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根據商周歷史,東郡之所由來,系因商周時代“小東”而來。商以朝歌為都,以東為東方,近處為“小東”,泰山以東為“大東”。
中原入東方有兩大要道,一南一北,皆在東郡,並在東郡分為南北兩道。周為商之西伯,滅商後,沿襲商之地域觀念。為拓展疆域,封齊於泰山東,魯於泰山西。(參見《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及東明縣歷史)
三國
陳宮(字公台)便是東郡人,今濮陽西南,
滑縣東部一帶。亂世之正氣英雄。
東晉置,在今河南滑縣東,後魏徙治滑台,即今滑縣治,隋廢。
沿革
北魏於
滑台另置東郡。北魏
太和十八年(494年),東郡改屬司州
河南尹(治洛陽)。
隋
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復為東郡(治滑台)。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七年降滑州為滑縣。
區劃
秦置東郡
郡治:濮陽城(在今濮陽縣城西南)
西漢東郡
東郡
轄縣二十二:
濮陽縣,衛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顓頊虛。莽曰治亭。
畔觀縣,莽曰觀治。
東武陽縣,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
利苗縣。
須昌縣,故須句國,太昊後,風姓。
東漢東郡
東郡
轄縣十五:
濮陽縣,古昆吾國,春秋時曰濮。有鹹城,或曰古鹹國。有清丘。有鉏城。
燕縣,本南燕國。有雍鄉。有胙城,占胙國。有平陽亭。有瓦亭。有桃城。
樂平,侯國。故清,章帝更名。
陽平,侯國。有莘亭。有岡成城。
衛,公國。本觀故國,姚姓,光武更名。有河牧城。有竿城。
北魏東郡
北魏司州河南尹(治洛陽)東郡
郡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
轄七縣:
東燕縣,二漢屬,晉屬濮陽,後屬。有燕城、堯祠、伍子胥祠。
白馬縣,二漢屬,晉屬濮陽,後屬。有朝溝、白馬、樊城、凡豪城。
涼城縣,有涼城、南中城、西王母祠。
酸棗縣,二漢、晉屬陳留,後屬。有酸棗城、肺山、白沙淵、望氣台、五馬淵。
長垣縣,二漢、晉屬陳留,後屬。真君八年並外黃,景明三年復。有平丘城、匡城、蒲城、子路祠、長垣城、衛靈公祠、龍城。
北齊東郡
轄三縣:
北周東郡
領縣三:
隋代東郡
東郡
郡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
白馬縣,舊置東郡,後齊並涼城縣入焉。大業初復置郡。
靈昌縣,開皇十六年置。
衛南縣,開皇十六年置,大業初廢西濮陽入焉。又有後魏平昌、長樂二縣,後齊並廢。
濮陽縣,開皇十六年分置昆吾縣,大業初入焉。
胙城縣,舊曰東燕,開皇十八年改焉。
韋城縣,開皇六年置,十六年分置長垣縣,大業初省入焉。
記載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東郡,秦置,莽曰治亭。屬
兗州。戶四十萬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萬九千二十八。縣二十二。
後漢書
郡國志第二十一
東郡,秦置。去洛陽八百餘里。十五城,戶十三萬六千八十八,口六十萬三千三百九十三。
晉太康三年地記
司州河南郡
濮陽國
燕縣屬濮陽。《宋書 州郡志》一。右濮陽國。案:《晉書 地理志》無燕縣,故附國下。
廩邱縣屬濮陽。同上。右廩邱。白馬縣屬濮陽。同上。右白馬。鄄城縣屬濮陽。同上。右鄄城。
魏書
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
地形二上
東郡,秦置,治滑台城。晉改為濮陽,後復。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領縣七,戶三萬五百二十一 口十萬七千七百一十七。
北齊地理志
卷一
《
