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墩煌)

敦煌(甘肅省酒泉市代管縣級市)

墩煌一般指本詞條

敦煌,由甘肅省酒泉市代管,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介於東經92°13′—95°30′,北緯39°40′—41°40′之間,總面積3.12萬平方千米。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8年,敦煌市下轄9個鎮、另設有1個農場、1個基地,常住總人口達到19.1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8.78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8.92億元,二產增加值17.2億元,三產增加值72.6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9.03:17.41:73.56,人均生產總值51800元(全市平均常住人口按19.07萬計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敦煌
  • 外文名稱:Dunhuang
  • 別名沙州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甘肅省酒泉市
  • 下轄地區:9個鎮,1個農場,1個基地
  • 政府駐地沙州鎮
  • 電話區號:0937
  • 郵政區碼:736200
  • 地理位置:甘肅西北部
  • 面積:3.12萬平方千米
  • 人口:19.11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暖溫帶氣候
  • 著名景點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陽關
  • 機場敦煌機場
  • 火車站敦煌站
  • 車牌代碼:甘F
  • 行政區劃代碼:620982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概況,自然災害,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光熱資源,風能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平安建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風味小吃,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敦煌”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騫漢武帝的報告,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公元前111年,漢朝正式設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漢語字面意義來解釋“敦煌”地名,如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敦煌敦煌
但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敦煌”的詞源不是漢語。一般認為,《山海經》中記載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稱呼,而“敦薨”或敦煌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語音譯,至於是哪個民族,則是眾說紛紜。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考證說,敦煌可能是都貨羅(Tokhara)譯音,而都貨羅也就是當時居住在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中國學者岑仲勉認為敦煌的詞源是“桃花石”(Taugas);王宗維認為“敦薨”或敦煌為“吐火羅”的音譯,並推斷敦煌為吐火羅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賢則認為敦煌為古羌人語言“朵航”(義為誦經地或誦經處)的對音。總之,“敦煌”地名的詞源為漢朝以前的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之漢譯,這點應是沒有疑問的。

