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去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和區委決策部署,踐行新發展理念,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較好完成了區第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經濟實現穩定增長。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16.68億元、增長5.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87億元、增長7.2%,增速全市排名第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45億元,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188.86億元。
——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協助成功舉辦2018從都國際論壇,國家領導人和43位外國前政要及國際組織負責人、中外專家學者等出席。成功承辦首屆世界生態設計大會並永久落戶從化,67家企業簽約。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投入運營,成為國內首個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賽馬場。旅遊綜合競爭力連續八年穩居全省67個縣(市、區)第一。
——環境質量全市最優。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01,優良天數336天,達標比例92.3%,PM2.5濃度20微克/立方米,均全市排名第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流溪河地表水達到功能區划水質標準,其中水庫、溫泉、山莊斷面年均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質,太平斷面年均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水質。
——鄉村振興紮實推進。打造19個特色小鎮,實現鎮街全覆蓋。紮實推進13條市級和18條區級美麗鄉村建設,全部221條行政村在全市率先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蓮麻、米埗、西塘等建成各具風格的特色精品村。蓮麻榮獲“全國民主法治村”,與西塘一起入選省改革開放“示範百村”。舉辦中國國際荔枝產業大會。全省首個粵菜師傅培訓站落戶西和,首批進駐粵菜名師23位,培訓粵菜師傅170人,農戶致富增收開闢新渠道。增設120個鄉村公交站點。
——城市建設取得突破。捷運14號線開通,從化正式進入“捷運”時代,通過軌道交通一體化融入廣州國際大都市。從化大橋一橋飛架南北。打通北部環線公路良平至溪頭、塘基至車埗道路。355國道旺城至明珠段、街人線民樂至人和段、龍石線等完成路面大修,河濱路順利升級改造。實施44個城市更新項目,8個項目竣工。溫泉風景區環湖綠道為遊客提供新的休閒去處。
——民生水平持續提高。預計城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0313元和19675元,增長8%和10.5%。新建3家公辦幼稚園提供945個學位,引入廣州實驗教育集團、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合作辦學。325套公租房竣工使用。84個新一輪扶貧開發項目通過驗收。
一年以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
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四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加速聚集,企業數量達到46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7.26%,增長53.6%。廣汽比亞迪生產新能源客車5046台、產值55億元,分別增長210%和150%,從化製造成為馳駛廣州街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萊恩醫藥在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中贏得“優秀企業”獎,成為我省首獲該獎的GLP機構。亨龍智慧型科技基地、潯豐軌道等10個項目竣工投產,漢方藥業、澳捷科技等13個項目動工建設,廣州南盾通訊等49個項目正在供地或報建。新簽約項目9個,總投資63.3億元,預計產值328.2億元,其中蘇寧華南電商總部暨華南綠色冷鏈總部已摘牌供地。明確落戶意向項目28個,總投資158億元,其中韻達華南電商產業園、顏如玉總部基地等22個已經準入。
重大平台更加完善。從化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稅收分別增長25%、23%,稅收實現三年翻一番。投入超3億元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高技術產業園完成太平分散式能源站樁基建造、110千伏線塔搬遷等工作,建成親水平台(一期)、荔香公園(二期)和體育公園,豐盈路、荔香路升級改造完工。明珠工業園核心區控規進一步最佳化,扶貧產業園(一期)、茶籽園首期安置區市政配套等38項工程完工;整體環境提升(一期)、橫江公司拆遷安置區、工業南路供水管網完成總體工程量90%以上。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完善核心區、鳳凰山登山步道等配套項目規劃設計,完成流溪溫泉廣場至濕地公園段景觀提升、綠道及舊米埗橋景觀改造工程,從都濕地公園風景如畫。
科技創新持續增強。出台創新驅動2018—2020三年行動計畫,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3%。引導107家企業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研發費加計扣除享受標準由50%提至75%;35家企業獲“中國製造2025”產業發展專項、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事後獎補專項等上級財政扶持資金5351.28萬元。專利申請1888件,專利授權1173件。成功舉辦第一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湧現139個創新創業項目,沃德等4個項目與風投機構達成投資意向。
營商環境更加最佳化。新增市場主體6382戶、註冊資本151.37億元,分別增長25.16%、22.97%。審批服務便利化改革、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36條具體舉措落地。實施營商環境改革和“暖企”行動,形成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體制和領導掛鈎聯繫企業的幫扶機制,落實企業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為企業減負10.8億元。承接市下放的行政職權事項93項,實現240個市區共有公共服務和118個下放事項“四同一”。推出“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審批註冊登記,78家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平均每宗辦理時長不超過10分鐘。
