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簡稱“國際共運”,是指在世界各國開展的共產主義運動,其目的是為了推翻剝削階級的社會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進而實現共產主義。以1847年6月2日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為開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迄今已經歷了一個半多世紀。 隨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廣泛傳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國迅猛展開。20世紀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既見證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制度、從一國到多國的輝煌,亦遭遇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曲折。21世紀中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使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得以彰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實現復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 簡稱:國際共運
  • 性質:世界各國開展的共產主義運動
概述,大事記,空想社會主義,歐洲三大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國際歌》,革命運動,三個國際,第一國際,第二國際,第三國際,冷戰,簡介,特徵,結果,新認識,當前的發展趨勢,

概述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簡稱“國際共運”,是指在世界各國開展的共產主義運動,其目的是為了推翻剝削階級的社會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進而實現共產主義。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在理論上,共產主義是一個消除階級生產力極大發展,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覺悟,道德品質極大提高,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大豐富的社會,所有的生產資料歸全社會所有,生活資料歸個人所有(非共產共有),產品各取所需,所有人平等享受社會經濟權利,人們不再將勞動做為謀生手段,“勞動將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
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學說,借鑑早期基督教思想家所創立的學說,“按勞分配”、“按需分配(按需取酬)”這些概念也或多或少來源於人類對亘古平等的記憶。馬克思對共產主義學說的貢獻在於將其從空想轉變成科學。這裡所說的科學,就是指馬克思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
隨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廣泛傳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國迅猛展開。20世紀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既見證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制度、從一國到多國的輝煌,亦遭遇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曲折。21世紀中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使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得以彰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實現復興。

大事記

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這種學說最早見於1516年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是先賢柏拉圖的理想國與歐洲不公現實的衝撞產物。在文藝復興思潮的人文主義氛圍影響下,與托馬斯·莫爾同時代有相當一批人探索過這種思想,但一般認為莫爾為空想社會主義第一奠基人。不過在莫爾的時代並無“社會主義”這個詞,“社會主義”一詞是19世紀初聖西門創造的。與“共產主義”源自中世紀拉丁語詞“市民公社”的情形類似,“社會主義”一詞的拉丁語源,是中世紀時代的“社會”這個拉丁語詞。
空想社會主義(英文:utopian socialism)是現代社會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準確的譯法為烏托邦社會主義,流行於19世紀初期的西歐,著名代表人物為歐文聖西門傅立葉,主張建立一個沒有資本主義弊端的理想社會。不過,“空想”這種中文譯法,在清末民初報刊上即出現過,是從日本轉譯來的。
它是科學社會主義以前的共產主義學說。常與“空想共產主義”通用。廣義的空想社會主義包括空想共產主義。但在某些場合,馬克思恩格斯也曾將二者加以區別,其原則是:把主張實行公有制的早期社會主義學說稱為空想共產主義;如康帕內拉摩萊里馬布利巴貝夫歐文、卡貝、魏特林等人的學說。把主張仍然保留私有制的早期社會主義者的學說稱為空想社會主義。如聖西門傅立葉等人的學說。空想共產主義都主張廢除私有制,消滅階級差別,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產品,建立社會平等。他們中有些代表人物還主張暴力革命,並提出和論證了過渡時期等問題。但他們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還未能擺脫空想社會主義的根本缺陷,因而他們的理想社會不能實現。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絲織工人兩次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國無產階級開展獨立的政治運動,主要表現是發生著名的三大工人運動。三大工人運動的新特點,表明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大事記大事記
工人鬥爭的豐富經驗,為馬克思、恩格斯進行理論研究提供寶貴的材料,使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成為可能;三大工人運動的失敗,則從反面提出創立科學的革命理論的迫切要求。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馬克思主義學說
K.馬克思和F.恩格斯創立的學說。包括科學世界觀、科學無神論、社會歷史發展學說、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理論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世界觀問題是根本問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科學體系,它包含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們構成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徵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是在同各國工人運動和革命鬥爭實踐的結合中發展的;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鬥爭中發展的;是在對時代發展提出的新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創造性研究過程中不斷發展的。

