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隸屬於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是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德陽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四川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全國文明單位、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學院始建於1956年,2001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築工程學校等三校合併升格更為現名,2003年3月,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職工大學併入。2013年開始與西華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2019年開始與西南石油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德陽、成都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129畝,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圖書129.8萬冊,教學儀器設備價值2.2億多元;建有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設有13個教學系(院)、1個教學部,開設60個專科專業,學院專業設定以土建、交通、管理類專業為主,兼顧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財經、測繪、材料、水利、人文等多專業多學科協調發展;有全日制學生17462人,繼續教育學生1402人;有教職工1254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92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6人、省級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名、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辦學歷史,合併之前,合併升格,辦學規模,院系概況,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校獲獎,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成果,科研機構,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理念,學校領導,知名校友,

辦學歷史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合併之前

學院起源情況一覽表
年代原四川省建築工程學校
(1956~2001)
原四川省建築職工大學
(1953~2001)
原四川省城市建設學校
(1984~2001)
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職工大學
(1958~2003)
20世紀50年代
原四川省建築工程學校在參與組建學院以前先後六易校名,曾隸屬國家建築工程部、西南建築工程管理局、四川省建築工程局、四川省建設廳。
學校源起於1956年新中國首批建立的10所城市建設工程學校之一:成都城市建設工程學校
1958年,更名為成都建築工程學校
1953年,四川省建設局幹部培訓班創建。1953年,四川省建設局幹部培訓班更名為西南建築工程管理局綜合幹部學校。
西南建築工程管理局綜合幹部學校更名為西南建築工程管理局職工學校。
西南建築工程管理局職工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建工局幹部學校。
四川省建工局幹部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建設廳幹部學校。
1956年,四川省建設廳幹部學校升格成都業餘建築工程學院。
1958年,成都業餘建築工程學院升格為成都建築工程學院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職工大學是由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大型央企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在1958年創建於四川省德陽市的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業餘大學。
20世紀60年代
1961年,併入成都建築工程學院1953年創建)、成都工業設備安裝學校(1958年創建)、江油建築材料工業學校(1958年創建),仍定名成都建築工程學校。1963年,遷建至四川德陽,定名西南建築工程管理局德陽建築職業學校。
1965年,更名為建築工程部一局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
1966年,成都業餘建築工程學院撤銷。
文化大革命導致學校停辦
20世紀70年代
1971年,更名為四川省建築工程局教導大隊。1972年,更名為四川省建築工程局建築工程學校。
1978年,四川省建設廳職工大學復校,四川省建設廳職工大學更名為四川建設總公司職工大學。
1975年經批准恢復原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業餘大學,並更名為七.二一大學。
20世紀80年代
1980年,更名為四川省建築工程學校,並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專。1983年,併入四川省建設廳德陽幹部學校。
1980年,四川建設總公司職工大學更名為四川省建築職工大學。
198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立四川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幹部學校,系直屬於四川省建設廳的一所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
1980年,又更名為第二重型機器廠職工大學。
20世紀90年代
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1994年,再次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重點中專。
1999年,舉辦高等職業教育。
-
1993年,四川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幹部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建築職工中等專業學校。1996年,更名為四川省城市建設學校,由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省建設廳雙重領導。
1996年,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職工大學更名為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職工大學,簡稱中國二重機械職工大學(二重職大)。1998年,併入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技工學校(原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技工學校創建於1978年,1993年更名為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技工學校),增掛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職教中心的牌子。
2000年
-
-
-
2000年元月,學校撤掉原來的6個教研室 ,組建電子與計算機系、機械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以及基礎部 ;同時對教師實行既是講師又是工程師或技師的“雙師型”管理方式。

