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生長特性我國優良的筍用主要竹種有長江中下游的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 Mazel)、
早竹(P.Praecox C.D.Chu et C.S. Chao)和
珠江流域、福建台灣等地的
麻竹(Sinocalamus latiflorus McClure)和
綠竹(S. oldhami McClure)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種的地下莖入土較深,
竹鞭和筍芽借土層保護,冬季不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綠竹等叢生型竹種的地下莖入土淺,筍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凍害,出筍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原產熱帶、亞熱帶,喜溫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區。
毛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
麻竹和綠竹要求年平均溫度18~20℃,1月份平均溫度在10℃以上。故在我國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竹需要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濕潤、排水和通氣性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以4.5~7為宜。
做法
生長於不同土壤中的筍,品質各不相同。一般有黃泥筍、黑泥筍和沙泥筍之分。黃泥筍味鮮肉細,質量最佳;黑泥筍優於沙泥筍,但比黃泥筍差些;沙泥筍纖維粗,味也比較淡。
鑑別竹筍的品質,一要看根部,根部的“痣”要紅,“痣”紅的筍鮮嫩,“痣”色深紫的筍比較老。二要看節,節與節之間距離越近,筍越嫩。一般來說,筍體粗壯、筍節短小的是嫩筍。三要看殼,外殼色澤鮮黃或淡黃略帶粉紅、筍殼完整且飽滿光潔者質量較好。四要手感飽滿,肉色潔白如玉。除了上述4種判斷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用手摸。將筍提在手裡,應是乾濕適中,周身無癟洞,無凹陷,無斷裂痕跡。另外,還可用指甲在筍肉上劃一下,嫩不嫩一划便知。
筍因為有殼保護,比較容易貯存。買回後暫時不吃,可放置在通風、乾燥、陰冷之處,一周之內不會變質,也可以剝去筍殼放入冰櫃冷藏室。如果將整塊筍煮熟後冷凍,放置時間可更長些。
營養價值
鮮竹筍含水量高,
毛竹春筍含水量為90%,冬筍為85%,屬鮮嫩食品,不耐貯藏和長途運輸。作為蔬菜,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其味清香鮮美,而被視為菜中珍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味道不好,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竹筍可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美味佳肴。如
竹筍鯽魚湯,竹筍燒豬肉,竹筍煮
白粥,現在還把竹筍製作成
筍乾、
玉蘭片及罐頭等。
每100g
鮮竹筍含乾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 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
色氨酸、
蘇氨酸、
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尤其是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名“
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
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
喘咳,
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
竹茹、
竹瀝均作藥用。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養生學家認為,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係。
相關菜譜
原料/調料
竹筍300g﹐火雞(豬肉﹐牛肉)50g﹐香菇5個﹐
石耳3個﹐青椒1個﹐鹽﹐麵粉 1大勺﹐肉佐料﹕蔥﹐蒜﹐鹽﹐醬油﹐胡椒麵﹐芝麻
製作流程
(1)把竹筍分半切成片﹐並以鹽調味炒出來。
(2)把肉用調好的佐料炒出來。
(3)把泡的香菇和石耳切成絲。
(4)把青椒分半並切成細絲。
(5)在炒的肉里放香菇﹑石耳﹑青椒炒後﹐放在沖白面的水裡煮熟﹐並與炒好的竹筍混在一起盛在碗裡。
原料
做法:
1、當歸切薄片;冬筍去殼去頭尾,氽水後切塊;油麵筋氽水過冷河,切3毫米厚片;冬菇去蒂切半。
2、冬菇、
麵筋、三分之一的當歸、冬筍片放入煮沸素上湯內,煮30分鐘後撈起瀝乾(揀去當歸),湯留下備用。
3、取圓碗一個,碗內抹勻花生油,冬菇片排放在碗底兩邊,再放入冬筍片,倒入少許煮冬菇之湯;另用小碗一個,放入所剩的當歸和半杯水;把兩碗同在蒸籠里用旺火蒸20分鐘,取出,將圓碗裡的蒸料倒扣在大湯碗中,麵筋鋪放在半邊冬菇面上。
4、把煮
冬菇之上湯煮沸,加上所蒸的當歸湯調勻,輕輕澆入大湯碗裡即成。
原料:
鯽魚1條約400克,
春筍200克,蘑菇、薑片、鹽、胡椒粉、蔥花適量。
做法:
1、將鯽魚身上抹上鹽和黃酒醃20分鐘;
2、爆香薑片,將鯽魚的兩片略煎一下(這樣湯容易變白);
3、加水,放入春筍和蘑菇,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起鍋後放鹽、胡椒粉、蔥花。
原料:
鮮嫩筍尖750克,干貝100克,料酒15克,精鹽1.5克,雞油25克,清湯500克,濕玉米粉10克。
做法:
1、將干貝去筋,用涼水洗淨,放大碗中,用清水浸泡1小時,上屜蒸3小時左右,取出大碗,使干貝在原湯中泡1小時,撈出,沖洗兩遍,再放入原湯(過細籮除去沙子)中浸泡。
2、用清水將鮮筍尖洗乾淨,一破兩開,放入開水鍋中氽一遍撈出。坐鍋,注入15克雞油,下入筍尖煸炒一下,隨即注入300克清湯,加入精鹽、料酒各少許,再放入發好的
干貝,用微火煮5分鐘左右,撈出,控淨水;將干貝(不要弄散)平碼在圓盤四周,將竹筍整齊地碼在中央。
3、鍋中注入200克清湯,上火燒開,兌入少許蒸乾貝的原湯,加入剩餘的精鹽,撇去浮沫,用水將玉米粉調稀,勾成芡汁,淋上雞油,澆在菜上即成。
食用禁忌
竹筍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但也含有人體不適用的成分,為草酸鹽。人們必須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來選食竹筍。患有泌尿系統和結石的患煮不宜多吃,竹筍中的草酸鹽勿與其它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加重病情;少年兒童也不宜多吃,因為正處在成長發育期的未成年人,骨骼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而草酸鹽會影響機體對鈣質的吸收。
另外,竹筍乃寒性食品,有澀味,含較多的粗纖維,容易使胃腸震動加快,還對胃瘍、
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為不利,對於慢性胃腸炎病也不易康復。為了減少草酸鹽對人體的影響,食用時一般將筍在開水中煮5-10分鐘,經高溫來分解去掉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撈出再配以其它食品烹飪。
竹筍類植物一般都含有一種叫生氰葡萄糖苷的毒素,如果未經烹煮或沒煮熟,毒素會轉化為不同物質,其中包括氰化氫,它會破壞細胞的呼吸作用,最終使細胞死亡。這類食物的中毒症狀為喉道收緊、噁心、嘔吐、頭痛等,嚴重者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