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
本篇總計二十四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本篇中,
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
詳細解析
解析一
【原文】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3)。”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
【注釋】
(1)克己復禮:克己,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
(2)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
(3)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
(4)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評析】
“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在這裡,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這裡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
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於《
論語》一書的始終。
【原文】
12·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2)。”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注釋】
(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嚴肅。
(2)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邦,諸侯統治的國家。家,
卿大夫統治的封地。
【譯文】
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認真嚴肅。)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做到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沒人怨恨(自己)。”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評析】
這裡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論說“仁”的一段話。他談到了“仁”的兩個內容。一是要他的學生事君使民都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做到了這兩點,就向仁德邁進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成為後世遵奉的信條。
【原文】
12·3
司馬牛(1)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2)。”曰:“其言也訒,斯(3)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注釋】
(1)司馬牛:姓司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學生。
(2)訒:音rèn,話難說出口。這裡引申為說話謹慎。
(3)斯:就。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評析】
“其言也訒”是孔子對於那些希望成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須慎重,行動必須認真,一言一行都符合
周禮。所以,這裡的“訒”是為“仁”服務的,為了“仁”,就必須“訒”。
【原文】
12·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去做一個君子。孔子道:“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道:“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道:“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
解析二
【原文】
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譯文】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評析】
如上章所說,司馬牛宣布他不承認
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
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但由於他的哥哥“犯上作亂”,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反而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只要內心無愧就是做到了“仁”。這一章,子夏同樣勸慰司馬牛,說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那就會贏得天下人的稱讚,就不必發愁自己沒有兄弟,“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1),膚受之愬(2),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3)也已矣。”
【注釋】
(1)浸潤之譖:譖:音zèn,像水那樣一點一滴地滲進來的讒言,不易覺察。
(2)膚受之愬:愬:音sù,像
皮膚感覺到疼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誹謗。
【譯文】
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原文】
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
【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武裝部隊充足,老百姓有統一的信仰和信念。”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么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武裝部隊。”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么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沒有統一的信仰和信念,那么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評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
子貢問政中所連續提出的三個問題。孔子認為,治理一個國家,應當具備三個起碼條件:食、兵、信。但這三者當中,信是最重要的。這體現了
儒學的人學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這樣的國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2)。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
【注釋】
(1)棘子成:
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
(2)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譯文】
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乾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
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評析】
這裡是講表里一致的問題。棘子成認為作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適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原文】
12·9哀公問於
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1)?”曰:“二(2),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注釋】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譯文】
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么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
田稅呢?”哀公說:“如果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么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么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么又會夠呢?”
【評析】
這一章反映了
儒家學派的
經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
魯國所征的田稅是十分之二的稅率,即使如此,國家的財政仍然是十分緊張的。這裡,有若的觀點是,削減田稅的稅率,改行“徹稅”即
什一稅率,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徵收過甚,這種短期行為必將使民不聊生,
國家經濟也就隨之衰退了。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鑑的價值。
解析三
【原文】
12·10子張問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義(3),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4)。’”
【注釋】
(1)崇德:提高道德修養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義:徙,遷移。向義靠攏。
(4)誠不以富,亦祗以異:祗:音zhī,這是《詩經·
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此詩表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孔子在這裡引此句,令人費解。
【譯文】
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評析】
本章里,孔子談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思佰”、“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於迷惑之中。
【原文】
12·11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譯文】
齊景公向孔子問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齊景公說:“說得好極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糧食再多,我能吃到嗎?”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獄(2)者,其由也與(3)?”子路無宿諾(4)。
【注釋】
(1)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古時也叫“單辭”。
(2)折獄:獄,案件。折獄即斷案。
(4)宿諾:宿,久。拖了很久而沒有兌現的諾言。
【譯文】
孔子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的時候。
【評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獄”,
這是為什麼?歷來有這樣幾種解釋。一說子路明決,憑單方面的陳述就可以作出判斷;二說子路為人忠信,人們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糾紛都在他面前不講假話,所以憑一面之辭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說子路忠信,他所說的話絕無虛假,所以只聽其中一面之辭,就可以斷定案件。
但無論哪種解釋,都可以證明子路在刑獄方面是卓有才幹的。
【原文】
12·13子曰:“聽訟(1),吾猶人也。必也使
無訟(2)乎!”
