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情
社會背景
一戰的影響
1917年中國對德宣戰,希望可以重奪失去的領土。但是1918年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一項秘密協定,中國承認了其對
山東的統治。當凡爾賽條約確定日本獲得在中國山東的權利以及北京這個出賣領土的行為被公諸於眾後,國內一片譁然。1919年5月4日,大量的學生上街遊行示威反對北京政府和日本,這就是後來被認為是民族覺醒的五四運動。由五四運動激發的新文化運動從1917年延伸至1923年。1919年5月4日的學生示威遊行是新文化運動的起點,這場由愛國學生髮動,以政治熱情、學生運動以及打破宗教崇拜和由知識分子改革派領導的各種思潮,發展成一個民族覺醒的運動。這次運動,後世歷史學家普遍稱之為“
五四運動”或“新文化運動”。這兩個詞通常作為同義詞使用。
國共合作
運動重新點燃了當時處於低潮的
共和革命。1917年,孫中山通過與南方的軍閥合作成為當時在廣州的南方軍閥的大元帥,稱為護法運動。1919年,孫中山重組國民黨以反對當時的北京政府。北京政府當時仍然具有合法性並與西方世界有聯繫。到1921年,孫成為南方政府的
大總統,他在他的有生之年致力於鞏固他的政權並實現與北方的聯合,但他試圖從西方獲得援助的努力始終被忽視。於是在1921年,他轉而向剛剛在十月革命中取得勝利的蘇聯尋求援助。蘇聯試圖通過嚴厲批評西方為“西方帝國主義者”而對中國的革命者表示友好,但是處於政治的考量,蘇聯
領導人採取了雙重的策略,即同時支持孫中山和剛剛建立的中國共產黨。蘇聯期盼著兩方的合併,但也對任何一方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做好了準備。
1922年,廣州的國民黨-軍閥聯盟破裂,孫中山逃往上海。這時孫開始意識到他需要得到蘇聯的幫助。1923年,孫中山和蘇聯代表越飛在上海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表示蘇聯將協助中國的國家統一。蘇聯的顧問,當時第三國際的著名顧問
鮑羅廷(Mikhail Borodin)於1923年抵達中國以幫助國民黨按照蘇聯共產黨的模式進行改組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在第三國際的要求下開始與國民黨合作,她的成員被鼓勵以個人的身份加入到國民黨中,並保持其共產黨員的身份。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只是一個小黨派,在1922年時只有300名黨員,到1925年時也只有1,500名黨員。而國民黨在1922年時已經有150,000名黨員。蘇聯顧問也幫助國家主義者建立起政治機構以培訓宣傳人員在民眾中動員的技巧,並於1923年派遣孫中山從同盟會時期起就擔任
陸軍上尉的蔣介石到
莫斯科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政治和軍事培訓。蔣介石於1923年底回國後參與了建立位於廣州的黃埔軍校。1924年,蔣介石成為軍校的校長。
寧漢合流
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在國民黨內部產生了支持與反對的兩個派系。支持聯俄容共的稱為左派,以汪精衛為代表,反對聯俄容共的稱為右派,以
胡漢民等老國民黨員為代表。左派認為目前國民黨尚須要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右派則擔心未來以個人身份加入的共產黨員,可能會吞併國民黨。由於當時由孫中山掌控大局,因此左右兩派暫時無事。 1925年3月,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卻沒有交代接替人選。 汪精衛在北京安葬孫中山後,在回到廣州前,先到
汕頭與蔣介石會面,希望能與蔣合作,與右派勢力競爭。1925年7月1日,廣州軍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為外交部長(當時廣州國民政府並非國際承認的合法政府,因此外交部長一職形同空殼)。右派見大勢漸去,開始鋌而走險,暗殺左派國民黨員。1925年9月,財政部長
廖仲愷在中央黨部門前被暗殺。左派趁此機會實施戒嚴,蔣介石率
黃埔軍逮捕右派軍系的粵軍領袖
許崇智等人,將粵軍編入黃埔軍中。至此,左派可謂完全掌握局勢。
北伐戰爭與寧漢分裂 蔣介石一直都希望能立即進行北伐,然而汪精衛和鮑羅廷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都反對北伐,這成為了蔣介石逐漸和左派產生裂痕的起因。1926年3月20日,發生了中山艦事件,蔣開除了他的蘇聯顧問,並嚴格限制共產黨在國民黨內部擔任高級職務。
