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書

南唐書

《南唐書》是一本記載五代時南唐國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有三部:宋胡恢撰,已佚;宋馬令撰;宋陸游撰。馬、陸二書都記載了南唐國自李代吳至李煜降宋間的興衰史。

基本介紹

書籍簡介,馬令《南唐書》,陸游《南唐書》,比較,馬令《後主書》,建隆二年,三年,乾德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開寶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太平興國三年,陸游《南唐書·後主本紀》,建隆三年,乾德元年,乾德二年,乾德三年,乾德四年,乾德五年,開寶元年,開寶二年,開寶三年,開寶四年,開寶五年,四庫記載,

書籍簡介

馬令《南唐書》

三十卷,撰成於北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該書仿效《三國志·蜀書》之例,置先主(李昪)書、嗣主(李璟)書及後主(李煜)書,共五卷。人物列傳十七類二十二卷。滅國傳兩卷,略載南唐所滅之楚、閩二國及殷(王延政)政權事。譜一卷,其中建國譜敘地理,記南唐三十五州得失的情況,所記僅有軍、州而無縣;世裔譜考溯李之祖源。該書仿效歐陽修的《新五代史》筆法,卷首文末多有序、論,以“嗚呼”發端,各予褒貶。明嘉靖二十年(1541)姚咨抄本和嘉靖二十九年顧汝達刻本為現存最早的本子。

陸游《南唐書》

十八卷,內本紀三卷;人物列傳十四卷;浮屠、契丹、高麗列傳總一卷,分述南唐佛教盛行始末以及南唐與契丹、高麗往來諸事。該書敘述簡賅有法,極為後人推崇,刊印、校注者甚多。元天曆初,戚光為之音釋(一卷),程塾等校刊,趙世炎作序。清道光二年(1822)有綠簽山房刻本,附嘉慶時湯運泰《南唐書注》十八卷、《唐年世總釋》一卷和《州軍總音釋》一卷。1915年有劉氏嘉業堂刻本,附康熙時周在浚《南唐書注》十八卷及劉承乾《南唐書補註》十八卷。現存最早本為明嘉靖四十三年錢穀抄本。

比較

馬令是宜興人,其祖馬元康世家金陵(今江蘇南京),諳熟南唐舊事,曾廣泛收集舊史遺文、遺老傳說見聞及詩話小說等材料而未及撰著。馬令纘先志而著《南唐書》,史料來源豐富,敘述較為詳備。陸游是宋著名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參加國史、實錄的編撰,官至寶章閣待制。他認為馬令之書未盡善,乃採擇諸書,刪繁補遺,重加編撰。其卷數、人物雖不及馬令書之多,但史料多經考證,敘次簡潔,實為南唐史之佳作。此外,後人多有合刻馬令、陸游兩書者。明代李清則以陸游之書為主,補以馬令之書及諸野史,並詳徵博引,為之考訂,撰成《南唐書合訂》二十五卷本。該書乾隆中收入《四庫全書》,後因李清《諸史同異錄》有觸犯清廷的字句而同被撤毀,其提要亦從《四庫全書總目》中刪除。此後,除民間有抄本流傳外,還有四庫傳抄本,現藏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馬令《後主書》

