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2021年11月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發布會,解讀印發的《山東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關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 頒布時間:2021年11月1日
  • 發布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 發文字號:魯政字〔2021〕168號
規劃全文,規劃內容,內容解讀,

規劃全文

本規劃依據《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旨在進一步加強戰略引領、明確工作任務、細化政策重點,是指導今後五年全省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的戰略性、指導性檔案。規劃中的自然資源是指全省行政轄區內的土地、海洋、森林、礦產、濕地等自然資源。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目標定位,全面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以更加嚴格的制度深化耕地保護,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實施海洋強省突破,著力構建基礎支撐、基礎制度、科技引領、安全保障四大體系,精準履責、科學擔責、奉獻盡責,持續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在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率利用上走在全國前列,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黨對自然資源工作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方針政策在我省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維護人民民眾權益作為自然資源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貫穿到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政策制定和管理各環節,健全自然資源利益分配和調節機制,推進全民共享。
3.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和資源瓶頸的內生動力,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為抓手,不斷推動自然資源事業蓬勃發展。
4.堅持系統觀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必須遵循其內在規律,統籌各生態要素,統籌陸地海洋、城市農村、地上地下等各個方面,遠近結合,系統謀劃,提升整體效率,努力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5.堅持保護優先。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自然和生態環境。始終把保護放在首位,貫徹到自然資源工作的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嚴守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和底線。
6.堅持高效利用。堅定不移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立健全促進自然資源高效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全面提高土地、礦產、森林和海洋等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求,增強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7.堅持底線思維。必須在多目標平衡中堅守科學利用底線,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守生態保護底線。必須把依法依規貫徹工作始終,為各項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三)主要目標。
展望2035年,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全面確立,利用效率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重要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根本好轉,完善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建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持續穩定在較高水平;全省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管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到2025年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高品質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初步形成。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對“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布局的支撐保障作用明顯增強。國土空間規劃對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進一步強化,科學合理的城鎮化發展格局、農業生產格局、生態保護格局基本確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2.高水平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機制基本確立。海岸帶、黃河、大運河、魯中南山地丘陵、魯東低山丘陵等重要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明顯提升,以黃河口、長島等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力度持續加強,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基本建成,森林覆蓋率穩中有升,全省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碳匯能力持續增強。陸海聯動的生態保護體系基本形成,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3.高效率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加快形成。全面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和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國家下達任務以內。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機制初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基本建成。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持續下降,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5%以上。
4.高質量的服務保障更加精準有力。對鄉村振興、海洋強省、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服務保障作用進一步增強,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更加完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依法依規用地長效機制基本建成。
5.高效能的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基本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新型基礎測繪等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建成,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用途管制等基礎制度更加健全,自然資源法治建設邁上新台階。科技支撐更加堅實,數字賦能紮實推進,基本建成“一張網、一張圖、一個平台、五套用”的自然資源信息化體系。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等能力顯著提升。
二、全面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根據“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格局,研究確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目標定位,落實落細主體功能區戰略,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大力實施國土空間格局最佳化策略,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
1.最佳化細化全省主體功能分區。
基於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和城市化發展區三類省級主體基本功能區。細化主體功能治理單元,將部分生態極重要、區域面積大、生態敏感度高的鄉鎮,從主體功能為城市化發展區或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市、區)中劃出,納入重點生態區管理;將人口集聚程度高、產業發展潛力大的部分鄉鎮、以及特色農產品優勢明顯的部分鄉鎮從其他主體功能區中劃出,分別按城市化發展區、農產品主產區管理。對自然保護地、戰略性礦產保護區和特別振興區等重點區域實施重點區域名錄管理。
2.加快編制審批“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
自上而下、上下聯動編制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建立省、市、縣(市)、鎮(鄉)4級,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3類規劃構成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體系,將相關專項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多規合一”。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加強底線約束。編制完成黃河流域、海岸帶、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等重點區域和流域以及生態修復、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重點領域國土空間專項規劃。
3.實施國土空間格局最佳化策略。
(1)大力最佳化城鎮化發展格局。大力培育和壯大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增強濟南都市圈輻射帶動能力,提升青島都市圈發展能級,大力建設藍綠交融、多元複合、開放聯通的廊道網路,努力構建以多中心、網路化、開放式都市圈(區)為主體形態,立體化廊道網路串聯、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
(2)築牢生態安全格局。加快魯中南和魯東山地丘陵區兩大生態屏障建設,強化荒山綠化,改善林種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公益林比重,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突出沿海、沿黃、沿京杭運河的生態帶修復與保護,因地制宜建設河海防護林生態廊道和生態休閒景觀長廊,嚴控沿線房地產開發等項目,留足生態緩衝空間。以泰山、沂蒙山、崑嵛山、黃河三角洲、南四湖、東平湖、萊州灣、膠州灣等重要生態綠心為核心,以各類自然保護地、河湖濕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為節點,相互串聯,構建彼此呼應的網路化生態系統。
(3)強化重點農業空間整治和保護。重點保護魯北、魯西北、魯西南、汶泗、棗莊、沂沭、魯東南、膠萊、淄濰等9個農田集中區,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推進耕地集中連片化,構建完整的農田防護林網體系,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加強萊州灣海域、威海海域、日照南部海域3個海洋漁業集中發展區保護,最佳化漁港空間布局,推進港、產、城一體化的漁港經濟區建設。
(二)全力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為引領,統籌謀劃保護與開發,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全面提升黃河下游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1.保護修復黃河三角洲。
(1)推進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黃河入海口濕地生態修復與水系連通工程、近海水環境與水修復生態工程,促進黃河與自然保護區之間、自然保護區內部濕地之間水系連通,維護濕地、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加強農田林網和海防林建設,實施引排水溝渠生態化改造、黃河口防護林工程,增強防風固沙能力,遏制土地沙化趨勢。依法開展清理整治探礦採礦等活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2)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全面落實勘界立標,推進自然保護地確權登記。推進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以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最佳化整合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周邊的自然保護地,打造以黃河入海生態系統為特色的國家公園。
(3)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開展陸域濕地、潮間帶濕地、淺海濕地生態治理,建設珍稀瀕危鳥類棲息地、海洋生物綜合保育區和特色植被保育區,生態治理外來有害物種,保護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植被和珍稀瀕危物種觀測,建設智慧黃河三角洲監測監管網路。聯合長江以北沿海4省2市的19個自然保護地,共同申報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世界自然遺產。
2.加強黃河沿線生態廊道建設。
加強沿黃各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地質災害防治,推進沿黃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實施重點區域生態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灘區治理,在“嫩灘”區域開展濕地自然修復,保護濕地、水域生態系統和鳥類棲息地、遷徙通道,打造高品質黃河沿岸綠色生態廊道。統籌推進黃河下游沿岸及灘區國土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國土綠化與農田林網修復改造,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3.服務保障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1)支持打造黃河流域改革開放先行區。探索“雙向飛地”“共管園區”等跨區域產業合作新模式。支持黃河兩岸跨河大橋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濟南、青島、煙臺等市與沿黃省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沿黃城市共建海鐵聯運中轉基地。打造濟南—德州、濱州—東營黃河百里風貌帶,增強黃河流域下游地區生態屏障功能。
