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背景
《高郵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根據《中共高郵市委關於制定高郵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進行編制,共分九章,主要闡述“十一五”期間高郵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發展重點,集中體現了市委、
高郵市人民政府的決策意圖和工作重點,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以及本市各級政府部門和單位編制實施年度計畫和制訂各項工作措施的重要依據,是高郵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
發展成就
“十五規劃”以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追趕發展不動搖,發揚“四敢”、“四乾”的工作作風,實施工業化、民營化、外向化和
城市化戰略,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資產重組、園區經濟、環境最佳化等,各種生產要素日益富集,經濟成長的內生潛能逐步釋放,全市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好成績,圓滿並超額完成了“十五”計畫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底
地區生產總值100.7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萬元;
財政收入10.03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33.27%,其中財政
一般預算收入3.4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21.98%。
農業經濟穩步增長,
工業經濟運行質態不斷提升,三產發展步伐加快,經濟發展的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效益明顯提高,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五”期初的29:39:32調整到期末的23:44:33。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園區建設步伐加快,招商引資如火如荼,註冊外資實際到賬五年累計超過1.43億美元,是“九五”利用外資總量的18倍。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五年民資投入130億元以上,民營註冊資本金年均增長50%左右。對外貿易穩步增長,“十五”期間全市自營出口額年均增長26%以上。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市屬企業新一輪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和農村改革穩步實施,行政審批程式逐步精簡,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連續實施五輪城建“十大工程”,城市建設累計投資81.5億元,年均增長32.5%。行政中心、
蝶園市民廣場、海潮市民廣場、商業步行街等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文游路、通湖路、府前街、海潮東路、琵琶路等重要街區得到美化、靚化。舊城改造面積18.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27.6%,人均綠地面積6.5平方米。
京滬高速公路西接線、高興東公路、郵儀線、界臨沙公路、車樊公路、
淮江公路高郵繞城段等重點交通工程順利建成。完成農村自灌區改造投入4625萬元,加固運河西堤26.5公里,疏浚河道155條1006公里,建成農村灰色公路950公里。各鄉鎮加快重點工程建設,
城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菱塘回族鄉被授予省示範小城鎮稱號,
卸甲鎮、
司徒鎮等12個鄉鎮被評為揚州市新型示範小城鎮。
統籌發展步伐加快。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組織實施工業污染控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02年3月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命名。完成中國小布局調整“十五”計畫任務,國中入學率99%以上,升學率90%左右。民眾體育、競技體育同步發展。成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重新組建21個防保所,建成
蘇北地區縣(市)級醫院中一流的急救中心和現代化的中西醫結合病房大樓。先後獲得“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市”、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市等榮譽稱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90 %以上,自來水普及率90.3%
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5年底,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
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8600元和5000元。就業人員總量達到5萬人。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鄉弱勢群體幫扶工作力度加大。城市低保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五保供養政策進一步落實,五保對象年人均供養標準達到1800元,集中供養率達14.5%。
發展階段
2005年,我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1500美元。從發展的基礎條件看,“十一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強勁趕超的發展勢頭將在今後一段時期持續下去。
總體上,“十一五”期間高郵將步入工業化初期向中期加速過渡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市經濟社會將面臨“黃金髮展期”帶來的大好機遇,同時也將面對“矛盾凸顯期”引發的各種新舊困難的挑戰。從內外環境和自身條件考慮,“十一五”時期,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呈現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徵,即:加快發展,推進全面小康社會進程的關鍵階段;結構加快調整,增長方式逐步改變的重要階段;經濟體制漸趨完善,改革深層次推進的攻堅階段;統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緊迫階段;政府職能加快轉變,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的轉型階段。
