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cccp)

蘇聯

cccp一般指本詞條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語縮寫:СССР),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十一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消失。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阿拉斯加州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並奉行社會主義制度計畫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成為了與美國並稱的世界超級大國,世界進入到兩極格局,蘇聯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之後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在1946年3月正式拉開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蘇聯主席戈巴契夫宣布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葉爾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國際地位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成立與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確立,衛國戰爭時期,戰後初期,赫魯雪夫改革,全盛時期,平穩改革與思想混亂,政變與解體,疆域,國土面積,行政區劃,地理特點,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文特徵,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國家象徵,政治,政體,憲法,政黨,最高領導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軍事,綜述,軍隊建制,經濟,綜述,工業,農業,商業,外貿,文化,語言文字,傳統節日,文學藝術,交通,綜述,海運,河運,鐵路,管道運輸,航空運輸,社會,民生,媒體,科技,教育,體育,外交,與東歐,與亞洲,與非洲,與美洲,與中國,

歷史沿革

成立與鞏固

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極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於1917年11月7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產黨提出了聯合問題。1922年8月,聯共(布)中央成立了由史達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提出各蘇維埃共和國以自治共和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方案。喬治亞領導人反對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對待。病中的列寧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嚴厲批評“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列寧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按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根據列寧的建議,1922年10月中央全會討論通過新的檔案,該檔案得到了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蘇維埃機關的熱烈回響和支持。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史達林在會上作關於成立蘇聯的報告。列寧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條約。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蘇聯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列寧去世後,約瑟夫·史達林當選聯共(布)中央總書記。史達林以計畫經濟作保障,領導國家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使蘇聯一度成為歐洲工業生產值最高的國家。蘇聯農業方面在史達林大規模工業化中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農業實行了機械化但是集體農莊政策的失誤使得蘇聯農業產值嚴重下降,僅僅達到1913年水平。
在史達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並把蘇聯改造成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
1932―1933年間,烏克蘭大饑荒爆發,使250―480萬人死亡,當時蘇聯推行的農業集體化政策部分加劇了饑荒的蔓延,並阻礙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烏克蘭獨立後,西方政治家和部分學者認為1932―1933年大饑荒是蘇聯對烏克蘭的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
1937至1938年被稱為蘇聯“大清洗”時期。在此期間,130萬人被判刑,其中68.2萬人遭槍殺。不少軍界、經濟和科學藝術界人士被清肅,蘇聯境內勞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懷疑為“反動派”或者“間諜”的公民、僑民都會被關進勞教所,甚至被槍決。而且史達林的清洗運動不僅僅只針對蘇共中央,蘇聯軍隊高層,也波及普通蘇聯人民。

衛國戰爭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是戰勝國之一。
衛國戰爭時期的宣傳畫衛國戰爭時期的宣傳畫
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採用“綏靖政策”安撫希特勒,使得蘇聯覺得西方國家企圖將法西斯“禍水東引”。蘇聯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結盟建立歐洲共同防禦體系而不果,與此相反,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卻多次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1938年,蘇聯採取“禍水西推”的策略終於和德國結盟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範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東方戰線”的名義,出兵與德國瓜分波蘭,侵略波蘭並占領東歐部分地區。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強行併入蘇聯,此舉加速了其周邊國家向法西斯軸心的靠攏,也使得蘇聯在二戰初期頗不得人心。1939年蘇聯發動蘇芬戰爭,在付出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奪回了芬蘭占領的土地。蘇芬戰爭充分體現蘇聯重工業的落後。
1941年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粉碎了德軍自二戰開始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與加拿大共同向蘇聯提供了大約150萬噸的軍用補給品和糧食。
1943年初,蘇聯紅軍經過頑強抵抗,獲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蘇軍才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
1944年2月2日,蘇聯對1936年《蘇聯憲法》進行了修改,新憲法第18條稱:“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與外國直接發展關係,簽訂協定並交換外交、領事代表。”新憲法還賦予加盟共和國建立自己武裝部隊的權力。10月,蘇聯吞併中國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烏梁海地區。
1945年,蘇聯與蔣介石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造成外蒙古獨立。5月,蘇聯紅軍攻占了納粹德國首都柏林柏林戰役勝利,希特勒自殺, 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為贏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蘇聯軍民付出了2700多萬人(是戰前人口的14%)犧牲的代價,6個加盟共和國被德國占領,1700座城鎮和超過3.1萬個工廠被夷為平地,四分之一的國民財富毀於戰火。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八月風暴行動),關東軍被擊斃83000人,被俘594000人。
攻占德國帝國大廈攻占德國帝國大廈

戰後初期

戰後,在有關戰後安排等重大問題上,蘇聯堅持強硬的立場,由於邱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杜魯門主義令蘇聯備感威脅,史達林也在土耳其、伊朗問題和希臘共產主義革命、德國的問題上與美英有分歧,導致1947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試爆了一枚當量為22000噸TNT的核子彈,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55年蘇聯相對地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1953年2月底,史達林夜間突發中風。3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部長會議召開聯席緊急會議,馬林科夫成為部長會議主席,然而史達林的名字依舊出現 在了委員名單中(最後一位)。會議剛剛結束,史達林就在克里姆林宮逝世。

