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詳細解釋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鐘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一部好經,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經典能念歪嗎?
以上說的是 話外知音:語氣吐露出不同情緒。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自己的人。
3.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知心朋友
典故背景:大雅手筆留下的大作讓後人難以領悟。
引證解釋
通曉音律。《禮記·樂記》:“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太平御覽》卷五八一引 漢桓譚 《
新論》:“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為知音。”宋
周邦彥 《
意難忘》詞:“知音見說無雙,解移宮換羽,未怕周郎 。”《醒世恆言·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僖宗皇帝 ,妙選天下知音女子,入宮供奉。”
《
列子·湯問》載: 伯牙善鼓琴, 鐘子期善聽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說“峩峩兮若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說“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所念, 锺子期必得之。
後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三國魏曹丕 《與吳質書》:“ 徐 、 陳 、 應 、 劉 ,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絕弦於鐘期 , 仲尼 覆醢於子路 ,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唐
杜甫《哭李常侍嶧》詩:“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明 唐順之 《謝病贈別高參政》詩:“逝將歸舊林,復此別知音。”浩然 《艷陽天》第六九章:“﹝ 彎彎繞 ﹞可見到‘知音’了,哪還肯白白地放過去呢?”
指對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確評價的人。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南唐 李中 《吉水縣依韻酬華松秀才見寄》:“詩情冷淡知音少,獨喜江皋得見君。”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出處
通曉音律
《禮記·樂記》:“
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
太平御覽》卷五八一引 漢
桓譚《
新論》:“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為知音。” 宋
周邦彥《意難忘》詞:“知音見說無雙,解移宮換羽,未怕周郎。”《醒世恆言·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僖宗皇帝 ,妙選天下知音女子,入宮供奉。”
《
管錐編》關於文藝審美的觀點,散珠於各冊各條,雖不如《談藝錄》而自成體系,但浸淫既久,也不免多有發見。冊三“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好音多以悲哀為主”、“聽樂與聞樂”、“文詞風格與
辨偽”三條,由“知聲”、“知音”、“知樂”的遞進而及文藝審美,似可合觀而資談藝之助。
串珠之勞,俾以益於“知音”者也。
相關典故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說“巍巍乎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說“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後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 徐 、 陳 、 應 、 劉 ,一時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絕弦於鐘期 ,
仲尼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嶧》詩:“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 明
唐順之《謝病贈別高參政》詩:“逝將歸舊林,復此別知音。”
浩然《艷陽天》第六九章:“(彎彎繞 )可見到‘知音’了,哪還肯白白地放過去呢?”
伯牙誦云:“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
瑤琴為君死!”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著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鐘子期。
《
列子·湯問》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有一年,
晉國大夫俞伯牙奉
晉王之命出使
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
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
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
孔子讚嘆弟子
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
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
古曲《高山》。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
古琴台。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引後人有詩讚云: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伯牙不作锺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後人有詩讚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
指對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確評價的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南唐 李中 《
吉水縣依韻酬華松秀才見寄》:“詩情冷淡知音少,獨喜江皋得見君。”
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三國志》與《晉書》上記載的兩個人物,
陸抗和
羊祜。陸抗和羊祜分別吳、晉兩國的將領,羊祜在
襄陽為官,陸抗鎮守荊州,兩個人你想統一我,我想滅掉你,但卻絲毫不妨礙二者是知音。陸抗病了,羊祜趕忙送藥來,陸抗手下
東吳將領齊勸陸抗不要吃。陸抗答道:“豈有鴆人羊叔子哉,汝眾人勿疑”。遂服之。陸抗知羊祜愛飲酒,送自己親釀佳釀給羊祜,羊祜部將
陳元勸別飲恐有詐,羊祜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
昔時,
齊國有
管仲,字
夷吾;
鮑叔,字宣子,再個自幼時以貧賤結交。後來鮑叔先齊桓公門下信用顯達,舉薦管仲為首相,位在己上。兩人同心輔政,始終如一。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
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鮑子也。”所以古今說知心結交,必曰:“
管鮑”。說兩個朋友,偶然相見,結為兄弟,各舍其命,留名萬古。
《呂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覽。本味》:
伯牙鼓琴,
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兮若江河。”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難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千里也。
