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黨爭

四色黨爭指朝鮮王朝的黨爭,常常被稱為“四色黨爭”。所謂“四色”,即當時活躍在政界的四大政治勢力,即老論少論南人北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色黨爭
  • 發生時間:1575年
  • 發生地點:朝鮮王朝
  • 主要人物:即老論、少論、南人、北人
簡述,過程,主要影響,

簡述

四色指老論(老派)、少論(少壯派)、南人、北人四個派別。朝鮮王朝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統治階級內部形成各種不同派別,他們之間展開長期的鬥爭。16世紀中期以前,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主要表現為新進士林勛舊派的鬥爭。

過程

從1575年(朝鮮宣祖八年)開始, 統治階級內部又出現了東人西人的派別,稱作東西分黨。由此開始了黨爭的歷史。
1591年,東人分化為南人北人;其後,北人又分成大北和小北;1623年“仁祖反正”後,大北派被打倒,西人當政。
1674年,圍繞孝宗妃(仁宣王后)葬禮問題,西人與南人展開“甲寅禮訟”,結果宋時烈等西人失敗,南人掌握了政權。
1680年,因南人專橫暴虐,發生“庚申換局”(庚申大黜陟),許多南人被殺,西人獲勝,掌握政權,但西人內部老論少論之間又產生矛盾。
1689年,掌權的西人和南人圍繞世子冊封問題展開鬥爭,南人獲勝,掌握政權,史稱“己巳換局”。
1694年,發生“甲戌換局”,南人被逐,西人重新當政。此後西人雖然當政,但他們之間的老、少論鬥爭一直存在。
1721、1722年,爆發“辛壬獄事”,老論派多人被殺,少論獲得勝利。其後朝鮮英祖朝鮮正祖實行蕩平政策,黨爭有所緩和。近代以後黨爭逐漸減弱。

主要影響

黨爭持續近300年,它反映了朝鮮朝的政治腐敗,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