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介紹
東漢末年,諸侯討董,總計18路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
袁術(?-199)字公路,
汝南汝陽(今河南
商水西南)人,
袁紹之弟。初為
虎賁中郎將。
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
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
初平元年(190年)與袁紹、
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
九江,割據揚州。
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
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飢死,部眾離心,先後為
呂布、曹操所破,於建安四年(199)嘔血而死。
第二鎮,冀州刺史
韓馥(hán fù)(?—191)字
文節。
潁川郡(治今河南省
禹縣)人。東漢末年的軍閥,
冀州牧。 韓馥擔任過東漢的
御史中丞,之後被董卓派為冀州牧;在各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韓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參與者。韓馥與袁紹也曾經有意立
劉虞為皇帝。當時冀州民殷人盛,兵糧優足,於是袁紹便用計奪取冀州,韓馥被迫投靠
張邈;之後張邈與袁紹的使者見面,韓馥以為是要來殺害自己的,於是在廁所中以刻書用的小刀自殺。
第三鎮,豫州刺史
孔伷(音,zhòu,古同“胄”),字公緒,
陳留人,東漢末期的人物。據正史記載,189年孔伷曾被董卓任命為
豫州刺史,同時也是起兵討卓的地方勢力之一,似乎在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將
李傕等人攻殺或病死,所以190年另外出了一個豫州刺史
孫堅。正史對孔伷事跡的記載太少,只《
英雄記》提到他能“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第四鎮,兗州刺史
劉岱(?—192)字公山,東萊
牟平(今山東
福山西北)人。東年漢末年
兗州刺史,漢室宗親,
劉輿之子,
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後來在討伐兗州黃巾時,不聽鮑信之勸,擅自進兵,被殺。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
王匡(?—192),字公節, 東漢末年兗州
泰山(今山東省
泰安市東北)人,
河內太守,是東漢末期起兵討董卓的地方勢力之一,被董卓擊敗後敗逃鄉里,想與
張邈會合,但被其所殺害的
胡母班之親屬聯合曹操攻殺致死。在《
三國演義》中,王匡曾參與“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本部將領
方悅被呂布所殺。
第
六鎮,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東平壽張(今
陽穀)人。少時,家中富裕,疏財仗義,廣交朋友,甚至曹操、袁紹都與他有交往。
漢靈帝時,初任
騎都尉,後升為陳留太守。
昭寧元年(189)董卓篡權,他與曹操、袁紹等起兵討伐。次年,戰於
汴水,被董卓擊敗。張邈調集全部兵力追隨曹操,袁紹擔任盟主後驕傲、自大,張邈以正義之詞勸言袁紹,紹怒,指使曹操殺掉張邈,曹操拒絕,張邈甚為感激。
興平元年(194年),但張邈還是害怕曹操始終有一日會聽取袁紹先言而殺了自己,聽從其弟
張超與
陳宮的建議,叛曹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脫離曹操聯盟。呂布占據
濮陽,兗州所轄郡縣除
鄄城、
東阿、
范縣外皆歸順。次年,呂布被曹操擊敗,張邈隨呂布投奔
劉備。其弟張超護送全家去
雍丘,全被曹操圍殺。張邈向袁術求救,途中被部下所殺。
第七鎮,東郡太守
喬瑁,字元偉,梁國雎陽人,太尉
橋玄族子。靈帝末,為兗州刺史,遷東郡太守。董卓入洛後,袁紹出奔冀州,東郡太守橋瑁假東漢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董卓,關東州郡紛紛回響。他們分屯要害,推袁紹為盟主,相機進攻董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避關東
兵鋒,挾持漢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軍本是烏合之眾,彼此欺詐併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初平三年長安兵變,董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初平中,為劉岱所殺。
第八鎮,山陽太守
袁遺,字伯業,袁紹從兄。為長安令。曾任山陽太守,並作為一路諸侯參與討伐
董卓。《英雄記》說,前
揚州刺史陳溫病死後,袁紹後用袁遺為揚州刺史,192年為袁術所敗,袁術然後任命自己的親信
陳瑀為揚州刺史,而袁遺
敗軍之際為士卒所殺。昔
河間張超嘗薦遺於太尉朱鉨,稱遺“有冠世之懿,乾時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縱;若乃包羅載籍,管綜百氏,登高能賦,鷪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儔。”事在超集。太祖稱“長大而能勤學者,惟吾與袁伯業耳。”語在文帝《典論》。
第九鎮,濟北相
鮑信,字允誠,後軍校尉鮑信求見袁紹,說董卓有異心,勸袁紹除之,袁紹不同意,鮑信又找
王允商量,王允也不同意,鮑信於是引本部軍兵投泰山。後以濟北相身份參加討伐董卓的義軍,鮑信因為怕孫堅搶頭功,暗中令其弟
鮑忠出戰。結果鮑忠為
華雄所殺。李傕等人控制朝廷後,以
獻帝名義命曹操與鮑信鎮壓
青州黃巾起義,於是兩人在壽張迎擊黃巾軍,鮑信深入重地,為敵所殺。
第十鎮,
北海太守孔融,父親
孔宙,做過太山都尉。孔融少時成名(著名的
孔融讓梨講的就是他的故事),幾次辭謝了州郡的辟舉,於靈帝時“辟司徒
楊賜府”(《後漢書·孔融傳》,以下引文凡未另註明者均出自此處),開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舉高第,為
侍御史,與
中丞不合,託病辭歸。後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
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東漢郡國名,治所在今山東
