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從化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之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認真汲取2020年底以來廣州發生大規模遷移砍伐城市樹木問題的深刻教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工作、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方面的重要論述精神,舉一反三、對標對表,全面檢視、全面整改,切實做到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慎重決策、慎重用權,以整改的紮實成效體現政治忠誠、政治擔當,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一年來,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力克服疫情反覆衝擊、電力供應緊張、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等困難和挑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較好完成區二屆人大九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地區生產總值413.39億元、增長3.5%,農業總產值58.49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2.31億元、增長3.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77億元、增長10%,撤市設區以來首次突破3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9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1元、增長10.6%。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產業水平最佳化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成長,新材料產業產值145.65億元、增長8.82%,生物醫藥產業產值13.3億元、增長15.3%,智慧型家居產業產值15.26億元、增長96%。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先進制造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增至42%。發明專利授權156件、增長73.3%。萊恩醫藥、聚賽龍、奧鑫通訊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新增市級眾創空間4家。廣東省生態工業設計研究院被認定為首批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是全省唯一入選單位。
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全年簽約重大項目32個,總投資675億元。世界500強聯合利華華南生產和行銷基地落戶,從簽約到建設場地開工用時不到150天,創造項目建設“從化速度”。鑫從境·國際交往花園等8個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太平大道等26個項目納入市“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萬寶壓縮機等57個市“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3.7億元、完成率121.26%。
重大平台提質增效。2021從都國際論壇在從化成功舉辦,地區國際顯示度和美譽度不斷增強。世界生態設計大會獲得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咨商地位,實現全市具有咨商地位社會組織零的突破。從化經濟開發區引擎作用更加凸顯,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3.02億元、增長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2.58億元、增長3.3%;總稅收17.75億元。投入超3億元,推進園區13個基礎設施項目,補強公共配套短板;整理儲備可開發工業用地826畝,產業承載能力不斷提升。黃埔—從化產業共建合作區加快建設,完成明珠片區(一期)用地出讓。從化溫泉總部集聚區有序推進,完成控規和城市設計編制。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推進營商環境4.0改革,落實政企對接、領導掛點聯繫企業機制,全年減稅降費超3億元。建設“數字政府”,發布“一件事”主題套餐114個,超2000項依申請事項實現網上辦理,推出“穗好辦”區級平台高頻政務服務事項162項。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適用範圍擴大到1萬平方米以下,審批時限壓縮為18天、壓減率36%。全區實有市場主體4.84萬戶、增長8.1%。港澳台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入駐企業25家,香港青年戴杅栩紮根從化、圓夢從化的故事獲央視宣傳報導。
(二)生態文明成效明顯
生態品質更加最佳化。劃定30個“三線一單”綜合管控單元,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域覆蓋體系。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2.83,PM2.5均值21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51天、占比96.2%,連續6年排名全市第一。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良口、流溪河山莊斷面年均水質均達Ⅱ類以上,國省考斷面周邊劣V類支流全部清零;完成1萬畝森林碳匯林建設,最佳化117萬畝生態公益林,提高3000畝林分質量,森林覆蓋率保持69.1%。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野生植物及國家保護植物種類逾2800種、約占全市80%,飛瀑草、野生唐魚等珍稀動植物得到搶救性保護。
污染防治不斷強化。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交辦案件辦結率100%。完成國家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建設,治理河道143公里;建成427個達標排水單元,完成3條合流渠箱改造。開展66個規模以上在建工地揚塵線上自動監測,整治揮發性有機物企業58家,處置危險廢物2.22萬噸。完成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堅任務,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礦山復綠4.4公頃、完成率157%。推動生產設備電氣化改造,實現電能替代電量1317萬千瓦時。國家重點示範工程明珠工業園“多元用戶互動配用電系統”通過驗收,開發區集中供熱分散式能源站落地。
生態價值有效轉化。堅持生態立區發展戰略,厚植生態本底。全年接待遊客145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73億元。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獲評“十佳國際溫泉旅遊目的地”,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香蜜山生態旅遊區等6個項目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康養產業加速發展,全區首個全齡國際康養社區“陽光人家”開業,天人山水健康產業園(一期)運營,惠仁康養從化國際社區基本建成。啟動北部三鎮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試點,落地全市首批生態公益林收益權質押貸款。
(三)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成功創建全市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入選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個。希普生物獲頒全區首家省級博士工作站。8個現代化生豬養殖項目建成投產,全區出欄生豬22.72萬頭、占全市1/3。推出全省首個雞蛋業“銀行+保險+期貨”項目,雞蛋產量占全市80%以上。建成全國最大的觀葉小盆栽生產基地,白掌種苗占全國供應量1/3。舉辦首屆廣州國際(流溪)花卉博覽會。引進廣建集團廣州市園林花卉集團、廣藥集團荔枝產業“頭腦總部”,獲批創建國家荔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
