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政黨

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的政治代表,是以爭取、維護無產階級利益,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政治組織。 它是在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鬥爭的一定階段上出現的,是科學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它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是工人階級中最忠誠、最有覺悟的部分,是工人階級的核心、先鋒隊和戰鬥指揮部,是工人階級實現其偉大歷史使命的先進部隊。 它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堅持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能夠制定和堅持正確的政治綱領,帶領民眾前進。

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產生,早期發展,獲得政權,演變,主要政黨,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朝鮮勞動黨,越南共產黨,古巴共產黨,寮國人民革命黨,

發展歷史

產生

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開始出現。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誕生了第一個工人政治團體倫敦工人協會。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領導建立了無產階級的國際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1850年,共產主義者同盟內部產生分裂,於1852年11月宣布解散。此後,馬克思在1864年又創立了第一國際,直到1872年海牙會議後停止活動,並在1876年解散。

早期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於布魯塞爾創建了德意志工人協會,但是一年後就被迫停止活動。1866年,德國創立了薩克森人民黨,並在1869年與德意志工人協會等組織中的民主派合併建立了德國社會民主工黨,1875年又與德國工人聯合會合併為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改稱德國社會民主黨,意識形態轉為社會民主主義。法國在1879年成立了法國工人黨,1882年黨內分裂為馬克思主義派和可能派,後者另外組建了法國社會主義工人協會。1901年法國工人黨與革命社會黨聯合為法蘭西社會黨。1905年,這幾個組織合併為法國社會黨。自此之後,歐美各國都出現了工黨和共產黨,但是都沒有成為本國之中主導性的政黨。而在一些傳統的專制主義國家,出現了一批以民族振興為目的的改良型政黨,而社會矛盾的激化更催生了無產階級政黨,並走上了推翻舊政權的暴力革命之路。並在取得政權後實行一黨專政的制度。

獲得政權

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1903年內部分化為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兩派。其後產生了布爾什維克黨。1917年布爾什維克武裝起義奪得政權,並建立起世界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一黨執政的制度。1925年布爾什維克黨改名為全蘇聯共產黨(聯共布),1952年再次改名為蘇聯共產黨(蘇共)。在俄國革命影響下,中國、古巴、朝鮮、越南等國家也相繼建立起共產黨並成為執政黨。

演變

1991年蘇聯解體後,蘇聯及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或工人黨有的解散,有的轉變為社會黨社會民主黨,有的重建後成為多黨政治下的一黨;中國、越南和古巴等的共產黨則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

主要政黨

蘇聯共產黨

前身為1898年3月成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12年起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8年改名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25年稱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52年改為現稱。早期是列寧締造的無產階級革命黨。它領導俄國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創建了蘇維埃國家。在爾後的74年裡,它歷經各種風雨,把蘇聯建成世界超級強國之一,卻經不起時代和改革浪潮的衝擊,於20世紀90年代初頃刻自行解散。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
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一大會址
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朝鮮勞動黨

朝鮮勞動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它成立於1945年10月10日,是朝鮮已故國家主席金日成以1926年朝鮮第一個共產主義革命組織“打倒帝國主義同盟”為基礎創建的。1949年6月,朝鮮半島南北的勞動黨合併成統一的朝鮮勞動黨,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並將朝鮮勞動黨建黨紀念日定為10月10日。
金日成與金正日金日成與金正日
朝鮮勞動黨黨章規定,該黨是“主體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是朝鮮“工人階級和勞動民眾的有組織的先鋒隊”。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社會主體思想化,建設共產主義社會”。
朝鮮勞動黨中央組織機構有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書記局。地方組織機構是各道(直轄市)、市(區)、郡的黨委員會。所領導的民眾團體有: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朝鮮職業總同盟朝鮮農業勞動者同盟朝鮮金日成社會主義青年同盟朝鮮民主婦女同盟。勞動黨現有黨員400多萬。主要由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組成。現任總書記是金正恩。
朝鮮勞動黨的機關報為《勞動新聞》(日報),黨刊為《勤勞者》(月刊)。

