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板塊相向運動形成的,大洋板塊相對於大陸板塊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運動時,大洋板塊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就形成了海溝,同時在大陸部分容易形成海岸山脈,或在近海形成島弧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島弧鏈
- 年代:40年代
- 時間:1950年
- 國家:美國
形成,美國的三大島弧鏈,
形成
板塊板塊相向運動形成的,大洋板塊相對於大陸板塊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運動時,大洋板塊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就形成了海溝,同時在大陸部分容易形成海岸山脈,或在近海形成島弧鏈。例如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和亞-歐大陸東部的島弧鏈,在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脈。
美國的三大島弧鏈
島鏈一詞最初源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二戰之後為了扼殺、封鎖當時的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島群的戰略地理位置而提出來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國首先提出了對亞洲國家實施“東方弧線”的新月形封鎖戰略。於是,1950年1月12日,美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宣布:“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防禦圈是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琉球到菲律賓。”1951年1月4日,美國務院顧問約翰·福斯特·杜勒斯說:“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防務範圍應是日本、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澳大利亞這條近海島嶼鏈。”在1952年,同菲律賓、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及同日本締結了安全條約。1953年同韓國簽訂了一項安全條約,1954年還與菲律賓簽訂了馬尼拉條約。”又說:“促成這條約的考慮同樣地促成了同中華民國的安全條約的締結。中國台灣地區所占有的領土(台灣島)構成了太平洋西邊緣上所謂‘島嶼鎖鏈’中的重要的環節。”以上十分清楚地看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其亞太附庸國的目的是通過互相勾結,加緊在亞太地區建立多道防禦圈和眾多的軍事基地,作為其遏制、攻防和封殺以蘇中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國家的依託堡壘。
當時,美國為了對部分亞洲國家實施戰略封鎖,在亞太地區部署了強大的海空軍兵力。最初,美國海軍基地體系只在太平洋地區形成三大基地網雛形:第一線基地網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區,北起阿拉斯加,經西太平洋島嶼鎖鏈、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組成對社會主義國家基地包圍圈的“東方弧線”。第二線基地網,位於太平洋中、南部地區。第三線基地網,位於美國西海岸至巴拿馬運河一線,組成亞洲戰場的後方基地網。可以說,這些基地體系的建立,進一步形成了島嶼鎖鏈的基地配置,加速構成了對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封鎖與包圍。
很快,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包圍圈,便構成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南韓、台灣、越南;第二道防線是日本、沖繩、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第三道防線是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三道防線中的第一、第二道防線基本上是指現今的“第一島鏈”,而第三道防線則為目前的“第二島鏈”。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島鏈的軍事地理環境:
按照美國的戰略部署,第一島鏈是其扼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道“絞索”。該島鏈內的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至日本群島,主要是針對前蘇聯太平洋地區的;而日本的九州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至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則主要是包圍中國的。阿留申群島位於太平洋北部,是一條分隔白令海和太平洋的弧形島鏈,屬美國阿拉斯加州。該群島由14個較大島嶼和眾多小島、礁岩組成,長約1700公里,多數大島上有適宜艦船停泊的港灣。群島中有多條溝通太平洋和白令海的通道。馬納拉斯卡島的荷蘭港是阿留申群島中的不凍天然深水良港,可停靠大中型艦船。美軍在不少島上建有基地、海軍航空站,預警雷達站及地下核試驗場等。