赫魯雪夫改革

史達林逝世後,赫魯雪夫主謀清除了貝利亞集團,最後成為了最高領導人。1953年9月3日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1958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赫魯雪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赫魯雪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
赫魯雪夫的“去史達林化”招致東歐各國的反對,出現“匈牙利事件”,“波茲南事件”等反對赫魯雪夫政權的事件。事件均以蘇聯出動軍隊鎮壓而收場。
赫魯雪夫時期,蘇聯科技取得長足發展,赫魯雪夫重用科技人才,大力發展科技。在航天領域,蘇聯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於1958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把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108分鐘,開闢歷史新紀元,也在美蘇太空競賽中贏得了先手。
1959年7月尼克森與赫魯雪夫在莫斯科1959年7月尼克森與赫魯雪夫在莫斯科
1964年10月14日,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共中央全會“鑒於赫魯雪夫犯有主觀主義唯意志論錯誤“,解除其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次日又解除其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
赫魯雪夫結束了警察恐怖,釋放了數百萬政治犯,為近2000萬人恢復了名譽。但赫魯雪夫全面批判史達林也一度引發東歐社會主義盟國的政治動盪。此後,蘇聯和很多國家爆發政治衝突。

全盛時期

1964年,赫魯雪夫被以不流血政變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在解除了謝列平等人的威脅之後,跟柯西金波德戈爾內一起建立了“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體制。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
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結束了赫魯雪夫的去史達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史達林的正面形象,糾正了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過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與政策過度僵化,導致矯枉過正,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改革與進步的活力。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973年,蘇聯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糧食淨進口國。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估計,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1966年-1970年為5.1%,1971年-1975年為3%,1976年-1980年為2.3%,而按蘇聯學者估計以上三個相應時期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1%、3.2%、與1.0%。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軍費支出一直以很高的速度增長。1965~1979年軍費開支增長了3倍以上,平均每年遞增8%,進入70年代以後,從1972年開始蘇聯一躍成為世界上軍費開支最大的國家,它在70年代的累計軍費開支超過美國20%~30%。蘇聯軍備競賽對經濟的長期發展了產生嚴重影響。

平穩改革與思想混亂

1982年11月10日,長期統治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繼任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安德羅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宮後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福利事業方面取得的進展作出了貢獻。在整頓勞動紀律與反腐肅貪,試水改革經濟體制與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方面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蘇聯民眾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羅波夫也被認為是蘇聯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安德羅波夫在因慢性腎病於1984年2月9日病逝,在位時間僅一年零三個月。隨著他的與世長辭,蘇聯的“安氏改革之路”宣告結束。
安德羅波夫安德羅波夫
安德羅波夫去世後,接替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是契爾年科。當時從契爾年科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威望來看,顯然具有過渡性質。他執政僅13個月,雖然未能改善蘇聯國內外面臨的困境,但保持了蘇聯政局的穩定,做了一些具體工作。在他執政期間強調政策的繼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對內對外政策,首先在經濟方面,主張對蘇聯的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認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經濟活動,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將國民經濟變成一種高效率的有條不紊的機制。指出,經濟試驗的實質在於給企業更多的權利,提高企業的責任感,擺脫中央過多的監督。
契爾年科契爾年科
契爾年科逝世後,蘇聯進入戈巴契夫時期。
1988年戈巴契夫宣布蘇聯將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東歐劇變)。
蘇聯(cccp)
隨著開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逐漸失去了民心,最終導致了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蘇聯軍隊當時從東歐撤回以及戈式改革飽受爭議,這也是在1991年蘇聯軍隊倒戈的重要原因。

政變與解體

主詞條:蘇聯解體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仿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布獨立,蘇聯開始走向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國協,從而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回響,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爾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們象徵性舉了手,蘇聯最高蘇維埃自行解散,標誌著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從現實和法律上正式結束其存在。
蘇聯解體後,分裂為十五個國家,且大部分經濟及軍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繼承。

疆域

國土面積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中亞、北亞。東西最遠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約五千公里,總國土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千米,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島南千島群島為蘇聯實際控制的日蘇爭議領土)相望。陸上分別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區有7300多公里的邊界線。
蘇聯在二戰後的版圖蘇聯在二戰後的版圖
俄羅斯的經緯度位置:經度:東經26至西經170度,緯度:北緯41度至82度。
蘇聯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沿海邊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在北極圈上。摩爾曼斯克,因為有溫暖的洋流灣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極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凍結時間為每一年中的十個月。
蘇聯地圖蘇聯地圖