合併升格

合併升格後的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2001至今)
時間事件
2001年~2005年
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築工程學校、原四川省建築職工大學、原四川省城市建設學校合併組建為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職工大學併入學院。
2004年,學院通過了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
2006年~2010年
2007年,學院實現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德陽市人民政府省市共建。同年,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單位。
2008年,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關於2008年河北等8省區部分高等職業院校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函》(教學司[2008]5號)文,確定學院獲準單獨招生資格。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典型經驗高校“。
2010年,學院通過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驗收。
2011年~2015年
2011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批准設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通知》(川人社辦發〔2011〕180號),確定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為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2012年,設計壽命長達120年的港珠澳大橋橋面板疲勞性能研究在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結構技術中心完成試驗。
2013年,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成都校區投入使用;同年,學院成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之一。同年,學院獲得土木工程學科副教授任職資格評議權。
2016年至今
2016年,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朱世宏稱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為“我省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面旗幟”。同年,學院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單位
2017年1月12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ECCEQ)和中國科教評價網聯合發布了2017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獲評五星級,全國排行第15位。同年,四川省科技廳和教育廳聯合發文《關於同意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省級大學科技園的通知》(川科高〔2017〕38號),四川建院大學科技園被正式確定為省級大學科技園
2017年11月20日,學院入選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院校。
2017年11月24日,學院加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國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協作委員會
2018年1月8日,學院以四川省大學科技園聯盟新晉單位承辦了2017年四川省大學科技園暨聯盟工作總結會。
2018年4月,學院在四川省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中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2018年5月,學院申報的德陽市建材環保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正式認定為市級工程技術中心
2018年7月,學院申報的德陽市建築與橋樑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被正式認定為市級重點實驗室
2018年8月1日,學院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8年9月21日,學院入選“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
2018年9月20日至24日,學院受邀參加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及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並與阿曼蘇哈爾大學就“魯班工坊”具體建設方案進行對接。標誌著中國第5所“魯班工坊”、四川首家“魯班工坊”落戶阿曼,同時也是四川職業教育在海外成立的首家“魯班工坊”。
2018年12月26日,學院李輝院長和西南石油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邵永波院長分別代表兩校簽訂了《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與西南石油大學合作共建框架協定》、《西南石油大學土建院與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工程管理MEM專業碩士協定書》。
3月27日,學院與德陽市科協、德陽市科創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簽定提升科技信息服務企業能力三方合作協定。
2018年3月28日,學院與中江縣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中江縣人民政府舉行。根據協定,學院與中江縣將在產業、培訓、農房建設、人才引進等四方面通力合作。

