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四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回顧
市第四次黨代會以來的三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三年,是人民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面貌明顯改變的三年,是“十五”奮鬥目標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淮安進程不斷加快的三年,更是全市人民思想大解放、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的三年。
(一)始終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
三年來,我們圍繞經濟建設中心,振奮精神,攻堅克難,在發展中抓調整,以調整促發展,抓住事關經濟全局的重大問題和突出矛盾,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了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預計200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5億元,比2001年增加156億元,年均增長13.8%(現價);三次產業比例由2001年的28.6∶41.3∶30.1調整為2004年的21.6∶47.9∶3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5億元,比2001年增加120億元,年均增長21.2%,三年累計投資685億元,是“九五”期間投資總額的1.7倍。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工業化致富農民,依靠城市化帶動農村,依靠產業化提高農業。把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農民增收的第一措施,三年全市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30萬人,勞動力轉移總量達到92.1萬人,勞動力轉移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以龍頭企業來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升級,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0戶;創造性提出並大力推廣使用“信用一證通”,三年全市農村信用社發放農戶貸款累計增加27億元,農民貸款難手續繁的問題基本解決。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第一方略,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工業在GDP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33%提高到38%,總產值年均增長19.4%;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千方百計擴大工業投入,大力培植工業經濟新增長點,三年累計完成投入240.4億元,是“九五”期間總投入的1.6倍,年均增長25.8%;堅持擇優扶強,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產銷規模大的大企業、大集團。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已發展到888戶,比2001年底淨增加了517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由2001年的37戶增加到2004年的70戶。堅持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總量、檔次和水平不斷提高,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了淮揚菜美食文化節、優質稻米博覽會、科技洽談會,提高了淮安的美譽度、知名度和開放度,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二)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始終堅持富民優先、造福百姓,切實關心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把幫扶困難群體作為關係全局的大事來抓。城鄉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預計2004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50元,分別比2001年增加2300元和670元,年均增長11.6%和6.6%。面對非典疫情和特大洪澇災害,我們堅持“一手抓抗災,一手抓發展”,奪取了抗擊非典和抗洪搶險的重大勝利。堅持把推動全民創業作為實現富民目標、加快發展的第一戰略舉措,放手發展,放開搞活,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切實幫助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解決實際問題,實現了民營經濟的新跨越。三年來,全市新增私營企業 8300戶、個體工商戶6.7萬戶、從業人員20萬人。全市共有私營企業1.3萬戶、個體工商戶20.2萬戶、從業人員51.3萬人。始終把關心和服務人民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作為第一職責,真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重點實施了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助殘、育才助困、安居、敬老愛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安淮安等“八大工程”,三年共淨增就業7.7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5.9萬人,城鄉享受低保9.5萬人,資助各類貧困生23.6萬人次、資助總額5100多萬元,解決中心城市1750戶困難家庭住房,273.9萬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72.1%,新增農村改水受益人口131.6萬人,改造草危房1.3萬戶,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3.2億元。
(三)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對內對外開放步伐日益加快。
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通過招商引資有效地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等多種生產要素,藉助外力、依靠增量來推動淮安跨越式發展。2001年以來,全市共簽約規模以上項目2560個,契約引資額35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8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36個,億元以上項目31個。注重招商引資方式方法的創新,按照“四個轉變”思路,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水平和層次。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和現代化的新城區,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三年來市經濟開發區和8個縣(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資金32億元,進區在建和已竣工的項目1100個,累計固定資產到位資金130億元。切實加強軟環境建設,大力開展軟環境集中整治、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月、萬人評議機關等活動,著力營造開明開放的政策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治安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有效地促進了機關作風的轉變、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的提高。寧淮掛鈎合作不斷深化,三年共簽約項目359個,固定資產引資額28.7億元,向南京有組織輸出勞務5.8萬人。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新格局。三年共新批外資項目158個,協定利用外資3.1億美元,註冊外資實際到賬2.7億美元;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12.6億美元,其中出口8億美元。
(四)加快推進城市化,城鄉面貌明顯改變。