行政區劃

在1957年2月蘇共中央全會上,赫魯雪夫建議,把“按行業和部門管理的模式變成按地域原則管理的新模式”。為此成立了國民經濟委員會。最初曾計畫將全國分為20個大經濟區,但迫於各方面的壓力,國民經濟委員會這個新體系被分成若干塊,“列入到”行政區劃網中:在俄聯邦境內建立了70個國民經濟委員會(占全蘇行政區劃總數105的2/3),覆蓋了14個自治共和國及55個州和邊疆區;莫斯科市設專門的國民經濟委員會。
蘇聯國徽蘇聯國徽
1962年赫魯雪夫又建議修改憲法,打算用新憲法的形式將國民經濟管理的新結構固定下來。憲法草案第94條規定,“地方蘇維埃根據生產和地域原則組成”。赫魯雪夫堅持要讓最高蘇維埃和其他蘇維埃在經濟領導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民經濟委員會成為蘇聯行政區劃的第二種嘗試。但是,擴大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權利是同當時國家穩定的行政區劃相矛盾的。這一改革觸及到各部門幹部的切身利益,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大阻力。1962年11月,俄聯邦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數量減少到24個(全蘇聯減少到48個)。
前蘇聯解體後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國徽。前蘇聯解體後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國徽。
1991年,幾乎所有共和國都宣布自己為聯邦共和國,五個自治州中的四個(阿迪格、卡拉恰耶夫—切爾克斯克、哈卡斯、戈爾諾—阿爾泰)也宣布自己是屬於俄羅斯聯邦成員的主權共和國;猶太自治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泰梅爾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以及楚克奇自治區都提出要改稱自己為自治共和國。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關於自由經濟區的指示成為在建立市場關係條件下確定邊疆區和州的地位的第一個正式檔案。繼濱海邊疆區(1990年10月的“納霍特卡”自由經濟區)之後,1991年在阿爾泰邊疆區、薩哈林、赤塔、克麥羅沃、加里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州等地都相繼建立了自由經濟區。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聯邦中的聯邦,加盟共和國中的自治共和國,邊疆區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區。
含巴什基爾、布里亞特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1936年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分裂為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3個加盟共和國。1940~1956年,存在過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56年併入俄羅斯聯邦,改名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這時加盟共和國總數是16個。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

地理特點

地質條件

高山地形在南部的山脈。在黑海和裏海之間,例如,在高加索山脈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度,標誌著歐洲和亞洲邊界。其中一個山峰,厄爾布魯士峰,是歐洲的最高點為5642米。這一山脈,延伸到西北部,如克里米亞半島和喀爾巴阡山脈和東南部。天山帕米爾高原,形成了一個宏偉的蘇聯及其南部鄰國之間的天然屏障。在蘇聯的最高點,海拔7495米,是共產主義峰(Pik Kommunizma)在靠近阿富汗邊境的帕米爾高原,巴基斯坦,和中國。帕米爾高原和Tien Shan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的分支,喜馬拉雅
1989年的共產峰圖片在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拍攝1989年的共產峰圖片在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拍攝

地形地貌

蘇聯全境中平原和低地約占總面積的60%,山地和高原分別占20%。葉尼塞河以西主要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圖蘭平原,以東主要是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哈薩克地區是高原。
蘇聯地形圖蘇聯地形圖

氣候特點

氣候覆雜多樣,最北部和北冰洋附近的島嶼屬於寒帶和亞寒帶,大部分國土位於溫帶,克里米亞半島南岸、南高加索和中亞的南部屬於亞熱帶。年平均降水量為530毫米。冬季幾乎全境降雪。
主要氣候特徵:冬季漫長、嚴寒、乾燥,夏季短促、溫暖,春季、秋季短,氣溫年較差大。大陸性氣候特徵強。約80%地區屬溫帶,16%屬寒帶,4%屬亞熱帶。
呼嘯的北極風產生沿海的風寒最低−72°C,或盲目的草原雪災,氣候表現為蘇聯的靠近海洋,傾向於溫和氣候的北極點和遙遠。結合“西伯利亞高”:寒冷,東部高壓系統,加上潮濕,在西冷氣旋系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體的天氣模式。
溫帶以外的兩個領域表現出蘇聯的氣候多樣性:蘇聯遠東、太半洋的影響下,與季風氣候;以及蘇聯的最受歡迎的度假區南部海岸延伸的副熱帶高壓帶領土,克里米亞,通過高加索和前蘇聯的中亞地區,那裡的沙漠和綠洲。
大部分的土地,遠離海洋,他們提供水分,在蘇聯降水水平低到中等。超過一半的國家接受少於四十厘米的降雨量每年,大多數前蘇聯的中亞地區和西伯利亞東北部可以依靠幾乎一半的量。最潮濕的地方被發現 在小,鬱鬱蔥蔥的亞熱帶地區的高加索地區和蘇聯遠東沿Pacific海岸。

水文特徵

蘇聯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約有300萬的河流和大約400萬的內陸水體,蘇聯擁有比其他國家更新鮮,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表水資源。但這些資源的84%,和他們的潛在服務人口相距甚遠;它們流經人煙稀少的地區,通常靠近北冰洋和太平洋。相反,在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因此供水的需求最高)的氣候最溫暖且蒸發率最高。
伏爾加河伏爾加河
然而,在許多其他國家,最早的村落出現 在河邊,在絕大多數的城市居民生活的首選。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是迄今為止蘇聯最重要的商業航道。三個國家的二十三個城市的一百萬多名居民站在銀行:高爾基喀山,和古比雪夫
蘇聯歐洲部分的廣泛、高度發達,並大量使用水資源,其中伏爾加關鍵該,卡瑪第聶伯德涅斯特河,和河流。作為燃料,然而,最大的水資源在烏拉爾東、西伯利亞深處。在蘇聯,超過1000公里的河流六十三條,四十是烏拉爾東部,包括四大河流,排水西伯利亞因為他們流向北注入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OB的,葉尼塞河,和萊娜河流。這個阿穆爾河形成部分的繞組和緊張的蘇聯之間的邊界中華人民共和國。馴化和開發這些系統的水力發電的潛力成為一個巨大的、高度公開的蘇聯項目。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運行這些河流。小水電站和水庫上建立了相關的河流。對運河相連河公里,湖泊系統的成千上萬的農田提供灌溉的重要來源。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蘇聯境內有秋明油田、庫爾斯克煤礦等礦產資源,境內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鈾礦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三貴金屬礦產優勢突出,主要礦產品產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動物資源