《共產黨宣言》

K.馬克思和F.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誌。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1847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託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1848年2月21日,《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第一次以單行本問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宣言》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分析階級和階級鬥爭,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產生、發展過程,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的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使命。《宣言》公開宣布必須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表述以無產階級專政代替資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宣言》最后庄嚴宣告: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並發出國際主義的戰鬥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資本論》

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百科全書,同時也是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的巔峰之作。《資本論》首版於1867年9月14日的德國漢堡。馬克思在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將社會關係歸結為生產關係,將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從而證明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
《資本論》《資本論》

《國際歌》

《國際歌》的詞作者歐仁·鮑狄埃是巴黎公社的一名倖存戰士,他的《國際歌》是為紀念巴黎公社而寫,他用激情澎湃的語言熱情謳歌巴黎公社戰士的崇高理想和國際主義精神,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確立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並指明實現這個理想的基本途徑:從來沒有救世主,不靠神仙皇帝。創造人類幸福,靠我們自己,正是在“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這樣的歌聲中,全世界無數的無產階級和工農勞苦大眾實現徹底覺悟。

革命運動

十月革命與蘇聯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俄國發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歷史事件。俄國無產階級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組織廣大農民、士兵,以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革命,是無產階級打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偉大的創舉。十月革命的勝利,為當時和俄國無產階級處於同樣遭遇的各國無產階級樹立榜樣。各國無產階級從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中,獲得鼓舞自己前進的勇氣。
十月革命開闢世界無產階級新時代。因為事件發生在俄歷10月25日,故稱為“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誕生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合併而成的社會主義联邦制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三個國際

第一國際

1864年建立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即國際工人協會第二國際成立後,始稱第一國際。K.馬克思是創始人之一和實際上的領袖。它是在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歐洲工人運動和民主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產生的。反壓迫反剝削的鬥爭實踐使各國無產階級認識到,以往分散的鬥爭常常使他們遭到同樣的失敗,無產階級必須在國際範圍內聯合起來,用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去對抗資產階級的國際聯合。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第一國際是無產階級解放鬥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國際把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到各國工人中去,促進科學社會主義同各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使各國工人逐漸擺脫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為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取得主導地位作好準備。巴黎公社的主要領導人也有第一國際會員。國際於1876年在美國費城召開的代表會議上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國際

1889~1914年各國社會主義政黨的國際聯合組織。其名稱起自20世紀初,是相對於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而言。第二國際前期活動中,由於對改良主義派批判不力,以致這種思潮日益滋長,進而發展為從理論上系統修改馬克思主義革命原理的修正主義派。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在第二國際內部,因對時代和無產階級革命的認識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義派,以E.伯恩施坦為代表;左派,即堅決反對修正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派,以V.I.列寧、R.盧森堡和K.李卜克內西為代表;中派,即對修正主義採取調和折衷態度的中間派,以K.考茨基為代表。戰後,1919年恢復活動的第二國際已經完全蛻變為主張改良主義並與革命的第三國際相對抗的組織。

第三國際

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全世界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組織的國際聯合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陷於破產,列寧為團結各國的革命左派、建立共產國際進行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勝利,各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和各國共產黨的建立,進一步為第三國際的建立奠定基礎。
1919年3月2日於莫斯科召開有30個國家的工人政黨和組織代表參加的國際共產主義代表大會,通過列寧起草的《共產國際宣言》、《共產國際行動綱領》和《關於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提綱》,宣告第三國際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凡參加第三國際的各國共產黨都是它的支部,以後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原有組織形式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經各國共產黨一致同意,於1943年6月正式解散。

