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綜合實力持續進位。初步核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9.02億元,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71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91.33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299.98億元,增長7.2%。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2.2:44:43.8最佳化為11.6:43.6:44.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89970元,增加8062元。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前移4位。
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8.83億元,增長4.2%,其中農業總產值55.74億元,增長3.6%,林業總產值2.31億元,增長5.0%,牧業總產值18.79億元,下降12.0%,漁業總產值63.93億元,增長10.6%。
2018年主要農副產品產量情況
產品名稱
| 單位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噸
| 848798
| 0.4
|
油料
| 噸
| 12028
| -40.5
|
蔬菜
| 噸
| 597894
| 4.7
|
肉類
| 噸
| 50041
| -3.9
|
水產品
| 噸
| 232291
| 4.0
|
生豬出欄量
| 萬頭
| 32.75
| -0.8
|
家禽出欄量
| 萬隻
| 1128
| -13
|
現代農業加速推進。建立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範基地30個、面積3.5萬畝,全市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面積3.3萬畝,實施稻田綜合種養面積約1.7萬畝。落實農業結構戰略調整三年行動計畫,書記、鎮長領辦示範項目有序推進。創成中國湖泊河蟹產業發展示範市、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平安漁業示範縣。“
高郵湖大閘蟹”獲批中國馳名商標。全市新增農業電商企業17家,農業電商銷售額達10.27億元,新增2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新創綠色農產品7個。
工業
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26.52億元,增長19.3%。規上工業企業563家,列揚州各縣(市、區)第二位。產值超億元以上企業達263家,其中超10億元以上企業達14家,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6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77.96億元,增長18.9%;實現利稅總額103.98億元,增長40.7%。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95.7%。實現工業用電量29.11億千瓦時,增長15.8%;工業入庫稅收32.4億元,增長29.5%;工業開票銷售754.4億元,增長24.2%。強化政策引領,“356行動計畫”兌現獎勵超3600萬元,助推14家企業進入揚州百強。制定光伏“531”新政對策,行業規上企業開票增長25%。
高新技術產業提質增效。全面推進工業高新化、智慧型化,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9家。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14.59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36.8%。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2.03%。獲批省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4家、省兩化深度融合創新試點企業8家。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單位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紙製品
| 噸
| 16065
| -51.3
|
小麥粉
| 噸
| 401349
| -9.0
|
紗
| 噸
| 78658
| 0.2
|
服裝
| 萬件
| 3777
| 6.1
|
鞋
| 萬雙
| 2398
| 15.2
|
纖維板
| 立方米
| 395667
| 2.7
|
多晶矽
| 千克
| 3023736
| 14.1
|
單晶矽
| 千克
| 12568
| -88.1
|
太陽能電池 (光伏電池)
| 千瓦
| 111305
| 0.7
|
塑膠製品
| 噸
| 35547
| -38.8
|
水泥
| 噸
| 185739
| 17.6
|
粗鋼
| 噸
| 1898337
| 7.2
|
商品混凝土
| 噸
| 879972
| 6.3
|
中小型型鋼
| 噸
| 3096235
| 29.9
|
交流電動機
| 千瓦
| 92140
| 0.3
|
低壓開關板
| 面
| 116000
| 23.4
|
電力電纜
| 千米
| 140518
| -0.1
|
鉛酸蓄電池
| 千伏安時
| 2
| -100.0
|
燈具及照明裝置
| 套(台、個)
| 1543816
| 72.5
|
建築業
建築業穩定發展。全市實現建築業企業總產值1215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26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稅收收入5.57億元,占全市入庫稅收總額的9.7%。榮獲揚州市建築業經濟綜合考核二等獎。建築業從業人員達23.7萬人,帶動本地就業7.8萬人。現有產值過百億元企業2家、過50億元企業2家、過10億元企業16家。新開闢外埠市場5個。共獲得市級優質工程88個,市級文明工地47個。不斷推進建築業現代化,預製構件工廠投產,裝配式施工面積達20萬平方米。瑞沃集團成功晉升市政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成為揚州首家、全省第3家的市政特級企業,同時遠赴非洲,分包中國中材奈及利亞工程項目2個,工程造價達763萬美元。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全市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40.76億元,增長16%。