辦學規模

院系概況

根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四川建院專業設定以土建、交通、管理類專業為主,兼顧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財經、測繪、材料、水利、人文等多專業多學科協調發展;設13個教學系(院),1個教學部,開辦63個專業(其中,1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專業,2個聯合培養本科專業,60個專科專業)。
  • 院系設定
院系設定
  • 本科專業
本科專業設定
序號學科門類專業名稱培養模式招生科類
1
管理學
理科
2
工學
理科
  • 專科專業
專科專業設定
序號專業大類專業類專業名稱
1
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
地質類
測繪地理信息類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
2
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
非金屬材料類
非金屬礦物材料技術
建築材料類
建築材料檢測技術
3
土木建築大類
建築設計類
城鄉規劃與管理類
土建施工類
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
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
建築設備類
建築智慧型化工程技術
建設工程管理類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
市政工程類
房地產類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4
水利大類
水利工程與管理類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
5
裝備製造大類
機械設計製造類
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自動化類
汽車製造類
6
交通運輸大類
鐵道運輸類
鐵道供電技術
高速鐵道工程技術
高速鐵路客運乘務
道路運輸類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類
7
電子信息大類
電子信息類
計算機類
數字媒體套用技術
8
財經商貿大類
財務會計類
物流類
9
旅遊大類
旅遊類
10
文化藝術大類
藝術設計類
11
教育與體育大類
語言類
12
公安與司法大類
法律實務類
13
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
公共事業類
公共管理類
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根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職工1258人;建設有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高等學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3個、工程技術創新團隊3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6人、省級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名、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教授49人、副教授192人、“雙師”素質教師376人。博士53人、在讀博士34人、碩士698人。學院另有兼職教師339人,均為行業企業知名專家和能工巧匠。2013年,學院獲得土木工程學科副教授任職資格評議權。
碩士生導師(2人):胡興福吳明軍(名單不全)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李輝胡興福吳明軍
全國優秀教師(1人):劉昌明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李輝
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6人):胡興福楊轉運劉長坤、陳文元、李育樞(名單不全)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3人):胡興福、吳明軍
四川省級教學名師(4人):吳明軍胡興福、邵力群、鐘建
四川省優秀教師(1人):孟小鳴
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批年份
級別
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團隊
2010年
省級
土木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陳文元
2008年
結構教研室
胡興福
2006年
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李輝
2009年
參考資料: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根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育部、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的國家級示範專業4個,教育部、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的國家級實訓基地專業1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四川省級重點專業4個,四川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四川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項目骨幹專業4個。有國家精品課程6門、四川省精品課程14門。
根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建設有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建築技術、物流管理);有四川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四川省級骨幹職業教育集團1個,四川省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建有大型專業綜合實訓館2個(建築工程技術實訓館、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實訓館);建有施工技術仿真實訓中心1個。共有實驗實訓室85個,其中施工性實訓室43個,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投入9300多萬元;同時有校外實習基地總數達到681個。主持國家精品教材4本、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本、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22本,2項教學成果獲得職教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
同時該校也是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持高校、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的高校、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之一、全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教改試點高職院校之一、建設部確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區建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教育部、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的國家級示範專業(4個):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建築設備工程技術
教育部、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的國家級實訓基地專業(2個):物流管理建築技術
地方財政重點支持國家級示範專業(1個):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套用英語材料工程技術
四川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電梯工程技術
四川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結構技術中心、建築工程生產性實訓基地、城市軌道交通生產性實訓基地
四川省級骨幹職業教育集團(1個):四川建設職業教育集團
四川省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中澳共建BIM+VR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建築結構
胡興福
2006年
2
建築工程預算
袁建新
2007年
3
建築施工
張若美
2007年
4
橋跨結構施工
李輝
2008年
5
砌體結構施工
胡興福
2009年
6
建築工程量計算
袁建新
2009年
四川省級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建築工程測量
盧正
2005年
2
建築結構
胡興福
2006年
3
建築工程預算
袁建新
2007年
4
建築施工
張若美
2007年
5
建築材料
李興奎
2007年
6
路基路面工程
李昌春
2007年
7
橋跨結構施工
李輝
2008年
8
基礎工程施工
李輝
2008年
9
砌體結構施工
胡興福
2009年
10
建築工程量計算
袁建新
2009年
11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
吳明軍
2009年
12
屋面工程與防水工程施工
王陵茜
2010年
13
裝飾裝修工程量計算
劉靜
2010年
14
建築電氣照明系統安裝
劉昌明
2010年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精品課程參考資料來源)
  • 學生獲獎
2014年全國高職院校“斯維爾杯”工程造價基本技能大賽,該校學生獲團體一等獎、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
2014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該校學生獲得專科組MATLAB創新獎和全國一等獎;團體獲得全國一等獎和二等獎,四川省一、二、三等獎。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月,學校依託四川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與西華大學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學生修讀完成西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並考核合格,由西華大學頒發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符合學校授予學位條件者,授予學士學位。2018年12月與西南石油大學簽訂《西南石油大學土建院與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工程管理MEM專業碩士協定書》,參與西南石油大學碩士培養。

學校獲獎

根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及秘書長單位、建設部確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區建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教育部確定的 “國家建築技能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經驗典型高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等稱號。