農村環境面貌改善。獲評國務院人居環境整治督查激勵縣。啟動新鄉村示範帶建設三年行動計畫,生態設計等5條新鄉村示範帶納入市精選示範帶建設。9個小鎮培育對象納入省特色小鎮清單。221條村創建成為美麗宜居村,41條村創建成為風格各異的特色精品村,米埗村摘得全省農房風貌提升獎。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村莊保潔覆蓋面和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率均實現100%。
農民增收渠道拓寬。新增高標準農田1.1萬畝,糧食產量7.27萬噸、增長6.1%。新增農民合作社41家、家庭農場32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3萬農戶就近就業,園區農民人均年收入3.3萬元。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1個、省級“一鎮一業”專業鎮1個、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5個。政策性農業保險投保總額6592萬元,有效保障農戶權益。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總額7.81億元,農民收入得到增加。
(四)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規劃引領更加突顯。獲批全國唯一的縣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統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完成捷運14號線赤草站片區、明珠工業園區(鰲頭工業基地)等9項控規的編制審批。有效保障17個重大產業項目和民生基礎設施的用地需求。加快捷運和國省道沿線、產業園區等重點片區土地儲備,完成土地實物儲備1889畝,騰出發展新空間。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從化大道(一期)河東南至河東北段、向陽大道延長線建成通車,G106西瓜地至水西路段、S254從化段完成升級改造。從埔高速、佛清從高速、廣連高速及高湖路(一期)、太平大道等加快建設。完成城區交通微循環項目12個。新增供水管網481.83公里、燃氣管道12公里、5G基站955座。新建配電線纜186公里,投入使用變壓器365台,供電容量增加19.9萬千瓦。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鎮街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取得突破,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順利過渡。新建口袋公園3個、市級碧道15.7公里。新增區級容貌品質社區2個、主題農業公園2個。打造海綿城市示範項目9個,城市防洪排澇減災能力大幅提升。拆除違建240.2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市定任務。創建市級垃圾分類樣板村46個,打造星級垃圾投放點200個,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運營監管考核全市排名第三。按照“一樹一檔”“一屋一檔”“一物一檔”原則,編制古樹名木、文物、歷史建築保護“三張圖”,制定目標、問題、責任“三張清單”,壓實格線化保護責任。
(五)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年民生類支出66.6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8%。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城鄉醫保參保擴面完成率103.26%。發放各類救濟金1.59億元、殘疾人“兩項補貼”4748.19萬元。“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羊城行動實效明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3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1.32萬人、增長30.63%。全面建成街鎮頤康中心;建設家庭養老床位879張,超額完成市定任務。區救助安置中心試運行。區域慈善綜合指數全市排名第二。完成公共租賃住房配租686套,河東、河西、溫泉3個安置區加快建設。
公共服務持續改善。新落戶廣外從化實驗中學、華師附屬從化實驗國小,基本建成廣大附中從化實驗學校,加快建設市六中從化校區。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2170個,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85%。完成學前教育“5080”攻堅任務,公辦幼稚園、普惠性幼稚園在園幼兒占比分別達50.4%和90.1%。落實“雙減”任務,治理經驗獲教育部宣傳推廣。區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區婦幼保健院、220間村衛生站和8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成升級改造。廣醫附屬從化婦女兒童醫院落戶,南醫五院門診綜合醫療區、區中醫醫院遷建等項目全面動工。推行農村“一元錢”看病試點,覆蓋村衛生站180個。推動成立廣州婚姻文化研究院,建成區婚俗文化館,引領婚俗改革,創新婚慶產品供給。承辦市青少年運動會拳擊等比賽,完成河濱游泳場升級改造並對外開放。
平安從化成效明顯。溫泉鎮、城郊街西和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示範村。河西派出所獲評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廣州公安“最美警隊”。建立最小應急單元1112個,“一區一警兩輔”和“一村(居)一輔警”全覆蓋,社會治安實現“五個下降”“五個上升”,案件類警情降幅、破案率均排名全市第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交通秩序大整治。公辦學校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全覆蓋。人民防空、災害氣象監測預警、應急救援及“三防”等工作不斷加強,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
疫情防控精準有效。堅持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相結合,實現疫情“零傳播、零擴散”。隔離酒店及轉運工作人員堅守一線,從嚴從緊做好集中隔離及閉環接轉工作,累計徵用隔離酒店25家,全年服務管理隔離人員2.41萬人。社區“三人小組”24小時待命,全面落實重點地區人員分級分類排查管控,累計排查2.76萬人。醫務人員忘我付出,採集核酸檢測樣本335.4萬人次,完成全程疫苗接種69.4萬人;一線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環衛工人等艱苦奮戰,廣大市民民眾齊心協力,踐行偉大抗疫精神,築牢堅不可摧的人民防線。
(六)政府效能不斷增強
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做好保密檔案工作。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深化“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認真汲取我市發生大規模遷移砍伐城市樹木問題的深刻教訓,紮實開展整改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凝心聚力謀發展。堅決落實區委部署,樹牢“全區一盤棋”意識。堅持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情況,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溝通交流,辦理各級人大建議155件、政協提案109件。認真聽取和吸納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僑聯、殘聯、貿促會等群團機關意見,積極發揮外事、對台、民族、宗教等統一戰線獨特作用,深化軍民融合、雙擁共建,推動校地合作、促進協同發展。
