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建設肇始,造像發源,晚唐造像,北宋造像,五山造像,石刻分布,石刻分布,寶頂石刻,南山石刻,北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門山石刻,文化價值,世界遺產,石窟藝術,藝術價值,文物修復,保護現狀,佛頭遭盜割,佛頭現身文強家,修復工作,法律護守,參觀需知,旅遊路線,門票價格,門票減、免對象,門票有效期,講解服務,開放時間,
歷史沿革 建設肇始 大足縣 ,建於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隸屬昌州。公元885年(唐光啟元年),昌州由靜南縣遷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地。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這近400年間完成。
現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為鑿於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後200多年間僅新開鑿
聖水寺 摩崖造像一處。這兩處初、中唐造像總共不過20龕。直到公元885年
昌州 遷治大足後,摩崖造像方漸
大興 。
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
昌州 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
節度使 韋君靖,在縣城北龍崗山(今北山)建設"糧貯10年,兵屯數萬"的永昌寨的同時,首先在北山鑿造佛像。此後,州、縣官吏和當地仕紳、平民、僧尼等相繼效法,直到公元907~965年間(時為五代十國時期。四川為蜀國,史稱前蜀、後蜀)營造佛像不斷,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個造像高潮。
造像發源 源於古印度的
石窟藝術 自公元三世紀傳入中國後,分別於公元五世紀和七世紀前後(魏晉至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紀中葉(唐天寶之後)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石窟藝術建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
晚唐造像 自公元892—1252年的360年間(晚唐景福至南宋淳佑年間),大足先後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4處,造像數量占大足石刻總數的80%左右。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公元892年晚唐景福元年外,其餘均為公元1082—1252年北宋元豐至南宋淳佑的170餘年間建成。
公元十三世紀末葉南宋晚期,因戰亂石刻造像中斷。至十五世紀末明代永樂年間,摩崖造像方漸復甦,一直延及晚清。公元十五世紀初至十九世紀末(明、清兩代)的500年間共有摩崖造像39處,其中雖不乏佳品,但多為小型造像區,造像數量也不足今大足石刻造像總數的20%。
北宋造像 公元965—1077年的百餘年間(北宋乾德至熙寧年間),摩崖造像停滯,至今全縣未發現一龕當時的紀年造像。此時寺院內供養石刻圓雕造像興起。今有遺蹟可尋或有文可征者,縣東有
大鐘寺 ,縣西有
石壁寺 ,縣北有延恩寺等多處。至本世紀80年代,僅大鐘寺一處,就出土佛教圓雕紀年造像100多件。
公元1078~1173年(北宋後期的元豐至南宋初期的紹興、乾道年間),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二個高潮。自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大莊園主嚴遜舍地開鑿石篆山釋、道、儒"三教"造像區起,縣境內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後開鑿出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2處。南山、石門山造像區和北山
多寶塔 均於此間建成。始鑿於公元892年的北山造像區,歷時250多年,亦至公元1146年南宋紹興十六年建成。
公元1174~1252年的70餘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時稱"六代祖師傳密印"的大足僧人趙智鳳,承持晚唐
川西 柳本尊創立的佛教密宗教派,於寶頂山傳教。他以弘揚佛法為主旨,清苦70餘年,四方募化鑿造佛像近萬尊,建成了中國佛教密宗史上唯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場,使大足石刻造像達到鼎盛。其間縣境其他處造像基本停滯。四方道俗雲集趙智鳳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寶頂山競技獻藝。寶頂山成為中國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
五山造像 公元十三世紀末和十七世紀中葉,大足曾兩度遭受兵燹。"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寶頂山聖壽寺兩次焚毀、兩度重修外,摩崖造像一直保存完好。
“五山”摩崖造像建成後,除世俗裝絢、培修外,直到十九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年,當地民眾才在造像區旁增刻觀音、
山神 、天公地母等少數幾個小龕。現基本上保持了唐、宋時期造像的規模和風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一直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簡稱"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國
石窟藝術 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間中國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興盛於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
餘緒 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
“五山”摩崖造像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以集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異於前期石窟。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間中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
石刻分布 石刻分布 以大足區、
潼南區 、
璧山區 、
銅梁 區為範圍,大足區是重慶市市轄區,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
五金之鄉 ”,全國首批甲級開放區,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區,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大足區區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縣內102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75處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市級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縣級有峰山寺等66處。造像1030龕(窟),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余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歷史人物、供養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頌偈、題記10萬餘字。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極個別陰線刻。
