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盤山縣政府工作報告

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的五年,是盤山經濟社會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內形勢和連續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全縣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保持了全縣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促進了各項事業共同進步,維護了社會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盤山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3年
  • 單位:盤山縣人民政府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背景介紹,內容主體,

背景介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和建議。

內容主體

一、五年工作的簡要回顧
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的五年,是盤山經濟社會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內形勢和連續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全縣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保持了全縣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促進了各項事業共同進步,維護了社會穩定。
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今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4%,年均增長12.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0644萬元,剔除不可比因素,比上年增長4.4%;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4218萬元,比上年下降3.6%。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一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年均增長10.4%。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基本穩定在6億斤,肉禽蛋、蔬菜、水產品產量均有大幅度增長,人均占有量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以河蟹、淡水魚為主的水產業取得較大突破。稻菜複種、硬板襯砌、文蛤工廠化育苗、泥鰍魚人工孵化和富硒、有機稻米開發等先進技術、科研項目得到有效普及推廣;培育實施了太平國家級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和國家級“科教興農與可持續發展綜合示範縣”項目,建成了綠地公司、星海集團、東晟園藝基地等十五家產業化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公司加農戶、龍頭帶基地的產業化格局;完成了南水北調、遼河、大遼河整治及中小河流治理等重點骨幹工程。五年開荒5000畝,改造中低產田12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000萬斤。先後戰勝了連續五年的旱災,蟬聯十四屆省農建“大禹杯”競賽優勝單位,今年有望第十五次奪杯。
工業經濟運行平穩。200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預計實現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年均增長14.4%;全縣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年均增長10.9%。縣直工業五年累計投資3.2億元,開發新項目30多個,技術改造23項,新增固定資產1.8億元。先後完成了瀝青廠污水處理和1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水泥廠污染治理及50萬噸擴產改造一期工程等10多個重點項目,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醫藥釀酒、機械建材和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培育了以瀝青廠、興達公司、酒業公司為代表的骨幹企業群體,對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財政實力的增強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鄉鎮工業發展較快,現已達到358戶,今年預計產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年均增長15.6%。五年新上項目120多個,新增固定資產4億元,其中產值超千萬元的企業15戶,產值超億元的3戶。相繼建成了吳家民營經濟小區、太平工業小區、高升工業小區以及遠大建工、鑫利化工、遼東家俬、興牧飼料等一批骨幹企業。
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7.7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年均增長16.1%。完善規範了高升蔬菜市場、沙嶺大米加工銷售一條街,新建了木材大市場、商貿城、供銷建材超市等一批專業批發市場。全縣各類市場發展到22個,占地29萬平方米。今年預計實現集市貿易成交額2.7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94%、5.97%。供銷系統,五年實現商品銷售額5.6億元,實現利稅2500萬元,其中,供銷大廈實現商品銷售額2.42億元,實現利稅2319萬元,成為全國供銷系統的一面旗幟。五年來,先後完成了胡家國儲糧庫建設、太平大米加工廠和古城子糧庫加工廠改造以及供銷大廈整體改造、胡家河蟹市場改擴建一期工程等重點項目。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全縣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到6800戶,比上年增長6.2%;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6.7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實現稅收5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3%。