(2)強化自然資源服務保障。科學編制山東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為培育沿黃城市聯動發展新動能、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提供規劃引領和空間保障。開展黃河流域實景三維“一張圖”建設,開展黃河幹流、重點灣區、重要水庫等水下地形測繪,及沿黃區域地表形變監測和高程基準年度複測,為建設黃河長久安瀾示範區、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3)積極探索生態資源價值轉化新模式。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生態惠民共贏。挖掘黃河文化內涵,建設國家研學旅遊基地,講好黃河故事;科學開發“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
(三)促進落實全省重大發展戰略。
圍繞全省重大戰略實施,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審批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提高自然資源支撐保障能力。
1.全力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1)強化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要素保障。圍繞“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總體布局,加大規劃和要素保障力度,優先保障“四新”經濟項目用地,切實保障有效投資用地需求。最佳化全省產業園區空間布局,推動土地要素向園區集聚。開展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調查,支撐“畝產效益”改革,促進過剩產能化解,拓展動能轉換新空間。
(2)重點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支持起步區編制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合理確定生態、生活、生產空間布局,在濟南市域範圍內合理確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將起步區符合單獨選址條件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爭取國家配置指標。支持起步區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直接以濟南市政府名義編制報批,不再按區(縣)拆分上報。支持起步區統籌保護水系、岸線、濕地、林地等自然資源,規劃建設城市森林公園和黃河生態風貌帶,加強黃河廊道、濕地生態修復等項目建設。
(3)加強城市地質調查基礎支撐。實施山東省城市地質調查工程,分級分類開展城市地質調查,優先完成濟南、青島城市地質調查,建設城市三維地質模型,為城市建設提供可靠地質依據。2025年實現全省設區市城市地質調查工作全覆蓋。
(4)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完善地理信息開放共享政策,探索建立地理信息數據交易市場。強化測繪地理信息基礎建設,推行共建共享和分建共享等模式。支持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骨幹企業,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區域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地理信息集聚區。
2.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1)堅守農民土地權益底線。在村莊規劃編制、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建設等方面,充分尊重民眾意願,維護民眾土地權益,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按照尊重歷史、依法依規的原則,積極推進全省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現應登盡登,證書應發盡發。
(2)科學編制和實施村莊規劃。堅持先規劃後建設,根據實際需求、穩妥推進“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以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等類型村莊規劃編制為重點,把產業發展、鄉村旅遊、美麗村居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特色風貌塑造、田園綜合體以及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統一納入村莊規劃。進一步最佳化村莊布局,構建全域覆蓋、層級疊加、舒適便捷的鄉村生活圈服務體系。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可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用於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用地。
(3)統籌保障鄉村發展用地。引導農村產業在縣域範圍內統籌布局,落實和完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用地政策,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根據休閒觀光等產業的業態特點和地方實際,探索靈活多樣的供地新方式。鼓勵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複合利用,發展鄉村民宿、農產品初加工、農村電商等。保障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通過保障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村莊整治、廢舊宅基地騰退、建設農民公寓和住宅小區等多種方式,滿足農村農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需求。規範和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探索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交易收益分配機制和相關稅費機制,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區域調劑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有效銜接。
(4)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抓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試點,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探索“土地整治+”創新模式,統籌各類涉農項目和社會資金,實現“土地功能騰挪、城鄉面貌更新、民眾居住環境改善”有機結合的“1+N”綜合效應。
(5)穩慎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研究出台我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實施意見,探索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明確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範圍、方式、程式、監管措施等內容,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公示地價體系和建設用地市場。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調節機制,切實維護農民權益。
(6)做好鄉村振興測繪和地質調查服務。推廣諸城市鄉村振興“一張圖”典型經驗,探索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加大中小城鎮和農村淺層地溫能推廣套用。充分利用全省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強化富含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土地資源保護和科學開發,為培育發展特色農業提供支撐。推進旅遊地質、水文地質調查,服務鄉村振興。
3.全力保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1)嚴格實施“項目跟著規划走”。全面梳理《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省級重點專項規劃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布局,合理預留空間。
(2)加強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保障。進一步完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和監督機制。每年第三季度,發展改革、交通運輸、水利、能源等部門確定下一年度擬開工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清單。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項目清單,統籌擬定規劃和用地保障措施,建立用地報批工作檯賬。
(3)持續最佳化建設用地審批流程。對跨行政區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可按設區市單獨組卷報批;對立項明確分期建設的,或立項檔案未明確、但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批准的分期建設的項目,可分期開展用地報批。對涉及的耕地占補平衡、占用生態保護紅線等前置手續壓茬同步推進。
(四)支撐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1.實施差異化城鎮空間發展策略。
(1)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引導空間規模、土地要素向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集聚,努力提高濟南市、青島市輻射帶動作用。推動煙臺—威海一體化發展,統籌濟寧—棗莊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促進臨沂、菏澤以市區為中心城鄉融合發展。
(2)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小城鎮建設。依託交通線、海岸線、黃河、運河等,支持建設一批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城市帶、節點城市、郊區星城和特色小城,推動縣城提質擴容、補齊短板。優先保障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合理用地需求,支持縣城直通中心鎮、重點旅遊景點的公共運輸配套。
(3)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確定城市開發邊界規模,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最佳化生態、生產和生活空間布局。科學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全面推進節水型城鎮建設。
(4)建立城鎮開發邊界彈性管控機制。科學劃定城鎮集中建設區和城鎮彈性發展區,在規劃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控制下,城鎮建設用地布局可在城鎮彈性發展範圍內進行調整。
2.支撐高品質城鎮生活。
(1)支持便捷化網路化交通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都市圈內部、都市圈之間以及城鎮之間基礎交通設施建設,強化互聯互通,在用地支持上加快推進對外交通、城市群交通、都市圈交通網路高效銜接和有機融合,促進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體系一體化。
(2)支持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綜合考慮實際服務管理人口特徵和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在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和用地供給上作適度的彈性預留。加強醫療、教育、文化、社區、停車等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配套,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打造社區“15分鐘生活圈”。
(3)支持韌性城市建設。加強對公共消防設施、人防設施以及防災避險場所等設施建設的服務保障,不斷增強城市防災減災能力,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充分考慮重大疫情防控需要,完善相關設施規劃布局,高效應對疫情風險。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保護城市山體自然風貌,修復河湖水系和濕地等水體,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完善城市生態系統。加強城鎮開發邊界內藍綠空間建設,加快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完善多級城市公園體系,織密綠道網路,構建完整連貫的城市綠地系統;打通城市內外水系、綠地、森林,形成藍綠交織、親近自然的生態網路。持續推進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
3.完善住宅用地保障政策。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建立住房和土地聯動機制。統籌新增和存量土地,穩定住宅用地供應規模和價格,最佳化土地供應結構,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畫,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加強住宅用地信息公開,指導重點城市將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畫、存量住宅用地清單全部公開,適當集中公開出讓住宅土地,穩定市場預期。
三、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實施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努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
(一)紮實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布局,系統推進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建設,統籌好處理好國土綠化與耕地保護關係,加快形成國土綠化科學綠色高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1.大力最佳化國土綠化空間。
(1)科學布局綠化空間。依據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等國土綠化相關專項規劃,科學合理布局生態及國土綠化空間。圍繞全省重點生態功能格局,布局開展荒山、荒地、荒灘造林綠化,沿海防護林完善提升,水庫周邊、沿河湖岸、交通沿線綠化等重大工程,整體謀劃,打造系統化、網路化國土綠化空間新格局。
(2)持續推進城鎮綠化美化。開展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實施城市增綠和綠化品質提升工程,科學規劃建設城市綠環、綠心、綠楔、綠廊、綠道,堅定不移保護城市“綠水青山”。結合城市更新,採取拆違建綠、留白增綠等方式,增加城市綠地。推進城鎮庭院綠化,改善提升居民小區綠化,努力實現應綠盡綠。鼓勵在城市建成區利用建築牆體開展立體綠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屋頂綠化。搞好城市周邊綠化,充分利用不適宜耕作的閒置土地開展造林綠化。
(3)切實抓好鄉村國土綠化。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政策,依法依規推進鄉村綠化,倡導農村地區開展庭院綠化,支持村居內見縫插綠。依照國家規定,推動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完善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對存量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種植林木的,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審慎、穩妥做好分類處置。構建完善城鄉綠道網路,實現城鄉綠地連線貫通。
2.規範綠化建設工程管理。
(1)因地制宜實施綠化工程。根據地形地貌、水資源、土壤等立地條件,科學配置林草植被,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喬灌草結合。區分荒山、平原、沿海、村莊等不同綠化需求,分別研究制定相應技術導則。科學設定造林密度、配置方式,積極營造混交林,因地制宜建設生物防火林帶。規範工程造林作業設計,切實加強綠化項目施工管理。