昌樂西)為相,因頗有政聲,時人又稱他為“
孔北海”。興平二年(195年),
劉備表薦他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紹之子
袁譚攻青州,孔融隻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遷獻帝都
許昌,孔融先後擔任將作大匠、少府、
太中大夫等職。這時曹操專權,他與曹操政治上頗有分歧,每多乖忤,終於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殺。年終55歲。
第十一鎮,
廣陵太守張超。張超(?-195),表字不詳,據嘉靖版《
三國志通俗演義》字
孟高(另有說法認為他字景明,事實上
張景明並不是張超,而是
張導),
東平壽張(今山東壽張)人,東漢末年的廣陵太守,
張邈之弟。
董卓弒帝,圖危社稷,功曹
臧洪說超誅除國賊,超然其言,與洪西至
陳留,見兄邈計事。超從
曹公檄文,起兵討卓。後超遣洪詣
大司馬劉虞謀,值
公孫瓚之難,至河間,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達。
興平元年,超與太祖將
陳宮、從事中郎
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二年間,邈從布,留超將家屬屯雍丘。太祖攻圍數月,屠之,斬超及其家。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
陶謙,陶謙小時候是孤兒,好學,性格剛直,有高尚的節操。後
舉孝廉,拜尚書郎,授予舒令。後遷幽州刺史,征拜議郎,參車騎將軍
張溫軍事,西討
韓遂。後來黃巾起兵
徐州,就讓陶謙做徐州刺史,大敗黃巾軍。
董卓之亂中,各州各郡紛紛起兵,當時天子在長安城中,與各處都中斷聯繫。陶謙就派使者到長安去進貢。又
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
溧陽侯。 當時的徐州民殷國富,流亡外地的人也大多歸順他。但是他卻背道而馳:廣陵太守
趙昱忠直,卻疏遠他;
曹宏這些小人反倒親近他們,任用他們。這樣使各方不能和睦,漸漸亂起來。後來下邳的
闕宣自稱天子,陶謙殺死他,合併他的隊伍。 初平四年,
曹操征討陶謙,攻下十幾座城。在彭城大戰,陶謙敗走,退守
郯城,死傷過萬。後曹操因糧少退兵。興平元年,曹操又東征,平定琅邪、東海等縣。陶謙害怕了,想去
丹陽。恰好
張邈叛亂,迎合
呂布。曹操又去和呂布打。當年,陶謙病死,時年六十三歲。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
馬騰。馬騰,相傳是東漢伏波將軍
馬援的後代,因其父馬肅與羌女通婚,故馬騰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統。馬騰於漢靈帝末參軍,由於身長力大,性格寬和,待人誠懇而因功升至軍司馬。但之後由於當時的朝廷黑暗,民變頻頻。韓遂先後殺死當時想要乘亂起義的少數民族首領
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之後韓遂又用計殺死了
涼州刺史耿鄙和
漢陽太守傅燮,當時在耿鄙手下擔任軍司馬的馬騰見勢投靠韓遂並與之結為異姓兄弟,割據一方。當時各路軍閥受命勤王,
董卓在率軍前往洛陽前,任命馬騰與韓遂駐防長安。後馬騰被任命為
征西將軍,屯於郿城。不久後,董卓兵敗,馬騰的手下與韓遂手下發生摩擦,導致兩家失和,率兵相互攻打,先是馬騰將韓遂打敗,韓遂又糾集了一些人馬還攻馬騰,殺了馬騰的妻子。於是兩家成為仇敵,相互攻打。 後兩家在
鐘繇、韋端及
張既等人的調解和勸說下,又重歸於好。
曹袁相爭之際,曹操以漢帝的名義急調馬騰助戰,馬騰於是派長子馬超協助鐘繇擊敗
郭援、
高幹等人。馬騰轉拜前將軍。封為槐里侯。長居槐里十數年。馬騰在槐里十餘年間“北備胡寇,東備白騎,待賢進士,衿救民命”,使三輔一帶在戰亂中免受一了段時間的戰爭騷擾,得到了十年的安定。三輔一帶的人民對馬騰相當愛戴。(三輔皆安愛之)。
後來,馬騰“自見年老,引入宿衛”,曹操在發動南征之前,將西部有威脅的馬騰招入京做官。官封衛尉,應該是掌管京城(當時的許昌)的宮門的職務,但是,全家卻被曹操移到了鄴城去。馬騰入朝為官,把部隊交予兒子馬超管理。馬超統眾,與韓遂合從,及楊秋、
李堪、成宜等相結,進軍至
潼關、導致馬騰被殺。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
公孫瓚。白馬將軍(馬義從:“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
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他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涿郡劉太守(
劉基)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後來跟
盧植於緱氏山中讀書,粗通經傳。後又被舉為上等郡吏。劉基因事犯法,發配日南。當時法律不許部下隨檻車同行。他就化裝成侍卒,帶上劉基日用品,駕車護送。劉基將被流放到日南郡(今越南廣治省)的時候,公孫瓚備好酒肉在北芒山(即
邙山,今河南洛陽北)祭辭自己的祖先,他舉杯祈禱:“以前為人子當盡孝道,而今為人臣當盡忠心,理應隨同太守共赴日南。日南多瘴氣,恐怕不能身還,就此別過列祖列宗。”說完又拜了兩拜,便慷慨激昂的站了起來,在場人無不落淚嘆息。劉基在赴日南途中被赦免而還。公孫瓚被舉為孝廉,做了郎官,被任命為遼東郡(今遼寧遼陽市)
附屬國的長吏。公孫瓚之後靠自己的才能逐步作到
中郎將,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少數民族,作戰勇猛,威震邊疆。公孫瓚好戰,與主張以
懷柔政策對待少數民族的上司
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發展到互相攻打,公孫瓚靠自己的軍事才能
以少勝多,殺死了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分派刺史,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公孫瓚與
袁紹相爭,初期占據優勢,但因其只求自保的自私戰略,逐漸失去了部下的信任,被袁紹擊敗,最終被困於自己修建的高樓之中,引火自焚,勢力被袁紹吞併。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
張楊。最初因為武勇而在并州為武猛從事。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張楊奉
刺史丁原之命帶兵往見