嗚呼,春秋之時,君薨正月公即位,自桓公始,宣成而下,未嘗革也。昭公薨於乾侯,定公於夏六月戊辰即位者,其故何哉?蓋非常之變,起於不可測;非常之禮,行於不得已。古之人觀會通以應世,則處非常之變,用非常之禮者,皆禮經之所不得而考也,義起於情而已矣。且諸侯薨於路寢,而昭公客死於乾侯者,非常之變,起於不測也。嗣君釋冕反喪,而定公即位於明年六月者,非常之禮行於不得已也。元宗殂於豫章,後主留守建康,必待喪還,既殯而後即位,其偶合於定昭之事乎。且聖人制禮,立天下之大經,為天下之大防也。情偽之變無窮,而禮之所載有常,以有常之禮,御無窮之變,則亦隨其宣而已矣。故禮不盡而義有餘,則禮以義起;義不足而禮有餘,則義以禮達。君子遭變亂而無曠於禮者,在審其義爾。夫喪,禮之大典,禮經載之詳矣,而曾子之所問者,禮經有所不及也。變禮之不測,曾子問載之詳矣,而國君薨於外,世子立於內者,曾子問有所不及也,非趨時而合義,其孰能與於此哉!德雖不競,孰非天亡,日月俱照,爝火銷光,作《後主書》。
後主名煜,字重光,初名從嘉,元宗第六子也。少而聰慧,善屬文,工書畫。初封安定郡王。淮上兵起,為神武軍都虞候、沿淮巡撫使,累遷諸衛大將軍、諸道副元帥,封鄭王。太子冀卒,四兄皆早亡,以次為嗣,改封吳王,拜尚書令,知政事。

建隆二年

元宗南遷,立煜為太子,監國。六月,元宗殂於豫章。七月,喪還金陵,太子即位。尊母鍾氏為太后,太后父名太章,故改號聖尊后。妃周氏為國後。封弟從善為韓王,南都留守;從益鄧王,從謙宜春王,從度昭平郡公,從信文陽郡公。以右僕射嚴續為司空,依前平章事。大赦境內,文武進位有差。罷諸路屯田使,委所屬令佐,與常賦俱征。(原註:初,南唐屯田,置使專掌,至此罷其使,而屯田佃民,絕公吏之撓。)八月,鄂州王崇文卒,以南郊巡檢使黃延謙為武清節度使留後。冬十月,以南都留守韓王從善為司徒,兼侍中、諸道兵馬副元帥,以鄧王從益為司空、南都留守。下令諸司,無職事官,四品以下至九品,日二員待制於內殿。泉州劉從效遣其子紹基來貢。

三年

劉從效卒,州人立次子紹鎡為留後。紹基未還。統軍使陳洪進執紹鎡,並其族,送於金陵。推立其副張漢思,漢思老不任事,洪遂逐之,自稱留後。國主即以洪進為清源軍節度使,以紹基為殿直軍都虞侯,紹鎡為監門衛中郎將句容尉張秘上言為理之要,詞甚激切,國主手批慰諭,召為監察御史。以神武統軍朱業為寧國軍節度使,以潤州林仁肇為神武統軍。秋七月,建州陳誨卒,禮部尚書潘承佑卒。以江州何洙為左武衛上將軍,封芮國公。以宣州朱業鎮江洲,以神武統軍林仁肇為寧國軍節度使。

乾德元年

夏左武衛上將軍何洙卒。秋七月,以兵部尚書游簡言尚書省,遷右僕射。是歲,南平高繼沖歸於京師,國除。金陵台閣殿庭皆用鴟吻,自乾德後,朝廷使至,則去之,使還復用。

二年

春正月始用鐵錢。以鐵錢使、戶部侍郎韓熙載兵部侍郎、勤政殿學士。初,烈祖將殂,謂元宗曰:“德昌宮泉布億萬緡,以給軍用。吾死,善修鄰好,北方有事,不可失也。”及元宗即位,兵屢起,德昌泉布既竭,遂鑄唐國錢,其文曰唐國通寶。又鑄大唐通寶,與唐國錢通用。數年漸弊,百姓盜鑄,極為輕小。保大末,兵窘財乏,鍾謨改鑄大錢,以一當十,文曰永通泉貨,徑寸七分,重十八銖,字八分書,背面肉好,皆有周郭。謨誅,遂廢。至是有鐵錢之議,每十錢,以鐵錢六,雜銅錢四。既而不用銅錢,民間但以鐵錢貿易,物價增涌,民復盜鑄,頗多芒刺,不及官場圓淨。雖重其法,犯者益眾。至末年,銅錢一當鐵鉗十。禮部侍郎湯悅上言:“泉布屢變,亂之招也。且豪民富商不保其貲,則日益思亂。”累數百言,不報。夏,鄂州黃延謙卒,以宣州林仁肇代。九月,封長子仲?清源公,次子仲宣宣城公。冬十月,仲宣卒,追封岐王。十有一月,國後周氏殂。