建置沿革

隋朝之前
敦煌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原部落戰爭失敗後被遷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以狩獵為主,開始掌握了原始的農業生產技術。
時,敦煌屬古瓜州的範圍,有三苗的後裔,當時叫羌戎族的在此地遊牧定居。在敦煌地區發現遊牧民族留下的許多岩畫。
戰國時,敦煌一帶居住著大月氏烏孫人塞種人。後大月氏強盛,兼併了原來的羌戎。戰國末期,大月氏人趕走烏孫人、塞種人,獨占敦煌直到秦末漢初。
西漢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兩次挫敗月氏,迫使月氏人西遷徙於兩河流域錫爾河阿姆河)。整個河西走廊匈奴領地,號稱“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漢武帝繼位後,於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絡月氏、烏孫夾擊匈奴。漢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敦煌敦煌
漢代絲綢之路自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繼出玉門關陽關,沿崑崙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為南北兩條道路。南線從敦煌出發,經過樓蘭,越過蔥嶺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羅馬);北線由敦煌經高昌龜茲、越蔥嶺而至大宛。漢唐之際,又沿天山北麓開闢一條新路,由敦煌經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國(東羅馬帝國)。漢宋之際,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及先進技術不斷向西傳播到中亞、西亞甚至歐洲,而來自西域的物產亦傳播至中原地區。絲綢之路上,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絡繹不絕,而敦煌成為“咽喉鎖鑰”,據絲綢之路之要衝,成為中西方貿易的中心和中轉站。西域胡商與中原漢族商客在此雲集,從事中原絲綢和瓷器、西域珍寶、北方駝馬與當地糧食的交易。與此同時,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亞和中亞文化不斷傳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匯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人文薈萃,文化粲然,這些繁榮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頂的壁畫上有著生動的記載。
敦煌之路國內段敦煌之路國內段
漢武帝元狩二年在河西設定了酒泉郡武威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將酒泉、武威二郡分別拆置敦煌、張掖兩郡。又從令居(今永登)經敦煌直至鹽澤(今羅布泊)修築了長城烽燧,並設定了陽關玉門關,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敦煌成為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當時的敦煌疆域遼闊,統管六縣。西至龍勒陽關,東到淵泉(今玉門市以西),北達伊吾(今哈密市),南連西羌(今青海柴達木),被譽為“華戎所交,一都會也”。
敦煌佛教文化敦煌佛教文化
魏晉時期的河西地區先後建立了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等封建政權。前涼張駿時期,曾改敦煌為沙州。公元400年,李暠據敦煌稱王,建立西涼國。敦煌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國都,以後亡於北涼。涼州成為中國北部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是涼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學者代不乏人。
十六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為相對穩定的地區。中原碩學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難,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漢魏傳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興盛。敦煌是佛教東傳的通道和門戶,也是河西地區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譯經大師竺法護;有前往印度學習佛法的敦煌人宋雲等。法顯鳩摩羅什等佛學大師無論東進還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樂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誕生了。
北魏滅了北涼,統一了北方,占據了河西。這個時期,敦煌比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佛教隨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開鑿洞窟13個。
隋唐宋元
隋朝的建立,改北周以來的鳴沙縣為敦煌縣,後來又將大批南朝貴族連同其部族遠徙至敦煌充邊。南北漢文化在敦煌融為一體,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顯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建造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代存在的37年,在莫高窟開窟77個,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並存著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隋煬帝後期大亂,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強盛程度。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占領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建大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歸附於東突厥。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軌被李淵所滅。唐朝擴張占據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唐代的敦煌同全國一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佛教興盛。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餘窟,保存至今的有232窟。壁畫和塑像都達到異常高的藝術水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經返回,經敦煌回到長安。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
安史之亂”使得唐王朝由盛轉衰,吐蕃乘虛占領河西。唐大中三年(849年),唐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851年,漢人張議潮占據河西、隴右,占據敦煌,歸附於唐朝,張議潮被封為河西、河湟十一州節度使,建歸義軍,治沙州。後來,張議潮入朝,其侄張淮深繼張議潮後盡力經營敦煌、河西等地。大順元年(890年),張議潮女婿、沙州刺史索勛發動了政變,自立為節度使。後來,張議潮第十四女(即李明振之妻)對索勛殺張淮深兄弟甚為不滿,率將士誅殺索勛,“賴太保神靈,辜恩剿斃,重光嗣子,再整遺孫”,李氏擁立議潮之孫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之祚,因而復振。光化三年(900年)八月,唐昭宗下詔,詔令說:“制前歸義軍節度副使、權知兵馬留後、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監察御史、上柱國張承奉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沙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歸義節度,瓜、沙、伊、西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張承奉至天復年間(901—903)猶為河西節度使,奉唐正朔,終唐之世,始終為唐經理河西。天祐(904年—907年)年間,朱溫挾天子而令諸侯,群雄逐鹿中原,唐朝名存實亡。天祐二年,張承奉遂自立為白衣天子,建號西漢金山國。914年,金山國亡,張氏絕嗣,沙州長史曹議金自領節度使。曹氏統治時期,籠絡當地望族,發展生產,推行教化,改善同周邊民族關係,使河西維持了穩定安寧的局面。這一時期,莫高窟的開窟造像仍在進行,並未受到局勢變動的影響。
敦煌月牙泉敦煌月牙泉
11世紀初,党項族興起,稱霸河西,建立了西夏王朝,與宋、遼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西夏統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間,重視經濟發展,使敦煌保持著漢代以來"民物富庶,與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統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漢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據統計,在宋、夏時期,共開鑿洞窟100個。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著大量豐富而獨特的西夏佛教藝術。“敦煌遺書”即在西夏統治時期(1036年)封藏於莫高窟第17窟內。
西夏保義二年(1227年),蒙古大軍滅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區歸元朝所有。升敦煌為沙州路,隸屬甘肅行中書省。後升為沙州總管府。元朝遠征西方,必經敦煌,敦煌一度呈現出經濟文化繁榮的景象,和西域的貿易更加頻繁。著名旅行家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就是這一時期途經敦煌漫遊到中原各地。元朝統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開造得以延續。現存元代洞窟約10個。
明朝之後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派兵平定河西,修築嘉峪關明長城,重修肅州城。為加強西北邊疆防衛,又設定關西七衛。永樂三年(1405年),在敦煌設沙州衛。後吐魯番攻破哈密,敦煌面臨威脅。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設定罕東左衛。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魯番占領。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廢棄了瓜、沙二州。此後二百年敦煌曠無建制,戰亂連年,百姓流離失所,田園漸蕪,敦煌漸漸衰敗,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
清康熙後期,清王朝漸次收復了嘉峪關外的廣大地區。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衛,並開始從甘肅各地移民2400戶到敦煌墾荒定居,同時又遷吐魯番羅布泊大批兵民於沙州一帶。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萬餘畝,引黨河水分10渠灌溉,農業得到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綠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衛升敦煌縣,隸屬安西直屬州,直至辛亥革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敦煌一直是縣府所在地。1986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敦煌市。
2011年初,撤銷楊家橋鄉,設立月牙泉鎮(2010年末省民政廳批覆)。調整後,全市轄7個鎮、2個鄉:七里鎮、沙州鎮、肅州鎮、莫高鎮、轉渠口鎮鄉、陽關鎮、月牙泉鎮、郭家堡鄉、黃渠鄉。市政府駐沙洲鎮。
2015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5〕50號)批覆同意撤銷郭家堡鄉、黃渠鄉,設立郭家堡鎮、黃渠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敦煌市下轄9個鎮,1個農場,1個基地。敦煌市人民政府駐沙州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620982100000
七里鎮
620982101000
沙州鎮
620982102000
肅州鎮
620982103000
莫高鎮
620982104000
轉渠口鎮
620982105000
陽關鎮
620982106000
月牙泉鎮
620982107000
郭家堡鎮
620982108000
黃渠鎮
620982400000
國營敦煌農場
620982401000
青海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敦煌市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東西分別與瓜州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相接。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羅布泊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介於東經92°13′—95°30′,北緯39°40′—41°40′之間,總面積3.12萬平方千米,其中綠洲面積1400平方千米,僅占總面積的4.5%。