圍繞“建設大城市”的目標,加快推進城市化,全市城市化水平達到37%,比2001年提高4個百分點。中心城市紮實推進“四城同創”的各項工作。堅持規劃先行,三年來投入規劃經費3100萬元,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老城區控制性規劃覆蓋面達100%。立足最佳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和提升城市品位,突出抓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中心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五)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各項改革,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按照“四到位一保障”的要求,全力打好企業改革攻堅戰。三年來,先後4批共啟動185戶市屬企業改制工作,改制後企業的國有股比重由改制前的82%下降到8.5%,自然人股比重由3.1%上升到91.5%,理順勞動關係7萬人,企業運行機制更加靈活。加快社會事業領域和事業單位改革,社會事業發展活力顯著增強。教育、衛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民辦社會事業的內在機制有效建立,全市已有社會力量辦學單位270個,民辦醫院(診所)214所,吸納社會資金12.2億元;根據“脫鉤、分類、放權、搞活”的原則,分期分批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市直管理執法類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完成,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完成過半。狠抓以稅費改革為中心的農村改革,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加大行政管理體制和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成立了行政審批中心、國庫集中支付中心、軟環境投訴中心和招投標中心,對各類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和削減,三年共精簡取消786項,累計減幅達68%。
(六)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民主法制建設繼續加強。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日益深入人心,“禮儀淮安、誠信淮安、知識淮安”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取得積極成效。組織開展了“解放思想、加快發展”大討論等一系列活動,為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深入實施“文明育農、科技富民”工程,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升。雙擁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光榮稱號。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權、加強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合作共事,做好僑務和對台工作,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圓滿完成了人大、政府、政協的換屆工作。重視加強法院、檢察院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民眾團體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大力推進依法治市,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活動,全面推進政務、廠務、村務公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得到加強。積極開展“平安淮安”創建活動,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認真做好人民民眾來信來訪工作,通過機關服務進社區、領導信訪接待日、市長公開電話、行風熱線、集中處理信訪問題、軟環境投訴受理等方式,進一步暢通了信訪渠道;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有力地維護了全市社會政治穩定。
(七)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有了新的提高。
堅持“重德才、憑實績、看公論”的選人用人導向和“十用十不用”的用人標準,起用了一批在急難險重崗位勇挑重擔、在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一線攻堅克難、在招商引資和經濟建設主戰場建功立業的幹部,形成了幹事創業、進位爭先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深化幹部制度改革,擴大幹部工作民主,相繼出台了差額考察制、常委會討論提拔幹部票決制、全委會任用縣(區)黨政正職、市委工作部門正職幹部票決制等23項配套制度和監督管理辦法,形成了相互配套、緊密銜接的幹部選拔任用制度體系。加大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力度,創新幹部選拔任用方式。三年來,公選了46名縣處級領導幹部和10名市管企業高層經營管理者;2003年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自薦公推清河區、淮陰區區長人選活動2004年積極開展了公推直選的試點工作,選出了8名鄉鎮黨委書記和1個鄉鎮黨委班子。出台了《市直單位領導班子重大事項議事規則》,進一步加強了對市直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議事決策行為的規範和監督。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化“三級聯創”,深入開展農村小康“十百千”創建活動,大力實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四項工程;進一步加強企業、機關、學校、街道黨組織建設。堅持市領導掛鈎聯繫基層、市直部門掛鈎幫扶服務、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駐村蹲點調研等制度,深入開展“三服務”、“三優三滿意”和“人民好公僕”等創建評比活動,機關作風得到明顯改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向縱深推進,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工作取得新的成績。組織開展了“三廉工程”、“述廉評廉考廉”等活動,查處了一批案件,嚴懲了腐敗分子,促進了黨風的進一步好轉。
三年來,應當說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要大,而取得的成績比預料的要好。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結果;是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埋頭苦幹,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與我們肝膽相照、攜手合作的結果;是駐淮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駐淮各單位和離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所有為淮安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三年來的歷程,就市委工作來說,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一是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最重要、最緊迫、最根本的任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這是解決淮安所有問題的關鍵所在。二是必須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不斷加大思想解放、觀念創新的力度,不斷破除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這是淮安加快發展的重要前提。三是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儘快讓民眾富裕起來作為工作的基本導向和第一追求,切實關注民生,全力幫助民富。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四是必須統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推進社會全面進步。這是實現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五是必須把提高執政能力作為核心和根本,切實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使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這是我們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堅強保證。