(二)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環境突出問題得到解決。高質量辦結牽頭的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案件51宗,順利迎檢省級環保督察。開展揚塵污染控制行動,淘汰企業落後生產設備50台,完成在用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整治流溪河沿岸9個排污口,完成378家“散亂污”場所和492家畜禽養殖場治理。依法依規處置固體廢棄物29萬噸,布局建設5個消納場。查處非法採礦、非法買賣礦產資源案件20宗。
綠色生態格局更加凸顯。劃定生態控制線1100.16平方公里,最佳化調整溫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啟動風雲嶺森林公園、風雲嶺濕地公園、麻村水庫森林公園及溫泉濕地公園等4個公園的總體規劃修編。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9%左右,打造6個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溫泉鎮獲得“廣東省森林小鎮”稱號。修建生態景觀林帶15公里,實施森林碳匯林分改造5800畝,開展森林碳匯撫育及封山育林18000畝。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43座,投入營運純電動公車167輛。
生態環保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鰲頭鎮污水處理廠、呂田鎮污水處理廠、街口泵站、沙龍圳截污管投入運營。整治全區排水管線功能性隱患點9647個,供水管網漏損率由15%降至12%。實現240條行政村(社區)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農村污水收集率達78%,維護管理納入率達92.25%。累計118家企業完成新一輪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審批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表)75個,完成39家市級及以上企業環境信用評價。
(三)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現代農業產業加快發展。國家畜牧科技產業園破土動工,加快構建荔枝、花卉等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力智農業現代化養殖基地即將投產。壯大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81家。評選從化流溪娟魚等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12個,培育省名牌產品25個。成功舉辦從化荔枝定製銷售大會、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活動。農村電商銷售交易額2億元,增長19.76%。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完成農村人居環境重點整治項目209個,清潔村莊1768次,清理衛生死角6.95萬處、零散生活垃圾3.93萬噸。升級改造農村飲用水設施,建成污水處理設施1006個。農村戶廁改造1500戶,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98.42%。最佳化鄉村道路環境,105國道街北至良口墟、118省道太平段、大廣高速灌村出口及良口出口等綠化升級改造完工。農村路燈亮燈率保持在90%以上。
特色小鎮建設紮實推進。第一批10個小鎮安排項目349個,動工200個,竣工驗收105個;第二批9個小鎮完成選點,安排項目55個。6個小鎮對外運營,其中西塘童話小鎮建成全國首個鄉村憲法館,第三屆稻草藝術節吸引遊客15萬人次,帶動增收超1000萬元;西和萬花風情小鎮花卉產業蒸蒸日上,落戶企業38家,引入培育陶藝體驗、房車、遊學等休閒旅遊新品牌;米埗小鎮高端民宿群更加精緻精細,米社、從舍、南平客棧、西塘人家等“網紅民宿”廣受市場和主流媒體點讚;溫泉財富小鎮入駐金融機構157家,增加稅收超2000萬元。
農村發展基礎得到夯實。出台鄉村振興戰略“1+2+N”系列檔案,明確“三個標準、五個一批”路徑。全省率先制定農村建築工匠和村民非公寓式住宅建設管理辦法,637名工匠持證上崗。全市首個民宿管理政策出台實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流轉土地約5.8萬畝。順利舉辦全市鄉村振興“千企幫千村”村企對接會,34家企業現場簽約幫扶34條村。制定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管理巡查制度,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站新增交易358宗,金額1億元。鞏固扶貧成果,投入新農村建設項目251個、補助資金1.768億元。
(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堅持規劃引領。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261.45平方公里。紮實開展18項重點規劃編制工作,其中明珠工業園核心區、河東河西安置區控規調整及低丘緩坡太平片區控規修正等10個項目通過。完成城市設計深化成果和捷運14號線太平、神崗、赤草站周邊地區控規初步方案。完成歷史留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徹底解決歷史留用地問題打下堅實基礎。蓮麻、份田等6條行政村土地利用規劃編製取得成效。加快“一橋兩路”、太平廣場等重點工程土地徵收結案。土地儲備18宗2655畝,土地供應19宗2143畝。
完善基礎設施。廣從路從化段快速化改造、從化至黃埔高速加快推進。355國道鰲頭段一期黑底化及綠化升級完工,從化大道(一期)、北星路和神崗大橋重建進度過半,118省道太平段、高湖路前期工作有序開展。110千伏名門變電站選址、220千伏森林輸變電工程穩步推進。超額完成市管道燃氣三年提升任務,2018年新覆蓋居民用戶28194戶、非居民用戶134戶,鋪設管道53.16公里。
強化城市管理。守牢新增違建零增長底線,完成違建治理250.18萬平方米,其中拆除227.82萬平方米,占比91%。全面整治城中村衛生“黑點”,城區和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建成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13座、收集點320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推進“廁所革命”,新建公廁47座、升級改造31座。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掉涉黑惡團伙22個,抓獲團伙成員223人;深挖“保護傘”,立案查處20人。排查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等風險隱患,各類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下降17.95%、69.69%。
(五)進一步增強民眾獲得感幸福感