動物有俄羅斯鱘,貝加爾湖海豹等,其中,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稀有動物有“遠東豹”和“阿穆爾虎”。特有珍稀植物較少。

植物資源

北方森林雲杉冷杉,和落葉松,統稱為針葉林,由蘇聯最大的自然區,美國的面積大小。這裡的冬天漫長而嚴酷,按常規登記為居住區在這一帶的東北部氣溫最寒冷的見證。在中緯度地區寬頻擴展的針葉林地帶,從芬蘭在西部邊界的上揚斯克山脈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和南部海岸的貝加爾湖。大雅的孤立的部分被發現沿山脈,在烏拉爾南部,並在遠東阿穆爾河流域。大約33%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區域,這與混交林帶,包括大多數的蘇聯歐洲部分和最早的祖先的土地斯拉夫語移民

水資源

境內有葉尼塞河鄂畢河勒拿河伏爾加河第聶伯河等主要河流,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貝加爾湖。

人口民族

人口

十月革命後,蘇聯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數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斷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數量已達到2176個,城市人口達1.8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66%。
1989年人口普查數字表明,總人口為286,731,000人。人口較多的共和國為: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中亞各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和吉爾吉斯) 出生率每年高達2.6%,而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為0.4一0.7%。
蘇聯重要時間人口一覽
年份/年人口數量/億
1917
1.3
1926
1.47
1939
1.7
1940
1.94
1946
1.67
1979
2.655
1988
2.845
1991
2.867

民族

蘇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民族占51%,烏克蘭人占15%,烏茲別克人占6%,白俄羅斯人占4%,其他為哈薩克人、韃靼人、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占24%。還有楚瓦什族、達格斯坦族、巴什基爾族、波蘭族、芬蘭族、拉普族、蒙古族、庫德族等。

國家象徵

國旗
蘇聯國旗(1922~1923)蘇聯國旗(1922~1923)

蘇聯國旗(1924)蘇聯國旗(1924)

蘇聯國旗(1924~1936)蘇聯國旗(1924~1936)
蘇聯國旗(1936~1955)蘇聯國旗(1936~1955)
蘇聯國旗(1955~1991)蘇聯國旗(1955~1991)

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黃三色構成,長寬比為2比1,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錘子象徵工人階級;鐮刀象徵農民階級,兩者組合,是工農聯盟的標誌,也是共產黨的標誌。五角星既象徵工、農每一隻手的五指(勞動者),亦代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紅色是革命的顏色,黃色則是革命光芒的顏色。值得注意的是,蘇聯國旗的背面並沒有圖案,為單純的紅旗。
國徽
蘇聯國徽(1923~1936)蘇聯國徽(1923~1936)

蘇聯國徽1936~1991蘇聯國徽1936~1991

蘇聯國徽為橢圓形,圖案中心繪的是:在一輪紅日的萬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鐮刀和鐵錘的圖案,其含義與國旗同,冉冉升起的紅日象徵人類光明的未來。地球的上方有一顆五角星。紅日、地球、五角星組成的主體圖案周圍有麥穗環繞,纏繞在麥穗上的飄帶有15個加盟共和國的文字寫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國歌
蘇聯國歌《國際歌》(1917年-1944年3月15日)蘇聯國歌《國際歌》(1917年-1944年3月15日)

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1944年3月15日-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1944年3月15日-1991年12月25日)

1918年1月,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決定把《國際歌》作為國歌,1922年蘇聯成立後它成為蘇聯國歌。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蘇聯宣布社會主義勝利後決定更改國歌。經過幾番爭論,1944年史達林拍板《牢不可破的聯盟》成為國歌。赫魯雪夫上台後,在蘇共黨內批判個人崇拜的運動中,原《牢不可破的聯盟》的歌詞被棄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蘇維埃批准了修改過的國歌,剔除了對史達林個人崇拜的成分。
蘇聯解體前後各加盟共和國國徽
國家名稱蘇聯時期國徽蘇聯解體後國徽
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

俄羅斯國徽俄羅斯國徽

烏克蘭蘇聯時期國徽烏克蘭蘇聯時期國徽

烏克蘭國徽烏克蘭國徽

白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白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徽