持之以恆強作風。堅持法治從化、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西塘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區農業農村局獲評“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範視窗單位”,鰲頭鎮獲評首批“廣州市法治示範鎮”。認真辦理行政複議應訴工作,做好重大契約、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查,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做到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加強審計監督,營造更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各位代表!一年來取得的成績,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的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這是我們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力量所在!取得這些成績,也是全區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是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從部隊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從化改革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致以誠摯謝意!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經濟發展基礎比較薄弱。工業增長多方承壓,先進制造業龍頭項目不多,主導產業支撐作用不強,新興產業體量偏小、動能不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亟需加速。二是創新驅動能力不強。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不深,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和高層次創新人才不多,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三是城鄉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層治理體系還不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有待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強。四是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教育、醫療服務還有差距,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存在短板,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仍然突出。五是政府服務效能仍需提升。部分幹部正確的政績觀樹得不牢,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不足,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委十一屆十六次全會及區委二屆二次全會工作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加快生態綠色低碳轉型,建設更高水平的幸福美麗生態之城,奮力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上走前列作表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我們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而我區經濟體量不大、基礎較為薄弱,抗風險能力不強,受大環境“風吹草動”的影響較大。同時,也要看到我區高端資源要素加速聚集,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先進制造業持續升級,現代服務業多點開花,以及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產能加速釋放,地區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有條件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們要堅決回響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號召,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主動把從化放在“兩個大局”和廣東、廣州發展格局中考量謀劃,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持平,先進制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製造業總產值4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著力在以下方面狠抓落實。
(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大做強實體經濟體量,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培育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突出製造業這個重點,夯實強區之基。緊盯龍頭企業、重大項目,“一對一”做好貼心服務,不斷強化要素保障。深入實施“鏈長制”,聚焦打造10條重點產業鏈,大力引進更多平台性、總部型企業,培育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優質產業集群。全力推動聯合利華華南生產和行銷基地建成投產,發揮科絲美詩、逸仙電商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大力度吸引研發行銷項目落地,推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努力打造廣州美麗產業“領頭羊”。加快僑豐機器人等30個在建工業項目施工進度;加緊中譽人工智慧等12個項目開展前期規劃報建,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加強已供地未開工項目跟蹤服務,推動儘快履約到位。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行動,完善企業庫,研究出台專項扶持政策,支持63家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實施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推動數位技術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
提昇平台經濟承載力。全力推動從化經濟開發區提質升級,爭創省級高新區。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讓園區更加專注招商引資、服務企業、壯大產業。加大產業空間監管力度,盤活閒置低效用地。實施土地成片連片儲備,爭取完成可供土地儲備1000畝以上,形成“地等項目”工作格局,維持工業用地用房價格競爭力。高起點謀劃黃埔—從化產業共建合作區,完善太平片區控規,推進明珠片區用地交付和項目開工;加快實施鳳凰五路連線線、北三環秋楓出口項目建設,貫通寶珠大道、幸福大道,連通大廣高速從化出口、京珠高速龍星出口,提升周邊道路可達性、暢通性。高標準打造溫泉總部集聚區,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力爭“鑫從境·國際交往花園”等項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激發更多內需潛力。按照“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要求,千方百計落實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推進重點項目“攻城拔寨”行動,安排年度重點建設項目50個,計畫投資55.82億元;加快京東電商運營中心等22個年度投資超億元的項目建設進度,築牢經濟“壓艙石”。用好用活專項債券,發揮其對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緊抓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契機,落實“尚品”“提質”“強能”“通達”“美譽”五大工程,加快天人山水、奧特萊斯(流溪津里)、客天下、海塱步行街、永福漫街等重要消費節點提質升級,促成遠達廣場、萊茵廣場建成開業,加快鳳凰新天地建設進度,推動大津電器廠商業地塊儘早開工,打造更多高品質消費空間。大力發展休閒度假、健康養生、鄉村旅遊等業態,豐富“吃住行游購娛”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增強改革開放推動力。主動服務“雙區”建設、“雙城”聯動,深化與香港賽馬會合作,加快建設從化馬場二期、國際賽馬發展中心等重點項目,打造穗港賽馬產業經濟圈;發揮萊恩醫藥公司作為華南唯一全程式GLP平台功能作用,結合靈長類動物養殖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平台;積極對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展中醫藥產業協同,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繼續辦好從都國際論壇、世界生態設計大會等高端國際會議活動。依託全區10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
