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淮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淮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淮安市政府工作報告,時間為200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淮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淮安市
  • 類型: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04年
報告全文
200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巨觀經濟緊運行之年,也是淮安推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巨觀調控的重大決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4221”工程目標,大力弘揚“團結、創新、實幹、自強”的新淮安精神和苦抓、苦幹、苦創的“三苦”精神,克服各種困難,協調推進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1億元、財政收入63.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6億元,分別增長13.8%、17.6%和20.1%;三次產業比例為22.3∶47.1∶3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9元,增長15.1%;農民人均純收入3701元,增長11.8%,是6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
一 三次產業實現總量和質量“雙提升”
三次產業實現總量和質量“雙提升”。工業經濟增勢明顯。預計列統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42億元、利稅61億元,分別增長32.5%、28.7%。完成技改投入101億元,實現投資超千萬元項目數、超5000萬元項目數、重點項目投入總量“三個翻番”,淮鋼“十五”技改一期、韓泰子午胎擴能改造、華爾潤30萬噸聯鹼工程、淮陰捲菸廠科技中心等重大項目順利竣工,新增列統企業227戶。工業園區成為重要的經濟成長極,市經濟開發區和8個縣(區)工業園區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40億元,入庫稅收4.4億元,新增就業2.7萬人。農村經濟發展較快。以“一降三補”為重點的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糧食生產獲得豐收,總產達334萬噸,增長40%。綠化造林勢頭強勁,新植楊樹3160萬株。新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40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農業招商到位資金10.4億元,新上投資超千萬元的農產品加工項目35個,新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4戶。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落實“淮米”訂單78萬噸。新輸出勞務11萬人,其中培訓後輸出人員占70%以上。服務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第三屆淮揚菜美食文化節暨紀念吳承恩誕辰500周年系列活動主題鮮明,成效明顯,84個投資超千萬元項目集中簽約,百團萬名遊客匯聚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4.1%和14%,易初蓮花超市、蘇源汽車商城等107個投資超千萬元的重點項目順利建成。旅遊業總收入29億元,增長31.7%,提前實現“十五”倍增計畫。金融運行態勢良好,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55億元,貸款餘額25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58億元和38億元。保險業務有了新的拓展,政府扶持、商業化運作的農業保險試點走在全國前列。
二 改革開放為全市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改革開放為全市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在攻堅中推進,完成市屬企業改制50戶,退出公有資本9800萬元,理順勞動關係1.2萬人。市直事業單位改革進展較快,管理執法類全面完成,社會公益類基本完成,生產經營類完成過半。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實施,市直一、二級預算單位全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市區契稅征管體制進一步完善,契稅收入達8858萬元,增長162%。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進展順利,國土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發展改革、國有資產、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監管等機構改革有序進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民創業活動深入開展,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激發了廣大幹群的創業熱情,全市新增私營企業3194戶、個體工商戶2.7萬戶、註冊資金32億元,新發展“雙百”企業110戶。開放型經濟勢頭良好。成功組織了16次境內外集中招商活動,全年契約引資額161億元,到位85億元,引進固定資產投資超千萬元項目49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8個;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2億美元,引進投資超千萬美元項目8個。寧淮掛鈎合作成效顯著,新簽項目90個,引資10.9億元。對外貿易大幅增長,完成進出口總額6.4億美元,其中出口3.8億美元,淨增年出口超千萬美元企業8戶。外經合作不斷加強,實現外經營業額1.3億美元,新派境外勞務4662人;淮安進出口貿易公司在阿聯辦廠,實現了我市境外投資零的突破。對外交往日益活躍,江蘇海外之友等活動產生了積極影響。