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先後完成了開發區部分基礎設施工程、高升鎮區步行街、東油大院危房改造、縣高中擴建和新建太平高中等14項重點工程,新增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備受全縣人民矚目的縣城搬遷工作得到了省政府正式批覆,正在啟動實施。交通建設五年累計投資7.16億元,先後完成了“305”國道、西外環、三岔河大橋引線、沈盤線、中新線、大盤線的拓寬改造工程。建設公路291公里,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1288公里。完成了2個鄉鎮、5400戶的改水,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電話裝機總容量達11萬門,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29部。郵政業務總量成倍增長。改造農村高低壓電網2766公里,連年獲得全國節電先進縣的殊榮。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五年累計引進外資1841萬美元,完成出口商品供貨額52626萬元,協定外資額6325萬美元,出口創匯923萬美元,勞務輸出1133人次。新建了凱麗藥業有限公司、黃土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利是米業有限公司等9家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總數達到13戶,註冊資本5426萬美元。實施了象牙海岸農業經援項目,進展良好。
各項改革不斷深入。基本完成了第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對土地流轉機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國有農場改革、國有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改革任務基本完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逐步完善和規範。全面穩妥地完成了縣鄉黨政機構改革,撤併鄉鎮3個,精簡政府行政部門3個、137人,精簡比例22%。教育、衛生、糧食、財政、住房等各項配套改革進展順利,成果顯著。
科技、教育等項事業進步較快。五年共申報科技項目213項,被批准133項,通過省、市級以上鑑定成果18項。建立了人才市場和人才資源信息庫,加強了引智與崗位培訓,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有了一定提高。改善辦學條件,投資8375萬元,翻擴建校舍5.2萬平方米,69%的鄉鎮實現了示範“普九”,62.5%的初級中學跨入省標準化行列;撤併學校29所,布局結構最佳化合理;國中升學率達41%,高考升學率100%;先後獲得全國掃肓工作先進縣、省“兩基”工作先進縣等榮譽稱號。文藝創作蒸蒸日上,文化市場繁榮健康,連續兩次被省政府授予文化工作先進縣。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衛生事業有較大發展,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順利跨入全國計畫免疫和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縣先進行列。廣播電視節目人口覆蓋率達到100%。民族工作連續三屆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的殊榮。
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1999年率先跨入全國首批33家生態示範區的先進行列。先後有4個鄉鎮獲得有機食品(轉換)認證,有機食品面積達到7萬畝。建成市級生態鄉鎮3個、生態村8個。五年植樹1800萬株,造林6.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3000畝,森林覆蓋率由1997年的10.45%提高到13.4%。環境保護邁出可喜步伐,對10戶污染企業進行了有效治理,對88家小煉油依法取締關停,“環評”、“三同時”執行率100%,大氣、噪聲、水質均達到規定標準。重視國土資源保護與開發,依法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較好地完成了人口計畫,人口出生率由1997年的9.95‰下降到9.12‰,計畫生育率由97.65%提高到97.76%,連續五年保持低生育水平,1998年被評為全國計生協會百強縣。
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五年共為23481人辦理了機關企事業養老保險,綜合覆蓋面達到95.8%;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率分別達到95%和47%。收繳各類保險金8671.2萬元,收繳率達95%以上。全縣有7000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登記失業率基本控制在3%以內;累計支付社會養老保險金9841.86萬元,為2889名下崗職工支付基本生活費2975萬元、為向失業並軌的2351名下崗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1347萬元,各項保險金社會化發放率100%。扶貧幫困、抗災救災工作紮實有效,圓滿地完成了省、市下達的援外扶內任務。包扶貧困戶4000多戶,脫貧率近90%;為“三老”建房467戶、為貧困戶建房115戶,改擴建敬老院10所;累計為4351名城鄉貧困人口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80萬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今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3810元,比上年增長8.5%,年均增長2.6%;居民存款餘額人均達到6770元,年均增長13.5%。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堅持依法治縣,民主決策,認真執行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工作制度,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的依法監督和民主監督。五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295件,辦理政協委員提案324件,辦理市民投訴725件,辦結率均為100%,滿意率95%以上。全面完成了“三五”普法,啟動實施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縣水平不斷提高。完成了兩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各鄉鎮和村全部實行了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1999年被授予全省村民自治模範縣稱號。