指導思想
“十一五”期間,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堅持發展至上、富民優先,實施新一輪追趕式發展戰略,強勢推進工業化、民營化、外向化和城市化;以沿河經濟大開發為突破口,以打造“東方郵都”為切入點,實施差別化競爭、錯位化發展;以提升經濟競爭力,不斷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為主線,加快改革開放、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機制創新步伐,努力打造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生態優良、人民安康的新高郵。
發展原則
五年看三年,進入“十一五”,全市將組織實施新一輪三年追趕發展,進一步加快富民強市、全面小康進程,努力到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5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為此,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必須堅持以下五個原則:一是堅持解放思想、觀念更新的原則;二是堅持發展至上、富民優先的原則;三是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天的原則;四是堅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較好的發展質態的原則;五是堅持差別化競爭、錯位化發展的原則。
發展目標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發展原則,“十一五”期間,圍繞打造“實力高郵”、“開放高郵”、“和諧高郵”、“生態高郵”、“文明高郵”,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努力實現的總體目標是: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實施倍增計畫,即到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在200億元以上,年均增幅15%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5萬元以上,確保在2005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
財政收入在30億元以上,年均增幅25%以上,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幅30%以上。“十一五”期末,經濟結構進一步得到最佳化,產業特色和競爭優勢更加明顯,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在86%以上,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
外向化水平逐步提高。沿河經濟開發和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招商引資承載能力進一步提高,各類外來要素充分聚集,努力使高郵成為各方看好的投資熱土,預期全市註冊外資實際到賬年均增幅在30%以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進一步破除,要素市場和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全民創業的活力深入持久,經濟內生增長能力進一步提高,預期新增民營註冊資本年均增長20%以上。
人民生活日益富足。預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在8000元以上。以養老、失業救助、醫療為主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健全,城市居民、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達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 %以內。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達到87.6%,城鎮養老、醫療、失業三大保險覆蓋面均達到95%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95%。城鎮社區居委會、農村村委會民主選舉率分別保持在100%。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全民法律素質進一步提高,社會治安良好,人民民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0%以上,建成省安全市。
區域環境更加優美。形成與加速城市化要求相適應的城鎮體系和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框架。城市化率達55%,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覆蓋率分別達20%和40%,城鎮人均綠地面積在8平方米以上。全市環境質量綜合指數保持在90分以上,建成自然保護區2個、森林公園1個,創建成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
國家生態市,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人文形象充分展現。新時期高郵精神得到大力弘揚,高郵市歌唱響全市,“五城同創”活動深入開展,城鄉居民精神振奮。
高郵文化產業、高郵旅遊產業進一步繁榮,“東方郵都”成為高郵人民對外展示形象的最佳名片,歷史人文古蹟與現代科技文明相互融合,三個文明建設相得益彰。全面創新成為潮流,全市信息化程度接近全國先進水平。
產業發展
堅持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產業化、標準化、外向化為方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以新型工業化為支撐,突出工業經濟主導地位,實施工業第一方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錯位化發展、差別化競爭。積極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升級,注重提升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三次產業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現代農業
