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舉例說,正在發射訊號的射頻天線所發出的移動電荷,便會產生電磁能量。電磁“頻譜”包括形形色色的電磁輻射,從極低頻的電磁輻射至極高頻的電磁輻射。兩者之間還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光等。電磁頻譜中射頻部分的一般定義,是指頻率約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輻射。有些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磁輻射
  • 外文名: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別稱:電子菸霧
  • 表達式:EMR
  • 套用學科物理
  • 適用領域範圍電學
原理,分類,作用,電磁輻射危害,形成來源,主要影響,預防措施,預防建議,病態反映,預防方法,環境控制限值,防輻射有妙招,

原理

電場磁場的互動變化產生的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露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場。人類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及其他星球也從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圍繞在人類身邊的天然磁場、太陽光、家用電器等都會發出強度不同的輻射。電磁輻射是物質內部原子、分子處於運動狀態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電磁輻射(有時簡稱EMR)的形式為在 真空中或物質中的自傳播波。電磁輻射有一個電場和磁場分量的振盪,分別在兩個相互垂 直的方 向傳播能量。電磁輻射根據頻率或波長分為不同類型,這些類型包括(按序增加頻率):電力,無線電波,微波,太赫茲輻射紅外輻射,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伽瑪射線。其中,無線電波的波長最長而伽馬射線的波長最短。X射線和伽瑪射線電離能力很強,其他電磁輻射電離能力相對較弱,而更低頻的沒有電離能力。
波長和頻率決定了電磁場的另外一個特性:電磁波是以小微粒光子作為載體的。高頻率(短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會比低頻率(長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攜帶更多的能量。一些電磁波的每個光子攜帶的能量可以大到擁有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能力。在電磁波譜中,放射性物質產生的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X光具有這種特性,被稱作“電離性輻射”。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壞分子化學鍵的電磁場稱作“非電離性輻射”。組成我們現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電磁場的人造來源,像電力(輸變電、家用電器等)、微波(微波爐、微波信號發射塔等)、無線電波(手機移動通信、廣播電視發射塔等),在電磁波譜中處於相對長的波長和低的頻率一端,它們的光子沒有能力破壞化學鍵。因此,此類電磁波為非電離性電磁場,對人體影響為即時性,類似聲波影響,而電離對人體影響為累積性。
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於頻率的高低和強度的大小。一般而言,頻率愈高,強度越大,能量就愈大。頻率極高的X光和伽瑪射線可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構成人體組織的分子。事實上,X光和伽瑪射線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電離化,故被列為“電離”輻射。這兩種射線雖具醫學用途,但照射過量將會損害健康。X光和伽瑪射線所產生的電磁能量,有別於射頻發射裝置所產生的電磁能量。射頻裝置的電磁能量屬於頻譜中頻率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緊扣一起的化學鍵,故被列為“非電離”輻射。哪裡會有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的來源有 多種 。人體內外均布滿由天然和人造輻射源所發出的電能量和磁能量;閃電便是天然輻射源的例子之一。至於人造輻射源,則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訊裝置等。
電磁輻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 分兩個級別,工頻段輻 射、射頻電磁波。工頻段國家標準電場強度為4000v/m,磁感應強度為0.1mT;射 頻電磁波 的單位 是μW/㎝2,國家標準限值為40,對於一般公眾環評取值為其20%。
常用公式
庫侖定律:F=kQq/(r^2);
電場強度:E=F/q
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分類