寶頂石刻 寶頂山 位於大足區
龍崗街道 東北15千米處,海拔527.83米。
寶頂山摩崖造像 始鑿於南宋年間,四周2.5千米內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
小佛灣造像 。以大足大佛灣為主體,小佛灣次之,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餘幅,以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等最為著名。
寶頂大佛灣處有川東古剎聖壽寺,創建於南宋。廟宇巍峨,雕梁滿目,坐落於勢峻秀、環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側南岩為萬歲樓,是一座造型別致的二層飛檐翹角樓閣。
寶頂石刻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
趙智鳳 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歷時70餘年,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範圍面積7.93公頃,一般保護範圍面積37.14公頃,
建設控制地帶 面積53.30公頃。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現存山門、
天王殿 、帝釋殿、
大雄殿 、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迦涅槃聖跡圖、
九龍浴太子 、孔雀明王經變相、
毗盧洞 、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 、六耗圖、地獄變相、
柳本尊 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
圓覺洞 、柳本尊正覺像等。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台,高2.31.東西寬16.50、進深7.90米。壇台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七佛龕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
南山石刻 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大足區城東南方向
五華 里處。山頂上原有道觀,名
玉皇觀 。南山石刻造像緣起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屬道教造像。明清兩代稍有增補。
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宣布,
南山摩崖石刻 屬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重慶恢復直轄市以後,又被重慶評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處摩崖造像一共有十五龕造像。作品都以道家作品為主是南山石刻的一大特點。
北山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和寶頂山石刻同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於大足區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
大佛灣 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觀音坡、營盤坡、佛耳岩、
北塔寺 共五處。長達500多米。岩高約7米,沿崖造像。從南到北形狀若新月,龕窟如蜂房。造像5000餘尊。造像細膩精美,技藝嫻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淺小龕窟殘毀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北山,古名
龍崗山 ,距大足區城龍崗街道北1.5千米,海拔545.5米。北山綠樹環繞,山頂有一傾斜白塔,塔下有兩座大佛。北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範圍面積7.62公頃,一般保護範圍面積21.82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8.15公頃。北山佛灣摩崖造像,開鑿於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7~10米。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1~100號為南段,101~290號為北段)。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
經幢 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中頁(晚唐、
五代 、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公元九世紀末的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類型,以
觀音 及觀音、地藏合龕和
阿彌陀佛 脅侍觀音、地藏居多。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第9號
千手觀音 龕、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第51號三世佛龕、第52號阿彌陀佛龕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
西方三聖 ”、“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觀”及伎樂天人、
樓台亭閣 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
中國石窟 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十世紀中葉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造像題材有18種,出現了藥師經變、陀羅尼經幢等新內容。其藝術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紋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如第53號的佛、菩薩像,既有唐代雕刻的豐滿古樸,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長身軀。第273號的千手觀音及其侍者、第281號的
東方藥師淨土變相 等,薄衣貼體頗具
唐風 ,儀容秀麗又似宋刻。
公元十世紀後期至十二世紀中葉的宋代造像題材廣泛,多達21種,尤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艷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於公元1142—1146年間的第136號
轉輪經藏窟 。該窟造像以恬靜的面部刻劃反映其內心之寧靜,以玲瓏的衣冠顯其身份的高貴。以線造型,線面並重,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瓔珞蔽體,飄帶滿身,花簇珠串,玲瓏剔透,裝飾味濃;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其它如第125號數珠手觀音、第113號和第133號水月觀音、第155號孔雀明王窟、第177號泗洲大聖龕、第180號十三觀音變相窟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珍品。這些造像的形象、姿態、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飾物等,組合變化豐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觀。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其中,刻於公元895年的《
韋君靖 碑》,具有補