以發展含稅農業為重點,以農民增收為中心,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持續培育建設以“綠色五業”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競爭力,逐步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變。到2010年,實現農業地區生產總值30億元,年均遞增5%左右;農村勞動力非農產業就業率在70%以上,爭取達到80%;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構造農業特色。以“綠色五業”為中心,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堅持鴨業做優(到2010年,飼養量達800萬隻)、鵝業做強(到2010年,飼養量達900萬隻)、水產做特(到2010年,水產養殖面積在45萬畝以上,特種水產養殖面積比重達80 %)、米業做響(到2010年,建設70萬畝以上規模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林業做大(到2010年,新增造林面積20萬畝)。
構造區域特色。湖西地區以規模型、生態型為重點,大力發展林業、鵝業。京滬高速公路兩側,加快發展觀光農業、蔬菜、花卉園藝和設施農業。
三陽河兩岸重點發展優質米業、特種水產養殖業和鴨業。大力發展高郵湖區水產養殖業,適度發展水禽生產,實現湖區資源高起點規劃、高效益開發、高效率管理和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構造經營特色。各鄉鎮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在龍頭企業建設、品牌申報、園區開發上下工夫。各村圍繞基地規模化,在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以及與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上謀實招。各龍頭企業及農業經營大戶圍繞產品專業化、規模化,在標準化生產、精品化包裝、反季節銷售上求突破。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十一五”期間,實現農牧漁業主要品種更新1—2次,推廣實施農業科技項目30項以上。調優品種。實施農業“三品”工程,穩定成熟品種推廣面積,“綠色五業”良種推廣率達95%以上。
調新技術。重點推廣稻麥群體質量栽培、超高茬麥套稻、稻田養殖等一批新型適用技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
推廣新機具。加強農機服務合作組織建設,鄉鎮成立育秧公司,大力推廣插秧機、反轉滅茬機等一批生態環保型農機具,推動農機服務專業化、產業化、市場化,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
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力組織農業招商引資,力爭每年國資投入超過5000萬元,外資達到1000萬美元,民資3億元。重點抓好優質稻米和油料加工、無公害蔬菜深加工、畜禽養殖深加工、木業園建設等重點項目的組織實施,提高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在現有10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再申報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2家,新增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揚州市級龍頭企業3家,到2010年形成10家年銷售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其中力爭2家過10億元。
重視農產品市場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總量保持在100個左右,參加農戶10萬戶以上。爭取組建
羅氏沼蝦、
高郵鴨業、優質米業3個省級行業協會。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到2010年,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70萬畝以上、綠色食品基地30萬畝以上、有機食品基地5萬畝以上;新增
無公害農產品5個以上、
綠色食品5個以上、
有機食品2個、國家級標準化種養業產加銷一體化示範區2—3個,爭創全國綠色食品基地縣和1—2個國家
馳名商標或
名牌產品。
加大農業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以政府財政投入為導向、社會投入和農民投入相結合、城鄉統籌的農業投入新機制,重點抓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完成農村基礎設施投入15億元以上。完善農民技術培訓機制,加強各種技能培訓和“訂單”培訓,到2010年,累計投入培訓資金2000萬元以上,培訓人次7.5萬人以上。
工業經濟
堅持以“雙千”工程為目標,以“技術創新、二次創業、品牌創響、素質創優”為動力,以“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為抓手,加快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完善,著力提升工業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工業實現產值1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0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銷售、利潤年均增幅均在35%以上。
推進重點產業集聚集群式發展。重點抓好機電製造業、新能源產業、紡織服裝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和郵文化產業等五大產業。
機電製造業。
電線電纜。加快開發高壓和超高壓電纜、專用特種電纜新產品,延伸拉長產業鏈,到2010年,該行業計畫累計投入25億元左右。電動工具。以提高產品附加值為主攻方向,增加微電機、模具等產品的技術含量,開發特型、大型和大功率電動工具,到2010年,用於該行業自主研發、自創品牌的投入不低於20億元。專用設備。引進先進設備和生產工藝,做專做精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石油機械等液壓件和零部件,積極拓展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設備領域,到2010年,專用設備製造業累計投入55億元左右。電子元器件。發展高性能中高壓電極箔,升級鋁電解電容器產品,向電極箔上游的鋁板帶箔加工業擴張;扶持LED照明器具業,發展中高檔片式元器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項目。到2010年,該行業累計投入10億元以上。
新能源產業。
矽太陽能光伏產業。高標準規劃建設江蘇省矽太陽能光伏產業園,到2010年,計畫矽太陽能及其產業鏈的投入累計達到45億元以上,努力將我市打造成國家級光伏產業城。生物質能。以秸稈氣化發電成套工藝技術的開發套用為突破口,力爭成為全國定點的秸稈氣化發電成套設備製造基地;在燃料乙醇或柴油、生物質固體燃料等產業方面取得進展,爭取成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市。到2010年,累計投入5億
紡織服裝業。到2010年,計畫投入40億元,該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份額達15%以上。