所謂的電磁輻射就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電流在導體內的流動會產生電場,電流在導體內變化會產生磁場,因 此輻射出去的叫電磁波。穩恆的直流電由於只產生電場不產生交變磁場,即使是超高壓直流電,它也只是電場強到使空氣電離而發光,此時的光輻射是空氣電離發出的,並不是導線,不產生電磁波。
對我們生活環境有影響的電磁輻射分為 天然電磁輻射和人為電磁輻射兩種。大自然引起的如雷、電一類的電磁輻射屬於天然電磁輻射類,而人為電磁輻射污染則主要包括脈衝放電、工頻交變磁場、微波、射頻電磁輻射等。
這樣的污染源包括:
魚缸水泵:輻射達國標一半★★★★☆
把儀器靠近 水泵最近的魚缸玻璃,檢測到的磁場強度最高值50微特,達到國家標準的一半。只要檢測儀器離開魚缸五六厘米,輻射就瞬間掉到了零點幾微特。
因此沒必要為魚缸水泵輻射擔心,除非整天頭貼著魚缸賞魚。
無繩電話:離5厘米就沒事★★★
無繩電話檢 測到的功率 密度最大值為15微瓦/平方厘米。當檢測儀器離開5~10厘米時,數據就跌落到1微瓦/平方厘米以下了。
微波爐:工作時遠離即可★★
大家都會擔心微波爐泄露造成輻射。檢測時緊挨門邊,檢測到的數據為5~10微瓦/平方厘米。當儀器距門10厘米時,檢測到的數據是1~2 微瓦 /平方厘米。微波爐的最大的檢測結果僅為國家標準的1/8到 1/4之間。
微波爐輻射只有在工作時才會泄露,因此,在微波爐工作時遠離它就會免受其害了。
高壓輸電線路:危害等同咖啡★☆
鹹菜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多吃,咖啡對人體有害還是有益更是沒有定論。世界衛生組織就把它們列為對健康有害的“嫌疑類”,而 高壓輸電線路的磁場危害也位列其中。檢測到的數據顯示,高壓輸電線路的磁場強度遠遠低於國家標準,可以忽略不計。
電腦主機:磁場 危害被誇大★
很多人擔心電腦主機 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尤其是懷孕的人,更是遠離電腦。檢測輻射時緊挨機箱,其磁場強度僅為1~2微特。人們之所以擔心其輻射主要是因為心理上恐懼而已。商家為了促銷自己的產品,也誇大了電磁場對人體的傷害。

作用

1、熱效應。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一定強度電磁輻射後互相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體內器官的工作溫度。
2、非熱效應。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外界電磁場的干擾強度過大,處於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將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破壞。
3、累積效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於人體後,當對人體的影響尚未來得及自我恢復之前,若再次受到過量電磁波輻射的長期影響,其影響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而久之會形成永久性累積影響。

電磁輻射危害

專家介紹,超過 2 毫高斯以上電磁輻射就會導致人患疾病,首當其衝的便是人體皮膚和黏膜組織,症狀表現為眼瞼腫脹、眼睛充血、鼻塞流涕、咽喉不適,或全身皮膚出現反覆蕁麻疹、濕疹、瘙癢等;影響人體免疫功能時可能出現白癜風、銀屑病、過敏性紫癜等。
據了解,電磁波輻射已被世衛組織列為繼水源、大氣、噪聲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源,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隱形 “ 殺手 ” ,長期而過量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生殖、神經和免疫等系統造成傷害,成了皮膚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而家用電器、辦公電子、手機電腦等成為電磁波輻射的最大來源。
註明:地球自帶的地磁場大小約為0.5高斯,遠大於2毫高斯。