擴大營商環境吸引力。落實營商環境5.0版本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健全包容審慎監管環境,實現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堅持“喜新不厭舊”“抓大不放小”,積極主動招商引資,用心用情服務存量企業,精準對接企業項目痛點、堵點問題,打通項目落地轉化、企業效益最佳化的“最後一百米”。健全招商工作服務管理機制,打造專業招商團隊,加快形成重點項目“在談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力爭全年引進優質項目35個,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5個。嚴格項目準入標準,完善項目考核退出機制。建設“數字政府”,提高“零跑動”“免證辦”等服務水平。實施“廣聚英才”計畫,加大引智引技力度,強化與高校合作,建立校地協同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產學研融合。
(二)守穩築牢生態屏障,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從化。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打造森林圍城、秀水繞城、碧道穿城、綠意滿城的生態城市,以更高質量的生態環境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注入“綠色養分”。
拓展綠色生態空間。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深化與華南植物園的戰略合作,加快建設廣州國家植物園體系從化園區等合作項目,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打造踐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4個國際公約的縣域示範區。全面落實林長制,科學、生態、節儉實施城鄉綠化,推廣榕樹等鄉土樹種,建設5000畝高質量水源林,實施3000畝生態公益林林分改造,新建10.8公里碧道和3個口袋公園。深入實施溫泉地區最佳化提升,打造流溪河西埔橋至人工湖段“一河兩岸”廊道,建設新老溫泉35公里沿岸高質量綠色發展示範帶。推動構建風雲嶺森林公園管理大格局,打造美麗城區新畫卷。
提升環境治理水平。持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鞏固提升整改成果,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落實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完善河(湖)長制和格線化治水模式,開展100公頃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和3條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推動明珠污水處理廠首期第二階段工程完工,加快建設太平錢崗污水處理廠,力爭建成北星村及周邊學校片區雨污分流和環城路污水管網。推動區海綿城市達標比例達30%以上,完成節水型社會建設任務。紮實開展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持續落實化肥、農藥減量。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加強固體廢棄物治理,加快推進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二期和區生物質綜合處理廠項目建設,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推進環衛一體化改革,全鏈條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
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深化建設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省級碳中和試點示範區,嚴控“兩高”項目審批,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更加最佳化,不斷提升綠色產業比重,實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穩步下降。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開展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更多工業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創建零碳綠色工廠、碳中和產業園。積極申報開展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整縣推進試點,全面提升種養循環生產能力。因地制宜探索以林藥、林菜、林禽、林旅等為主打的林下經濟產業格局,開闢林農增收新渠道。深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試點,加快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以生態價值“賬”引導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啟動天然氣發電和分散式能源項目,推進公共運輸電動化。倡導綠色低碳、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深入踐行“光碟行動”,推廣節約型機關、綠色學校、綠色出行、綠色建築,讓綠色生活蔚然成風。
(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美麗鄉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抓實抓好“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花瓶子”工程,培育壯大“茶罐子”“水杯子”“酒罈子”“奶瓶子”,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直供“無疫區”品牌供應基地。實施特色種業振興行動,加強種質資源庫、制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促進育繁推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荔枝高接換種,推廣“流溪紅荔”等優質晚熟新品種,最佳化荔枝品種結構。落實耕地涉農保險、項目扶持等措施,確保糧食生產面積和產量穩定。推進“零棄耕”專項行動,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確保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建設綠色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現代生豬養殖場,穩定生豬產能。深入開展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加快區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大力推行農業生產託管,重點培育農機類、果蔬類的農民合作社,引導社會服務組織對接託管服務需求,打造高效現代農業。做強“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做優農產品地理標誌,打響“從字號”品牌。
