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里姓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宋國、鄭國邊境之地南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鄙,原指邊荒之地,春秋時期,齊國、魯國、燕國、楚國、晉國等諸侯國皆將自己的南部邊境地區稱為“南鄙”,只有宋國、鄭國這兩國之人將其稱為“南里”。戰國時期,鄭國傳至鄭哀公姬易執政時期(公元前462~前423年),晉國的趙、魏、韓三家貴族勢力迅速強盛,而鄭國不斷衰弱。鄭哀公之後的鄭幽公姬已執政時期(韓武子韓啟章二年,公元前423年),韓武子發動了攻擊鄭國之戰,鄭國戰敗,韓軍殺害了鄭幽公。後來鄭幽公之子鄭繻公姬駘即位之後,韓、趙、魏三家強分晉國,冊立諸侯,而齊、楚、燕、秦則各自為政,戰國七雄形勢已初具雛形。當時,鄭國的幾個要邑已經被三晉奪去,國境幾乎縮小了一半,曾為鄭國興盛做過一定貢獻的商民們業已經紛紛外流。韓武子對鄭國的侵犯愈演愈烈,不久又奪走了雍丘(今河南杞縣),國都新鄭受到嚴重威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里姓
  • 外文名:nanlixing
  • 拼音:nán lì
  • 讀音:ㄋㄢˊ ㄌㄧˋ
  • 淵源:源於地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南里[南里,讀音作nán lì(ㄋㄢˊ ㄌㄧˋ),不可讀作nán lǐ(ㄋㄢˊ ㄌㄧˇ)]
南里姓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宋國、鄭國邊境之地南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鄙,原指邊荒之地,春秋時期,齊國、魯國、燕國、楚國、晉國等諸侯國皆將自己的南部邊境地區稱為“南鄙”,只有宋國、鄭國這兩國之人將其稱為“南里”。戰國時期,鄭國傳至鄭哀公姬易執政時期(公元前462~前423年),晉國的趙、魏、韓三家貴族勢力迅速強盛,而鄭國不斷衰弱。鄭哀公之後的鄭幽公姬已執政時期(韓武子韓啟章二年,公元前423年),韓武子發動了攻擊鄭國之戰,鄭國戰敗,韓軍殺害了鄭幽公。後來鄭幽公之子鄭繻公姬駘即位之後,韓、趙、魏三家強分晉國,冊立諸侯,而齊、楚、燕、秦則各自為政,戰國七雄形勢已初具雛形。當時,鄭國的幾個要邑已經被三晉奪去,國境幾乎縮小了一半,曾為鄭國興盛做過一定貢獻的商民們業已經紛紛外流。韓武子對鄭國的侵犯愈演愈烈,不久又奪走了雍丘(今河南杞縣),國都新鄭受到嚴重威脅。
至周威烈王姬午十八年(鄭繻公十五年,衛慎公姬頹七年,魏文侯魏斯三十九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發動了擊滅中山國之戰,之後發動攻擊秦國的“河西之戰”,在強大的魏國勢力逼迫下,鄭繻公被迫將國都遷到京城,同時動用民力、財力大力加固從今河南滎陽崔廟鄉王宗店至新密的茶閹長城,共長四千三百二十一米,以鞏固西裡邊界。之後,鄭繻公採取了良相駟子陽“避強擊弱、遠交近攻”的戰略建議,出兵聯齊伐衛,奪取了衛國的重鎮毋丘(今山東曹縣),獲得了很多戰利品;此後鄭繻公又誓師出擊,一舉奪取了韓國的負黍(今河南登封);八年以後的周安王姬驕二年(鄭繻公二十三年,魏文侯魏斯四十七年,楚悼王熊疑二年,公元前400年),鄭繻公又傾其全部國力,成功攻襲了韓國的首邑陽翟(今河南禹州),使鄭國又顯振作景象。不久,楚悼王不滿鄭國的強勢再次形成,又出兵伐鄭國,結果鄭軍失敗,鄭繻公為媚楚而殺害了相國駟子陽,引起全部國人的強烈反對,內部譁變,君臣離心,駟子陽的黨徒乘機弒殺了鄭繻公,改立鄭幽公之弟姬乙為國君,史稱“鄭君乙”,即鄭康公。
在鄭康公執政時期(公元前395~前375年),韓國在韓哀侯的管理下再次強盛起來。周烈王姬喜元年(鄭康公二十一年,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占了鄭國都城,之後將整個鄭國吞併入韓國,立國四百三十二年,歷二十一代國君的鄭國就此滅亡。鄭國被韓國兼併之後,鄭幽公之子公子姬魯率鄭國部分宗室人員倉皇出走,其殘餘的軍隊軍隊、民眾等在陳、宋之間(今河南淮陽、商丘一帶)擁立公子魯為首領,襲“南里君”之爵,從此正式有了南里氏的記載,並開始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誕生了鄭氏。十九年後,宋戴公子撝的後代裔孫司城子罕(戴剔成)在周昱王(周顯王)姬扁(周安王姬驕)十三年(宋桓侯子辟兵七年,公元前356年)殺宋桓侯子辟兵篡位,史稱“戴氏代宋”。
戴剔成在位二十七年,於周昱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被自己的親弟弟戴偃殺害,隨後戴偃篡位為宋國之君。在宋君戴偃執政初年,他遷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之後對內勤修王政,大講仁義,而對外則發展武力,連續擊敗了齊、魏、楚等強大的諸侯國,並在周慎靚王姬定四年(宋君戴偃十二年,公元前317年)一舉滅掉了多次被滅國而又為楚國多次扶立復國的滕國,隨後戴偃自稱為王,是為宋康王。自從宋康王自己稱王之後,便不再思行進取,而是沉湎於享樂之中,暴政連連,引發國內政亂不斷,其他諸侯們皆稱其為“桀宋”。
到了周赧王姬延二十九年(宋康王戴偃四十三年,秦昭襄王贏稷二十二年,田齊湣王田地十六年,楚頃襄王熊橫十三年,魏昭王魏遫十年,公元前286年),田齊湣王在與秦昭襄王的爭霸中失利,宋康王見勢轉而投靠秦國。不料此舉反而徹底埋葬了宋國的國祚。田齊湣王當時大怒,便與魏昭王、楚頃襄王共謀,三國聯合出兵攻擊宋國,秦國鞭長莫及,宋國都城睢陽(今河南商丘)很快被三國聯軍擊破,並就此滅了世傳三十四代君主的宋國。宋康王被俘虜後押往魏國,最後終死他鄉。之後,齊、魏、楚三國三分宋地:魏國得其梁邑、陳留邑(今河南汝州、開封);齊國得其濟陰邑、東平邑(今山東定陶東平);楚國則得其南里之豐邑、沛邑(皆今江蘇沛縣)。後來,楚頃襄王將所占之宋國孤南里之地統改為“荊州”。
