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顏淵)

顏回(孔子弟子;孔門72賢之首;復聖)

顏淵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國寧陽(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鄉)人,尊稱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

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

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去世。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贈兗國公,封為復聖,陪祭於孔廟。

基本介紹

  • 本名顏回
  • 別稱顏子顏淵、子淵
  • 字號:淵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魯國(山東兗州)
  • 出生時間:公元前521年
  • 去世時間:公元前481年
  • 主要作品:《論語》(編集者之一)
  • 主要成就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聖人之一
  • 尊稱復聖
  • 老師:孔子
  • 信仰:儒家思想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政治志向,陋巷簡居,師從孔子,隨師週遊,曹國之行,四國之間,重歸魯國,顏氏之儒,天人合一,辯證思維,歷代追封,史籍記載,相關故事,軼事典故,名字由來,顏回好學,顏回攫甑,顏回不仕,顏氏宗子世表,

人物生平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像顏回像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嚮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元文宗封顏回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時罷封爵,止稱“復聖”。明陳鎬纂清孔胤植重纂《闕里志·弟子職》:“元文宗至順元年,加贈“兗國復聖公”。《明史·禮志四》:“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

主要成就

政治志向

顏回以為志。《孟子·滕文公》(上)記其語,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顯然,孟子以顏回與舜、稷“同道”。顏回很讚賞舜“無為而治”,即後來儒家所倡導的以“民”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嘗曰:“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荀子·哀公篇》)顏回既與舜“同道”、“所追同一”,所以,當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爾志”時,子路答以:“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撼。”而顏回則以“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相答。朱熹釋“無伐善、無施勞”曰:“伐,夸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論語集注》)以不夸己能、不揚己功為其意。但此說不確。元人所著《四書辯疑》駁朱說云:“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長之總稱,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藝,通謂之伐善。又言伐無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為二,顏子之志,豈別無可道焉?……該‘無施勞’者,不以勞苦之事加於民也。夫勞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顏子之言,於世厚矣。”此說極是。所以,顏回這裡所言之己志,乃是欲內修己德、外施愛民之政。這與舜之“無為而治”正相仿佛。在顏回看來,唯以此志施行於天下,方能實現孔子所謂“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論語·公冶》)的社會理想。由此可見,顏回在政治志向上不僅有淑世濟人的入世情懷,而且頗具早期儒家的民本主義精神。
顏回像顏回像
顏回的一生,大多為追隨孔子奔走於六國,歸魯後亦未入仕,而是窮居陋巷。他生活於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社會,儒家的仁義之志、王者之政常被斥為愚儒、譏為矯飾,“世以混濁莫能用”(《史記·儒林列傳》)的社會環境中,絲毫不願改其志,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於“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王符稱讚他:“困饉於郊野,守志篤固,秉節不虧。寵祿不能固,威武不能屈。雖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義有殆,禮義不班,撓志如芷,負心若芬,固弗為也。”(《潛夫論》)若征之《史記·孔子世家》所記顏回語:“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醜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可知王氏所言非虛。這樣,顏回就只能終生不仕,惟以“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韓詩外傳》卷十)自勉自慰。孔子贊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同上《雍也》)。顏回這種注重志氣、追求真理並以之為樂的精神,與孔子本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同上)實同一旨趣。