三年

春葬昭惠后於懿陵。蜀孟昶俘於京師,國除。以江洲朱業為神武統軍侍衛都軍使,以虔州留後柴克貞為奉化軍節度使。夏,以司空、平章事嚴續鎮潤州。秋九月,聖尊后鍾氏殂。召南都留守鄧王從益還都,以鄂州林仁肇為南都留守。南昌尹葬光穆皇后於順陵。(原註:朝廷許元宗追復帝號,故鍾氏稱皇后。)

四年

夏五月以吉州刺史楊守忠為武清軍節度使留後。冬十月,神武統軍朱業卒。十有二月,潤州嚴續卒。

五年

春命兩省侍郎、諫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士,分夕於光政殿宿直。國主引與譚論,或至夜分。

開寶元年

夏江王景逷卒。冬十有一月納後周氏,昭惠之母弟也。

二年

春以左僕射游簡言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夏,簡言卒。以禮部侍郎湯悅為門下侍郎、平章事。知制誥張洎上疏曰:“悅非經綸之才,不宜處鈞衡之地。”國主以悅文學舊臣,特加獎用,乃罷洎職。冬,較獵於青龍山,還憩大理寺,親錄囚徒,原貸甚眾。韓熙載奏:“獄訟有司之事,囚圄之中,非車駕所至。請捐內帑錢三百萬,充軍資庫用。”國主從之,曰:“繩愆糾繆,其熙載之謂乎。”天子詔國主諭南漢稱臣,劉鋹怒,執我行人龔慎儀。

三年

中書侍郎劉熙載卒,贈平章事。命境內崇修佛寺,又于禁中廣署僧尼精舍,多聚徒眾。國主與後頂僧伽帽,衣袈裟,誦佛經,拜跪頓顙,至為瘤贅。由是建康城中僧徒迨至數千,給廩米緡帛以供之。

四年

春,劉鋹俘於京師,國除。夏四月,齊王景達卒。遣弟韓王從善入朝,留於京師,授泰寧軍節度使。國主表求從善還國,不許。自從善不還,四時宴會皆罷。登高賦文以見意,曰:“原有鴒兮相從飛,嗟嗟季兮不來歸。”常怏怏以國蹙為憂。冬,有商人上密事,請往江陵竊燒皇朝戰艦,國主懼事泄,不聽,商人遁去。

五年

春皇朝屯師漢陽,鄂州楊守忠以聞,人心大洶。乃貶損制度,下書稱教,改中書門下為左右內侍府,尚書省為司會府,御史台司憲府,翰林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降封韓王從善為南楚國公,鄧王從益為江國公,吉王從謙為鄂國公。其餘官號多有改易。殿庭始去鴟吻。每遇皇朝使至,國主衣紫袍,備藩臣禮;使退,服御如初。

六年

春皇朝使中書舍人盧多遜來聘,國主願受封拜,不許。洪州林仁肇卒。冬,中書舍人潘佑薦衛尉卿李平判司農寺,又薦平知司會府。群情紛紛,以為朋黨。佑上書極言時政,凡七章,不止,有家國陰陰,如日將暮之時。國主惡之,乃收平下大理,自縊,妻子徙饒州。次收佑,佑自剄,母及妻子徙虔州。