冷戰

序幕: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此外,1946年邱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開始:杜魯門主義(1947)
結束:蘇聯解體(1991.12)
兩大陣營:軍事集團:
實質認識:
二戰後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引起資本主義的恐慌
冷戰是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敵視與矛盾引發的經濟競爭與軍備競爭與科技競爭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烏雲剛剛散去,冷戰的大幕又從磚瓦廢墟上緩緩拉開。美國和蘇聯——這一對超級大國,從共同對抗納粹的威脅中解除出來後,就再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和平相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希特勒剛一垮台,雙方便展開全方位的競賽,試圖用它們的影響力控制整個世界。與以往戰爭不同的是,雙方都在他國挑起間接的戰爭對抗,而避免相互間的直接作戰衝突。沒有一方希望挑動對方直接作戰,因為這意味著全面核戰爭——人類毀滅的危險,雙方在這一前提下形成冷戰態勢。即便是冷戰,美蘇雙方也積極尋找多種途徑與對方展開競爭。
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軍備競賽,雙方屯集了足以讓對方毀滅成百上千次的核彈頭,並將核彈的打擊範圍擴大到太空空間。雙方無時無刻不在策劃實施著針對對方的間諜活動。太空競賽的唯一積極後果是促進航天事業的發展,蘇聯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國人則搶得登月的先機。美國和蘇聯意識到控制太空可以在衝突中占據優勢,雙方都不斷將最新的科技成果發展套用。戰爭改變了軍事聯盟的格局。美國人與西歐國家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而作為對抗,蘇聯人則將大多數東歐國家集結在一起,共同組建華沙條約組織——這一共同防禦性實體。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這兩個組織中的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遭受攻擊,則視為對整個組織的挑釁,該組織的所有成員國將立刻針對挑戰國,發動最嚴厲的反擊。儘管美蘇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爭從未爆發,但有數次戰爭已弓在弦上,一觸即發。這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古巴飛彈危機,美國人發現蘇聯人正在古巴地區——距美國本土僅90英里處建造核飛彈基地,更糟的是,更多的核彈正通過艦船向此運輸。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以果斷的行動與蘇聯人達成一項外交默契,促使蘇聯人從古巴地區撤出飛彈基地,飛彈危機得以解除。最終,美國的經濟發展戰勝蘇聯的人力優勢。共產主義在蘇聯遭到徹底失敗——即便在蘇聯解體之前,不少前共產主義陣營中的國家已紛紛相繼拋棄它們的信仰。昔日的華約早已無處尋覓,而北約則一直活躍至今,並吸納不少前蘇聯陣營的成員國加入。

