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防控措施

噪聲的風險防控措施包括環境治理措施、人體防護以及健康監護。做好城市中各項功能區域的科學規劃,合理地進行城市防噪聲布局,是降低城市環境噪聲的有效措施。控制城市環境噪聲水平的根本辦法是控制聲源,但往往由於技術或經濟等原因,採取噪聲傳播控制技術進行噪聲治理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措施。

環境治理措施,人體防護,健康監護,

環境治理措施

(1)城市環境規劃中的降噪措施。做好城市中各項功能區域的科學規劃,合理地進行城市防噪聲布局,是降低城市環境噪聲的有效措施。合理的城市規劃,對於未來的城市環境噪聲控制具有戰略意義。
工礦企業應當遠離生活區,並且對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混合區等功能區域的規劃採用隔離分區設計。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城市的規模日益膨脹,通過建設衛星城等方式,分散城市功能,有助於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的噪聲水平。城市在道路建設時,應當充分考慮對周圍居民可能產生的影響,並適當採取建設隔離帶、使用隔離牆等措施。如果在立交橋周圍增設了隔聲板,就能夠有效地隔絕噪聲對立交橋周邊居民的干擾和影響。增加地下交通網以減少地面噪聲也是降低城市環境噪聲水平的有效方法。控制城市環境噪聲源的焦點在於改進運輸工具與機械設備的結構和性能,提高有關部件裝置的質量,採用吸聲、消聲、隔聲的技術以及發展減震、隔震技術等。加強城市綠化,植物削減噪聲的效果相當明顯,通過發展綠化帶來減小周圍環境的噪聲污染是公認的控制城市環境噪聲最經濟的方法。
(2)噪聲傳播的控制。控制城市環境噪聲水平的根本辦法是控制聲源,但往往由於技術或經濟等原因,有時候直接治理聲源難度甚大,因而採取噪聲傳播控制技術進行噪聲治理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措施。
①吸聲。如果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進入吸聲材料,則會在材料的細孔或縫隙孔內引起空氣振動,振動時產生的摩擦阻力和黏滯阻力,能夠促使聲能轉化成熱能,從而降低噪聲強度,該過程稱為吸聲。成為吸聲材料的條件為:應在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六個倍頻程,其吸聲係數(α)的平均值大於0.2,才能視為吸聲材料。α值越大,表明吸聲效果越佳。常用吸聲材料屬多孔、透氣物質,如玻璃棉、礦渣棉、泡沫塑膠、毛氈、麻纖維、吸聲磚等。吸聲材料適用於高頻噪聲,其吸聲效果較好;而低頻噪聲,因其波長較長,可產生繞射,減弱了低頻吸聲效果。低頻噪聲可採用共振腔吸聲結構加以解決。室內聲源產生的聲波,通常可經牆面、頂棚和空間物體產生反射形成混響,室內混響大則明顯影響聽覺效果,可採用吸聲材料或共振腔結構裝飾壁面及頂棚,加強聲的吸收,減少反射混響。
②消聲。消聲主要用於降低空氣動力噪聲,如空調通風噪聲。允許氣流通過,又可減少噪聲傳播的裝置,通常稱消聲器。優良的消聲器應具備下述性能:消聲能量大——噪聲衰減明顯;空氣動力性能好——力損失小;結構性能優——抗腐蝕性、堅固耐用、體積小。按照消聲原理可將消聲器區分為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阻抗複合消聲器、小孔和多孔擴散消聲器等。
③隔聲。隔聲指採用禁止物降低空氣中傳播的噪聲,是噪聲控制中常用而有效的措施。如隔聲牆壁、門窗,可阻擋室外噪聲的傳入。聲波屬彈性波,使用多層門窗禁止,隔聲作用更為有效。
④阻尼與隔振。機械振動必引起噪聲,採用阻尼與隔振措施能有效降低機械噪聲。阻尼是利用強黏滯性的高分子材料,塗於金屬板上,使板材彎曲振動能量轉換成熱能而耗損。隔振則是採取一定措施防止振動的機械與其他剛性結構直接連線,如使用彈簧、膠墊等彈性物間接連線,降低振動的傳遞而減弱噪聲。隔振要求隔振系統的固有頻率遠遠低於機械振動系統的頻率,避免產生共振作用。對隔振材料的要求有耐壓、耐高溫、耐潮、耐腐蝕等。

人體防護

人體的噪聲防護主要是使用聽力保護器。常使用的聽力保護器有耳塞、耳罩、耳栓、頭盔等。可單獨使用,也可合併使用。不僅可以預防聽力損傷,還可以改善語言聯繫。對聽力防護器的基本要求有下列6點:①具有較高的隔聲值;②佩帶後要舒適,無明顯的脹痛感;③對外耳道及耳部周圍皮膚無有害刺激;④在高噪聲環境中,不降低語言聯繫的可懂度;⑤使用方便,便於清洗和保存;⑥價格便宜,牢固耐用。聲音的骨導閾值是耳防護器隔聲值的上限,即使是最好的耳防護器,也不能把外界的聲音完全隔絕,只能阻隔從外耳道傳入的大部分聲音。
(1)耳塞: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個體聽力保護器,造價低,便於普及。優良的防噪聲耳塞應具備下列衛生要求:250~8000Hz倍頻程範圍內,隔聲值平均超過20dB;戴耳塞後對語言清晰度無明顯影響,不妨礙語言聯繫;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戴耳塞後,對皮膚無刺激性,耳部無不適感。
(2)耳罩:耳罩是將整個耳郭套封起來的個體聽力保護器。通常防噪聲耳罩隔聲效果優於耳塞,防噪聲耳罩其衛生學要求除同耳塞外,還需具備以下兩個條件:連續佩戴2h耳罩不產生明顯壓迫疼痛感;構造上應不影響眼鏡等物的佩戴。

健康監護

預防生產性噪聲危害,除控制聲源噪聲傳播外,應積極開展接觸噪聲工人的健康監護工作,定期對接觸噪聲的工人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聽力檢查,觀察聽力變化情況,以便早期發現聽力損傷,及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還應進行就業前體檢,取得聽力的基礎材料,並對患有職業禁忌症者,禁止其參加強噪聲的工作。就業後半年進行聽力檢查,發現有明顯聽力下降者應及早調離噪聲作業。以後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發現高頻段聽力下降達到和超過30dB時,應列為重點觀察保護對象。
對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員應有短時間休息和工間操,一般每工作2~3h休息10~15min,可防止聽覺疲勞,預防噪聲聾。此外,噪聲環境中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受噪聲的影響,機體內維生素B1、B2、B6消耗較多,所以在飲食上應多些糙米、雞蛋、牛奶、花生、蘑菇、豆類等含維生素B族較多的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