地形地貌

敦煌市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塔克拉瑪乾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
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甘肅酒泉敦煌市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甘肅酒泉敦煌市

氣候特徵

敦煌市屬典型的暖溫帶乾旱性氣候,氣候乾燥,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多風,夏季酷暑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全年日照時數為3246.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發量2505毫米,年平均氣溫9.9℃,最高氣溫41.7℃,最低氣溫-30.5℃。年平均無霜期152天。

水文概況

敦煌市境內有黨河、西水溝、東水溝、南湖泉水區,年徑流量0.62億立方米。黨河發源於祁連山,全長390千米,流域面積1.68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3.02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2014年4月23日,受新疆強冷空氣和地面冷風過境的共同影響,甘肅省敦煌市出現了大風特強沙塵暴天氣,最小能見度小於20米,極大風速18.5米/秒。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敦煌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礦銀礦釩礦鐵礦磷礦硫礦石棉芒硝等4大類(能源、金屬、非金屬、水氣)26個品種,品位高、貯量大、易開採。已探明釩資源儲量153.86萬噸,占中國總量的5%,位居中國第四,主要分布在方山口地區,平均品位0.86%,最高達3%;鎢礦初步探明的金屬儲量15.2萬噸,白雲岩資源儲量約2億噸,花崗岩大理岩)資源儲量約為360億立方米,石灰石資源儲量約5億噸以上。

光熱資源

敦煌是中國太陽輻射量最高的區域之一,全年日照時數3257.9小時,日照百分率達75%,年太陽輻射量6882.57兆焦耳/平方米,發展光電產業潛力巨大。2010年,敦煌市被確定為中國首個百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基地,2011年被列入中國第二批新能源示範城市。

風能資源

敦煌四季多風,風能資源豐富,北湖地區7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6.91米/秒,平均風能密度379.92瓦/平方米,主導風向西北風,風速平衡,是風力發電的理想區域。2012年,25萬千瓦風電項目落戶敦煌北湖風電產業園區。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常住總人口達到19.11萬人,城鎮化率68.45%;人口自然增長率3.76‰,下降0.17個千分點;全年出生1424人,出生率9.68‰,上升0.15個千分點;死亡870人,死亡率5.92‰,上升0.32個千分點。

政治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陳炎人
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賈泰斌
市委副書記、大景區管委會主任:李春林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劉軍德
市委常委:王愛國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曹彥軍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雄蛟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慧君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海榮
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席尚成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陳 顥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生偉