對外交流

根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國際教育合作方面,該校與澳大利亞墨爾本理工學院、英國林肯學院、丹麥VIA大學合作辦學。學校與英國城堡學院工程專業就機電方向進行合作交流;與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合作開辦的專業,部分課程由澳方教師講授,學生畢業同時獲得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和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畢業文憑。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01至2008年,該校科研項目立項212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部級項9項,市廳級64項;編著教材302本;撰寫論文2850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95篇,核心期刊284篇;獲獎43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15項,市級27項;專利發明13項。其中,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立項的《工程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方法研究》,省科技廳立項的《5·12汶川大地震建築毀損現象及抗震措施研究》等11個省部級項目;有省教育廳立項的《建築類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實效性研究》、《變革與跨越——以示範建設引領高等建築職業教育特色創新》等11項市廳級項目,有2個橫向課題,21個院級立項課題,在立項課題數目上比往年有大幅增加。
截至2010年,該校共發表論文902篇,核心及以上論文186篇,所獲分值占科研總分值的48.6%;出版著作53本;獲得3項國家專利,其中“高層建築鋼筋砼柱整體置換砼加固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2010年5月11日,該校《成都市城市熱島效應的遙感研究》課題入選2010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名單。該校鐵道工程系李育樞博士參與主研的科研成果“高烈度地震區公路隧道建設抗震技術研究”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2年,設計壽命長達120年的港珠澳大橋橋面板疲勞性能研究在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結構技術中心完成試驗。
2010至2014年,該校教師開展科研項目100多項;公開發表論文300餘篇;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50餘項,編寫《四川省建築工程施工工藝規程》;先後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及其以上獎勵表
序號獲獎年度成果名稱獎勵等級發證機構備註
1
2014
校企合作建設工學結合引導高職土建類實踐教學體系開發與套用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學院主持
2
2014
終身學習視野下的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體系創立與實施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學院主持
3
2013
工程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方法
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4
2013
高烈度地震區公路隧道建設抗震技術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個人
5
2012
大型滑坡預警預報與應急處理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個人
6
2012
大型滑坡預警預報與應急處理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個人
7
2011
四川省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研究及系列標準編制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8
2010
建築類涉外工程人才培養-----“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9
2010
高職院校教師職後教育方法與途徑研究
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0
2010
土建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及其條件保障體系研究與實踐
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1
2010
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探索----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實踐
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2
2010
成都市城市熱島效應的遙感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個人
13
2009
石棉縣林業信息化及其套用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個人
14
2004
建築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構與實踐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5
2018
全面服務建築行業轉型升級的土建類專業教學標準的系統研發與人才培養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6
2018
四川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研究與實踐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7
2018
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教學資源最佳化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8
2018
建築類專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19
2001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建築安裝專業”(專科)教學設計及培養方案
2000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學院主持
參考資料:

科研機構

根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四川省高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3個,四川省高校校企聯合工程技術創新團隊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院級工程技術研究所5個,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院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3個。
類別數量名稱歸屬單位團隊負責人執行秘書
四川省高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
3個
土木工程結構高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
交通與市政工程系
李輝
楊轉運
綠色建築材料高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
材料工程系
劉長坤
劉長坤
建築施工套用技術高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
土木工程系
胡興福
萬健
四川省高校校企聯合工程技術創新團隊
3個
結構工程高校校企聯合工程技術創新團隊
交通與市政工程系
李輝
楊轉運
綠色建築材料高校校企聯合工程技術創新團隊
材料工程系
劉長坤
劉長坤
建築施工新技術高校校企聯合工程技術創新團隊
土木工程系
胡興福
萬健
市級重點實驗室
1個
土木工程系、交通與市政工程系
-
-
市級工程技術中心
1個
材料工程系
-
-
院級工程技術研究所
5個
結構工程研究所
土木工程系
李輝
王倩
岩土工程研究所
土木工程系
曾裕平
曾裕平
智慧型研究所
信息工程系
程昳
程昳
水利水電工程研究所
土木工程系
邱春
邱春
園林研究所
風景園林系
曾曉陽
曾曉陽
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2個
現代測繪技術中心
測繪工程系
許輝熙
範本(副主任)
結構技術中心
交通與市政工程系
楊轉運
何偉
材料技術中心
材料工程系
楊魁
楊魁
建築裝飾技術中心
建築與藝術系
鐘建
移交檢測公司
施工技術中心
土木工程系
黃敏
黃敏
城鄉建設研究中心
建築與藝術系
胡起朝
鐘建
建築節能環保研究中心
設備工程系
戴安全
彭麗(副主任)
防災減災技術中心
土木工程系
陳文元
王倩
綠色建築評價研究中心
工程管理系
肖進
汪世亮
金屬疲勞研究中心
材料工程系
郟義征
郟義征
BIM基礎技術中心
信息工程系
李金丹
李金丹
盾構技術中心
鐵道工程系
鄧林
鄧林
院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3個
高等教育研究所
學報編輯部
劉長坤
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所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唐國琪
黎仕明
經濟研究所
經濟管理系
鐘林
裴偉
參考資料: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18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紙本藏書126.20萬冊、電子資源130萬冊。
圖書館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創辦學報——《建築營造與教育》,該刊於2004年創刊;截至2014年6月,該刊共出刊40期,刊登文章近700篇,先後榮獲“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全國高職高專特色學報”、“全國高職高專‘十佳內刊’”等榮譽稱號。
2016年11月,該刊獲“第三屆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
2017年12月22日,《建築營造與教育》學報編輯部在“第三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獎”評選會中獲第三屆四川省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優秀編輯部”。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徽志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以錦繡紅為標準色。雙圓之間上方是歐陽中石先生校名題字“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下方是學校英文名“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AdobeHebrew-Bold字型)。內圓正中是“鋼筋”圖像標誌,該圖像標誌下方是“1956”字樣,代表學校最初創建年份。
校徽校徽
“鋼筋”圖像標誌是代表四川建院50年辦學精神。三條鋼筋之間形成“四川”兩字,意指“四川建院”。同時,“川”字三筆畫又像三條水脈,向上延伸,並形成一個頂天立地的高樓大廈形象,三條水脈、“川”之形,且高樓大廈立其中,有機融構成“四”的圖像,同時又酷似一座蓄勢向上、頂天立地的技術殿堂,既隱含四川建院建德明志並最終兩次合併、四水融一的發展歷史及革新精神,又寓意由四校合併一體的新四川建院。