唐史 的重要價值;刻於公元1163—1189年間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
蔡京 所書,為書法藝術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史家們稱之為“寰宇間僅此一刻”。此外,還存有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石篆山石刻 石篆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西南25千米處的
三驅鎮 佛惠村,海拔444.6米。據佛惠寺《嚴遜記碑》記載,造像於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開鑿而成。造像崖面長約130米,高約3~8米,通編為10號。石篆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範圍面積0.21公頃,一般保護範圍面積0.18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47公頃。
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其中,第6號為
孔子 及十哲龕,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
鳳毛麟角 。第7號為三身佛龕。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
老子 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莊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著名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石篆山摩崖造像屬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後改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4月26日,大足縣人民委員會公布,千佛崖摩崖造成像屬大足縣文物保護單位。石篆山以
老君洞 為代表作。
石門山石刻 石門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東20千米處的
石馬鎮 新勝村,海拔374.1米。造像開鑿於公元1094~1151年(北宋紹聖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
碑碣 、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進等工匠師鐫名。石門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範圍面積1.06公頃,一般保護範圍面積1.30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5.50公頃。
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如第2號
玉皇大帝 龕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銅鈴,似能目及千里;順風耳面貌醜怪,
張耳 作細聽狀;二像肌肉豐健,筋脈顯露,手法誇張。第7號獨腳五通大帝,左腳獨立於一風火輪上,廣額深目,口闊唇厚,袍帶飛揚,有來去如風之勢。第10號三皇洞現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紋摺疊舒展,手法寫實“人味”多於“神味”。第12號東嶽大帝寶懺變相龕刻像98身,以東嶽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公元十至十三世紀(宋代)東嶽世家在
道教神系 中的突出地位。佛教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龕、水月觀音龕、釋迦佛龕、十聖觀音窟、孔雀明王經變窟、訶利帝母龕等。其中尤以第6號十聖觀音窟最為精美。
石門山石窟,刻於宋代,位於大足區城東石馬鎮新勝村石門山巔,因其山兩巨石夾峙如門故名。其沿岩造像,共13龕窟,或仙或釋、或諸鬼神、居於一區,皆玲瓏萬狀,
鬼斧神工 ,精妙絕倫。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價值 世界遺產 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而登錄:(i)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ii)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iii)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1999年12月1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Ⅰ)(Ⅱ)(Ⅵ) 在摩洛哥
歷史文化名城 馬拉喀什舉行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我國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申報的
世界遺產 只有一項獲得批准,那就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這也是我國的洞窟石刻類遺產在1987年
莫高窟 之後的第二次入選。
世界遺產委員會 評價: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石窟藝術 重慶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
民族化 和
生活化 特色,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中國石刻藝術的風格和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許多
歐洲人 、尤其是法國人,對大足石刻寵愛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區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
石窟 藝術的總稱。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
星羅棋布 ,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大足石刻開鑿於唐
永徽 元年(公元650年),盛於宋代。現存摩崖石刻造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寧,遍布100多處。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寶頂山、南山、
石門 、
石篆山 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徵,屬於石窟藝術的範疇。早期的“廟宇殿堂”式結構,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灣造像全都裸露在外,與山崖連成一片,給人一種非常直觀的感覺。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約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圓雕、
高浮雕 、淺浮雕、凸浮雕、
陰雕 五種,但主要以高浮雕為主,輔以其他形式。不僅有不計其數的各階層人物形象,以及眾多的社會生活場面,而且還配有大量的文字記載,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藝術價值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石窟藝術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以雲岡石窟為代表的早期石窟藝術魏晉時期,公元四至五世紀受印度