全力做好十件民生實事。新開通11條公交線路。建立社區居家養老配餐網點117個,拓展助餐配餐服務內涵。創建1家“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區婦幼保健院標準化改造開工。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年度任務。推出“找工易”微信公眾號,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318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1550人,新增城鄉就業12206人。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03套,面積15885平方米;發放租賃補貼137戶。加強公共安全隱患排查,為800戶困難民眾住宅更換老化電線。全面啟動29個老舊小區和舊村微改造,推進太平飛鵝村等農村改水工程。社區健身設施正常使用率達98%。
持續加強社會保障。舉辦就業招聘會46場,達成意向71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低至1.6%。城鎮企業職工五險參保率98%,城鄉居民參保率100.4%。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城鎮“三無人員”供養標準分別提至每月950元、1520元、1721元。累計發放低保金8839萬元、五保供養金2039萬元。區新敬老院擴建完成主體工程,新兒童福利院完成工程量的94%。募集3379萬元善款再創新高,慈善綜合指數全市排名晉升6位。
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基礎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畫順利實施,廣州六中從化校區落實選址。出台基礎教育優秀人才引進辦法,面向全國公開招聘90名高水平中國小教師,組織124名中小幼教師參加城鄉教師支教置換。54所中國小校啟動校內課後託管服務。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受惠學生4.8萬人。做好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積分制入學,安排607名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完成溫泉鎮衛生院改造,區中醫醫院遷建和區婦女兒童醫院、省中醫院溫泉分院建設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南醫五院等4家醫院實現跨省和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南醫五院醫聯體和區醫共體掛牌,先行先試“(N+1)+1”醫聯體新模式。區婦幼保健院榮獲全國“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獎”殊榮。基層醫療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鋪開,常住人口簽約23.7萬人。
促進各項社會事業進步。成功舉辦全國登山健身大會、露營大會、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等國家級賽事。順利舉行首屆從化鄉村音樂節、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振興南博高峰論壇、全國民宿大會,成立市首個民宿行業協會。開展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等多項整治行動。有效抵禦強颱風“山竹”和“8.2”特大暴雨等自然災害。案件類警情連續8年下降,政法工作民眾滿意度、平安創建知曉率和參與率連續兩年全市第一。國防動員、打私、打假、雙擁和優撫安置、民族宗教、婦女兒童、供銷、僑務、對台、貿促、民防、統計、文史、保密、修志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六)著力建設高效服務型政府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辦理各級人大建議92件、政協提案133件。區政府法律顧問室掛牌。清理規範性檔案31份,鋪開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自覺接受巡視巡察、經責審計,配合完成國務院大督查等工作。
加強服務政府建設。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升級改造,進駐32個部門、753個服務事項,其中592項實行“一窗綜合受理”。率先完成省政務服務系統“十統一”標準化梳理工作,報備事項6614個;962個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全流程可網辦事項分別為237、197個。搭建“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鍵通”平台,28個村居可辦理“村級證明”。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躍居全省122個縣(市、區)第8位。辦理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工單17472件,按時完成率99.75%。
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發布“曝光台”22期,查擺不良作風問題876個並全部完成整改;繼續辦好“溝通無界共建和諧”政風行風熱線節目,製作“從化廉潔之聲”電台節目48期,全區各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納入線上監督,實現檢查考核全程化、全覆蓋。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貫徹落實省、市和區委工作部署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各條戰線為從化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從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參與從化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向一切關心和支持從化的外國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從化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需花大力氣解決:一是經濟基礎仍然比較薄弱。經濟總量占全市比例低,龍頭企業不足、帶動不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集聚度不高。由於缺乏大項目支撐和穩定稅源,財政運行還比較困難。二是服務配套短板明顯。教育與兄弟區存在較大差距,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且分布不均衡,大型商業配套設施有待最佳化完善。三是營商環境競爭力不足。吸引優質企業的管用政策和配套體系欠缺,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優勢不明顯,對企業服務創新手段缺乏,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水平有待提升。四是政府自身建設仍需加強。個別幹部慢作為、虛作為、執行力弱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庸、懶、散、推等作風不正的現象亟待糾正,一些腐敗案件時有發生。面對問題和困難,我們要敢於出招、善於應招,以“無功便是過、無為便是恥”的政治擔當、以“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的政治責任,銳意進取、奮勇爭先,盡心竭力做好工作,不負人民重託!