陋巷簡居

顏回所處的時代,已是中國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權繼續衰落,而且各諸侯國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進而變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陪臣執國命”。
顏回石刻像顏回石刻像
陪臣”,即臣之臣。如諸侯國的卿大夫對諸侯稱臣,對天子則自稱“陪臣”;卿大夫的家臣對諸侯而言也稱“陪臣”。春秋時魯國為“三桓”執政(即魯桓公後裔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把持國政),至魯昭公、定公、哀公時,家臣勢力興起,家臣叛亂屢有發生。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叔孫氏家臣豎牛軟禁並餓死了叔孫豹,設計殺害了叔孫豹的兩個嫡子,擁立庶子叔孫諾。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季平子立,對家臣南蒯未加禮遇,南蒯便密謀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歸其室於公,子更其位,我以費為公臣。”(《左傳·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費叛歸齊。魯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505年至前501年),季氏家臣陽虎專政,並把持了魯國國政。陽虎之亂是魯國家臣叛亂中持續最長、影響最大的一次叛亂。陽虎的權勢凌駕於“三桓”之上長達三、四年。陽虎原本為孟孫氏庶支,後為季孫氏家臣,季平子時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孫斯(桓子)立,陽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處理季平子葬禮上,陽虎與季孫氏另一家臣仲梁懷發生爭執。陽虎要求以魯國之寶玉“璵璠”為季平子斂屍,仲梁懷卻認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遜國時,代國君行祭時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陽虎便勾結費宰公山不狃,想聯合驅逐仲梁懷。公山不狃初時並不以為意,後因仲梁懷對其不敬重,才對陽虎說:“子行之乎!”陽虎起事,並囚季桓子與公父文伯(季桓子從父昆弟),驅逐了仲梁懷。冬十月,陽虎殺公何藐(季孫氏族人),與季桓子在稷門內設立盟誓,舉行大規模詛咒,驅逐公父文伯與秦遄(季平子姑婿),徹底清除異己勢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陽虎想滅掉“三桓”,讓季寤代替季氏,讓叔孫輒代替叔孫氏,自己代替孟孫氏。陽虎借冬祭的機會起事,事敗,逃灌(今山東寧陽縣北稍西)、陽關,據兩地反叛。
魯國經“三桓專權”、“陪臣執國命”兩個時期後,不僅使宮室衰敗,魯國舊日的貴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魯國的顏氏家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除了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及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便只有陋巷簡樸的住宅及五十畝郭外之田,十畝郭內之圃了。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春秋時期,些許田產難以維持一個貴族家庭的生計,顏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為貴族家庭的一般性開支,簡居於陋巷。