越南共產黨

越南共產黨(英語: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y)。曾名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勞動黨。1930年成立。吳嘉嗣等人於1929年6月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同年10月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其他成員宣布成立安南共產黨。1929年6月新越黨改組,其中堅分子成立新越共產聯團。1930年1月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聯團,在中圻南圻進行活動。3個共產黨組織同時存在。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共產國際的委託,在香港召開會議,將3個組織合併成為統一的越南共產黨。同年10月,把黨的名稱改為印度支那共產黨。會議通過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大綱》。1931年全國各級組織悉遭破壞。1934年在澳門成立海外領導委員會,擔負臨時黨中央的任務。1935年3月27~31日,在澳門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41年5月19日,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越南人民組成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
胡志明胡志明
1945年8月發動越南八月革命。1946年開始領導越南戰後抗法戰爭。1951年2月11~19日在河金省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公開黨的活動,並改稱越南勞動黨,胡志明當選主席,長征當選總書記。1960年9月5~10日在河內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胡志明當選主席,黎筍當選第一書記。1976年12月14~20日在河內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越南共產黨。
1978年3月,越共召開四屆四中全會。同年12月越南侵略高棉。1982年3月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黎筍連任總書記。1986年12月阮文靈任總書記。1987年8月召開了六屆三中全會,討論經濟管理問題。1991年6月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杜梅當選為總書記。1996年12月召開八屆四中全會,黎可漂當選為總書記。
中央機關報為《人民報》,中央政治理論刊物為《共產主義》(原名《學習》)月刊。

古巴共產黨

古巴共產黨(西班牙語:Partido Comunista de Cuba,簡稱PCC)是古巴的執政黨,意識形態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古巴共和國憲法規定古巴共產黨是是馬蒂思想和馬列主義先鋒組織,是古巴社會和國家的領導力量。古巴共產黨是古巴唯一合法政黨。最高領導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勞爾·卡斯楚為首任書記菲德爾·卡斯楚之弟。
1961年4月 ,七二六運動 、人民社會黨和三一三革命指導委員會3個組織合併建立革命統一組織 ,1963年5月改名為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 ,1965 年12月改組領導機構,並改稱古巴共產黨。
60年代和70年代初古巴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保衛國家主權和社會經濟改革的鬥爭。1975年12月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的基本綱領和黨章,選舉了新的領導機構,提出了新的憲法草案和第一個五年計畫(1976~1980),決定建立經濟計畫管理體制。1980年12月召開二大,修改黨章,制定內外政策,並通過第二個五年計畫(1981~1985)。1986年2月召開三大,12月舉行三大續會,正式通過黨綱。 黨綱規定,黨的戰略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古巴現在處於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目標是鞏固和擴大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並使之成為唯一的生產關係;發展生產,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改善古巴共產黨作為整個社會生活最高領導的作用;完善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組織。
古巴共產黨認為,以美國、蘇聯為主的兩極世界已演變為美國獨霸的單極世界,但世界範圍內的階級鬥爭並未消失;認為各國人民的主要敵人是美帝國主義;願意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一切國家發展關係;主張緩和、普遍徹底裁軍、全面禁止核武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實現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F.卡斯楚和R.卡斯楚自1975年一大以後分別任第一書記和第二書記。
黨員約52萬餘人。中央機關報《格拉瑪報》(日報);黨刊《社會主義古巴》。

寮國人民革命黨

寮國人民革命黨寮語Phak Pasason Pativat Lao)是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執政黨,也是寮國唯一的政黨,奉行共產主義。它成立於1955年,原名為寮國人民黨,1972年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改為此名。2006年時在全國共有14.8萬多黨員。[1] 原本傾向越南,隨著越南經濟勢力的衰弱和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黨內親中派也掌握了主要權力。
機關報為《人民之聲報》(前身為1950年八月創刊於桑怒解放區的寮國愛國戰線機關報《自由寮報》,1954年改名為《寮國愛國報》,1975年8月11日遷萬象出版,改為現名),黨中央刊物為《新曙光》(1985年3月22日創刊)。
現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朱馬利·賽雅貢,於2006年3月21日當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