上軍校尉宦官
蹇碩,後來蹇碩死,他奉大將軍
何進之命回并州募兵,得到一千餘人,此後一直留在
上黨攻打山賊。
董卓作亂時,他帶兵在
壺關攻打上黨
太守,攻陷了幾個縣,士兵、數達到幾千人。後來
袁紹來到
河內,張楊又和袁紹以及
匈奴單于
於夫羅一起屯兵於漳水。之後單于發動叛亂,劫走了張楊,但旋即被袁紹部將
麴義擊敗。董卓封張楊為建義將軍、河內太守。後來,
漢獻帝因為
李傕、
郭汜叛亂而流落到河東,張楊帶兵來到
安邑,被封為安國將軍、晉陽侯。當時張楊想把獻帝迎接到洛陽,然而諸將不從,因此張楊回到
野王。
建安元年(196),獻帝在返回洛陽的途中,張楊給獻帝供應糧草,來到洛陽,因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決定不留在洛陽,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為
大司馬。
呂布在
下邳被
曹操圍攻時,他曾出兵回響呂布,但卻被部將
楊醜所殺。而楊醜又很快被張楊的部將
眭固殺死,當時眭固想要同袁紹聯合。曹操派部將
史渙攻打眭固,在犬城攻殺之,盡收其眾。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東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191),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期地方軍閥,著名將領。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是大軍事家
孫武的後裔。漢末群雄之一,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建國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袁紹(?-202),字本初,漢族,
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
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
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
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
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
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年)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
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
官渡之戰中大敗於
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第十八鎮,曹操,
西園八校尉之一,曾隻身行刺董卓,失敗後和袁紹共同聯合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後獨自發展自身勢力,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
張繡、袁紹、
劉表、張魯、馬騰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討伐江東的戰役中,曹操在赤壁慘敗。後來在和蜀漢的漢中爭奪戰中,曹操再次無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後,
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封曹操為
魏武皇帝。
原文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操作檄文以達諸郡。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
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四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賑窮救急,志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鎮,名鎮羌、胡,聲聞夷夏,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
第十四鎮,聲如巨鐘,丰姿英偉,北平太守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五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為,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第十六鎮,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文台。
第十七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當公孫瓚率兵前往洛陽時,劉備帶
張飛、關羽跟隨到洛陽。但不久,因十八路諸侯各自要保存實力,各自散去。
描述
《三國演義》第5回寫到:曹操逃離洛陽,到達陳留以後,立即發矯詔給各地,號召各路英雄共同討伐篡奪朝廷大權、胡作非為的董卓。很快便有十八路諸侯分別起兵,會集到洛陽附近,“各自安營下寨,連線二百餘里。”真是聲勢浩大,威風凜凜。儘管這次討伐虎頭蛇尾,最後竟草草收場;但它卻是《三國演義》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是書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其中的“
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等精彩情節,給讀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歷史考究
首先,歷史上號召諸侯共討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演義》中作“喬瑁”)。《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英雄記》說得明明白白:“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