師從孔子

顏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門”時,孔子聚徒講學已達十三年之久。其聲望遠播於各諸侯國,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宮敬叔等在魯國已小有名氣。顏回剛入孔門時,在弟子中年齡最小,性格又內向,沉默寡言,才智較少外露,有人便覺得他有些愚。馬驌《繹史》引《衝波傳》曰:“子路、顏回浴於洙水,見五色鳥,顏回問,子路曰:“熒熒之鳥。”後日,顏回與子路又浴於泗水,更見前鳥,復問由:“識此鳥否?”子路曰:‘同同之鳥。’顏回曰:“何一鳥而二名?”子路曰:“譬如絲綃,煮之則為帛,染之則為皂。一鳥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顏回隨子路去洙水洗澡,見五色鳥在河中戲水,便問子路是什麼鳥。子路回答說:這叫熒熒鳥。過了些日子,顏回與子路又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見五色鳥,顏回再次問子路:您認得這鳥嗎?子路又答曰:這是同同鳥。顏回反問:為什麼一種鳥有兩個名字呢?子路說:就像我們這裡出產的魯絹一樣,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顏色染就是皂,一種鳥兩個名字不是很自然嗎?
曲阜顏廟曲阜顏廟
顏回的忠厚與內向,掩蓋了他的聰穎善思,就連孔子一時也難以斷定顏回的天資究竟屬於哪個層次。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觀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顏回並不愚。《論語·為政》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回天資極聰慧,就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坦率地說不敢與顏回相比。《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顏回聰敏過人,虛心好學,使他較早地體認到孔子學說的精深博大,他對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師之情。他以尊崇千古聖哲之情尊崇孔子,其親若父與子。《論語·子罕》曰:“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顏回曾感嘆地說:老師的道,越抬頭看,越覺得它高明,越用力鑽研,越覺得它深奧。看著它似乎在前面,等我們向前面尋找時,它又忽然出現在後面。老師的道雖然這樣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師善於有步驟地誘導我們,用各種文獻知識來豐富我們,提高我們,又用一定的禮來約束我們,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已經用盡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夠獨立工作。要想再向前邁一步,又不知怎樣著手了。所以在少正卯與孔子爭奪弟子時,使“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有顏回未離孔門半步,因而後人評價說:“顏淵獨知孔子聖也。”(《論衡·講瑞》)
顏回求學期間,曾於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娶宋國女子戴氏為妻。次年生子顏歆。
顏回立像顏回立像
魯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時,顏回西遊至衛,由衛至宋。《說苑·敬慎》載:“顏回將西遊,問孔子曰:‘何以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為身。恭則免於眾,敬則人愛之,忠則人與之,信則人恃之。人所愛,人所與,人所恃,必免於患矣。可以臨國家,何況於身乎?故不比數而比諫,不亦遠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慮事,臨難乃謀,不亦晚乎?”,《孔子家語》、《莊子》兩書對顏回將西遊也有記載,只是文字略有不同。
顏回西遊的目的,主要是去宋國向戴氏求婚。據顏景琴著《顏子評傳》考證,顏回途經衛國,是因為其本家顏濁鄒在衛國。顏子的同宗顏濁鄒在衛國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為衛國賢大夫,而且家資豐厚,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初到衛國時,就住在他家中。顏子到衛國並不是他最終的目的地。按《家語》說,應是經衛而到宋國去。若顏子直接由魯國到宋國去,便不能說“顏子將西遊”,因為宋國在魯國的西南方,而不是在西方。顏子到宋國去的目的,很可能與其婚姻有關。顏子之所以先到衛國而後到宋國,看來顏濁鄒在其間充當了月老的角色,故顏子以到衛國去遊學為由,而實際上是請顏濁鄒一同前往宋國。
顏回在其人生的第一階段,十三歲入孔門,用了大約六年的時間,其學業基本已成。東漢郎凱說:昔顏子“十八,天下歸仁”。十九歲向宋戴氏求婚,二十歲與戴氏完婚,二十一歲生子顏歆。
關於顏回婚配的年齡,學術界尚有不同的說法。一說三十歲娶戴氏。但據《周禮·地官》曰:“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意思是說,媒人掌管天下萬民男女結合為夫婦的事,一般是在男孩或女孩滿三個月之後就登記在冊。如果男滿三十歲,女滿二十歲還沒婚配,則由官媒作主令其嫁、娶某人,個人與家長便失去了選擇的自由。春秋時期戰亂頻繁,為爭霸天下,各諸侯國大都把《周禮》規定的最高嫁娶年齡界限向前提,以便迅速繁衍人口。到顏回所處的春秋末期,越國已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孔子是十九歲娶亓官氏的,顏回晚一年,應是二十歲婚配,而不是三十歲。
孔子誇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顏回隨師周遊列國時,其子顏歆已五歲。他還是孔子的弟子。
據《兗州府志》(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記載:“顏子故居,在滋陽縣署前小巷(今兗州城內文廟國小),相傳即顏子陋巷也。”“城南八里,有顏子廓外田名曰陋地。”《縣誌》記載:顏子“邑人,久祀學宮,並有陋巷遺蹟”。在很早以前,城中就修建了紀念他的顏子閣,城西顏家村建有顏氏家廟。
《論語》、《家語》、《史記》等書中說,顏回出身於貧苦的農民家庭,身居茅屋陋巷,用竹筒子當碗盛飯,用瓢喝水,但他人窮志不窮,安於其樂。他是孔子得意的高材弟子,少孔子三十歲。自幼勤奮好學,孔子說他能“聞一知十”。
一次,顏回請教孔子說:“我認為一個人雖然出身貧苦,但應安分守已,不以貧為恥;自己雖是無職無權的卑賤者,但不要自卑,不應在貴人面前低三下四;不要依靠擺架子耍威風來樹立自己的威望;與別人交朋友要與他一輩子共患難。把這樣幾條當做待人處世的標準你看如何?”孔子說:“好呀!如果一個人雖貧,不在富人面前自卑,安於貧,這樣就沒有其他欲望;自己沒有地位也不覺得比貴人低下,這樣自然謙和;有禮貌,平等待人,不裝腔作勢,就會自然受人尊敬,不脫離民眾;交朋友,講忠義,共患難,不說過頭話,不辦過頭的事,就一定能搞好團結。如果你能做到這樣幾點,就是上古的聖人也不過如此。”
顏回言行一致,孔子稱讚他的德仁,說他“不遷怒,不貳過”,“其心三月不違仁”,“善哉回也”。據傳說,當時有的同窗認為孔子對顏回的評價過高,很不服氣。有一天,他們出了個點子,想考驗顏回一下。見顏回走來,就派人繞道於前,在路上偷偷放下一錠金子,然後躲在一邊,遠遠地看他如何處置。顏回突然發現了路上閃閃發光的金子,拾起來一看,不禁一愣,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一行小字:“天賜顏回一錠金”。他搖了搖頭,把金子翻過來,在另一面也寫了一行字:“外財不發命窮人”。寫完後,把金子仍放在原處,拂袖而去。這件事很快傳開了,大家從心裡更加佩服顏回。
孔子還說過:“我自從有了顏回,在他的影響下,弟子更加親密團結”。但由於顏回用腦過度,二十九歲時,頭髮全白,不幸在四十歲病死。顏回死後,歷代統治者都為他封官晉爵,唐朝贈封他為兗公,宋朝封他為兗國公,元朝封他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又尊為復聖顏子。