經濟

綜述

2018年,敦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8.78億元,增長5.65%。其中:一產增加值8.92億元,增長4.27%;二產增加值17.2億元,下降0.9%;三產增加值72.66億元,增長8.3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1:20.6:70.3調整為9.03:17.41:73.56。人均生產總值51800元(全市平均常住人口按19.07萬計算),比上年增加2746元(根據2017年修訂後的生產總值計算得出)。非公經濟增加值完成51.57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為52.21%。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敦煌市在建項目166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51億元,增長8.14%。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7個,完成投資41.93億元,增長15.36%,5000萬元以上項目37個,完成投資44.2億元,增長12.66%,500至5000萬元項目129個,完成投資12.3億元,下降5.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03億元,下降54.48%,第二產業投資21.71億元,增長1.27倍,第三產業投資33.76億元,下降16.51%。非公經濟固定資產投資39.92億元,增長91.6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0.64%。分行業看: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0.22億元,下降74.91%,住宿和餐飲業投資4.72億元,下降57.1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0.67億元,增長75.8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1.9億元,增長10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7.62億元,下降47.85%。
財稅收支
2018年,敦煌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4億元,增長3.22%。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25億元,增長5.01%。按部門分:國稅部門完成4.54億元,地稅部門完成3.31億元,財政部門完成6.15億元。財政總支出24.76億元,增長14.5%。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6.93億元,增長1.78%。全年稅收收入7.62億元,下降2.67%,其中:國稅收入完成3.4億元,下降25.91%;地稅收入完成4.21億元,增長30.42%。
人民生活
2018年,敦煌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95元,增加2263元,增長7.2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1元,增加1218元,增長7.3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710元,增長14.74%,恩格爾係數為28.1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571元,增長27.08%,恩格爾係數為29.53%。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4.8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7.61平方米。

第一產業

2018年,敦煌市實現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18.44億元,增長0.7%,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增加值10.34億元,增長2.79%。
種植業
2018年,敦煌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7.4萬畝,比上年減少0.16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8.19萬畝,比上年增加0.71萬畝;棉花種植面積3.66萬畝,比上年減少1.57萬畝;蔬菜、瓜類高效特色產業面積達到2.16萬畝,比上年增加0.21萬畝。全年糧食產量40507.77噸,增加5729.24噸,增長16.47%;棉花產量4532噸,下降29.13%;蔬菜產量40345.42噸,下降2.28%;水果產量155115.65噸,增長10.83%。
林業
2018年,敦煌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積0.54萬畝,當年四旁零星植樹68萬株,森林覆蓋率6.7%。
畜牧業
2018年,敦煌市羊飼養量47.09萬隻,增長9.17%,其中,存欄23.71萬隻,增長13.51%;出欄23.38萬隻,增長5.1%。生豬飼養量3.53萬頭,增長13.05%,其中,存欄1.17萬頭,下降4.41%;出欄2.36萬頭,增長24.29%。全市肉類總產量5753.57噸,增長8.67%;牛奶產量1545噸,增長81.38%;禽蛋產量716.4噸,下降1.93%。
生產條件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農業機械總動力32.55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2595台,小型拖拉機11942台。農業生產用電3481.63萬度;化肥使用量(折純)808.77萬千克,塑膠薄膜使用量109.81萬千克。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敦煌市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8.96億元,下降1.61%;完成增加值5.61億元,增長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85億元,增長8.9%。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2.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下降50.29%。分行業門類看,採礦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35%,製造業工業總產值下降19.1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工業總產值增長2.6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54億元,增長3.84%。實現利潤0.65億元。
建築業
2018年,敦煌市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1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2.76億元,下降44.4%;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2.1億元,下降8%。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敦煌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25億元,增長7.28%。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74億元,增長5.7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51億元,增長11.52%。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39.02億元,增長6.69%;餐飲收入7.22億元,增長10.58%。分行業看: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中,石油及製品類銷售額6.14億元,增長29.3%;金銀珠寶類銷售額0.13億元,增長9.6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額0.16億元,增長9.1%;家具類銷售額0.12億元,增長6.7%;文化辦公用品類銷售額0.67億元,增長5.14%;中西藥類銷售額1.41億元,增長4.93%。此外,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日用品類、化妝品類銷售額均呈現大幅下降,別下降了45.54%、30.91%、35.06%和65.06%。
房地產業
2018年,敦煌市資質以上房地產開發企業16家,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9.12億元,增長2.05倍,商品房銷售面積4.69萬平方米,下降23.17%。
郵電通信
2018年,敦煌市共完成郵政業務總量0.22億元,電信業務總量1.9736億元,全市程控電話實際裝機66816門,全市行動電話用戶25.7780萬戶,網際網路用戶56001戶。
旅遊業
2018年,敦煌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077.3萬人次,增長19.64%。其中:國內遊客1070.25萬人次,增長19.46%;境外遊客7.05萬人次,增長55.57%,其中,接待外國遊客4.9萬人次,增長69.62%,接待港澳台同胞2.15萬人次,增長30.82%。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15億元,增長25.92%。其中,境外遊客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268.63萬美元,增長68.79%;國內遊客旅遊收入114.14億元,增長25.67%。全市旅遊住宿單位共792家,客房24211間,床位49335張,從業人員約8100人。其中:星級賓館飯店27家,客房3625間,床位6628張,從業人員約2500人。非星級住宿單位共130家,客房9810間,床位19831張,從業人員約4500人。全市農家客棧共419家,客房6796間,床位13616張,從業人員約1100人。城市客棧、家庭旅館、旅社共190家,客房1380家,床位4080張。戶外露營基地26家,客房2600間,床位5200張。境內現存各類文物景點265處,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敦煌境內長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境內現存5A級景點1處(鳴沙山‧月牙泉),4A級景點2處(陽關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3A級景點8處(敦煌影視城、三危山景區、敦煌夜市、敦煌同舟島、敦煌雷音寺、敦煌光電博覽園、黨河生態公園和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民俗文化旅遊景區),2A級景點1處(敦煌歷史博覽園),1A級景點1處(白馬塔)。旅行社162家,其中:總社113家,分社32家,營業門市17家,從業人員約900人。旅遊汽車公司11家,旅遊車輛662輛,2萬餘座位,從業人員約790人。全市註冊電子導遊證導遊1050名,翻譯語種有英、日、法、韓、德和西班牙語等6種。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20.03億元,比年初增加22.32億元,增長11.2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44.81億元,增長7.37%。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53.26億元,增長13.39%。其中住戶貸款41.74億元,增長3.4%;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11.51億元,增長17.65%。
2018年,敦煌市證券業金融機構3家,營業網點3個。年末交易總額達到116.15億元,增長8.26%;營業總收入1121.37萬元,下降31.93%;上繳稅金181.22萬元,下降40.33%。
保險業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擁有保險公司20家,其中財險公司11家、壽險公司9家。全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5.32元,增長11.3%。其中,財險保費收入0.97億元,增長3.66%;人壽險保費收入4.08億元,增長6.27%。全市小貸公司9家,累計發放貸款105筆、2033.5萬元,累計貸款餘額9687.4萬元,累計貸款金額達64125.4萬元。全市擔保公司7家,在保38筆、在保餘額4842萬元,累計擔保金額達5.3億元。全市典當行3家,年末累計借款金額2407.5萬元。