【注釋】
(2)使無訟:使人們之間沒有訴訟案件之事。
【譯文】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
解析四
【原文】
12·14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譯文】
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實。”
【評析】
以上兩章都是談如何從政為官的問題。孔子借回答問題,指出各級統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愛民,以仁德的規定要求自己,以禮的原則治理國家和百姓,通過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間的訴訟糾紛,執行君主之令要切實努力,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譯文】
孔子說:“廣泛學習、遵紀守法,就不會誤入歧途!”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評析】
這一章所講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貫穿了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原文】
12·1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
正路,那么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評析】
無論為人還是為官,首在一個“正”字。孔子
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於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譯文】
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么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評析】
這一章同樣是孔子談論為官從政之道。他仍然闡釋的是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當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這就表明了他主張政治道德化的傾向。具體到治理
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
他沒有讓季康子用嚴刑峻法去制裁盜竊犯罪,而是主張用
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於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
上之風(3),必偃(4)。”
【注釋】
(1)無道:指無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風:指風加之於草。
(4)偃:仆,倒。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評析】
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這裡講的
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為。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原文】
12·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1) 矣?”子曰:“何哉,爾所謂
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2),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3)。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注釋】
(1)達:通達,顯達。
(2)聞:有名望。
(3)下人:下,動詞。對人謙恭有禮。
【譯文】
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聲。”孔子說:“這只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於揣摩別人的話語,觀察別人的臉色,經常想著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達。至於有虛假名聲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會有名聲。”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名詞,即“聞”與“達”。“聞”是虛假的名聲,並不是顯達;而“達”則要求士大夫必須從內心深處具備仁、義、禮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不僅是追求虛名。這裡同樣講的是名實相符、表里如一的問題。
解析五
【原文】
12·21
樊遲從游於
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2),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注釋】
(1)修慝:慝:音tè,改正邪惡的念頭。
(2)先事後得:先致力於事,把利祿放在後面。
(3)忿:忿怒,氣憤。
【譯文】
樊遲陪著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樣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先努力致力於事,然後才有所收穫,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多做自我批評,不去批評別人,不就是檢討自己的邪念了嗎?由於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於牽連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仍談個人的修養問題。他認為,要提高道德修養水平,首先在於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
物質利益;然後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別人;還要注意克服感情衝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代價,這就可以辨別迷惑。這樣,人就可以提高
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別迷惑了。
【原文】
12·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
舉直錯諸枉(1),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2)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
皋陶(3),不仁者遠(4)矣。湯(5)有天下,選於眾,舉
伊尹(6),不仁者遠矣。”
【注釋】
(1)舉直錯諸枉:錯,同“措”,放置。諸,這是“之於”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惡。意為選拔直者,罷黜枉者。
(2)鄉:同“向”,過去。
(3)皋陶:音ɡāo yáo,傳說中舜時掌握刑法的大臣。
(4)遠:動詞,遠離,遠去。
(5)湯:商朝的第一個君主,名履。
(6)伊尹:湯的宰相,曾輔助湯滅夏興商。
【譯文】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這話說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評析】
本章談了兩個問題,一是仁,二是智。關於仁,孔子對樊遲的解釋似乎與別處不同,說是“愛人”,實際上孔子在各處對仁的解釋都有內在的聯繫。他所說的愛人,包含有古代的
人文主義精神,把仁作為他全部學說的對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學者
張豈之先生所說,儒學即仁學,仁是
人的發現。關於智,孔子認為是要了解人,選拔賢才,罷黜邪才。但在歷史上,許多賢能之才不但沒有被選拔反而受到壓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卻平步青雲,這說明真正做到智並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譯文】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評析】
在
人倫關係中,“朋友”一倫是最鬆弛的一種。朋友之間講求一個“信”字,這是維繫雙方關係的紐帶。對待朋友的錯誤,要坦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係,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如果別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
基本準則。所以清末志士
譚嗣同就認為朋友一倫最值得稱讚,他甚至主張用朋友一倫改造其他四倫。其實,孔子這裡所講的,是對別人作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評析】
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為。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於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
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
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
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
孔子的父親是一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類的小官,
魯定公時,孔子曾任
中都宰、
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
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
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
季孫氏、
叔孫氏、
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魯國一心一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
詩經》、《
尚書》等,並根據魯國
史官所記《
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論語簡介
《
論語》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
魯論語》(20篇)、《
齊論語》(22篇)、《
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
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
三國時
魏國何晏《
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
皇侃《
論語義疏》,宋代邢晏《
論語註疏》、
朱熹《
論語集注》,清代
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