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建設生態省的決議

2003年9月26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建設生態省的決議
  • 頒布單位:山東省人大常委會
  • 頒布時間:2003.09.26
  • 實施時間:2003.09.26
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於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情況匯報》,對省政府提交的議案進行了認真審議。會議認為,建設生態省是我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的重要戰略舉措,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合乎省情,順應民心,意義重大而深遠。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全省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迅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為建設生態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全省人民要在省委的領導下,緊緊抓住本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努力把我省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生態省。為此,特作決議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建設生態省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建設生態省,就是要緊緊圍繞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和規範全省的經濟社會活動,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不僅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關係人民民眾長遠的根本的利益。建設生態省,反映了我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和時代特徵,必將有力地促進循環型社會的建立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推動經濟成長方式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更好地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全面發展的後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生態省的核心。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建設生態省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戰略意義,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統一思想,遵循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正確處理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係,努力創造一流的生態環境,保證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廣泛開展各類創建活動和生態公益活動,不斷增強全民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大力營造全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科學規劃,明確建設生態省的目標任務。建設生態省是一項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戰略任務,省人民政府要科學編制和組織實施《山東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明確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目標任務,建立符合國家規定和我省實際的指標評價體系,正確把握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功能區劃的關係,依靠科技進步,抓住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循環經濟三大重點和結構調整、水資源最佳化配置、國土綠化;污染防治四個關鍵環節,積極推進生態建設產業化、經營管理市場化、城鄉環境生態化,爭取早日在全省形成遵循循環經濟理念的生態經濟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體系、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體系、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安全體系、體現現代文明的生態文化體系,增強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生態省要與我省新一輪經濟大發展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有機地統一起來,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各地要根據《綱要》,從當地實際出發,編制本地區的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有效推進,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開展創建生態市、生態縣和環境優美鄉鎮活動,大力推廣典型。
三、突出重點,做好建設生態省的各項工作。建設生態省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最佳化生產力區域布局,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實現半島城市群的崛起。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先進的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提升我省農業的優勢地位。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快城鎮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展區域、流域污染綜合防治,建立污染防治的長效管理機制,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建設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和生態示範區。建立完善的水資源支撐體系、功能齊全的林業生態體系、規範的綠色礦產資源開發體系和有效的海洋資源環境保護體系,建立生態保護預警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要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各地都要從實際出發,每年集中解決一些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力戒空談和形式主義。
四、創新發展思路,建立建設生態省的有效保障機制。建設生態省是一項嶄新的事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探索和創新。要加強生態環境法制建設,完善有關地方性法規,堅持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公正司法,堅決制止和查處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各級政府每年要向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山東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的貫徹實施情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依法加強對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的監督。要建立健全建設生態省的領導負責制、任期目標責任制、監督考核制和責任追究制,層層落實領導責任。要實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綜合決策,加強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巨觀調控,形成政府負總責、各部門分工負責、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社會廣泛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各級政府要把生態省建設資金列入本級預算,並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長。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多元投入、社會參與的投融資機制。建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的價格體系,依靠價格機制引導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加強科技創新,組織力量開展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鼓勵優先發展符合生態要求的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擴大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吸收和借鑑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秀成果,加快生態省建設步伐。
全省人民要在省委的領導下,同心協力,奮發圖強,積極投入和支持建設生態省的宏偉事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