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了不同內容的“嚴打”專項鬥爭,刑偵工作連續五年處於全市領先位置,社會治安秩序明顯好轉。雙擁工作、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建設不斷深入,連續多年無責任退兵。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力度不斷加大。信訪工作成果顯著,連續被省、市評為信訪工作先進縣,社會矛盾和民間糾紛得到及時化解,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城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新成果,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省文明村鎮建設先進縣,高升、太平進入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行列。計畫、檔案、統計、物價、稅務、審計、農機、氣象、金融、外事、僑務、宗教等部門均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成績。
回顧五年來不平凡的歷程,我們深深地感到,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來之不易。五年來,儘管遇到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諸多矛盾和困難,但是我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走符合我縣實際、具有盤山生態特色的發展路子;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靠發展解決和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堅持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縣域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堅持把人民利益擺在首位,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努力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這些經驗,對指導今後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認真總結並在工作中加以堅持。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各人民團體、各界朋友參政議政、熱情幫助的結果,也是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團結拼搏、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為盤山的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付出辛勤勞動和作出積極貢獻的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向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以及所有關心盤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前進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矛盾和問題。一是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具有強勁帶動、輻射作用的龍頭企業較少,市場發育不足,產業化步伐不快,農民增收緩慢;二是縣域經濟工業化程度較低,企業規模小,產業產品結構單一,缺乏高科技含量和名牌產品,資源利用能力、自我開發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不強;三是開放型經濟發展不夠,經濟發展的外向依存度低,招商引資的成果不明顯;四是財源建設滯後,財政收入增長乏力,資金調度十分困難;五是下崗職工增多,就業壓力加大,社會保障任務十分繁重;六是社會不穩定因素有增多之勢,社會風氣和治安狀況人民民眾還不夠滿意;七是機關作風還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個別部門辦事效率較低,經濟發展的環境還不夠寬鬆等等。這些困難和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廣泛的關注,並在今後工作中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新一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起步時期,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盤山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的關鍵時期。做好今後五年工作,對於我縣全面完成“十五”計畫、謀劃“十一五”藍圖、率先建設寬裕型小康縣,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根據縣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確定今後五年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總體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和縣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堅持“農業富民、工業強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思路,認真組織實施“結構最佳化、科教驅動、開放牽動、城鎮拉動、油地聯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建設全省經濟強縣、全國生態大縣、寬裕型小康縣而努力奮鬥。
按照這一總體要求,建議今後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初步形成農業現代化基本框架。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率90%以上,綠證發放率95%以上。健全完善防災抗災體系和標準化、規範化服務體系。農機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逐步實現農業設施化、服務社會化、農藝科技化、管理企業化、農民知識化、農業產業化為目標的農業現代化。
──基本實現區域經濟工業化。到2007年末,全縣工業增加值要達到33億元,占GDP總量的50.1%,年均增長28.3%。工業企業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達70%以上。盤錦佳釀爭取打造成“中國馳名商標”。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結構與產品體系,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水平明顯提高。
