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

北流市

北流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轄縣級市,由玉林市代管,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2°08′33′′—22°55′14′′,東經110°07′38′′—110°47′00′′,總面積2457平方千米。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截至2023年6月,北流市轄3個街道和22個鎮。市政府駐陵城街道。2022年末,北流市常住人口121.68萬人。

北流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為容州路總管府轄地。1997年,撤銷玉林地區,設立地級玉林市。199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北流市由玉林市代管。北流市境內有洛湛鐵路南廣高速公路玉鐵高速公路經過,在建南寧(蘇圩)—北流(清灣)高速公路。北流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陶瓷名城、建築之鄉、荔枝之鄉,又是國家外貿轉型基地。著名景點有: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以鑄造了世界銅鼓王而聞名的漢代冶銅遺址銅石嶺,桂東南第一峰大容山,鬼門關。

2023年,北流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4.6億元,同比增長6.3%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運,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市名由來,風俗民情,方言,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無屬縣。
北流市
北流城區航拍
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稱北流縣,是北流縣行政建制之始。北流縣宋、齊屬越州,梁、陳屬合州。
隋,屬合浦郡,大業二年(606年),廢陸川縣建置併入北流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縣析置北流、陵城、扶來三縣,復置陸川縣,均屬銅州(治所北流)轄地,貞觀元年(627年),屬容州。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羅卞縣(治所今六靖長江村)。總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縣(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兩縣及扶來縣屬禺州,北流、陵城屬容州
宋開寶五年(972年),撤銷峨石、扶來、羅卞、陵城四縣,其地併入北流縣,屬容州都督府普寧郡轄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為容州路總管府轄地。
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縣改隸梧州府鬱林州。
清順治八年(1651年),北流改屬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鬱林直隸州。
北流市
光緒六年(1880年)《北流縣誌》所載的北流地圖(城市全圖)
民國元年(1912年),北流屬鬱林府。民國2年撤鬱林府,設立鬱江道,北流為其屬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鬱江道為蒼梧道,北流屬之。民國十五年(1926年),廣西省政府成立,廢除道制,北流直屬省府。民國十九年(1930年),北流屬鬱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北流屬梧州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民團區改為行政監督區,北流屬梧州行政監督區。25年,置潯州行政監督區,北流屬之。同年,增設鬱林行政監督區,北流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鬱林行政監督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簡稱第六區),北流屬之。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原第三、五、六區合併為第三區,北流屬之。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北流、鬱林等6縣劃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區(簡稱第九區),北流屬之。
解放後,仍稱北流縣,屬鬱林專區。
1951年7月,屬容縣專區。
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設立玉林專區,北流屬之。
1971年,玉林專區更名為玉林地區,北流屬玉林地區。
1994年,撤縣建市。仍屬玉林地區。
1997年4月22日,撤銷玉林地區,設立地級玉林市,國務院(國函[1997]26號)批准同意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
1998年5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北流市由玉林市代管。
北流市
北流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9月,設立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調整後,北流市轄3個街道、23個鎮: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北流鎮、新榮鎮、民安鎮、山圍鎮、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大里鎮、塘岸鎮、清水口鎮、隆盛鎮、大坡外鎮、六麻鎮、新豐鎮、沙垌鎮、平政鎮、白馬鎮、大倫鎮、扶新鎮、六靖鎮、石窩鎮、華東鎮、清灣鎮。(278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
2005年,撤銷華東鎮,整建制併入石窩鎮,石窩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截至2022年10月,北流市下轄3個街道、22個鎮: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北流鎮、新榮鎮、民安鎮、山圍鎮、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大里鎮、塘岸鎮、清水口鎮、隆盛鎮、大坡外鎮、六麻鎮、新豐鎮、沙垌鎮、平政鎮、白馬鎮、大倫鎮、扶新鎮、六靖鎮、石窩鎮、清灣鎮。市政府駐陵城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北流市轄3個街道、22個鎮: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北流鎮新榮鎮民安鎮山圍鎮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大里鎮塘岸鎮清水口鎮隆盛鎮大坡外鎮六麻鎮新豐鎮沙垌鎮平政鎮白馬鎮大倫鎮扶新鎮六靖鎮石窩鎮清灣鎮。市政府駐陵城街道。
北流市
北流市夜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北流市位於北緯22°08′33′′—22°55′14′′,東經110°07′38′′—110°47′00′′。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東與容縣和廣東省信宜市高州市毗鄰,西與玉林市玉州區陸川縣接壤,南與廣東省化州市相連,北與玉林市興業縣和貴港市桂平市相鄰。最西處為大里鎮冠塘村委會村冠塘村與玉州區大塘鎮大雙村委會東家、大水錶村接壤;最東處為大倫鎮六岑村委會湴塘村與廣東信宜市北界桃子村委會大樟根村交界;最南處為位於石窩鎮的國營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石鑊肚林場與廣東省化州市播揚鎮文龍村委會交界;最北處為位於山圍鎮的大容山林場與容縣松山平車村委會大水村交界;境域成斜長形,北部(端)自北西向南東傾斜,東西最大距離67.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5.7千米,總面積2457平方千米。
北流市