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加快發展的進程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工作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開拓創新意識還不強,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還不多;綜合經濟實力不夠強,經濟運行質量不夠高,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工業化水平仍然偏低,服務業發展不快、在GDP中所占比重提高不多,開放型經濟進步不大、利用外資仍是一條短腿;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民眾收入增長還不快,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城鄉部分民眾生活還比較困難;可能引發不穩定的因素還不少,維護穩定的任務比較艱巨;機關作風建設中效率不高、服務不優的問題時有表現;黨的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對於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05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5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加快全面建設小康淮安進程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五”計畫、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重要一年。從總體上看,2005年的巨觀形勢對淮安進一步加快發展十分有利,蘊藏著許多難得的機遇。世界經濟將進一步保持較快增長,國際產業、製造業繼續加快向長三角轉移,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我國經濟仍處在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階段,特別是國家繼續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經濟生活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將進一步得到有效抑制,經濟發展的後勁進一步增強,有利於我們在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下,不斷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切實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實現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省委、省政府繼續大力實施區域共同發展戰略,扶持政策進一步向蘇北傾斜,財政向困難地區轉移支付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為我們用好政策、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經過多年特別是市第四次黨代會以來三年多的努力,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特別是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效益和作用得到逐步發揮,正成為支撐我市新一輪經濟成長的重要基礎。在看到有利形勢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世界範圍內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有效解決,特別是受巨觀調控的影響,經濟緊運行帶來的生產要素制約等方面的矛盾還比較突出,這些都將給2005年的經濟發展帶來較大影響。因此,我們要全面辯證地分析當前的形勢,既增強機遇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又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清醒頭腦,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把應對之策謀劃得周全一些,變挑戰為機遇,化壓力為動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保持全市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好勢頭。
2005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順應巨觀調控的新要求,以加快發展為主題、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著力培植經濟成長的內生機制,切實加強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以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全面完成市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十五”奮鬥目標,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05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5%;財政收入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招商引資契約引資額24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0億元;協定引進外資額增長35%,註冊外資實際到賬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大於95%。
做好2005年的各項工作,最重要的是堅持“五個不動搖”:一是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保持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進一步增強全市的綜合經濟實力。淮安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發展不足、發展不夠、發展不快,只有通過加快發展,才能不斷提升經濟實力,儘快縮短我們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實現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因此,全市上下必須牢固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千方百計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二是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動搖,著力抓好統籌發展,全力以赴加快淮安全面小康進程。“苦幹十四年,全面達小康”是全市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淮安各級幹部的歷史責任。環境再變,目標不能動搖,困難再大,進度不能放鬆,淮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類25項指標一項也不能少。我們就要著手做好“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的編制工作,努力使“十一五”規劃成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又快又好推進全面建設小康淮安的戰略規劃。三是堅持調優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主動順應國家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的新要求,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集約發展水平,把經濟成長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促進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四是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動搖,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以改革為動力,推進全局工作,從體制上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掃除障礙,提供保障。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抓手,大力吸納和集聚外來生產要素,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五是堅持富民優先不動搖,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把富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任務,認真落實各項措施,千方百計使城鄉居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合理兼顧改革發展中先富群體、多數群體和困難群體的利益,既注重效率,又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幫扶弱勢群體,盡力使不同社會成員都能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根據上述目標和要求,2005年的主要任務是:
(一)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方略,切實把工業經濟突破年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005年是“工業經濟突破年”,全市上下要振奮精神,奮力拚搏,實現工業經濟新的突破。一是聚焦規模經濟,在培植大企業上求突破。繼續實施扶優扶強政策,強化跟蹤協調服務,鼓勵和引導淮鋼、煙廠等重點企業瞄準行業先進水平,加大技改投入,增強綜合實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壯大。2005年,全市列統企業要突破1000戶,億元以上企業突破100戶,1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5戶,全市列統企業銷售收入力爭突破550億元。再用3年時間,培植安邦等10戶企業利稅超億元。二是全力主攻大項目,在猛攻投入上求突破。2005年,工業投入要確保20%以上的增幅,突破120億元;力爭實施1000萬元以上項目450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億元項目25個;縣(區)重點項目平均單體投資規模力爭提高到4000萬元以上。認真做好重點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確保150個項目建成投產、150個項目開工建設、150個項目完成前期調研。三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上求突破。大力促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廣和運用,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鼓勵企業加快自主創新,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形成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積極掛靠高校和科研院所,藉助外智、外腦、外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2005年,全市開發和引進市級以上新產品500個,其中重點新產品100個以上。四是培育特色經濟,在加快發展縣區工業上求突破。各地都要抓一批重點骨幹企業,特別是要將培植銷售超億元的企業作為工作重點,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現有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產業連片、規模經營”的產業集聚區,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培育區域經濟特色。五是強化管理創新,在提高工業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上求突破。深入實施“質量立市、品牌興企”戰略,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積極爭創“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江蘇名牌”和“江蘇省著名商標”;推進以質量、計量、標準三大體系為基礎的企業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認證工作,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市場銷售,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引導和推動企業強化成本管理,減少不合理消耗,提高投入產出水平,努力使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繼續在全省名列前茅。鼓勵企業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治理污染,大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統籌城鄉發展,鞏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好形勢。
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和保護力度。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堅持對農民多予少取放活,全面取消農業稅,進一步擴大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購買農機補貼的規模和範圍,做到各項支農措施的力度不減,已經實行的利農惠農政策不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少;加強農村水利、中低產田改造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由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由初級產品向深加工轉變,由國內市場向國內外市場並舉轉變;堅持區域化布局、差別化發展、特色化經營,推進優質稻米等優勢產業帶建設;圍繞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扶持一批競爭力強、覆蓋面廣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全年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1戶,新增年銷售超億元企業4戶;進一步強化農業招商引資,力爭到賬資金在2004基礎上實現翻番,達到20億元;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開展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培訓,建立推廣示範機制,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2005年通過省級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450萬畝,擁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標誌總數達400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堅持把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現階段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強勞務市場體系建設,強化對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培訓,大力拓展成建制和品牌勞動力轉移,全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0萬人,總數突破10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0億元以上;堅持就業與創業並舉,引導城市資金、技術通過農民工返鄉創業向農村轉移,促進城鄉生產要素最佳化配置。
(三)進一步擴大總量、最佳化結構,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多年來,我市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一定程度上已成為淮安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市委、市政府決定把2005年作為“服務業發展促進年”。各地、各部門要切實轉變重生產輕流通、重實業輕服務的傳統觀念,找準癥結,打開思路,創新舉措,爭取我市服務業有一個較大的發展。要堅持“兩個並舉”,努力實現“兩個提高”:堅持發展生產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並舉,堅持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並舉,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2005年兩個比重要分別達到30.8%和25.4%以上。突出抓好一批重點項目。重點實施好80個投資超千萬元的大項目,實行嚴格的項目負責制,確保全年完成投資110億元。大力提升傳統服務業。認真做好全市商業網點規劃工作,促進各類流通業態的合理布局和最佳化配置;培育壯大一批主業突出、輻射面廣的大型商貿集團,鼓勵專賣店、連鎖店等新型流通業態向縣城和農村拓展;全面提高餐飲服務業發展水平,辦好第四屆淮揚菜美食文化節。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科教文衛體服務和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行業,形成新的增長點;優先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服務業;積極發展諮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中介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業。啟動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工程,加快景區景點開發,力爭建成1個4A級景區和2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大力開拓旅遊市場,旅遊總收入增長15%以上。