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以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為基礎,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力爭成為長三角最大的大米、麵粉、食用油、水產以及畜產品等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積極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重點扶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原料的生物製品、醫藥中間體、天然藥物等的發展,促進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與我市生物醫藥企業的合資合作。到2010年,該產業累計投入不低於45億元
郵文化產業。整合郵文化資源,構築郵產業發展平台,堅持“追趕為先、信息至上”,以產業運營的市場化方式,發展郵文化旅遊產業,培育郵交易市場產業,培植郵研發製造產業,拓展郵物流服務產業。通過先期實施“651”項目工程計畫(盂城驛站、郵驛博物館、郵都廣場、郵驛禮俗、郵驛旅遊、古南門大街等六大項目,郵文化產品研發設計中心、郵品實物和網路交易中心、郵品展示中心、郵文化產品生產製造中心、東方郵都現代物流中心等五大中心,以及一個1.5平方公里的郵文化產業園),大力發展與郵文化產業相關的高檔彩印、包裝行業等。積極引導現有企業向郵文化產業方面進行深度拓展,加快將郵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優勢,用10年左右時間把高郵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東方郵都”
推進重點企業規模化發展。到2010年,機電製造業、新能源產業、紡織服裝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力爭達90%以上。爭取培植1家年銷售超50億元的企業集團,2家年銷售20-50億元的大型企業。形成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10家,超5億元的企業15家以上,超億元的企業75家以上。對優勢企業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組建設立股份有限公司8—15家,積極培育上市後備資源,鼓勵和引導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力爭實現1-2家企業上市融資。
加大工業投入。“十一五”期間,計畫工業累計投入300億元以上。其中,機電製造業投資110億元,紡織服裝業(包括箱包鞋)投資40億元,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投資45億元,新能源產業投資不低於50億元,鄉鎮特色工業和其他工業投入達到55億元。力爭實施具有帶動作用的超億元大項目30個以上,投資額不低於100億元。
推進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大力實施“雙創”和“3+1”工程,重點抓好一批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重大項目、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項目和產學研成果轉化項目,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十一五”期間,重點企業的研發經費占銷售額比重達3%;全市新批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新建成揚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5個。力爭到2010年,全市科技進步對工業發展的貢獻份額提高到40%,高新技術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以上,新產品銷售率達35%。
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立。積極探索建設依託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扶持和民間資本相結合的、面向全社會的公共技術平台,鼓勵企業建立各類研究中心和重點工程技術實驗室。大力培育技術市場,提高產學研結合層次,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勵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省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等重點項目。大力發展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諮詢、人才培訓、智慧財產權和專利申報等中介機構。
促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在產品設計研發、行銷管理等方面廣泛運用信息技術,鼓勵企業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開發信息化軟、硬體產品,加快為企業服務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設,積極開展電子商務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對新興產業投資力度,每年均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園、民營科技創業園,打造一流基礎設施環境,提供優惠創業創新扶持政策,鼓勵吸引科技人才在(來)郵興辦企業。
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鼓勵企業註冊商標、自創品牌,不斷提高品牌經營水平。爭創中國
名牌產品3個、省級名牌產品16個,全國
馳名商標1個、省級
著名商標6個
造就一批高素質的企業經營管理者。建立企業家培訓的長效機制,實施“企業家培訓計畫”,定期聘請國內外經營管理專家和知名企業家來郵講課和對話,組織優秀企業家外出參觀學習,打造一支能夠統領全局、銳意創新、善於創業、具有全球戰略眼光、能夠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和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企業家隊伍。
建築業
重點實施“三、四、五”工程,即實施大建築業、大企業、大市場三大戰略,調整所有制、專業、市場和經營四大結構,實現由建築商向建築服務商轉變、由傳統建築企業向創新建築企業轉變、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最終實現建築業增長方式轉變的五大轉變。強化質量創優和科技進步,“十一五”期間,爭創國家
魯班獎1—2項,省級以上優質工程60項,工程竣工合格率100%,技術裝備率8000元/人。重點拓展三大市場板塊,即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灣板塊、以重慶為中心的西部板塊和以南京為中心的長三角板塊。深化弘盛集團的體制改革,成功申報房屋建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推進全市建安企業資質進位,消除鄉鎮建築業施工企業無資質現象。到2010年,力爭使人均勞動生產率達到16萬元,實現建築業總產值超百億,年均增長12%;建築業增加值17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