七年

皇朝使閣門使梁迥來聘,從容謂國主曰:“今歲國家有柴燎之禮,當入助祭。”國主唯唯不答。秋,中書舍人李穆賫詔曰:“朕以仲冬有事於圜丘,思與卿同閱犧牲。”國主辭以疾。穆反命,遂決進取。九月,王師自荊湖直趨池州。池州主將戈彥棄城去,遂克池州,進軍當塗。將軍張溫、鄭彥華、杜真相繼敗績。下教去開寶年號,公私牘籍,稱甲戌歲。江南自周世宗後,不復用兵僅二十年,老將已死,主兵者皆新進少年,以功名自負,輒抗王師。聞兵興,踴躍言利害者,日有十數。及遇輒敗北,中外奪氣,戒嚴城守。國主遣徐鉉、周惟簡奉表乞緩師,不答。王師進屯建業城南十里。時雖下池州及姑熟,余郡皆未奉命,糧道阻隔。樊若水請於採石系浮橋,以利轉挽。每歲大江春夏暴漲,謂之葬花水。及王師至,水皆退小,故識者知其有天命焉。吳越圍常州,軍使余成禮劫刺史禹萬誠以降。吳越進圍京口,議者以京口要害之地,當得良將守之,乃拜親吏劉澄鎮海軍節度使留後,以凌波軍都虞候盧絳為援。澄已懷向背,因說絳還金陵,而自率將吏降越。袁州萍鄉制置使劉茂忠破潭師於境內,拜茂忠袁州刺史。

八年

春閱民為師徒。升元初,均量民田,以定科賦。自二緡以上出一卒,號義師。中有別籍分居,又出一卒,號新擬生軍。民有新置物產者,亦出一卒,號新擬軍。又於客戶內有三丁者,抽一卒,謂之圍軍,後改為拔山軍,使物力戶為帥以統之。保大中,許郡縣村社競渡,每歲端午,官給彩段,俾兩兩較其遲速,勝者加以銀椀,謂之打標,舟子皆籍其名。至是盡搜為卒,謂之凌波軍。又率民間傭奴贅婿,謂之義勇軍。又募豪民能自備緡帛兵器,招集無賴亡命,謂之自在軍。又括百姓,自老弱外,能被堅執銳者,謂之排門軍。並屯田白甲之類,凡十三等,皆使捍敵守把。誅神衛統軍諸軍都虞候皇甫繼勛。秋,洪州節度使朱令贇將兵一十五萬屯潯陽、湖口,與諸將議曰:“今若前進,而王師反據我後,則上江阻隔,退乏糧道,亟為虜矣。”乃以書招南郡留守劉克貞,代鎮湖口,克貞以病留,令贇亦未進。國主累促之,令贇以長筏大艦,帥水陸諸軍,至虎踞洲,與王師遇,舟筏俱焚,令贇死,餘眾皆潰。金陵受圍經歲,城中米斗萬錢,死者相枕藉。自潤州降後,不聞外信,或雲令贇已敗,國主猶意其不實。冬,百姓疫死,士卒乏食。訹云:“大軍決以十有一月乙未破城。”國主議遣其子清源公仲?出通降款。左右以謂堅壘如此,天象無變,豈可計日取降。是日,城果陷。宮中圖籍萬卷,尤多鐘王墨跡。國主嘗謂所幸保儀黃氏曰:“此皆累世保惜。城若不守,爾可焚之,無使散佚。”及城陷,文籍盡煬。光政使陳喬曰:“吾當大政,使國家致此,非死無以謝。”乃自縊死。諸將戰沒者,猶數十人。升元寺閣崇構,因山為基,高可十丈,平旦閣影半江,梁時為瓦棺閣,至南唐,民俗猶因其名。士大夫暨豪民富商之家,美女少婦,避難於其上,迨數百人。越兵舉火焚之,哭聲動天,一旦而燼。大將軍曹彬整軍成列,至其宮門。門開,國主跪拜納降,彬答拜,為之盡禮。先是,宮中預積薪,煜誓言社稷失守,當攜血屬赴火。(原註:既降,無國主之號,故書名。)既見彬,彬諭以歸朝俸祿有限,費用日廣,當厚自齎裝,一歸有司之籍,即無及矣。遣煜入治裝,裨將梁迥、田欽祚力爭,以謂苟有不虞,咎將誰執。迥等固諫,彬曰:“彼能出降,安能死乎?”翌日治舟,彬遣健卒五百人,為津致輜重登舟,一卒負籠下道旋,彬立斬之,負擔著罔敢蹉跌。煜以藏中黃金,分遺近臣辦裝,張佖得金二百兩,詣彬自陳不受,請奏其事。彬以金輸官,而不以聞。煜舉族冒雨乘舟,百司官屬僅十艘。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自賦詩云:“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至汴日,登普光寺,擎拳贊念,久之,散施緡帛甚眾。