(四)以創“四城”為抓手,加快推進城市化。
突出抓好中心城市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要達到38.5%。繼續加強城鄉統籌規劃,不斷深化生態型“綠水城市”規劃理念,注重城市整體形象設計,突出“綠水城市”的個性特色和文化底蘊。加快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整體功能。2005年,中心城市建設的各類投入要達到70億元以上,重點組織實施好364個項目;圍繞承辦省第四屆園博會,加快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步伐,重點建設缽池山公園等一批遊園、綠地;繼續實施“碧水、藍天、寧靜、生態、資源化、綠色文明社區”六大工程,加快推進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建設生態示範區。加大城建招商力度,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增強城市資產公司的融資能力,多方面籌措城市建設資金。切實加強城市管理,不斷最佳化城市面貌。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城管機制,加大綜合執法力度,繼續開展經常性的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
加快發展縣城和中心鎮、中心村。各縣城要圍繞創建省級園林城、衛生城、文明城的目標,擴大城市規模,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設各具特色和富有競爭力的中等城市。大力推進重點中心鎮和特色鎮建設,逐步打造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新型小城鎮。把中心村建設作為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規劃,著力提高配套水平,爭創2個省級康居示範村、5個市級示範中心村。
全面推進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建設繼續實施高速公路聯網、幹線公路改造、鄉村公路通達、水運航道整治、港埠站場配套等五大工程;同時用好省政府支持政策,加快農村鄉村道路建設。水利建設主要是精心組織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縣鄉河道疏浚、低洼圩區治理、山丘區水源等四大工程,重點抓好治淮、南水北調、水庫除險加固、防汛抗旱應急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能源、信息等重點工程建設。
(五)在更高的水平上推進招商引資,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招商引資2005年要著重從五個方面加大力度、提升水平:一是大力提升大項目招商的水平。將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到大項目、重點項目上,重點瞄準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特別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和上市公司,有針對性開發、包裝和推介一批大項目,爭取他們來淮投資。力爭全年引進固定資產投資額超3000萬元和億元的項目數比2004年翻一番,1000萬元以上項目引資額占總引資額的比重達到70%以上。二是大力提升產業招商的水平。圍繞八大支柱產業和優勢資源的配套延伸、開發利用,有針對性地加大招商力度,吸引與之相配套的企業來淮投資,拉長產業鏈,發揮聯動效應,加快形成產業集群。立足支柱產業的行業優勢,重點引進與支柱產業關聯度大、配套性強、技術先進的項目。三是大力提升企業招商的水平。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存量資源,開展全方位的合資合作。目尚未改制的重點企業,要引進外來資本參與企業改制,將改革、改組、改造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嫁接改造,加快發展;已經改制的企業要通過股權出讓的形式,吸引大企業併購,增強發展能力。四是大力提升集約招商的水平。加大項目向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集中的力度,進一步提高投資強度,市經濟開發區和縣(區)工業園區每畝投資額至少達到180萬元和120萬元。更加注重項目的科技含量、產業層次、產出效益和生態影響,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堅決不引,不能實現雙贏的項目堅決不引。五是大力提升利用外資的水平。加大境外招商的力度,爭取簽約項目協定註冊外資和註冊外資實際到賬額在2004年的水平上有一個大的突破。積極引導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股,鼓勵大型外資企業招商興辦為其配套的項目,努力實現“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的良性循環。
認真做好外貿外經工作。積極拓展對外貿易,開闢南美、中東、南非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大力實施以質取勝和科技興貿戰略,提高本地產品出口比重。繼續加大“走出去”力度,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等國內外重點交易會。調整最佳化外經結構,在鞏固縫紉、建築等傳統勞務輸出的同時,努力提高廚師、護工、園藝等高技能勞務輸出的比重,實現外經營業額、新派境外勞務分別增長15%以上。
(六)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增強加快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繼續推進各項改革,是鞏固和發展巨觀調控成果的根本措施,也是解決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治本之策。當前深化改革時機比較有利,要突出重點,積極推進,確保取得實效。一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按照“四到位一保障”的要求,加快市屬企業和縣(區)屬國有企業改制進度,力爭2005年底全市改革面達95%以上。加大改制成本籌措力度,協調處理好熱點難點問題,保證改制工作順利推進。以開放式改制為重點,加大資產重組力度,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規範改製程序,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切實維護職工民眾的合法權益。引導和推進已改制企業的規範和完善工作,努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各司其職、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公司內部運行機制。二是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政事政企政社分開的原則,推動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向轉變,加快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圍繞減人減事減負,深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合理設定鄉鎮黨政機構,重新核定鄉鎮編制,重點精簡鄉鎮事業編制,妥善安置精簡分流人員,鼓勵分流人員自主創業。三是加快推進社會事業領域和事業單位改革。進一步加大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力度。教育系統繼續實行以“一保三放開”為主要內容的改革,衛生系統繼續推進以“兩權分離”為主要形式的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加大公用事業、廣電、報社、文化等領域改革力度。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2005年是全市事業單位改革關鍵的一年,市直要全面完成改革任務,縣(區)要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全面推行以聘用制為主要內容的用人制度改革,完善聘用制、考試進人制度和競爭上崗制度,大力推行人事代理制度,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四是加大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力度。根據省里的統一要求,進行鄉財縣管試點,逐步建立科學的縣鄉財政管理新機制。按照“先易後難、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選擇部分市直單位進行非稅收入改革試點,並逐步在面上推開。加快國庫集中支付轉軌,重點推進縣(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施面達80%以上。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幫扶力度,引導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積極支持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不良資產處置。