形成來源

自然源:雷電、太陽黑子活動、宇宙射線等。
人為源
核電站泄漏、核爆炸核試驗等。
GSM基站
GSM基站是採用頻分復用和時分復用的方式工作,以此提高基站的容量,也就是說,一個基站它有多個頻率發射,一個頻率常用一塊發射電路板,專業俗語稱之為載頻,一般情況下一個頻率的發射功率通常為10w到20W左右。
在市區,由於話務量較大,而且要支持手機上網等業務,市區大多數基站一般配置每一個扇區6個頻率以上,若是3個扇區,其配置的頻率一般在6X3=18個頻率以上。這樣若18個頻率都工作時。它的輻射功率在18X10=180W以上。
一般的手機輻射功率才2W,基站180W的輻射功率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基站都需要專用機房和供電設施,耗電量也很大,大多數機房甚 至 要專門配置空調設施降溫。
高壓影響
高壓影響可分為四個方面:即工頻電場工頻磁場、電磁輻射干擾和地電位。在220千伏以下,工頻電場的影響不太考慮,工頻磁場的影響更小,主要是電磁輻射干擾(以電暈放電和間隙擊穿為主)和地電位。這種現象出現對離電力線幾十米的信息技術設備來說是致命的。如果電話等線路和高壓線平行的話,電磁輻射干擾和噪聲就會很大。
高壓線高壓線
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影響也不能輕視
例如:某大樓的8層,距220千伏高壓線15米時,磁感應強度為15安培/米,電場強度為98.8伏/米;在18米時,磁感應強度為0.5安培/米,電場強度40伏/米。就工頻電場影響來看,依據信息產業部制定的GB/T17618--98<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中"電場強度應不超過3伏/米"的限值。超過限值,將可造成信息技術設備工作失靈。對磁感應強度的影響,瑞典規定不超過0.2微特斯拉,我國參照國際輻射保護協會關於對公眾全天輻射時的工頻限值為0.1毫特斯拉。信息產業部對IT方面的地電位有一個明確規定,即地電位的升高值不得超過150伏,電磁輻射干擾場強值在頻率為0.5MHz時,不大於55dB(μv/m)。
高壓輸電線所產生的輻射干擾有兩種類型:間隙擊穿和電暈放電。間隙擊穿發生在高壓輸電線上兩個互相靠近、電位不等的尖端之間。間隙擊穿時,放電電流產生很寬的輻射頻譜,一直延伸到特高頻段。電暈放電是由高達幾萬到幾十萬伏的電壓產生很強的電場,引起周圍粒子激烈的慣性碰撞過程,形成的干擾具有隨機干擾特徵,其頻譜在數兆赫以下。
在電磁環境中,電磁干擾造成的危害是各種各樣的,從最簡單的令人煩惱的現象直到嚴重的災難都有可能。
舉兩個在美國發生的例子,可以說明電磁干擾的嚴重性。曾經有一個鋼鐵廠,由於起吊熔融鋼水包的天車控制電路受到電磁干擾, 以 至使一包鋼水被完全失控地傾倒在車間的地面上,並且造成了人員的傷亡。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帶有生物電控制假肢的殘疾人,駕駛一輛機車,途徑高壓送電線下方,由於假肢控制電路受到干擾使機車失控,導致了不應發生的災難。
除以上兩例外,清華大學和鐵科院聯合開發的高速鐵路安全綜合檢測車,在進行測試過程中,每當檢測車走到三相的分相點時計算機就當機,在檢測車上帶有交換機、計算機等設備,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經多次反覆的檢查分析,最後確定當機是由地電位的升高所引起。
其它還有一些電磁干擾可能造成的危害,如在數字系統與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的丟失;在設備、分系統或系統級正常工作的 破壞;醫療電子設備的工作失常;自動化微處理器控制系統的工作失控;導航系統的工作失常;工業過程控制功能的失效等。
按有關規定,高壓走廊300米範圍內不準放風箏。
按規定,高壓線兩 側邊線向外水平延伸10米至20米範圍內,嚴禁個人和單位修建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建築物、構築物,違者要追究責任。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微波爐中:1999年5月8日閉幕的全國電磁輻射環境污染源的現狀:廣播電視發射設備共10235台,總功率130萬千瓦;工科醫療設備共1 5335台,地球衛星3個,大哥大基站總數近萬個;空中蛛網一樣的高壓輸變電線等都在向外發射泄漏電磁波。
住宅建築規範》(GB50368-2005)規定,住宅選址時應考慮噪聲有害物質、電磁輻射和工程地質災害、水文地質災害等的不利影響。