千島群島為俄羅斯在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島群,位於勘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西臨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為鄂霍次克海的東南屏障,扼鄂霍次克與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全長1200公里,由兩列大、小千島群島組成,中間有多條海峽。島弧一側為千島海溝,最深處為10542米。群島中以擇捉島最大,面積3139平方公里,有海灣10餘處,均可停泊大型艦船。俄羅斯在幾個島分別建有機場或潛艇基地。
日本群島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及附近小島組成。日本群島西、北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宗谷海峽、鄂霍次克海同中國、韓國、朝鮮、俄羅斯相望,東臨太平洋;扼控日本海與太平洋間的咽喉,戰略地位重要。自東北向西南呈弧形延伸,外臨深海溝。島上山脈縱橫,河谷交錯,平原相間。日本群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約有活火山80座。日本群島臨太平洋一側岸線曲折,多海灣和良港。沿日本海一側,岸線平直,少良港。
琉球群島位於日本九州島與中國台灣島之間,東臨太平洋,西瀕東海。距中國大陸沿岸約445—704公里,為扼控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戰略要地。琉球群島由大隅群島、吐噶喇列島、奄美群島和沖繩群島,先島群島等島群組成,呈東北—西南弧狀布列,蜿蜓1000餘公里,總面積460O平方公里。其中沖繩島面積最大,為琉球群島的主島,面積1176平方公里。該群島各島多珊瑚礁海岸,岸線曲折,多港灣,但大、中型港口較少。群島中多海峽、水道,主要有大隅海峽和宮古水道等,是聯繫東海與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每年7-9月盛行熱帶風暴,先島群島附近時有龍捲風發生。
菲律賓群島由7100多個島嶼組成,南北排列,綿延1800餘公里,面積約29.97萬平方公里。該群島位於東南亞東部,北隔巴士海峽與台灣島遙對;西瀕南海,與東沙、中沙、南沙群島隔海相望,西南和南隔蘇祿海、蘇拉威西海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相對,東臨太平洋。該群島扼東亞和南亞間海、空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賓群島島嶼間多淺海,海峽縱橫,其中巴林塘海峽為交通要衝。大部分島多山地。群島中有活火山10餘座。該群島海岸曲折,多港灣。
印度尼西亞群島由大小約三千多個島嶼組成,海岸線長約三萬五千公里,面積約190.4萬平方公里。該群島跨赤道兩側,地處亞澳大陸之間,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扼兩洋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群島內海域、海峽和島嶼相間。群島間的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和望加錫海峽均為海上咽喉要道。各島以山地、丘陵為主。間以高原、盆地和平原。
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島鏈的軍事地理環境:
第二島鏈北起日本列島,經小笠原群島、硫黃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延至哈馬黑拉馬等島群。小笠原群島屬於日本,位於日本本州島與馬里亞納群島之間,伊豆諸島偏東約324海里處。由97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04平方公里。該群島大部分為岩石地層,海岸岩壁高聳,懸崖直立,多絕壁。沿岸多珊瑚,附近多孤岩和暗礁,岸線曲折,少良港。
硫黃列島屬於日本,位於小笠原群島與馬里亞納群島之間。由北硫黃島、硫黃島和南硫黃島組成,面積25平方公里。硫黃島是主島,位於列島中部,北距東京約1223公里,面積約21平方公里。該列島均為火山島,多熔岩。硫黃列島對維護日本東南海上航線暢通,確保其石油、煤炭、礦石等戰略物資的進口具有重要意義,是日本海上防線的前進據點和戰略要地。
馬里亞納群島為美國在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的一個島群,群島東距夏威夷群島2850海里,西距菲律賓1300海里。群島包括關島及北馬里亞納群島,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該群島地處亞洲大陸至澳大利亞大陸航線的中途,是美洲通往西太平洋的海空交通樞紐,戰略地位重要。關島是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大、最南端的島嶼,現為美國領地及海、空軍基地。北馬里亞納諸島由內塞班、提尼安和羅塔島等16個主要火山島及附近一些珊瑚島礁組成,南北延伸約720公里。各島主要由火山岩構成,面積小,地勢高,坡度大。該群島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每年6—10月為颱風季節,7—10月最多,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