犍陀羅 和笈多式藝術的影響較為明顯,造像多呈現出"胡貌梵相"的特點。以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期石窟藝術隋唐時期,公元六至九世紀表現出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特點。作為晚期石窟藝術(晚唐至南宋時期,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
敦煌 、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紀中葉的道教造像,是中國這一時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備的道教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國儒家創始人孔子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藝術中可謂鳳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像,以及以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國石窟藝術中亦極為罕見。就保存狀況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五山"摩崖造像保存完好。全部龕窟與造像,除歷史上對少數雕像肢體殘損部分有過補塑外,未遭受大的人為和自然災害的破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日常維修保護中,嚴格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以確鑿文獻、碑刻題記為依據,採用傳統技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手段進行。其設計、材料、工藝、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在對"五山"造像主體進行保護的同時,注重其周圍環境的保護,基本上沒有改變其環境關係。因此,從總體上看,“五山”摩崖造像基本上保持了歷史的規模、原狀和風貌。
大足石刻的千手觀音是國內唯一真正的千手觀音,約1006個。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龕窟密如蜂房,被譽為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間的"石窟藝術陳列館"。寶頂山大佛灣造像長達500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變相與變文並舉,圖文並茂;布局構圖謹嚴,教義體系完備,是世界上罕見的有總體構思、歷經七十餘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場。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內容的準確表達。其所顯示的故事內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對世人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福樂,威之以禍苦。涵蓋社會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厭。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精雕細琢,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不可多得的釋、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對中國石窟藝術貢獻
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在立體造型的技法上,運用寫實與誇張互補的手法,摹難顯之狀,傳難達之情,對不同的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徵,務求傳神寫心。強調善惡、美醜的強烈對比,表現的內容貼近生活,文字通俗,達意簡賅,既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又有著極大的社會教化作用。在選材上,既源於經典,而又不拘泥於經典,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創造性,處處反映出世俗信仰懲惡揚善、調伏心意和規範行為的義理要求。在布局上,是藝術、宗教、科學、自然的巧妙結合。在審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重鑑戒的審美要求。在表現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舊程式,有了創造性的發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極富中國特色。總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同時,作為中國石窟藝術發展、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大足石刻所出現的許多有異於前期的新因素又極大地影響了後世。
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大足石刻以其濃厚的世俗信仰,純樸的生活氣息,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把石窟藝術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在內容取捨和表現手法方面,都力求與世俗生活及審美情趣緊密結合。其人物形象文靜溫和,衣飾華麗,身少裸露;形體上力求美而不妖,麗而不嬌。造像中,無論是佛、菩薩,還是
羅漢 、金剛,以及各種侍者像,都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寶頂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情景之廣泛,幾乎應有盡有,頗似公元十二世紀至十三世紀中葉間(宋代)的一座民間風俗畫廊。無論王公大臣、官紳士庶、漁樵耕讀,各類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說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它從各個側面濃縮地反映了公元九至十三世紀間(晚唐、五代和兩宋時期)中國社會生活,使源於印度的石窟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至此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
對中國佛教密宗史貢獻
按過去佛教史籍記載,中國密宗盛行於公元八世紀初葉,流行於黃河流域,至公元九世紀初日本僧人空海東傳日本後,中國漢地漸至衰落。而北山、寶頂山大量造像及其碑刻文字無可爭辯地表明,公元九至十三世紀,密宗在四川不僅未見絕跡,而且處於興盛。公元九世紀末(晚唐)四川西部的柳本尊自創密宗,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苦行傳道,弘揚大法。到公元十二至十三世紀中葉間(南宋中期),高僧趙智鳳承持其教,號稱“六代祖師傳密印”,在
昌州 大足傳教布道,創建了寶頂山摩崖造像這座石窟史上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場,從而把中國密宗史往後延續了400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
宗教信仰的變化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大足石刻作為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產物,便是其重要實物例證。一方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主體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長期的發展進程中,總趨勢是由"相互對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現之一,是使原本屬於佛教產物的石窟藝術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創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現在同一個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釋、道、儒"三教"分別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這些造像表明,公元十至十三世紀,"孔、老、釋迦皆至聖","懲惡助善,同歸於治"的"三教"合流的社會思潮已經鞏固;世俗信仰對於"三教"的宗教界線已日漸淡漠。
