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10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敏霞、楊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
- 作者:塗敏霞、楊成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72721
- 定價:128
- 字數:267千字
《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10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敏霞、楊成。
《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10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敏霞、楊成。內容簡介《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是關於廣州青年研究的第八本藍皮書,“廣州藍皮書”系列之一。全...
《廣州藍皮書: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10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敏霞、楊成。內容簡介 《廣州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20)》是關於廣州青年研究的第八本藍皮書,“廣州藍皮書”系列之一。全書由1個總報告、6個分報告、3個專題報告組成。總報告從總體上勾勒了廣州青年就業發展...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共青團廣州市委直屬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全國首創由共青團成立且納入市級公共就業服務的專業機構。中心前身為廣州市青年職業服務中心(成立於1998年),2003年1月27日經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和人社局同意,成立勞動力市場共青團分市場,並將廣州市青年職業服務中心...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協會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協會成立於2016年03月26日,註冊地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76號20F,法定代表人為何丹。經營範圍包括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理論研究,舉辦研討交流活動,為青年就業創業搭建交流平台。(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需經有關部門批准方可開展的活動,須依法經過批准。)
廣州市白雲區青年創業就業協會成立於2021年06月07日,註冊地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鐘落潭鎮五龍崗一龍街3號龍源創意園A棟3樓,法定代表人為馬坷檳。經營範圍包括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委託以及購買服務,各類公益等活動;組織策劃創新創業沙龍、講座等活動;為初創企業提供項目幫扶、政策指導、資金申請等服務;開展大學生創業...
落實促進就業政策,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動“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羊城行動三大工程走在全省前列。辦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推進各級事業單位拿出空缺崗位的一定比例招聘高校畢業生,推動市屬國企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
實施高層次人才鑽石卡制度,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政務服務、子女入學、配偶就業、住房保障等服務,提升高層次人才吸引力。堅持黨政引領,統籌社會力量,通過吸引創新創業項目和資金、舉辦“雙創”培訓、發放青年創業免息貸款等,最佳化青年就業創業環境,激發青年創新創業活力。落實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加強對本土民營企業的扶持...
2021年,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時期是廣州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5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廣東視察,親自為廣東工作定位導航,明確要求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
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南沙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快建設港澳青年創業就業試驗區,推動在南沙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率先享有市民待遇。加快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加強與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聯繫,推動捷運18號線首通段明年6月通車,加快“三高三快”高快速路建設。強化與周邊區域快速交通聯繫,推動南沙港鐵路南沙段明年內建成,...
落實中央和省惠港惠澳政策,以實施“灣區通”工程為抓手,以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推進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在擴大專業資質認定範圍、支持青年就業創業等方面推出更多便利措施。創新口岸管理體制,新開通蓮塘口岸,實施深圳灣口岸24小時通關。積極推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強與...
廣州越秀國際人才中心建成運營,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越秀)正式掛牌,“越青杯”青創大賽影響力不斷提升。培育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2家,越秀商標國際註冊服務中心揭牌運營,構建形成“一處兩庭一中心”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速。搭建智慧財產權特色園區、研發中心、產業專利導航等9類13個運營...
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畫,帶動青年就業創業。積極創建和諧勞動關係。推進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擴大社保覆蓋面。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待遇動態調整機制。落實社會保險擴面征繳責任,推動企業全員足額參保。引導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穩妥推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
推動更高質量就業創業,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0萬人次,幫扶1.6萬名失業人員實現就業,應屆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超過96%。做好“一城一策”工作,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開展“三限房”試點,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促進養老機構服務提質增效,...
爭取設立港澳引才工作站,搭建粵港澳青年項目展示交流平台,吸引優秀人才在海珠就業創業。服務融入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銜接,探索港澳社會保險在海珠區內使用,建立粵港澳跨境社會救助信息系統,開展三地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合作。推進社會工作領域職業資格互認,加強粵港澳社工專業培訓交流,提高大...
金融、物流、生態農業等特色產業,以及青年就業創業、康養、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的合作。對標先進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大力改革商事制度。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市縣兩級同步推進改革事項全覆蓋。深入推進企業準入制度改革。企業開辦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加大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微信+...