九年

春俘至京師,封違命侯,授左千牛衛上將軍。太宗皇帝登極,改封隴西公。

太平興國三年

公病。(原註:書公者,皇朝所封也。)命翰林醫官視疾,中使慰諭者數四。翌日,薨。在偽位十有五年,年四十二,追封吳王,以王禮葬洛京之北邙山。江南人聞之,巷哭,設齋。王著說百篇,時人以為可繼《典論》。又妙於音律,舊曲有《念家山》,王親演為《念家山破》,其聲焦殺,而其名不祥,乃敗征也。(原註:復書王者,皇朝追封也。)
徐鉉曰:嗣主諸子皆孝,而後主特甚,敦睦親族,亦無不至。唯以好生富民為務,常欲群臣和於朝,不欲聞人過,章疏有糾謫稍訐者,皆寢不報。酷好古道,而國削勢弱,群臣多守常充位,不克如意。嘆曰:天下無周公仲尼,吾道不可行也已。刑法大寬,亦無過此。及大兵之際,上下感恩,故人無異志;威令不素著,故莫盡死力。蓋亦天授大宋,非人謀所及也。
嗚呼,隋文帝初輔政於周,內有五王之難,外罹尉遲逥、司馬消難王謙之亂。方是時,指鹿逐兔,未知適從,武夫悍將,誰無覬覦?蕭巋承武皇享國之長,有席捲山南之勢,而區區敬慎不敢連衡回策者,信其臣柳莊之言,預知隋公之必興故也。矧乃蕞爾江南,獲睹真人之作,而不為之退聽,其罪當如何哉?李氏有國,肇於天福,盛於開運,削於顯德,亡於開寶,豈非有幸於亂世,而不容於治世歟?以周世宗之時,削國降號,稽首稱藩,其勢固已蹙矣。及屬皇朝,普天之下,莫不翹首太平,而猶竊土賊民,十有六年,外示柔服,內懷僭偽,豈非所謂逆命者哉?及其計窮勢迫,身為亡虜,猶有故國之思,何大愚之不靈也若此!(原註:後主樂府詞云:“故國夢初歸,覺來雙淚垂。”又云:“小園昨夜又西風,故國不堪翹首月明中。”皆思古國著也。)

陸游《南唐書·後主本紀》

後主名煜,字重光,元宗第六子,初名從嘉。母曰光穆皇后鍾氏。從嘉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文獻太子惡其有奇表,從嘉避禍,惟覃思經籍。歷封安定郡王、鄭王。文獻太子卒,徙吳王,以尚書令知政事,居東宮。建隆二年,遂立為太子。元宗南巡,太子留金陵監國,以嚴續、殷崇義輔之,張洎主箋奏。六月,元宗殂,太子嗣立於金陵,更名煜。居喪哀毀,幾不勝,赦境內。尊鍾後曰聖尊后,以後父名太章也。立妃周氏為國後。徙信王景逷為江王,鄧王從善為韓王,立弟從鎰為鄧王,從謙為宜春王,從信為文陽郡公,從度為昭平郡公。從度,景遷子也。令諸司四品至九品無職事者,日二員待制於內殿。以右僕射嚴續為司空平章事,余進位有差。遣中書侍郎馮延魯於京師,奉表陳襲位。太祖賜詔答之,自是始降詔。秋九月,太祖遣鞍轡庫使梁義來弔祭。冬十月,太祖遣樞密承旨王文來賀襲位。初,元宗雖臣於周,惟去帝號,他猶用王者禮。至是,國主始易紫袍,見使者作,退如初服。十二月,置龍翔軍,以教水戰。

