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區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

淮陰區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東台市政府工作報告》是淮陰區政府200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陰區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淮陰區政府
今年(200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突出培植和新上增長點這個主旋律,主攻工業、最佳化農業、壯大服務業,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人民生活,協調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努力實現我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調控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77.5億元,增長19%;財政收入4.22億元,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4億元,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0元,分別增長9%、5%。在具體工作上,著重抓好以下八個方面:
一、突出項目建設,做強工業經濟。主攻大項目。一是進一步加大工業投入。全區工業技改投入14.5億元,增速30%以上,確保六大行業實施超千萬元項目80個以上,總投資20億元以上,其中3000萬元以上項目20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二是加大項目建設的組織力度。富泰革基布、清淮電機等8個投資超3000萬元項目,確保年內竣工投產。江蘇一變、新豐麵粉等7個投資超億元,利馬紡織、金升金屬等27個投資超2000萬元重點項目,確保開工建設。三是切實抓好重大項目的儲備。就是有1%的希望,也要作100%的努力,力爭在重特大項目建設上有所突破。培育重點骨幹企業。實施扶優扶強政策,強化跟蹤協調服務,引導和鼓勵輝煌太陽能、江淮紡織、東南人造板等重點企業,加大投入,壯大規模,提升層次,開發新產品,提高知名度,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全年力爭列統企業突破160戶、銷售超億元企業突破15戶,稅收超千萬元的企業達5戶。打造項目載體。著力打造工業園,力爭年內“六通一平”面積達15平方公里,新引進進工業園項目80個,實際到位資金8億元。著力打造鹽河工業走廊,以海螺水泥、鑫華建材等企業為基礎,依託華能電廠,加快輕工建材類項目的引進與實施。著力打造鹽化工產業基地,以兩個元明粉、兩個采輸鹵企業為主體,力爭再引進1-2個鹽化工項目,形成產業群。著力打造鄉鎮加工小區,發展壯大丁集木業、袁集化工、碼頭造船、棉花食品等鄉鎮特色加工小區。壯大建築業。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0.9億元,從業人員5.7萬人。
最佳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扶持老侯野鴨、鼎元科技等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力爭全年新增省、市級龍頭企業5個。加速培育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提升農產品行銷水平。確保首期工程投資2億元的國際農貿城年內開工建設。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大力發展規模種養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優質稻米、油菜、蔬菜、奶牛、水產、林業等優勢產業。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全年實現引資額2億元。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全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2.2萬人,其中成建制1.8萬人。增強農業生產保障能力。啟動世行三期農灌項目。推廣洋三元豬等農業“四新”成果。新增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品牌4個、基地8萬畝。全區農機總動力突破34萬千瓦。
加大建管力度,提升城鎮品位。強力推進城鎮建設。投入18億元,重點組織實施好54個城建項目。做大城市規模,年內力爭建成銀川路、中山路等13條城區主支幹道和瀋陽路鹽河橋、中山路鹽河橋、銀川路黃河橋,打通瀋陽路南北大通道、北京東西路大通道、淮河東路大通道和黃河西路大通道。大力實施綠化美化工程,建成古黃河三期風光帶、鹽河三期風光帶和孫大泓綠化帶,完成瀋陽路、淮河西路等7條道路和江淮人家等4個小區綠化工程,城區新增綠化面積90萬平方米。加快舊城改造和房地產開發,建設濱河小區、富豪花園三期等15個小區,年內竣工商品房面積50萬平方米。全面完成小城鎮規劃修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漁溝、南陳集、徐溜等中心鎮建成市級新型示範小城鎮,其它鄉鎮達到衛生鎮標準。按照“有利生活、方便生產、相對集中”的原則,採取新村建設和舊庄改造相結合的辦法,確保每個鄉鎮建成1-2箇中心村。切實加強城鎮管理。著力抓好城市經營。確保今年(2004年)城市經營收益1.5億元以上。發展壯大服務業。突出抓好一批重點項目,圍繞打造三大商圈,重點實施好四星級京園大酒店、華廈商貿城、國際農貿城等一批投資超億元的大型服務業項目。大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旅遊資源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