服務業
按照“產業結構合理化,行業服務現代化,區域服務中心化,經濟實力領先化”的發展方針,遵循“錯位發展、結構完善、連結緊密、布局合理”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著力發展為製造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知識型服務業,推進服務業標準化,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通過產業融合與聯動發展,提高服務業競爭力,努力營造結構合理、城鄉一體、重點突出、功能完善的服務業發展體系。“十一五”期間,全市三產增加值年均增長16%以上,到2010年,三產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40%,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力爭達到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6%以上。
旅遊業。積極實施“324”工程建設,即“三大旅遊主題(東方郵都文化、高郵湖生態休閒及健身度假、宗教民俗旅遊)與三大重點景區(運西旅遊區、
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和城區風景區)、兩大旅遊中心(高郵城區旅遊接待一級服務中心和
天山鎮、
界首鎮、
馬棚鎮、
菱塘、
八橋鎮五鄉鎮構成的二級旅遊中心)與兩大旅遊節慶(中國郵文化節、
高郵雙黃鴨蛋節)、四大特色旅遊項目(郵文化游、東湖健身度假游、蘆葦盪親水休閒遊和菱塘回族鄉民俗風情游)”,努力將我市建設成為省內縣市級旅遊強市、長三角的郵文化中心、健身度假勝地和濱湖休閒新區。“十一五”期間,全市建成3—5個A級景區,10個以上星級酒店,爭創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到2010年,接待遊客達100萬人次,提供旅遊業直接就業崗位1萬個以上,實現
旅遊收入3億元。
現代物流業。以現代化物流企業為主體,規劃建設現代物流體系,打造區域物流中心。依託全市交通網路體系,整合現有物流資源,通過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構築物流產業發展平台。完善物流運輸網路,拓展物流產業輻射範圍。引進和培育知名物流企業,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全力建設“一園區(開發區物流產業園區)、三中心(
界首鎮物流中心、
八橋鎮物流中心和
送橋鎮物流中心)、兩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保障平台)”的現代物流業。
商貿業。按業態相對集中、功能錯位原則,以“商圈”為單位,以特色街區為支撐,以業態升級為抓手,進行商貿業的總體規劃,重點打造通湖路核心商業圈和海潮東路商務主導型功能區。以“服務產業、整合產業、打造產業”為宗旨,大力發展依託高郵特色產業的江蘇(中國)紡織服裝城、五金裝飾城、農貿城等專業市場,增強本地製造業的競爭力和經濟的輻射、吸納能力,努力形成製造業和服務業互動的良性機制。積極鼓勵域外資本、知名企業進入我市商貿業,引進培育較大規模的旗艦企業,引導商貿業向縱向一體化方向延伸發展。加快城鄉農貿市場的改造、建設與提升。
房地產業。嚴格執行國家土地政策,統一規劃布局,加強對現有開發建設用地的分類指導,合理確定各類商品房的開發比例。實施集中連片開發,嚴格限制零星分散建設,適度控制總量。高起點、高品位建設現代化城鎮小區等住宅精品工程,集中力量對城區老住宅進行分期改造,滿足不同階層的住房需求。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擴大房地產抵押貸款規模,培育規範住房二級市場。“十一五”期末,城市房地產開發面積達150萬平方米。
金融服務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融資中介服務機構,以及銀企間的信息對接機制。完善信貸管理和信貸行銷機制,豐富金融服務品種。最佳化金融服務發展軟環境,加快“誠信高郵”打造。新增股份制
商業銀行1—2家,力爭把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建成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適量增加ATM和自助銀行等智慧型化的網點機構。
信息服務業。培育和規範信息市場,培養和引進信息服務人才,積極推進實施中國聯通通信基站網路、移動3G基站、電信3G基站、數位電視工程、郵政信息遞送骨幹網點建設等信息服務業重大工程。打造四大平台(電子政務平台、電子商務平台、社區信息服務平台、社會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加快建設“數字高郵”。
社區服務業。重點發展家政服務、醫療保健、安裝維修等便民服務業。採取優惠政策,鼓勵失業人員、轉崗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創辦社區服務業。加快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社區、租賃、信息諮詢服務以及法律、會計、審計、傳媒等各類中介服務業的發展。
統籌城鄉
以加快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為目標,加大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推進農村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提高城鄉同步發展水平,促進城鄉社會一體化發展。
新農村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鄉村布局規劃和建設,逐步增加公共財政對農村的投入,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切實改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力爭到2010年,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小康村。
規劃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社區集中、土地向規模集中”的目標要求,實施舊村改造工程,規劃建設新型社區,完善農村地區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投入和管理機制。加強清潔飲用水、生活垃圾處理、有線電視等社區生活設施的配套。通過政策引導,有序穩妥地推進農民到社區集中居住。到2010年,全市力爭25%的村莊通過規劃遷移調整,達到新農村社區集中的要求;25%的村莊實現原地改造提高。
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市鄉財政管理體制等配套改革,進一步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千方百計為農民發展生產和增收致富提供金融支持。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土地徵用、耕地保護制度等。切實控減農民負擔。