主要影響

電磁輻射是一種複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高爾生教授在他的《空調使用對精液質量的影響》中指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表現為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兩大方面。
熱效應
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後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到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體溫升高引發各種症狀,如心悸、頭脹、失眠、心動過緩、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視力下降等。產生熱效的電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觀致熱效應1 MW-MW/CM2;淺致熱效應在10MW/CM2以下。當功率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時,可在幾秒內致人死亡。
非熱效應
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於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將 遭 到破壞,人體也會遭受損害。這主要是低頻電磁波產生的影響,即人體被電磁輻射照射後,體溫並未明顯升高,但 已經干擾了人體 的固 有微弱電磁場,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可導致胎兒畸形或孕婦自然 流產;影響人體的循環、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等。
對人體的非熱效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神經系統:人體反覆受到電磁輻射後,中樞神經系統及其它方面的功能發生變化。如條件反射性活動受到抑制,出現心動過緩等。
感覺系統:低強度的電磁輻射,可使人的嗅覺機能下降,當人頭部受到低頻小功率的聲頻脈衝照射時,就會使人聽到好 像機器響,昆 蟲或鳥兒鳴的聲音。
免疫系統:我國有初步觀察到,長期接觸 低強度微波的人和同齡正常人相比,其體液與細胞免疫指標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 細 胞花環與淋巴細胞轉換率的乘積減小,使人體的體液與細胞免疫能力下降。
內分泌系統:低強度微波輻射,可使人的丘腦—垂體—腎上腺功能紊亂;CRT、ACTH活性增加,內分泌功能受到顯著影響。
遺傳效應:微波能損傷 染色體。動物試驗 已經發現;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會在4-12%的精原細胞骨形成染 色體缺陷,老鼠能繼承這種染色體缺陷可引起受傷者智力遲鈍、平均壽命縮短。
累積效應
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於人體後,對人體的傷害尚未來得及自我修復之前(通常所說的人體承受力—內抗力),再次受到電 磁波輻射的話,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之會成為永久性病態,危及生命。對於長期接觸電磁波輻射的群體, 即使功率很小,頻率很低,也可能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就引起警惕。預防措施除了遠離輻射源,還應該積極補充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葡萄籽蝦青素等含量多的食品。

預防措施

預防建議

極低頻電磁場(高壓線、核磁共振、電氣化鐵路、電焊、電動縫紉等極低頻電磁場的預防建議)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及WHO專題工作組經評估認為極低頻(>0Hz-100kHz)磁場與兒童白血病腦癌有關,當工頻(50/60Hz)磁場暴露強度超過0.3μT或0.4μT時兒 童白血病的患病風險增加2倍,據WHO統計顯示約1% ~4%的兒童長期暴露於強度大於0.3μT的工頻磁場環境。雖然人群流行病學資料及實驗室研究資料尚不能證明工頻磁場與兒童白血病存在因果關係,WHO在其新出版(2007)的環境健康標準極低頻電磁場專論中強調,儘管低強度環境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機制尚未闡明,但不能就此排除低強度環境電磁輻射能夠產生有害的健康影響。同時由於電磁輻射無所不在,幾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暴露於電磁輻射,因而即便其對人類健康影響十分輕微,也將會對人類的公共衛生產生巨大的衝擊;如果其中某種健康影響是不可逆的(如腫瘤),那么其所造成的經濟健康損失必將是沉痛的。
WHO認為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極低頻電場和磁場對公眾產生已知的健康危害,鑒於電磁輻射健康影響研究存在一定的科學不確定性,WHO認為各國在制訂電磁輻射預防策略時應當綜合考慮電力行業對社會和經濟的巨大貢獻,應當採用低成本的預防措施,而不應當主觀臆斷的將暴露限值降低到不符合科學規律的程度。
(以下內容譯自WHO環境健康標準2007專論-極低頻電磁場)WHO 建議如下 :
1.各國決策者應當為公眾及職業暴露人群制訂極低頻電場和磁場暴露指南;國際暴露指南是最好的暴露指南。
2.決策者應當制訂極低頻電磁場防護規劃 ,對各種發射源的電磁輻射進行檢測,從而確保公眾及職業暴露人群的暴露水平不超過暴露限值。
3.在不影響健康效益、社會效益及電力行業的經濟利益前提下,採取低成本措施合情合理的預防極低頻電場和磁場暴露。
4.決策者、社區規劃者及生產商在新建電力設施及設計新型電力設備(包括電器在內)時應當採取低成本的措施預防極低頻電場和磁場暴露。
5.如果能產生其他額外的效益(如增加安全性 )、或不需要增加成本或成本很低時,可以考慮改變現有工藝以降低設備或設施的極低頻電磁場暴露水平。
6.在考慮改變現有的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時,應當對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考慮。
7.地方政府應當加強網線管理,在新建電力設施或對現有的電力設施進行線路改造時應當減少非故意地面電流,確保全全;以前瞻性措施防範違反網線管理規定行為或判斷現存的網線管理問題是代價昂貴的,可能也是不合理的。
8.國家管理部門應當採用有效的、互動交流的公開策略使所有業主參與從而形成明智的決策;這一策略應當包括如何減少各業主自身暴露水平的內容。
9.地方政府應當改善極低頻電磁場發射設施的規劃,在為大型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選址時應當由企業、地方政府和公眾進行良好的協商。
10. 政府和企業都應當促進電磁輻射研究,減少極低頻電磁場暴露健康影響的科學不確定性。