(2)強化種苗選育生產使用管理。推廣使用良種壯苗,工程造林作業設計要明確良種使用和種苗質量要求。加大鄉土樹種種質資源普查、保護、收集和良種選育推廣力度,提高供給保障能力。制定山東省優良鄉土樹種名錄。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廣使用適應性強、材質好的優良鄉土樹種。嚴格境外樹種引種,嚴防帶有有害生物的種苗用於綠化。
(3)堅持務實節儉開展綠化。充分考慮綠化成本效益,選擇適度規格的苗木進行綠化,除必須截乾栽植的樹種外,使用全冠苗。嚴禁採挖移植天然大樹、古樹名木等具有保護價值的樹木。樹立正確的綠色政績觀,防止“一夜成林”“快速成景”等急功近利行為,防止在綠化中出現奢侈化、媚外化和過度景觀化等問題。
(4)提升綠化造林實效。加強撫育管護、補植補造,建立完善綠化後期養護管護制度和投入機制,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鞏固提升綠化質量和效果。
3.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建立各級各類義務植樹基地,落實公布義務植樹地點,完善義務植樹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推動“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網站建設,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豐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內容。發揮好各級綠化委員會議事協調機製作用,協同推進部門(系統)科學綠化工作,推動國土綠化行動進機關、進校園、進營區、進廠礦、進村居。支持農村經濟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以工代賑開展綠化造林、營林護林及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共建共管共享,引領形成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社會氛圍。
4.提升科學綠化管理水平。
強化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推動造林任務和成果落地上圖。以工程項目流程管理為主線,建設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管系統,建立生態修復“一個系統、一張圖、一本賬”。對國家和省財政投資的造林綠化重點工程,推進作業設計編制、施工、檢查驗收全過程監管,全面監測森林資源狀況變化。
(二)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推動黃河口、長島國家公園建設,完成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基本建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1.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能力建設。
完成自然保護地勘界,設立實體界標和電子圍欄,明確自然保護地範圍界線。完善自然保護地管理政策標準,編制實施全省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和單個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在整合交叉重疊的自然保護地基礎上,落實“一個保護地、一套機構、一塊牌子”的要求,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和綜合執法體制,加強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地管護設施建設,強化自然保護地內地質、洪澇等自然災害防治以及林業有害生物、外來入侵物種等生態危害防治,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2.加強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修復。
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開展受損生態系統修復。對核心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增加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對廢棄工礦用地開展生態修復,使破損山體回歸自然狀態。對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地開展受損岸線、海島、濱海濕地、海草床等典型生態系統修復,保護海洋生物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等,規範生態保護修復用地用海行為。對自然遺蹟類型自然保護地開展重要地質遺蹟和古生物遺蹟搶救性保護,圍封、隔離人為活動干擾,保護其原真性、完整性、穩定性。對森林、濕地、草地等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地,優先開展景觀自然恢復,保護和恢復珍貴景觀資源。
3.建立一體化的監測監管體系。
深化保護對象資源調查,掌握基本數據和分布規律,構建本底調查資料庫,強化保護對象和生態環境定期監測。加強智慧自然保護地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和國家—省—保護地三級監測監管平台。定期評估預警生態風險,發布保護地內自然生態狀況調查監測報告。發布資源利用負面清單,建立健全特許經營制度,確保自然資源的規範經營、可持續利用和資產保值增值。
4.實施自然教育體驗與社區建設工程。
加強自然保護地訪客中心、宣教場館、野外生態宣教點、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和露營地等生態教育、自然體驗場地及配套設施建設,完善自然保護地引導指示標識、智慧解說系統、科教宣傳設施。設計定製自然教育、生態體驗項目和路線,組織公眾參與資源巡護、野外觀測、防火監測、野外宿營等體驗活動,在自然保護地指定區域內開展生態旅遊,讓公眾親近自然、共享高品質的生態產品,增強珍愛自然、保護生態的意識。開展生態徵收、生態保護補償試點,探索原有生產活動有序退出、生態移民的路徑。建立志願者服務體系,健全自然保護地社會捐贈制度,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建設與發展。
(三)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和濕地保護修復。
1.深入推進林長制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精神,推動林長制走深走實,加快形成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障有力的保護管理新機制。鼓勵推廣林業工作站、民間林長等做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林長制改革,支持發展志願者隊伍,積極推動先進經驗向制度化、定型化方向發展,建立起以各級林長為主體、民間林長和志願者隊伍為補充的協同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績效評價辦法細則,推動評價工作規範化、常態化,強化結果運用,把績效評價作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依據。加快建設省級林長制信息綜合管理平台,實現林長制工作“一網通辦”,有序推動市縣建立本級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到2025年基本實現省、市、縣全覆蓋。
2.全力提升森林碳匯能力。
(1)強化森林撫育。加強退化防護林修復改造,科學設定林分密度,積極配置形成混交林,促進林分健康穩定,穩定提升森林生態固碳能力。
(2)加強公益林保護。嚴格公益林調整審批程式,加強補償資金使用監管。堅持和完善林地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額管理,嚴格控制林地轉為非林地。在符合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生態功能的前提下,鼓勵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適度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開展森林旅遊。鼓勵發展商品林。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建設國家儲備林。
(3)實施嚴格的森林採伐限額制度。“十四五”期間全省年森林採伐限額指標定為504萬立方米。建立健全森林採伐負面清單,禁止砍伐古樹名木,禁止採伐自然保護區內的林木,禁止生態保護紅線內林木商業採伐。公益林的採伐、生態保護紅線內和自然保護地內的林木採伐,按照“采一補二”的原則,採伐的面積和株數要在符合規劃的造林區域內予以科學補種,確保實現“越采越多”。
3.系統推進濕地保護修復。
健全濕地保護地體系,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健全濕地用途管控機制,合理劃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濕地範圍,禁止擅自徵收、占用國家和地方重要濕地,嚴厲查處違法利用濕地的行為。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對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通過清淤疏浚、地形地貌修復、岸線維護、水生植被恢復、棲息地營造等手段,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強化水源地保護,防治水資源污染,開展已破壞河湖生態系統治理,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提升水源水質。推動濟寧等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
(四)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
1.全面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
開展山東省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摸清野生動植物資源底數。修訂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評估制定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加強珍稀瀕危物種遷地保護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保護與修復。開展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規範化建設,建立快速高效收容救護體系。健全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提高監測和預警能力。廣泛深入開展科普宣傳教育,營造全民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氛圍。
2.規範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
完善多部門信息交流和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建立健全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監管體系,規範資源利用行為。建設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系統,提升管理的信息化、精準化、智慧型化水平。
3.加強古樹名木保護修復。
全面落實分級認定和保護要求,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建立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資料庫,對病危瀕危古樹名木開展搶救復壯。探索在古樹名木集中分布區建設古樹名木主題公園。
(五)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重點工程。
以全省生態安全格局確定的重要生態區域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1.提升生態修復工程實施的科學化水平。
按照突出安全功能、生態功能,兼顧景觀功能的次序,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演替規律,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建立健全科學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的政策和標準。探索建立差異化的生態修復考核評價體系,開展動態監測監管和後期修復成效跟蹤監測評估。
2.創新生態修復投融資體制機制。
堅持“誰破壞、誰治理,誰修復、誰受益”原則,積極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工程,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的市場化機制建設,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投融資體系。加強政策激勵和制度保障,完善生態產品價格的定價機制、市場投融資機制等配套支持政策,支持設立市場化運作的各類生態保護修復基金,逐步培育、發展和壯大生態修復市場。
3.創新生態修復技術。
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土地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等相關技術研究,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產學研用合作平台建設,探索國土空間開發“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生態保護與修復機制,集成創新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關鍵技術,形成可推廣的工程技術模式,建立環境風險評估指標和評價方法,構建生態安全保障技術體系。
(六)探索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開展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以試點為引領,因地制宜,建立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努力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1.統籌推進試點示範工作。
啟動全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形成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配套政策措施。探索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可持續發展優勢,努力創造更多綠色。
2.完善縱向和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結合中央政策調整,逐步將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等因素納入資金測算分配範圍,完善省對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分配機制。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加快研究制定和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內人為活動有序退出和補償辦法。完善依法建設占用各類自然生態空間的占用補償制度,嚴格占用條件,提高補償標準。推動全省重要河流建立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鼓勵受益地區和保護地區、流域上下游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橫向生態補償。推動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四、全面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
牢固樹立節約優先的理念,深入推進資源總量管控、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加快形成集約高效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努力提升自然資源利用效率。
(一)深入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以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省創建為抓手,以存量挖潛為重點,健全節約集約政策體系,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1.嚴格規劃管控和計畫調節。