打造產業園2.0版。深化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越秀風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強“1+7”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各牽頭企業篩選重點成熟項目,推進強鏈補鏈,大力推動產業園項目落地見效。發展“數字車間”“植物工廠”“智慧養殖”等全智慧型化數字生產模式。加強與廣藥集團、廣建集團合作,聚焦荔枝、花卉拳頭農產品,強化研發、精深加工和行銷,辦好第二屆廣州國際(流溪)花卉博覽會,做實花卉交易中心,牢牢占據荔枝、花卉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制高點。落實“穗農奔富”行動,多形式、多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健全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吸納更多村民就近就業、返鄉創業,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推進新鄉村示範帶建設。完善新鄉村示範帶規劃建設方案,串聯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產業園等重要節點,打造“百里流溪”新鄉村示範帶品牌。科學規劃9個特色小鎮發展定位,培育壯大特色化、差異化、鏈條化主導產業。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在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環境美化綠化等方面久久為功,鞏固提升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成果。全面實施強鎮帶村工程,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把圩鎮打造成鄉村經濟中心、服務中心和治理中心,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搭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台,助力鄉村治理現代化。
(四)加強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推動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人民民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最佳化國土空間規劃。堅持規劃引領和剛性管控,完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開展第二輪“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加快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實用性村莊規劃,精細化推動城鎮、鄉村、生態區域“一張圖”管控。積極開展全國唯一的縣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不斷最佳化土地資源配置,科學合理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美麗空間,努力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從化經驗。深入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5+1”試點,用好用活“點狀供地”試點成果,引領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雙向流動,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用“繡花”功夫有序推進舊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延續城鄉特色風貌,保護好古樹名木、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完善片區配套設施,全面提升生產生活承載力。落實老年友好型、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任務,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培育容貌品質社區,讓社區更友善,讓居民更幸福。
完善道路交通網路。力爭建成街北高速改擴建項目,加快推進從埔高速、廣連高速、佛清從高速等項目。加快推動廣中珠澳高鐵知識城北和從化聯絡線、廣河高鐵廣州段、深莞增城際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捷運37號線納入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紮實推進太平大道、高湖路、鳳凰城立交連線線等項目建設,開展國際大道(一期)、迎賓大道(一期)、從化大道(二期)、花卉大道西延線等項目前期工作。規劃建設停車場5個。完善5個捷運口交通銜接,滿足民眾對捷運出行“最後一公里”的接駁需求。
(五)堅持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著力解決好民眾“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民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實施“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認真辦好新一年十件民生實事,確保兌現承諾。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持續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羊城行動引領示範作用,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新增就業0.8萬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作用,確保困難民眾兜底保障落實到位。提高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質量,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推動頤康服務站覆蓋50%以上村居,推進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提升“幸福食堂”助餐配餐服務水平。堅持“房住不炒”,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加快推進安置區和保障房建設。
增加優質教育供給。紮實推進市六中從化校區建設,力爭廣大附中從化實驗學校、華師附屬從化實驗國小建成招生,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820個以上。深化落實“雙減”任務,實施“愛心教育”工程,鞏固提升學前教育“5085”成果。最佳化北部山區寄宿制學校學生接送服務。深化“1+N”學校特色化建設,新增8所勞動特色學校、10所市級健康學校。實施中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程,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穩步推進從化技校、從化職校合併改革等工作,打造廣州北部職業教育發展高地。
提高健康從化水平。啟用明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院區,推動建成珠江惠仁醫院(一期)、南五院門診綜合醫療區(一期),推進廣醫附屬從化婦女兒童醫院前期工作。最佳化分級診療機制,發揮醫聯體作用,提升鎮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水平。強化區疾控機構和各級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創建省級慢性病管理綜合示範區。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國家衛生城市迎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預防、治療、照護”三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模式。健全三孩配套政策,構建多元化托育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加快區中醫醫院遷建,建設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區。