病態反映

一些受到較強或較久電磁波輻射的人,已經有了病態表現,主要反映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表現為頭痛,心悸,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律不齊,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乏力 ,免疫功能下降等。
2.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容易激動,失眠。
3.視覺系統的影響:為使眼球晶體混濁,嚴重時造成白內障,是不可逆的器質性損害,影響視力。
4.對生殖系統的影響:表現為性 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質量降低,使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5.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誘發癌症以及糖尿病、遺傳性疾病等病症,對兒童甚至還可能誘發白血病。
6.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國際上普遍認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就是致熱作用和非致熱作用。電磁輻射包括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作用在機體分子裡面可 以把有機分子正負電荷給拉開,然後就會產生不可恢復的器質性病變。非電離輻射就是一般講的無線電類的輻射,它的量子攜帶能量很小,不足以把分子正負電荷分開,在去掉外部作用場 或者在場強低的情況下還可以恢復到有機分子。
電磁波的致病效應隨著磁場振動頻率的增大而增大,頻率超過10萬赫茲以上,可對人體造成潛在威脅。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生活過久 ,電磁波的干擾,使人體組織內分子原有的電場發生變化,給組成腦細胞的各種生物分子以一定程度的破壞。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等有害代謝物,甚至使腦細胞的DNA密碼排列錯亂,製造出一些非生理性的神經遞質。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標準的輻射劑量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