二、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領各項工作
2018年10月,在改革開放40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啟動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提出了系列新任務新要求。從化建城歷史悠久,但2015年才真正意義上融入廣州國家中心城市,是一座年輕的“老城區”,是一個有潛質的新兵,理應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歷史使命中發揮積極作用。要最佳化規劃布局,加快城市更新,推動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提升城區文化品質,增強城市綜合功能,不斷增添從化發展新活力;要不斷壯大四大戰略性主導產業,繼續築牢從化生態優勢,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質量發展中出新出彩;要著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最佳化“一核兩翼三帶”布局,高標準打造特色小鎮,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方面再上新水平;要構建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行政審批等各類改革,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將改革開放推向新境界。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我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就從化自身來看,我們正位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攻關期,在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做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有效保障民生等方面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同時,機遇也是顯而易見:實現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各方共識;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搭建了廣闊舞台;捷運14號線開通有效提高了與廣州中心城區的通勤效率,使我們從時間和空間上更加深度融入大都市;擁有最優的生態環境、充裕的土地資源和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勢頭。只要我們搶抓機遇、善抓機遇,敢於創造、勇於創造,就一定能不斷開創從化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區委的決策部署,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核心區和綠色增長極,奮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加快建設幸福美麗生態之城,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2019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三、2019年工作安排
深入落實區委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圍繞既定目標,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增長極
夯實特色優勢產業。依託國際認證的“無疫區”和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深化與香港賽馬會合作,籌劃國際馬匹檢驗檢疫中心,開展多場次純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構建馬業產業鏈。加快建設生態設計小鎮,最佳化提升鴨洞河“一河兩岸”,有序推進良明片區改造,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態設計中心,培育智慧型平衡車、生物光源、智慧農業、工業設計等產業群。高水平打造生物醫藥綜合創製平台,建成展示展覽中心和首期孵化器、加速器,引入GLP檢測中心、孵化中心等平台進駐;完成二期孵化器、商業用地出讓。全力支持繼續高標準辦好從都國際論壇。不斷提升世界生態設計大會和全國民宿大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促進區域協調平衡發展。加快老城煥發新活力,打造海塱、東風、旺城三個商圈,推進遠達廣場、萊茵商業廣場及碧桂園從化1960等商業綜合體項目,豐富欣榮宏廣場商業業態和功能,建成建材交易平台;依託風雲嶺公園的美麗生態景觀和周邊良好配套,創建生態總部聚集區。推動“兩翼”聯動發展,構建捷運沿線高端商業經濟帶和355國道沿線科技創新發展軸,完善太平、神崗、赤草三個捷運站和鰲頭鎮墟、人和、棋桿等重要節點的功能配套。統籌“三帶”綠色發展,構建以流溪河生態價值創新走廊為紐帶,以“太平-街口-鰲頭”創新創業產業帶與“溫泉-良口-呂田”美麗健康發展帶南北互動、聯動發展為目標的“三帶”發展新格局。堅決淘汰105國道沿線低端粗放產業,壯大溫泉養生、精準醫療、文化體育等優勢產業,培育旅遊消費、網路消費等新熱點,發展電子競技、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推進新舊溫泉一體化,做好區域交通、產業和全域旅遊發展專項規劃以及項目落地。
構建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廣政務服務事項集成服務模式。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完善三級政務服務平台軟硬體,加強與省政務服務平台互聯互通。建設“數字政府”,區依申請辦理事項可網辦率不低於70%。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統籌針對企業的各項檢查督導,杜絕權力尋租,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兌現“暖企”政策,落實省“民營經濟10條”、市“民營經濟20條”及減稅降費措施,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加強小額貸款、網際網路借貸中介機構監管,嚴防金融風險。深化“殭屍企業”市場出清,淘汰低端落後產能。