建隆三年

春三月遣馮延魯入貢京師。泉州節度使、中書令晉江王劉從效卒,子紹鎡自稱留後。夏四月,泉州將陳洪進執紹鎡,推金陵副使張漢思為留後。六月,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貢京師,太祖放降卒千人南還。冬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顧彝入貢京師。

乾德元年

春正月太祖遣使來賜羊馬橐駞。三月,太祖出師平荊湖,國主遣使犒軍。夏四月,泉州副使陳洪進廢張漢思,自稱權知軍府來告,國主即以洪進為節度使。秋七月,太祖詔國主,遣還。顯德以來,中朝將士在江南者,及令楊州民遷江南者,還其故土。十二月,國主表乞罷詔書不名之禮,不從。

乾德二年

春三月行鐵錢,每十錢以鐵錢六,權銅錢四而行,其後銅錢遂廢,民間止用鐵錢。末年,銅錢一直鐵錢十。比國亡,諸郡所積銅錢六十七萬緡。命吏部侍郎修國史韓熙載知貢舉,放進士王崇古等九人。國主命中書舍人徐鉉複試舒稱等五人,稱等不就。國主乃自命詩賦題,以中書官蒞其事,五人皆見黜。秋八月,太祖於江北置折博務,禁商旅過江。九月,立字仲寓為清源郡公、仲宣宣城郡公。十月甲辰,仲寓卒。國後周氏已寢疾,哀傷增革,遂亦卒。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來弔祭。

乾德三年

夏五月司空平章事嚴續罷為鎮海軍節度使。秋九月,雨沙,聖尊后鍾氏殂。冬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圖來弔祭。

乾德四年

秋八月國主遣龔慎儀持書使南漢,約與俱事中朝。九月,慎儀至番禺,被執。

乾德五年

春命兩省侍郎、諫議、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士,更直光政殿,詔對咨訪,率至夜分。

開寶元年

春三月戊申以樞密使、右僕射殷宗義為左僕射、同平章事。境內旱,太祖賜米麥十萬石。冬十一月,立國後周氏。

開寶二年

三月以游簡言為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五月,簡言卒。是歲,右僕射、同平章事殷從崇義罷為潤州節度使、同平章事。

開寶三年

夏太白晝見,二日相觸。

開寶四年

冬十月國主聞太祖滅南漢,屯兵於漢陽,大懼。遣太尉、中書令鄭王從善朝貢,稱江南國主,請罷詔書不名,從之。有商人來告,中朝造戰艦千艘,在荊南,請密往焚之。國主懼,不敢從。