增強文化綜合實力。精心籌辦喜迎黨的二十大系列活動。傳承弘揚從化紅色文化,打造穗北紅色文化產業帶,挖掘更多城市歷史文化,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精品,講好從化故事。加大對廣裕祠、五嶽殿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力度,有效管護鐘樓、錢崗、鳳院等歷史文化古村落,推進修繕團星松柏堂古村落以及秀靈古廟、羽善西公祠等一批不可移動文物。創建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加大對醒獅、水族舞、擲彩門等非遺項目的活化力度。推動區博物館對外開放,推進村史館建設,做好地方志資政育人文章,發揮傳承記憶、濃縮文化重要功能,讓從化歷史文化“活起來”。加快智慧圖書館、文化館等數字公共文化建設,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新特色、新亮點。
(六)統籌發展和安全,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以做好黨的二十大安全穩定工作為主線,抓早抓小、抓實抓細,深入推進平安從化建設,用大機率思維應對小機率事件,確保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抓細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落實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理,堅決阻斷疫情輸入風險。防範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疫情輸入,確保排查管控到位。從嚴抓好集中隔離場所管理,持續推進疫苗接種。緊盯重要場所、重點人員和重要節點,嚴格落實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對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就醫用藥和生活保障,做好抗疫一線工作人員輪休安排和關心關愛。
抓實安全生產。發展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堅決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壓實黨政領導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整治建築施工、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強化特殊防火期、汛期、極端天氣專項督導檢查,嚴防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健全重大突發事件“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加大物資儲備和應急演練力度,加強安全、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營造安全發展的良好氛圍。
抓牢綜合安全。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維護政治安全。防範化解金融領域風險,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社會不穩定因素。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最佳化格線化服務管理,實施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促進慈善、社工、志願服務融合發展。完善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電信網路詐欺等違法犯罪行為,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做好黨的二十大、冬奧會、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等重大節點維穩工作。
(七)提高政府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和質量。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證,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紮實做好省委巡視整改,嚴守紀律規矩,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建設法治政府。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民主監督及社會公眾監督、新聞輿論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公職律師制度。紮實開展“八五”普法宣傳,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推動每個村居至少建成一個法治文化陣地,大力推進區、鎮街、村居三級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嚴格遵守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強化審計、統計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改進工作作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懲治侵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以發展從化、造福人民為己任,發揚“釘釘子”精神,事不避難、一抓到底,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乾,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民眾的幸福指數。
各位代表!使命呼喚擔當,實幹成就夢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奮力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上走前列作表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
1.“六穩”、“六保”: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三線一單”綜合管控單元: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3.“雙減”任務: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4.農村“一元錢”看病:一種農村地區實施的合作醫療制度,診療費用僅需象徵性的“一元錢”掛號費。
5.“五個下降”“五個上升”:案件類警情、電詐警情、刑事詐欺立案、傷害類警情、交通亡人事故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破案、破案率、刑拘數、行政拘留數、重點路口交通守法率和安全頭盔佩戴率同比上升。
6.雙區、雙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廣州市、深圳市雙城聯動。
7.“1+7”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花卉),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荔枝、壹號蛋雞、柑橘、生豬、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加工、優質生態絲苗米)。
8.“5+1”試點: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驗任務。
9.學前教育“5085”目標: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數占比85%以上,其中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數占比50%以上。
10.“1+N”學校特色化建設:1是指農耕文化特色項目,N是指根據學校自身實際,探索的德育、藝術、體育、科技等特色項目。
11.“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在應對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實行“一位分管領導和一個部門牽頭負責、成立一個工作專班跟進處置、制定一個專項工作方案統籌應對、統一一個口徑上報和發布信息”的“四個一”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