隨師週遊

起因
顏回在其人生的第二個階段,約十四年的時間是隨孔子周遊列國。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隳三都”的計畫失敗,在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已不可能,便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衛國之行
顏回與子路隨孔子進入衛國後,二人先至衛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陽西南)顏濁鄒家。顏回與顏濁鄒同為小邾子顏友的後人,子路則是顏濁鄒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來。顏回與子路告知孔子到衛國來的真實情況,並希望顏濁鄒能把孔子一行推薦給衛君。顏濁鄒答應二人的請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於夫子。經顏濁鄒、蘧伯玉(孔子朋友)等人的推薦,衛靈公接見了孔子及顏回一行,並按孔子在魯國所得年俸給粟六萬,於是他們從顏濁鄒家搬出自立館舍居住。顏回隨孔子在衛國住了十個月,有人向衛靈公進言說,如果他們是為魯國圖謀衛國而來,該怎么辦?衛靈公遂派公孫余假暗中監視孔子師徒。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離開衛國,準備到陳國去。不料途經匡地(今河南長垣縣境)時,被誤認作曾侵犯匡地的陽虎而被匡人圍困。
顏子顏子
孔子等匆忙離開衛都帝丘時,顏回暫時留在顏濁鄒家,以便觀察衛國的動向。衛靈公調查清楚孔子一行到衛國來並不是魯國派來的,於是再次接受顏濁鄒、蘧伯玉等人的勸諫,請顏回傳話,懇請孔子回帝丘。
顏回至匡,見到了被圍困的孔子等人。孔子動情地說:“吾以汝為死矣。”顏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論語·先進》)顏回匯報了衛國無意加害夫子的實情,並轉達了衛靈公懇請夫子回帝丘,以及衛靈公將在城外恭候夫子,以謝不恭之罪的話。
顏回隨孔子重回帝丘,途經蒲邑,又遭到蒲人的攔截。當時,衛國人公孫戍被衛靈公驅逐後,便逃到蒲地策動叛亂。他試圖脅迫孔子一行參加,利用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聲望壯大自己的聲勢。經孔門弟子子路、公良孺等的拼殺,蒲人感到靠武力留不住孔子一行,建議和談,答應放行,但不能回帝丘。孔子同意,雙方舉行了盟誓。但一離開蒲地,孔子就吩咐大家趕回帝丘去。子貢不解地問:方才的盟誓難道可以違反么?孔子說:那是強迫我們盟誓,神靈不會聽信的。孔子一行重返帝丘,衛靈公果然出城恭迎。
孔子重返帝丘,衛靈公仍給其豐厚的待遇,但不給孔子具體的事做。顏回等人有了較多的時間向孔子請教學問,有時也一同外出考察古蹟名勝,研究衛國文化,或登山臨水,飽覽衛國風光。但在衛國沒有實踐孔子之道、用孔子之道治理國家的機會,這使孔子一行不得不離開衛國,尋找能用其道的君主。

