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保險市場化交易模式及最佳化研究

專利保險市場化交易模式及最佳化研究

《專利保險市場化交易模式及最佳化研究》是依託南京理工大學,由林小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專利保險市場化交易模式及最佳化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林小愛
  • 依託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專利保險可有效降解技術專利化與專利產業化的高風險,促進技術創新,在已開發國家已實現盈利,上述風險是制約企業創新主動性的關鍵瓶頸之一。今年2月北京、鎮江等八城市開展專利保險試點,其運行機制與條款存在商榷之處,而且,國內專利保險市場化的基礎薄弱,其研究嚴重滯後。本項目通過比較分析專利保險與有形財產險的市場化差異與特殊性、已開發國家專利保險市場化、以及不同類型專利保險市場化的差異性需求,針對我國專利保險市場化滯後原因以及潛在危機,結合國際著名的智慧財產權保險公司與國內專利保險試點城市實證調查與個案分析,建立博弈論模型,最佳化設計我國專利保險市場化的交易模式與交易機制;構建投標報價模型,引入承保前公開招標制,招攬承保業務,使得專利保險外部性的內部化,避免市場價格扭曲;基於一級密封承保費用的招標方式,採用中標機率函式和報價函式分析專利保險投保承保招標中被保險人的最佳化策略,促進推廣專利保險市場化。

結題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專利價值愈發彰顯,專利風險隨之日益加劇,這無形中亟需新型商業模式“專利保險”的縱深發展,以防範與分散潛在的專利風險,促進專利價值的保值與增值。研究表明,專利保險的發展需要依託許專利交易拓展等方可實現其順利發展,而後者目前發展受到局限。因此,本項目已經取得的研究主要如下。 其一,專利交易是指將專利以有償方式在不同經濟主體間轉移,其表現為交易主體與客體、高難度與高風險及濃厚的政策傾向性等顯著特殊性。針對不同的專利交易模式,分別於初級階段、成長階段與成熟階段,相應實現專利使用、專利經營與專利資本化三種最佳化組合模式。而我國當前專利交易運營模式的關鍵因素決定選擇複合式交易模式成為歷史必然。 其二,準公益性專利交易是指兼顧營利性與公益性等雙重效果的專利交易行為。較公益性與營利性這兩種專利交易方式,準公益性專利交易在其宗旨、資金來源、機構性質、收費方式、評價方式及其評價指標與協調難易程度等方面具有特殊之處。準公益性專利交易兼具優勢與劣勢,本研究以交易費用理論與利益平衡理論為創設準公益性專利交易機制的制度基礎,構建線性無中間環節的市場流通模式。 其三,專利保險,系屬商業保險範疇,根據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雙方契約約定,將專利作為保險標的,投保人向保險人交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所承保的專利發生契約約定情形時承擔賠償責任的保險方式。與其他保險產品相比,專利保險在保險標的、承保範圍、業務開展前提、保險程式及時空限制等方面具有獨特性,不同類型的專利保險也各有特色。然而,任何制度都難免隱含著自身的缺陷,專利保險同樣也是優缺點兼備,深刻地認識到專利保險的特殊性以及優缺點,是高效地開展該業務的重要前提與保證。 美國、日本、英國、瑞士、歐盟等已開發國家或地區的專利保險機制各有特色,然而,由於專利保險機制的消極作用亟需克服,同時面臨著發展瓶頸,甚至存在被濫用的格局,至少需要國家專利戰略保障、專利防禦聯盟戰略、專利訴訟互助保險戰略等三大戰略管理措施積極應對不良情勢。 已開發國家或地區專利保險的經驗值得引以為鑑,我國開展該險種已證實具有可行性與必要性,隨著專利保險市場多元組織體系日益健全,我國不妨首先擬設自願性的專利申請保險與專利侵權責任保險,儘量採取低廉保費的政策,在前期階段採取公共資金資助或稅收優惠政策,逐步擴大試點工作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