地形地貌

北流市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貌中總稱桂東南丘陵台地,但由於境內南部地處雲開山脈及其餘脈天堂山,北臨大容山脈,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南部自南東向北北西傾斜,其主要的河流圭江河向北而流;北部(端)自北西向南東傾斜;中部(靠北)地勢低緩。境內地貌類型複雜多樣,山地、丘陵、平原各地均有,尤其以丘陵分布較廣泛。

氣候

北流市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空氣濕潤,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冬短夏長,氣候溫暖,溫差小,無霜期長。春季冷暖空氣交錯頻繁,陰冷多雨;夏季高溫多雨,降雨集中,光照充足,空氣濕潤,氣象災害頻繁;秋季天氣乾爽;冬季晴冷少雨,空氣乾燥。降雨量地域分布受地形影響差異明顯,表現為兩端多,中間少,即中、南部從南向北逐漸遞減,北部大容山區增加。

水文

北流市境內河流分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流江水系和鑒江水系。主要江河16條,其中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江河有12條。河網密度4.15千米/平方千米。流域總集雨面積2593.6平方千米。西江水系河流市境內總集雨面積1546平方千米,占全境總面積2452.26平方千米的63.04%;鑒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積共584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23.81%;南流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積共326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13.29%;境外客水集雨面積136.6平方千米。湖泊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地下水和地下河主要在北部。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北流市境域成斜長方形,南北最大縱距85.7千米,東西最大橫距67.5千米,土地總面積2457平方千米(此為傳統匯總數,在一般匯報材料中沿用)。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北流市境內植物資源豐富,據《北流縣誌》(1993年版)記載境內植物種類158科517屬989種。
1991—2005年期間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野生植物資源普查。1997—2001廣西開展了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在北流市境內有分布的重點野生植物有:金毛狗脊(蚌殼蕨科)、樟(樟科)、格木(蘇木科)、任豆、紅椿、紫荊木、廣西火桐、土沉香、白木香(瑞香科)、蘇木、見血封喉等,均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植物。
動物資源
根據1976—1981年廣西野生動物資源普查,北流縣境內野生動物有25目54科約200種,列入1989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穿山甲、長尾雉、貓頭鷹、錦雞、香狸、大壁虎、虎紋蛙等。1995—2000年全國野生陸生動物資源調查,常規調查選擇90個對象。在北流境內有分布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蟒;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蒼鷹、褐翅雅鵑、斑林狸、白鷳、原雞、虎紋蛙、大壁虎、穿山甲、林麝;廣西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三索錦蛇、滑鼠蛇、版納魚螈、黑框蟾蜍、沼蛙、烏梢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灰胸竹雞、鷓鴣、環頸雉、畫眉、銀星竹鼠、果子狸、豹貓、赤鹿;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有野豬、黑眉錦蛇、灰鼠蛇。

礦產資源

北流市已發現的礦種有煤、鐵、鈦、錳、銅、鉛、鋅、銻、汞、鎢、金、銀、鋯英石、鉿鋯英石、磷億礦、獨居石、鈮鉭鐵礦、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水泥用灰岩、飾面用花崗岩、高嶺土、礦泉水等30餘種。主要礦產有鐵礦、金、銀、稀有稀土金屬礦砂礦、高嶺土、水泥用灰岩、建築用花崗岩等。

人口

2022年末,北流市常住人口121.6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0.2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9.48%。

政治

北流市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市委書記
市長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3年7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23年,北流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434.6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3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37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220億元,增長6.6%。

第一產業

北部盆地山地農業區位於北流北部,包括新榮、民安、民樂、山圍、西埌、松花、陵城、新圩、大里、塘岸等10個鄉鎮和大容山綜合場及大容山林場。該區素以種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次之。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小麥、玉米、紅薯、粟次之;經濟作物以花生、烤菸、甘蔗、水果、木薯,蔬菜為主,黃紅麻、茶、桑蠶次之。解放後,糧、油、糖、菜的種植面積及產量居北流之冠。
中部丘陵農業區位於縣境中部,包括清水口、隆盛、大坡外、六麻、新豐、沙垌、平政7個鄉鎮和大雙及天堂山等兩個林場。該區素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次之。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玉米、黃豆、紅薯次之;經濟作物以荔枝、木薯、茶葉、油茶為主,花生、烤菸、麻類次之。耕作技術及管理水平比較先進,水稻單產高。荔枝生產發展快,產量為北流其他農業區之最。
南部丘陵農業區位於縣南部,包括白馬、扶新、六靖、石窩、華東、清灣等6個鄉鎮和縣石鑊肚林場及自治區管的大倫、水沖2個農場,屬低山丘陵地帶。土地面積92.67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24.86%。該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紅薯、豆類次之。
2022年,北流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6.35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比上年增長5.3%;林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2.8%;牧業產值比上年增長4.6%;漁業產值比上年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比上年增長6%。