──新縣城主體框架基本形成。縣城面積達到6.6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萬人。其中,2平方公里的工業區要力爭擺滿企業,形成產值達10億元以上;以行政辦公、金融商貿、居民住宅、廣場綠地為主的4.6平方公里的中心區基本成型。縣城功能基本具備,實現整體搬遷。生態型現代化的精品小城初具規模。
──健全完善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各類企業普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明顯提高;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更具活力;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顯著增強;開放牽動作用更加突出。
──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人口總量控制在29萬人以內,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高中普及率達60%以上;人才資源得到合理開發與利用,人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公務員全部實現“三個一”標準;科技投入占GDP的3%,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份額逐年增加;文化生活豐富,交通通訊流暢,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日益完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及健康水平、法制觀念普遍提高,社會風氣和治安秩序明顯好轉。
──跨入全省經濟強縣行列。到2007年末,全縣GDP要實現65.85億元,年均增長15.4%。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27:54: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85億元,年均增長8.0%;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12.2億元,年均增長1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2億元,年均增長8.0%。以上四項綜合指標要爭取躍入全省44個縣(市)前十名。人均GDP達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人均占有財政收入6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人均出口創匯50美元。以上五個單項指標爭取躍入44個縣(市)前五名。
──率先建設全國生態大縣。經過五至八年努力,全縣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環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城鄉環境整潔優美,生態文化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進入寬裕階段。全面達到生態縣標準,爭取率先建成全國首批生態縣。
──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縣。到2007年,全縣人均GDP達2.3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6000元,恩格爾係數38%以下,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日益縮小,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到2010年,全縣GDP達100億元,人均GDP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4000元,恩格爾係數35%以下,向更高標準的小康社會邁進。
三、2003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
  
2003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必須著力打好基礎。建議明年國民經濟的主要計畫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計畫37.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11190萬元,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8%;安排一般預算支出13443萬元,比上年下降5.8%;農民人均純收入4150元,比上年增長8.9%。
為實現上述目標,縣政府將努力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
明年,全縣工業增加值要爭取實現12.83億元,占GDP總量的34.6%,比上年增長34.9%;完成技改投資2.5億元,比上年增長31.6%。總體發展思路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以調整為重點,以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水平為中心,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圍繞瀝青、建材、醫藥、釀酒四條主線,大力發展企業群體,做強做大骨幹企業,強化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園區建設,實現工業強縣。一是鞏固發展石油煉製業。原油加工量要達到80萬噸,其中瀝青50萬噸,成品油20萬噸,非標準油10萬噸。骨幹企業興達石化、瀝青廠原油加工量要分別達到30萬噸以上,重點要完成好瀝青廠30萬噸超稠油瀝青項目,兩家企業累計實現產值10億元,利稅1億元。二是提升機械建材業。全面完成水泥廠擴建工程,水泥產量達到20萬噸。確保完成錦鶴門業擴建工程,生產能力達到20萬鏜。同時抓好遠大建工和六合彩色防水材料的生產,新型建材生產量達到400萬平方米。三是壯大醫藥釀酒業。水飛薊素產量達到50噸,協調搞好GMP認證。酒業公司開發的營養飲料酒產量要達到3000噸,添補國內飲料酒的空白;通過聯合重組,再增產白酒2000噸,總產量翻一番,達到一萬噸。四是開發精細化工和塑膠加工業。以吳家工業小區為重點,擴大精細化工生產規模,新建兩個塑膠產品生產基地,形成新的支柱產業。要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明年一季度前全面完成好瀝青廠、二藥廠的改制。要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堅持從實際出發,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認真搞好規劃;提倡相對集中連片,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縣開發區要實行封閉式管理,給予必要、充分的自主權。經過努力工作,投資5000萬元至1億元的項目爭取引進2個以上,投產項目不低於2億元。對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利稅超500萬元的大項目,要作為政府工程跟蹤推進,給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對50戶重點項目和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對100戶骨幹企業實行縣領導與部門幫扶。鄉鎮企業要圍繞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強化招商引資。明年要新上項目40項,技術改造20項,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超過20項。7戶企業產值超億元,15戶企業產值超5000萬元。