三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中心城市建設快速推進。克服土地和資金“瓶頸”制約,實施城建項目298個,完成投資74.4億元。編制了中心商業區等33項城市規劃,翔宇大道三期、韓侯大道一期、西安路南段、楚州大道等45條城市幹道全面竣工,文渠河、石化大溝等26項排水工程順利實施,缽池山公園啟動建設,古黃河生態園、荷花公園等52個遊園綠地如期建成,新增公共綠地105萬平方米,巷道改造、垃圾中轉站和農貿市場建設等市政工程實現年度目標,大閘口歷史風貌區成為城市建設的新亮點。通過經營權轉讓,與清華同方簽約了投資1.76億元的污水處理項目。城市管理標本兼治,綜合執法成效顯著,圍繞“創衛”實施專項整治,全面治理了髒亂差現象。組織開展了市區拆違專項整治活動,集中清除違法建設28萬平方米。縣城和村鎮建設力度加大。四縣城區投入20億元,實施了一批主次幹道和市政配套工程,進一步提升了縣城功能。小城鎮建設完成投資15億元,新增4個市級示範小城鎮。啟動建設50箇中心村,建成20萬平方米農民新型住宅,較好地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環境。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快。交通建設投資33.7億元,新長鐵路淮安至南通段開通投運,新港一期工程、二河武墩大橋順利完工,寧淮、宿淮、淮鹽高速及大運河“三改二”工程完成年度計畫。水利建設投資7.5億元,洪澤湖大堤除險加固等9項災後重建應急工程全面完成計畫,7500戶移民遷建戶搬入新居;農田水利建設完成土石方5700萬方,實施了一批圩堤加固、河渠疏浚、水利配套工程。農業綜合開發投資超億元,建成優質農產品基地14.5萬畝。華能二期3號機組投產發電,市經濟開發區熱電聯產項目順利竣工,江蘇移動公司第二話務中心開工建設。人防、郵政、電信事業有了新的進步。
四 社會事業保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社會事業保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科教興市取得新成效。引進研究生、副高職稱以上高層次人才103名,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引進和開發新產品488個,’2004中國(淮安)專利技術展暨科技洽談會簽約項目237個。高教園區新增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工學院、信息學院、食品學院一、二期工程投入使用,順利組建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清中、市實小擴建項目和農村中國小“三新一亮”工程全面完成,國小、國中、高中階段入學率分別達99.2%、96.3%和80%。衛生、文體等事業有了新發展。醫療救治等四大體系和疾病控制等五大中心建設步伐加快,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新創初保先進縣1個、先進鄉鎮6個;21件文藝作品獲省以上重要獎項,新創省級文化先進縣2個,《洪澤湖志》正式出版;建成30個全民健身點,成功舉辦了市第五屆運動會,承辦了省第五屆農運會等重要賽事;數位電視順利開通,有線電視用戶達30萬戶。計生、環保、國土資源管理落實新舉措。“獎勵少生”的利益導向機制開始建立,計畫生育率達93.6%;環保專項整治深入推進,重點工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達90%;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擴面增效,新增沼氣受益農戶1.35萬戶;土地市場整頓取得階段性成果,連續6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食品藥品監管、氣象、防震減災、機關事務、民族、宗教、對台、老齡、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五 各項實事和助困措施惠及廣大民眾
各項實事和助困措施惠及廣大民眾。“為全市人民辦20件實事、為市區人民辦10件實事”的目標全面完成。惠農實事進展順利,新增農村改水受益人口51.6萬人,改造農村草危房4993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72.1%,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2095公里,培訓農村勞動力8.78萬人。重點實施了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育才助困等“八大工程”,全市淨增就業2.95萬人,幫助“4050”人員等弱勢群體就業74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6%;城鎮養老、失業、醫療三大保險覆蓋面分別達98%、97%和79%,低保面擴大到9.5萬人,其中城鎮低保3.3萬人、農村低保6.2萬人;資助貧困生6.4萬人;安置解困房450戶,累計辦理廉租房租金補貼527戶;農村扶貧投入2565萬元,實施扶貧項目235個;幫扶市區特困家庭7285戶;清償工程款2.1億元、農民工工資2025萬元、農民征地補償款2.64億元;殘疾人康復中心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