另一方面,大足石刻豐富多樣的造像題材又有力地反映出這一時期源於印度的佛教神祇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統已與中國民俗信仰的神靈融合,呈現出信仰多元化的趨勢。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這種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成為後世民間信仰的基礎,影響深遠。
文物修復 2008年5月,國家文物局將大足石刻千手觀音的修復工程定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並組織專家進行了會診。歷經近3年的前期勘察研究,結果令人憂心:石質、彩繪、金箔等34種病害侵蝕千手觀音,受害面積達200多平方米。
2011年4月,千手觀音開始啟動全方位修復,思路是:先治本,即在不損壞表面金箔的前提下,加固嚴重風化的岩體;後治表,包括金箔回貼、彩繪復原、缺失部位補型等程式。國家文物局撥付了4500多萬元經費。從那時起,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以及龍門石窟的修復專家,加上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組成了20多人的修復團隊。他們將千手觀音劃分為上、中、下三層,逐一向下修復。
保護現狀 佛頭遭盜割 1995年6月4日,大足石刻北山多寶塔內一尊南宋時期的
釋迦牟尼佛像 頭部被人盜割。25天后,警方在成都將主犯
王洪君 抓獲,並找到來不及出售的佛頭。王洪君被法院依法判處死刑,並於1996年執行。作為共犯的陽文德僥倖逃脫了警方的抓捕,並四處躲藏。2006年6月 ,大足警方接到舉報,陽文德在重慶一建材市場出現。8月30日,警方通過布控,一舉抓獲了在建材市場打工的陽文德。
佛頭現身文強家 2004年,大足石門山摩崖造像兩尊石刻佛頭被盜,警方接到報警後立案偵查。只是案子至今未破,佛頭自此失去蹤跡。2009年8月,特偵組人員在文強別墅里“找到”了一尊失蹤逾5年的佛頭。為鑑定從文強處外收繳來的文物價值,重慶方面已從
北京故宮博物院 請專家前來鑑定。
修復工作 因環境乾濕交替和酸雨作用,“
千手觀音 ”傳病情嚴重,造像表面出現大面積的剝落、空鼓、龜裂等。中國國家文物局於2011年3月審批通過了中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總體修複方案》,並於當年4月18日開始對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科學系統的一次修復工程。
截止2012年9月13日,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已完成頂層242隻手、9隻手臂及66件法器的修復,修復面積約20平方米,占本體修復總量的1/4。
2015年6月12日,重慶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了千手觀音造像搶救保護性工程竣工儀式,這意味著全國首個石窟修復項目、歷時近8年的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修復工程完成,正式對遊客開放。
2017年5月10日,大足石刻寶頂山上又一處與千手觀音價值等同的珍貴造像——31米的寶頂山臥佛修複方案已編制完成,日前啟動修復。預計整個修復時間在5年以上,修復期間遊客仍可參觀。
2017年5月27日,義大利威尼托文化遺產集群與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簽約,計畫將在兩年內修復大足石刻考古遺址內舒成岩摩崖造像。
法律護守 1998年,重慶市政府頒布了《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管理辦法》。為了更好地保護大足石刻,將現行辦法上升為地方性法規,2016年9月,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市政府提請審議的《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草案)》首次進入分組審議。
草案規定,大足石刻包括北山摩崖造像、寶頂山摩崖造像、南山摩崖造像、石篆山摩崖造像和石門山摩崖造像,及其附屬的其他造像、古建築、古遺址和附屬文物。在大足石刻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禁止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煙塵等,推廣使用電、氣、太陽能等。機動車將不能駛入保護範圍,不按規定線路行駛停車,將面臨最高2000元罰款。刻畫、塗污、張貼、攀爬、損壞文物或者文物保護設施情節嚴重的,也將處以最高1萬元罰款。在非指定地點燃放煙花爆竹、佛香情節嚴重的,將面臨最高1000元罰款。
2017年3月,《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草案)》進入二審。二審條例草案確定,進入大足石刻保護範圍內開展講解活動的講解員、導遊、旅遊志願者,應接受大足石刻保護管理機構提供的免費培訓,為遊客提供符合大足石刻歷史文化內涵的講解服務。專門針對一個文物保護單位來開展地方立法,這在重慶還是首次。
2017年3月30日,《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條例自6月1日起施行。
參觀需知 旅遊路線 從重慶過來的話,可以去龍頭寺汽車南站、龍頭寺汽車北站、菜園壩長途汽車站、(也可在陳家坪長途汽車站)乘坐重慶開往大足區的高速公路直達大巴(每20分鐘一班)一個半小時左右到大足。
從成都過來的朋友可以在荷花池長途汽車站乘直達大足的大巴車。也可乘坐
成渝高鐵 到大足南站在換乘公交到景區。
到達大足後你可以選擇步行或叫計程車去北山石刻。區車站有往返寶頂山石刻的中巴車。
門票價格 1、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28/29日)
寶頂山石刻門票:人民幣110元
聖壽寺門票:人民幣15元
寶頂山、北山石刻聯票:人民幣120元
北山石刻門票:人民幣70元
除北山和寶頂山石刻聯票兩日內分別一次性有效外,其餘門票均當日一次性有效。
2、旺季(3月1日——11月30日)
寶頂山石刻門票:人民幣115元
聖壽寺門票:人民幣15元
寶頂山、北山石刻聯票:人民幣140元
北山石刻門票:人民幣70元
除北山和寶頂山石刻聯票兩日內分別一次性有效外,其餘門票均當日一次性有效。
門票減、免對象 1、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有家長陪同時免票參觀。
2、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的未成年人持本人身份證或學生證、全日制在校學生持本人學生證,在1月1日、5月1日、5月4日、10月1日、農曆正月初一免票參觀,其餘時間半票優惠參觀。
3、學校組織學生集體參觀,提前與大足石刻研究院聯繫後,憑公函或介紹信可免票參觀。
4、60周歲—64周歲老年人持本人身份證或重慶市人民政府敬老優待證半票優惠參觀。
5、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殘疾人、地方離休幹部和國內現役軍人、烈屬、革命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持本人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門票有效期 寶頂山、北山石刻聯票兩日內分別一次性有效,其餘門票均當日一次性有效。
講解服務 1、講解每場次收費標準:特級講解人民幣200元;一級講解人民幣150元;二級講解人民幣130元;三級講解人民幣120元。
2、遊客人數1—25人為一場次。
開放時間 1、開館時間 08:30—18:00
2、停止售票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