其中,項目投資371.86億元,增長10.3%。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6.54億元,下降4.6%;第二產業投資306.01億元,增長19.6%,其中工業投資304.37億元,增長19.5%;第三產業投資128.21億元,增長9.4%。一、二、三產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5%、69.4%和29.1%。全市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68.90億元,增長61.1%。其中,住宅投資52.60億元,增長54.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0.91億元,增長80.6%。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110.02萬平方米,增長163.5%;商品房銷售面積97.40萬平方米,下降22.5%。
重大項目紮實推進。全市新開工億元項目68個,其中10億元及以上項目9個;竣工億元以上項目53個,其中10億元及以上項目5個。全年新增列統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114個。實施江蘇欽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手機背板生產、揚州有象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產業園、江蘇德潤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多晶矽錠和5.5億片太陽能級多晶矽片等產業項目。
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有升有降。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15億元,增長10.1%。其中,批發業24.80億元,下降6.2%;零售業136.76億元,增長12.5%;住宿業1.45億元,增長20.9%;餐飲業28.13億元,增長14.8%。2018年全市共有162家貿易業限上企業參與年報,實現營業收入93.26億元。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6.58億元,增長9.7%;飲料類零售額1.59億元,增長145.6%;菸酒類零售額1.41億元,下降6.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4.99億元,增長70.5%;日用品類零售額1.31億元,增長6.0%;化妝品類零售額0.31億元,增長8.3%;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77億元,增長16.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2.49億元,下降13.6%;中西藥品類零售額0.74億元,增長7.7%;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9.21億元,增長18.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1.87億元,增長5.8%;汽車類零售額4.54億元,下降2.5%。
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4.8%,比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實現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128.21億元,增長9.4%;實現服務業稅收17.18億元,增長2.1%。服務業用電量增幅明顯,達3.88億度,增長14.7%,增幅高於全社會用電量0.3個百分點。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服務業,世貿金街開業運營,全市新增軟體企業10家。成立電商協會,電商交易額突破50億元。旅遊產業持續發展,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09.8萬人次,旅遊收入超68億元。構建“一環一帶三鎮”環湖旅遊新格局,建成市遊客服務中心,新增3A級景區3家,四星級鄉村旅遊區1個、三星級3個。濱湖花海、湖上花海、西堤風景廊道對外開放。
對外經濟
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組織開展“春季招商迎節慶”、“上海招商月”、“深圳、北京招商周”、“緬甸、菲律賓招商推介會”等活動,保持全年招商高頻次、多地區。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契約項目132個,其中外資項目22個。協定註冊外資2.08億美元,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4239萬美元,增長110.2%,完成年度目標178.0%,外資到賬完成率揚州第一。全市進出口總額49432萬美元,增長5.5%,其中,出口總額為48600萬美元。
財政
財政收支總體穩定。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80億元,增長12.8%。實現稅收收入31.80億元,增長17.9%,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86.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19億元,增長13.7%。
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項情況
指 標
| 絕對數(萬元)
| 比上年增長(±%)
|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 368021
| 12.8
|
#國稅部門完成
| 195222
| 29.0
|
其中:增值稅
| 165331
| 27.4
|
企業所得稅
| 29891
| 39.1
|
#地稅部門完成
| 141077
| 5.2
|
其中:地方工商稅
| 99638
| -1.0
|
改徵增值稅
| 2643
| 32.9
|
企業所得稅
| 11769
| 45.6
|
個人所得稅
| 8743
| 11.1
|
教育費附加
| 10963
| 25.9
|
地方教育附加
| 7321
| 26.6
|
#財政及其他部門完成
| 31722
| -22.3
|
金融
金融活力顯著增強。全市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餘額641.78億元,比年初增加45.28億元,增長7.6%。其中,住戶存款400.51億元,比年初增加28.11億元,增長7.6%;各項貸款餘額429.52億元,比年初增加70.63億元,增長19.7%。