(七)繼續鼓勵和扶持全民創業,大力發展私營個體經濟。
堅持把人民民眾創業致富的積極性作為富民的原動力,大力推動全民創業、自主創業、艱苦創業,讓更多的人依靠直接掌握生產資料來創造財富,提高經營性、資產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大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繼續堅持“六放”方針不動搖,進一步放寬準入領域,降低創業門檻,為民營經濟的加快發展創造更加寬鬆、更加優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環境;加快建設一批民營經濟創業園,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城市建設和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引導和鼓勵優勢民營企業加速擴張規模,提高運行質量,形成一批民營企業“小巨人”;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兼併,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改組,實現低成本擴張。進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通過舉辦信息諮詢會、項目發布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推介民營企業,幫助他們尋求技術、市場和投資合作夥伴;建立健全民營經濟重點問題會辦、創業項目幫辦、領導幹部掛鈎重點民營企業等制度,繼續開展一年兩次的全民創業調研服務活動;大力推廣“快捷通”、“快易通”貸款辦法,加強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努力解決私營個體經濟貸款難、擔保難問題;關心、支持和愛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他們的政策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為贏得市場競爭、做大做強企業提供有力支持。
(八)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繼續大力實施科技“四大工程”,辦好2005年科技洽談會,切實增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快智力引進,強化高層次人才載體建設,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繼續鞏固九年制義務教育成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全面啟動農村中國小“六有”工程,保證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足額到位,推進城鄉教育和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衛生事業,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縣(區)疾控、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積極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嚴查嚴打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等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推進農村衛生工作,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改水工作力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80%以上,新增自來水受益人口47萬人、普及率達95%以上。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加快文化名城建設,有效整合文化資源,大力實施精品力作推介、民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等工程,加快推進市博物館二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提高廣電事業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有線電視網路重組改革,積極實施縣鄉光纜聯網和進村入戶工程,鞏固擴大廣播電視有效覆蓋。積極發展體育事業,深入開展民眾體育活動,大力改善體育設施,辦好一批高水平體育賽事。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全面推行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紮實推進“十五”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出生嬰兒性別比治理活動,計畫生育率穩定在93%以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節約型社會建設,突出抓好節約能源、節約原材料和節約用水工作。
(九)切實做好關係人民民眾利益的各項工作,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認真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就業再就業工作列為事關全局的“一號工程”,通過抓就業來增加居民的工資性收入。依託傳統產業基礎優勢,大力發展各種所有制的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發揮政策促進效應,認真落實各項補貼政策,鼓勵和扶持下崗失業人員興辦經濟實體。提升勞動力市場再就業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市、縣(區)、街道辦事處三級就業信息網路,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勞動者就業技能和競爭能力。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鞏固“兩個確保”成果,紮實做好“三條保障線”工作。切實加大養老保險基金擴面征繳力度,完善城鎮醫療、失業、工傷等保險制度,加快建設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他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進一步做好農村低保工作,確保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民應保盡保。加大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互助和優撫安置力度,使低收入群體生活有所保證,老弱病殘衣食無憂,不同社會成員安居樂業。切實做好五保戶的供養工作,改造新建一批敬老院,努力提高五保戶的集中供養水平,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做好老復員退伍軍人、老傷殘軍人、老烈屬和農村老黨員、老幹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等工作。