交通運輸

交通

2018年,敦煌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67億元,增長4.46%。全市公路里程3003.50千米。

運輸

2018年,敦煌市公路客運總量達到873.48萬人次,增長8.1%;公路客運周轉總量98652.1萬人千米,增長20.13%;公路貨運總量達到459.67萬噸,增長5%;公路貨運周轉總量50818.4萬噸千米,增長21.87%。全市擁有客運車1831輛,其中計程車981輛,旅遊車665輛,農村班線車74輛,班線車10輛(至柳園),長途班線車34輛。城市公車67輛。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敦煌市組織實施了18項敦煌市列科技計畫項目,爭取到省級科技計畫項目3項、酒泉市級科技計畫項目6項;全市專利授權量達到150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67件、外觀設計80件。全市專利申請量111件,其中:發明專利27件、實用新型54件、外觀設計30件。有效發明專利達到了35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75%。組織評價登記省級科技成果3個,獲省級眾創空間1個、批酒泉市級眾創空間1個,全市酒泉市級以上眾創空間達到5個。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個、省級創新型企業1個。獲批甘肅省科普示範基地3個。甘肅省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18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甘肅賽區)競賽中敦煌獲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2項。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擁有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所,高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初級中學2所,普通國小18所。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7.87%,國中教育入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5.65%,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9.16%。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進城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率100%;高考上線率、二本以上上線率、重點上線率分別達97.2%、48.7%和22.5%。中等職業教育招生367人,在校1089人,畢業357人;普通高中招生1200人,在校3357人,畢業1203人;國中學校招生1660人,在校5215人,畢業1976人;普通國小招生1412人,在校8908人,畢業1680人;特殊教育在校11人;幼稚園在園幼兒4832人。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在校學生達到449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有文化產業法人單位407家,民間藝術表演團46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30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24.1萬冊。全年發行《敦煌文化旅遊報》5000餘份。全市有廣播調頻轉播發射台1座,全年廣播節目播出時間5840小時,廣播人口覆蓋率99%。電視轉播發射台1座,廣播電視台1個,全年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3800小時,電視人口覆蓋率99%。全市有線電視網路總長1510千米。數位電視用戶4.6萬戶,入戶率達99%。農村公益電影756場。年末全市共有檔案館1個,館藏檔案54149卷,本年進館檔案2605卷,館藏資料6020冊。檔案館總建築面積4277平方米。相繼舉辦了廣場舞大賽、敦煌曲子戲大獎賽、中國器樂舞蹈藝術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酒泉市文化七進惠民文化演出、舞約敦煌·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第二屆舞蹈大賽、“綻放·夢想《揚琴·手風琴音樂會》”、甘肅省青少年才藝大賽敦煌賽區選拔賽、“詩與遠方·如夢敦煌”詩歌吟誦文藝晚會等精彩的文藝演出,舉辦各類文藝演出246場次。舉辦了“大美酒泉”攝影展、迎新春書法楹聯展、迎新春攝影展、“春風畫雨·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學生創意美術作品展”、第29屆中日友好自作詩書交流展、甘肅省第二屆簡牘書法展承辦“記憶重拾——1879年匈牙利考察隊在敦煌展覽”、“新絲路新夢想”一帶一路十省美術名家寫生作品巡展(甘肅站)、如詩與遠方如夢敦煌書法聯展、行歌——中國經典法書臨創展、丹青盡寫大美敦煌——張懷月國畫全國巡展(敦煌展)、中日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書畫聯展等展覽展出86場次。舉辦了敦煌國際設計周活動、第二屆甘肅省《絲路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10餘項重大品牌文體賽事活動。