(二)築牢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核心區
鞏固提升綠色生態優勢。創新生態文明體制,編制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堅持北部三鎮不新上工業項目。嚴格城市生態控制線,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構建森林碳匯林、生態景觀林帶、鄉村綠化美化、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多位一體的生態體系。加強流溪河綠道和灘涂濕地管護,加大山林巡護力度,堅決打擊非法開墾、非法砍伐等行為,嚴禁在國省道、流溪河兩岸、風景名勝區等區域毀林種果。推動墾造水田項目,落實耕地占補平衡。
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中央、省環保督察整改成果。加強空氣環境綜合治理,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提升工業鍋爐治理成效,全力防控揚塵、機動車污染,力爭空氣品質達標天數92.3%以上。深入開展“四洗”“五清”行動,強化“散亂污”場所整治效果,依法清理河道範圍內違建,確保流溪河從化段監測斷面年均水質達標率100%,消除流溪河一級支流劣V類水體。推進土壤淨化行動,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組織土壤環境質量詳查,深化固體廢物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嚴防重金屬污染。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加快3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6家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設施建設,鋪設污水管網19公里。
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決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產能,抓好4家能耗大戶的節能和技改工作,促進30家規上限上工商企業實施清潔生產。規劃建設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正式啟用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並推進二期工程,完善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加大環保出行、綠色出行普及力度。新創建2條垃圾分類示範街、2個示範村及15個樣板小區。
(三)奮力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做強富民興村產業。加快創建萬花園“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整合荔枝、花卉、農村電商、畜禽養殖等資源,建設“3+2”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觀光休閒、生態農業、訂單農業、定製農業和田園綜合體等新業態。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及流通,扶持特色水果、蔬菜、蛋品等種殖養殖和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建設田頭冷庫和區域性冷鏈物流區。提質增效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店和京東·從化館平台,力爭農村電商線上交易額突破2.3億元。實施商標富農戰略,重點推動從化荔枝、荔枝蜜、流溪娟魚申報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開展粵菜師傅工程、農村工匠培訓等活動,不斷壯大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全面動員駐從高校深度參與鄉村振興。深化“千企幫千村”行動。
做好人居環境整治。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嚴格執行區領導掛點包村聯繫制度,確保111條以上行政村建成省定美麗宜居村,10條村建成特色精品村。紮實推進13條市級和35條區級美麗鄉村建設。繼續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建設改造戶廁2000個,力爭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100%。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推動市政供水管網向農村地區延伸。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做好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工作。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加快實現鎮(街)、村(社區)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指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挖和傳承優秀鄉村傳統文化,使講文明、樹新風、愛家園成為村民的行動自覺。
做精特色小鎮。繼續高標準打造19個特色小鎮,力爭阿婆六、份田、古田、錦洞對外運營。科學統籌“用地、項目、資金”三個核心要素,強化土地保障,推行特色小鎮項目綜合立項,探索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加快已經動工的第一批95個項目建設進度,儘快啟動第二批55個項目。強化小鎮項目與園區、周邊村莊之間的融合共生,努力形成產業特色鮮明、模式形態多元的小鎮組團,以山脈、森林、河流、古驛道、古村落等為依託,加快“西和-西塘-紅旗”“溫泉-米埗-塘尾”“古田-阿婆六-溪頭”“安山-草埔”等聯動發展,推進西和萬花風情小鎮、古驛道小鎮等與周邊村莊同頻共振,創建蓮麻小鎮為中心的北部紅色文化產業帶。