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開發強度雙控行動,落實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單位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計畫指標使用管理,健全以增量撬動存量的“增存掛鈎”機制。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用於保障省級重點項目、符合單獨選址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關係社會民生的項目以及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其他重點項目。爭取在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產業項目上孵化和培育更多國家和省級重大項目,並納入國家保障範圍。
2.加強用地標準控制。
健全產業用地標準體系,依據國家、省產業目錄,落實鼓勵、限制、禁止類供地政策,嚴禁資源消耗高、環境危害大、產能過剩、土地利用強度低、投入產出效益差的項目用地。進一步完善山東省建設用地控制標準體系,研究建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標準,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節地技術和模式,細化制定更加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地方標準。全面落實工程建設項目節地評價制度。
3.健全土地資源市場配置。
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和抵押規則,創新土地分割、合併轉讓政策和運行模式,規範市場秩序,實施城鎮土地使用稅差別化政策。推行靈活供地方式,探索土地複合利用,推廣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使用土地。積極探索建立規劃統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利益共享的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激勵約束機制。
4.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力度。
(1)加大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力度。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利用和閒置土地處置,力爭土地供地率總體水平達到80%以上。完善市、縣級新增建設項目用地部門聯合審批、監管機制,建立信用約束、財稅金融、差別化稅費等制度措施。
(2)積極推進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開展城鎮低效用地摸底調查,科學編制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重點引導工業區連片改造。建立全省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信息管理系統,實施項目入庫規範管理,對再開發過程進行全程監管。規範再開發模式,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原集體經濟組織和市場主體參與項目開發。健全配套政策,從規劃審批、財稅金融支持、轉型升級激勵、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等方面制定激勵和倒逼措施。強化示範引領,打造一批典型樣板。實施評估通報制度,評估結果作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
(3)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開展農村建設用地調查評價,鼓勵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和集體建設用地復墾利用,加大農村閒散地盤活利用力度。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設省級農村建設用地節餘指標交易平台,建立省級流量指標統籌調劑制度,制定流量指標分類交易辦法,支持城鄉統籌發展。
5.健全土地利用監管評價體系。
進一步健全土地“批、供、用、補、查”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細化監管內容與監管方式。完善契約約束管理和用地退出機制,將項目建設投入、產出、節能、環保、就業等經濟社會環境各要素納入土地供應履約監管內容。完善山東省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系統,對批、供、用信息進行集成,繪製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一張圖”。持續開展工業用地績效調查評估,完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體系,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成果套用。
6.提高城鎮土地綜合承載能力。
探索推進地下空間立體開發,制定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範,規範地下空間確權登記,推進建設用地多功能立體開發和複合利用。鼓勵城市內涵發展,重點推廣城市公交場站、大型批發市場、物流會展和文體中心、城市新區建設中的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綜合利用、無縫銜接等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推廣標準廠房建設。統籌城市各功能區用地,結合產業園區發展和農村城鎮化改造,有序實施新城、新鎮和集中居住區建設,推進功能混合和產城融合,促進人口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
7.全面推進“標準地”制度改革。
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各片區和省級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重點區域內,全面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制度,並探索向其他投資項目延伸推廣。完善“標準地”控制指標體系動態調整機制。推進“標準地”改革全面落實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改革的疊加綜合效應。
(二)持續推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揮自然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優勢,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林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開發利用林業資源,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1.加快林業產業最佳化升級。
(1)支持木材加工產業全面綠色轉型發展。支持新型綠色低碳製造技術的研發、套用、推廣,推動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升級改造。發展循環經濟,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企業)標準的制(修)訂,以生產標準促進產品質量提升。
(2)做優做強經濟林產業。加快樹種品種結構調整,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建、改建一批特色經濟林生產基地,培育發展一批經濟林園區和產業集群。引導扶持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水平。
(3)科學規劃林木種苗花卉產業布局。建立健全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利用體系、林木良種選育推廣體系、種苗生產供應體系、種苗行政執法體系、種苗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優質高效”的林木種苗產業新格局。依靠新技術探索花卉培育與種植、加工、旅遊、休閒融合發展新業態和新模式,逐步實現專業化、特色化、現代化,積極推進花卉產業轉型升級。
2.大力培育林業新興產業。
(1)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探索發展林地立體多種複合經營模式,促進林下種植養殖業資源共享、循環相生、協調發展。打造林下經濟全產業鏈,提高產業聚集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形成各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
(2)加快培育林源藥材產業。加強銀杏、杜仲、元寶楓、文冠果、皂角、木瓜、酸棗、金銀花等林源藥材資源培育,開展省級高標準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突破瀕危稀缺中藥材繁育技術,發展中藥材現代化生產技術。
(3)精心打造山東森林康養品牌。利用森林生態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推動集森林醫療、運動、康復、養生、養老、旅遊、教育、文化於一體的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積極完善森林康養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森林康養環境。
3.積極培育碳匯產業發展。
在國家標準體系基礎上,探索研究我省林業碳匯技術標準體系,建立健全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價值評價體系和經營開發體系,完善森林碳庫現狀及動態資料庫,開展林業碳匯評估。積極推進山東省林業碳匯項目進入碳匯交易市場,促進山東省林業碳匯融入國家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全省碳匯林業建設。鼓勵科研部門和行業機構積極開展林業碳匯和生態產品價值評價課題研究。
(三)全面推進礦產資源綠色發展。
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提升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找礦增儲、合理布局、調控總量、最佳化結構、資源配置、節約利用為手段,深入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轉型升級。
1.最佳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管控要求,統籌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關係。大力最佳化礦產資源開發保護區域布局,重點推進魯東金及石墨資源區、魯中南鐵及建材非金屬資源區、魯西南煤炭資源區和黃河流域(山東段)油氣地熱資源區4個分區建設。落實國家級資源基地、國家規劃礦區、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區、重點勘查區和重點開採區,加強礦業權投放,加快形成保護優先、功能合理、管控有力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
2.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1)嚴控總量。按照“嚴控增量、最佳化存量、高效利用”的要求,對全省主要開採礦種設定預期性總量調控指標,嚴格控制開發利用強度;對國家確定實行開採總量管控的稀土資源,嚴格落實國家開採總量指標。到2025年,全省礦產年開發總量控制在10億噸以內。年產石油保持在2500萬噸左右、煤炭1億噸、金礦石3000萬噸、鐵礦石3000萬噸、水泥用灰岩1億噸、建築用砂石5億噸。進一步壓縮小型礦山數量,推進資源整合,全省固體礦產礦山控制在1000個以內。
(2)嚴格準入。堅持礦山開採規模與礦區儲量規模相適應,結合全省礦山開採現狀,提升重點礦種新建礦山最低開採規模。到2025年,全省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比例不低於65%。支持礦山企業開展高附加值產品研究與開發,推動產業鏈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合理制定新建礦山最低開採規模標準,從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儲量、開採規模、經濟指標等方面,明確新建礦山準入條件。
(3)節約利用。嚴格重要礦產資源“三率”指標管理,推廣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和二次能源及有用礦物元素的再利用,推廣無尾無廢礦山建設。支持開展1000米以下深部開採技術研究。
(4)差別管理。規範砂石資源開發利用,嚴禁在“三區兩線”可視範圍內設定露天開採建築石料採礦區。規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學確定開採總量和準入條件,研究推進中深層地熱分區分類利用和井下換熱技術套用,推進地熱資源與油氣資源協同開發。實施清潔能源倍增行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天然氣、地熱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落實“以灌定采、采灌均衡”“取熱不取水”等地熱開採模式,科學配置、適時投放地熱資源礦業權。
3.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1)引領帶動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鼓勵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推動新建礦山合理布局,全部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通過建設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工藝環保化、企業管理規範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綠色礦山,加快形成綠色礦業格局。
(2)加快綠色礦山建設步伐。新建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到2025年全省綠色礦業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小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到90%、80%、70%。
(3)推進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創新綠色發展管理機制,推動萊州—招遠、鄒城市、滕州市和平陰縣4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強化考核評估,加強典型經驗、先進模式、標準規範、政策制度的總結與推廣。
(4)構建礦業綠色發展新機制。堅持轉方式與穩增長協調推進,堅持綠色轉型與管理改革相互促進,保障綠色礦山建設用地,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制定綠色金融支持政策。完善配套激勵政策體系,激發礦山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礦業綠色發展。
(5)建設智慧礦山。引導全省礦山企業開展礦山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型化建設,充分藉助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5G等新型數位化技術,打造全線智慧型新礦區,實現礦山安全、綠色、高效的智慧型化管理。
五、以更加嚴格的制度深化耕地保護
堅決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一)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1.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有關要求,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遏制新增問題發生。對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超標準建設綠化帶等存量問題,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和要求,依法依規,妥善處理,逐步消化。
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管控作用。從嚴核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最佳化建設用地布局。強化農用地向建設用地轉化的管控措施,完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一般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