曹國之行

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春,顏回隨孔子離開衛國,向東南行數百里到達曹國,在曹國稍作逗留,於夏天到達宋國。孔子夫人亓官氏是宋國人,顏回的夫人也是宋國人,且宋國又是孔子祖籍,他們在感情上覺得比其他國家親近些,所以到達宋國後便去求見宋君。宋君向孔子討教治國之策,孔子藉機向宋君宣揚自己的治國之道。宋君聽後卻表示:你的主張是對的,但我不能,我做不到(見《說苑·政理》)。宋君的態度使孔子一行十分失望,便離開宋國赴鄭國
顏回隨孔子在鄭國考察了大夫子產的政績,考察了鄉校,拜祭了子產。在位的鄭國君臣無意留用孔子,孔子一行只好離開鄭國赴陳國。陳是南方媯姓小國,相傳是舜的後裔,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不久,顏回又隨孔子赴晉國。晉是春秋時頗有影響的大國。能在晉國從政,推行孔子的治國之道,其影響所及遠非他國所比。行至黃河東岸,聽說趙鞍殺害了賢臣竇鳴犢及舜華,孔子一行不能西行,再回到衛國,不久由衛國再次人陳。此時顏回已是而立之年,按周禮,顏回應獨立講學或從事其他社會工作,只是他在孔門中處於首要地位,不得不以“回不願仕”放棄了出仕做官的機會。

四國之間

魯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491一前489年)這段時間裡,顏回在隨孔子到楚國去的過程中,曾輾轉於陳國、蔡國葉國、楚國之間。據《史記·孔子世家》載:楚王聽說孔子一行在陳蔡之間,就派人去聘請孔子。訊息傳到陳、蔡,兩國大夫深恐孔子人楚對己不利,便派兵攔截。孔子師徒最初不了解陳、蔡派兵的意圖,為躲避軍兵的襲擾,他們只好在曠野中行進,不料陷入了絕糧的境地。“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兄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未吾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人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兌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人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這段記載,主要是說:為了堅定弟子們的信念,孔子把弟子們叫到身旁,對他們說:《詩》里說:“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曠野,是何緣由?”我的主張不對嗎?為什麼受困在這裡?子路認為:主張不被別人採納,是由於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別人看不起。子貢認為:主張不被採納,是由於老師把標準定得太高,別人接受不了,應該降低要求。孔子對子路、子貢的回答不滿意,他說:伯夷、叔齊是仁者吧,卻餓死首陽山。這說明仁智的人也會不遇時而遭厄運。至於降低標準,迎合世俗,實際是放棄理想,更要不得。孔子問顏回如何理解。顏回說:老師的主張是偉大的,別人不接受,那是他們的責任。如果我們的“道”沒有修好,這是我們的恥辱;我們的“道”已經完善而不被採納,那是各國掌權者的恥辱。正確的主張不被人家採納,自己仍堅持下去,這才顯出君子的修養。孔子聽了顏回的議論,很是高興,說:好樣的,顏氏之子,如果將來你發了財,我願替你當管家。
顏回坐像顏回坐像
顏回隨孔子在陳、蔡期間絕糧七天,子貢費了許多周折才買回一石米。顏回與子路在破屋牆下做飯,有灰塵掉進飯中,顏回便取出來自己吃了。子貢在井邊遠遠望見,很生氣,以為他偷飯吃,便跑去問孔子:仁人廉士也改變自己的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叫仁人廉士嗎?子貢說:像顏回,也不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是的。子貢便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雖如此說,我仍不會懷疑他,這裡邊必定有緣故。你等等,我將問他。孔子把顏回叫到身邊說:日前我夢見先人,大概是啟發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飯進來,我將祭奠先人。顏回對夫子說:剛才有灰塵掉進飯里,留在鍋里不乾淨,丟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來祭奠了。孔子說:是這樣,我也一起吃吧。顏回出去後,孔子環顧了一下身邊的弟子說:我相信顏回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從此以後,大家更加信賴顏回。
魯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顏回隨孔子離開負函,經陳、儀、蒲回到衛國帝丘。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顏回三十八歲,孔子六十八歲,季康子派使臣公華、公賓、公林帶著禮品到衛國來迎接孔子一行歸國。從此顏回結束了跟隨孔子長達十四年的列國週遊。