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完成農村改水、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實事工程。切實加強農村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不斷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嚴格執行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持制度,大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農戶”等創建活動,積極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著力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到2010年,建設市通鄉二級公路130公里以上,改建鄉通鄉、鄉通村、村通村公路420公里,改造通村危橋400座,集中居住區對外通道硬質化率達100%,農戶室外道路硬質化率在80%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在95 %以上,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5%,河道(水塘、水庫)疏浚清淤完成率100 %;全市所有鄉鎮創建成省級衛生鎮。
城鎮化
以“五城同創”為抓手,整合城鄉資源,切實提升中心城市(高郵城區)發展品位,加快中心集鎮發展步伐,加速全市城鎮化進程,努力消除二元城鄉結構,力爭到2010年,市域城鎮化水平提高到55%。
提升中心城市發展品位。繼續推進城市“東擴西進”發展戰略,積極開展“五城同創”(創省級城管創優城市、省級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
國家園林城市)活動,加大城市道路、橋樑、綠化等建設與管理力度,加快新區建設,形成城市空間布局合理、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城區人居環境良好、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的新局面。力爭到2010年,
城市人口規模上升到22萬人,
建成區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左右。
加快中心集鎮發展步伐。大力發展
三垛鎮、
臨澤鎮、
界首鎮和
菱塘四個中心鎮。引導農民一定規模、一定強度的從農村向城鎮進行轉移,最大限度地集聚、整合和統籌城鄉資源,加快促進區域設施共建、資源共享、生態共保、產業共興、城市共榮的城鎮化進程。
沿河開發
主動接受沿江開發的輻射帶動,因地制宜,圍繞打造“兩區兩帶兩網”(沿河基礎產業帶、沿河旅遊風光帶,產業集中區、特色開發區,發達基礎設施網、現代交通物流網)的目標,加快沿河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發展具有生態資源優勢的有機農業和輕型製造業,加快特色優勢產業在沿河區域內的集聚集群,放大規模效應,提升沿河經濟的內生髮展能力。
完善
基礎設施。加快城區骨幹道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的配套完善,積極推進縣鄉村道路改造和運河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實施
京杭運河高郵港口碼頭、新民灘6km高架橋等項目,加快開發運河通道,進一步疏通內河航道,提升水運承載功能。加大對供電配電網路、信息通訊等設施建設投入,切實改造並提升沿河區域供配電網路的功能和現代化水平。
促進產業集聚。結合國家
南水北調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和大運河徐州至揚州段航道“三改二”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帶來的機遇,發揮運河適宜發展大運輸量、大吞吐量產業的優勢,以物流業的帶動,促進沿河優質米業產加銷、特色水產養殖深加工、鵝鴨產業化、紡織服裝生產、節能產品製造等行業發展規模壯大和水平提升。依託運河積極開發高郵湖和盪灘資源,以水文化為載體,加大旅遊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集生態觀光、休閒娛樂、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沿河旅遊風光帶。
園區建設
圍繞打造“招商引資的載體、產業集聚的平台”的目標,切實加快園區建設步伐,推進全市工業化發展進程。
高郵經濟開發區。以招商引資為重點,最佳化環境為前提,人才立區為動力,資源集約利用為途徑,加快建設一個經濟繁榮、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城市新區。力爭到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1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5%以上;財政收入1.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35%以上。五年引進項目160個,總投資55億元,年均增長40%,其中外資項目15個,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5億美元,年均增長16%;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3億元以上,新修建10條園區道路,建設標準化廠房60萬平方米
高郵城南經濟新區、
高郵湖西新區。重點加快
高郵鴨保種、蛋品加工、禽肉加工、羽絨服裝加工、專用飼料加工等基地建設,發展壯大高郵鴨禽蛋交易市場、配套產品包裝中心和商貿物流信息服務中心等,努力建設成以高郵鴨產品加工交易為主體,涵蓋運輸、服務等配套項目,連結多項產業的綜合性園區。五年計畫項目建設投入15億元以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2億元以上,建設標準化廠房不少於30萬平方米。力爭到2010年,園區生產總值達到7億元;高郵鴨封閉群育種家系種鴨1500隻,核心群種鴨5萬隻;年推廣商品苗鴨500萬隻;分別爭創1—2個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鴨蛋、鴨肉、羽絨等產品的馳名品牌和有機產品。
外環產業帶。規劃建設“一心(外環路與海潮東路的交匯中心)、兩點(秦郵路、武安路與外環路交匯處形成的兩個城市次高點)、三軸(秦郵路交通軸、海潮東路景觀軸和武安路生活軸)、四區(物流集中區、北部工業區、城市綜合發展區和南部工業區)”的發展格局。“十一五”期間,每年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低於2億元,建成區面積不少於1平方公里,固定資產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進帶企業50家以上。
鄉鎮特色
工業集中區。重點建設包括電線電纜、燈具、單晶矽、電動工具、服裝箱包鞋、機械及配件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類型的
郭集鎮、菱塘、
天山鎮、
龍虬鎮、三垛、
車邏鎮等13個鄉鎮特色工業集中區,計畫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