特徵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隨著八十年代蘇聯的經濟危機,和戈巴契夫(戈巴卓夫)的民主改革,促成共產國家倒台,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冷戰正式結束。中國國共內戰韓戰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1979年)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么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衝突的緊張性。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衝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衝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衝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圍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所採取的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1946年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成為冷戰的序曲,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以土耳其和希臘(前者因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問題與蘇聯關係緊張,後者的資產階級政府則在共產黨游擊隊打擊下搖搖欲墜)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為由宣布對這兩個國家提供援助,這被認為拉開冷戰的序幕,同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在國會正式提出“對蘇聯發動冷戰以遏止共產主義”成為冷戰正式打響的標誌。所以準確的說,美蘇冷戰從1947年開始。
以上說的是美國,再看看蘇聯。戰後初期蘇聯的主要目標是鞏固在戰爭中的既得利益,具體點說就是使他對東歐的控制合法化牢固化,使蘇聯在戰爭中擴大的疆界得到承認,同時維護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戰時同盟關係,爭取外來援助以恢復國民經濟,但是隨著美國發動冷戰,蘇聯不得不改變外交政策與之針鋒相對,最明顯的就是建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到50年代中期,蘇聯的國家實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恢復和發展,對東歐的控制也得到確立,在這種情況蘇聯的外交政策進一步外向化,注意力開始向全球擴展,對美國的霸主地位發起挑戰,這時冷戰就發展到了美蘇爭霸的階段。
美蘇爭霸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到60年代初。這一階段蘇聯的綜合國力與美國還有明顯的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因此蘇聯還不足以對美國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動,因此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追求的緩和冷戰開始以來僵硬的美蘇關係,希望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時又有一些有挑戰性的舉措對外擴張,前者的標誌性事件是1959年赫魯雪夫訪問美國,後者的標誌則是1961年柏林圍牆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這一階段美國憑藉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的優勢占據戰略優勢,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蘇聯撤走在古巴的飛彈。
第二階段是從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蘇聯強勢擴張,美國則處於戰略守勢。這一時期,蘇聯縮小了與美國的實力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一舉超過美國。而美國由於長期陷于越戰,加上73年的石油危機以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嚴重動搖,不得不採取相對保守的戰略,回響蘇聯提出的緩和政策,試圖通過外交手段遏止蘇聯擴張和維護自身地位。在這一階段雙方關係曾經有一段緩和時期,大體是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標誌是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訪和簽署關於限制戰略武器的條約。蘇聯的擴張到79年入侵阿富汗達到頂峰,隨後就有了衰退的跡象,而隨著里根的上台,美國也開始扭轉戰略被動局面,爭霸格局再次面臨改變。
第三階段是80年代中期到蘇聯解體,開始的標誌是戈巴契夫上台。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美國重新獲得優勢,而蘇聯則是全面收縮。里根上台後有效復興了美國的經濟,以此為基礎扭轉爭霸中被動防守的不利局面,以軍事實力擴張為手段,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根本重新獲得戰略優勢。而蘇聯國內經濟此時出現嚴重困難出現停滯,特別是入侵阿富汗帶來了極為沉重的軍事,經濟和外交負擔,無法繼續支撐爭霸戰略。美國與蘇聯於1987年12月8日簽署《中導條約》,規定雙方不再保留、生產或試驗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戈巴契夫為了集中精力和財力以解決國內問題,不得不採取全面收縮的態勢,並最終由於改革失敗,導致蘇聯解體。冷戰到此結束。
美蘇爭霸根本上來說是兩國綜合國力之間的綜合較量,在前階段軍事實力是最主要的參考指標,而往後經濟實力所占地位越來越重要。兩國為了爭奪軍事上的優勢都把大量國家資源投入軍備競賽,對經濟發展造成了長遠的損害。美國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開始的經濟危機和70年的滯脹,而蘇聯的影響則更大,由於經濟長期畸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無法得到應有的提高,國內矛盾不斷激化,成為最終導致國家解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由於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世界長期處於核陰影的籠罩之下,就是所謂的冷和平,國家形勢長期緊張。
美蘇爭霸的歷史教訓是相當深刻的。首先各個國家,尤其大國應該放棄爭奪世界霸權,相互攜手合作,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各個國家都應該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制訂外交政策,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給予堅決抵制。各國應該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將主要精力和資源用於經濟發展和建設,提高以經濟和教育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直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韓戰、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係的破裂是由於史達林違反了雅爾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占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畫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畫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畫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社會主義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衝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制、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系,採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冷戰”一詞由美國政論家赫伯特·沃普首先使用,1946年初他為伯納德·巴魯克起草的演說稿中寫到,美國處在“冷戰方酣之中”。1947年4月16日,巴魯克發表這篇演說,“冷戰”一詞開始流行。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邱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的有關內容,標誌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 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並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制、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隨後,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面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制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後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鬥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 這裡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裡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它們的軍隊就派往哪裡,進行鎮壓,或是對反動政府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動集團進行“冷戰”的手段還包括:派遣“和平隊”進行滲透;挑起事端進行顛覆活動;以“經援”、“軍援”為誘餌,拉攏“朋友”,擴大勢力範圍;以簽訂集體防禦條約的形式擴大軍事同盟,美國先後與五十多個國家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派軍隊控制戰略要地;以經濟封鎖、制裁等手段,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挑撥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瓦解社會主義體系;以文化入侵,模式輸出,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等。儘管如此,並沒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個獨立國家,已發展到 140多個獨立國家。
各國的軍隊很少捲入到冷戰之中;這場戰爭主要是諸如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西德情報局、東德國家安全部和蘇聯的克格勃等情治單位之間展開的。世界主要強國從來不會直接捲入一場針對對方的軍事衝突。
冷戰中大部分的傷亡可能是由情治單位所採取的針對平民或軍事目標的襲擊造成的。間諜被派往東西兩方陣營,或者在當地召募情報人員,甚至強迫加入。當間諜被發現時,他們不是被立即殺害,就是與對方所抓獲的人質交換。間諜飛機和其他從事查勘任務的飛機一旦發現會被立即擊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簡稱“北約”)於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繼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於 1955年 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後,“北約”集團 15個國家的軍隊近 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 8個國家的軍隊 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於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 1626枚戰略飛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飛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飛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於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鬥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於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於在廣島使用的 100萬顆核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華約”於 1991年解體後,美、蘇兩大集團長達 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這種“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向緩和。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又企圖製造反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新冷戰。這值得警惕和防備。
今天很多的觀察家認為,美國在冷戰中的許多作為是違反其憲法以及國家理想的(例如未經國會授權而發動一場未經宣告的戰爭)。美國的政治或軍事領導人則經常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來開脫此類行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認為,他們受到兩個超級大國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義主要來源於冷戰中美國為阻遏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而採取的不當行為。

