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呈弧狀、桿狀、絲狀等多種形狀,無芽孢。

進食含有該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也稱嗜鹽菌食物中毒。臨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為主要症狀。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海洋細菌,主要來源於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海產品。此菌對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鐘即可殺死;對熱的抵抗力較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溶血性弧菌
  • 外文名:Vibrio Parahemolyticus
  • 類型:細菌
  • 隸屬海洋細菌
簡介,生物學特徵,臨床表現,來源和傳播途徑,發病機理,流行病學,PCR檢測,治療措施,中毒預防,相關詞條,

簡介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是一種嗜鹽性細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進食含有該菌的食物所致,主要來自海產品,如墨魚、海魚、海蝦海蟹、海蜇,以及含鹽分較高的醃製食品,如鹹菜、醃肉等。本菌存活能力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個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臨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為主要症狀。本病多在夏秋季發生於沿海地區,常造成集體發病。由於海鮮空運,內地城市病例也漸增多。
副溶血性弧菌
此菌對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鐘即可殺死;對熱的抵抗力也較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6~10月,海產品大量上市時。中毒食品主要是海產品,其次為鹹菜、熟肉類、禽肉、禽蛋類,約有半數中毒者為食用了醃製品後。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調時未燒熟煮透或熟製品被污染。

生物學特徵

副溶血弧菌弧菌科弧菌屬革蘭染色陰性,兼性厭氧菌,為多形態桿菌或稍彎曲弧菌。本菌嗜鹽畏酸。最適宜的培養基:溫度為30℃—37℃,含鹽2.5%—3%(若鹽濃度低於0.5%則不生長),pH值為8.0—8.5。本菌對酸較敏感,當pH6以下即不能生長,在普通食醋中l一3min即死亡。在固體培養基上菌落常隆起,圓形,表面光滑,濕潤。在3%一3.5%含鹽水中繁殖迅速,每8~9min為一周期。對高溫抵抗力小,50℃ 20 min;65℃ 5 min 或80℃ 1 min 即可被殺死。本菌對常用消毒劑抵抗力很弱,可被低濃度的酚和煤酚皂溶液殺滅。
副溶血弧菌副溶血弧菌

臨床表現

潛伏期自1小時至4天不等,多數為10小時左右。起病急驟,常有腹痛、腹瀉、嘔吐、失水、畏寒及發熱。腹痛多呈陳發性絞痛,常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回盲部。腹瀉每日3~20餘次不等,大便性狀多樣,多數為黃水樣或黃糊便。約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樣便,部分病人的糞便可為膿血樣或粘液血樣,但很少有里急後重。
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表現為急發病,潛伏期2~24h,一般為10h發病。主要的症狀為腹痛,優勢腹痛在臍部附近劇烈。腹痛是本病的特點,多為陣發性絞痛,並有腹瀉、噁心、嘔吐、畏寒發熱,大便似水樣。便中混有黏液或膿血,部分病人有里急後重,重症患者因脫水,使皮膚乾燥及血壓下降造成休克。少數病人可出現意識不清、痙攣、面色蒼白或發紺等現象,若搶救不及時,呈虛脫狀態,可導致死亡。
由於吐瀉,患者常有失水現象,重度失水者可伴聲啞和肌痙攣,個別病人血壓下降、面色蒼白或發紺以至意識不清。發熱一般不如菌痢嚴重,但失水則較菌痢多見。國內報導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臨床表現不一,可呈典型、胃腸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見的慢性腸炎型型。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復較快。
預防措施與其他細菌所致者似。
1、動物性食品應煮熟煮透再吃。
2、隔餐的剩菜食前應充分加熱。
3、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時交叉污染。
4、梭子蟹蟛蜞海蜇等水產品宜用飽和鹽不浸漬保藏(並可加醋調味殺菌),食前用冷開水反覆沖洗。

來源和傳播途徑

分布極廣,主要分布在海水和水產品中,我國華東地區沿岸的海水的副溶血性弧菌檢出率為47.5%~66.5%,海產魚蝦的平均帶菌率為45.6%~48.7%,夏季可高達90%以上。除了海產品以外,畜禽肉、鹹菜、鹹蛋、淡水魚等都發現有副溶血性弧菌的存在。
副溶血性弧菌
海水是本菌的污染源,海產品、海鹽、帶菌者等都有可能成為傳播本菌的途徑,另外有腸道病史的居民、漁民帶菌率偏高,也是傳染源之一。
預防措施包括:動物性食品應煮熟煮透再吃;隔餐的剩菜食前應充分加熱;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時交叉污染;海產品宜用飽和鹽水浸漬保藏(並可加醋調味殺菌),食前用冷開水反覆沖洗。

發病機理

吞服10萬個以上活菌即可發病,個別可呈敗血症表現。該菌有侵襲作用,其產生的TDH和TRH的抗原性和免疫性相似,皆有溶血活性和腸毒素作用,可引致腸袢腫脹、充血和腸液瀦留,引起腹瀉。 TDH對心臟有特異性心臟毒,可引起心房纖維性顫動、期前收縮或心肌損害。有人發現脲酶病腹瀉有關。患者體質、免疫力不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呈多型性。山區、內陸居民去沿海地區而感染者病情較重,臨床表現典型;沿海地區發病者病情一般較輕。

