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北山石刻

大足北山石刻

大足北山石刻位於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大足等縣境內,這裡素有“石刻之鄉”的美譽。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足北山石刻
  • 地理位置: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大足等縣境內
  • 開鑿時間:初唐永徽年間(公元649年)
  • :500多米
大足石刻概況,北山石刻簡介,主要造像,韋君靖,毗沙門天王,千手觀音,

大足石刻概況

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公元649年),
歷經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於兩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相齊名。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餘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最為著名和集中。

北山石刻簡介

以大佛灣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觀音坡、營盤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處。長達500多米。岩高約7米,沿崖造像。從南到北形狀若新月,
龕窟如蜂房。造像5000餘尊。造像細膩精美,技藝嫻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淺小龕窟殘毀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北山,古名龍崗山,距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範圍面積7.62公頃,一般保護範圍面積21.82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8.15公頃。北山佛灣摩崖造像,開鑿於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7~10米。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1~100號為南段,101~290號為北段)。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公元9世紀末的晚唐造像題材有12種類型,以觀音及觀音、地藏合龕和阿彌陀佛脅侍觀音、地藏居多。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第9號千手觀音龕、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第51號三世佛龕、第52號阿彌陀佛龕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西方三聖”、“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觀”及伎樂天人、樓台亭閣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紀中葉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題材有18種,出現了藥師經變、陀羅尼經幢等新內容。其藝術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紋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如第53號的佛、菩薩像,既有唐代雕刻的豐滿古樸,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長身軀。第273號的千手觀音及其侍者、第281號的東方藥師淨土變相等,薄衣貼體頗具唐風,儀容秀麗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紀後期至12世紀中葉的宋代造像題材廣泛,多達21種,尤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艷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於公元1142~1146年間的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該窟造像以恬靜的面部刻劃反映其內心之寧靜,以玲瓏的衣冠顯其身份的高貴。以線造型,線面並重,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瓔珞蔽體,飄帶滿身,花簇珠串,玲瓏剔透,裝飾味濃;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其它如第125號數珠手觀音、第113號和第133號水月觀音、第155號孔雀明王窟、第177號泗洲大聖龕、第180號十三觀音變相窟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珍品。這些造像的形象、姿態、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飾物等,皆耐人尋味;組合變化豐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觀,出人意料的意境層出不窮。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其中,刻於公元895年的《韋君靖碑》,具有補唐史的重要價值;刻於公元1163~1189年間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所書,為書法藝術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史家們稱之為“寰宇間僅此一刻”。此外,還存有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主要造像

韋君靖

韋君靖碑,位於佛灣之首,通編為第2號。碑高260,寬310厘米。由軍事判官將仕郎前守靜南縣令胡密撰文,唐昭宗乾寧二年(公元895年)上石。碑文分上下兩部左行豎刻,上部53行,除首行刻35字外,其餘滿行為30字,計1440字,字徑3.5厘米;下部101行,計2866字,字徑2厘米,序署145名節級將校名銜。
大足北山石刻
碑不題名,首、次行署韋君靖累銜:“金紫光綠大夫,檢校司空,使持節都督昌洲諸軍事守昌洲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扶風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韋君靖建。”史稱“韋軍靖碑”。

毗沙門天王

此龕是韋君靖據《毗沙門天王經》鐫造,通編為第5號。韋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為唐之毗沙門王之意。
傳說,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安西城(今新疆庫車縣)被番兵圍困,有表請救援。但路途遙遠,救兵難到,唐明皇即讓不空和尚請北方毗沙門天王神兵救援。於是天王金身出現,大放光明,同時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和鎧甲繩,神兵著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番兵大敗。唐玄宗聞奏大悅,救令諸道節度,所在州府於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像供養。此後,毗沙門天王像被軍旅視為保護神,可得“神力”,故永昌寨韋君靖攜刻此像。
毗沙門天王又名北方多聞天王,是佛教護持北方的護法神、。龕正中攜刻的北方天王,身材魁偉,威武強悍,頂盔貫甲,雙眉倒豎,怒目圓睜,給人以一種威嚴雄焊,強有力的懾服感;天王兩側力士怒目咧嘴,面目猙獰,持刀揮棍,勇不可擋;這些形象恰似唐代赳赳武夫,給人以剛勁之美感。左側男、女侍者則英俊儒雅,賢淑端莊,衣飾貼體,線條道勁流暢,技法嫻熟。

千手觀音

北山佛灣的觀世音菩薩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人們敬仰觀音,視觀音為“美神”,因此,北山佛灣有“美神薈萃的藝術宮殿”之說。觀世音,是楚文的意譯,也譯做“觀自在”“光世音”,“觀世自在”等。《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在唐代,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常略去“世”字,簡稱“觀音”,這個稱謂一直沿用今天。據印度婆羅門教的古經記載,早在佛教尚未產生的公元前七世紀,天竺(今印度)已經有了“觀世音”,是對孿生小馬駒。它作為婆羅門教中的“善神”,象徵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大乘教產生,便將婆羅門教中“善神”觀世音,正式吸收成為佛教中一位慈善菩薩,名稱“馬頭觀音”。公元元年前後,又將“馬頭觀音”改作男子身。佛教傳入中國後,隨著時代環境、風土人情、審美意識,以及信仰心理因素等原因,觀音逐漸演變為女性化,至宋代時基本定型。大足石刻中的觀音幾乎全是女性形象。
大足北山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