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辦全省首個港澳青年之家、港澳青年支援中心,與省人社廳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投入使用,3個基地獲評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廣州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正式運營,5年累計新增友好城區3個,總數達13個;新增外國使領館12個,總數達55個;新設外資項目3572...
建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1+1+9”工作架構,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廣州大學城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節點。建成大學城粵港澳台青創基地示範點、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等7個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入駐團隊近500個。高水平編制《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先導區建設方案》,“南番順跨城通辦”政務服務事項達126...
橫琴自貿區建設的活力與內涵還需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配套尚不完備,產城融合需要提速,對澳門居民和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待增強,亟需推動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在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五是營商環境需進一步最佳化。創業就業及發展機會不充分,人才吸附能力不強,匯聚發展要素能力有限。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在...
就業及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全面貫徹“惠民66條”和“補充17條”政策,2009年財政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占全區一般預算支出比例達74.6%,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制定《黃埔區創業基地管理實施(試行)辦法》,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創造就業崗位7659個,全區失業人員就業率73.94%,上升0.25個百分點;登記失業率2.65%...
廣州之窗商務港加快建設。全區科技企業孵化器51家、眾創空間36家,其中國家級12家,各類創新載體超100萬平方米。建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3個,入駐項目團隊85個。科創要素加速集聚。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61%,比2015年提升1.33個百分點,居全市前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015年的93家增至2020年的...
這是民生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的一年。民生服務展現“花都溫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6%。城鎮新增就業1.7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超萬人。新增各類公辦學位超1.5萬個,其中公辦幼稚園學位8400個,廣雅中學花都校區高中部、廣大附中紫蘭學校國中部、駿威國小三東校區建成使用,雅瑤中學如期回遷,市六中...
優質教育衛生資源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尚未解決,就業、社保等公共服務尚待最佳化,人口老齡化應對措施專業性不強,社會治理和服務水平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仍有一定差距。四是政府作風仍需持續改進。政府系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不足,能力素質和工作作風還不能適應推動高質量發...
惠台利民更有溫度,保障台胞台企合法權益的政策制度、工作機制和服務平台更為完善,直接采認台灣地區專業技術職業資格11項、職業技能資格34項,來閩實習就業創業台灣青年超4萬人。交流交往更趨緊密,宗親、鄉親、姻親和民間信仰“四條紐帶”作用有效發揮,閩台親情鄉情延續工程持續開展,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世界媽祖...
緊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重大發展機遇,出台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畫,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廣州設計之都、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被市納入大灣區重點平台項目。最佳化企業服務,簡化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公證文書,積極推動外資工商登記“無紙化”“零見面”審批。成立港澳和台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新增2個市級港澳台青創...
實施黃花崗科技園擴容提質五年行動,加快建設中科院華南創新大廈、廣東地理信息產業園等重點載體,高標準打造規模超50萬平方米的“廣州創業大街”。加快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和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組建智慧財產權服務聯盟,建設廣州國際智慧財產權總部大廈。加快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建設,集聚數字出版、鑑定...
成功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暨“兩岸四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交通部(小谷圍)“網際網路+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現代產業提質增效。汽車產業發展形勢喜人,廣汽乘用車第二生產線、廣汽菲克新工廠、鞍鋼汽車鋼公司竣工投產,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番禺園區)成功落戶。番禺汽車城形成51萬輛整車產能,實現...
大眾就業充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新增幼稚園和中國小公辦教育學位約2萬個,2020年總體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公共安全體系不斷完善,社會整體穩定發展。 ——文明法治邁出新步伐。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學民主決策制度...
自2003年開始,共青團中央聯合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簡稱西部計畫),每年面向普通高等學校招募一定數量的應屆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地區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志願服務,鼓勵和支持服務期滿志願者紮根當地就業創業。
(六)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全民共享發展新成果 今年各級財政安排民生支出358.7億元,增長6%。紮實辦好省、市十件民生實事和民生“微實事”,把民眾急難愁盼問題一個個解決好,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父老鄉親。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支持中小微企業發揮就業主渠道作用,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