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種與神經鞘脂代謝相關的隱性常染色體遺傳病,因缺乏脂粒酶己糖脫氨酶A導致皮質和小腦的神經細胞及神經軸索內神經節苷脂GM2積聚、沉澱。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Tay-sachs
- 中醫學名:神經節苷脂沉積病
- 英文名稱:gangliosidosis
- 主要病因:系B-半乳糖苷酶的顯著缺陷
概述
本病還有其他別名,請查閱以下資料:
中文名:神經節苷脂沉積病
英文名:gangliosidosis
別 名:全身性神經節苷脂病;神經節苷脂沉積症;黑蒙性白痴;假性Hurler病;Tay-Sachs病;Sandhoff病
簡要介紹
病因
β-半乳糖苷酶神經節苷脂沉積病(gangliosidosis)為一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系B-半乳糖苷酶的顯著缺陷,A、B、c種同功酶均有缺陷,造成單涎酸四己糖醯神經節苷脂即GM(1)沉積於中樞神經系統和其他各內臟器官。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原理神經節苷脂水解代謝中不同酶的缺乏引起不同物質在神經組織中的沉積而致病。神經節苷脂為腦醯胺與一個低聚糖(oligosaccharide)分子和涎酸(sialicacid)結合而組成的葡萄糖脂,分布於神經組織的神經細胞膜上。
酸性β-半乳糖苷酶的原發性缺乏引起上述分解過程的第一步不能進行和單涎腦醯胺四己糖苷在神經元中的沉積,產生嬰兒性家族性黑蒙性痴呆,稱為GM1沉積病此型患者小腦損害較重,視網膜變性脊髓和周圍神經均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脫失。氨基己糖酶的缺乏引起上述第2步分解不能和單涎腦醯胺三己糖苷在神經組織的沉積產生GM2沉積病。其中Ⅰ型為嬰兒型,稱為Tay-Sachs病Ⅱ型為急性早期嬰兒型稱為Sandhoff病。主要病理改變為大腦皮質中神經細胞內有大量類脂沉積,細胞變性、消失晚期有髓鞘脫失和膠質細胞增生電鏡檢查可見沉積物為圓形分層結構,稱為膜狀胞質小體除大腦受累外小腦和腦幹均有普遍萎縮腦室擴大。
臨床表現
Ⅰ型亦稱全身性神經節苷脂病假性Hurler病患兒外貌特異:凸前額凹鼻樑低耳,巨大舌牙齦增生,人中特長,角膜混濁,關節攣縮,肝、脾大,眼底黃斑區有櫻桃紅點。新生兒時期蛙形體位面部水腫,哺乳不良智力發育極差。6~7個月時,患兒對外周仍無反應,吞咽無力不能豎頭肌張力降低自主活動減少,腱反射亢進。聽覺過敏驚嚇反射極為明顯。驚厥頻繁發作抗驚厥藥物治療往往無效隨病程進展逐步出現去皮質強直狀態極少活過2周歲。
Ⅱ型者新生兒期大致正常外貌正常但聽覺過敏、驚嚇反射明顯,常於6個月內出現全身抽搐、肌陣攣發作,發育落後等可伴輕度肝脾大,無眼底黃斑區櫻桃紅點2、GM2神經節苷脂沉積病臨床表現由氨基己糖酶缺乏引起,其中Ⅰ型為嬰兒型,即典型的Tay-Sachs病;Ⅱ型為急性早期嬰兒型稱為Sandhoff病。
Tay-Sachs病患者於初生時正常出生後4~6個月開始出現對周圍注意減少,運動減少肌張力降低聽覺過敏驚跳、尖叫肌陣攣發作或不自主發笑可能為首發早期表現。起病後3~4個月內病程迅速發展,頭圍增大,視力下降而逐步出現黑蒙、視神經萎縮體檢可見瞳孔光反應差,肝脾不大,90%以上患兒可見眼底黃斑櫻桃紅斑點1歲以後出現肢體肌張力增高去皮質強直樣角弓反張體位,痛苦尖叫病容,但叫不出聲音2歲之後完全痴呆,全身頻繁肌陣攣和抽搐發作反應消失吸吮和吞咽能力消失而需要鼻飼。平均病程2年左右。多數患兒在3~4歲之前夭折。
Sandhoff病與Tay-Sachs病表現相似,但前者伴有肝脾腫大和進展更急為其特點Ⅱ型患者起病晚,以進行性精神運動衰退為特點腦、肝脾、腎內均有GM2沉積但程度較輕因此進展較慢,可活至10~15歲不等。
診斷
X線顯示椎骨發育不良長骨中骨皮質厚薄分布異常,掌骨楔形蝶鞍鞋形肋骨薄片狀髂骨外張等可為診斷提供佐證約有50%的周圍血淋巴細胞中有空泡,骨髓組織細胞中空泡形成等均可支持診斷。
人工底質測定血清和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相關的β-半乳糖苷酶及氨基己糖酶的酶活力是診斷神經節苷脂沉積病和進一步分型的惟一方法。注意與其他嬰兒常見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如神經鞘磷脂沉積病、嬰兒型Gaucher病、半乳糖腦苷類脂沉積病Farber病相鑑別。
檢查
皮膚成纖維細胞檢查實驗室檢查
1.測定血清和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相關的β-半乳糖苷酶及氨基己糖酶的酶活力。
2.周圍血淋巴細胞中有空泡形成。
其它輔助檢查
血淋巴細胞檢查1.骨髓組織細胞中有空泡形成。
2.X線檢查椎骨發育不良,長骨中骨皮質厚薄分布異常,掌骨楔形蝶鞍鞋形,肋骨薄片狀,髂骨外張等。
治療本病無特殊治療方法,臨床可對症處理,延長患兒存活期。酶的補充療法尚在研究之中。
預防
選擇性人工流產術本病預後極差。GM1神經節苷脂沉積病Ⅰ型極少活過2周歲。GM2神經節苷脂沉積病Ⅰ型平均病程2年左右,Ⅱ型患者起病晚,可活至10~15歲不等遺傳代謝性疾病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諮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