白俄羅斯國徽白俄羅斯國徽

烏茲別克蘇聯時期國徽烏茲別克蘇聯時期國徽

烏茲別克斯坦國徽烏茲別克斯坦國徽

哈薩克蘇聯時期國徽哈薩克蘇聯時期國徽

哈薩克斯坦國徽哈薩克斯坦國徽

喬治亞蘇聯時期國徽喬治亞蘇聯時期國徽

喬治亞國徽喬治亞國徽

亞塞拜然蘇聯時期國徽亞塞拜然蘇聯時期國徽

亞塞拜然國徽亞塞拜然國徽

立陶宛蘇聯時期國徽立陶宛蘇聯時期國徽

立陶宛國徽立陶宛國徽

摩爾達維亞蘇聯時期國徽摩爾達維亞蘇聯時期國徽

摩爾達維亞國徽摩爾達維亞國徽

拉脫維亞蘇聯時期國徽拉脫維亞蘇聯時期國徽

拉脫維亞國徽拉脫維亞國徽

吉爾吉斯蘇聯時期國徽吉爾吉斯蘇聯時期國徽

吉爾吉斯斯坦國徽吉爾吉斯斯坦國徽

塔吉克蘇聯時期國徽塔吉克蘇聯時期國徽

塔吉克斯坦國徽塔吉克斯坦國徽

亞美尼亞蘇聯時期國徽亞美尼亞蘇聯時期國徽

亞美尼亞國徽亞美尼亞國徽

土庫曼蘇聯時期國徽土庫曼蘇聯時期國徽

土庫曼斯坦國徽土庫曼斯坦國徽

愛沙尼亞蘇聯時期國徽愛沙尼亞蘇聯時期國徽

愛沙尼亞國徽愛沙尼亞國徽

政治

政體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蘇聯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典型的蘇式社會主義國家。

憲法

《蘇聯憲法》是確認和規定蘇聯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基本原則的根本法。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先後於1918、1924、1936和1977年頒布了4部憲法。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的憲法。

政黨

蘇聯憲法第6條規定蘇聯共產黨為蘇聯唯一執政黨,蘇聯共產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莊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史達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最高領導人

蘇聯領導人
姓名
任期
備註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1922年4月3日當選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41年起兼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後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24年1月21日至1953年3月5日期間為最高領導人。1952年蘇共十九大取消總書記一職,他當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排名第一)。民族:喬治亞人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58~1964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56年主持召開蘇共二十大,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發動政變被迫下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4月8日改稱總書記)。1960~1964年以及1977~1982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民族:烏克蘭人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

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
蘇共中央總書記,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90年3月14日~1991年12月25日任蘇聯總統

國家元首

蘇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蘇維埃的領導人,最開始為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從1938年起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90年後為蘇聯總統
職務姓名任期
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
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
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
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
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
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
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
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
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
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
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
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
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
1985年3月5日~7月27日
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
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
1988年8月1日~1991年12月25日
備註:1990年由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設立蘇聯總統職位和蘇聯憲法(根本法)修改補充法》,決定設立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出任蘇聯第一任總統

政府首腦

蘇聯的政府首腦是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部長會議主席,1990年後為蘇聯總理。
職務姓名任期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
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
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
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
1946年3月19日~1953年3月5日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
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雪夫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
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
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
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

軍事

綜述

主詞條:蘇聯紅軍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蘇聯最高蘇維埃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蘇聯基洛夫級核能飛彈巡洋艦蘇聯基洛夫級核能飛彈巡洋艦
衛國戰爭中,蘇聯武裝力量統稱“紅軍和紅海軍”,戰後改稱“蘇聯陸、海軍”,沒有獨立軍種的區分。戰後,於1946年正式建立了陸軍、空軍、海軍三個獨立軍種。蘇聯恢復了國土防空部隊司令部的建制:任命了國土防空部隊司令,受炮兵司令領導。1948年,正式成立了國土防空軍,與其他軍種並列,1946年成立了獨立的空降兵指揮部,轄空降兵、運輸航空兵兩主要兵種,任命了空降部隊司令,直屬國防人民委員領導。
1949年,蘇聯爆炸第一枚核子彈;1946年,生產第一批噴氣式殲擊機米格9、雅克1;1947年開始生產四引擎活塞式轟炸機圖4;1953年先於美國爆炸了氫彈。1947年,試射P1飛彈;1949年,研製成功大功率液體火箭發動機;1950年,試射P2飛彈。1963年製成飛彈核潛艇。
截止1979年,蘇軍總兵力達365.8萬人,擁有1398枚洲際彈道飛彈,1028枚潛射彈道飛彈,156架遠程轟炸機,50000輛坦克,55000輛裝甲戰鬥車輛,40700門火炮,大型水面艦艇248艘,作戰飛機8479架。
1969年3月,在蘇聯的提議下,華約組織新成立了國防部長委員會、聯合部隊軍事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外長委員會等機構。華約組織先後組建了兩支武裝部隊:聯合武裝部隊、“一體化”部隊。

軍隊建制

到1991年,蘇軍分為5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另有邊防軍和內務部隊的建制。13個軍區、4個艦隊和1個分艦隊,總兵力約370萬人。
蘇聯是華沙條約組織的創始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也駐有軍隊顧問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兵役制度
起征年齡
18歲
徵集與復員時間
每年5~6月和11~12月兩次
(邊遠地區和國外在6月和9月)
士兵服役年齡
陸軍、空軍、防空軍等2年
海軍3年
受高等教育者1年
軍官最高服役年齡
大尉以下40歲
少校、中將45~55歲
上將、大將60歲
預備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齡
士兵、少校50~55歲
中校、中將60~65歲
上將以上無規定
服役前的軍事教育
中等學校由九年級起進行初級軍事教育