2.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
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和引導,充分銜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與國土空間規劃,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足。規範開展重大建設項目占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設施農業用地等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調整方案的省級論證。建立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實現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生態系統保護相統籌。
3.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
依託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綜合考慮自然地理格局、土壤條件和生物多樣性等因素,推進耕地資源質量分類調查,對耕地質量變化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建立土地調查監測體系和耕地質量監測網路,開展耕地質量年度監測成果更新,探索構建耕地分類保護體系,充分發揮耕地質量等別成果在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建設用地審批等方面的作用。有序開展耕地土壤改良和輪作休耕,提升全省耕地質量與生態條件。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強對耕地污染的調查評價,嚴格污染耕地的準入管控,開展污染耕地治理。
4.強化耕地保護執法監督。
推進智慧耕地平台建設,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立體監管網路,實現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全天候動態監測。完善執法監督,嚴肅查處、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二)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
1.完善占補平衡責任落實機制。
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要嚴格落實“以補定占、先補後占、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要求。經依法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設單位必須依法履行補充耕地義務,通過土地整治或補充耕地指標交易方式,自行補充所占用耕地數量、質量相當的耕地。無法自行補充的,可委託建設項目所在地政府代為補充,並按規定足額繳納耕地開墾費。
2.拓展補充耕地途徑。
充分運用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科學分析後備資源潛力,摸清全省耕地後備資源家底。統籌實施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等,新增耕地經核定後可用於落實補充耕地任務。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優先開發成農用地。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作用,鼓勵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根據土地整治規劃投資或參與土地整治項目,多渠道落實補充耕地任務。
3.加強占補平衡項目日常監管。
規範項目選址,嚴格項目驗收,健全後期管護,建立管理台賬,進一步強化補充耕地項目實施、備案、核實、掛鈎使用、占補考核全程監管。實行補充耕地項目公示制,將補充耕地項目信息、地塊照片等向社會公示,主動接受監督。利用最新遙感影像資料,持續開展入庫補充耕地項目核查,確保儲備補充耕地數量真實、質量可靠。
(三)健全耕地保護長效機制。
1.全面推行“田長制”。
實行分級保護、逐級負責,進一步織密耕地保護網路,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耕地保護責任全覆蓋。
2.持續實施耕地保護激勵機制。
依據市、縣(市、區)、鄉(鎮)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結果,繼續對耕地保護工作成效突出的鄉(鎮)政府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給予資金獎勵,調動村民自主管理保護耕地的積極性。
3.強化耕地保護共同責任。
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嚴格源頭管控,強化過程監管,努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打好掛牌督辦、公開通報、約談問責“組合拳”。加大對違法嚴重地區警示約談、問責追責力度。
六、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實施海洋強省突破
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提高海洋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海洋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一)科學高效利用海洋資源。
立足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最佳化海洋開發保護格局,深化海洋資源管理制度改革,構建海洋資源開發硬約束機制,推動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
1.最佳化海洋開發保護空間布局。
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海岸帶綜合保護和利用規劃,實施基於生態系統的海岸帶綜合管理,統籌陸海空間布局、發展導向和制度安排。最佳化提升青島龍頭引領作用,打造全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引擎。以煙臺、濰坊、威海等市為骨幹,以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建設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不斷提升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海洋產業帶、魯南臨港產業帶發展水平。推進沿海港口岸線資源統一規劃、突出特色、高效開發,提升現代港口功能,建設山東半島世界級港口群。
2.嚴格海洋資源使用管理。
加快健全海洋資源產權體系,完善海域海島有償使用制度;推動海域立體綜合利用,推廣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推進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支持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洋旅遊等活動融合發展。嚴格圍填海管控,對合法合規圍填海閒置用地進行集約利用,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消化存量資源。加強海域海島開發利用活動監管,開展海域使用後評估研究。加強行業用海精細化管理,嚴控海域開發規模和強度。
3.推廣綠色低碳循環用海方式。
大力發展海洋循環經濟,加強水產品加工廢棄物高值化利用,建設海洋鹽業與鹽化工等循環產業鏈。支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創建全國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區。擴大藻類、貝類等經濟固碳品種養殖規模,放大漁業碳匯功能。
(二)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
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著力打造水清、灘淨、岸綠、灣美、島麗的和諧海洋,築牢海洋生態安全螢幕障。
1.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行動。
加強沿海防護林、河口、岸線、海灣、濕地、海島等保護修復,建立系統集成的陸海生態管理模式。推進海洋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制定省級重點保護濱海濕地名錄,建立濱海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地。加強典型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互花米草等外來物種入侵的防控治理,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海洋生態服務功能。堅持陸海統籌、區域聯動,強化灣區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持續推進海岸帶保護與修復、渤海生態修復和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加強煙臺、威海、青島、日照和濱州五大島群保護利用,創建長島海洋類型國家公園。
2.完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機制。
完善海洋自然保護地、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堅持“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政策。實施自然岸線保有率目標管控,嚴格落實海岸建築退縮線制度。加強海洋環境監測規劃布局,推進浮標、潛標、衛星遙感、無人機、應急監測車、專業監測船等綜合監測設施建設,加快構築完善的海洋環境監測網路。
(三)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揮海洋科技領先優勢,加快海洋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海洋經濟向深海、遠海進軍,加快特色化、高端化、智慧化發展,積聚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1.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推動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核心設備自主化,加強第七代超深水鑽井平台、深海空間站、海上風電等關鍵裝備研發生產,打造世界領先的海工裝備製造基地。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畫,建設國家海洋基因庫,鼓勵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生物製品和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附加值船舶製造,建設國家先進船舶製造基地。高水平建設“海上糧倉”、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鼓勵發展海洋文化旅遊、涉海金融貿易等現代海洋服務業。
2.全面提升海洋創新能力。
發揮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建設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淺海海洋綜合試驗場,提升“科學號”海洋科考船設施效能,支持“夢想號”大洋鑽探船等大國重器建設,建立開放、協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深入開展全球海洋變化、深海科學、極地科學、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等基礎科學研究,在“透明海洋”“藍色生命”“海底資源”等領域牽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搶占全球海洋科技制高點。
3.拓展海洋經濟開放合作空間。
辦好東亞海洋合作平台青島論壇、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會議、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等各類涉海論壇展會,打造國際航運服務、金融、經貿、科技等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開放品牌。完善東亞海洋合作平台機制,推動成立東亞海洋合作組織,建設東亞海洋經濟合作先導區。深化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框架合作,依託友好城市交流平台,推動地方政府間海洋領域合作。積極參與北極“冰上絲綢之路”開拓、南極全球治理等國際行動,推進大洋與極地漁業、礦產、油氣等資源勘探開發合作。
七、加快建設基礎支撐體系
全面加強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地質調查和基礎測繪,為提升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管理決策和公共服務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一)完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
到2025年,建立全省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體系。
1.協同推進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和專項調查。
在基礎調查成果和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更新調查等專項調查融合銜接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陸續推進耕地資源調查、濕地調查、水資源調查等專項調查,實現各類專項調查與基礎調查的實質性銜接,形成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一張底圖”。通過調查成果更新,確保調查數據的現勢性。
2.統籌業務需求推進自然資源監測。
統籌業務需求,逐步建立自然資源監測體系。做好以土地利用為重點的各類自然資源年度變化常規監測。開展重點區域監測以及耕地資源、地下水、海洋資源、藍碳、生態狀況等專題性監測,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對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適時組織開展應急監測,第一時間為管理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3.推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資料庫建設。
建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資料庫,實現對各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成果的集成管理和網路調用。以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成果數據為核心內容,以基礎地理信息為框架,利用三維可視化技術,疊加形成地表覆蓋層和管理層,建成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組織對歷史數據進行標準化整合,集成建庫,形成統一空間基礎和數據格式的各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歷史資料庫。
(二)加強建設基礎測繪支撐體系。
以構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為引領,以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效能為著力點,“十四五”期間,基本建成全域全空間、全息全要素、多源多時態、高效高精度、智慧型智慧化,具有山東特色的新型基礎測繪體系,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多層次、全方位、靈性化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
1.增強基礎地理信息供給能力。