高度重視解決困難民眾生產生活問題。切實安排好失地農民、拆遷居民、下崗職工和因災因病致貧家庭的基本生活和長遠生計,保證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解決好他們看病難、子女上學難的問題。建立和完善幫扶特困職工的長效機制,提高送溫暖工程的社會化程度。繼續深入開展“希望工程”、“春蕾計畫”、“光彩事業”等活動,確保全市城鄉特困家庭考取大學、大專、中專、中學的學生和應該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都能按時入學。建立和完善與城市建設改造規模相適應的住房供應體系,突出政府住房保障,做到廉租房對象應保盡保,拆遷家庭分類妥善安置解困房或政策性商品房,實現居者有其屋。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繼續深入開展創建“法治淮安”、“平安淮安”活動。加快構建社會治安“大防控”格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嚴重危害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犯罪活動;堅持專門工作和民眾路線相結合,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防群治活動,提高基層管理防範和控制能力;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提高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認真做好信訪穩定工作。繼續查處和糾正在土地徵用、城鎮拆遷、企業改制和教育收費等過程中存在的違法亂紀現象,繼續做好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大力暢通信訪“六條通道”,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及時合理地處理好民眾反映的問題,積極預防、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加大依法信訪的力度;繼續推進“大調解”機制建設,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不穩定因素,把各類矛盾和糾紛解決在當地、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切實抓好安全生產。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抓好安全生產教育,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繼續全面深入地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
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理論武裝工作。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努力打造知識淮安、誠信淮安、禮儀淮安。從2005年起,圍繞紀念周恩來誕辰110周年,組織開展“弘揚恩來精神,建設小康淮安”系列活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組織開展好抗戰勝利60周年、蘇皖邊區政府成立60周年和新安旅行團成立70周年等系列紀念活動。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文明關愛、扶貧濟困”、“文明育農、科技富民”等工程,切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大興學習之風,倡導尊重知識、崇尚學習的社會風尚,建設學習型城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報刊、廣播、電視的宣傳。提高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建設水平,鞏固發展“全國雙擁模範城”成果。
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監督權和人事任免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更好地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健全有關重大問題決策前協商溝通制度。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宗教、僑務和對台政策,鞏固和發展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加強和改進對工、青、婦、科協等民眾團體的領導,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民眾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加快推進依法治市,深化司法改革,確保司法公正。深入開展普法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
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
以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於搞好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密聯繫淮安的實際,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路、紮實的舉措,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樹立符合時代和人民要求的執政理念。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加快發展的一項長期任務。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的要求,掀起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的熱潮,破除一切與科學發展觀不相符合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消除各種僵化保守、因循守舊的傾向,克服求穩怕亂、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思想,不斷增強執政意識,更新執政觀念,提升執政理念。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做到向人民負責、為人民辦事、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按照全市廣大人民民眾的願望和要求,以滿腔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積極投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去,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福利、建功業。牢固樹立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理念。自覺遵循經濟、社會、自然規律,充分調動人民民眾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依法治市進程,建設法治淮安,把執政行為建立在自覺運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嚴格依法辦事的基礎之上。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執政理念。提高執政能力首先是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提高加快發展的能力、統籌發展的能力、加快富民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努力建設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淮安。牢固樹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理念。求真務實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必然要求,開拓創新是提高執政水平的動力源泉,勤政高效是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清正廉潔是執政黨永不變色的根本保證。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既要為民造福,又要自身廉潔,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二)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選人用人機制。