結果

世界向多極化發展
共產黨的客觀存在與發展
美國共產黨繼續向前發展
日本共產黨繼續向前發展
俄聯邦共產黨繼續向前發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越南特色社會主義與革新開放
古巴特色社會主義與改革探索
寮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改革探索
朝鮮特色社會主義與改革探索
21世紀中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成,使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得以彰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實現復興。

新認識

(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十九、二十世紀重要的世界歷史潮流。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健康發展一刻也離不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推動,正如列寧所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 170年前《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使社會主義理論實現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為全世界的無產者帶來希望、指明方向,進而推動各國工人運動由零星、自發轉向大規模、有組織。隨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廣泛傳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國迅猛展開。到二十世紀末,隨著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相繼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持久的低潮。這種持久低潮的出現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最嚴重的失敗。它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決定的。如此重大的失敗,沒有理論上的原因,那是說不通的。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理論方面的原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持久低潮的發生,也有其理論方面的根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帶來兩個深刻啟迪:其一,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最終目標不能忘,忘了就會得“軟骨病”。其二,科學社會主義不是教條,而是方法和指南,需要結合時代特徵和本國國情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二)這個理論根源,在於過多強調階級矛盾而忽視民族矛盾,忽視革命過程中物質利益的驅動作用,忽視革命只是在物質利益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帝國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與落後民族的無產階級,存在“長遠”的共同利益: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但與本國資產階級則有直接的共同利益:資產階級進行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的結果,使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利潤,也使無產階級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工資待遇。因此,在帝國主義國家裡,無產階級實際上充當資產階級“高額利潤”的分贓者。因為這種“分贓”而滋長機會主義,放鬆或放棄對本國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歸根結底,就形成恩格斯所講的“資產階級化的無產階級”和“剝削全世界的民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338頁)。與此相對應的則是形成受剝削的民族。
(三)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整個過程中,帝國主義始終是無產階級革命最大的敵人和最大的障礙。任何有利於戰勝和克服這一障礙的策略都是革命的和科學的。而要克服這一障礙,沒有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聯合是不可能的。但要聯合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就不能把尚未發生革命的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即統治階級)推向帝國主義一邊。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雖然也壓迫和剝削本國的無產階級,但他們與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決定他們必然有民族革命的要求。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只能在少數的國家和地區首先發生,首先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只有聯合大多數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才能最終戰勝世界的帝國主義,完成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
首先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激烈的國內階級鬥爭,正是在這一點上幫助帝國主義。他們沒注意到只有對本國資產階級採取一定的階級聯合,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發展環境,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涌流,創造活力迸發,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真正聯合被壓迫民族資產階級。只有聯合被壓迫民族中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才能聯合到他們所統治的整個民族。只有聯合大多數的被壓迫民族,才能最終戰勝帝國主義,完成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所以結果是,把應該聯合的力量嚇跑,還推到帝國主義一面。所以出現這種停止不前的狀態,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大量的以資產階級為統治階級的被壓迫民族投靠帝國主義。所以,二戰以後出現的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的對峙——本身就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戰略錯誤最嚴重的後果。這種對峙的第一個產物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停止不前,第二個產物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不斷改變“顏色”。蘇聯崩潰時的蘇共早已不是無產階級的蘇共,而是一個質變為資產階級的蘇共,所以葉爾欽戈巴契夫並不是消滅蘇共的元兇,他們只是辦理一個終止蘇共的法律手續而已。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四)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對峙,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發生變化。首先是各國的資產階級由於害怕無產階級革命而普遍的在其國內採取較大程度的階級讓步措施,改善本國無產階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狀況,所以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均較緩和。其次是帝國主義的資產階級對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採取政治拉攏和經濟援助措施,加強資本主義國家的團結。這時候的共產主義領導者們,由於無產階級革命停止不前而對革命前途喪失信心,信心喪失導致信仰喪失,信仰喪失使革命隊伍發生異化和質變。於是,無產階級政黨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資產階級政黨。所以,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崩潰是從各國共產黨的質變開始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崩潰,就實質而言,並不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失敗,它的意義不過是幫助人們確認業已發生多時的質變。因此從這一點上講,它對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積極的意義無疑是主要的。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五)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崩潰,是以蘇聯十月革命為重要標誌的二十世紀共運高潮的一個終結,也是新的共運高潮的開始。隨著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崩潰以及資產階級對共運失敗的慶賀,各國資產階級曾經長期執行的階級緩和政策將必然發生變化,帝國主義曾經長期執行的拉攏被壓迫民族資產階級的政策也將必然發生變化。因此,世界各國的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階級矛盾的激化,帝國主義國家與廣大被壓迫民族的民族矛盾的激化,將無論如何都不可避免。新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必將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高潮準備好一切條件。

