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視角下的礦區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研究

城鄉統籌視角下的礦區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研究

《城鄉統籌視角下的礦區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研究》是依託中國礦業大學,由常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鄉統籌視角下的礦區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常江
  • 依託單位:中國礦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從城鄉統籌視角進行基於城鄉協調、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礦區工業廢棄地再利用區域規劃決策機制及規劃方法研究。以系統動力學、3S技術為工具,採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位於淮海經濟區中心的徐州、淮北、永城、棗莊四個礦區為研究對象,構建針對工業廢棄地全方位、多層次的數據採集、管理和監測系統,總結礦區工業廢棄地的形成機理和時空發展規律;研究國外礦業城鎮以城鄉區域規劃為手段的工業廢棄地再利用模式、實施策略、技術手段等,確定其在我國礦區的參考價值和使用度;建立礦區工業廢棄地的資源價值評估機制和適宜性再利用綜合評價體系,確定在城鄉統籌規劃體系下不同類型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的類型和模式;分析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的動力因素和制約因素,探討其再利用的運作機制和保障機制;研究礦區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的區域協調規劃決策機制和規劃的編制方法與技術標準,探索建立城鄉統籌發展下的礦業城鎮工業廢棄地再利用的規劃理論體系。

結題摘要

由於受礦產資源稟賦和開採的影響,與其他區域相比煤炭資源型城鎮有很強的發展周期和區域特徵。位於礦業城鎮及周邊鄉村地區量大、面廣、分布零散、權屬複雜、污染嚴重的採礦跡地(指位於礦業城鎮內及周邊鄉村地區的因採礦而形成的塌陷地以及因閉礦而閒置的工業廣場及其附屬場地、廢料堆積地、廢棄交通用地等),成為礦業城鎮最顯著的特徵之一,而且由於缺乏對這些採礦跡地的適時更新的地理信息和城鄉空間演化的監控、反饋、資源價值的科學評估和再利用規劃理論的科學指導,導致這些採礦跡地成為礦業城鎮發展過程中的包袱和負擔。 本項目研究從統籌城鄉發展的角度出發,以整合再利用城鄉中的採礦跡地資源,實現礦、城、鄉協同發展為最終目的,以位於淮海經濟區地理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徐州(蘇)、淮北(皖)、永城(豫)、棗莊(魯)礦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各類採礦跡地的數量、分布、特徵、形態,建立了基於城鄉規劃信息系統的採礦跡地的數據採集、管理和監測系統,探索了採礦跡地的形成機理和時空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重點圍繞採礦跡地再利用的驅動機制、利用模式、適宜性評價和規劃機制四個方面展開。 主要研究內容與成果包括:①通過對採礦跡地再利用動力進行綜合評價發現政策管理的滯後與缺失、資金缺失、體制缺陷是主要阻力因素,利益訴求和政策法規是主要的動力因素。對此研究建立了回響的政策引導機制、利益均衡機制、產業多元化機制、創新驅動機制和監管協調機制。②根據國外採礦跡地再利用的規劃管理經驗梳理總結了城市型、城郊型和鄉鎮型三類統籌城鄉發展的採礦跡地再利用模式。③基於GIS建立採礦跡地再利用資料庫和適宜採礦基地特點的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體系。④總結當前採礦跡地再利用規劃的特點和不足,引入溝通式規劃方法,構建礦區轉型中溝通式規劃的程式和模式。 研究通過規劃的創新實現將快速城鎮化背景下資源型城市中廣泛存在的採礦跡地轉化為對城市經濟社會轉型、生態環境修復具有重要作用的後備資源,對推動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統籌城鄉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項目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發表學術論文15篇,出版專著《城鄉統籌視角下的採礦跡地再利用研究》一部;項目研究共培養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14人;舉辦國際會議3次,課題組成員參加學術會議50人次,出國交流2次,邀請境外專家來華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