重歸魯國

顏回重歸魯國,其故居陋巷雖然依舊,但父母均已年邁,家庭重擔理應落在他的肩上。這就使顏回必須有一份較固定的收入維持家計。顏回在孔門中,是最有條件
顏回石刻像顏回石刻像
繼承孔子學說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孔子在不能入仕做官,達到以其思想治國的情況下,靠辦學廣收弟子來傳播他的治國主張。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則入仕,不能入仕則通過講學傳授其治國之道,使其思想、主張能為後世所用。所以顏回在未入仕為官的情況下,設壇講學實屬必然。
顏子生活的時代,由於文化下移,私學日多,沒落貴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學視為步入官場的途徑之一,就連當權貴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學的,如魯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宮敬叔師事孔子。顏回作為孔門弟子之冠,當時欲求其為師的人也不在少數,這從當時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顏回請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孫何忌請教顏回:“一言而有益於仁智,可得聞乎?”顏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語·顏回》)。叔孫武叔多攻擊別人的過失,他求教顏回時,顏回引用孔子的話告誡叔孫武叔,並說:“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禮記·檀弓下》)。
顏回講學所用教材,不外《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只是他對《易》接觸較早,研究較深入,“顏淵弱冠,而與仲尼言《易》。”(《法言·問神》東晉李軌注)在教學實踐中,顏回對《易》的講解較深透些,這對其弟子參悟古代辯證法是有幫助的。
歸魯之後,顏回除講學外,便是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顏回在整理時,不限於一般的刻寫與編簡,而是著重於考證及校對,把周遊列國時所獲得的不同古籍互作參證,去偽存真。特別是《易》,顏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過程中,顏回嘔心瀝血,以致勞累而死。顏回死後,孔子在顏回對《易》所作整理的基礎上,又經過“韋編三絕”的辛勞,才給後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經》。

顏氏之儒

顏回通過自己講學授徒,傳授儒學六經;通過協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漸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形成了儒家的一個宗派——顏氏之儒
顏回顏回
韓非子·顯學》指出:自孔子死後,儒分八派,“顏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後世儒學專家大多認為韓非子所說的顏氏之儒,是指顏回弟子在繼承顏子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學支派。重於立德
顏回之德是顏回留給後世最豐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遺產。《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顏回的不朽,在於其重立德,後世稱他為“復聖”,便是對其重於立德的肯定。顏回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實於個人的行動中,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顏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響社會,啟迪後世。

天人合一

顏回的言行體現了他善於領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觀規律,順應自然,但又重視人的能動性,守道而不移其志。顏回有入士為相的願望,希望通過人的努力,達到“無伐善,無施勞”。在條件不成熟時,能主動退讓,待時而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居陋巷簞食瓢飲不改其樂,把自我化於自然之中。“同於大道”(《莊子·大宗師》),使自我行動符合客觀規律。