第二產業

北流工業歷史悠久,早在漢至兩晉期間便開始冶銅鑄造銅鼓;宋代,陶瓷業興起,但發展極其緩慢。民國初期,縣內開始出現用機器生產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北流晉光電力公司和北流利民米機。但全縣工業基礎很差,至解放前夕,除此兩家機器生產的廠家外,全縣只有22家小型碗廠,3間缸瓦窯,3家小型鑊廠,個體工業2023戶。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著手發展糧食加工(碾米)、木材加工、陶瓷、造紙等工業、手工業生產。
2022年,北流市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9%。
2022年,北流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6.55億元,同比增長4.9%。2022年末全市資質內建築業企業98個,其中一級資質9家,二級24家,三級及以下65家。全年建築業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完成總產值411.97億元,同比增長11.6%。簽訂施工契約額511.69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本年新簽394.75億元,同比增長10.3%。完成竣工產值175.63億元,同比下降16.6%。年末就業人員4.45萬人,同比下降10.6%。
2022年,北流市累計新簽約項目222個、總投資493.49億元,118個玉林市層面重大項目(含43個自治區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7億元,投資完成率113.9%。擴量提質強工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13.38%,總量達8.7萬戶。

第三產業

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簡稱北流陶博會,是集展覽、商貿、交流與合作為一體的國際性陶瓷盛會。從2011年起,每年10月24日—26日,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將在廣西第二僑鄉北流國際陶瓷貿易城舉辦。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獲中國會展產業十大優秀特色會展。
服務業
2022年,北流市金融業增加值29.52億元,同比增長6.5%,房地產業增加值40.54億元,同比下降1.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56億元,同比下降6.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5.47億元,同比增長4.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68億元,同比增長5.8%。
2022年,北流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71億元,同比增長23.9%。分行業看,房地產業同比下降3.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增長95.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同比增長115.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下降0.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同比下降12.3%,衛生和社會工作同比下降2.7%。
2022年,北流市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7億元,同比增長5.6%;電信業務總量9.7億元,同比增長32.8%。
國內貿易
2022年,北流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46億元,比上年增長5.2%。按消費形態分,住宿業營業額增長8.2 %,餐飲業營業額增長9.4 %;商品批發業銷售額增長20.7 %,商品零售業銷售額增長8.6 %。
對外經濟
2022年,北流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8.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商務口徑) 164.87萬美元。
旅遊業
2021年,北流市完成旅遊投資49.2億元,繼續提升A級景區、星級鄉村旅遊區、星級汽車營地建設等,打造或進一步完善了新圩鎮河村、民安鎮豐村、西埌鎮木棉村、民樂鎮蘿村古村落等一大批鄉村振興示範點。2021年,北流市內旅遊人數為1084.85萬人次,國內遊客人數同比恢複比例在134%;旅遊消費合計132.98億元,國內旅遊消費同比恢複比例在141%。
2022年北流市上榜“2022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這是北流市連續第三年上榜該榜單。
金融業
2022年末,北流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538.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453.9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9%。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474.1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4%。

交通運輸

綜述

北流素有“粵桂通衢”之稱,古鬼門關為中原通往廉州瓊州的必經門戶。屬於東協自由貿易區北部灣經濟區結合部,是中國西南地區向東出海和東協國家與中國中西部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便捷通道之一。
2021年,北流市完成公路客運量292萬人、客運周轉量32647萬人,同比增速分別為-4.5%和49.9%;完成公路貨運量5167萬噸,貨物周轉量818247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15.3%和27.5%。完成水路貨運量135萬噸,貨運周轉量35734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15.1%和-19%。年末有營運客車281輛,營運貨車12155輛,公車91輛,計程車66輛。

公路

自東漢以來,北流陸路交通主要靠城南外碼頭至勾漏甘村鬼門關之驛道。此為溝通中原至欽州、廉州、雷州、瓊州和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
民國十五年(1926年)北(流)郁(林)公路建成通車,隨後北(流)寶(圩)和北(流)容(縣)公路相繼建成通車,部分客貨運輸便由汽車承擔。但由於汽車數量不多,運費昂貴,全縣客貨運輸仍以圭江航運為主。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幹線公路、地方公路、鄉村機耕道從少到多。至1990年,全縣已建成公路504.86(其中柏油路77.66),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20.55。全縣所有鄉鎮和村公所都通了汽車。
北流市有南廣高速公路、玉鐵高速公路經過,在建南寧(蘇圩)—北流(清灣)高速公路。擁有貨運站和4個高速公路出口。玉(林)容(縣)一級公路橫貫東西,北(流)寶(圩)二級公路縱穿南北,浦(北)寶(圩)二級公路橫穿南部。

鐵路

北流市境內有洛湛鐵路,擁有鐵路客運站

航運

水路交通主要靠圭江航運。當時鬱林五屬(鬱林、北流、陸川博白、興業)及廣東高州、化州、廉州等縣的物產,多就近聚集北流,從圭江航運出口;這些地方所需的日用工業品,多從廣州、梧州航運至北流,再轉銷各地。水運方面,解放初期曾一度興旺,後因森林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河道淤滯,加上攔江築壩、建電灌站,圭江航運逐年減少,至1983年已無船隻通航,北流船隻已轉移到潯江、西江和珠江航運。
北流市
北流市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北流市有中國小校353所,共有高中10所,其中公辦高中7所(廣西北流市高級中學北流市第九中學、廣西北流中學北流市第二中學北流市第六中學北流市第四中學北流市第八中學);國有民辦高中3所(北流市銅州中學北流市富林中學北流市第三中學)。有中等職業技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有幼稚園506所,其中公辦幼稚園53所,民辦幼稚園453所。
中專學校有北流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北流市衛生學校
2022年,北流市有國小298所,教師8800人,在校學生16.5萬人;國中45所,教師4400人,在校學生7.5萬人;高中10所,教師2400人,在校學生3.9萬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3所,教師193人,在校學生4453人。