實施現代測繪基礎體系建設與運維工程、遙感數據獲取工程、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與更新建設工程和實景三維山東建設工程,完善基礎地理信息資源體系。開展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試點,逐步推進省級基礎地理實體資料庫建設,支持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基地發展,加快培育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領軍企業。增強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能力,建設以全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為載體,融合大地、高程、重力、深度四網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加強遙感影像資源建設,建立省市縣共享獲取機制,定期更新遙感影像資源。開展實景三維山東建設,立體、精細呈現全省地表形態和城市生產生活空間,形成實景三維展示和分析能力。
2.提升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水平。
實施現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地理空間公共基底定位,建成省級地理信息時空大數據中心,推動地理實體與經濟、社會、生態等專題數據關聯,提升大數據智慧型分析能力和線上服務水平。面向重大突發事件應對需求,統籌省市資源,健全應急測繪保障預案,提高快速回響能力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不斷豐富測繪地理信息公共產品,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公共產品需求。
3.強化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
深入開展時空大數據深度挖掘等關鍵技術研究,促進遙感影像智慧型解譯和集群化處理、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高新技術在基礎測繪中的套用。制定一體化時空資料庫、地理實體、實景三維等方面相關標準。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升級,完善科技創新協作與成果轉化機制。加大首創性基礎測繪項目技術試驗、關鍵技術研究經費投入。統籌發展與安全,升級改造地理信息技術裝備體系,推動基礎測繪技術裝備精準化、自動化、智慧型化、國產化。
(三)提升地質勘查服務保障水平。
加大地勘項目實施力度,完善地勘行業管理,全面提升地勘服務水平,提高地勘支撐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1.開展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
(1)深入推進基礎地質調查。以黃河流域、大汶河流域、重要成礦區(帶)等為重點部署1∶5萬水文地質、區域地質、礦產地質調查,試點開展重點成礦區帶1∶2.5萬區域地質、礦產地質調查。
(2)加強海洋地質工作。開展陸海統籌基礎性地質調查、重要海島綜合地質調查評價、海灣基礎地質與資源環境地質調查評價、近海海洋牧場功能區海底生態地質調查評價、近海礦產資源勘查與潛力評價等工作。
(3)打造“地質+”服務品牌。瞄準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打造多領域“地質+”服務品牌。開展特色地質鎮(村)旅遊地質調查評價,打造一批地學研究、地質遺蹟、自然景觀、人文歷史等多要素組成的“地質+旅遊 ”特色地質鎮(村)。
2.實施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以國家緊缺和戰略性礦產為主攻礦種,同時兼顧省內優勢礦產,規劃9個重點調查評價區,以金、稀土、螢石、多金屬礦產為主,開展基礎性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引導和服務商業性礦產勘查,為尋找國家急需的重要礦產和商業性礦產勘查提供資料依據。
3.加強礦產資源勘查。
以全省重要成礦區(帶)及國家級、省級重點勘查區為重點,加強已知礦集區、礦區深部和外圍找礦,重點開展金、鐵、石墨、乾熱岩等礦種勘查工作。全面實施綠色勘查,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勘查活動全過程,嚴格執行生態保護紅線與自然保護地內礦業權差別化管理要求,加強對綠色勘查工作動態監管,督促勘查施工單位認真執行綠色勘查設計要求及規範標準,實現地質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健康發展。
4.加快“透視山東”建設。
加快推進“透視山東”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集成全省地質勘查成果及數據資料,實現對全省地質成果數據的信息化存儲和管理,建設全省地質大資料庫和三維地質模型,搭建省級地質信息綜合利用智慧型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地質資源和地質管理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
八、加快構建基礎制度體系
瞄準自然資源管理短板,立足管理效能提升,強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撐和制度保障。
(一)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制度。
1.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圍繞“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著力構建統一的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保障國土空間規劃順利實施。
(1)法規政策體系。適時啟動國土空間規劃條例立法工作。對“多規合一”改革涉及的突破現行法規的內容和條款,按照規定程式報批、實施,做好過渡時期法規政策銜接。制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等管理規定,完善適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要求的相關領域配套政策,保障國土空間規劃有效實施。
(2)技術標準體系。修訂完善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南和技術規程。建立技術標準體系動態調整機制,加強與法規政策體系的銜接。推進《山東省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標準》《山東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標準》《山東省村莊規劃編制技術標準》等三項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制定。
(3)編制審批體系。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分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備案制度,精簡規劃審批內容,大幅縮減審批時間。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審批後,加快編制詳細規劃,實現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實行空間類專項規劃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涉及空間利用的專項規劃合規性審查和入庫審核工作。
(4)實施監督體系。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的要求,與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同步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規划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對突破剛性管控要求、約束性指標的風險及時預警。建立規劃編制、審批、調整和實施監督全過程留痕制度,確保規劃管理全過程可回溯、可查詢。
2.健全嚴格的三條線管控制度。
(1)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探索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動態評估最佳化機制,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儲備區制度,最佳化生態保護紅線布局,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2)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占用。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一般建設項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必須嚴格論證。完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制,強化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考核。
(3)嚴守城鎮開發邊界。將80%以上的城鎮建設用地劃入城鎮開發邊界,加強與水體藍線、綠地綠線、基礎設施黃線、歷史文化保護紫線等控制線的協同管控。特別用途區原則上禁止任何集中建設行為,實施建設用地總量控制,不得新增除市政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工程、必要的配套及遊憩設施外的城鎮建設用地。城鎮開發邊界外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
3.加快建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1)最佳化用途管制運行體系。改革土地利用計畫和審批制度管理。探索建立覆蓋全域全類型、相互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研究制定“剛性”與“彈性”相結合的國土空間準入正負面清單管控制度,實行分類管控,加快建立統一的用途轉用許可制度。
(2)強化用途管制監管。開展用地審批“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強對市縣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效果的指導、監督和考核。聯通各項業務平台,搭建多功能分區預警模組,初步構建四級聯動的用途管制監督系統。建立用途管制評估糾錯機制,增強用途管制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二)深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有效落實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
1.穩步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1)穩步推進全省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對由中央委託山東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自然保護地、河流湖泊、海域、礦產、森林、草原(草地)、濕地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空間進行確權登記,明確各類自然資源的自然狀況和權屬狀況。健全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運行機制,加強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創新三維立體登記模式。採用國家統一開發的自然資源登記信息系統進行登記,按照統一標準建立各級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信息資料庫,實現自然資源登記成果的統一管理和共享套用。
(2)全力深化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體系,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數據共享套用。開展不動產全生命周期“一碼管地”,持續推進“交房(地)即辦證”模式常態化。推進歷史遺留問題基本化解。探索開展以三維方式設定立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不動產登記。探索開展居住權登記。繼續深化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適時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
2.深化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
(1)推動地下空間有償使用。加快推進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別設立使用權,完善地下空間使用權出讓、有償使用、不動產登記等各項制度。
(2)建立完善海域產權制度體系。最佳化海域產權配置模式,探索開展海域立體分層設權。
(3)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轉讓。繼續推進油氣探礦權競爭出讓試點。開展砂石土等直接出讓採礦權的“淨礦”出讓,積極推進其他礦種的“淨礦”出讓,做好與用地、用海、用林等審批事項的銜接。實行同一礦種探礦權、採礦權出讓登記同級管理。改革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取消礦產資源儲量登記事項。
(4)完善林權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方案制度,健全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探索建立林權收儲制度,推廣林權抵押貸款模式,解決林農融資難問題。推動森林保險擴面增品,建立科學的保險費率擬定和動態調整機制。
(5)推進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台和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政府公示自然資源價格體系和城鄉統一的自然資源一二級市場,推進產權流轉順暢有序。建立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益金分配製度,明確省、市、縣三級收益分配比例和支出結構。
3.加快建設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
(1)構建地方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職責體制。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編制省級以下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資源清單。根據國家部署,探索通過簽署委託書、發布政策檔案等形式,明確省、市政府等受託主體和相關管理主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創新自然資源資產全民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的實現形式,推動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
(2)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制度。加快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價格體系建設,摸清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和海洋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底數,夯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數據基礎。
(3)加快推進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評價制度。開展實物量統計,探索價值量核算,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建立健全年度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工作機制。深化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健全完善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責任追究制度。
(三)加快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任務,強化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完善自然資源督察和執法監管體系,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1.加快完善自然資源法規政策。
