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

經合肥市政府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2月30日印發合肥市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肥市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12月30日
  • 發布單位: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全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實施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提升計量能力,最佳化計量服務,強化計量監管,推動合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市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立,計量科技創新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力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計量科學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培養一批計量科學人才隊伍。計量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突出“綠色化、智慧型化、高端化、融合化”升級方向,支撐我市“五高地一示範”建設作用更加凸顯,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計量體系日趨完善。計量監管和開放共享的協同發展體制機制逐步健全,社會計量溯源意識顯著增強。
到2035年,計量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高,量子測量、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儀器儀表、人工智慧、新能源、智慧市場監管等領域計量技術在全國領先,線上測量技術廣泛套用。建成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現代計量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民生計量得到充分保障。
二、重點任務
(一)深化計量科技創新
1.推進產業計量技術和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研究。圍繞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強產業計量中心建設。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科技計畫項目,開展人工智慧、量子測試、新能源、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等領域測量技術和量值傳遞溯源方法研究。探索開展計量標準智慧型化、網路化技術研究和套用。(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駐肥高校科研院所;列第一位的為牽頭責任單位,下同)
2.推進計量數位化轉型。加快計量信息化進程,廣泛推廣套用國家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平台(e-CQS),參與全省計量檢定校準結果數位化平台建設,推進建立全市計量電子證書系統。在生命健康、裝備製造、環境監測、節能降碳、現代物流、智慧監管等領域加強計量數據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數據資源局)
3.構建良好計量科技創新生態。發揮量子測量、生物醫藥、智慧型語音、高端裝備製造行業龍頭企業引領作用,聯合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其他技術機構,建設計量科技服務綜合平台項目。依託骨幹企業,引進一批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攻關生物醫藥、量子測試、雲端測試、智慧型語音、儀器儀表等產業關鍵計量測試技術及相關計量測試設備研製。支持合肥市計量測試研究院爭創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合肥市重點實驗室。(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駐肥高校科研院所)
(二)強化計量套用服務
4.服務新興產業質量提升。圍繞新興產業量值傳遞技術,在先進制造業、人工智慧、生命健康等產業,籌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開展計量能力的提升工程。開展產業計量基礎能力提升行動,加快工業計量基礎資料庫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5.服務高端儀器產業質量提升。推動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電感耦合電漿質譜儀、超潔淨離子自動純化儀、氦質譜檢漏儀、固定污染源監測系統等儀器質量提升,逐步替代進口。重點推動量子技術在計量儀器設備中的套用,籌建量子測試儀器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支持建設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聚集區,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安徽(合肥)儀器儀表品牌。(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6.服務人工智慧與智慧型製造發展。積極籌建智慧型語音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提升人工智慧領域計量測試服務能力,推動資料庫、中間件、基礎軟體、套用軟體、外設等智慧型終端軟硬體發展,打造國家級語音及人工智慧檢測平台。(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高新區管委會)
7.服務數字合肥建設。探索計量技術與現代數位技術、網路技術以及產業數位化科研平台的結合。推進安徽省計量資料庫--合肥庫建設,服務數字合肥。籌建雲端測試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推進合肥市數字計量共享中心的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數據資源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8.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加強碳排放、生態環境、氣候變化等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套用,健全碳計量標準裝置,為溫室氣體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提供計量支撐。推進安徽省城市能源合肥計量中心建設,持續開展能源計量審查,積極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範工程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9.服務大眾健康與安全。加快安徽省生物醫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圍繞生物醫藥、高端醫藥器械等項目開展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套用。建立眼壓計、聲級計、聽力計、醫用活度計等醫療衛生計量器具檢定裝置,實現醫療衛生領域強制檢定項目全覆蓋。加強公共安全、社會穩定、自然災害等安全防護領域計量技術測試服務。(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應急局)
10.服務交通計量技術發展。開展軌道交通安全專用測量設備、貨車超載超限設備、機動車測速裝置和機動車尾氣排放線上監測設備等計量技術的研究和套用,確保測量設備量值溯源科學準確。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強制檢定工作,推進充電樁線上計量監測技術套用。(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
(三)加強計量能力建設