科學技術

漢代,北流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已套用於鑄造銅鼓等各種器具。宋代,陶瓷器製造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清代和民國時期,在鑄造、陶瓷、建築、醫藥等各個行業中,湧現了不少能工巧匠。但由於缺乏組織領導,科學技術得不到很好發揮。“五四”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縣裡知識分子和開明士紳,興辦一些實業,出現了現代科技萌芽。
2022年,北流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共86件,其中當年新增10件。
2021年,北流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家。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北流市圖書館
2022年,北流市有公共圖書館1個(紙質藏書35.84萬冊),博物館1個。業餘藝術表演團體46個。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8.4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05%。

體育事業

民國時期,現代體育逐漸在縣內出現,但只是在學校開展,且由於設備和師資所限,運動項目不多,水平較低。民間體育活動主要是傳統的舞獅舞龍、賽龍舟、武術、摔跤、象棋等,籃球比賽偶爾也有進行。有組織的體育比賽不多。

醫療衛生

2019年8月,北流市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2年,北流市有醫療衛生機構330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總數2026人,衛生技術人員6124人,醫院、衛生院開放病床數5334張。

社會保障

2022年,北流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740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800元。
2022年,北流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萬人。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19.5萬人,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6.2萬人,共支出社會保險基金18.05億元、基本醫療保險資金6.86億元。

