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

夷夏

夷夏(yí xià)

1.夷狄與華夏的並稱。古代常以指中國境內的各族人民。

2.指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夷夏
  • 拼音:yí xià
  • 解釋1:夷狄與華夏的並稱
  • 解釋2:指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
不同時期的“夷”,夷夏觀念,詞義,詞源,華夷之辨,

不同時期的“夷”

,又稱東夷,東夷並非民族概念,而是對生活在東方的不同民族的統稱,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種族、傳統和起源。東夷不同時期指不同群體,所指代的概念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變化而屢屢變化。即早期東夷與之後的東夷所指的群體有所區別。早期東夷中有許多部族屬於華夏族群。比如東夷的首領少昊,秦人的祖先伯益。
夷最早是伏羲氏後裔的一個部落族群,是華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夏朝、商朝時期東夷是華夏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分布於黃河流域下游。
周朝時的東夷則變成古華夏民族對東方非華夏民族的泛稱,其中又往往與古代的東夷混用,《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到了周朝,肅慎也被歸入東夷的範圍。
秦漢之後,東夷的指代發生重大變化,《後漢書》把高句麗,箕子朝鮮朝鮮,韓國,日本等稱為東夷。逐漸出現“夷夏觀念”。

夷夏觀念

夷夏觀念,夷,原指中國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後泛指外國;這有尊中國貶外國之意,古代國人自認為居龜背中心,其他國家稱狄蠻夷居龜殼邊緣的荒蠻之地,理論依據是五行學說的中央戊己土。夏,華夏,指中國。是漢武帝建立漢文化圈後,也就是其他民族都向漢族學習,(包括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明滅亡後崇禎這個年號在朝鮮還用了好幾百年,可見受華夏文化的影響多大),所以產生了優越感,以天朝自居。比較歧視其他民族,就是夷夏觀念。

詞義

中國,又以“華夏”、“皇漢”、“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等的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這裡的說法,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漢服的禮儀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漢語以及禮樂衣冠是中國的特徵,後逐漸帶有王朝統治正統性的意義。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在漢人心目中,其直接統治地區是為中國本土,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四夷必須臣服中國。滿清征服中國以來,傳統中華帝國作為天下中心,中國優於四夷的默認就漸漸被打破了。
夷夏之辯夷夏之辯

詞源

根據商朝皇族實錄顯示“中國”是忠愛國家比干取心,中國發音以河洛語發音為忠國.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詩經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孟子》記載了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都城之意。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孝武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漢朝以來,“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正統而自稱“中國”。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誌稱號。但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國父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英文稱“China”,才首次成為近代廣泛使用的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簡稱“中國”,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華夷之辨

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區辨華夏蠻夷。《尚書·大禹謨》記載大禹治水後,“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四夷是“東曰、西曰、南曰、北曰”(《禮記王制》)。
華夷之辨往往被理解為華夏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種族國家則較落後,是蠻族、化外之民。中國皇帝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關係,其首領最多只能稱為。中國之外的地域,依方位分為“四夷”,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齊桓公宰相管仲倡“尊王攘夷”,孔子褒揚他,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孔子又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強調夷狄即使有國君,但不明禮義,還不如諸夏即便國君亡了,但仍保有禮義。孔子作春秋大義,提倡華夷之辨,不強調以種族為標準,而以文化作量度。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褒揚而進之。
遺民呂留良著書道;“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華之與夷,乃人與物之分界,此乃域中第一義。”清朝皇帝雍正帝著《大義覺迷錄》,駁斥呂留良的華夷之分:“且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荊楚獫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乎聖德乎!”又引用《尚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雖然就字面上而言,華夷之辨主要以文化禮儀的有無為標準,但因為各民族文化皆不相同,何謂文化禮儀難有客觀標準,而就漢字典籍上的記載來看,華夷之辨區分的主要標準可能是以中華思想的有無,或是對中華文化的友善度為標準。這種思想在日本朝鮮大為發展,日本在7世紀時就視己為華夏,視百濟高句麗新羅等朝鮮為“夷人”,在13世紀視自己為天下神州,說中國在崖山南宋滅亡)後再無中國,同樣,朝鮮人視日本為“禽獸之國”,稱自己為小中華,對中原王朝實行事大主義越南也自稱“中夏”,多次出兵攻打不朝貢越南之寮國高棉
中華世界重衣冠禮儀,《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為聖人。衣冠、禮儀往往用來代指文明。華夏文明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周邊國家接受中華思想,又常自稱“華夏”、“中國”,這被稱為小中華思想。中國和這些周邊國家和地區合稱為中華世界。由於中華世界為儒家社會,儒家文化是社會的主流文化,因此這些地區又稱儒家文化圈,又因使用漢字而稱為漢字文化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