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民眾公認,堅持任人唯賢、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老百姓信得過的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女幹部和黨外幹部,重視起用開拓創新型的領導人才,注重選拔熟悉現代經濟、科技、法律、城市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知識的高層次人才進入各級領導崗位。進一步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繼續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差額考察、任前公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常委會和全委會票決等制度。堅持公推公選的改革方向,總結成功經驗,完善程式方法,擴大公推公選的套用範圍,使之成為經常化的黨政領導幹部選任辦法。加大幹部制度改革由黨政機關向事業單位、市直單位向縣(區)鄉鎮、點上試行向面上拓展的推進力度。逐步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幹部政績考核標準,科學設計實績考核的指標體系,改進考核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地全面考察和識別幹部的德、能、勤、績、廉。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拔任用、評價管理辦法,加大企業經營管理者市場化配置力度。以實施“百千萬”領導幹部培訓工程為重點,大規模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構建適應發展任務要求的幹部學習教育培訓體系;重點開展經貿、城建、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有計畫、有重點、分期培訓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三)紮實推進“強基工程”,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認真總結鄉鎮黨代表常任制試點工作的成功經驗,儘快在全市全面推開,同時結合2005年下半年的縣(區)委換屆,在各縣(區)試行黨代表常任制,直選黨代表。加大基層幹部培養選拔力度,緊扣“發展經濟、造福百姓”這個根本,全面推行“兩推一選”、“公推公選”、“公推直選”,逐步提高公推直選鄉鎮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和黨政正職的比例,重點選用善於抓發展、促發展的發展型鄉鎮幹部;重點選配好“雙帶”、“雙強”型村幹部,力爭年內使“雙帶”型幹部的比例達到40%;公開推薦和選任為民服務熱情高、為民服務水平高的優秀黨員擔任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負責人,大力選拔管理服務能力強的街道社區幹部。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改革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形式,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依託產業設定黨組織;順應經濟體制和城市管理體制的變化,切實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加大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不斷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廣泛開展創建“五個好”基層黨組織活動,不斷創新基層黨建活動載體;抓緊制定並實施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村部建設與改造、社區辦公和活動用房建設的總體規劃,夯實基層黨建工作的物質基礎。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認真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並與黨的性質、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結合起來,達到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民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標。以改善結構、提高質量為重點,把那些帶頭創業、在各項工作中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壯大黨員隊伍,增強黨組織活力。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廣大基層幹部,設身處地地體諒他們的難處,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滿腔熱忱地支持和幫助他們做好工作。
(四)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為民辦實事,切實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決反對搞譁眾取寵、勞民傷財、形式主義的 “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持講實話、辦實事、出實招、求實效,用扎紮實實的工作求得實實在在的發展,給人民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加強跟蹤督查和責任考核,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機制,把各項工作的目標任務、領導責任、完成時限、考核標準等明確到具體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對事關全局的重要工作、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方法。繼續堅持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駐村蹲點調研等制度,各級領導幹部要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提倡領導幹部到現場解決問題,尤其要到困難企業、困難地區和困難民眾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建立健全領導幹部聯繫民眾的制度,實行市委常委、委員、黨代表、黨員與普通民眾逐級聯繫,到民眾中去聽取意見,為民眾排憂解難。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繼續把機關作風建設作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保證,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努力建設開拓創新、務實為民、依法辦事、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機關;牢固樹立“民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造福於民、取信於民;從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起,從基層和民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真正把服務作為黨政機關的首要職能,更好地為發展服務、為基層和企業服務、為民眾服務;堅決破除部門本位主義傾向,割斷部門權力和部門利益聯繫的紐帶,切實解決機關中的亂作為、不作為問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全面推行崗位責任、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和聽證等制度,簡化辦事程式,改善服務態度,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注意總結經驗,完善措施,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體系,形成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更加全面有效地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開展示範教育和警示教育,建設廉政文化,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兩個務必”,做到“五個力戒”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狠抓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等三項工作,深入開展“述廉、評廉、考廉”等活動。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完善監督機制,把黨內監督和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民主黨派監督、民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有效防範公權私用。加大幹部交流力度,實現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幹部輪崗交流制度化。積極探索實行黨務公開的途徑和辦法,擴大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強化廉潔自律意識,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政治本色。
2005年的工作繁重而艱巨,我們的任務光榮而偉大,全市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順利實現“十五”奮鬥目標、加快全面建設小康淮安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