辯證思維

事物發展到極限會走向反面,這是辯證法的觀點之一。顏回從東野畢不愛惜馬力推知其馬將逃跑。魯定公問何以知其馬將逃跑時,顏回說:“臣以政知之。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以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今東野畢之馭,上車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猶求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問:“善!可得少進乎?”顏回答:“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無危者也。”(《荀子·哀公》)
顏回在學習和弘揚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的過程中,總是殫精竭思,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簞食瓢飲”的困苦生活,這種狀況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夏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學宗師顏子不幸病逝,給世人留下了永久的遺憾。由於他的家境十分困難,以至無力按照當時有關禮儀殯葬,最後經他的父親顏路四處籌措,並在其弟子及同門好友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了葬禮。
《孔子家語》中有顏回一篇。據說顏回非常聰明,深曉推理之術。他主張為人要謹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在孔教中顏回得到特別的尊重。但是孔子門下的學生,有聰明才智的一樣有很多--像子路等人都可以為代表。

歷代追封

漢代起,顏淵因為較易查考的關係,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淵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史籍記載

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
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實際年齡四十歲)

相關故事

軼事典故
顏回,名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淵。

軼事典故

名字由來

顏回,名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淵。
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莊子·應帝王》
或躍在淵。——《易·乾》
“回”與“淵”互訓,意思是“回水”,即漩渦激流中的水。甲骨文象淵水迴旋之形。本義:迴旋,旋轉。
回,轉也。——《說文》
昭回於天。——《詩·大雅·雲漢》
圖回天下於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有人說,顏回的名字寄寓了“急流勇進”的處世態度;也有人說,反映了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
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莊子·應帝王》
或躍在淵。——《易·乾》
“回”與“淵”互訓,意思是“回水”,即漩渦激流中的水。甲骨文象淵水迴旋之形。本義:迴旋,旋轉。
回,轉也。——《說文》
昭回於天。——《詩·大雅·雲漢》
圖回天下於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有人說,顏回的名字寄寓了“急流勇進”的處世態度;也有人說,反映了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

顏回好學

原文
顏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孔子與顏回、子路孔子與顏回、子路
譯文
顏回二十九歲,頭髮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說:“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學生,學生們就更加親近我。”魯國國君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之後再沒有發現好學的人了。”

顏回攫甑

原文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
譯文
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里的飯吃。一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來的時候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炭灰飄進了鍋里(弄髒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看見的,但是看見的也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難啊,孔子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更難啊。

顏回不仕

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庭貧困處境卑賤,為什麼不去做官呢?”顏回回答說:“不願意做官。我有城外的五十畝地,足夠供給稠粥;城內的十畝土地,足夠穿絲麻;彈琴足以自求娛樂,所學先生的道理足以自己感到快樂。我不願意做官。”孔子欣然改變面容,說:“好啊,你的願望!我聽說:‘知足的人,不以利祿自累;審視自得的人,損失而不憂懼;進行內心修養的人,沒有官位而不慚愧。’我誦讀這些話已經很久了,現在在顏回身上才看到它,這是我的心得啊!”
原文: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作。’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莊子》
2011年電視劇《孔子春秋》唐曾飾演顏回