開寶五年

春正月國主下令貶損儀制,改詔為教,中書門下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為司會府,御史台為司憲府,翰林院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大理寺為詳刑院,客省為延賓院,官號亦從改易,以避中朝。初,金陵台殿皆設鴟吻,元宗雖臣於周,猶如故。乾德後,遇中朝使至,則去之,使還復設。至是,遂去不復用。降諸弟封王者皆為公,從善楚國,從鎰江國,從遣鄂國。內史舍人張佖知禮部貢舉,放進士楊遂等三人,清耀殿學士張洎言佖多遺才,國主命洎考覆遺不中第者,於是又放王倫等五人。閏月癸巳,太祖命進奉使楚國公從善為泰寧軍節度使,留京師,開寶六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學士盧多遜來,國主聞太祖欲興師,上表願受爵命,不許。以司空殷崇義知左右內史事。冬十月,內史舍人潘佑上書切諫。佑素典(疑當作“與”)戶部侍郎李平交厚,國主以為事皆由平始,先以平屬吏,遣使收佑,佑自殺,平縊死獄中,皆徙其家外郡。
甲戌歲秋國主上表求從善歸國,不許。太祖遣閣門使梁迥來,使從客言曰:“天子今冬行柴燎之禮,國主宜往助祭。”國主不答。九月丁卯,復遣知制誥李穆為國信使,持詔來曰:“朕將以仲冬有事圜丘,思與卿同閱犧牲。”且諭以將出師,宜早入朝之意。國主辭以疾,且曰:“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是,今有死而已。”時太祖已遣潁州團練使曹翰率師先出江陵,宣徽南院使曹彬、侍衛馬軍都虞候李漢瓊賀州刺史田欽祚率舟師繼發。及是,又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侍衛步軍都虞候劉遇東、上閣門使梁迥率師,水陸並進,與國信使李穆同日行。冬十月,國主遣江國公從鎰,貢帛二十萬疋、白金二十萬斤,又遣起居舍人潘慎修貢買宴帛萬疋、錢五百萬。築城聚糧,大為守備。閏十月。王師拔池州。國主於是下令戒嚴,去開寶紀年稱。甲戌歲辛未,王師進拔蕪湖及雄遠軍,吳越亦大舉兵犯常潤。國主遣吳越王書曰:“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賞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吳越王表其書於朝。王師次采石磯,作浮橋成,長驅渡江,遂至金陵。每歲大江春夏暴漲,謂之黃花水。及王師至而水皆縮小,國人異之。國主以軍旅委皇甫繼勛,二事委陳喬、張洎,又以徐元瑀、刁衎為內殿傳詔。而遽書驚奏,日夜狎至,元瑀等輒屏不以聞。王師屯城南十里,閉門守陴,國主猶不知也。初,烈祖有國,凡民產二千以上出一卒,號義軍;分一者又出一卒,號生軍;新置產亦出一卒,號新擬軍。客戶有三丁者,出一卒,號拔山軍。元宗時許郡縣村社競渡,每歲重午日,官閱試之,勝者給彩帛銀椀,皆籍姓名。至是,盡取為卒,號凌波軍,民奴及贅婿號義勇軍,募豪民以私財招聚亡賴亡命,號自在軍。至是,又大搜境內,老弱外皆募為卒,號都門軍。民間又有自相率拒敵、以紙為甲農器為兵者,號白甲軍。凡十三等,皆使捍禦,然實皆不可用,奔潰相踵。
乙亥歲春二月壬戌王師拔金陵關城。三月丁巳,吳越攻我常州,權知州事禹萬誠以城降,誅神衛都指揮使皇甫繼勛。彗出五車,色白,長五尺。夏六月,轉見西方,犯太微,六十日滅。王師及吳越圍潤州,留後劉澄以城降。吳越遂會王師,圍金陵。洪州節度使朱令贇帥勝兵十五萬赴難,旌旗戰艦甚盛,編木為栰,長百餘丈,大艦容千人,令贇所乘艦尤大,擁甲士,建大將旗鼓,將斷採石浮橋。至皖口,與王師遇,傾火油焚北船,適北風反焰自焚,我軍大潰,令贇及戰棹都虞候王暉皆被執。外援既絕,金陵益危蹙。王師百道攻城,晝夜不休,城中米斗萬錢,人病足弱,死者相枕籍。國主兩遣徐鉉等厚貢方物,求緩兵守祭祀,皆不報。冬十一月,白虹貫天,晝晦。乙丑,城陷,將軍咼彥、馬承信,及弟承俊帥壯士數百,力戰而死。勤政殿學士鍾蒨朝服坐於家,亂兵至,舉族就死不去。光政使、右內史侍郎陳喬請死不許,自縊死。國主帥司空、知左右內史事殷崇義等肉袒降于軍門。正月辛未,至京師。乙亥,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宗即位,加特進,改封隴西公。太平興國三年六月辛卯殂,年四十二。是日,七夕也,後主蓋以是日生。贈太師,追封吳王,葬洛陽北邙山。
後主天資純孝,事元宗盡子道,居喪哀毀,杖而後起。嗣位之初,屬保大軍興之後,國削勢弱,帑庾空竭,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憚卑屈,境內賴以少安者十有五年。憲司章疏有繩糾過訐,皆寢不下。論決死刑,多從末減,有司固爭,乃得少正,猶垂泣而後許之。常獵於青山,還如大理寺親錄繫囚,多所原釋。中書侍郎韓熙載奏,獄訟有司之事,囚圄非車駕所宜臨幸,請罰內庫錢三百萬以資國用。雖不聽,亦不怒也。殂問至江南,父老有巷哭者。然酷好浮屠,崇塔廟,度僧尼不可勝算。罷朝輒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頗廢政事。又置澄心堂內苑,引能文士,及徐元機、元榆、元樞兄弟居其間,中旨由之而出中書密院乃同散地。兵興之際,降御札移易將帥,大臣無知者。皇甫繼勛誅死之後,夜出萬人,斫營招討使但署牒遣兵,竟不知何往。蓋皆澄心堂直承宣命也。長圍既合,內外隔絕,城中之人惶怖無死所,後主方幸淨居室聽沙門德明、雲真、義倫、崇節請楞嚴圓覺經。用鄱陽隱士周惟簡為文館詩易侍讀學士,延入後苑講易否卦,賜維簡金紫。群臣皆知國忘在旦,慕,而張洎右謂北師已老,將自遁去。後主益甘其言,晏然自安,命戶部員外郎伍喬圍城中放進士孫確等三十人及第。其所施為,大抵類此,故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雲。 賜第汴陽坊,示欲召國主入朝也。國主遣戶部尚書馮延魯謝從善爵命,延魯至京師,疾病不能朝而歸。

