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傳統的
紅茶,
綠茶,
烏龍茶,花草茶,結合藥食兩用的中藥材,製成可以補益保健、平衡
陰陽、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100多款小茶方,包括
單方、
複方和
漢方,總有一款適合你和你的家人!100多款易學易做的家用養生茶飲,單方、複方和漢方 從補益養生到防治疾病,無論是
血虛、
氣虛,
肺虛、
肺燥,肝虧
腎虛或
脾胃不足,無論何種體質,無論哪一節氣,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相應的補益茶方。
中醫專家獨特的飲用指導和功效解釋,讓讀者對本書選錄的小茶方有一個準確認知。
茶,一開始就是以藥用的形式被我國先民利用並流傳下來。茶就是藥,它可以防治
內科、
外科、
婦科及
兒科的很多疾病,而且還有極好的抗衰老、強身養心、延年益壽的功用。本書精心挑選了100多款
養生小茶方,包括單方、複方和漢方,從獨特的養生視覺,以親歷病例的形式,指導讀者學會選擇用茶方來為自己和身邊的人保健和防病治病。全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家庭茶飲養生“聖經”,可幫助你一邊享受茗香,一邊將健康一點點喝出來!全書共分為10章:第1章:茶賜健康——學習最科學的“家庭養生茶經”;第2章:氣血是健康之基,喝茶補氣血可葆身安康;第3章:腎為“先天之本”,喝好茶補好腎讓人青春永駐;第4章:“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茶健脾胃讓健康無虞;第5章:肝藏血主疏泄,喝茶疏肝讓人更有精氣神;第6章:職場人壓力大,減壓養心茶可人人必備;第7章:四季養生依節律,遵循二十四節氣沏杯茶;第8章:喝茶養生還要看體質,順應體質好養生;第9章:“上火”已成流行病,喝杯“滅火茶”人舒坦;第10章:小病不求醫,一杯清茶就搞定。
圖書目錄
前言1
目錄1
第1章茶賜健康——學習最科學的“家庭養生茶經”5
茶養人的營養功效全解讀5
中醫說茶養生——性味歸經和配伍6
懂用中藥,配茶養生會事半功倍7
花也養人,常用花草茶功效速讀8
茶養人的最高境界——靜心自悟9
器為茶之父,品茶養生要選擇好茶具10
第3章腎為“先天之本”,喝好茶補好腎讓人青春永駐28
“五味子益腎茶”常喝,天天“花好月圓”33
“茱萸茶”補腎很奇妙,性強性弱皆可用35
“三黑茶”是中醫界秘藏的補腎益精保健品37
第4章“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茶健脾胃讓健康無虞39
“參藥山楂茶”健脾消食,勝過“嗎叮嚀”44
“四味降逆茶”對肝胃不合的人非常管事48
第5章肝藏血主疏泄,喝茶疏肝讓人更有精氣神51
“四物養血茶”補血養肝,讓人更恬靜51
“桑椹蜂蜜茶”補肝血益肝陰,養好肝身自安52
“佛手香櫞茶”疏肝解郁,萬藥無敵54
“青梅茶”養肝解毒,是日常養生首選飲品55
“玫瑰花茶”疏肝活血,不只是女人養生的專利60
情志受傷時,喝點“合歡安神茶”修補一下情緒72
霜降季節,“
秋梨茶”要應景上桌,潤肺解燥很有益103
大雪時節雪花飄,“桂姜紅棗茶”奏響一曲暖身的冬日戀歌107
小寒時節,“益腎助陽茶”幫人養好“收藏”來年更健康109
大寒時節,“
三七枸杞茶”養血補虛,幫你溫暖過冬111
平和體質——“
三紅茶”平衡體質,能讓健康錦上添花113
陰虛體質——“三味白珍茶”生津滋陰,讓陰虛人不上火114
血瘀體質——“三花活血茶”通血脈,讓血液流暢117
濕熱體質——“公英薏米茶”化濕清熱,讓身體不
混沌?119
第9章“
上火”已成流行病,喝杯“滅火茶”人舒坦125
“首烏三地茶”滋陰養氣,治體內諸多邪熱127
“養陰潤肺茶”滋陰補水,袪除體內“虛火”129
“雙地益腎茶”滋陰補水,對潮熱心煩有好處130
“滋陰養血茶”生津益氣,潤五臟六腑不易“上火”131
“麥地百合茶”治五勞七傷,對
陰虛火旺有防治作用132
“
核桃五味子茶”滋陰潤燥,對腎陰虧虛所致的系列症狀有益133
“
門冬人參
生地茶”滋陰和中,對溫熱病後期患者有益135
“
玄參麥地茶”清熱生津,常喝口渴腸躁等上火症會消失137
“養陰生津茶”顧名思義,滋陰補水狙擊邪熱138
第10章小病不求醫,一杯清茶就搞定143
長疣喝“加味薏米茶”,能顯奇效145
口臭難聞,“山楂茶”可讓你吐氣如蘭146
“燈籠花茶”補腎消炎,可防腎臟疾病159
作者簡介
圖書序言
喝茶養生,在優雅中將健康一點點喝出來!