做細涉農領域改革。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後續工作,落實“三權分置”辦法,拓展流轉交易功能,盤活閒置資源資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在加強留用地的兌現和利用上邁出實質性步伐。完善農村建房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探索分散劃塊、點狀分布方式供地。完善農業農村人才培育、引進、流動以及激勵保障機制,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鄉村工匠、粵菜師傅、非遺傳承人等全方位參與鄉村振興,支持企業家、專家學者等新鄉賢全身心服務鄉村。
(四)堅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項目管理。精準招商選資,力爭引進四大戰略性主導產業企業10家以上,其中世界500強或行業龍頭企業1~2家;全力推動已簽約的9個項目和明確落戶意向的28個項目落地。安排51個年度重點項目,務實解決落地難問題,完成年度投資35.04億元。狠抓蘇寧華南電商總部、立白華南創新智慧型生產基地、好萊客定製家居智慧型生產等66個重點產業項目,實現新開工24個、竣工投產10個。推動現代物流業集約發展,引導優質物流企業開拓出口及快件業務,重點打造以蘇寧、韻達、中色物聯和阿里健康為龍頭的現代智慧物流基地。
最佳化發展平台。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高技術產業園投入2.98億元,完成太平分散式能源站、新興路、工業大道提升等11項工程;明珠工業園投入2.37億元,實施環境整治提升工程(二期)、1500畝低丘緩坡地塊“七通一平”項目,確保民樂路、教育路、北園二路等市政道路竣工,完成明珠大道六標段、明珠社區醫院、明珠供水加壓泵站等項目。增強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從化園區功能。做好美都工業園移交後續工作,實現石海工業園納入園區統一管理。加大土地儲備力度,力爭新收儲土地2600畝。
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市“1+9”創新政策,出台並實施科技創新企業三年培育方案,力爭研發投入強度提至2.4%以上。壯大一批重點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實現5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建成自有研發機構或技術中心;創建省級重點實驗室或省新型研發機構1~2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協同創新。新增“新三板”上市企業、廣州市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各2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家。發揮4家區級以上眾創空間、2家孵化器及“科技創新人才聯盟”作用,做好專利申請、專利授權工作。
(五)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品質
促進城鄉空間布局更科學化。深化城市總體規劃編製成果,實施現行功能片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加快捷運14號線、105和355國道、“一橋兩路”沿線等控規編制和審批。啟動7條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做好海綿城市、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專項規劃編制、調整。開展批而未用和閒置土地專項整治,盤活存量低效用地,重點推進省、市統籌指標8200畝的項目用地報批,完成第三批次1300畝預供地的上報。
促進交通基礎設施更現代化。加快從化至黃埔高速、廣從路快速化改造、街北高速改擴建、汕湛(惠清段)及廣連高速公路等工程,儘早打通大廣高速、北三環高速預留出口及河濱北路至溫泉財富小鎮通道。推進118省道太平段改造、廣州街北高速鳳凰城立交連線線、神崗大橋重建等工程,擴建355國道大廣高速良新出口至105國道段;力爭從化大道(一期)、北星路工程通車,確保高湖路動工;開展溫泉大橋、重建街口大橋等前期工作。深入實施北部山區交通扶貧專項規劃,落實“四好農村路”項目,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最佳化完善捷運站點公交接駁。
促進城市建設管理更精細化。落實43個城市更新年度計畫項目,力爭建成微改造5個、新開工15個,加快龍井社區、人和社區和禾倉村、東風村等項目。鞏固提升中心城區、舊溫泉鎮墟、生態設計小鎮、從都國際會議中心等區域環境品質,整治105、355國道和青苔坑沿線環境。規範農村住宅建設,堅決打好治理違建攻堅戰,深入創建違建“零增長”鎮街、村居,繼續分類治理歷史違建。新增管道燃氣居民18500戶,鋪設管道30公里。推動800千伏烏東德直流工程、110千伏珠江國際城輸變電等工程,做好全區行政村電力線路“三線”規整工作。鐵拳查處機車違法駕乘、“五類車”和泥頭車非法運輸行為。
(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開通4條公交線路,打通2條城區斷頭路。二是推進15個以上老舊小區及舊村莊微改造項目,建成橫江安置區保障房370套。三是集中解決12345政府服務熱線市民重複反映的民生重點難點問題。四是提高城鄉居民三級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建成區“一站式”婚育服務中心。五是開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檢”活動25期。六是充分保障城鄉就業,新增城鄉就業1萬人以上。七是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擴大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八是降低社保成本,提高養老服務水平。九是完成3所小區配套幼稚園移交接收,開辦5所以上公辦性質幼稚園。十是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廁所革命。