堅持油地聯動。要不斷拓寬油地經濟合作領域,促進油地資源共享;要抓住油田稠油指標調整的機遇,改造提升石化工業,擴大生產規模;要進一步圍繞油田找市場、找原材料、找人才、找項目、找技術、找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擴大合作開發的空間。
(二)調優農業結構
明年全縣農業增加值計畫實現14.33億元,比上年增長5%。突出抓好四項主要工作:
立足抗旱,大力興建水利設施。明年乾旱已成定局,必須提高全縣特別是西部無水可供區農業抗災能力,全縣要完成水利工程土方總量1050萬立方米。重點完成五項工程:一是增水工程。新增方塘150座,恢復啟動老井,增打抗旱新井,攔河截潛。二是引排水工程。完成2145公里、4169條各級排灌渠道的清擴。三是蓄水工程。做好八一、青年、紅旗三座水庫的保險增容工作,確保正常蓄水;要完成龍家二站、唐屯站、龍家一站的維修改造。四是治河工程。重點完成繞陽河11座穿堤建築物的改擴建和3.7公里的砂堤防滲工程、新開河3公里的險堤整治工程、二道橋子閘拆除工程等。五是節水灌溉工程。新增硬板襯砌2000畝、節水60萬立方米。
立足富民,搞好農業內部產業結構調整。根據水情、旱情,堅持“不單純追求糧食產量、注重突出經濟效益”的原則,確立明年產業結構調整的具體思路為壓縮糧田、穩定菜田、鞏固蟹田、增加畜禽養殖、擴大退耕還林、發展經濟作物。農業增加產值要實現14.33億元,比上年增長5%。圍繞“十大基地”建設,具體安排是:糧食生產,要根據市場變化情況,調整壓縮播種面積。鞏固擴大富硒、有機米規模,最佳化品種,實現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棚菜生產要改變棚型結構,最佳化品種,穩定規模;水產業,養殖面積安排59.9萬畝,比上年增加5000畝,其中,河蟹穩定在40萬畝、淡水魚7.5萬畝、貝類管養10萬畝、養蝦2.4萬畝,河蟹育苗要力爭全部實現土池化生態育苗,重點要完成好雜色蛤、青蛤工廠化人工育苗的試驗;以文蛤為主的貝類灘涂底播要增加5000畝,增投100噸,底播面積達到3萬畝,投苗200噸;生豬飼養量50萬頭、黃牛飼養量3萬頭、家禽飼養量2500萬隻、特禽飼養量10萬頭(只),建立養豬、養雞、水產、特禽養殖等各類協會。全縣計畫植樹300萬株、綠化村屯50個、林業育苗1000畝,造林3萬畝以上,其中退耕還林2萬畝以上。
立足增效,加大產業化步伐。一是做優六大主導產業。富硒水稻檢測達標率要由現在的80%提高到95%;A級綠色蔬菜要擴大到1萬畝;花果、苗木、菌類的名、特、優、新品種要占總面積的60%以上;放心肉生產率與市場投放率要嚴格控制在100%;減少農藥、化肥的投放,保證水質安全,逐步向綠色水產品標準邁進。二是做大四個農業示範區。即:總投資1億元的高升、大荒現代農業園區,太平萬畝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80畝生態農業家園,1200畝有機農業示範區。三是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做強16家龍頭企業。要扶持幫助6家畜禽業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星海集團公司廠區面積擴大到400畝,蛋雞生產穩定在10萬隻,種雞孵化擴大到450萬隻;切實為吳家特禽養殖小區、盤錦特種經濟動物繁育中心擴大規模提供技術指導和協調服務,實現新增500戶,飼養量提高4倍,達到10萬頭只;下力氣促成總投資840萬元、日加工能力1.5萬隻的“意豐肉聯加工廠”項目力爭明年“十一”前投產受益;同時要鞏固擴大古城子、沙嶺肉食雞生產基地,完善產業鏈條。大力扶持發展4戶林業、花卉、蔬菜龍頭企業。東晟園藝基地規模由1200畝擴大到2000畝;綠地公司發展成占地1萬畝的A級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培植建設好1500畝的遼河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和萬畝草莓生產基地,通過4家龍頭企業帶動農戶3500戶。抓好4戶糧食加工企業。古城子糧庫加工廠、利是米業、綠健米業和陽光米業,要規範標準,打造品牌、形成特色優勢。抓好2戶水產加工龍頭企業。黃土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泥鰍魚加工量力爭突破8000噸,實現產值1.5億元;擴大陳家遼河口水產品加工廠的河蟹深加工規模。
立足穩定,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要繼續穩定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穩步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和稅費改革。鞏固鄉村財務公開、政務公開成果,加強財務管理,堅決制止“三亂”,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嚴格“一項制度、八個禁止”,必保以村為單位,以1997年為基數,各項負擔堅決控制在上年人均純收入的5%以內,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三)大力發展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的第三產業
明年第三產業增加值計畫實現8.47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縣上下要集中精力作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實施“領頭雁”工程。提倡縣鄉領導幹部帶頭髮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機關幹部到開發區、到鄉鎮領辦企業,創辦實體。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依法保護的力度,實行市場準入平等、稅費平等、融資平等,為其創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三是實行三個不限。對其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鼓勵非公有制經濟收購、兼併國有企業,引導它們向高科技、外向型、集團化發展。四是減少審批程式。明年要建立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聯合辦公、集中審批,提高效率;認真受理投訴,糾正不正之風,減輕企業負擔。五是推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民營企業要積極向股份有限公司轉化,並適當擴大經營者、技術層的持股比例。通過努力,明年要新增民營企業50戶以上,新增固定資產超過1億元,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8億元,實現稅收6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4%、17.6%。