密切跟進國家立法進度,全面推動清理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和省政府規章,統籌推進自然資源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範性檔案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積極開展立法研究和政策儲備,積極探索地方自然資源法治體系建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落實行政規範性檔案“統一登記、統一編制登記號、統一公布”制度。明確土地徵收實施範圍,規範公共利益審查制度,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切實規範征地管理措施,完善征地程式。深化“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提升“雙基”法治建設水平,擴大“法潤自然”普法品牌社會影響力。
2.建立健全自然資源執法監管制度。
加快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工作機制,始終對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和自然保護地、違反國土空間規劃、違法開採礦產資源、違法用海、非法用林等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對重大、典型的自然資源違法案件,實施掛牌督辦。加快完善自然資源執法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打造高空視頻智慧巡查系統和全省自然資源視頻資源集中管控系統。推動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促進執法工作前移、重心下沉,形成各盡其責、聯合行動、高效規範的自然資源執法監管新格局。
3.不斷完善自然資源督察制度。
研究制定省級自然資源督察工作辦法,規範督察準備、督察實施、結果確認、約束措施等事項。堅持“依法從嚴、一嚴到底”,做實做細“督”和“察”兩篇文章,推動各市更好落實自然資源管理保護主體責任。強化督察結果運用,堅決整治落實督察意見不到位、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力、自然資源管理秩序混亂等現象,堅決維護自然資源管理法律法規權威。
4.全面提升自然資源依法行政能力。
(1)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落實“放權、精簡、集成、共享”的總要求,進一步深化“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評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流程,推進流程再最佳化再塑造,全力打造自然資源系統“省市協同、區域聯動、資源共享”的行政審批服務一體化新格局。
(2)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職責明確、邊界清晰、層級合理的自然資源領域權責清單,加強動態管理。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健全依法決策制度機制,明確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範圍和相關程式。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式,提高自然資源領域重大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3)妥善化解自然資源矛盾糾紛。切實做好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工作,嚴格履行生效裁判文書。充分發揮行政爭議案件規範行政管理的作用,結合“雙基”法治建設,在源頭上探索減少行政爭議的途徑。全力化解信訪積案,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積極支持配合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促進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監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有效銜接,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合力。
九、加快構建科技引領體系
圍繞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構建現代化自然資源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一)強化科技創新引領。
實施以“智慧引領,深地突破,增綠提質,四系協同”為主體的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工程。
1.增強自然資源科技支撐能力。
整合土地、地質礦產、測繪地理信息、林業等科技力量,融合協調,開拓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的新領域,完善自然資源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全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最佳化管控、生態保護修復、林草種質資源動態監測等技術體系,為自然資源管理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2.持續實現深地科學研究新突破。
開展地球科學基礎理論、深部結構探測和深部找礦技術方法研究,突破深地探測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稀土、稀有、稀散元素及金、鐵、晶質石墨等重點礦種成礦規律研究和找礦預測,推進清潔能源探采技術創新,構建城市地下空間精細探測技術與安全利用體系。
3.推進自然資源標準體系建設。
科學規範開展自然資源標準化工作,全面實施自然資源標準全鏈條管理,形成以省自然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省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及有關分技術委員會組成的專業化組織系統。全面梳理自然資源領域標準,形成涵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具有山東特色的自然資源標準體系。集中開展標準實施評估和相關標準的修訂,著力解決新領域標準缺失、重要領域標準矛盾交叉等問題,做好標準實施監督管理。
4.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及人才隊伍建設。
培育和申報一批省部級科技創新平台,實現創新平台新突破。構建產學研用結合、高效協同的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加快培育集聚創新型人才隊伍,著力培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加大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以一流人才隊伍建設帶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最佳化科技獎勵制度,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形成鼓勵創新、尊重創新、重視創新的良好科研環境。
(二)推進自然資源數字賦能。
深入實施“數字賦能”工程,構建“一張網、一張圖、一個平台、五套用”的山東省自然資源信息化體系,努力實現“一網支撐套用、一圖縱覽資源、一台賦能管理、一鏈跑通業務”。
1.建立安全高效的自然資源“一張網”。
對現有網路環境進行整合最佳化,新建涉密區域網路、完善業務網、最佳化網際網路,形成以電子政務區域網路、電子政務外網、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山東省自然資源“一張網”。整合最佳化自然資源信息化基礎設施環境,完善自然資源雲、充分使用政務雲、適度租用公有雲,構築分層安全防護技術機制及制度規範,實現“全雲上部署、全安全管控”的發展目標。
2.建立三維立體的自然資源“一張圖”。
圍繞自然資源全業務,構建統一標準體系,以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為底版,以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資料庫為核心,構建“二三維一體化、地上地下一體化、城市鄉村一體化、過去現在未來一體化”的自然資源“一張圖”大數據體系,實現“全要素覆蓋、全時間貫穿、全空間三維”。逐步推進地上地下、陸地海洋全空間三維實景數據的管理與套用。加快推動遙感影像、空間規劃、國土三調、地質勘查、不動產登記等基底數據的脫密脫敏及推廣套用,實現與應急管理、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其他政府部門信息平台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3.搭建統一智聯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
以“一張網”和“一張圖”為支撐,按照全省統籌、分級建設的方式,依託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橫向聯通各相關單位,縱向貫通國家省市縣四級,並與其他行業數據中心對接,形成分散式一體化數據、套用管理與服務機制。建設數據管理中心,提供統一的元數據管理、數據智慧型分析、數據倉庫標準和業務標準、數據質量智慧型監控和數據質量提升等功能。構建自然資源全業務共享能力中心,聚合業務流程引擎、業務知識引擎、AI模型算法等,推動數據資產服務化,以服務化的方式支撐業務套用,促進自然資源全業務協同與共享。
4.建設全面適用的自然資源五大套用體系。
構建調查監測評價套用體系,建設一體化智慧型監測系統,實現對各類自然資源的實時、快速感知和信息採集。構建國土空間管控套用體系,持續最佳化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管系統、全省統一的“智慧耕保”系統和林業生態綜合管理系統。構建資源開發利用套用體系,分類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系統、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系統、礦產資源保護監督信息系統、海洋資源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全局、全要素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動態監管。構建監督預警決策套用體系,面向自然資源各業務和各自然資源要素,加快實現統一督察、統一預警、統一決策的指揮功能。構建“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套用體系,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整合升級自然資源政務管理一體化系統,持續最佳化自然資源確權與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系統、自然資源市場交易系統,提高便民惠企服務能力。
5.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貫徹落實國家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分級保護制度,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涉密區域網路和業務網的安全防護措施,提高關鍵基礎設施和網路安全預警、應急處置能力,構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十、加快建設安全保障體系
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抓好應急救援,全面提升森林火災、海洋災害、自然災害、礦山和地質災害等綜合防災能力,為平安山東建設貢獻力量。
(一)提高森林草原火災防控能力。
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建立完善聯防聯控機制,提高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早期火情處置能力,從源頭防範森林草原火災風險。完善泰山、蒙山、嶗山、崑嵛山、尼山、徂徠山、魯山、原山、沂山、牙山、大澤山、黃河三角洲等重點區域以水滅火系統。健全衛星預警、無人機監測、高山瞭望、視頻監控、地面巡護、卡口防火碼進山登記等“天空地一體化”的林火監測體系。加強火險天氣、火險等級等提前預報和高火險時段提前預警。提升林區防火道路和林火阻隔系統建設水平。加強防火隊伍建設,完善森林消防專業隊伍裝備配備,提升森林消防隊伍裝備機具化水平。加強防火宣傳教育,多形式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逐步增強民眾森林草原防火意識。“十四五”期間,全省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內。
(二)提高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能力。
以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為重點防控對象,以泰山、嶗山、崑嵛山為重點防範區域,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建設。“十四五”期間,重點打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三大戰役:打好松材線蟲病攻堅戰,2025年年底拔除濟南市萊蕪區、泰安市泰山區、泗水縣三個疫區;打好美國白蛾防控戰,實現“有蟲不成災”,對全省森林不造成重大危害;打好重點區域保衛戰,確保泰山、蒙山、沂山等重要生態區域不發生大的林業有害生物疫情。
(三)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全面推進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與區劃。擴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覆蓋面,完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提升地質災害預警能力。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重大工程建設,最大限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維修加固,確保防治工程安全運行。完善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技術支撐體系,加強地質災害防禦值班值守與信息報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科技創新和科普宣傳,完善風險管控機制。到2025年基本建立科學高效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最大限度防範和化解地質災害風險。
(四)提升海洋災害防治能力。
實施海洋預報數位化提升工程,健全海洋災害應急回響機制,提升災情信息快速獲取、研判和管理能力。紮實做好海洋生態預警服務,構建以海洋生態災害、海洋生態系統為重點的生態預警監測業務布局,推進預警監測體系隊伍建設。推進海洋災害隱患排查、風險區劃和重點防禦區(防治區)選劃,加強沿海重大基礎設施、人員密集區等防災能力建設。
(五)提升綜合防災減災抗災能力。
發揮全省一體化綜合指揮平台作用,提升監督管理、指揮救援、應急決策等功能。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推進實戰化常態化演練。健全災害救助和災後恢復重建機制,完善多渠道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加快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先進指揮通信、輕型智慧型機械等在防災減災救災領域推廣套用。
一、保障措施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部門協調和上下聯動,凝聚全社會力量,紮實有序推進本規劃確定的重點目標任務落地生效。
(一)加強黨對自然資源工作集中統一領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加強黨對自然資源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中央大政方針不折不扣落地見效。把完善權力運行和監督制約機製作為實施規劃的基礎性建設,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堅持和完善監督體系,以有力有效的監督保證黨的全面領導貫穿自然資源工作全過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鍥而不捨糾治“四風”。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整治自然資源領域發生在民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提高履職能力。