歷史文化

市名由來

北流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

風俗民情

木偶戲
北流木偶分南部木偶、北部木偶。南部木偶是清代由高州傳入,唱高州木偶腔。北部木偶是明代後期由中原移民傳入,以本地的荒腔野調(山歌調,後有採茶調)演唱。樂器為打擊樂(小鼓、小鑼、小鈸、木魚)。清代北流木偶戲已盛名,同治年間“何派”木偶戲最負盛名,北流第一代木偶藝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唱做並佳,技藝超群。清代同治年間及民國時期桂平、藤縣、玉林等地都有民間藝人到北流拜師學藝,並將木偶戲傳至這些地區。木偶戲從清末傳入北流後一直興盛不衰,一場戲常有數百、千餘人觀看。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現代影視的普及而逐漸衰落,觀眾寥寥無幾,藝人逐漸減少。2005年,全市有民間木偶戲班30多個,藝人150人。這些藝人大多數為半專業,亦藝亦農。逢年過節,他們從事木偶戲表演活動,尤其是每年正月、二月份的北流南部各地鄉村年例,還可以聽到村落間木偶戲班的鑼鼓咚咚響、富有北流土白話唱腔特色的木偶戲唱曲。城區荔枝公園、橋頭公園、六地坡、望街嶺也時有傳統木偶戲表演。北流木偶的代表傳承人為平政鎮嶺南村的陳裕成,其弟子陳藝文組建的平政嶺南木偶隊堅持在北流城鄉演唱木偶戲,每年演出200場以上,每場觀眾幾十至上百人。
北流市
北流木偶戲
採茶戲
清代初期由江西贛南隨客家移民傳入北流,演出劇目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音樂唱腔多民歌風味。由於多有“哪哎患”“依都呀”襯詞的特點,又叫“依都呀”。通常以1男、2女共3個人表演,彼此以哥妹相稱,表演時男執錢鞭和扇子,女持花扇和手巾,載歌載舞。20世紀80年代初,北流縣文化局組織編寫戲曲集成(採茶),在全縣各鄉鎮調查時發現清道光年間,大坡外鄉蒲桂堂村有一採茶組織叫燈華會,是玉林市發現的最早的採茶組織,廣西藝術研究所編寫的《廣西戲曲曲目》的採茶條目中,就引用了燈華會。清末民初時,北流南中北部較活躍的採茶班有18個。民國中後期,北流採茶盛行,出現了職業化的採茶藝人,塘岸的鄭遠,隆盛的鐘達等。鴨埌的“悅漢群”採茶班長年在外地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北流農村大唱採茶戲,歡慶翻身解放。採茶隊最多時100隊以上,最有名的採茶班是附城欖沖採茶班,演員人才濟濟。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多元化文化(尤其是電視的普及)的影響,北流採茶漸已式微,採茶班都已解散,只是在節慶時,農村仍有散班(採茶老藝人拼湊起來)採茶演出。至2005年,最著名的欖沖採茶班雖仍存在,但幾名健在的老藝人,雖曾幾經努力,也無法培養出採茶新人。
北流市
北流採茶戲
地戲
俗稱人頭戲、牛嘿戲、牛娘戲,與採茶、木偶戲、勾嘴戲等民間劇種統稱民劇。北流地戲,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產生的尚處於原始狀態的新生劇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民渴求文化娛樂生活,就自己辦劇隊,自己演戲。桂東南的北流、容縣、博白、陸川等縣就出現一種新的劇種地戲。北流南部又稱作“牛嘿戲”。北流民樂鎮文化站地戲隊則有專職編劇人員,創編了27台劇本戲,該劇隊的演員是從原來鎮的粵劇演員、採茶演員中挑選,該劇隊是全部演劇本戲的唯一劇隊。隨著多元文化的影響,以及農村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農村變成了空巢,地戲也逐漸衰落,只是在節慶日或農家辦喜慶之事時,可看到散班(地戲藝人拼湊起來)地戲隊的演出,原民樂鎮文化站地戲隊的主要演員梁桂容經常在北流市或到外縣充散班演出,仍活躍在地戲舞台上。2005年,全市有地戲戲班60個,藝人370人。
北流山歌
北流有唱山歌的傳統。民間把農曆八月十五看作是山歌節,有一首流傳山歌唱道:“八月十五是中秋,家家戶戶唱禾樓,唱了禾樓(臨時搭的歌台,頂上蓋禾稈)禾就好,斗種落田十石收。”民國時期北流有一著名山歌手盧彩文,四處傳唱,民眾稱他為“唱歌人”。本地山歌是一種民間即興演唱、信手拈來的民歌,編詞巧妙,語多比興,常夾雙關隱語(諧音、反語、拗話),講夠韻味,或詼諧幽默,或俏皮活潑,或含蓄委婉,或情意綿綿,或暗含深意,引人入勝。一般七言四句,二四兩句押韻,多用民間口語和地方土話(南部中部山歌多用北流土白話發音,北部客家地區山歌多用客家話發音)。北流山歌主要有敘事山歌、對口山歌和即興山歌3類,形式有獨唱、齊唱、對唱、詠唱。若擺歌台,程式為:自報家門,再行對歌,最後唱謝觀眾。市內塘岸鎮塘岸村水月岩附近的劉仙洞,相傳為劉三姐化石顯聖的地方。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一日,有不少民眾聚集這裡祭祀劉三姐,以歌傳情,以歌會友,以歌為樂,成為一個傳統節日的“歌圩”。20世紀70年代—90年代,市(縣)文化館在每年的中秋節,都在圭江橋頭公園開山歌演唱會。1992年中秋節,玉林地區文化局在北流橋頭公園舉行山歌唱演比賽,有各縣歌手參賽,北流女教師韋開英獲冠軍。韋開英成為北流山歌代表性藝人,之後山歌表演者還有黃瑞清、羅世顯、黃紹振等。至2005年,在裴九娘文化節、羅政文化藝術節上時有山歌對唱內容。