四庫記載

南唐書》·三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馬令撰。令,宜興人。陳振孫《書錄解題》載令自序,稱“其祖太博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唐故事,未及撰次。今纘先志而成之,實崇寧乙酉”云云,則令乃北宋末人。此本不載令自序,蓋偶佚也。元趙世延所作陸游《重修南唐書序》,稱馬元康、胡恢等迭有所述,今復罕見,竟以為令祖元康所作。殆當時未睹其本,故傳聞致誤歟?其書首為《先主書》一卷,《嗣主書》三卷,《後主書》一卷,蓋用《蜀志》稱主之例。次《女憲傳》一卷,列后妃、公主,而附錄列女二人。次《宗室傳》一卷,列楚王景遷等十二人,而從度、從信二人有錄無書。次《義養傳》一卷,列徐溫及其子六人,附錄二人。次為《列傳》四卷,次《儒者傳》二卷,次《隱者傳》一卷,次《義死傳》二卷。次《廉隅傳》,次《苛政傳》,共二卷。次《誅死傳》一卷,次《黨與傳》二卷,次《歸明傳》二卷。次《方術傳》一卷、《談諧傳》一卷,皆優人也,而附以迂儒彭利用。次《浮屠傳》,次《妖賊傳》,共一卷。次《叛臣傳》一卷,次《滅國傳》二卷,閩王氏、楚馬氏也。次《建國譜》,次《世系譜》,共一卷。《建國譜》者,即地理志。《世系譜》者,敘李氏所自出也。每序贊之首,必以“嗚呼”發端,蓋欲規彷《五代史·記》,頗類效顰。於詩話小說,不能割愛,亦不免蕪雜瑣碎,自穢其書。又如《建國譜》之敘地理,僅有軍州而無縣,則省不當省。《世系譜》不過出自唐吳王恪,於《先主書》首一句可畢,而複述於《唐書》以前,尤繁不當繁,亦乖史體,均不及陸游重修之本。然椎輪之始,令亦有功。且書法亦謹嚴不苟,故今從《新舊唐書》之例,並收錄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