體育事業

2018年,敦煌市舉辦了中國露營大會絲綢之路(敦煌)國際徒步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馬拉松、全國沙灘排球賽、全國象棋公開賽等10餘項重大品牌文體賽事活動。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76個。其中醫院3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2個,民營醫院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6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村衛生室6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計生站1個、保健站1個;個體診所93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153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56人,註冊護士592人,其他491人(藥師、技師、技工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60張,其中醫院800張,鄉鎮衛生院115張,保健站10張,社區35張。全年總診療540344人次,出院人數26919人。

勞動就業

2018年,敦煌市新開發公益性崗位52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200人,發放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1302萬元。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73224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6076人,增長1.12%,其中:在職人員10741人,下降6.28%;離退休人員5335人,增長18.8%。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6462人,增長2.13%,其中:在職人員12136人,增長2.31%,離退休人員4326人,增長1.62%。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9400人,與上年同期持平。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4637人,增長19.3%。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10075人,增長0.12%。全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06億元,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2.03億元。

社會福利

截至2018年末,敦煌市有社會福利院1所,農村敬老院2個,民辦養老機構2個,農村五保家園1個,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1所,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1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2個。全年救助城鄉特困供養對象3772人次,城市低保對象33136人次,農村低保對象109655人次,孤兒288人次,冬春救助生活困難民眾2420人,臨時救助8965人。發放各類救助資金5193.42萬元,其中:發放落實城鄉低保金3103.1萬元、城鄉特困供養救助234.77萬元、醫療救助金961.72萬元、臨時救助金681萬元、春冬生活救助金188萬元、孤兒基本生活費30.45萬元。全年籌集社會福利資金223萬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現金4萬元;各類物資200餘件,折合人民幣3萬餘元,總計7萬餘元。

環境保護

2018年,敦煌市能源消費總量60.9萬噸標準煤,增長10.25%。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77%。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在酒泉市下達目標任務範圍內。總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檢測指標均優於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質達標率100%,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安全生產

2018年,敦煌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受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72.24萬元,其中: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3起,死亡3人,受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46.26萬元,其它領域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受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25.98萬元。單位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49人/億元。

平安建設

2018年,敦煌市刑事案件立案數952起,破獲491起,立案率比上年上升13%,破案率51.58%。治安案件發生2469起,下降17%,治安案件查處率60%。

歷史文化

截至2017年,敦煌市境內各類文物景點265處,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敦煌境內長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
四月八廟會
敦煌“四月八廟會”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每逢農曆四月初八,當地居民,特別是佛教信徒為紀念釋伽牟尼涅日,攜老扶幼,成群結隊,聚集在莫高窟、三危山、雷音寺燒香拜佛,朝聖祭祖。
滑沙
每年的6月1日,敦煌市旅遊局、文化局、體委等單位聯合舉辦一次大型滑沙節。滑沙是在鳴沙山下山的一種玩法。
曬腰腿
鳴沙山沙粒純正,不含塵土,熱沙浴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每年六月六,有腰腿病患者,熬好烏雞湯,備上老黃酒,正午以後,來到鳴沙山下的沙樑上,喝湯、飲酒,然後用熱沙埋住腰腿部,頭上打傘遮涼,讓身體在烈日下暴曬三個小時左右。
絲綢之路節
從蘭州出發,沿祁連山麓向西,經武威、張掖、酒泉,過嘉峪關,最後到達敦煌。屆時騎駱駝、爬沙山。時間:每年9月中旬前後