堅持新時代好乾部標準,在自然資源領域樹好選人用人“風向標”,把想幹事、肯幹事、能幹成事的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進一步健全完善容錯糾錯和澄清正名機制,鼓勵幹部創優爭先、幹事創業。著力推進模範機關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自然資源領域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努力提升幹部隊伍履職盡責能力和服務水平。
(三)健全規劃實施和落實機制。
以本規劃為依據,制定並完善林業發展、礦產資源、生態保護修復、國土測繪、災害防治等專項規劃,構建自然資源規劃體系。健全本規劃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機制,保證各規劃之間協調統一,形成規劃合力。健全規劃定期監測評估制度,督促規劃落實,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規劃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將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相關工作納入地方績效考核體系,嚴格執法監管。建立健全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規劃協調機制,細化工作任務分工,合力推動規劃落實。
(四)強化宣傳教育。
深入開展資源國情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意識。組織好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植樹節、全國土地日、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等主題日活動,創新開展自然資源公益宣傳活動。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完善信息公開、意見徵集、民眾監督等制度,切實維護民眾在規劃編制實施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加強宣傳力度,引導公益組織、企業、個人積極參與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治理,提升民眾嚴格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的行動自覺。
十二、環境影響評價及實施效果分析
(一)環境影響評價。
1.有利影響。
(1)進一步最佳化生態空間格局。規劃提出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築牢生態安全格局,健全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制度,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有利於推動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2)系統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規劃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加強黃河三角洲和沿黃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通過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建設,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和濕地保護修復,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重點工程,探索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措施,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
(3)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規劃牢固樹立節約優先理念,對土地、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推行總量管控、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加快形成集約高效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努力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4)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規划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重大戰略實施的引領和保障作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合理避讓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儘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全面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加快重點區域內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為生態保護責任劃定提供有力支撐;完善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體系、基礎測繪體系,有利於及時發現定位損害自然生態的違法違規行為;提升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等綜合防災能力,可有效降低各類災害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
2.不利影響。
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重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工程開挖和棄土棄渣將對原地貌進行擾動和破壞,對生態系統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在規劃選址、用地用海審批等管理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與環境影響評價的有效銜接。
3.減緩不利影響的主要措施。
(1)堅持保護優先。始終把保護放在首位,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穿於我省自然資源工作的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嚴守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和底線,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穩定性。
(2)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制度,強化自然資源開發強度和規模管控。加強自然資源領域立法工作,強化自然資源督察和執法監管,不斷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系,嚴厲打擊損害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3)強化約束性指標落實。對規劃明確的約束性指標,建立年度分解機制,明確責任主體,進行定期監測評估和通報督查,確保規劃落實。
(4)加強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加強黃河流域、南四湖、東平湖、大運河、魯中南山地丘陵、魯東低山丘陵、海岸線生態保護帶以及各類自然保護地、海灣、濕地等重點生態區域的保護修復。
4.初步評價結論。
總體上看,規劃實施對於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系統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但也存在一些短暫、可控的不利影響,嚴格執行規劃可以避免或將其降到最低限度。
(二)實施效果分析。
規劃實施並達到預期效果後,可有效加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帶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分析。
規劃實施後,通過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強資源要素保障,築牢生態安全螢幕障,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戰略落地實施,可有效助推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的自然資源保障。
2.生態效益分析。
規劃實施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最佳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機制更加完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更加高效,重點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工程深入實施,可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
3.社會效益分析。
規劃實施後,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得到嚴格保護,有利於保障糧食安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資源利益分配和調節機制更加完善;自然資源領域防災減災抗災能力不斷提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全民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規劃內容

《規劃》明確,山東省將堅決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在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方面,我們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遏制新增問題發生。對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超標準建設綠化帶等存量問題,依法依規,妥善處理,逐步消化。強化農用地向建設用地轉化的管控措施,完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和引導,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足。”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少瑾表示。
《規劃》提出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為引領,統籌謀劃保護與開發,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全面提升黃河下游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我們以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最佳化整合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周邊的自然保護地,打造以黃河入海生態系統為特色的國家公園。”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太明介紹。
山東省還將支持打造黃河流域改革開放先行區。《規劃》提出,探索“雙向飛地”“共管園區”等跨區域產業合作新模式。支持黃河兩岸跨河大橋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濟南、青島、煙臺等市與沿黃省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沿黃城市共建海鐵聯運中轉基地。打造濟南—德州、濱州—東營黃河百里風貌帶,增強黃河流域下游地區生態屏障功能。
《規劃》聚焦土地要素保障,推動形成高效率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我們將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開發強度雙控行動,落實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計畫指標使用管理,健全以增量撬動存量的‘增存掛鈎’機制。”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劉魯介紹。
存量土地盤活利用也被重點提及。根據《規劃》,對批而未供土地和閒置土地的利用和處置,山東省將加快推進,力爭土地供地率總體水平達到80%以上。對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山東省將重點引導工業區連片改造;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原集體經濟組織和市場主體參與項目開發;同時實施評估通報制度,評估結果作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對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山東省鼓勵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和集體建設用地復墾利用,加大農村閒散地盤活利用力度,同時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設省級農村建設用地節餘指標交易平台,支持城鄉統籌發展。

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重點任務。“全面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深入落實“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格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支撐保障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落地實施。二是“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深入推進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建設,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重點工程,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和濕地保護修復,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全省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三是“全面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深入推進批而未供、閒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盤活,實施嚴格的森林採伐限額管理,嚴控礦產資源開發總量,加快形成集約高效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
同時,以更加嚴格的制度深化耕地保護。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實施海洋強省突破。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提高海洋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努力在海洋強省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重點任務是構建“四大體系”。即:加快構建基礎支撐體系、基礎制度體系、科技引領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基礎支撐體系主要是,統一的調查評價監測體系、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地質勘查保障體系。基礎制度體系主要是,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執法監管和資源督察制度等。科技引領體系主要是,強化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力度,深入實施數字賦能工程,加快構建自然資源信息化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主要是,堅守安全底線,提升森林草原火災、林業有害生物、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等綜合防治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