立國之初
辛亥革命
臨時大總統
岌岌可危的清朝起用
袁世凱任內閣總理大臣。雖然袁世凱發兵擊潰
湖北的革命軍,但他希望議和以實現自己的目標,之後雙方斷斷續續停戰,並正式派代表於
上海議和。革命期間因有
黎元洪與
黃興之爭,直至孫中山自海外返國,方被獨立各省代表選為臨時大總統。
國防憂患
但於國防上,中華民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窘境。由於中央推行軍政統一使得地方派系被削弱,導致地方與中央的關係惡化,最終地方各派系(如
桂、
晉及
馮)陸續與中央發生了戰事,史稱
中原大戰,最後中央軍勝利。而後為了對付據守
贛南的中國共產黨,先後發起五次“剿共”。中國共產黨最後於
1934年10月“
長征”撤退,最後抵達
陝北。日本軍閥於此期間逐步加強侵略,
九一八事變後吞併
東北並建立
滿洲國。
一二八事變意圖侵略
上海,最後國軍成功抵禦而停戰。隨後日軍藉由
長城戰役、華北自治運動,企圖吞併
華北。當時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定下“
攘外安內”的政策,旨在避免對日全面開戰與剿共同時並行。但在中國共產黨倡行“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內反日逐步高漲以及張學良因剿共失利及
東北軍思鄉等因素,於
1936年12月發生
西安事變,使蔣中正同意停止剿共並收編
紅軍為國民革命軍
八路軍與
新四軍。此事件促成了第二次
國共合作,中國共產黨得以穩定,改寫了中國現代歷史。不過,由於國民政府仍無強大經濟力與武力對日抗衡,當時只能避免對日全面作戰。
抗戰時期
戰爭爆發
1937年7月日本引發
盧溝橋事變,攻陷華北。蔣中正定下“以空間換時間”、固守耗敵以待國際局勢轉變。8月上海發生
淞滬會戰,國軍戰敗受創慘重,但也將日軍戰略改為由東至西入侵。首都
南京淪陷後,日軍發動
南京大屠殺,震驚國際。國民政府則遷都至
重慶市。而後南北日軍欲會師
徐州時,國軍於
台兒莊擊潰之,史稱
台兒莊大捷。而後為了防止日軍南下及西進,國軍決堤阻敵。當時國軍軍力共170萬人。因戰爭爆發,立憲延後。
中日談判
抗日勝利
台灣光復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從此,被日本占領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島回歸祖國。
內戰時期
雙方割據
內戰爆發
1946年5月
孫立人屢屢於東北擊敗解放軍,直逼
哈爾濱。此間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要求停戰,孫立人也由於與上級
杜聿明意見不合,蔣中正將孫立人委以虛職再遷調台灣,使得東北戰況隨之逆轉。1947年初,中共三次拒絕國府的和平要求、堅持廢除憲法,至此國共談判完全破裂。2月,美國宣布完全退出國共調停,並開始在中國撤軍。
胡宗南率軍攻進延安。至此,
國共內戰全面爆發。
1947年11月,內戰炮火下,開始全國大選。1948年初,解放軍反攻駐守於大城的政府軍。入夏,國軍困守城市,失去周圍農村拱護,戰局對政府不利。9月,解放軍占領
濟南,發動決戰。1948年
9月遼西會戰爆發,
林彪南下圍攻
錦州,
廖耀湘救援失敗。
錦州、
瀋陽先後被解放軍攻下,東北失守,政府內部要求蔣辭職呼聲甚高。
11月爆發
徐蚌會戰。由於戰略規劃錯誤,
劉峙與
杜聿明僅堅守
隴海線,使得國軍防線被解放軍切割包圍,國軍於隔年1月潰敗。當時華北受到孤立,1948年11月平津會戰爆發,東北解放軍入關,在
天津失守後,北平守將傅作義投降,華北全數被解放軍占領。1949年1月底,蔣中正宣布下野,仍任國民黨總裁,由
李宗仁繼任總統。
戰爭失敗
李宗仁任代總統期間向中國共產黨提出和談,冀望“劃江而治”。1949年4月的北平和談因中華民國政府不接受共產黨的要求而告終,隨後解放軍發動
渡江戰役,
武漢、
南京及
上海相繼被攻陷。8月,林彪部占領
長沙和
福州,10月占領
廣州,11月劉鄧部隊攻克
重慶,12月中旬占領
成都,至次年3月占領西昌。中華民國政府依序遷往
廣州、
重慶、
成都、西昌等地。李宗仁見大勢已去,赴港後前往
美國。
蔣中正於西南持續作戰,最終失敗。
最後滅亡
隨著國軍在
解放戰爭中被逐漸消滅,中華民國最後滅亡。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京,宣告中華民國正式退出大陸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