《三國演義》將此事寫成曹操所為,是為了突出其非同凡響的英雄氣概及其在討伐董卓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可見
羅貫中並未故意“醜化”曹操。
其次,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除了曹操於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官: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另據《後漢書·袁紹傳》,參與討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紀》所記多出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此外,《三國志·吳書·
孫破虜傳》明確記載了長沙太守孫堅參與討董之役的經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和《後漢書·袁紹傳》之所以未提孫堅,可能是因為孫堅當時對袁術有某種依附關係,《後漢書·獻帝紀》就有“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於陽人”,“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的記載)。綜合以上資料可知,歷史上聯合討伐董卓的諸侯,總共有十三家。《三國演義》在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按:當作“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按:當作“涼州刺史”)馬騰、北平太守(按:當作“右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其實,歷史上的孔融此時雖任北海相,但因忙於對付黃巾軍,並未參與討董之役(見《後漢書·孔融傳》);歷史上的陶謙此時雖任徐州刺史,但當“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時,陶謙卻“遣使間行致貢獻”,並因此得到犒賞:“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見《三國志·魏書·陶謙傳》),自然也與討董無關;歷史上的馬騰早在漢靈帝末年便與邊章、韓遂等起事於涼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征西將軍,根本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歷史上的公孫瓚此時以
奮武將軍身份領兵屯駐
右北平郡,對付烏桓、鮮卑武裝,也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歷史上的張楊,此時僅率一支數千人的兵力,流動不定,尚未成為一鎮諸侯,後來才被董卓任命為河內太守(見《三國志·魏書·張楊傳》),當然更不算討董聯軍中的一家。
再次,歷史上的劉備與討董之役的關係,僅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一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而《先主傳》正文及《關羽傳》、《張飛傳》均無一字提及此事,可見劉備等人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參與討董,在整個戰役中並未建立什麼值得稱道的功績。不過,在宋元以來的通俗文藝中,早已出現“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說法,元代的《
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均寫到“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而把
劉關張寫成戰功最為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羅貫中吸納了這一思路,並結合史實,剔除了以往通俗文藝作品中過分隨意甚至荒誕的成分,進行新的藝術加工,描寫了一場有聲有色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戰役,在討董聯軍中著重突出曹、劉、孫三家,不僅使曹操的
雄才大略、慧眼識人,孫堅的豪邁敢戰、勇於任事迥然高出眾人;而且以曹操、孫堅為陪襯,通過“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虛構情節,使劉關張三人從此成為天下聞名的英雄。這樣,就為後來
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作了有力的鋪墊,而劉蜀集團的英雄們則始終處於讀者視野的中心。因此,這一情節單元成功地體現了羅貫中的總體藝術構思,成為全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袁紹主盟”之主角另有其人
最主要的,是會盟的情況與史實不符。據《後漢書》和《三國志》記載:各州郡起兵後,駐紮在不同的地方:袁紹、王匡屯兵河內,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屯兵鄴縣,袁術屯兵南陽,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兵酸棗,並沒有像《演義》所說的那樣,都在洛陽外圍會合。這年春天,劉岱、孔伷、張邈、橋瑁、張超等五人在酸棗會盟,廣陵功曹臧洪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將要盟誓時,刺史、太守們互相辭讓,誰也不敢先登壇主盟,都推薦臧洪,臧洪便整衣升壇,歃血宣讀盟詞。他辭氣慷慨,涕泣橫下,聞其言者,無不激動。
臧洪所宣讀的誓詞,與《演義》所記的誓詞基本相同,字句只有微小的差異,可見《演義》取材於史書,而又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主持盟會的人偷換成袁紹了。本來《後漢書·袁紹傳》說:在酸棗會盟時,袁紹並不在那裡,眾人“遙推”袁紹為盟主;而《演義》卻寫道:“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盟詞略)讀畢,歃血。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其實這都是臧洪的事,是和袁紹毫不相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