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完善社會保障,提高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待遇,繼續下沉養老、醫保業務到村,全面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工作;推進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即時結算;推行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社會化改革,做好新福利院搬遷、北部山區道路交通專項扶貧工作;加快河東河西安置區建設,在新建普通商品住宅和城市更新改造中配建公租房。推動實驗教育集團溫泉“6+2+N”項目,建設市六中從化校區,擴大與廣東實驗中學、執信中學合作,加快從化五中創建市示範性高中;實施中國小教師“區管校聘”改革,培育引進名校長、名教師,深化中國小校長、教師交流。區中醫醫院遷建和區婦兒醫院、南醫五院門診綜合醫療區建設要取得實質性進展,支持省中醫院溫泉分院項目儘快落地,確保區婦幼保健院標準化改造完工,力爭鰲頭醫院升級為二級甲等醫院;全面取消公立醫院醫用耗材加成;完善醫聯體和醫共體運行模式,改革醫保支付方式。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創建“圖書館之城”和“文化館總分館”,升級改造區文化館、博物館、河濱游泳場,籌建溫泉紅色博物館。建成183個應急避護場所。深挖水族舞、擲彩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溫泉傳說”文化品牌。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鋪開“綜治中心+格線化+信息化”,提升立體化防控能力和水平。拓展“雪亮工程”成果套用,推動“四標四實”與格線化深度融合。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禁毒人民戰爭、掃黃禁賭專項打擊和基層治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紮實做好雙擁、國防動員、安全生產、食品藥品、供銷、民防、打私、打假、統計、應急、保密、檔案、地方志等工作。
完成上述工作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激勵幹部擔當作為,鼓勵創造性貫徹落實,提升幹部執行力,打造服務型政府。穩妥完成機構改革,夯實基層基礎,完善重大決策議事規則,健全執行跟蹤和責任追究制,規範行政權力運行,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主動接受監督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整治各種隱形變異“四風”,加強對國資等重點領域監管,嚴肅查處各類腐敗問題,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各位代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展現新氣象、邁出新征程、開創新局面,為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新水平再立新功,推動從化各項工作出新出彩!
名詞解釋
1.“四同一”:同一事項、同一編碼、同一標準、同步調整。
2.鄉村振興戰略“1+2+N”系列檔案:“1”指《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委廣州市從化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2”指《從化區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和《從化區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N”指若干個配套檔案。
3.“三個標準、五個一批”:按照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個創建標準。深化實施特色小鎮戰略,組團連片、輻射一批;深化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城鄉互補、改造一批;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科技興農、發展一批;加快建設現代園林式生態園區,工農互促、帶動一批;加快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富民興村、拉動一批。
4.“(N+1)+1”醫聯體:N為區婦幼保健院和12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整合“N”的資源,區中醫醫院牽頭,形成“從化區醫共體”,是為“(N+1)”;再以醫共體名義與南醫五院組建“從化區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醫療聯合體”,是為“(N+1)+1”。
5.雙隨機一公開: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6.“四洗”“五清”行動:“四洗”指洗樓、洗管、洗井、洗河,“五清”指清除非法排污口、水面漂浮物、底泥污染物、河道障礙物、涉河湖違章。
7.“3+2”現代農業產業園:整合現有荔枝、花卉、電商產業資源,進一步擴容提質增效,建設廣州市從化區荔枝產業園、廣州市從化區花卉產業園、廣州市從化區電商產業園;新建國家畜牧科技產業園、廣州市從化區壹號蛋雞產業園等2個畜牧類科技產業園。
8.“千企幫千村”行動:按照“政府引導、村企自願、農民主體、合作共贏”基本原則,通過“一企多村”“一企一村”“一村多企”等幫扶形式,實行資助式幫扶、合作式幫扶、捐贈式幫扶。
9.雪亮工程:以縣(區)、鄉(鎮)、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台、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格線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套用為重點的民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10.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11.實驗教育集團溫泉“6+2+N”項目:從化溫泉鎮6所區屬公辦國小和2所區屬公辦國中學校將成為溫泉實驗教育集群,建立市、區、校三位一體的學科教學平台,同時遴選數所市區優質學校。
12.楓橋經驗: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幹部民眾的創造,主要內容是發動和依靠民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經過發展,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民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楓橋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