預防方法

關於電磁污染標準的學界爭論還在繼續,但我們還需在各種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與生活,作為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生命的一員,人們又該如何預防並減輕電磁輻射對自身的傷害呢?
1.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特別是電視、電腦、冰櫃等電器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
2.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1小時離開一次,採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3.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4. 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螢光屏的距離,一般為螢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儘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儘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 ,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5.男性生殖細胞和精子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因此,男性應儘量減少與電磁波太頻繁密集的接觸,而且接觸時也要保持安全距離,一般是半米以上。
6.消費者如果長期涉身於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應注意採取以下自我保護措施:
① 居住、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台、電視台、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經常使用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以及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群,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條件的應配備針對電磁輻射,將電磁輻射最大限度地阻擋在身體之外。
②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 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佩戴防輻射眼鏡,以防止螢幕輻射出的電磁波直接作用於人體。
③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把手機拿遠一點,等手機接通之後再拿近聽,或者佩戴防輻射耳機接打電話。
④ 電視、電腦等電器的螢幕產生的輻射會導致人體皮膚乾燥缺水,加速皮膚老化,嚴重的會導致皮膚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電器後及時洗臉。
⑤ 多食用一些胡蘿蔔、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捲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利於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狀態,加 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對於電磁輻射長期影響產生的作用,我們幾乎一無所知。每天接觸各種電器,對我們,尤其是對我們懷著的孩子有沒有危險?沒有任何人能證明電波和電場無害,同樣也沒有任何人能證明其有害。20多年來,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之中,而且說法自相矛盾。
人們到底擔心電波什麼?擔心電波引起焦慮、心跳、引起頭痛、易怒,長期接觸會引起癌症,尤其是居住在高壓線附近等等。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沒有得到證實,同樣,也沒有得到肯定的駁斥。
其實,對孕婦來說,電磁波引發胎兒畸形的擔心大可不必。因為胎兒在我們厚厚的腹部皮膚和細胞組織的保護下,並且還有羊水隔絕著。然而,人們仍在質疑電磁波是否會引發自然流產和早產。對此,科學研究仍然是空白,沒有任何肯定或否定的結論。
面對這種缺乏確定結論的情況,專家們建議:小孕婦應當謹慎地避免接觸電磁波
重視生活防輻
很多上班族,尤其是辦公室的“電腦一族”會採取種種防護措施來進行自我保護——防輻射毯衣服、面罩,防輻射保護膜等。其實,就連家中的部分建材也具有輻射,如天然大理石、瓷磚等,因此建議家中要經常通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使用小家電的時間,最好不在電腦主機正後方工作,當手機充電時不打電話。
不過防輻射最好的方法還是躲,儘量遠離輻射物或者儘量減少接觸輻射源的時間和頻率,例如輻射較強的醫院的身體檢查,像 CT、X光透視等,不宜頻繁地做這些檢查。由於CT檢查的放射量較大,而女性比男性對放射線更敏感,特別是孕婦,嚴禁做CT檢查。
健康食物防輻
除了生活中注意防輻射外,人們更願意用 食補的方式來中和電磁輻射。如果長時間接近或生活在強輻射範圍,很有可能遭受過量的電磁輻射。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胡蘿蔔、油菜、捲心菜及動物肝臟等。這些食物有利於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狀態,增加機體抵抗電磁輻射污染的能力。另外,富含蛋白質、番茄紅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可多食用, 如海帶含有豐富的碘、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可有效對抗輻射;油菜、青菜、芥菜 、捲心菜中的鹼性成分,可溶解沉澱於細胞內的毒素;豬血、黑木耳等,可與人體含輻射的金屬微粒發生反應,使之溶解排出。

