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朝鮮王朝朋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人(북인)是朝鮮王朝時代四色黨派中的一個,是東人內部圍繞對應西人的問題而分裂時,主張對西人採取強硬政策的朋黨。

基本介紹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本名:北人 
  • 外文名:북인 
歷史背景,組織結構,主要活動,派系分化,大北掌權,北人失勢,

歷史背景

北人和南人分道揚鑣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因鄭澈的建儲議事件而導致東人內部出現了對西人的強硬派和穩健派之間的對立。但這只是主要動機,而非全部原因,此外也有說法是包含著個人恩怨,例如李山海柳成龍圍繞銓郎薦舉問題的個人傾軋,李潑和柳成龍的私交不和,李潑和禹性傳因平壤妓生而產生的私人恩怨,等等。這種個人恩怨加上針對因世子冊封問題而被問責的鄭澈而出現李山海為中心的主張強硬處罰的派別和禹性傳為中心的精宙強調穩健論的派別,種種因素綜合之下,導致北人和南人分道揚鑣。

組織結構

根據《黨議通略》記載,北人得名於領袖李潑居住在北漢山麓,以及北人主要人物李山海也住在漢江以北。1588年實錄中就有“時朝廷已有南北之說,以偏斥西人為北,參用彼此為南”的記載,可知北人對西人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1589年的己丑獄事(鄭汝立逆謀事件)加速了北人和南人的分裂。南人以柳成龍為中心槳促試、北人以鄭仁弘為中心而集結。受己丑獄事連累的北人有李潑、李潔、鄭彥智、鄭彥信、趙仁後等。
和其他朋黨相比,北人內部很快分成幾個派系。先分成大北和小北,大北內部分成骨北和肉北,小北內部分成柳黨和南黨。有觀點認為,北人的分裂之所以如此嚴重,是因為北人不像南人是以退溪學派為主軸而形成的,而是由南冥學派和花潭學派的學者鬆散組成黨派,學緣的凝聚力不足。例如,李山海是徐敬德的門人、李之菡的侄兒兼弟子,而鄭仁弘、崔永慶則是曹植的核心弟子。李山海和鄭仁弘之外的大部分北人都和他們以血緣、地緣、姻親關係相聯結而出入官場。在學緣上薄弱的凝聚力是加速北人不斷分裂為大北、小北、骨北、肉北、清北、濁北踏棄趨仔的原因所在。

主要活動

派系分化

在宣祖後期,北人與南人西人一起形成了朋黨政治的主要黨派,並在壬辰倭亂後主導了政局。北人掌握政局是以1592年壬辰倭亂中強調主戰論的名分和鄭仁弘等在慶尚道發動義兵而帶頭救國為基礎,從而主導了戰後政局。但是,北人之間也因政治上的分歧而產生對立。1599年洪汝諄被薦舉為大司憲以後,當時擔任吏曹正郎的南以恭加以反對,遂分裂為大北和小北。李山海、洪汝諄領導的朋黨是大北,包括奇自獻、李爾瞻、鄭仁弘、許筠、韓纘男、李溟、李惺、白大珩、具義剛、洪湜、柳夢寅等人。南以恭、金藎國領導的是小北,包括柳永慶、柳希奮、李慶全、李維孝、李茸元、成俊耉等人。
大北和小北分裂後,大部分北人都驅逐小北、在宣祖末年通過扶植光海君而掌握政權。但當時領議政李山海和兵曹判書洪汝諄之間又產生裂痕,分化為以洪汝諄為中心的“骨北”和以李山海、李爾瞻為中心的“肉北”。其後又誕生了反對永昌大君仁穆大妃廢位的“中北”。“中北”以柳夢寅為首,包括奇自獻、鄭昌衍、李慶全、李溟、朴承宗等。另一方面,小北因為支持永昌大君,在光海君登極後失勢。小北領袖南以恭和柳永慶也產生裂痕而分黨,前者為中心的朋黨叫“清小北”或“南黨”,後者為中心的朋黨叫“濁小北”或“柳黨”。

大北掌權

隨著光海君即位,以鄭仁弘、李爾瞻等為中心的大北主導了政局,並在壬辰倭亂戰後恢復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大北派對於危及光海君王統的行動則採取強硬對應。盼拳戀鄭仁弘為了挽回學統上的劣勢,企圖讓李彥迪李滉從文廟黜享,是為“晦退辨斥”,引起士類反對。1613年永昌大君被殺和接下來的仁穆大妃被廢,促使反對政派西人和南人集結。對於北人,雖然有視角舉出他們在道德和義理上的問題,認為是一個“廢倫”政權,但也有觀點認為因為北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影響,光海君時期的政局運營能相對擺脫性理學的義理論和名分論,實行多樣的社會、經濟政策。

北人失勢

1623年仁祖反正、西人掌權後,李爾瞻等大北派大多被處死或肅清,在政治上斷絕了朋黨的命脈。但比大北穩健的小北則有金藎國、碑棕淚南以恭等在仁祖反正以後繼續活躍為實務官僚。《黨議通略》載“小灶希霸北不能自立,多投附西、南矣”“北人惟南以雄嘗為吏判,每注擬,參用西、南、北為三望(三名候選人),時號三色桃花”,就充分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面貌。
朝鮮王朝後期的政治、思想界,北人一直處於邊緣化狀幾疊您拘態,直到興宣大院君執政時期才被暫時起用(參見詞條大院君改革)。19世紀70年代整理北人家族族譜的《北譜》中收錄了廣州李氏、全州柳氏、密陽朴氏、宜寧南氏、豐川任氏等作為北人而活躍的主要家族的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