北流八音
北流八音是桂南八音的同屬,又稱吹笛兒、吹六笛等,是獨具桂東南特色的漢族傳統吹打樂。它源自秦漢時期宮廷和軍中的吹鼓樂,至明末清初傳至北流,是由中原古樂以及桂東南漢族民間音樂融合而成,被音樂界同仁稱為“桂東南交響樂”。至2005年,八音仍廣泛用於北流城鄉的各種慶典、祠堂祭事、年例、廟會、紅白喜事以及舞龍、舞獅和地戲、木偶戲、採茶等地方戲曲、舞蹈的伴奏。主要代表藝人鄒成秋。
喃哆嗬
一種吹奏簡易民間自製樂器“喃哆血”的北流民間音樂,因為只能發出“喃、哆、嗬”3個樂音,故又稱喃哆嗬。主要流行於南部鄉村,其中六靖鎮、平政鎮、清灣鎮、石窩鎮等鎮鄉村最為盛行。每年民間節氣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鬼節)將至,北流南部鄉村民眾紛紛用一種叫“勒古”的闊葉植物和竹管自製“喃哆血”,到山野嶺頭吹響,笛聲低沉悲戚,如泣如訴,古樸動情。據傳民間吹“喃哆血”有驅邪壓煞之效。後成為鄉村民眾、孩童嬉戲娛樂的樂器。過了農曆七月十四日,鄉村民眾一般不再吹“喃哆血”,認為招邪。
舞獅舞龍
每逢過年、掛燈、元宵、年例、裴聖誕、北帝誕、花炮節等重大節慶,北流民間都有舞獅舞龍節目。北流的舞獅表演,是南獅的一種。表演者在鑼鼓八音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各種形態動作,為節日平添了許多喜慶和熱鬧。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故此每逢喜慶節日、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特別是南部圩鎮、鄉村年例,舞獅隊逐家逐戶上門拜賀,東家在舞獅表演後要施紅包。從春節到年例、裴聖誕、北帝誕、花炮節,北流民間都有舞龍的習俗。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在北流南部每年農曆六七月都有吹奏“喃哆血”的習俗。西埌鎮木棉、新圩鎮下坡、大里鎮林垌、北流鎮九代、六麻鎮江夏、民樂鎮鎮西、南橋等鎮村龍獅隊較為活躍。此外,北流部分鄉村有節慶舞春牛(大里鎮)、舞雞公(大里鎮)、舞麒麟(塘岸鎮)、鶴舞(塘岸鎮)、竹馬舞(山圍鎮、民樂鎮、北流鎮、塘岸鎮、新圩鎮)、撐旱船(新圩鎮)、扭秧歌(新圩鎮)、鷯劇(又稱勾嘴或唱鷯)(大里鎮)等民間娛樂活動。
粵劇
粵劇從清代中後期由廣東傳入,在通行粵方言的北流傳播較為廣泛,發燒友眾多。清代隨著大批移民由南粵地區遷入及粵商東來,給北流帶來了商業文化,也帶來了粵劇文化。北流粵劇文化在清代盛極一時。民國時期,北流粵劇文化活動仍興盛不衰,縣城粵東會館前的露天劇場和陵城戲院常上演粵劇,省港名伶蘇州麗曾到北流演出。抗戰時期,粵劇著名刀馬旦、醜生陳皮鴨曾在北流蘿村雲山寺戲台演出粵劇兩月有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縣城有群工粵劇團和縣工商聯粵劇團,很多鄉鎮也成立有粵劇社團。1954年僅新圩鎮就有粵劇社團13個之多。北流老一輩粵劇藝人中,著名文武生有盧業鴻、蘇瑞君、黃杏林、胡上進、鄺建生等,著名花旦有盧瑞姬、李素卿等。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傳統文化藝術獲得新生,縣成立了專業粵劇團。主要文武生有孔繁偉、尤鎮定、楊超雄,鬚生梁志賢、花旦李甲蘭、李桂清、羅昭蘭、蘇昭芬等,上演的主要劇目有《十五貫》《梁山伯與祝英台》《女附馬》《刁頑公主贛附馬》等。南國紅豆,粵韻流芳。1991年,隨著縣歌舞團停演粵劇,北流已沒有專業的粵劇演出團體。1992年,成立北流縣粵曲協會,時有會員60多人,堅持開展粵曲演唱活動。2001年,竇飛、羅崇榮等粵劇文化傳揚者和市內粵劇愛好者成立了紅豆藝術團、樂群藝苑。劇團成員自己出資購買樂器、道具,平時在廣場、公園舉辦粵劇唱演活動。新一代粵劇藝人中,主要有甘業廣、鐘佩珊、伍小群等。
北流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鄰近的湛江吳川一帶,而和粵西人文相通、語言相同的廣西北流南部六靖、清灣、石窩、白馬、大倫、扶新、平政等鄉鎮每年亦都會舉辦年例,各地舉辦地年例的時間各不相同,集中在過完春節的農曆正月、二月份,其餘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後的一個月舉行,大都是在農曆三月至十一月)則每個月都有,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一天,少數兩三天。也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的。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少數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
北流市
北流南部鄉鎮和粵西地區有獨特的節日—年例