美國便是利用這些島鏈進行戰略封鎖及軍事威脅。美國在二戰期間及之後,趁機強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島嶼,並逐步將其勢力擴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國家的領海和領土;同時大力加強在島鏈上的有關國家或地區軍事設施建設,擴建海空軍基地,加速構建軍事包圍體系。此外,美還加緊拼湊“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簽訂各種條約,建立軍事同盟,增加駐兵數量,加緊島鏈的封鎖力度和對各國的遏壓態勢。多年來,美一直在積極尋求新的前進基地和後方支援基地,不斷充實太平洋的基地帶;同時加強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力圖使得海上軍事遏制、封鎖的態勢對其更為有利,使亞太各國的海上戰略態勢更為嚴峻。
目前,美軍建立的基地帶主要有3條:第一條,北起韓國、日本群島,經琉球群島至東南亞的基地網,形成美軍“前沿基地”帶;第二條,北起小笠原群島,經硫黃列島至馬里亞納群島的基地網,形成美軍“戰略預備基地”帶;第三條,北起阿留申群島,經中途島至夏威夷群島。這3條基地帶控制著西太平洋地區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海峽、航道、海域和島嶼,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霸權政策的多座橋頭堡,對我國的海上安全和實現祖國統一構成了嚴重威脅。
至20世紀80年代,美軍在第一、二“島鏈”上的基地網主要由3個基地群組成:東北亞基地群、東南亞基地群和關島基地群;其中,東北亞基地群是由日本橫須賀為核心,包括日本本土、沖繩島和韓國的30餘個海、空軍基地組成,該基地群數量多、規模大,不僅是美海、空軍兵力主要的戰略集結和出發地,而且也是其在西太平洋的後勤供應和維修中心,控制著宗谷、津輕、朝鮮3個重要海峽,是“島嶼鎖鏈”的首要環節;由此,既可支援朝鮮半島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戰。東南亞基地群由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10餘個海、空軍基地組成;原以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為核心,美軍全面撤出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後,現已經取得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基地的使用權。
該基地群是美軍在“第一島鏈”基地網的南翼,是美軍在中南半島作戰活動的重要依託,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戰略物資轉運站及第七艦隊在東南亞最大的後勤基地和維修中心;扼守著從西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主要海上通道,既可支援東南亞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戰。關島基地群由關島的阿普拉港海軍基地、安德森空軍基地和阿根納海軍航空站等組成,該基地群地處“第一島鏈”基地網的中後方,是美軍西太平洋基地網中的戰略預備基地,也是主要的後勤補給和整休基地。美軍計畫從2000年起在阿普拉港配備3艘核潛艇,以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核打擊能力;同時美軍已在關島的空軍基地部署了巡航飛彈,這是美國巡航飛彈首次部署在美國大陸以外,使美國轟炸機能在12小時以內襲擊亞太地區的任何地方。
“第一、第二島鏈”上美海、空軍基地的主要特點是:規模宏大、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採取多層次配置的點線結合,布局比較合理;控制戰略要點,扼守海上咽喉要道,並能相互支援。戰時很可能聯合其他國家或地區,使用有關海峽、通道扼守、圍堵、控制島鏈;並使之成為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作戰的重要依託。
當時,美國為了對部分亞洲國家實施戰略封鎖,在亞太地區部署了強大的海空軍兵力。最初,美國海軍基地體系只在太平洋地區形成三大基地網雛形:第一線基地網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區,北起阿拉斯加,經西太平洋島嶼鎖鏈、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組成對社會主義國家基地包圍圈的“東方弧線”。第二線基地網,位於太平洋中、南部地區。第三線基地網,位於美國西海岸至巴拿馬運河一線,組成亞洲戰場的後方基地網。可以說,這些基地體系的建立,進一步形成了島嶼鎖鏈的基地配置,加速構成了對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封鎖與包圍。
很快,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包圍圈,便構成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南韓、台灣、越南;第二道防線是日本、沖繩、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第三道防線是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三道防線中的第一、第二道防線基本上是指現今的“第一島鏈”,而第三道防線則為目前的“第二島鏈”。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島鏈的軍事地理環境:
按照美國的戰略部署,第一島鏈是其扼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道“絞索”。該島鏈內的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至日本群島,主要是針對前蘇聯太平洋地區的;而日本的九州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至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則主要是包圍中國的。阿留申群島位於太平洋北部,是一條分隔白令海和太平洋的弧形島鏈,屬美國阿拉斯加州。該群島由14個較大島嶼和眾多小島、礁岩組成,長約1700公里,多數大島上有適宜艦船停泊的港灣。群島中有多條溝通太平洋和白令海的通道。馬納拉斯卡島的荷蘭港是阿留申群島中的不凍天然深水良港,可停靠大中型艦船。美軍在不少島上建有基地、海軍航空站,預警雷達站及地下核試驗場等。
千島群島為俄羅斯在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島群,位於勘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西臨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為鄂霍次克海的東南屏障,扼鄂霍次克與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全長1200公里,由兩列大、小千島群島組成,中間有多條海峽。島弧一側為千島海溝,最深處為10542米。群島中以擇捉島最大,面積3139平方公里,有海灣10餘處,均可停泊大型艦船。俄羅斯在幾個島分別建有機場或潛艇基地。
日本群島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及附近小島組成。日本群島西、北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宗谷海峽、鄂霍次克海同中國、韓國、朝鮮、俄羅斯相望,東臨太平洋;扼控日本海與太平洋間的咽喉,戰略地位重要。自東北向西南呈弧形延伸,外臨深海溝。島上山脈縱橫,河谷交錯,平原相間。日本群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約有活火山80座。日本群島臨太平洋一側岸線曲折,多海灣和良港。沿日本海一側,岸線平直,少良港。
琉球群島位於日本九州島與中國台灣島之間,東臨太平洋,西瀕東海。距中國大陸沿岸約445—704公里,為扼控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戰略要地。琉球群島由大隅群島、吐噶喇列島、奄美群島和沖繩群島,先島群島等島群組成,呈東北—西南弧狀布列,蜿蜓1000餘公里,總面積460O平方公里。其中沖繩島面積最大,為琉球群島的主島,面積1176平方公里。該群島各島多珊瑚礁海岸,岸線曲折,多港灣,但大、中型港口較少。群島中多海峽、水道,主要有大隅海峽和宮古水道等,是聯繫東海與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每年7-9月盛行熱帶風暴,先島群島附近時有龍捲風發生。
菲律賓群島由7100多個島嶼組成,南北排列,綿延1800餘公里,面積約29.97萬平方公里。該群島位於東南亞東部,北隔巴士海峽與台灣島遙對;西瀕南海,與東沙、中沙、南沙群島隔海相望,西南和南隔蘇祿海、蘇拉威西海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相對,東臨太平洋。該群島扼東亞和南亞間海、空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賓群島島嶼間多淺海,海峽縱橫,其中巴林塘海峽為交通要衝。大部分島多山地。群島中有活火山10餘座。該群島海岸曲折,多港灣。
印度尼西亞群島由大小約三千多個島嶼組成,海岸線長約三萬五千公里,面積約190.4萬平方公里。該群島跨赤道兩側,地處亞澳大陸之間,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扼兩洋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群島內海域、海峽和島嶼相間。群島間的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和望加錫海峽均為海上咽喉要道。各島以山地、丘陵為主。間以高原、盆地和平原。
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島鏈的軍事地理環境:
第二島鏈北起日本列島,經小笠原群島、硫黃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延至哈馬黑拉馬等島群。小笠原群島屬於日本,位於日本本州島與馬里亞納群島之間,伊豆諸島偏東約324海里處。由97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04平方公里。該群島大部分為岩石地層,海岸岩壁高聳,懸崖直立,多絕壁。沿岸多珊瑚,附近多孤岩和暗礁,岸線曲折,少良港。