注釋
1、鼓琴:彈琴。
2、峨峨:很高。
4、援:拿,操。
5、造:創造。
6、卒:通“猝”,突然。
7、志:斷絕。
8、哉:啊,語氣助詞。
9、善:讚美之詞,語氣助詞。
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
鐘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山高峻的樣子像泰山!”伯牙心裡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遊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避雨;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伯牙每次彈奏曲子,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裡想像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裡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賞析
《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
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
荀況在《勸學》篇里曾提到他:“昔者
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
韓詩外傳》、《
淮南子》、《說苑》,東漢的《
風俗通義》、《
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邑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
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
馮夢龍的《
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
樂官俞伯牙,
鐘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
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鐘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
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
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
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
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
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25課《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文藝審美論
人們在讀到《禮記·樂記》中“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這句話時,不免會大驚失色,謂其論“太狠”。放在先秦及漢以禮樂治國安邦的語境下,這種通過識禮樂而區別人與禽獸的方法,已然成為一種嚴肅的制度。
鄭玄在解注這句話時說,禽獸知此為聲耳,不知其宮商之變也。粗民不知宮商之變,和禽獸無異。反過來說,那些聆聽樂而舞的禽類,莫非可以歸入人類了?這種
反推法雖然不可取,但這種反推至少正證明這樣的
禮樂制度的“無理性。”
這種制度的“無理性”是由時代需求使然。將音樂和政治扯上關係,作為儒家經典著作的《
樂記》立了大功。《樂記》強調音樂與政治、音樂與社會的密切關係,並將其上升到政治治理的需要。“使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自然,政治法則之下,社會倫理也不能免。《樂記》主張使音樂與治理朝政、端正
社會風氣、
禮治、倫理教育等相配合,為統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務:“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應該承認,這種
禮樂文化在特定歷史時期對安邦治國的積極作用。但樂之為樂,不過一種藝術而已,其回歸於藝術本身,乃得益於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把
音樂藝術從
政治倫理的治理和說教中解脫出來,還原其藝術的本真,這是“禮崩樂壞”的積極意義。
由此,關於
音樂審美的“知聲”、“知音”論,才在後世得以空前繁榮。
考證源流,
中國傳統樂器的誕生
高峰期,正是在“禮崩樂壞”後的漢代。由“官方統領”而至“民間普及”,這是一個中國傳統器樂“大鳴大放”的時期。
古琴、
洞簫、
琵琶、
胡笳,不一而足。林下泉邊,高士層出,以至於成為中國人物和山水畫的一大主題。這些器樂的取材和發聲又決定了其音多悲。所以,無論是《
王褒》的《
洞簫賦》還是
嵇康的《
琴賦》,皆發悲聲。
錢锺書先生援引兩賦,總概而說:
奏樂以生悲為善音,聽樂以能悲為知音,漢魏六朝,風尚如斯。《洞簫賦》中“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者怪而偉之”一句,讓音樂審美的“知音論”遂從此驚世而出,成為一種文化
濫觴後世。
如果說伯牙子期的“善鼓”和“善聽”是一種默然於心的知音,那么,王褒的“樂而悲之”則是直指心源的“知音”,其後嵇康留世的《
聲無哀樂論》則上升為打通音樂和人精神以及情感世界的“知音”。伯牙子期的“知音”為後世
知音文化定型,王褒的“樂而悲之”為後世知音文化定調,嵇康的“聲無哀樂”為後世“知音文化”定論。
嵇康《聲無哀樂論》的意義在於予音樂以獨立的個性。“心之為聲,明為二物。”“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聞之則悲,悲歡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舊唐書·音樂志》這句話,可作為嵇康的異代“知音”。由伯牙子期而至王褒再至嵇康,音樂的“三定”雖然相互遞進,但都囿於中國古代音樂審美,而未發展至一切
藝術審美。
“知隕泣為貴,不獨聆音”。錢锺書先生在“好音以悲哀為主”條中鉤沉
索隱,反覆鋪陳,將音樂審美的“知音論”升華為“一切文藝審美”的“達心觀”,正是其對文藝審美的一大貢獻。“
徵文考獻,宛若一切造藝皆須如洋蔥之刺激
淚腺,而百凡審美又得如
絳珠草之償還淚債,難乎其為‘儲三副淚’之湯卿謀矣。”可謂為“知音者”之通論。
一切體心觀物的
文藝創作,皆可能使人隕泣,而隕泣只是人們體藝觀心的一種情態,其餘情態之豐富放達,乃取決於文藝創造“達心”的程度。“心理學即謂人感受美物,輒覺心隱然痛,心怦然躍,背如冷水澆,眶有熱淚滋等種種反應。”所以,讀詩有怦然而動者,觀畫有背如冷水澆者,一切美的文藝創作,皆可能給我們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誠如我們後來讀明季
錢牧齋“埋沒英雄芳草地,耗磨歲序夕陽天”這句詩時,體察己身,肌膚起栗、喉中哽咽、眼裡出水、心裡嘆息。這樣的詩文“達心”,歷歷可舉;又如,觀賞
羅中立名畫《
父親》,而思及去世之父親或尚躬耕於壟畝間的父親,也不免為之隕泣;“黑色星期天”因引發100多人自殺而被列為全球
三大禁曲,就是因其“達心”太狠所致。當然,按照嵇康的“
聲無哀樂論”,音樂是沒有過錯和罪名的,那些自殺的人,乃是心裡本已含悲。
藉由上述三例子,我們看到,是文藝創作所具有的強烈的“代入”感,使人產生了心理共鳴,這個心理共鳴,就是一個“達心”的過程。
其實,文藝創作和審美的“達心”觀,堅定的推行和守護者起於
蘇東坡。他的名言“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正是“達心觀”的肇始,這裡,既有文藝創作不拘於成法、只適於心意的“達心”,又有
蘇軾所看重的文藝審美最重心理“愉悅”感的“達心”。這種愉悅,就是“到達內心”或者“表達內心”的文藝審美“達心觀”。這種
審美觀,經由他的創造,由詩詞、字畫而進入範疇相當廣泛的古董、金石,舉凡“書法、繪畫、古董、金彝,無不在其彀中。”
從“知音論”到“達心觀”,從專音樂而至一切文藝審美,其實是中國
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不變的源流,中間雖有時代更替,但脈息始終。總括而言,文藝審美在三難,而破除三難,則在“同交達”三字。試解析如下:評藝之難,在於達心;達心之難,在於交意;交意之難,在於同慨。是故君子相交,貴在同慨;君子談藝,貴在交意;君子審美,貴在達心。達心者,知音也。
(龐驚濤:《從禮樂之變談文藝審美的“知音論”和“達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