環境控制限值

術語和定義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電磁環境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存在於給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
3.2 公眾曝露 public exposure 公眾所受的全部電場、磁場、電磁場照射,不包括職業照射和醫療照射。
3.3 電場 electric field 由電場強度與電通密度表征的電磁場的組成部分。
3.4 磁場 magnetic field 由磁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表征的電磁場的組成部分。
3.5 電磁場 electromagnetic field 由電場強度、電通密度、磁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等四個相互有關矢量確定的,與電流密度和體電荷密度一起表征介質或真空中的電和磁狀態的場。
3.6 電場強度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矢量場量 E, 其作用在靜止的帶電粒子上的力等於 E 與粒子電荷的乘積, 其單位為伏特每米 (V/m) 。 GB8702—2014 2
3.7 磁場強度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矢量場量 H, 在給定點, 等於磁感應強度除以磁導率, 並減去磁化強度, 其單位為安培每米 (A/m) 。
3.8 磁感應強度 magnetic induction strength 矢量場量B,其作用在具有一定速度的帶電粒子上的力等於速度與B矢量積,再與粒子電荷的乘積,其單位為特斯拉(T) 。在空氣中,磁感應強度等於磁場強度乘以磁導率μ0,即B=μ0H。
3.9 功率密度 power density 標量場量S,為穿過與電磁波的能量傳播方向垂直的面元的功率除以該面元的面積的值,單位為瓦特每平方米(W/m2) 。
3.10 等效輻射功率 equivalent radiation power 在 1000MHz 以下,等效輻射功率等於發射機標稱功率與對半波天線而言的天線增益(倍數)的乘積;在 1000MHz 以上,等效輻射功率等於發射機標稱功率與對全向天線而言的天線增益(倍數)的乘積。
4 限值和評價方法
4.1 公眾曝露控制限值 為控制電場、磁場、電磁場所致公眾曝露,環境中電場、磁場、電磁場場量參數的方均根值應滿足 表 1 要求。 表 1 公眾曝露控制限值 頻率範圍 電場強度 E (V/m) 磁場強度 H (A/m) 磁感應強度 B (μT)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 Seq (W/m2) 1Hz~8Hz 8000 32000/f 2 40000/f 2 - 8Hz~25Hz 8000 4000/f 5000/f - 0.025kHz~1.2kHz 200/f 4/f 5/f - 1.2kHz~2.9kHz 200/f 3.3 4.1 - 2.9kHz~57kHz 70 10/f 12/f - 57kHz~100kHz 4000/f 10/f 12/f - 0.1MHz~3MHz 40 0.1 0.12 4 3MHz~30MHz 67/f 1/2 0.17/f 1/2 0.21/f 1/2 12/f GB8702—2014 3 表 1 公眾曝露控制限值(續) 頻率範圍 電場強度 E (V/m) 磁場強度 H (A/m) 磁感應強度 B (μT)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 Seq (W/m2) 30MHz~3000MHz 12 0.032 0.04 0.4 3000MHz~15000MHz 0.22 f 1/2 0.00059 f 1/2 0.00074 f 1/2 f /7500 15GHz~300GHz 27 0.073 0.092
注 1:頻率 f 的單位為所在行中第一欄的單位。
電場強度限值與頻率變化關係見圖 1,
磁感應強度限值與頻率變化關係見圖 2。
注 2:0.1MHz~300GHz 頻率,場量參數是任意連續 6 分鐘內的方均根值。
注 3:100kHz 以下頻率,需同時限制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100kHz 以上頻率,在遠場區,可以只限制電場強度或磁場強度,或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在近場區,需同時限制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
注 4:架空輸電線路線下的耕地、園地、牧草地、畜禽飼養地、養殖水面、道路等場所,其頻率 50Hz 的電場強度控制限值為 10kV/m,且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誌。 對於脈衝電磁波,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其功率密度的瞬時峰值不得超過表 1 中所列限值的 1000 倍,或場強的瞬時峰值不得超過表 1 中所列限值的 32 倍。
4.2 評價方法 當公眾曝露在多個頻率的電場、磁場、電磁場中時,應綜合考慮多個頻率的電場、磁場、電磁場所致曝露,以滿足以下要求。 在 1Hz ~100kHz 之間,應滿足以下關係式: 1kHz∑=100Hz1,L≤iiiEE…………(1) 和 1kHz∑=100Hz1,L≤iiiBB…………
(2) 式中:Ei ——頻率 i 的電場強度; EL, i ——表 1 中頻率 i 的電場強度限值; Bi ——頻率 i 的磁感應強度; BL, i ——表 1 中頻率 i 的磁感應強度限值。 在 0.1MHz~300GHz 之間,應滿足以下關係式: 1300GHz∑=HzM1 . 02,L2≤jjjEE…………
(3) 和 GB8702—2014 4 1GHz∑3000.1MHz2,L2≤=jjjBB…………
(4) 式中:Ej ——頻率 j 的電場強度; EL, j ——表 1 中頻率 j 的電場強度限值; Bj ——頻率 j 的磁感應強度; BL, j ——表 1 中頻率 j 的磁感應強度限值。