經濟

綜述

蘇聯在冷戰期間,長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是經濟強國,80年代後期被日本超過。但與實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不同,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畫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畫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1928~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後,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非常發達,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這也導致了解體後俄羅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國輕工業的嚴重不足。
蘇聯五年計畫增長圖蘇聯五年計畫增長圖
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經濟停滯到80年代演變為關鍵經濟部門的危機:經濟結構失衡,技術工藝落後。蘇聯80年代初已形成極度的軍工經濟特徵。軍品占機器製造業的60%以上,軍事支出占國民總產值的23%;80年代末上述指標分別提高到80%和28%。蘇聯農業增速從60年代的 4.3%降至80年代初的1.4%。在此期間,工業增速從8.4%降至3.5%。消費部門長期衰退,限制了民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莫斯科列寧格勒頓巴斯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游。蘇聯自1922年開始實行經濟區劃。1982年11月蘇聯部長會議通過決議蘇聯經濟區為19個,分屬西部、東部和西南部3個經濟地帶。
蘇聯各經濟區
中央經濟區
中央黑士帶經濟區
伏爾加一維亞特卡經濟區
北方經濟區
西北經濟區
伏爾加河沿岸經濟區
北高加索經濟區
烏拉爾經濟區
西西伯利亞經濟區
東西伯利亞經濟區
遠東經濟區
頓涅茨一第聶伯河沿岸經濟區
西南經濟區
南方經濟區
波羅的海沿岸經濟區
外高加索經濟區
中亞經濟區
白俄羅斯經濟區
哈薩克經濟區
---

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占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占43.4%,天然氣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1950年蘇聯的石油開採量為5420萬噸,1985年達到8.5130億噸,增長了15倍左右。20世紀80年代,蘇聯極度依賴油氣出口收入來維持經濟運轉,油氣價格下跌使蘇聯國力遭受重創。能源出口收入占蘇聯外匯收入最高曾達到54.4%(1984年)。隨著世界油價走低,石油出口收入從占蘇聯外匯收入的38.8%(1985年)下降到33.5%(1987年)。蘇聯只得靠提高出口量來彌補油價下跌造成的外匯收入的下降。1980年蘇聯占全球總產量的 19.5%,1990年蘇聯產量為5.705億噸,占世界18%。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產量7.12億噸,其中硬煤占78%。煤炭開採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頓巴斯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卡拉乾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7.7% 和20.5%。
紡織工業為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60% 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占全蘇產量的70%、50%、45% 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農業

蘇聯是農業大國,其農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糧食產量為2.114億噸,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0.9%,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麥產量為8331萬噸,居世界次席。主要經濟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長纖維亞麻的產值均占世界首位。各類牲畜存欄數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於美國;豬占世界的9.6%,僅次於中國,羊占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類產量為1920萬噸,居世界第三;奶類產量10595萬噸,居世界之首;雞蛋465.6萬噸,居世界第三。
鼓勵農業建設的宣傳畫鼓勵農業建設的宣傳畫
蘇聯國土遼闊,自然條件多樣,擁有發展多種農業經營的各種有利條件。其人均耕地為0.86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的2.4倍;人均牧草場為1.41公頃,比世界人均數多85%。主要的農業區,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區,約2\3的耕地集中在水、熱、土條件配合較好的森林草原帶和黑土草原帶,這些地帶宜於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但交替頻繁的自然災害經常使這裡的農業遭受巨大損失,致使農業生產不穩定、豐欠無常。農牧業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現代化水平不高,農畜產品的單產較低,農業生產效率只及美國的20~25%。再加上農業方面經營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影響了農業的穩步發展。
蘇聯從1975年變為糧食淨進口國,糧食進口激增。1970年淨出口350萬噸,1974年糧食進出口持平,1975 年進口上千萬噸。1984年僅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糧食達2680萬噸。1986-1988年,食品短缺約為210億盧布(在食品生產總額為1360億盧布的情況下)。除大量進口糧食外,1989年進口肉類60萬噸,奶油24萬噸,植物油120萬噸,砂糖550萬噸,柑橘50萬噸。

商業

十月革命後,蘇聯建立、發展了國營商業合作社商業和集體農莊商業三種經濟成份的國營商業是全民所有制商業,是城市主要商業系統。
貨幣:蘇聯盧布貨幣:蘇聯盧布
1976年底全國共有零售商業網點21.3萬個,零售商品流轉額為1397億盧布,占全蘇商品流轉總額的69%;合作社商業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商業,是農村中的主要商業,1978年有社員54萬人,零售商業網點約占全國零售商業網點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額為599億盧布,約占全國零售商品流轉額的29%。
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各有自己的批發和零售渠道。而集體農莊商業則對城市副食品供應起重要的補充作用,1980年其銷售額為57億盧布,占蘇聯零售商品總額的2%。集體農莊商業在可比較的食品銷售總額中的比重平均占8%以上,而象馬鈴薯、新鮮蔬菜、水果、漿果、青菜、蜂蜜等產品則占30一40%。但在組織國內商業方面,國營商業始終掌握著商品流通周轉命脈,居主導地位。

外貿

對外貿易方面,實行商品進出口許可制度,完全由國家實行壟斷,國家計畫,由國家計委以國家法令形式下達計畫進行對外貿易。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主要進口項目是糧食和食品。1990年這兩種物資在進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超過了50%。蘇聯從西方進口的機械設備包括成套石油開採設備,占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