完善市場體系,拓寬流通渠道。一是繼續發展各類市場,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投資興建好陳家泥鰍魚市場、高速公路服務區綜合大市場、盤錦北站的甜水商貿小區、胡家河蟹市場二期改造工程和高升蔬菜批發市場的擴建工程。全縣要基本形成以大型批發市場為主體、農貿市場為骨幹、集市貿易為補充的市場流通網路。要規範管理,嚴格執法檢查,努力創建文明市場,促進市場進一步繁榮。二是要大力拓展經營,活躍流通。供銷大廈要繼續發揮基礎優勢,鞏固全國供銷系統排頭兵位置;糧食系統要繼續抓好改革,撤點並庫,成立5箇中心庫和4個收納庫,搞好市場開發與經營管理;物資系統要以商貿城、木材大市場為重點,突出抓好資源開發與管理,著力拓寬經營,尋求自我生存與發展的新途徑。
(四)大力推進生態縣建設
要進一步增強全縣人民的生態意識,實行環境質量行政領導負責制,掀起生態縣建設的新高潮;抓緊編制好生態縣總體規劃和部門子規劃,並按規劃分步實施;廣泛開展生態鄉鎮、生態村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力爭再有5個鄉鎮、12個村跨入市級生態鄉鎮、生態村行列,高升鎮爭取成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擴大有機食品生產規模,有機食品認證10萬畝以上,新增有機水稻5萬畝、有機蔬菜2000畝。切實強化環境保護。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強化污染治理,境內水質、大氣、噪聲確保達到規定標準,實現資源減量化、污染減少化、生產清潔化,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五)著力擴大對外開放
明年,全縣外貿出口供貨額要實現1.55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協定外資額15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4%;實際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比上年增加900萬美元;出口創匯4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1.4%。
樹立對外開放的新觀念。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對外開放的緊迫感、危機感與責任感,提高全縣人民的開放意識和開放程度,形成強烈而濃厚的開放氛圍。
爭創對外開放的新優勢。要充分發揮我縣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暢通的交通優勢、優越的石化工業基礎優勢、新縣城建設的融資優勢,形成全方位的開放格局。
營造招商引資的新環境。要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為企業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建立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依法保護投資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建立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提高區域投資競爭力;建立優惠的政策環境,加大對重點企業和項目的扶持力度。
實現招商引資的新突破。通過建立招商小分隊、駐外招商辦事機構,堅持常年招商;採取資源招商、項目招商、企業招商、以友招商、以商招商、網路招商等形式,實現內資要有新發展、外資要有新突破,擴大我縣的招商成果。
全力以赴抓好新項目。要組建項目辦,堅持緊密型與鬆散型相結合、市場化運作與激勵機制相結合;精心研究策劃、開發包裝、建設管理好對外合資合作項目,嚴格落實各類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加快推進意向、在談、在建項目的順利實施,同時要大力拓展對外貿易,搞好優勢農產品、水產品和工藝品的出口創匯。
(六)推進以新縣城建設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
新縣城總體規劃、控詳規劃、修建性規劃要在明年4月份結束。在此基礎上,完成2.9公里過城路的拓寬改造、新建2萬平方米五大班子綜合辦公樓和4萬平方米政府廣場,力爭年末實現黨政機關和部分單位搬遷。明年還要投資3000萬元,重點完成開發區2200延長米的支路、給排水、路燈、人行道和綠化工程以及鋪設3400延長米的地下電纜、新建一座日供水5000噸的水廠和2000平方米的辦公樓。村鎮建設,要完善9個建制鎮規劃、20個村屯規劃,高升、沙嶺、太平3箇中心鎮要達到“六個一”工程標準;要繼續抓好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屯環境整治,“四進院”達到95%以上;新增住宅面積20萬平方米。
交通建設要完成甜石線23公里和大錦線20公里、鄉級公路60公里的拓寬改造工程以及中新線17.1公里、大盤線23公里的綠化工程。要完成盤山漁港和新型漁村的總體規劃,並抓好起步實施。
(七)強化財稅征管和社會保障
充分調動稅務機關的積極性,切實為稅收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努力擴大稅基,培植稅源,增加稅收,切實強化稅收管理。要積極主動、提早做好溝海鐵路改造、東外環開發建設等相關稅源徵收的準備工作。加大清欠力度,嚴厲打擊一切違反稅法的行為,做到應收盡收,足額均衡入庫。
堅持“一要吃飯、二要穩定、三要建設”的理財原則,嚴格控制支出,逐年增加財政收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深化預算制度改革,擴大政府採購,力保工資、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加大對收費和執罰單位的監管力度,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杜絕流失,確保預算外資金的沉澱比例;大力清收周轉金和占欠財政資金,嚴格執行《預算法》,強化預算約束,規範預算執行。
抓好社會保障,千方百計創造就業機會。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做好城鎮低保、企業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類保險擴面工作。加大對特殊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