2018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指標名稱
| 絕對數 (億元)
| 比年初增加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年末各項存款餘額
| 641.78
| 45.28
| 7.6
|
#非金融企業存款
| 124.21
| 10.61
| 9.3
|
住戶存款
| 400.51
| 28.11
| 7.6
|
年末各項貸款餘額
| 429.52
| 70.63
| 19.7
|
#短期貸款
| 171.21
| 27.87
| 19.4
|
中長期貸款
| 236.40
| 34.98
| 17.4
|
票據融資
| 21.87
| 7.75
| 54.9
|
科技創新
創新能力持續加強。全市累計申報省市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00多項,立項獲批過半以上。組織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56家,高企認定119家,其中新增74家。累計培育科技型企業近兩百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入庫培育達42家。新增省農業科技型企業4家。獲批省級研究生工作站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獲批省重點研發、自然基金社項目3項,歐力特公司獲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訂校地、校企合作協定145項,促成校地、院地全面合作68項,引進博士以上人才30人,與15家高校達成創新載體平台共建意向,中汽研工程院高郵分院以及汽車檢測研發基地、中科院過程所高郵先進材料科技園落地建設。科技產業綜合體新開工9.4萬平方米,新建成10.1萬平方米,全市科技產業綜合體總面積達33.4萬平方米,累計新入駐企業103家。高郵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等17家科技服務機構被揚州市科技局備案為首批技術轉移機構。
教育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高品質發展,高考本科上線超3000人,上線率87.4%,萬人口本科上線率繼續保持揚州市首位。完成2014-2018年義務段學校“全面改薄”任務,新改擴建校舍18.35萬平方米、室外運動場11.46萬平方米。改建第一國小原校園並創成省示範性縣級教師發展中心。探索集團化辦學,試點“彈性離校”,開展教育領域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治理,49所城鄉學校運動場地向社會開放。我市創成“全國中國小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範縣(市、區)”。全市創成“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1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1所、“全國中國小國防教育示範學校”1所、“全國中國小國防教育特色學校”4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8所。
2018年各類教育學校數和在校生情況
指標名稱
| 學校數(所)
| 在校生數(人)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中等職業教育
| 2
| -
| 6541
| -2.7
|
普通高中
| 6
| -
| 10126
| -0.4
|
普通國中
| 23
| -
| 14343
| -5.5
|
國小
| 40
| -
| 27191
| 2.3
|
幼稚園
| 50
| 4.2
| 15339
| -0.4
|
文化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速提升。建成
高郵文體中心圖書館和文化館、文體中心城市書房和汪曾祺書房。開展鎮史館、村史館建設工作,完成33家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全覆蓋。基本建成應急廣播體系。完善文博場館運行管理體制機制,出台《加強全市文博場館建設管理的意見》,實施“館校聯動”,
高郵市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分中心授予“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榮譽稱號。成功舉辦第二屆高郵文化藝術節、第二屆全國優秀民歌邀請展演、江蘇(高郵)民歌大賽(運河唱響)暨35屆珠湖之波賽歌會、首屆“郵驛路·運河情”全國美術作品展及獲獎作品運河城市巡展。舉辦“百花迎春”高郵文學藝術頒獎晚會、向上向善—戴珩“文化名城、美麗高郵”分享會、“多彩非遺,美好生活”2018年高郵市非遺文化活動展示日、“湖上花海”—米脂縣文化團交流演出等系列活動,揚劇《扳倒飲》在全省、揚州成功巡演。臨澤、界首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衛生
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完善。市人民醫院順利通過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創建;中西醫結合醫院、送橋中心衛生院分別通過二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二級綜合醫院評估驗收。完成“120急救1站5點”布局,新增卸甲急救點建設並投入使用。
三垛鎮、
卸甲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已通過考核評估,等待全國愛衛會公示後即可命名。
菱塘回族鄉創建國家衛生鎮已通過複審。
湯莊鎮創建江蘇省衛生鎮已通過考核並命名。
車邏鎮創成江蘇省健康鎮並已命名。
體育
體育事業穩步推進。以“聚文化人”工程推動體育旅遊事業融合發展,打造高郵地域品牌賽事,舉辦第九屆
環高郵湖國際腳踏車賽、第七屆
高郵大運河半程馬拉松賽、八屆
橫渡高郵湖游泳賽、江蘇高郵第八屆圍棋公開賽、蘇皖六縣市橋牌邀請賽、第高郵市第一屆龍舟賽。實施一系列體育惠民工程,進一步提升了16個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成“高郵市全民健身益站”及10個城鄉全民健身指導站。體育場田徑場、室外籃球場、全民健身路徑、門球館全年向社會免費開放。
體彩銷售額達1.45億元,創歷史新高。我市承辦了十九屆省運會青少年部武術(套路)、武術(散打)比賽。本屆省運會共組隊參加了田徑、武術、賽艇等7個項目比賽,獲金牌8枚、銀牌8枚、銅牌3枚,創歷史最佳成績。
城鄉建設
基礎設施全面提升。
