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朝鮮王朝朋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人(서인)是朝鮮王朝時期的一個朋黨。西人是1575年(朝鮮宣祖八年)“東西分黨“而產生的朋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人
  • 外文名:서인
朋黨始末,朋黨成立,爭權失勢,上台分化,歷史評價,

朋黨始末

朋黨成立

“東西分黨”起因於既成士類、權勢家沈義謙仁順王后之弟)和新進士類金孝元反目成仇。以金孝元為中心的新進士類成為“東人”,支持沈義謙的既成士類則成為“西人”。
圍繞掌握人事權的“銓郎”職的對立是“東西分黨”的直接原因。即沈義謙反對金孝元被薦舉為銓郎,說他曾是權臣尹元衡的食客,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不能勝任銓郎一職。儘管如此,金孝元還是就任銓郎,其後金孝元調任慶興府使,接替其位的是沈義謙的弟弟忠謙。這下又是金孝元以國王外戚不應擔任掌握人事權的銓郎一職為由加以反對了。
就這樣,以兩人圍繞銓郎一職不和為契機,當時的官吏和士林分成兩派,成立了帶有政治、理念性質的朋黨。當時沈義謙家住漢城西部的貞洞,所以支持他的一派就稱為“西人”,以此來區別於金孝元的“東人”。
這些西人的思想背景與學統是立足於主氣哲學的畿湖學派。也就是與畿湖學派的中心學者李珥成渾有交遊關係的人物在西人中占據多數。

爭權失勢

東西分黨後,在李珥的建議和左議政盧守慎的奏請下,採取了旨在緩解東西兩黨衝突的舉措。即,將沈義謙和金孝元雙雙外放開城留守和慶興府使。支持金孝元的人對此非常不滿。所以此次朝廷的處分惹出爭端,金孝元和沈義謙之爭也在朝臣中公然引起爭議,由此明顯地呈現出各自的支持、批判勢力的色彩。李珥調停紛爭反而造成了“東西人名目”的成立。
東西分黨後首個政治衝突是東人掌令鄭仁弘彈劾沈義謙。但在李珥的仲裁下無事而終。1584年,起到仲裁作用的李珥死了,東人和西人的關係面臨新局面。李潑等彈劾沈義謙並使其被罷職,使西人勢力大挫。其後1589年,東人鄭汝立謀反事件東窗事發,西人鄭澈主管鞫獄,暫時掌握政權。但到1591年,鄭澈因“建儲議”問題而倒台,西人再次失勢。此後至仁祖反正,都是西人的失勢時代。

上台分化

1623年,西人通過仁祖反正再次主導政權,其內部分化為反正功臣派和觀望派。前者稱“功西”或“勛西”,其核心人物有金瑬沈器遠李貴金自點申景禛等;後者稱“清西”,以金尚憲為領袖。其後“功西“又分為“老西”和“少西”,發端於金瑬想起用北人南以恭為大司憲時與反對的少壯派發生對立。支持金瑬的是“老西”,反對金瑬的是“少西”。“老西”的核心人物是金瑬、金慶征父子和申欽等,“少西”以李貴為首,包括羅萬甲、李基祚、鄭弘溟、張維、朴炡、吳允謙、金尚容等。
雖然有“老西”和“少西”的分裂,仁祖朝依然是西人天下。仁祖末年,以代表“山林”儒士的宋時烈等為中心,又組成了“山黨”。而居住在漢江以北、與中央政界結成紐帶並與王室聯姻的掌權者則形成“漢黨”,該黨首領是金堉金錫胄。此外還有元斗杓的“原黨“和金自點的“洛黨”。就這樣,西人分成了山、漢、洛、原四黨。進入孝宗朝,宋時烈再次登場於政界,以老師金長生的弟子為中心,重新集結西人,形成新的組織體。重新統合的西人在肅宗朝又分為老論少論,由此與南人北人展開“四色黨爭”。

歷史評價

李珥:則今日可用之士,皆入東西之目矣。……其所謂西者,則多指先輩舊臣,而經歷變故,力去權奸,功在社稷,此當眷待無替,刮垢磨光,而不可疏斥以失其心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