(八)努力辦好各項社會事業
大力開展文化先進鄉鎮創建活動,力爭建成一個省級文化先進鄉鎮、兩個省級文化活動中心,爭創一個省級文化基地。要開展好“三下鄉”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舉辦好我縣第十二屆全民運動會。科技工作要加強套用研究、科技攻關和技術開發,強化技術培訓和科技普及,加快科技成果的引進、吸收和轉化。教育工作要繼續鞏固擴大示範標準“普九”成果。明年再建3個示範標準“普九”鄉鎮,實現全面覆蓋;加大“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推進素質教育進程,提高教育質量,中學輟學率要控制在5%以下;切實抓好“三教”統籌,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要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鞏固計畫免疫和初級衛生保健達標成果;繼續完善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合作醫療覆蓋面由3個鄉鎮擴大到5個鄉鎮。要繼續堅持計畫生育“三為主”方針,推行“三結合”辦法,強化基層和基礎工作,確保人口計畫的完成。
(九)加快民主法制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質。切實抓好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培育弘揚民族精神,深入開展民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堅持依法治縣和以德治縣相結合,嚴格依法行政。要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和執法水平。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邪教和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消防監督執法力度,強化人防、邊防工作,為全縣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及市民投訴,辦結率要達到100%,滿意率95%以上。加強村民自治工作,推進民主政治進程。重視人民民眾來信來訪,繼續堅持領導包案制和責任追究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處理信訪案件。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民族團結。其它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按照全縣改革開放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為全面完成二00三年工作任務做出新貢獻。
(十)努力建設創新、務實、廉潔、誠信的政府
百業待舉,事在人為。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縣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按照“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要求,兢兢業業地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建設一個讓全縣人民信任、滿意的政府。
建設開拓創新的政府。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結構調整、對外開放、體制改革、生態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所有公務員都要勤奮學習,更新知識,跟上時代的節拍。真正投身於改革開放的事業之中,虛心向民眾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建設勤政務實的政府。要在全縣形成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真抓實幹的風氣。各級領導幹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揮、不怕疲勞,凡事都要做到任務、責任、時間、配套條件四落實。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會後要分解量化,落實到部門和人,建立嚴格的激勵、約束、考核機制,限時完成。最終達到出成果、解難題、促發展的目的。
建設廉潔為民的政府。政府公務員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幹活,又要“乾淨”。只有廉政為民才能取信於民。要嚴格遵守“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做到工作向上比,生活向下比,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防止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商品化。政府辦任何事情,都要量入為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要嚴厲查處私設小金庫和公款吃喝、請客送禮、公款旅遊等違規行為。政府主要成員下基層要輕車簡從,簡化接待,同城不吃請、下鄉不鋪張,做到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百姓,真正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建設誠實守信的政府。新一屆政府要把誠信建設作為政府改進作風、塑造形象、樹立威信、服務社會的行為根本,帶頭做誠實守信的模範,努力取信於黨和人民,取信於社會各界。全體政府公務人員要一以貫之地講真話、辦實事,特別是政府主要成員要帶頭少說多乾,不追求轟動效應,不計較個人得失,用實實在在的工作取信公眾。對下級要言必信、行必果,不強迫命令,不濫用民力,不搞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不搞迫求名利的“政績工程”;對上級要如實匯報,有喜報喜,有憂報擾,不誇大成績,不掩蓋矛盾,不做表面文章;對社會要公開行政,不搞“暗箱操作”,增強透明度和信譽度。以誠信贏得上級的信任、人民的擁護和社會的認可。
建設有所作為的政府。有所作為就是要有成果,有成果才是有所作為,才會得到人民民眾的擁護和贊成。全體政府組成人員都要擺正權力與責任、領導與服務的關係,牢記宗旨,不負重託,為盤山的事業出主意、想辦法、謀發展。要常想事、會幹事、能幹事,要想大事、幹大事、乾成大事,把建設有所作為的政府體現在每個領導者、每個工作人員身上,以切實有效的工作業績,推動盤山的發展。
各位代表,我們深知新一屆政府肩負的責任是神聖的、面臨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新一屆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新的姿態、新的幹勁、新的精神風貌,謀求新發展,開創新局面,實現盤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