流行病學

1、傳染源傳染源為病人,集體發病時往往僅少數病情嚴重者住院,而多數未住院者可能成為傳染源,但由於病人僅在疾病初期排菌較多,其後排菌迅速減少,故不至因病人散布病菌而造成廣泛流行。
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2、傳播途徑本病經食物傳播,主要的食物是海產品或鹽醃漬品,常見者為蟹類、烏賊海蜇黃泥螺等,其次為蛋品、肉類或蔬菜。進食肉類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
3、地區分布特點:日本及我國沿海地區為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發病率的高發區。據調查,我國沿海水域、海產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檢出率較高,尤其是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但近年來隨著海產食品的市場流通,內地也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散在發生。
4、季節性特點及易感性:7~9月常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壯年為多,病後免疫力不強,可重複感染。
5、食物的種類:主要是海產品,其中以墨魚、帶魚、蝦、蟹最為多見,如墨魚的帶菌率達93%,其次為鹽漬食品。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來源:人群帶菌者對各種食品的直接污染。沿海地區飲食從業人員、健康人群及漁民副溶血性弧菌帶菌率為11.7%左右,有腸道病史者帶菌率可達31.6~88.8%。間接污染,沿海地區炊具的副溶血性弧菌帶菌率為61.9%,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在較高溫度下存放,食用前加熱不徹底或者生吃,或熟製品受到帶菌者、帶菌的生食品、帶菌容器及工具等的污染。

PCR檢測

用於檢測V.p的PCR方法主要有任意引物PCR(abritrarilyprimedPCR,Ap-PCR)、針對任意引物PCR、多重PCR(muhiplex-PCR)、實時PCR(Real-timePCR)。 1、任意引物PCRMatsumoto等採用任意引物PCR對V.p進行檢測。他們針對V。p的tdh基因和trh基因一段特異的序列,設計兩條引物,
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引物1:5--GGTGCGGGAA--3,
引物2:5一GTTTCGCTCC一3,
對1977~1998年所收集的227株V.p進行PCR。通過電泳分析發現,1996-1998年收集的22株血清型為03:K6菌株與1996年以前收集的03:K6血清型菌株基因序列有所不同,為03;K6血清型新出現的變異株,並最初出現在孟加拉國。這是目前最簡單的以基因為基礎的細菌亞分型方法。
2、針對任意引物PCR由於臨床分離株絕大多數含有tdh基因,因此絕大部分研究者都根據tdh設計引物進行特異擴增。1993年,Lee等根據tdh基因設計引物,對36株TDH+株、89株TDH-株以及46株其他弧菌和腸道菌進行PCR檢測。結果顯示,36株TDH+株全部特異擴增出來,其餘菌株都沒有擴增;而檢測靈敏度高,最低檢測量可至40pgDNA,並可直接檢測糞便標本,無需分離培養,方便快速。1999年,Kim等選擇toxR基因序列設計兩對引物,5’--GTCTTCTGACGCAATCGTTG--3和5’一ATACGAGTGGTTGCTGTCATG一3’,對14株V.p、14株其他弧菌進行PCR。結果顯示,14株V.p都得到一條368bp的特異擴增亮帶,而其他菌株沒有特異擴增。此外,Venkateswaran等選擇gyrB基因設計引物對V·p進行PCR、Cordova等選擇pR72H基因設計引物進行PCR,特異性、靈敏度都很好。
3、多重PCR由於不是全部副溶血性弧菌都含;tdh基因或,trh。基因,所以只針對tdh或trh的單一PCR,有時會漏檢。多重PCR(multiplex-PCR)能全方位高效率地檢測Vpo1994年,Bej白等針對“、tdh、trh設計不同的引物對,在同一PCR反應體系內同時擴增tl、tdh、trh。結果顯示,所有的V。p都擴增出“基因,tl基因是V.p特異的;54%的V.p擴增出tdh基因;只有38.73%的V.p擴增出trh基因;該法靈敏度高,能把log牡蠣培養肉湯里10~100個V.p檢測出來。與其他常規生化方法相比,多重PCR更快速,僅8h就能完成檢測,結果更為準確、可靠,而且還可改進成定量競爭PCR,對標本中靶序列進行定量。
4、實時PCR常規PCR檢測,需要從反應體系中吸取產物做電泳或Southern雜交等試驗進行鑑定,轉移過程中易污染,造成假陽性,而且耗費時間。1996年,Tyagi開創了一種實時PCR(Real-timePCP,)。實時PCR是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標記有報告基團和淬滅基團的線性Taqman。探針或莖環型螢光分子信標探針,在墓因擴增過程中,與產物雜交,此時,報告基團和淬滅基團分開,根據能量共振轉移現象,報告基團發出螢光而被檢測。這種方法操作簡單,閉管檢測,減少污染,靈敏度高,並且可以在PCR結束或PCR過程進行同步定性或定量檢測,面且可以進行臨床大規模快速檢測。

治療措施

1、支持及對症治療 脫水者需輸入生理鹽水及葡萄鹽水,或口服補液鹽,以糾正失水。血壓下降者,除被動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藥。
2、抗菌藥物 輕度患者可不用抗菌藥物,較重者可給複方新諾明或慶大黴素、阿米卡星和諾氟沙星等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上述抗生素類可能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使用須謹慎】。
3、發生中毒後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併到醫院醫治。副溶血性弧菌對氯黴素敏感。嘔吐、腹瀉嚴重者要補充水和鹽。

中毒預防

加工海產品的案板上副溶血弧菌的檢出率為87.9%。因此,對加工海產品的器具必須嚴格清洗、消毒。海產品一定要燒熟煮透,加工過程中生熟用具要分開。烹調和調製海產品拼盤時可加適量食醋。食品燒熟至食用的放置時間不要超過4個小時。主要病理變化為空腸及迴腸有輕度糜爛,胃黏膜炎、內臟(、脾、)淤血等。
輔助檢查
1、白細胞計數總數多在1萬mm3以上,中性粒細胞偏高。
2、便檢查鏡檢可見白細胞或膿細胞,常伴有紅細胞,易被誤診為菌痢。糞便培養可檢出副溶血弧菌,絕大多數迅速轉陰,僅少數持續陽性2~4天。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