魏書·地形志》云:“東郡,秦置,治滑台城。晉改為濮陽,後復。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此東郡在今河南滑縣、延津、長垣一帶,郡之治所滑台城在黃河邊,為古代戰守要地。所謂“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乃指南北朝時,劉宋一度攻占此地,於此置兗州,後地屬北魏,又改為東郡也。《魏書·地形志》東郡領七縣,北齊天保七年廢平昌、涼城、酸棗、長樂四縣,領三縣:
東燕縣、
平昌縣、
白馬縣。
隋書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東郡,開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為滑州,大業二年為兗州。統縣九,戶十二萬一千九百五。
元和郡縣圖志
卷第八
《
禹貢》袞州之域。春秋時為衛國,《左傳》曰“狄滅衛,衛立戴公以廬於曹”,今州城東北五裏白馬故城,即衛之曹邑也。衛文公自曹邑遷於楚丘,今衛南縣也。衛成公又遷於帝丘。今濮州濮陽縣是也。戰國時,其地屬魏。始皇五年,拔魏二十城,初置東郡。漢因之。後漢末,袁紹以曹公為東郡太守。東晉時,慕容德自鄴南徙滑台,僭號南燕,都於胙城,至超徙都廣固,為宋所滅。宋武帝既平慕容之後,盡得河南之地,於此置袞州,仍置東郡。宋之北境守在此,其城在古滑台,甚險固,後屬後魏,宋文帝使王玄謨攻圍,二十日不能取。隋開皇九年,又於今州理置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取滑台為名。大業三年又改為東郡。武德元年罷郡置滑州,二年陷寇,四年討平王世充,依舊置滑州。管縣七:白馬,韋城,衛南,胙城,靈昌,酸棗,匡城。
濮州,濮陽。上。開元戶四萬六千九百二十一。鄉九百一十三。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衛國地,《左傳》“齊桓公會諸侯於鄄”,注曰:“鄄,衛地,今東郡鄄城縣也。”戰國時屬齊。在漢為濟陰郡之鄄城也。後漢獻帝於此置兗州。晉置濮陽郡,後改為濮陽國,封王子允為王,後為郡。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濮州,大業三年,廢濮州入東平郡。隋末陷於寇賊。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於此重置濮州。
濮陽縣,上。東至州八十里。本漢舊縣也,古昆吾國,即帝丘,顓頊之墟也。
昆吾即夏諸侯,為五伯之首。《左傳》曰:“狄滅衛,遷於帝丘。”衛侯自楚丘徙濮陽縣。秦置東郡理此,漢仍為東郡及濮陽縣也。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濮州。
黃河,北去縣一十五里。
讀史方輿紀要
卷十六
北直七
古
昆吾國。春秋戰國為衛地。秦置東郡治濮陽。漢仍屬東郡。後漢因之。晉改濮陽國。後魏改濮陽國為濮陽郡。隋初,郡廢,屬魏州,尋屬滑州。大業初,為
東郡及武陽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頓丘,取澶淵以名。貞觀初,州廢,仍屬魏州。大曆七年,復置澶州從魏博帥田承嗣請也。五代晉曰鎮寧軍《薛史》:天福三年,移州治於德勝口。九年,始置鎮寧軍,兼領濮州。《郡志》:晉天福中,州移治夾河。漢乾初,又徙德勝寨,周世宗復移治澶淵故城。皆誤也。宋仍曰澶州亦曰澶淵郡、鎮寧軍節度。熙寧九年,移於今治。崇寧五年,升為開德府《宋志》:崇寧四年,建為北輔。宣和二年,罷輔郡,仍隸河北東路。金仍曰澶州。皇統四年,改開州,屬大名府。元屬大名路。明亦曰開州,以州治濮陽縣省入。
考誤
泛指
京師以東諸郡。特指夷陵郡。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東郡時題壁,
南湖日扣舷。"
朱鶴齡注:"夷陵郡,在
夔州之東,故曰東郡。"一說,指
江陵縣。
錢謙益注:"
江陵,漢舊縣,屬
南郡。史記:江陵,故郡都,西通巴巫,在巴巫之東,故曰東郡。"以上皆為考誤。詩中東郡應為巴東郡,是作者為與下句“南湖”對偶而省稱“東郡”。據《舊唐書》考唐代巴東郡,又稱歸州,在
夔州之東,蓋詩中東郡指即巴東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