文化

語言文字

蘇聯有約130種原住民族的語言,俄語是蘇聯的官方語言,約1.375億人口將俄語視為母語(1979年普查資料),大體有50種語言的使用人數低於3萬人,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各民族許多語言的文字都以俄語(斯拉夫)文字形式為基礎。

傳統節日

蘇聯主要有八個公立假日,其他假日與公立假日合計約30個。民族節日按節日的內容可劃分為:農事節日、慶賀節日、祭祀節日、紀念節 日和遊樂節日。
全民性節日有新年、蘇聯建軍節 (2月23日)、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勝利節(5月9日、六一兒童節、十月革命節(11月7日)等。十月革命節、五一勞動節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式。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節是蘇聯歷史上最後一次閱兵式。職業性節日有地質工作者日(4月第一個星期一)、漁民節(7月第二個星期日)、海軍節(7月最末一個星期日)、礦工節(8月最末一個星期日)、教師節(10月第一個星期日)、蘇聯警察日(11月10日)等。
日期
名稱
附註
每年1月1日
新年
國際節日
每年2月23日
紅軍日
1918年2月蘇聯紅軍的建立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國際節日
4月12日
宇航日
1961年尤里·加加林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在5月1日和2日慶祝
5月9日
勝利節
納粹德國投降,衛國戰爭結束
10月7日
蘇聯憲法日
1977年版憲法通過,1936―1977年為12月5日
11月7日
十月革命紀念日
1917年的十月革命

文學藝術

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在避免批評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蘇聯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蘇聯時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取得了偉大成就,例如,詩人葉塞寧阿赫瑪托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和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小說家肖洛霍夫,導演塔可夫斯基,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舞蹈家烏蘭諾娃等等,他們中許多人不僅在蘇聯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交通

綜述

由於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周轉量為76821億噸公里,其中鐵路占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占30.8%,海運占12.1%,公路占6.2%,河運占3.5%,航空運輸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為14.4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為4.79萬公里。

海運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100萬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海運中,遠洋運輸約占其貨物周轉量的
以上。 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裏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國海運貨物周轉量的69%,客運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圖阿普謝、伊利喬夫斯克、巴統波羅的海沿岸的文茨皮爾斯、列寧格勒克萊佩達;太平洋沿岸的納霍德卡東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等。

河運

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3條。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對歐洲部分的一些大河進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運河及大型水利樞紐,溝通了伏爾加河卡馬河頓河第聶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條大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來,又建成了總長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將西部地區各大河連成一個完整的水運網。1984年全國內河通航里程達13.7萬公里。內河運輸最繁忙的是伏爾加河水系,70年代後期約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55%,客運量的48%。

鐵路

蘇聯鐵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鐵路運輸系統,亦是蘇聯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占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
截至蘇聯解體前的1989年,蘇聯鐵路運營里程長達14.75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里程居世界首位,總長5.38萬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36.5%;複線鐵路區段總長5.38萬公里,同樣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36.5%;當年完成貨物運輸量逾40億噸,運送旅客43億人。蘇聯鐵路承擔全國55%的貨物周轉量和37%的旅客周轉量。

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7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一種運輸方式。1984年全國有幹線輸油管7.83萬公里,幹線輸氣管16.5萬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為由東向西,即從西西伯利亞通往西部地區,部分管道進而往西通往東歐和西歐一些國家。此外,還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亞通往中央區和烏拉爾的輸氣管等。

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主要承擔客運。1984年全國民航線長102萬公里,其中國內航線長83.8萬公里,客運周轉量占全國的18.6%,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運量達2000萬人,占全國民航客運量的
。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寧格勒基輔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塔什乾伊爾庫茨克等。

社會

民生

蘇聯的主要社會保障制度包含退休養老制度、補助金制度、醫療保健制度及社會服務制度。
蘇聯的社會保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社會保障制度,1918年俄羅斯社會主義联邦人民委員會批准的《勞動者社會保障條例》實行,1927年開始對勞動英雄實行高標準退休保證金待遇。1928年,蘇聯第一個關於養老金待遇的國家法令決定對紡織工人首先實行養老金制度:男子從60歲,婦女從55歲起享受養老金。1936年,蘇聯憲法以立法形式確定了年老、患病和喪失勞動能力時享受的物質保障。1956年10月1日起,蘇聯實施了國家保證法。1964年起, 蘇聯對農莊的主要幹部實行國家社會保險和國家保證金待遇。1969年起,對農莊莊員實行社會保險。1970年7月15日, 蘇聯頒布《勞動立法原則》。1977年10月7日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確立了統一的蘇聯公民社會保障制度。

媒體

官方通訊社為塔斯社。蘇共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訊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科技

蘇聯科學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1961年4月,國家科委改為蘇聯部長會議國家科研工作協調委員會。1978年起,改名為蘇聯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蘇聯軌道人造地球衛星郵票蘇聯軌道人造地球衛星郵票
1922年,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指出,宇宙依然處在膨脹之中。1934年,蘇聯科學家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倫科夫發現,運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當它穿過液體或半透明物體時發光。這種現象被後來物理學界稱為"切倫科夫輻射"。隨後這個原理被廣泛套用於高能物理中,用於檢測帶電粒子並測量它的速度。
1954年,蘇聯在奧勃寧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電站。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9年,蘇聯空間探測器月球-II號發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圖片。1961年,蘇聯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1988年,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順利發射升空,象徵著蘇聯航空技術水平的巔峰。