11.構建和完善新型量值傳遞體系。逐步構建政府統籌、依法管理的量值傳遞體系和市場驅動、高效開放的量值溯源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鼓勵社會資源提供量值溯源技術服務。強化量值傳遞體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礎保障,科學規劃全市計量標準建設。開展計量標準能力提升工程,在公平貿易、鄉村振興、公共安全、自然資源等重點領域新建一批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推進我市各類計量標準升級換代。(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12.加強計量技術機構建設。加強市縣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建設,為社會提供基礎性、公共性量值傳遞與溯源服務,落實強制檢定職責,強化民生計量、法制計量保障。積極參與國家、省級計量活動,積極開展地方計量技術規範制修訂工作。支持各類計量技術機構發展,支持其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創新提供多樣化的計量測試服務。促進計量技術機構創新發展,搭建計量技術公共服務平台。(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
13.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依託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建設平台,在計量領域培育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積極引進緊缺人才,支持培養中青年人才。實施計量專業技術人才提升行動,建設計量“傳、幫、帶”培訓平台和實訓基地,提升計量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加強計量領域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註冊計量師職業資格管理和計量專業職稱評聘工作。建立我市計量人才庫合作專家團隊,培養一批國家計量標準考評員和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評員,支持技術人員開展國際化多層次計量交流合作。(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14.加強企業計量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和保障體系,加強計量基礎設施建設、計量科技創新和測量數據套用,鼓勵企業通過測量管理體系認證。落實企業計量能力自我聲明制度,推廣開展企業計量標桿示範。發揮產業計量優勢,落實中小企業計量夥伴計畫,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提升產業鏈計量保證能力。鼓勵社會加大對企業計量發展的資源投入,落實好國家對企業新購置計量器具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15.推動計量協作發展。積極參加區域計量服務協同平台和計量數據協同套用中心建設,參與建立區域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提升我市區域發展計量服務保障和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區域計量科技創新合作,參加併力爭主導區域性計量比對和計量技術規範制定修訂,推進區域計量能力、結果互認。(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16.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圍繞我市“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產業發展需求,布局建設一批質量基礎設施,建立面向企業和產業的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平台。推動計量與相關領域技術規範共享共用,強化計量溯源性要求,發揮精準計量的科學驗證作用。(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四)加強計量監督管理
17.大力推進民生計量監管。貫徹落實計量法律法規,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廣泛實施計量惠民工程,加強供水、供氣、供熱、供電等民生行業的計量監督管理。強化對集貿市場、加油加氣站、液化石油氣灌裝站、商店、餐飲業、眼鏡店和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監督,加強對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安全防護、取用水、節能減排等領域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強化鄉村民生計量保障,加強糧食、化肥等涉農物資計量監管。(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局、市衛健委、市應急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18.積極推行智慧計量監管。圍繞新型智慧計量監管模式,探索建立合肥市智慧農貿計量監管平台和資料庫,建立智慧農貿智慧型計量管理系統,有效開展智慧農貿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加快智慧型計量器具實時監控、失準更換和監督抽查相結合的新型監管制度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合肥供電公司)
19.加強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主、政府部門推動為輔、社會各界監督為補充的誠信計量體系。在商業、服務業等領域全面開展誠信計量行動,推行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建立市場主體計量信用記錄,推進計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加強計量技術機構公信力建設,最佳化計量服務環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20.嚴格計量執法活動。加大對計量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查處製造、銷售和使用帶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偽造計量數據、出具虛假計量證書和報告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執法聯動機制,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實現計量業務監管與綜合執法信息共享,提升執法效率。加強計量執法隊伍建設,提高計量執法裝備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21.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對計量工作的全面領導,各縣(市)區、開發區要把計量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施有效銜接,突出計量戰略資源地位,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
2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縣(市)要對公益性計量技術機構及相關企業予以支持,加強人員隊伍建設,加強計量強制檢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等公益性工作經費保障。公益性計量工作所需經費按規定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各縣(市)區、開發區應制定相應的投資、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強對計量科研項目和計量科技創新支撐平台的支持。鼓勵社會資源通過多元化融資方式,參與產業計量、計量技術、裝備研發和套用服務。
23.推動計量文化建設。教育主管部門要將計量知識教育納入我市公民基本科學素質培育體系,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計量知識宣傳教育。科技、文化主管部門要加強計量科普宣傳和文化建設,積極創建量子計量文化科普創新基地,開展新型計量科普,發展計量文化產業。
24.狠抓工作落實。各縣(市)區、開發區要建立落實工作責任制,明確職責分工,將主要目標納入質量工作考核。市市場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實施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建立中期評估、總結評估制度,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發現存在的問題並研究解決對策,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市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