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主要內容
2.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印發《關於推進縣區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區於2014年10月31日前完成包括2013年部門決算及2014年部門預算、“三公”經費預算、本級匯總“三公”經費預算等公開工作。市直單位和部門的預算在3月底前公開,決算在財政部門批覆後20個工作日內公開。公開範圍為除涉密部門外,向市財政局編報部門預算的所有部門、單位。公開級次為部門、單位機關本級及其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政府和部門的預決算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做到詳細公開,並細化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有關情況,以及“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信息。啟動了預算、決算審計結果和政府重點投資項目審計結果公開,市本級公開57項工程的審計結果,倒逼推進重點工程項目責任人在價款結算方面的規範管理。
3.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主動公開徵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檔案和建設用地批覆、征地告知、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信息。建立保障性住房公開專欄,實現保障性住房房源、保障對象、建設過程、分配過程和分配結果等信息的全面、及時公開。同時,進一步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結果信息,包括流轉人、流轉面積、用途、土地流向、位置及價格等信息的公開。建立工程建設公開專欄,主動公開招標法規政策、交易規則、監管制度、項目備案、招標方式、公告信息、交易結果、契約備案結果、交易結果履行情況、市場主體信用情況、案件查處結果等,切實提高透明度,杜絕“權力尋租、暗箱操作”情況的發生。
4.公共服務信息公開。市物價部門將涉及企業的所有行政性、事業性、經營性收費項目、依據、標準及減免條件編製成《涉企收費一本通》,並在政府和部門網站全文公布,方便企業查詢,為清單之外無收費做好基礎工作。規範學校招生和財務信息公開。建立網上中考成績查詢系統、網上閱卷系統、中招網上志願填報、網上錄取和網上錄取結果查詢系統,實現了中考中招全程的信息化,極大地方便了考生和家長。在招生錄取中實現招生政策、章程、計畫、資格、程式、錄取等信息的全公開。市屬學校財務預決算在批覆同意後1個月內,集中統一公開。加大衛生信息公開力度,將衛生決策及解讀、年度計畫、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執行情況、幹部選拔任用、考錄招聘、任前公示等、行政審批、醫療服務價格、議案提案辦理等事項向社會和民眾及時準確公開,為民眾提供方便,接受民眾監督。及時發布就業保障政策、創業扶持政策和人才供求信息,滿足企業和就業人員的不同需求。發布事業單位人員招錄信息,促進事業單位人員招錄全過程的公開、透明和公平。
5.公共監管信息公開。設定環保公開專欄,及時發布城區空氣品質日報和環境質量月報,按月發布水環境質量監測、飲用水環境報告信息,動態公開重點污染源監管信息。進一步做好污染源信息公開工作,集中公開涉及項目環評、環保執法、污染源檢測和減排、核與輻射等相關信息。設定“事故快報”、“安全形勢公告”、“安全隱患曝光”、“預警預防處理”等目錄,涉及安全生產重點工作信息,均第一時間發布。加大食品安全、藥品監督兩個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及時發布專項整治、生產經營許可、質量通報以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議案提案辦理等信息。加強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力度,建立“黑名單”和“曝光台”,對食品藥品生產企業、建築業、工商業等行業非法違法行為的查處情況對外發布。
6.基層政府信息公開。重點推進基層財政資金、惠農資金的公開。2014年,以金寨為樣板,推進鄉鎮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網公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情況,義務教育經費與助學資金使用情況,籌資籌勞項目的籌資標準及經費使用情況,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資金的使用情況,計生獎勵政策及獎勵結果,醫療補助、救助資金、醫療保險情況,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補貼、生豬補貼、家電補貼、退耕還林資金、飲用水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的使用情況等等,讓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看得見、摸得著。
2.政策解讀機制。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在重大政策出台後,由部門負責同志擬稿,市法制辦及時組織專家學者對政策進行科學、系統的細化和解釋,解讀內容通過政府網站發布。同時,我市相關部門還主動作為,對國家和省里出台的涉及民生、經濟發展等領域的重大政策和事項進行解讀,既方便基層能更好的吃透檔案精神,也便於民眾能更細緻、深入的了解政策,從而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3.輿情回應機制。市政府入口網站全面加強“政民互動”板塊建設,設定了“網上調查”、“民意徵集”、 “網上評議”、 “領導信箱”、“部門信箱”、“線上訪談”、 “百姓暢言”、 “連心直通車”等欄目,對公眾有關政務的發帖、郵件,實行督辦反饋,由承辦單位在7日內依照法律政策、工作進程和客觀事實進行回復、答疑。2014年分交通運輸、社會保障、安全生產、旅遊、城管執法、住房建設、社會治安、義務教育招生、重點高中招生、食品藥品、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等12個政務主題,通過“網上調查”欄目,主動徵求公眾對政務工作的意見及其關心的事項。在充分收集意見的基礎上,安排部門負責人帶隊通過“線上訪談”節目,對社會關注的熱點事項,依照法律政策和工作的進程進行線上解讀。積極開展“政風行風熱線”活動,除節假日外,每天均安排部門於上午11:30——12:00通過市廣播電台現場回答公眾諮詢。增強政府與公眾的互動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正面引導輿論。
4.決策公開機制。積極推進行政決策網上公開徵求民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審議前,我市擬出台的《六安城區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關於加快六安東部新城發展的意見》、《六安市安置房建設標準的指導意見》、《關於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等9項決策,先後通過政府入口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民意。同時,城市規劃方案報批、小區規劃變更、環境影響評價評審,在批覆前也通過網路向社會公示,吸納利害關係人的意見。
5.示範點創建機制。4月25日印發《關於切實做好政務公開示範點建設工作的通知》,從組織保障、制度建設、行為規範、技術支撐、驗收標準等方面對示範點建設工作進行部署,各單位積極行動。8月,由市政務公開辦、市電子政務辦組織評估驗收。經過部門自評申報、評估驗收組數據採集、數據覆核、數據審定等程式,確定12家單位被授予“六安市2014年度政務公開示範點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基於縣區評估後未達到標準,本著寧缺毋濫,對縣區未授予示範點稱號。對示範點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推廣,充分發揮示範點的引導、帶動和輻射作用,推動整體工作上台階。
6.宣傳培訓機制。組織人員參加省里的政務公開、政府信息統計等專項業務培訓。提請市委組織部將政務公開業務工作納入縣處級領導幹部、青乾班、黨外幹部等主體班教學內容,邀請省政務公開辦領導、專家分別於4月15日、9月23日為學員授課;7月8日,邀請合工大電子政務研究所專家為市直、縣(區)擔負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牽頭任務部門負責人、信息公開發布人進行專題業務培訓,三期培訓領導幹部和政務公開工作人員500餘人次。市人社局自今年起將政務公開業務工作列入公務員培訓內容,已培訓新進公務員235人。各縣區分別採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對各部門、各鄉鎮的分管負責人和信息發布經辦人進行了業務培訓,累計1100餘人參加了培訓。多層次的培訓,增強了領導幹部的公開意識,也提高了經辦人員的業務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