方言

北流人都是講漢語方言。其中,北流白話(屬粵方言)使用人口最多,清灣、六靖、平政、大倫、白馬、扶新、六麻、新豐、沙垌、隆盛、大坡外、新榮12個鎮全部講北流白話,其餘各鎮也以講北流白話的人口占多數。北部有部分地區講客家話(當地人稱“時州話”),個別自然村通用閩方言(當地人稱“鶴佬話”),當地母語講客家話、閩方言的人一般都會講北流白話,大部分母語講北流白話的人不會講客家話或閩方言。北流人講的白話、客家話和閩方言都保留了較多古音成分,具有明顯方音特色。由於與來源正音缺少溝通印正,又與北流白話互相融合滲透,北流本土的閩、客方言已與正宗的閩、客口音有很大不同,具有“變白”趨勢,如大里鎮林垌村灶肚田自然村,其客家話口音已極其接近白話,不懂客家話的本地人也可以聽得懂。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社會變化發展、人口流動頻繁,國語逐漸推廣普及,會聽、會說國語的人不斷增多,各中國小、幼稚園基本都使用國語教學,機關單位工作用語很多也使用國語,北流語言不斷產生變化,很多語音、辭彙和語法已向國語靠攏,方言色彩逐漸變淡。
北流白話
北流白話使用人數占北流人口絕大多數,約占總人口的90%。狹義的北流白話是指流行於北流市北流鎮(即北流城區及郊區範圍)本土居民(並非北流其他鄉鎮籍居民)的粵方言,本地稱為北流話,為正宗的北流口音。廣義的北流白話作為方言,具有根據地理位置而變音的方言特性。從地域分布上看有以下大致規律:以城區為中心,越往東越帶明顯的容縣口音,如民安、新榮、大坡外等鎮;越往西越接近玉林話口音,如新圩鎮、大里鎮,特別是大里鎮大里、古紅、大塘等村落白話已與玉林話無異;越往南越具高要話(從屬於粵語高陽片)特點。由於北流行政區劃為南北走向的腰鼓形狀,因而本地人也把北流白話大致區分為上里話和下里話。以沙垌鎮、新豐鎮、六麻鎮為界,含這3鎮以北為北部,以南為南部。習慣上,北部話稱下里話,南部話稱上里話。上里話與下里話之分,其口音是最大的差別。
上里話屬粵西粵語方言片。與下里話(勾漏片粵語)相比,聲音更洪亮有力,語調高低起伏(同廣州音,但也有些差別)。因毗鄰粵西,所以語音和茂名、高州、信宜、化州一帶粵語口音相同,較接近廣州音或香港音,除個別詞句用法不一樣之外,雙方交流基本沒有問題。下里話屬粵語勾漏方言片。語調低沉,鼻音較重。音系複雜。有粵語其他方言中罕見的b、d濁聲母。辭彙也很有特點,與廣州話差別較大,操語雙方對話溝通交流困難。北流白話有一種特殊的語音現象,即一個雙音詞的兩個音節或多音詞前後兩個音節的韻母切換,聲母和聲調不變,就得到另外有規律的讀音,這種現象北流人一般把它叫作拗話,也叫作翻話、反語或倒韻。人們只要聽到拗話的讀音,就可以知道實際要表達的意思。拗話主要在北部各鎮出現,南部各鎮的人一般不說,也聽不懂。拗話在正規場合不使用,一般是在交際開玩笑、罵人時使用,歌謠中也時有使用。例如:人們只要聽到“星雲”“盾志”“竹魚”“狼賞”的讀音就知道他說的是“新榮(鎮名)”“地震”“豬肉”“涼爽”。又如兩句情歌:“每日為兄暗在西”“冇得成雙瓜你雞”“暗在西”為“翳(憂愁)在心”“瓜你雞”為“歸你家”。拗話的使用,可以形成謎面,讓人意會,取得委婉、生動、風趣的效果。
客家話
講客家話的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北流、新圩、大里、塘岸、西埌、民樂、山圍、民安、清水口、石窩等鎮,這些鎮有部分人說客家話。其中西埌鎮講客家話的人最多,約占該鎮人數的一半,西埌鎮田心村基本上都講客家話。其餘,講客家話的各鎮中,講客家話的人都在該鎮人數的一半以下,民安、清水口、石窩等鎮只有個別自然村使用,講客家話的人約占北流市人口的10%。客家話在本地大範圍白話使用人群的影響下有弱化趨勢,有些客家人已不再講客家話,例如新榮鎮原來有少數人講客家話,現都已改講北流白話。
北流白話和北流客家話均保留較多單音節詞和一批古漢語詞,詞類特點與國語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使用的詞語有所不同。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區別不大,量詞則與國語的搭配習慣有很大不同,“只”是北流白話和北流客家話用得最多的個體量詞,國語很多用其他量詞的地方,北流白話和北流客家話也用“只”,“只”可以說是萬能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與國語的用詞有較大不同。
閩方言
除白話、客家話外,北流還有個別自然村通用閩方言,也叫鶴佬話,主要有民樂鎮新旺村的通流橋楊姓,新圩鎮陶山村的陶山肚、火燒陂、華風塘、大六坡,平安山的合水口,下坡的鯉魚橋。北流講閩方言的人很少,少於總人口的1%,以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北流有人講閩方言。