顏氏宗子世表

一世祖 顏回,字子淵
二代 顏歆
三代 顏儉
四代 顏威
五代 顏芃
六代 顏億
七代 顏岵
八代 顏卸
九代 顏譽
十代 顏產
十一代 顏異
十二代 顏愚
十三代 顏逵
十四代 顏律
十五代 顏衷
十六代 顏凱
十七代 顏邃
十八代 顏龠
十九代 顏綽
二十代 顏準
二十一代 顏阮,字懷珍
二十二代 顏亮,字世明
二十三代 顏敫,字士榮
二十四代 顏斐,字文林、顏盛,字叔台
二十五代 顏欽(字公若,謚曰“貞”)。
二十六代 顏默(字靜伯,西晉汝陰太守)
二十七代 顏含(字寵都,因平亂有功,封西平縣侯,年九十三卒。謚曰靖)
二十八代 顏髦(字君道,顏含子)、顏謙、顏約(皆顏含子)
二十九代 顏綝(字文和,顏髦之子)、顏顯,顏約之子,曾任護軍司馬
三十代 顏靖之(字茂宗,顏綝子)、顏延之(字延年,顏顯子)
三十一代 顏騰之(字弘道,顏靖之子)、顏竣(字士遜,顏延之長子)、顏測(顏竣弟)、顏師伯(字長深,峻族兄)
三十二代 顏炳之(字叔豹,顏騰之子)
三十三代 顏見遠(顏炳之子)
三十四代 顏協(字子和)
三十五代 顏之儀(字子升)、顏之推(字介,顏協第三子)
三十六代 顏思魯(字孔歸)、顏愍楚、顏游秦(字有道)
三十七代 顏師古(字籀)、顏相時(字睿,師古弟)、顏勤禮(字敬)
三十八代 顏趨庭,字茂實 、顏揚庭、顏光庭(顏師古子)、
三十九代 顏尚賓、顏勤禮生顏昭甫(字周卿)、顏敬仲、顏殆庶、顏無恤、顏少連、顏務滋、顏辟強
四十代 顏元孫(字聿修,顏昭甫子)、顏惟貞(字叔堅,顏昭甫子)
四十一代 顏迢、顏春卿、顏耀卿(顏元孫子)、顏杲卿(顏元孫子)、顏旭卿、顏茂曾,顏惟貞生顏闕疑、顏允南、顏喬卿、顏真長、顏幼輿、顏允臧、顏真卿(字清臣)
四十二代 顏傳贄、顏季明(顏杲卿子)、顏頸(顏真卿子)、顏顒(顏真卿侄)
四十三代 顏文
四十四代 顏君佐、顏君雅
四十五代 顏文威、顏文蘊、顏文鐸
四十六代 顏承祜、顏涉、顏街
四十七代 顏仲昌、顏檉
四十八代 顏太初,字醇之、顏端
四十九代 顏復,字長道、顏繼
五十代 顏昌
五十一代 顏擎
五十二代 顏價
五十三代 顏順
五十四代 顏寶
五十五代 顏椿
五十六代 顏之才,字宗藝、顏之美,字宗德
五十七代 顏渙、顏襄、顏池,字德裕
五十八代 顏拳,字克膺
五十九代 顏希仁,字士元、顏希惠
六十代 顏議,字定伯
六十一代 顏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襲
六十二代 顏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襲
六十三代 顏從祖,字守嗣,無子、顏肇先,字啟源,顏重禮之長子
六十四代 顏嗣慎,字用修,長子顏胤宗先卒,
六十五代 顏胤宗,字永昌、顏胤祚,字永錫,萬曆十七年襲
六十六代 顏伯貞,字叔節,顏尹宗之子,萬曆二十七年襲、弟顏伯廉,字叔清,萬曆三十四年襲
六十七代 顏光魯,字宗旦
六十八代 顏紹統,字景宗、顏紹緒,字振宗,崇禎十四年襲
六十九代 顏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襲
七十代 顏崇文,未襲封病故,無後、顏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襲
七十一代 顏懷禮,字子真,早逝、顏懷圉,字彤賓,
七十二代 顏士采,字慶田
七十三代 顏錫嘏,字公純,顏士莊長子,乾隆三十六年襲
七十四代 顏振估,字啟愚,早卒無子、顏振奮,嘉慶十九年襲
七十五代 顏承裔,字波仙,系顏振淇次子,為顏振估嗣子
七十六代 顏景育,字養齋,光緒十三年襲。
七十七代 顏世鏞,字冠聲,1918年承襲復聖顏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生五子:顏廷漢、顏廷渭、顏廷潮、顏廷澂、顏廷淦
七十八代 顏廷漢,顏世鏞長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生子顏秉剛
七十九代 顏秉剛,顏廷漢之子,1965年生。生子顏培郅
八十代 顏培郅,顏秉剛之子,1996年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