連淮揚鎮鐵路線下主體全線貫通。通揚線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S352、S333西延完成工可審查。S333通郊野公園匝道橋開工建設。實施縣鄉道安保工程96公里,農村公路提檔升級80公里,改造危橋30座。開通卸甲、湯莊、界首鎮村公交。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建設完成日處理700噸生活垃圾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占地110畝的建築消納場並投入運營,城區環衛綜合作業一體化有序推進。
生態環境
人居環境更加最佳化。加快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推動
高郵湖退圩還湖項目落地,完成退養還湖4500畝,開展河湖違法圈圩和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實施
江淮生態大走廊景觀生態林建設,加快打造十大生態中心,成片造林1萬畝以上。提升“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水平,圍繞“一河一策”方案推進河湖生態治理,開展主要入湖河口湖濱濕地生態防護與修復,實施沿河、環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清理沿河、沿湖重點水域周邊固廢和生活垃圾。深入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創成首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成送橋鎮、臨澤鎮、周山鎮和三垛鎮官垛村等四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村,市經濟開發區創成省級生態工業園。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統籌推進“263”專項行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和歷史遺留難題。完成高郵湖“湖心區”等9項斷面水質達標工程,構築“五道”巡查防線改善三垛西大橋斷面水質。打贏飲用水源地整治攻堅戰,建成城市水源地取水口調整、高郵湖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安全規範處置了光明化工廠所剩全部危廢,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完成湯莊鎮振陽和縵陽黑液塘底泥處理和生態管控。全年辦理環境違法案件215起,關閉化工企業、小鑄造、小船廠、小碼頭、攪拌站共172家,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最佳化城鎮污水處理廠布局,新建4座鄉鎮區域中心污水處理廠,加快配套管網建設基本實現城市建成區和鄉鎮集鎮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協同推進農村水污染防治,建成29座村莊污水處理設施,疏濬縣鄉村級河道(塘)228條,對9條黑臭河道實施綜合治理,推進水系溝通和活水循環。空氣品質優良率85.6%,同比上升8.7個百分點,PM2.5均值4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全市環境質量實現大幅度提升,百姓生態滿意度和幸福感顯著增加。
人口
人口規模保持穩定。2018年末,全市戶籍總戶數25.23萬戶,戶籍總人口80.8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7萬人。年末常住人口74.30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出生人口6637人,出生率8.19‰;死亡人口6761人,死亡率8.35‰。人口自然增長率-0.16‰。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年末
城鎮化率達55.71%,比上年提高0.98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居民生活持續改善。經
城鄉一體化住戶抽樣調查,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71元,增長8.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169元,增長7.4%;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6平方米,百戶家庭電話、電腦擁有量分別達290部、73台,
恩格爾係數為3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0元,增長8.9%;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5306元,增長7.5%。農民人均住房面積58平方米,百戶家庭電話、電腦擁有量分別達300部、40台,恩格爾係數為30.99%。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建立起城鄉統一的居民醫保制度,創新參保繳費方式。開啟支付寶繳費視窗和農行居民醫保繳費APP。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分別增長約6.85%和8%。城鄉低保實現自然增長機制。民生兜底保障持續改善,全年共發放低保金3380.89萬元,累計向2.6萬人次發放醫療救助金1143.69萬元。市慈善總會募集慈善資金969.9萬元、救助幫扶支出928.9萬元。成立創客服務中心,購買創業培訓服務,成功扶持創業708人。幫助9732名城鎮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雙零”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79%,處於低位運行。養老服務質量實現新提升,新增護理型養老床位726張,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創成省雙擁模範城。創建省級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家、醫養結合養老機構1所。改造農村危房208戶。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3.38億元,下降6.1%。
注
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的絕對數是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上年和當年常住人口平均值計算。人口數據取自公安戶籍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