當前的發展趨勢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沒有改變,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的客觀事實,也是當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時代大背景,同樣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起點,以此開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時代。這是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並在實踐中證明它是正確的。早在1872年《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不管情況發生多大變化,《宣言》中闡述的基本原理到現在還是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必須從時代特點出發,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根據時代和實踐的變化、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反思理論,克服理論的時代局限性,把理論向前推進。不斷開拓事業發展新局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在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這正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始終具有真理力量的根本原因。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由上可知,這應當是全世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事業信仰者們在開展各項工作時的行動指南,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資本主義仍在世界占主導地位,處於初級階段,科學證明宗教里的結論,動搖宗教基礎,阻力大、艱難深,宗教還會長期存在,不可能強制消滅,其消亡比階級、國家的消亡,早,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長度遠比個人的生命長得多,需要幾十代人的努力,工人階級構成發生變化,根據這些變化深入基層,了解工人、發動工人開展相應的運動。團結所有進步力量,把與社會主義國家合作,視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全世界國際共運信仰者們應當以此先進理論為指導自覺投身社會實踐,善於和本國的國情相結合,堅持男女平等,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站在人民立場上處理改革問題、制定改革政策舉措。當代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及國際關係等方面發生變化,資本主義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實行國有經濟、社會福利、股份制、工人參與管理等,使當代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保持較長時期相對穩定的發展,表現出一定的生命力。當代資本主義的調整和發展,並沒有改變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
兩極世界理論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綜合運用唯物辯證法、地緣經濟、地緣政治和社會形態學視角研究分析世界歷史結構基礎上,對社會主義運動方向和共產主義實現途徑作了理論預測。“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從很多角度印證了兩極世界理論的理論預言。兩極世界理論預言,在社會主義中國推動下,通過社會主義對外“產權合作”的方式,階級差別將逐漸消滅並最終實現世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對外“產權合作”的第一階段是第四區和第三區的國企合作,第二階段是第四區、第三區、第二區的金融合作,第三階段是第四區、第三區、第二區、第一區實現世界共產主義的經濟政治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