5 豁免範圍 豁免範圍 從電磁環境保護管理角度,下列產生電場、磁場、電磁場的設施(設備)可免於管理: ——100kV 以下電壓等級的交流輸變電設施。 ——向沒有禁止空間發射 0.1MHz~300GHz 電磁場的,其等效輻射功率小於表 2 所列數值的設施(設備) 。 表 2 可豁免設施(設備)的等效輻射功率 頻率範圍(MHz) 等效輻射功率(W) 0.1~3 300 >3~300000 100 6 6 監測 監測 電磁環境監測工作應按照《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和 HJ/T 10.2、HJ 681 等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的國家環境監測規範進行。
GB8702—2014 5 圖1 公眾曝露電場強度控制限值與頻率關係1.E+001.E+011.E+021.E+031.E+041.E+051.E-011.E+001.E+011.E+021.E+031.E+041.E+051.E+061.E+071.E+081.E+091.E+101.E+111.E+12頻率,Hz電場強度,V/m
GB8702—2014 6 圖2 公眾曝露磁感應強度控制限值與頻率關係
1.E-031.E-021.E-011.E+001.E+011.E+021.E+031.E+041.E+051.E-011.E+001.E+011.E+021.E+031.E+041.E+051.E+061.E+071.E+081.E+091.E+101.E+111.E+12頻率,Hz磁感應強度,μT。
根據《 電子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在計算導線最大風偏情況下,距建築物的水平安全距離如下:1千伏以下為1.0米,1千伏至10千伏為1.5米,35千伏為3.0米,66千伏至110千伏為4.0米,154千伏至220千伏為5.0米,330千伏為6.0米,500千伏 為8.5米。電力施工單位在搭建高壓電架的時候,都是按照嚴格的設計標準進行施工的,充分考慮了高壓線的安全問題。
根據國家《城市規劃相關規定》,一般1萬伏的高壓線塔與居民樓的水平距離是5米,11萬伏的10米,22萬伏的15米,50萬伏的25米,高壓線塔則應儘量避開居民樓。
《電力法》和《電力設施保護條 例》中都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不得興建建築物,而電力線路保護區的概念不僅僅是指建築物與電力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它是指導線邊線向外側水平延伸並垂直於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10條規定,110千伏高壓線保護區是導線邊線向外延伸10米並垂直於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
科學認識“ 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 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舉例說,正在發射訊號的射 頻天線所發出的移動電荷,便會產生電磁能量。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於頻率的高低,頻率愈高,能量愈大。輸變電設備的頻率為50赫茲,屬極低頻。在電磁學上將50赫茲的工頻輻射稱為電磁感應,其輻射性質較弱,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附屬檔案1:國家標準和實測數據、案例
一、2007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向各成員國推薦使用ICNIRP(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的《限制時變電場、磁場和電磁場曝露(300GHz)導 則》(ICNIRP1998)。其中提出的標準限值是工頻電場強度不超過5千伏/米,磁場強度不超過0.1毫特斯拉(1毫特斯拉=1000微特斯拉),在此範圍內的極低頻(電網頻率固定為50赫茲)電磁 場對人體無害。2010年,根據“國際電磁場計畫”的評估結果和新的科學進展,ICNIRP修訂了針對100kHz以下頻段的新標準(ICNIRP2010),將磁場強度的安全限值提高到0.2毫特斯拉。
我國現行的《500kV超高 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HJ/T24-1998)比WHO推薦的ICNIRP1998更加嚴格。規範中規定:4 千伏/米作為居民區工頻電場的評價標準,0.1 毫特斯拉工頻磁感應強度的評價標準。即變電設施周邊的工頻電場強度不超過4千伏/米,磁場強度不超過0.1毫特斯拉就符合國家標準。同時規範中明確110千伏、220千伏送變電工程的電磁環境影響評價可參照本規範套用。
二、人類生活的地球就是 一個大磁場,輸變電設備電磁感應不會危害人體。電磁輻射是指高頻率的射頻,國家環保局規定的電磁輻射防護限值最小頻率為10萬赫茲,而高壓輸電的頻率僅為50赫茲,不屬於電磁輻射範疇,只產生微弱的 電磁感應。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權威組織 在有關高電壓的正規檔案上均稱之為電磁感應。電磁感應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類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磁場包圍中。另據實測數據,變電站電磁 感應強度,不但 遠低於國家標準,也遠低於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冰櫃、電視機,以及其他常見電子設備。變電站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微弱,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防輻射有妙招

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特別是電視機、電腦、冰櫃等輻射較強的電器更不宜集中擺放在孕婦的臥室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