風景名勝

“兩關遺蹟、千佛靈岩、危峰東峙、黨水北流、月泉曉徹、古城晚眺、繡壤春耕、沙嶺晴鳴”,被稱為“敦煌八景”。敦煌、平遙、鳳凰古城、九寨溝與烏鎮、麗江古城、水墨婺源和新疆布爾津白哈巴村共同評為蜜月必去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
敦煌(墩煌)

莫高窟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下,因地處莫高鎮而得名。它是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一千六百米。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敦煌(墩煌)

鳴沙山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千米處。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鳴沙山,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4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最高海拔1715米。“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
敦煌(墩煌)

月牙泉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米,寬約50米,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在鳴沙山下,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藥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敦煌(墩煌)

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敦煌西200千米處,分布區長寬各10千米,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長200~300米。又名三隴沙的地名始見於漢代,位置在古玉門關外,絲綢之路北線由此通過。三隴沙雅丹地貌,其走向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門關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區,因其怪異特點,故有魔鬼城
敦煌(墩煌)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千米。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造沙洲古城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城開東、西、南三門,城樓高聳;城內由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配以佛廟、當鋪、貨棧、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敦煌(墩煌)

玉門關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於敦煌城西北90千米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黃土壘就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保存完好,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面積633平方米,西北各開一門。
敦煌(墩煌)

陽關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千米外的陽關鎮境內,為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陽關名揚千古。
敦煌(墩煌)

三危山
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千米處。三危山東西數十里,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云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稱碑羽山、神羽山,從敦煌綠洲看,隱三峰崇之,如危欲墜,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稱三危山為坐鎮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將三危山列為敦煌第一景,稱做“危峰東峙”。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志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

地方特產

敦煌素有“瓜州”之稱,很早就是一個瓜果之鄉了,盛產各種香甜味美的瓜果葡萄。手工地毯、彩塑、工藝駱駝、夜光杯、水晶石眼鏡、工藝字畫、臘染、敦煌羅布麻茶葉和紡織品都是敦煌特產,敦煌的特產以甜美的瓜果、敦煌羅布麻茶和夜光杯最為有名。
敦煌(墩煌)

李廣杏
李廣杏可稱敦煌水果之王,每年六月底七月初是李廣杏的收穫季節。李廣杏因其光澤黃亮、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當年曾為李廣解危救困的甜杏,隨著李廣大軍傳入敦煌,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廣杏。
敦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因而李廣杏含糖量高,甘美爽口。用李廣杏製成的敦煌杏乾酸甜可口,堪稱一絕。用李廣杏乾製成的杏皮水具有清涼解暑之特效,在夏季敦煌冷飲市場上十分走俏。
敦煌(墩煌)

陽關葡萄
古陽關下盛產葡萄,主要品種有無核白珍珠、白水晶、馬奶子,喀什紅、玫瑰香等,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長出的葡萄皮薄,色鮮,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品質優良。陽關葡萄可鮮食,可風乾,可釀酒。如今,古陽關下的陽關鎮已成為葡萄生產基地,新建的1000米葡萄長廊,內設石凳、石桌。
敦煌(墩煌)

敦煌瓜
古時敦煌一帶盛產美瓜,故有“瓜州”之稱,史書記載:“敦煌古瓜州,出美瓜。狐入其中,不露首尾。”敦煌瓜水分足,含糖量極高,是消暑解渴的佳品,敦煌瓜品種較多,主要有炮彈瓜、嘗蜜紅,克克齊、黃河蜜、金皇后、香瓜、白蘭瓜等,其中以新品種的黃河蜜為最。
敦煌(墩煌)

李廣桃李廣桃又名紫胭桃。為甘肅省稀有的獨特品種。因此桃顏色紫紅中含綠,呈胭脂色而得名。此桃八月成熟,以形體均勻,色澤艷麗,肉厚味香而聞名,其果肉呈蜜白色,味甘清香,含汁豐富,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粗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份。
敦煌(墩煌)

消冰香水梨敦煌八大怪第一怪——香水梨要放黑賣。
隆冬季節來到敦煌,就會看到一種冰凍如石、黑褐晶亮的水果。將它浸人涼水之中,約一刻鐘後,果品表面蛻出一層薄薄的冰殼,剝去冰殼,去皮吮食,酸甜適宜,余香沁人心脾。這就是敦煌特有的消冰香水梨。香水梨味道酸甜相間,一般要採摘回來放到冬天,經過冬季的自然冷藏變黑,食用時融化後剝皮食用,此時梨子已經變得酥軟多汁,味道最佳。
敦煌(墩煌)