文化理念

  • 校訓
建德明志,築能篤行
建樹高尚的品德,明確並樹立遠大志向;構築職業能力,堅定忠實地實踐、行動。
學院校訓歷史厚重,有著濃厚的文化積澱和與時俱進的時代氣息,融了入學校教育的辦學理念和育人思想,生動體現了建院人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共謀發展、同創一 流的傳統和在教書育人上矢志不渝的追求。
  • 校歌
誰把高樓擎進藍天,誰把道路鋪向天邊,誰把城市建成花園
我們,我們
校歌校歌
建院學子,魯班傳人
炎黃後代,炎黃後代
我們,我們
建院學子,魯班傳人
炎黃後代,炎黃後代
幾多風雨幾多滄桑,幾多拼搏幾多輝煌
建德明志,築能篤行
銘記校訓,伴夢飛翔
建院,建院
人才搖籃,魯班傳人
再譜華章,再譜華章
誰把高樓擎進藍天,誰把道路鋪向天邊,誰把橋樑架過大海,誰把城市建成花園
我們,我們
建院學子,魯班傳人
炎黃後代,炎黃後代
建院,建院
人才搖籃,魯班傳人
再譜華章,再譜華章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委員、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胡起朝
黨委副書記

知名校友

領域姓名簡介
政界
甘孜州政協副主席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劍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大邑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縣政府辦黨組書記
遂寧市安居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桂花
甘孜州丹巴縣聶呷鄉甲居一村黨支部書記
學界
教授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帶頭人
商界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
四川華西集團兩任董事長
中建四局董事、總會計師、黨委常委
重慶建工集團董事長
曾坤建
中建六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京津校友會副會長
蔣友軍
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區域)經營經理兼團委書記
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深圳)總經理
李加彬
中建股份基礎設施事業部執行總經理(正局級)
楊漢磁
中建一局一公司西南分公司總經理、黨總支書記
李麗
中建一局一公司西南分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
李東霖
華西集團十二公司市政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
劉亞
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公司黨總支記、工會主席
陳勇
2個“魯班獎”獲得者“魯班傳人”
首屆“四川省建造大師”
田嘉
李凍青
劉任秋
李安
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深圳龍華人才安居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立
四川省第六建築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黨總支書記、經營副總
劉淋志
毛德華
李芳
中建新疆建工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機械設備管理處天-天項目商務經理
姜柳軍
美國川渝總商會執行會長
袁鍵平
四川康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家榮
江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四川省優秀企業民營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