風景名勝

北流市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現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4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8個。北流市主要景點有: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以鑄造了世界銅鼓王而聞名的漢代冶銅遺址銅石嶺,桂東南第一峰大容山,一千多年前就已聞名的鬼門關。此外,還有萬丈灑、天堂山、龍虎寨、偉人山、水月岩、圭江河、六洋水庫、中國海相泥盆紀標準剖面等自然景觀和景蘇樓、大成殿、粵東會館、德勝堂等人文景觀,以及荔枝之鄉的觀光農業、生態家園的生態旅遊等。北流已被國家定為乙級開放旅遊城市。
北流八景:容山曉嶂、圭水秋波、天門古蹟、勾漏仙蹤、龍橋夜月、印嶺朝霞、金龜吸露、石鯉噴泉。
圭江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長121.6,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條,流域集雨面積165平方,是北流的母親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北流市
圭江
勾漏洞
勾漏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北流市城區東面3處,占地面積204公頃,是全國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岩洞全長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內石柱、石筍以及各類天然奇特的鐘乳石縱橫交錯,千姿百態。洞前亭台樓閣,雕樑畫棟,綠樹婆娑,曲徑通幽,石壁上有歷代石刻。
鬼門關
中國十大名關——鬼門關位於今廣西北流市城西,介於北流、玉林兩市間,地處於六萬大山與大容山交接之處。有兩峰對峙,其間闊30步,俗號鬼門關。古代為通往欽、廉、雷、瓊和交趾的交通衝要,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交趾,經此勒石,殘碑尚存。因其瘴癘尤多,去者罕有生還。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唐宋詩人遷謫蠻荒,經此而死者迭相踵接。因為此處過多瘴疫,去得者難得生還,故此稱為“鬼門關”。
銅石嶺
銅石嶺位於北流市東郊10處,分大小兩山,圭江自南而北饒過山前。銅石嶺冶銅遺址發現於1960年,是漢唐時期的冶銅遺址,也是嶺南地區發現的最早冶銅遺址。
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北流市北端23處,總面積2930公頃,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蓮花頂海拔1275.6米,為桂東南第一高峰。大容山山勢雄偉,森林茂密,是天然的亞熱帶植物王國,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活化石—桫欏,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園內空氣清新,負氧離子濃度達1000個/cm至7000個/cm。
粵東會館
北流粵東會館位於今北流市城區永安路一里9號。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築坐西向東,原規模為三進兩廂兩天井一戲台,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現僅存兩進一廂,占地面積642.6平方米。硬山頂磚木結構,鑊耳山牆,小青瓦屋面、青磚牆,抬梁穿斗式混合梁架。屋脊灰塑雙龍戲珠博古紋,前座檐牆及廂房牆端堆砌陶瓷樓閣人物圖,檐廊柱間梁以石獅如意雲柁墩作承重,三根枋墩雕刻人物及如意雲紋,雀替透雕吉祥紋飾。中座內有4根花崗岩石柱支撐屋頂。庭院及通道均鋪設紅色階磚和花崗岩條石。
北流市
北流“粵東會館”
登龍橋
登龍橋在西河流向圭江的入口處。據資料記載,該橋始建於宋元年,全長36.3米,拱跨10米,高5.5米,寬13.5米。橋面一邊為橋的通道,中間建風雨亭,為歇山頂磚木結構;一邊建殿堂,青磚砌牆,青瓦覆蓋,硬山頂磚木結構。頂部磚砌灰雕花脊,兩端飾鰲魚,中間為火球。殿內牆端繪飾古壁畫,園木柱作頂柱。橋東牌坊上刻著“登龍橋”三個大字,整座建築風格獨特,莊重樸實。為北流八景之“龍橋夜月”所在。
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
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位於城東北的田螺嶺,該館是紀念紅七軍紅八軍首領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全館占地3533平方米,建築面積810平方米,落成於1985年2月1日,館內陳列有介紹李、俞烈士光輝業績的文字、實物、圖片和自治區領導人以及紅七、紅八軍老戰士為該紀念館的題詞,該館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流市
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
大成殿
大成殿又名孔聖殿,高18.7米,長15.77米,面積247.6平方米,為兩層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築。頂上飾祥龍彩鳳、飛禽走獸,紅牆黃瓦,殿正同16扇鏤空雕花鳥蟲魚圖案,流丹滴翠,極其精工美麗。北流孔廟建築設計精巧嚴密,體現了古代建築藝術風格。
北流市
大成殿
景蘇樓
景蘇樓位於城區南門外江濱公園內,專為紀念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留跡北流而修建的,樓前有匾額“坡仙艤筏”。樓閣內有鬱林州牧唐爾琨集聯,東坡的手跡書畫30多件。
北流市
北流“景蘇樓”
會仙河公園
會仙河公園位於北流市城西新區內,占地面積1800畝。一期於2012年9月開工建設,按“一河、六區、一園”的設計布局結合嶺南建築及園林特色,建成了田園風光區、生態濕地景觀區、植物園區等六個功能分區和各鄉鎮園區,其中“夢之園”面積約170畝,是廣西首個由本級政府發動、社會籌資建設的園藝博覽園。該公園二期工程增建了遊客接待中心、沿湖景觀路,並拓寬“會仙河湖”湖面,新增添一批綠色景觀與休閒地帶,總投資6300萬元。2017年獲評為國家4A級景區。
偉人山
偉人山位於北流市陵城鎮甘村地段(即玉容一級公路旁),有一座大石山,平地突起,酷似一位巨人仰臥朝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有頭部、園頂、額面、鼻子、嘴巴、下巴、頸部、胸部、腹部突出,界線分明,右手平放、臂肢清晰、微彎的手掌緊貼腹部,視其面部,如安詳熟睡的偉人。
冼太廟
北流南部鄉鎮(六靖、平政、清灣、白馬、扶新、大倫、石窩)和粵西地區一樣,有年年過年例的傳統風俗。而且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值得一提的是這7個鄉鎮,各地年例時間有所不同,多在正月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二。這7個鎮各地和粵西地區一樣大大小小設有冼太廟。而北流最具有代表性的冼太廟是六靖冼太廟。六靖洗太廟位於六靖鎮區,交通便利。
北流市
冼太廟

著名人物

北流市著名人物
明代進士、四川道監察史李宏
清代進士點翰林闕邦覲
清代進士翰林院編修李紹昉
"兩彈一星"功臣.中國科學院院士黨鴻辛
世界華人聯合總會永遠名譽主席曾永森
陝西省軍區副司令陳德光
近代著名史學家、國學家陳柱
有機化學家凌育宸
版畫家馬達
鐵道工程專家馮介
教育家、詩人馮振
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陳一百
光學家顧去吾
水電專家竇章桂
音樂家何名忠
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
紅八軍軍長俞作豫
桂軍高級將領俞作柏
愛國儒將葉遠礽
革命烈士黃嘉穀
革命烈士陳善
革命烈士麥世法
中共第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原郵電部部長鐘夫翔
原廣西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殷丹

榮譽稱號

2016年,北流市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6月,北流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2018年10月,北流市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9年,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重點開發區
2020年,年度健康城市建設進步最快城市
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0年,北流市入選廣西民營經濟示範縣(市、區)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1年,北流市入選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
2021年,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21年,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1年,北流市入選擬推薦命名第五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公示名單
2022年2月,北流市入選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
2023年7月,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3年8月,廣西北流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