈禧美容的重要環節,御醫專門為她研究配製口服、外用的養發中藥,為她梳頭的太監以及梳頭用具都經過精心挑選。而慈禧對牙齒的護理也很科學,既用中藥保護,又用藥具醫療,七十多歲時仍面頰豐腴,嘴部稜角分明,沒有掉牙、缺齒等口腔疾病。
四制香附丸——具有舒肝解郁療效的藥方
香附1斤(用黃酒、鹽水、童便、陳醋各四兩炒);當歸8兩;生地6兩;酒芍6兩;蘄艾3兩;丹皮3兩;條芩3兩;元胡2兩;丹參2兩;
白薇2兩;澤瀉2兩;青皮2兩; 砂仁2兩;川芎4兩;共為末水丸。
選秀制度
現代的選美,各式各樣,名稱不一,可謂五光十色。殊不知中國古代也有不同的選美活動。有檔案記錄的,就算清代的選秀女活動了。
秀女也就是美女。何謂美女,各個時期有不同的看法。各個階級也有不同的標準。既有環肥燕瘦之美,也有“三寸金蓮”之美,更有柔弱哀憐之美。而清朝宮廷選美,即所謂秀女,首先必須是血統純潔的官員的女子,以保持滿洲貴族的尊嚴和特權。在保證血緣和社會地位高尚的情況下,才講女子的美貌與素質。挑選秀女,是為皇帝做妃嬪或為
親王、王子指婚,所以必須體形健美、品行端正。因此要經過層層挑選,保證無誤。
凡屆挑選
秀女之期,由戶部行文各旗都統,將應閱女子年歲等,由參領、佐領、驍騎校、領催及族長,逐一具結呈報都統,然後匯咨戶部,戶部上奏皇帝,皇帝批准何日選看秀女後,戶部馬上再行文各旗都統,各旗造具秀女清冊。由參領、佐領、驍騎校、領催、族長及本人父母或親伯叔父母兄弟之妻,親自帶秀女送至紫禁城的
神武門,依次排列,由戶部交內監引閱。這算是第一次挑選。凡經太監挑選被記名的,須再行選閱。這是第二次挑選,凡不記名者,聽本家自行聘嫁。如各旗官員女子,因有事故,不及與選者,下次補送選閱。未經閱看之女子及記名之女子,私相嫁聘者,自都統、參領、佐領及本人父母族長,都要分別議處。被選秀女的年齡,必須是13歲至17歲的未婚女子。
經太監兩歇挑選後,最後報皇帝選定,或被納為妃嬪,或指婚給親王或王子為妻。慈禧太后就是以秀女的身份進宮,被
鹹豐帝選中封為貴人,由於得到皇帝寵愛,隨後晉升為嬪,再升為妃。鹹豐帝
熱河宴駕之後,被封西太后,與東太后慈安共同
垂簾聽政,扶助其子載淳(同治)當皇帝。這個善於玩弄權術的慈禧西太后,掌握中國的大權達47年之久。這裡我要向讀者交待皇帝老婆的名份及數額。
據《國朝宮史》載:皇帝的老婆,第一位的是皇后,只許一個,主持內宮事務。第二是妃,其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第三位是嬪六人。皇后居中宮,妃嬪居東西十二宮。第四位是貴人,第五位是常在,第六位是答應,這就不限數額,只看皇帝的精力與喜愛了。
皇帝選美,三年一次,也太長了一點,還有一年一次選秀女活動,算是選美的一個補充形式。這一年一次選秀女,主要為挑選宮女,以服侍內宮各位后妃。它挑選的範圍是
內務府所屬三旗一般人家的女子,內務府三旗,即清朝起家時由皇帝自領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內務府三旗所有年滿13歲的女子,都要經過挑選,凡選定的,大部分到宮中做宮女。
在做
宮女期間,如果被皇帝看中,還可升為妃嬪。如果
皇上看不上,須要服役至25歲,然後才能放出宮,可以婚嫁。被選入宮的
秀女,少數被選為妃嬪,那就身價百倍了。但是除個別得到皇帝寵幸,其他也多是久居冷宮,守活寡過日子。多數未被選為妃嬪的秀女,那就是唯恭唯謹待侯后妃等各主人手下,稍不如意,便鞭打責罰,甚至被逼致死的,其悲慘的一生,也是值得憐憫的。在紫禁城內的隆宗門外,坐落一組以慈寧宮為主體的建築群。有人把它稱做紫禁城中的
寡婦院。因為這裡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後、嬪、妃們。
她們當中主要是通過選秀女而入宮的。明清兩代皇帝雖不象唐代“後宮
佳麗三千”,但人數並不算少。皇后、
皇貴妃、
嬪、
妃、
貴人、
常在、
答應等,她們都住在乾清宮兩側的
東西六宮。一旦皇帝駕崩,按祖制她們都要搬到慈寧宮居住。這裡的生活可以說是與歡笑無緣,只有在“紅顏暗老白髮新”的清寡單調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寧宮偶爾也有歡樂,如給皇太后上徽號,冊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萬壽節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只有這時清王朝的
遺孀們濟濟一堂,飲酒作樂。但這樣的活動畢竟一年只有幾天,到了清朝末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這幾天的活動也被迫停止了。有的只是白天接著黑夜,花開花落,年復一年,毫無生機的生活。慈寧宮建築群中的佛堂很多,這些太后、太嬪、太妃們在百無聊賴的守寡期間,焚香禮佛,試圖從那虛無縹緲的佛界中尋求精神安慰和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