硫黃列島屬於日本,位於小笠原群島與馬里亞納群島之間。由北硫黃島、硫黃島和南硫黃島組成,面積25平方公里。硫黃島是主島,位於列島中部,北距東京約1223公里,面積約21平方公里。該列島均為火山島,多熔岩。硫黃列島對維護日本東南海上航線暢通,確保其石油、煤炭、礦石等戰略物資的進口具有重要意義,是日本海上防線的前進據點和戰略要地。
馬里亞納群島為美國在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的一個島群,群島東距夏威夷群島2850海里,西距菲律賓1300海里。群島包括關島及北馬里亞納群島,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該群島地處亞洲大陸至澳大利亞大陸航線的中途,是美洲通往西太平洋的海空交通樞紐,戰略地位重要。關島是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大、最南端的島嶼,現為美國領地及海、空軍基地。北馬里亞納諸島由內塞班、提尼安和羅塔島等16個主要火山島及附近一些珊瑚島礁組成,南北延伸約720公里。各島主要由火山岩構成,面積小,地勢高,坡度大。該群島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每年6—10月為颱風季節,7—10月最多,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
美國便是利用這些島鏈進行戰略封鎖及軍事威脅。美國在二戰期間及之後,趁機強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島嶼,並逐步將其勢力擴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國家的領海和領土;同時大力加強在島鏈上的有關國家或地區軍事設施建設,擴建海空軍基地,加速構建軍事包圍體系。此外,美還加緊拼湊“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簽訂各種條約,建立軍事同盟,增加駐兵數量,加緊島鏈的封鎖力度和對各國的遏壓態勢。多年來,美一直在積極尋求新的前進基地和後方支援基地,不斷充實太平洋的基地帶;同時加強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力圖使得海上軍事遏制、封鎖的態勢對其更為有利,使亞太各國的海上戰略態勢更為嚴峻。
目前,美軍建立的基地帶主要有3條:第一條,北起韓國、日本群島,經琉球群島至東南亞的基地網,形成美軍“前沿基地”帶;第二條,北起小笠原群島,經硫黃列島至馬里亞納群島的基地網,形成美軍“戰略預備基地”帶;第三條,北起阿留申群島,經中途島至夏威夷群島。這3條基地帶控制著西太平洋地區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海峽、航道、海域和島嶼,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霸權政策的多座橋頭堡,對我國的海上安全和實現祖國統一構成了嚴重威脅。
至20世紀80年代,美軍在第一、二“島鏈”上的基地網主要由3個基地群組成:東北亞基地群、東南亞基地群和關島基地群;其中,東北亞基地群是由日本橫須賀為核心,包括日本本土、沖繩島和韓國的30餘個海、空軍基地組成,該基地群數量多、規模大,不僅是美海、空軍兵力主要的戰略集結和出發地,而且也是其在西太平洋的後勤供應和維修中心,控制著宗谷、津輕、朝鮮3個重要海峽,是“島嶼鎖鏈”的首要環節;由此,既可支援朝鮮半島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戰。東南亞基地群由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10餘個海、空軍基地組成;原以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為核心,美軍全面撤出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後,現已經取得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基地的使用權。
該基地群是美軍在“第一島鏈”基地網的南翼,是美軍在中南半島作戰活動的重要依託,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戰略物資轉運站及第七艦隊在東南亞最大的後勤基地和維修中心;扼守著從西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主要海上通道,既可支援東南亞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戰。關島基地群由關島的阿普拉港海軍基地、安德森空軍基地和阿根納海軍航空站等組成,該基地群地處“第一島鏈”基地網的中後方,是美軍西太平洋基地網中的戰略預備基地,也是主要的後勤補給和整休基地。美軍計畫從2000年起在阿普拉港配備3艘核潛艇,以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核打擊能力;同時美軍已在關島的空軍基地部署了巡航飛彈,這是美國巡航飛彈首次部署在美國大陸以外,使美國轟炸機能在12小時以內襲擊亞太地區的任何地方。
“第一、第二島鏈”上美海、空軍基地的主要特點是:規模宏大、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現代化程度高;採取多層次配置的點線結合,布局比較合理;控制戰略要點,扼守海上咽喉要道,並能相互支援。戰時很可能聯合其他國家或地區,使用有關海峽、通道扼守、圍堵、控制島鏈;並使之成為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作戰的重要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