教育

主詞條:蘇聯教育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據統計,1983年蘇聯教育經費為339億盧布,教育經費占國民收入的6.3%,1984年蘇聯共有13.8萬個學前教育機構,職業技術學校7624所。
1930年,聯共十六大提出了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任務,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工作於1934年全面實現。1925年起,在高等學校開始設立研究生部,1934年正式建立學位和學銜制度。根據1984年全蘇高校招生手冊所列的874所公開招生的高等學校,其中有398所高校歸蘇聯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管理,其餘高校歸有關部委及社會組織管理。蘇聯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直接管理32所高校,其中綜合大學3所,經濟院校4所,法律院校1所,外語師範學院1所,其餘22所為工程技術院校。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列寧格勒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

體育

蘇聯在1980年舉辦了第2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其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 夏季奧運會:395金、319銀、296銅、1010枚獎牌(歐洲第1,世界第2)
  • 冬季奧運會:78金、57銀、59銅、194枚獎牌(歐洲第3,世界第4)
  • 夏季大運會:407金、329銀、253銅、989枚獎牌(歐洲第1,世界第2)
  • 冬季大運會:95金、85銀、63銅、243枚獎牌(歐洲第2,世界第2)
  • 世界運動會:15金、13銀、8銅、36枚獎牌(歐洲第11,世界第18)

外交

截至1991年底 ,蘇聯與15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加入了500多個國際組織。蘇聯主要影響的地方有東歐及亞洲零星國家。
蘇聯促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社會主義陣營創建於1949年,最初包括蘇聯、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等13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1950年後被蘇聯逐出了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在1960年和蘇聯關係惡化,實質上退出了社會主義陣營。後期越南、古巴、安哥拉、衣索比亞等國也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最多時達到17個國家。與此相對應,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經濟和軍事合作組織也相繼建立。經濟互助委員會於1949年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共有包括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10個成員國。1955年5月14日,蘇聯等8國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在此基礎上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長期進行軍事競爭和對抗。
受蘇聯影響的最大範圍受蘇聯影響的最大範圍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後,蘇聯的對外戰略思想再次傾向於國際主義,積極與美國開展軍備競賽,嚴控衛星國,同時在第三世界擴張勢力範圍,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1985年,戈巴契夫成為蘇聯新的國家領導人後,開始收縮國際主義對外戰略,與美國改善關係,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面的戰略收縮,同時改善與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

與東歐

蘇聯在東歐有很大的影響力,大多數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或多或少的被蘇聯操縱。在冷戰時期,東歐受蘇聯操縱或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及西方資本主義及保持中立的國家之間的界限被稱為鐵幕,鐵幕以東為蘇聯的勢力範圍,組成華沙條約組織對抗北約。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東歐國家:保加利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並不是和蘇聯同盟。奧地利部分東方領土是蘇聯的占領區,直至1955年奧地利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為止。

與亞洲

蘇聯在亞洲有很大的影響力,中亞、東亞、東南亞及中東有與蘇聯關係非常緊密的國家,尤以東亞及東南亞最為顯著。蘇聯在冷戰初期積極發展了與南亞國家的關係。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亞洲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至1969年)、蒙古、阿富汗(至1979年)、越南、寮國、南葉門。

與非洲

蘇聯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國,這些同盟國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東非洲。在蘇聯勢力範圍內或與蘇聯同盟的非洲國家: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衣索比亞。

與美洲

主詞條:古巴飛彈危機
蘇聯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國,主要為古巴等國。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在蘇聯中後期、共產主義政權結束、蘇聯瓦解及冷戰結束時與蘇聯脫離關係。

與中國

1935年3月23日,蘇聯與日本、偽滿洲國正式簽署轉售中東鐵路給偽滿的協定。
1937年8月21日,蘇聯與中國簽署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開始擴大對華軍事援助,以多種軍援形式支持中國抗戰。1937年至1939年,蘇聯與中國簽署了3次總計2.5億美元的貸款協定。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參與作戰指揮,組建志願航空隊來華參戰。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蘇聯與德國、日本關係惡化。蘇聯為緩和蘇日緊張關係於蘇德戰爭爆發前夕,蘇日雙方於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簽訂 《蘇日中立條約》。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及其外長簽訂了關於日本問題的秘密協定,亦稱“雅爾達協定”。1945年4月,蘇聯宣布廢除 《蘇日中立條約》,8月8日,對日宣戰。8月9日,蘇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8月14日,中華民國代表被迫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9年毛澤東訪問蘇聯時與史達林在一起1949年毛澤東訪問蘇聯時與史達林在一起
1949年10月2日,中蘇建立外交關係。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50年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韓戰期間,蘇方向中國提供了軍事援助,在中國第一個五年計畫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稱為“156項”的基礎工業設施建設。
19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援助也大大減少直至終止。1962年,中國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中印戰爭),蘇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蘇在邊境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其中包括珍寶島事件,同年8月,蘇軍在中蘇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對中方實行報復性打擊,雙方再次發生武裝衝突。這一系列事件史稱“中蘇邊界衝突”。兩國一度處於核戰邊緣。
戈巴契夫與鄧小平親切握手戈巴契夫與鄧小平親切握手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開始實行較為緩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方的積極回應。1989年5月,戈巴契夫訪華,雙方關係恢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