原鄭國、宋國南里的住民中,多有以故地稱謂為姓氏者,稱南里氏、或稱南鄙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里氏等,而該兩支姬姓里氏、子姓里氏後又多改為同音的李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南里氏、南鄙氏複姓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如今多已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里氏、李氏,分別融入各氏大家族,但多以沛郡河內新鄭、穎川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沛郡:原為秦朝時期的泗水郡。作為沛國郡沛縣,則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泗水郡改為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篡漢之後改為吾符郡,到東漢改為沛國。三國曹魏時期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時期初還舊治,後復為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劉宋時期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期被廢黜。早期的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今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期一度改為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為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為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期的沛郡。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潁川郡夏王朝建立後,許地是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區域,夏啟建都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東麓)。殷商時期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長葛),昆吾(今河南許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戰國末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西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今河南許昌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今河南長葛老城)、鄢陵縣(今河南鄢陵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三國時期,曹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許昌郡(今河南許昌張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河南長葛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河南長葛老城)。東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為潁州。東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隋晁時期改許州為潁川郡,轄十四縣,潁川(今河南禹州)、長葛、許昌、隱強(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諸縣屬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屬許州。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屬河南道。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陽翟、許昌、鄢陵諸縣屬潁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稱許州。北宋初,許州,隸京西路。宋元豐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許州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宋大觀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時期,許昌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廢長社縣,併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明萬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朝初期,許州、禹州屬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河南新密)、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中華民國成立後,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民國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所鄭縣(今河南鄭州),鄢陵則直屬河南省。
新鄭縣:周宣王十二年(乙未,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自己的弟弟姬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曰鄭桓公,此鄭國的建國之始。東周初期,鄭武公隨周平王遷都於河南腹地,曰新鄭(今河南新鄭,距鄭州市三十八公里),以別於原陝西省之鄭地。戰國韓國滅鄭嘗都於此,當時為韓哀侯二年(甲子,公元前357年),秦國置新鄭縣,又分置苑陵縣,同屬河南郡。晉省新鄭入苑陵郡地。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復置新鄭縣,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省苑陵入新鄭,後不復變。唐、宋諸朝以來或屬鄭州、或屬開封府、或屬鈞州,時有變動。明、清兩朝時期隸屬關係亦多有變動,自清朝乾隆六年(辛酉,公元1741年)又改屬開封府,後直至清朝末期不再變。民國初期,新鄭縣屬開封道,以後撤道,直屬河南省轄。

堂號

沛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沛國堂泗水堂。
河內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亦稱穎川堂
新鄭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