敦煌鎖陽
敦煌八大怪第五怪——三九鎖陽人參賽。
鎖陽是敦煌特有的珍稀藥物,又名不老藥,素有“沙漠人參”之美稱。生長在冰天雪地的沙漠戈壁,生長之處不封凍,方圓一米雪落即融,神奇而神秘。 《本草綱目》記:鎖陽性溫,補腎、益精心,強陰興陽,潤燥養精,治痿弱。 現代醫學研究:鎖陽能有效的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等毒素。對人體免疫功能,腸功能,心臟功能,性功能都具有良好的增強和促進作用,敦煌羅布麻綜合開發中心的敦煌養生茶結合了羅布麻和鎖陽的綜合功效,被稱為不老茶。
敦煌(墩煌)

酒棗
敦煌八大怪第六怪——酒棗新鮮放不壞。
鳴山大棗以個大味甘營養豐富著稱。每顆鮮棗重量可達45克,成熟後外表光亮紅中透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營養物質,藥用價值極高,是補血、益氣、養腎、安神之佳品。
敦煌(墩煌)

敦煌羅布麻
敦煌八大怪第七怪——羅布麻茶人人愛。
敦煌羅布泊區域野生5—8年羅布麻中的小紅花羅布麻,採摘6-8月份長出的嫩葉,此時敦煌天氣達到炎熱高峰,植物蒸騰作用最強,藥效成份全部上行至枝頂嫩葉,藥用價值高,用綠茶製做方法精製而成。敦煌羅布麻纖維加工成的羅布麻紡織品抗菌防臭耐用。

風味小吃

敦煌(墩煌)

驢肉黃面敦煌八大怪第二怪——驢肉黃面拽門外。
黃面也是一種麥麵製品,它細如龍鬚,長如金線,柔韌耐拉。煮熟後,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別具風味。製作黃面的工藝極其講究,操作也非常不易。
敦煌(墩煌)

漿水面敦煌八大怪第三怪——漿水麵條解暑快。
敦煌八大怪之三,漿水面,如果要做漿水面,首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萊或箭桿白萊、蓮花萊投入麵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手工麵條煮熟後,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漿水面。
敦煌(墩煌)

風乾饃敦煌八大怪第四怪——風乾饃饃掰開曬。
敦煌(墩煌)

榆錢飯敦煌八大怪第八怪——榆錢也是一道菜。

著名人物

張猛
敦煌人,字叔威。建安初,猛仕郡為功曹,是時河西四郡以去涼州治遠,隔以河寇,上書求別置州。詔以陳留人邯鄲商為雍州刺史,別典四郡。時武威太守缺,詔又以猛父昔在河西有威名,乃以猛補之。商、猛俱西。初,猛與商同歲,每相戲侮,及共之官,行道更相責望。暨到,商欲誅猛。猛覺之,遂勒兵攻商。商治舍與猛側近,商聞兵至,恐怖登屋,呼猛字曰:“叔威,汝欲殺我耶?然我死者有知,汝亦族矣。請和解,尚可乎?”猛因呼曰:“來。”商逾屋就猛,猛因責數之,語畢,以商屬督郵。督郵錄商,閉置傳舍。後商欲逃,事覺,遂殺之。是歲建安十四年。至十五年( 210),將軍韓遂自上討猛,猛發兵遣軍東拒。其吏民畏遂,乃反共攻猛。初奐為武威太守,其妻懷孕,夢帶奐印綬登樓而歌。訊之占者,曰:“夫人方生男,後當復臨此郡,其必死官乎!”及猛被攻,自知必死。曰:“使死者無知則矣,若有知,豈使吾頭東過華陰曆先君之墓乎?”乃登樓自燒而死。
曹全
東漢敦煌效穀人。字景完。曹參後裔。高祖父敏,曾祖父述,祖父鳳,父琫。建寧二年( 169)舉孝廉,官郎中,拜司戊部司馬,討疏勒王和德。師還,遷右扶風槐里令。全生性賢孝,收養季祖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禮無遺缺。故鄉人為之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旋以弟喪棄官。光和六年( 183)復舉孝廉,次年,除郎中,拜酒泉福祿令,轉郃陽令。時遭張角逆亂,全慰老濟貧,賑糧施藥,興完城廓,薦賢舉能,吏民勒碑稱頌,名《曹全碑》。現存陝省博物館。

榮譽稱號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市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際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自駕車旅遊十大目的地”、“2008中國魅力中小城市”、“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等。
2015年,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2017年12月24日,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年12月31日,當選“2017中國年度文化影響力城市”。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