每天上班來到辦公室後,先將一小
撮茶葉放進心愛的茶杯里,再衝上滿滿一杯清亮的、冒著白氣的、熱騰騰的沸水,加蓋悶上幾分鐘後,再揭開蓋子,頃刻間,茶香四溢,身體裡那些似乎還在“偷懶”或沉睡的細胞,也全部被喚醒了,人立刻變得神清氣爽,飲一口,就連
齒頰也留下了一股股清香……很多人都是在這樣的
裊裊茶香中飲著苦幽甘潤的茶湯開始自己一天的忙碌工作。而在那些無數安靜的午後,很多人也常常會給自己及身邊的親友泡一杯清茶,然後在閒聊與靜坐中舒緩與釋放著渾身的疲勞及內心的壓力,享受著茗香帶來的樂趣……
飲茶是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自從
神農氏無意中發現了茶以來,經過數千年的發展與積澱,中國的茶文化形成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國著名教育學者董尚勝先生之詩《茶史》“小小茶葉兩頭尖,風裡雨里一葉船。茶史漫漫如畫卷,香茗相伴細細展”,便是源遠流長的飲茶文化的最好比喻。
“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是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
神農本草經》對茶的記載,也是我國先民對茶的早期認識。可見,茶的套用是從藥用開始的。神農氏是我國的農業之神——炎帝。傳說,他的肚子就像水晶一樣透明,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腸胃及所有吃進去的任何東西。為了了解各種藥物的
性味、
歸經、功效,他總是親口品嘗,然後仔細觀察它們在身體裡的變化。
有一天,神農氏在嘗草時,突然感到口乾舌麻,頭暈目眩,無意中吃進了一種嫩綠的樹葉。只見這種葉子進了肚子以後,就在腸胃裡走來走去,那些原來停滯在裡面的污垢、油脂及毒素等都脫落了下來,直往下走,最後排出了體外。腸胃就像被徹底沖洗乾淨了一樣,十分清爽,人也非常舒服。於是他把這種葉子載於書中,並取名為“茶”。此後,茶就也成了解毒的重要藥食,而世代相傳了。
再經過後人的不斷加工改進,茶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一些還成為了茶中的珍品,價值不菲。具體說來,我國的茶主要分為
綠茶、
紅茶、黃茶、
白茶、
青茶(
烏龍茶)、
黑茶這六大類。每種茶都具有種各自的特色與功效,對人體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如綠茶性寒,可生津止渴,清利頭目,消除煩渴,消食化痰,解毒利尿等;而紅茶性溫,有溫中暖胃,散寒除濕,補血活血等功效。而且,茶具對茶功效的發揮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時至今日,茶飲範圍也越來越廣泛了,除了用茶樹的葉子製成的各種成品外,還包括山楂、
枸杞子、紅棗、
檸檬等果品和
玫瑰、
菊花、
桃花、
牡丹花、
三七花、
香草、
薰衣草等花草。它們本身就具有好的養生除疾功效,既可以與茶葉配伍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同時,這些花果茶不但香氣宜人、色澤明艷,口感的層次也十分豐富,十分受女性朋友及初期飲茶的人青
睞。另外,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養生的重視程度的加深,很多中藥材也加入茶飲的隊伍之中,像一些補藥,如
人參、黨參、
西洋參、
太子參,
黃芪;清熱安神的
胖大海、鮮
藿香、
白茅根、
金銀花、薄荷、
決明;溫補滋養的當歸、黨參、
熟地黃、
阿膠等。
當然,這些藥材有的是不宜與茶葉配伍同飲的,否則會使各自的功效遭到破壞,或是出現一系列對人體不利的反應。所以在用中藥配茶時,一定要注意它們之間的禁忌。即便是可以與茶配伍,也要學會合理地搭配,如菊花、金銀花等最好是與綠茶配伍使用,而黨參、熟地黃、紅棗、
龍眼肉等則宜與紅茶配伍等。
而且,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病症、不同的季節時令、補益不同的臟腑等,所用到的茶類及配方都應各有區別。就以補氣為例,補元氣可飲“人參大棗茶”;補益中氣則最好飲“黃芪甘草茶”。又如穀雨節氣,可以飲用“茯苓薏米茶”來除濕利水,避濕邪;大暑節氣,“藿香茶”芳香化濕解暑熱;寒露時節,可飲“百棗蓮子銀杏茶”來滋陰解燥;而在小雪節氣里,可泡些“玫瑰紅花茶”來暖身禦寒等。
可見,無論是飲茶,還是用中藥來配茶,都講究根據茶本身的性質、功效、身體症狀及不同時令,甚至是所處的環境來決定。這裡面雖有很大很深的學問,但也有規律可循。只要懂得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自行配製適合自己的養生茶飲。為了便於大家飲茶養生,我們特地編寫了本書,書中不但介紹了一些飲茶及與用中藥配茶養生的方法,還收集了100多個茶飲小偏方供大家參考使用。可以說,本書比《
茶經》更為適用,是一本非常難得和實用的家庭茶飲養生“聖經”。有了它,您就可以在享受香茗的同時將健康一點點喝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