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五代有翰林醫官使。宋置翰林醫官院,屬翰林院,元豐五年(1082)改稱翰林醫官局。...
翰林醫官,宋醫官階官名。高宗紹興時,於原醫官十四階,續增八階,翰林醫官為第十五階。...
翰林醫官使,① 使職名。亦稱醫官使。唐末置,為以醫藥待詔者。②官名。五代改太醫署令置,職如故。宋初屬東班諸司使,主管翰林醫官院,並用為醫官遷轉之階...
翰林醫官副使,官名。北宋置,屬東班諸司使,多用為醫官階官。真宗鹹平元年(998)定為同七品,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改從七品。徽宗政和年二(1112)重定醫階...
宋醫官階官名。徽宗政和二年(1112),由舊醫官階官翰林醫官副使改置。 ...... 宋醫官階官名。徽宗政和二年(1112),由舊醫官階官翰林醫官副使改置。...
宋代醫事制度有所改革,中央分為四個部門,太醫局專門負責醫學教育,而醫藥政令和承招視療則由翰林醫官院掌理,為第四發展階段。宋代,太醫局,隸太常寺,有丞、...
科置教授一,選翰林醫官以下與上等學生及在外良醫為之。”,太醫局的局長叫做提舉,副局長叫做判局,而判局是從7品,由翰林醫官或上等學生擔任。宋制還有正七品...
太醫局教授 ,宋代醫生職稱。此職(公元1076年)。其職責是掌管醫學教育,九科最早設於北宋熙寧九年之下,每科設有教授1名。“選翰林醫官以下與上等學生及在外良醫...
許希生卒年不詳。宋·河南開封人,初以行醫為業,擅長針灸,後來補入翰林醫學,景祐元年(1034),宋仁宗患病,侍醫屢次進藥無效。...
劉翰(生卒年不詳),滄州臨津(今山東寧津)人,五代、北宋時期名醫。劉翰出身中醫世家,曾做過護國軍節度使巡官。後進獻醫書,被周世宗任命為翰林醫官、衛尉寺主簿...
此外,翰林待詔院也擁有一批醫術精湛的名醫,大約可比醫藥研究院,這些翰林醫官一般多去性質上屬於宮廷醫療機構的殿中省尚藥局輪值。宋代的醫事制度,有所改易,醫藥...
太醫局首先對學生的來源嚴格把關,通常在每年春季招生,規定年齡在15歲以上,有召命官、使臣或翰林醫官做保,學生3人一組,結為連保,在太醫局旁聽1年後才能獲得1...
王唯一,宋代針灸學家,又名王惟德 ,曾任太醫局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御。天聖七年(1029)設計並主持鑄造針灸銅人兩具,銅人的軀體、臟腑可合可分,體表刻有針灸...
王懷隱,古代醫家名。睢陽(今河南商丘)人,其初曾為道士,居京師津隆觀,並以醫術知名。後宋太宗於太平興國初詔其為官,初任尚藥奉御,後遷翰林醫官使,並嘗治癒...
北宋針灸銅人為北宋天聖五年(1027)宋仁宗詔命翰林醫官王惟一所製造,其高度與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後兩面可以開合,體內雕有臟腑器官,銅人表面鏤有穴位,穴旁刻題穴...
翰林醫官使及副使為東班,以宮苑使及副使、左騏驥院使及副使、右騏驥院使及副使、內藏庫使及副使、左藏庫使及副使、東作坊使及副使、西作坊使及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